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erlinSheldrake寫的 真菌微宇宙:看生態煉金師如何驅動世界、推展生命,連結地球萬物 和馬道行的 大時代的憶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也說明:本局因系統維護暫停服務,於111年7月13日(星期三)18時至20時將暫停對外網路及網站服務,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防疫速報. 非洲豬瘟資訊專區. 防疫快訊more.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果力文化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東海大學 景觀學系 吳佩玲所指導 張玟豫的 探討發展都市農園於改善熱島效應-以旱溪為例 (2021),提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都市農園、永續性、都市熱島效應、城市綠網、人地關係、全球暖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連振昌所指導 簡良諭的 簡易型溫室自然通風下不同變數對流場影響之模擬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簡易型溫室、CFD模擬、自然通風、通風量、風速均勻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解答。

最後網站縣府與瑠公管理處攜手合作金門農灌系統再升級則補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田水利署瑠公管理處處長朱建偉今天再度率領農業灌溉專家拜會縣長楊鎮浯,商討未來擴大金門地區農業灌溉事宜,雙方並針對金湖地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真菌微宇宙:看生態煉金師如何驅動世界、推展生命,連結地球萬物

為了解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作者MerlinSheldrake 這樣論述:

真菌, 是地球上最優雅的生命策略, 也是最精細而普遍的存在。   ★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最受矚目重點書   ★《時代》雜誌、BBC Science Focus、《每日郵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評選年度最佳書籍   ★美國亞馬遜超過2800位、英國亞馬遜2700位讀者五星推薦   ★亞馬遜蕈菇真菌類書籍第一名、環境生態類書籍第二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張東柱審訂   每當我們談論真菌,往往都被蕈菇主宰了想像。   然而,蕈菇只是真菌的子實體(就像是果實),真正多數的真菌,都生活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隱而不顯。我們對真菌所知甚少,有超過90%的真菌不曾被人

類記錄,但卻默默地構成了一個廣泛而且多樣的生物王國,維持著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系統。從海床上最深層的沉積物,到沙漠的土表、南極冰凍的谷地,甚至我們的腸胃……在這個地球上,很少有真菌到不了的角落。   劍橋大學生態熱帶學博士,梅林.謝德瑞克,是英國近年備受歡迎的生物學家,真菌是他生活上的繆思,也他是投身學術的原因,好探索這個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卻彷彿平行時空般隱密而龐大的世界。   或許從來沒有人這樣跟你說過,但梅林.謝德瑞克便試著要告訴你:若想要了解我們居住的星球與環境,了解我們何以如此思考、感覺與表現,真菌就是關鍵。   ◆把生命推進陸地的前鋒   在那個陸地尚未出現生命的久遠年代,是

真菌率先結合藻類,成為地衣,把生命推進焦枯荒涼的陸地。地衣破壞、分解岩石,最早的土壤隨之誕生,鎖在岩石裡的養分與礦物質才得以進入生物的代謝循環系統中。時至今日,陸地上最荒涼的土地,仍然是由地衣衝鋒陷陣,建立新生態系。   ◆植物的根本:真菌   六億年前,綠藻從淺水中登陸,沒有根系的它們藉由連結真菌,才得以輸送水分,從大地汲取養分,這是最早的植物型態。這樣久遠的聯盟,演化成現在的「菌根關係」。今日,仍有超過90%的植物種類依舊依賴「菌根菌」,這些無數的微小互動,也表現在植物的外形、生長、滋味和風味中。而科學家更發現:在森林的地底下,有一組由植物與真菌組成的神祕網絡:「全林資訊網」。   ◆

人類離不開真菌   《發酵聖經》曾提及:「某種程度上,我們吃進的微生物,決定了我們的代謝能力。」這裡的微生物,指的就是真菌。人類與真菌的關係密切,身體或腸道內的微生物,就是最好的證據。不僅如此,人類更善用各種發酵設備與真菌合作,製造出我們熟悉的酒精、醬油、疫苗、盤尼西林,或是碳酸飲料裡的檸檬酸,我們由內而外,與真菌之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行為。   ◆諸神血肉:展現心靈之藥   真菌演化出來的化學物質──裸蓋姑鹼,被歸類成迷幻藥或宗教致幻劑,自古以來就被納入人類社會的儀式與精神教義中,這類蕈菇的應用,目前最早的記載發生於墨西哥,修士將這種被稱為「諸神血肉」的蕈類,呈給了加冕時的阿茲特克皇帝。這種

