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林穎佑所指導 曾俊傑的 中共海上執法單位之整併:從海上維權視角 (2020),提出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 洋權益、海上維權、海防思想、中共海警、解放軍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律研究所 黃異、許春鎮所指導 林瀚城的 仲裁法庭對於中菲間歷史性水域爭端的裁決及其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南海、九段線、航行自由、南海仲裁、歷史性水域的重點而找出了 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共海上執法單位之整併:從海上維權視角

為了解決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的問題,作者曾俊傑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中共海警執行海上維權之作為,探討中共重建海警部隊之影響、我國與美、日及南海周邊等國際成員之因應作為,兼論中共黨政軍警民如何聯合維護海洋權益暨其制定海警法之意涵。本研究顯示,中共海防思想落實於2012年「十八大」首次揭櫫之「建設海洋強國」目標,其規劃作為出現於2013年時將原本不相屬之海上執法單位整併為海警,更於2018年將海警指揮體系納入武警序列後,劃歸中央軍委會統一指揮,最終建立起中央軍委-武警-海警一體化指揮鏈。而就地緣結構而言,中共改革開放後國力增長,當陸上邊防壓力減輕,且海洋獲取的利益已超過陸地時,海上邊防壓力乃逐漸上升,而為了維護中共海洋權益與防衛海疆安全,建構融合黨政軍

警民的海上維權體系,遂成勢之所趨。

仲裁法庭對於中菲間歷史性水域爭端的裁決及其影響

為了解決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直的問題,作者林瀚城 這樣論述:

摘 要南海海域遼闊,資源豐富,位置重要,一向受到國際重視。同為聲索國家 的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海域的主權爭端由來已久。2013 年 1 月 22 日菲律賓啟 動仲裁程序,向設置在海牙的仲裁法庭提起仲裁,經過三年餘審理,仲裁結果 於 2016 年 7 月 12 日公佈。仲裁法庭對菲律賓所提的訴求幾乎都給予肯定的裁 定。但因中國從一開始就主張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拒絕承認仲裁庭的管 轄權, 「不接受,不承認、不參與」仲裁案,使南海爭端並未因仲裁已作成裁決 而解決,且因中國近年來在南海島礁建設軍事設施,仲裁案裁決後中國更加積 極在南海島礁建設機場、港口及相關軍事設施,目前都已啟用,引起了南

海沿 岸相關國家的關注。 菲律賓是仲裁案的大贏家,但新任的總統杜特蒂卻擱置仲裁結果,放低姿 勢,與中國改善兩國關係,爭取中國經援。同時對美國表示極不友善態勢,造 成美國在南亞的另一隱憂。之後,杜特蒂受到國內、外壓力,再度向美國表示 友好。 仲裁案的裁決,中國再三表示拒絕執行,因此,無論政治、外交、戰略安全、 以及經濟合作層面而言,「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出爐,長年的南海爭議並未解 決,有關南海海域的安全疑慮仍然存在,而當事國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南海政 策搖擺 不定,加上域外國家美國為維護其海上強權地位,採行「重返亞洲」政 策,以維護「航行自由」為由,多次派遣船艦到南海巡航,使中美之間的摩擦

屢見不鮮,對南海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形成障礙。 本論文即針對中國的「歷史性權利」主張及仲裁案中,菲律賓的訴求及裁決後 當事國菲律賓、中國與美國之間可能產生的影響作深入研究,希望對南海爭端 有更深入的瞭解。關鍵字: 南海、九段線、航行自由、南海仲裁、歷史性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