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家揚寫的 投資型保險最重要的大小事:從保障到投資!本書完整剖析投資型保險的原理及相關知識,讓你超越保險業務員和銀行理專,做出最利己的理財規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研究所 李賢源所指導 孟嘉仁的 台灣利率變動型年金商品設計與利率宣告策略關聯性之研究 (2003),提出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利率差距、隨機利率模型、現金流量分析、利率變動型年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投資型保險最重要的大小事:從保障到投資!本書完整剖析投資型保險的原理及相關知識,讓你超越保險業務員和銀行理專,做出最利己的理財規劃

為了解決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的問題,作者吳家揚 這樣論述:

  如果你很年輕,對家人有責任感,希望用最低的代價,換取最高大的保障,那麼投資型人壽保險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只是它也是一個有「爭議」的投資工具,因為許多人忘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險,而非「投資」。因為對它有錯誤的想像而產生錯誤運用方式,最後產生受騙的感覺。   投資型保險簡單而言,就是可以與投資標的連結(由保險公司提供選擇)的人壽保險或是年金保險。它背後的操作相當複雜,需要相當詳細的說明。   舉例而言,對一個30歲的年輕人,假設選擇購買某市售投資型人壽保險,年繳6萬元保費,連續20年,目標保額設定600萬元,選擇的連結標的年化報酬率是3%(這是很務實的評估,持續幾十年,每

年都賺3%雖然不太可能,但只要標的選得好,時間夠長的話,平均年化報酬率3%是有很高的達成機率的)。那麼20年後解約,你可以享有約126萬左右的保單帳戶價值。如果你不解約,在繳滿20年後,仍可以獲得相當時間的保障。   不過投資型人壽保險的績效與你選擇的投資標的有很大的關係。同樣一個30歲的年輕人。如果投資績效連續34年每年都為-3%,那麼保險會在63歲時結束。20年的解約金也只有約67.3萬。   這樣算下來,如果「順利」,你是可以用極低的成本(以上例而言,你的解約金還高於付出的保費)來取得高額的保障。   如果這個年輕人選擇投資型年金保險。以某市售商品為例,在年繳1萬人民幣,連續20年

的情況下。若連結的商品年化投資報酬率同樣為3%。那麼在第30年開始,可以領取年金終身,月領1077人民幣,並保證至少15年。   投資型年金保險若連結的商品年化投資酬率為-3%,那麼在第30年,只能一次領回104158元人民幣。   因此,購買投資型保險,你也必須對連結的投資標的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充分發揮投資型保險的效益。   本書全面解析投資型保險的原理及相關知識。讓你可以清楚判斷是否要購買相關的商品,不會因為誤解而浪費了金錢。 本書特色   大量案例,降低小白入門的困難度   金融商品的產生,會運用到許多日常生活碰不到的概念,因此入門的門檻其實不低。本書解決的方法是利用大量的案例

來說明。讀者如果看內文覺得吃力,不妨先往下看案例。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看懂保險公司網站的資訊,收集資料不求人   所有保險公司都會把相關商品資訊放在網站上。只是大量的專有名詞,讓一般消費者望而卻步。本書替你用白話解釋網站在的「文言文」條文。讓你可以輕鬆看懂每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險商品。   操作實務建議,讓你少走冤枉路   由於投資型保險可以依人們的生命周期而調整。因此作者建議讀者在30歲到65歲階段以投保較高的保額為主要目標。而在65歲之後將它從以保障為主,調整改變為儲蓄目的。投資型人壽保險中的保單帳戶價值,是高齡者財富移轉的良好工具,善用保險「有條件」可免納入遺產稅,在財富管理上達到

最優效益。 專家推薦   中華電視公司前總經理 莊豐嘉   中央廣播電台前新聞部經理 沈聰榮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秦夢群   財經主播、主持人、前上市公司發言人 劉姿麟

台灣利率變動型年金商品設計與利率宣告策略關聯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傳統型利率固定型年金與利率變動型年金主要的問題,作者孟嘉仁 這樣論述:

目前人壽保險市場中,利率變動型年金是傳統型商品中較新且對利率水準較為敏感的壽險商品。最近壽險公司利用銀行通路,以比定存高的利率水準為訴求,搶占銀行定存後,利率變動型年金與六年期養老險及連動債券是三個較為成功的商品。由於因市場對利率走升之預期心理,利率變動型年金將會比保證利率鎖定一段期間的商品更受歡迎。台灣的利率變動型年金,在商品設計上還在較為原始的階段。隨著市場競爭,更為多樣化的商品設計是可預期的。利率變動型年金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利率差距(interest spread),利率差距是壽險公司的利率(yield)與宣告利率之差距,精算人員在商品設是擬定宣告利率策略時,通常也只用單一的固定利率差距

假設,而忽略了商品設計中給予顧客的諸多隱含選擇權對商品最終利潤之影響。本研究利用隨機利率模型及現金流量分析,針對目前市場之兩型利率變動型年金商品及其他可能之商品設計,在不同的利率宣告策略下,模擬顧客行為與利率水準之關聯,進而探討出商品設計與額外利率差距之對價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