迷幻蕈菇可以用來鬆脫我們思想的界線,軟化心智的死板習慣,甚至,科學家發現,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夠減輕癌末病患的重度憂鬱與焦慮。   ◆什麼都吃!分解的大藝術家   我們現在呼吸、居住的空間,是真菌分解各種生物遺骸所空出來的空間;如果真菌停止分解作用,地球上的遺骸,足足可以堆積出幾公里深的厚度。   真菌多樣的代謝能力是化學轉換的藝術,能夠分解許多地球上最頑固的物質。木材裡的木質素,就稱得上最難分解的物質之一,但對白腐菌來說,分解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科學家也試圖運用真菌的好胃口,訓練它們分解菸蒂、殺蟲劑、尿布、PU塑膠與致命神經毒氣,甚至是核廢料的放射性物質——科學家發現,一種能吸收放射性

粒子散發能量的「輻射營養真菌」,就在車諾比的廢墟裡旺盛生長;而廣島在原子彈的轟炸後,據說,最先長出來的生物就是松茸。   梅林在書中描寫了自己在巴拿馬叢林等地方研究真菌的歷程,並以優美精練的文筆,探究真菌在不同時空背景、文化以及各種領域的發展(包括親自服用迷幻蘑菇的過程),同時紀錄研究真菌的學者如何交鋒,也描繪真菌在科技上帶來的驚人成就。   紮實的學術訓練,加上細膩的觀察與人文觀點,都為《真菌微宇宙》展現出更宏大的格局與企圖,也描繪出更動人的世界。最終,梅林嘗試著要讓我們理解的是:在這個世界上,唯有真菌,才能將各種生命串連在一起。   「我們活著,都在呼吸真菌!   真菌造就世界,  

 卻也能夠瓦解世界。」 名人推薦   胖胖樹 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   董景生/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   蔡怡陞/博士、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謝廷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組長--共同推薦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各界好評   「質感亮眼的初試啼聲之作……從麵包到酒,到構成生命的質料,這世界繞著真菌打轉,而梅林.謝德瑞克為我們做了一流的描繪。」──《科克斯書評》   「深具啟發地探討真菌,證明真菌和人類的關聯遠遠不止於用在烹飪中……(《真菌微宇宙》)是對另一個生物界令人無比享受的讚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本非凡之作令人愛不釋手,探索了真菌驚人的活躍範圍──讓生命登陸陸地;以無數的方式和其他生命形態互動;塑造了人類歷史,甚至可能保衛我們的未來。《真菌微宇宙》既嚴謹科學,又大膽想像,提出了關於地球生命各種特質的一些根本問題。」──尼克.賈丁(Nick Jardine),劍橋大學科學歷史與哲學名譽教授   「《真菌微宇宙》是梅林.謝德瑞克的傑作,既學術又有創見,並且引人入勝,讀來享受。這本書為生物的真菌界提供了極具洞察力的新分析,所有生物領域的學生讀了都會獲益良多。」──伊恩.韓德森(Ian Henderson)博士,劍橋大學植物學講師   「真菌令人著迷!優雅的生命策略加上精緻的普遍存在

,驅動了全球的生態系。謝德瑞克的書中極富教育意義,提供了新觀念。透過謝德瑞克的目光來看,真菌學與藝術、哲學和人類社會融為一體。謝德瑞克的筆法真實而私密。他的書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烏塔.帕茲科夫斯基(Uta Paszkowski),劍橋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教授  

探討發展都市農園於改善熱島效應-以旱溪為例

為了解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作者張玟豫 這樣論述:

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和產業朝向都市集中的趨勢更為明顯,都市化程度已高達 79.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所建構的「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中也特別區分出都市台灣 (Urban Taiwan) 的體系,足見都市的發展攸關整體環境的永續性。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全球各地的大專機構,透過大數據的蒐集,計量倘若全球各城市全面實施都市農業,每年可生產多達1.8億噸糧食,也可以緩解都市熱島效應,本研究針對都市農園之永續發展以旱溪的鳥竹圍公園為例進行設計,藉由台中市政府推行的綠美化政策提升人均綠地面積,針對旱溪周遭綠地與裸地和公園尋找適合的場地,研究工具應用都市設計審議綠化量得降溫有效的計算,對都市熱

島效應的了解,從一個綜觀的角度來檢視都市的發展是否符合環境永續性的要求,包括能源使用、水泥化程度、綠覆率、水循環和空氣污染等。若能在都市閒置土地增加農園,便能為當地帶來糧食生產與經濟效益,易能減緩都市熱島效應。

大時代的憶往

為了解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作者馬道行 這樣論述:

  見證台灣20世紀40-90年代的風雲動盪與教育、科技、資訊、社會人力等各領域的革新歷程   作者在20世紀的動盪大時代中,親歷其境,在書中描述了由於科技進步、社會變遷,所引起的人力資源結構性大規模轉移及其帶來的衝擊。   本書深入記述橫跨台灣半世紀的珍貴紀實:   ●促成了70年代我國技術職業教育的改革、台灣科技大學的誕生、國家雙軌制教育體系的形成。   ●80年代中期「e」時代來臨前夕,我國科技資訊網路的籌創、資訊資源整合與邁向現代化的過程。   ●學術研究方面,引進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評比方法,提升我國學術論文品質在國際間的地位。   ●與美、歐、日

無邦交下,推展科技資訊交流合作。   看早年教育部、國科會等首長,如何推動台灣教育、科技、社會等領域,邁向改革新時代! 本書特色       §看早年教育部、國科會等首長,如何在20世紀的動盪年代中,推動台灣教育、科技、社會等領域,邁向改革新時代。   §橫跨半世紀的珍貴紀實:   ●70年代:促成台灣技術職業教育改革、台科大誕生、國家雙軌制教育體系的形成。   ●80年代:「e」時代來臨!台灣科技資訊邁向現代化。   ●在國際間提升台灣學術地位:引進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評比方法。   ●與美、歐、日無邦交下,推展科技資訊交流合作。 書籍推薦人    

  陳履安(前經濟部部長) 作者簡介 馬道行   1932年出生於河南省鞏縣   學歷   美國米蘇里大學工程、工業教育博士   經歷   美國福特(Ford)汽車公司工程師   教育部專門委員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創校教務長   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副處長   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主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派駐美國科學組長   1973年國家職位分類公務人員考試第十一職等最優等及格   1994年全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受頒木鐸獎   中國工程師學會正會員   美國米蘇里大學在台校友會會長   主要事蹟   1.在教育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服務期間(1972年9月

-1984年7月)   ●以「行業分析法」訂定職校、專科核心課程,銜接未來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育,並採大三   明治方式融合歐美技職教育優點。   ●從畢業生(特徵)追蹤研究,評量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教育成效。   ●完成技術職業教育體系理論基礎,並闡述我國雙軌制教育體系。   2.在國家科學委員會服務期間(1985年8月-1998年1月)   ●編訂我國科技分類典、科技索引典,改善國內科技研究、資訊定位及資訊分析。   ●建立大型中英文資料庫及自動化檢索系統。   ●創設國內首座「全國科技資訊網路(STICnet)」,推展科技資訊現代化服務。   ●引進SCI與

SSCI協助國科會評量國內學術研究成果。   ●訂定規範,評量、提升國內學術期刊品質及舉辦全國學術期刊編輯人座談會。   ●在無邦交下推展與美、歐、日等國科技資訊交流合作。   ●舉辦亞太10國「科技資訊服務新趨勢研討會」。   ●連繫、邀請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訪問我國。   陳序/陳履安 自序 第一篇 出生在農村、成長在動亂 第1章 神州中原的故鄉 1)邙山下的家 2)村莊裡的大人物 3)幼年時的私塾、洋學堂與遍地烽火 4)六年中學教育,我都在戰爭、流亡與憂傷中度過 第2章 在動亂中學習、成長 1)我從了軍 2)來到寶島台灣 3)學習謀生技能 4)奇遇,讓我有機

會上了大學 第3章 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 1)一生的轉捩點 2)初任教職 3)首次應聘出國―琉球沖繩 4)交換教師去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 5)天堂之美的夏威夷 6)認識美國教育 7)豐富的收穫 8)悼念美國友人Mr. Murray 第4章 開拓新境界 1)參加早年的美國留學行列 2)好友的建言 3)意外的獎學金 4)東西方社會與文化的差異 5)西方的三育(智、德、技)教育 第二篇 有幸受邀參與我國技術職業教育大革新,建構進修體系與籌創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第5章 任職教育部 1)行政生涯的開始 2)為建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作前導性研究 3)以行業分析法,訂

定職校、專科核心課程 4)禮遇:所遭受的譏笑與屈辱 5)最優等通過國家第十一職等公務人員任用考試 6)考察歐洲技術職業教育 7)懷念我國職業訓練先進王士杰先生 8)紐倫堡的友人Mr. Latz夫婦 9)人人都說職業教育重要,但非富人所愛 10)回國途中,貝魯特的一場驚魂記 第6章 完成技術職業教育體系的理論基礎 1)工作的使命感 2)探討技術職業教育體系的需求與成因 3)科技的領域 4)時代與科技層次的需求 5)科技層次提升對人力結構、工作領域與教育方面的影響 6)科技人力層次結構改變與工作領域轉移的主要原因 7)我國在技術職業教育方面的重要因應措施 8)技術學院成立與我國雙軌制教育體系的形

成 9)技術學院與大學工學院教育之異同與定位 10) 大三明治教育方式融合了歐美技術職業教育優點 11)首所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籌備紀要 第7章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灣科技大學)的誕生 1)我被任命主持創校教務工作 2)招聘師資 3)首次招生 4)教育的補強工作 5)各系與支援教學單位籌創概要 6)設立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與引進ERIC資料庫 7)新系設置與二、三屆招生 8)首屆畢業典禮 9)階段性任務完成 10)最後心願,我要出國修完博士學位 第8章 與內人同遊美國東西名勝 1)美國首都―華盛頓 2)東部大城―紐約 3)飛往洛杉磯 4)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 5)舊金山 6)途經夏威夷

第9章 接掌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1)開創中心業務 2)完成技術學院教育成效評量 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邀約 4)辭別十餘年的教育工作與感人的惜別會 第10章 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國家總體經建的專責機關 2)人力規劃處的業務 3)我的工作 4)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第264次的一場專題報告 第三篇 「e」時代來臨:電腦、網路與通訊結合,資訊產業自動化大革命啟動時刻 第11章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來文商調 1)接任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2)瞭解中心業務、決定未來發展方向 3)擬定中心業務自動化與創設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五年中程發展計畫 4)加強國內科技館際合作組織功能 5)奉命籌設

資訊科學展示中心,推展「e」時代的來臨 6)率團考察美、歐、亞國家資訊科學展示 7)參加全國資訊展:首次展出「辦公室自動化」 第12章 科資中心推展新任務 1)業務革新,全面自動化 2)編訂我國首部《科技分類典》與《科技索引典》 3)訂定規範、評量及提升國內學術期刊品質 4)創設全國科技資訊網路、建構大型中英文資料庫及自動化檢索系統 5)舉辦前導性國際資訊檢索研習會 第四篇 我國自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1978年美國又與我國斷交,國家處境艱險孤立 第13章 在無邦交下,推展國際間的資訊合作交流 1)日本科技情報中心(JICST) 2)美國國家技術資訊局(NTIS) 3)拜訪美國ISI

與引進SCI及SSCI學術論文評比方法 4)促使國內學術期刊邁向國際 5)完成與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合作,在我國設立「國際醫學資訊中心」 6)拓展歐洲共同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資訊 7)協同美國在台協會(AIT)舉辦中美尖端科技資訊展 8)與南非(斐國)科學工業研究院(CSIR)的資訊交流合作 9)一次多難的莫斯科、東歐之行 10)赴西班牙參加FID會議 11)我國與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的資訊合作協商 第14章 科資中心特殊紀要 1)科資中心20週年慶與舉辦亞太10國科技資訊研討會 2)首次與大陸科技資訊單位交流互訪 3)奉派外調,離別科資中心 第五篇 代表國家科學委員會出任駐美芝

加哥辦事處科學組長, 服務美國中西部地區 第15章 赴美出任新職 1)接任駐芝加哥科學組長 2)拜訪美國阿岡及費米國家實驗室 3)應邀參訪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工學院 4)美國能源部下的22個國家實驗室 5)美國中西部的國建學術聯誼會 6)拜訪我國科學工業園區之父徐賢修院士 7)邀請美國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Dr. Jerome Friedman 訪問我國 8)探望我國工業教育一代宗師顧柏岩博士 9)為劉炯朗博士出任清華大學校長送行 10)離別,感謝芝加哥友人的盛情 11)屆齡退休,國家科學委員會首長的一封信 第六篇 一段自主的人生 第16章 實現未完成的心願 1)成立「培道科技教育講座基

金」 2)返鄉行與教育界的一席談話 3)應邀訪問浙江大學 4)北京中秋國宴七日遊 5)晚年的杭州小住 6)寫下今生的人和事 後記 附錄一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陳履安博士的「創校勒石紀要」 附錄二 賀 台科大建校四十年 附錄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回函 附錄四 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Dr. Friedman的兩封信 附錄五 國際友人BIOSIS總裁Dr. H. Edward Kennedy信函 附錄六 國際友人ISI總裁Dr. Eugene Garfield的信函與10年後的全家照 附錄七 悼念好友 孫永光教授文 參考書目   陳序   馬道行教授新近完成《大時代

的憶往》一書,書中述及1970年代,我國技術職業教育的改革,讓我回想到早年,我從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任教回到國內接任明志工業專科學校校長。   當時適逢國內經濟快速成長及邁向亞洲四小龍階段,產業界急需大量高、新實用技術人才。我曾多次在技職教育會議上提議,希望能盡早成立技術學院,完成技術職業教育體系,為職業學校及專科學校畢業生工作若干年後,也有繼續升學進修的途徑,並提升學子就讀職業學校的意願。   1972年,我接掌教育部專科及職業教育司司長,蔣彥士先生出任教育部長後,大事推動多方面革新教育,並由我負責規劃及執行技術職業教育一貫體系計畫。   在此期間,馬道行教授是我得力的幫手。我負責籌創國立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招收已有工作經驗之職校及專科畢業生。我出任校長時,特邀請他擔任創校教務長。   台灣科技大學採取大三明治(職校、專科+工作經驗+技術學院)教育方式,融合歐美技術職業教育優點,分別給予四年及兩年專業教育,授予學士學位。   並設立技術研究所,培育碩士及博士級應用研究方面之高級實用人才,以促進當時國內產業提升及轉型。   多年以來,台灣科技大學教育已顯現其成效,根據2018泰晤士報,就全球150所大學進行第7屆全球大學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排名,經訪問來自全球超過22個國家及地區,包括美國、中國、日本、英國等約2500名負責招聘的招

聘顧問,以及3500名全球企業行政人員,問及他們聘請應屆畢業生的準則,台灣科技大學躍升至第65名,居台灣之冠。   馬道行教授在學術研究、政策推展與執行方面貢獻甚多。他在教育部協助建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工作,並擔任台灣科技大學教務長後,任職國家科學委員會,推展我國科技資訊現代化及引進SCI與SSCI評比方法等等,都在本書中敘述甚詳,可作為瞭解70至90年代時,我國技術職業教育、科技資訊現代化、國家學術論文品質提升等改革經過與艱辛。   我與道行兄相交數十年,深知他是一位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學者;他謹言慎行、默默耕耘,是難得的人才。今其新書出版,謹略述數語,以誌所感。 陳履安 2017年12月5

日 自序   20世紀可說是一個風雲四起、動盪不安的大時代。   在這期間,國際上先後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而在國內則有軍閥割據、北伐統一、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及兩岸對峙等等纏延將近一個世紀,至今尚未完全平息。   戰爭,不但破壞了國家安寧,而且奪去無數人的財產與生命,也讓無數人在恐懼、悲傷中流離失所,家庭破碎,親人離散。   然而,在這個動盪的大時代中,由於科技不斷進步,促使社會的主流也從農業轉變到工業,又從工業快速轉變到目前服務業的「e」時代資訊社會。   社會變遷,職業變更,使大量的人力資源也隨著新潮流趨勢作不停的轉移與調整。在教育方面,尤其是技術職業教育在轉型的社會中最為所需

,不論在本質上或形態上均隨著需要不斷改變與向上提升及蓬勃發展。   我的年代,正遇著這個動亂與社會變遷,中日戰爭時家鄉被佔,十三歲開始隨學校徒步流亡到大西北;國共內戰時,我又從北方隨學校流亡到江南,從軍到台灣。服兵役、守海防、求知、學習、成長,經歷了40到50年代國家的貧困、危機與戰亂。   70年代,很幸運能夠受邀,參與規劃革新國家技術職業教育、建構體系及籌創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培育高、新技術人力。以及「e」時代來臨前夕,我又從經濟建設委員會商調到國家科學委員會,協助推展國內科技資訊現代化,並在無邦交下,開拓與美、歐、日等先進國家進行科技資訊交流合作,以及後來服務國際之間。   這一生所

遇,既懷有早年的感傷又有著後來難得的機遇,數十年來讓我一直回憶著這個大時代帶來的艱辛、曲折、困惑,卻也有人生努力奮鬥帶來的光明遠景與新希望。 有如,南宋詩人陸游所寫「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感受。   2013年春天過後,我與內人從杭州回來,長女友萍和夫婿彭昌裕為我購買一本正在暢銷的書,是現代文學大師齊邦媛教授所著的《巨流河》。   在拜讀她的名著之後,使我深有所感,我們屬同一時代的人,也同時經歷了20世紀這個大時代的動亂與顛沛流離。   《巨流河》一書用她深厚的文學修養與時代背景,寫下了她的家世、一生及近百年的中國痛苦歷史。文詞感人,柔中帶韌,且有氣撼山河之勢。   自

從讀了齊邦媛教授名著之後,讓我產生一股振奮,想到自己是否也應該寫下「今生的人和事」?我躊躇良久,幾經思考。原因是過去幾十年來,我的工作多在理工、科技應用方面,對於文學性的長篇描述非我所長。   當我首次提出想要寫一本傳記時,內人聽了比我更興奮,並對我說,我們結婚半個世紀,尤其你從國外回來,任職教育部、台灣科技大學、經建會及國科會,每天、甚至週末假期都在忙,你到底忙些什麼?做些什麼?我一點都不清楚,如果能寫出來,也可讓全家人知道你這一生所做的事情。   這一番對話使我認真考量,決定來寫這本傳記。   雖然其中記述並非什麼件件大事,但在當時的關鍵時刻,卻也都能發揮出其功效與意義。   於是

在同年中秋節過後,我開始整理資料,正式動筆。未料,2014年5月2日凌晨,突來一場「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反應較快,及時119救護車送往醫院,算是幸運躲過一劫,中間停筆半年。   這段期間承蒙家人、親友給予不少關懷、祝福,深為感謝。   在我寫書前序的同時,也向這位未曾晤面的大師齊邦媛教授致上最高敬意,感謝有緣讀她的著作,引起我寫這本《大時代的憶往》,記下今生這段坎坷、奮發,以及種種機遇,讓我能夠在這塊美好的土地上為國人服務、奉獻,我與家人同感榮幸。 馬道行 寫於2017年11月,西方感恩節前夕 §第5章 任職教育部(節錄) 1)行政生涯的開始 九月初,教育部專科及職業教育司長陳履

安博士邀我去見面,我與陳司長過去並不認識,我回國前只與陳司長通過一次信。 我知道他是陳副總統辭修先生的長公子,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修讀電機工程、紐約大學攻讀數學,回國後當過明志工專校長。 初次見面陳司長給我的印象是年輕、和善,姿態不高,沒有舊官場習氣,且處事積極,簡要明快。我們談的時間不長,但對未來技職教育的看法卻一致。 陳司長很希望我早點報到上班,給我的工作是負責技職教育體系各類學校課程及課程修訂工作,職位是專員。因教育部是政府行政機關,需要公務人員任用資格,這一點使我憂慮、思考,是否留下來?一週後,技職司又以掛號快遞郵件通知我去見司長。 陳司長說,「你的桌子都擺好了,我帶你去看次長,馬上就上

班。」 我上班之後瞭解到課程歸屬第三科,科長姓胡,年齡六十歲以上,毛筆字寫的很好,為教育部少數資深人員。 早年在總務司負責部內福利業務,兩年前因技職司科長出缺而調來升為科長,掌管全國職業學校及專科學校課程。 我到職後這部分的業務他充分授權給我,我們相處非常和諧。 有次行政院轉來一份需要答覆的公文,不知何故在他那裡壓住很久,又是用舊公文方式文言文(即我們所說的八股文)所寫,要我回覆。 我把公文看了幾遍,對問題答覆很容易,只是八股文的承上啟下寫法真不知如何下手?胡科長笑了笑,開玩笑的說,你們國外回來的學人也有不能的事情!讓我深感他的幽默、也帶些諷刺。 好在不久,行政院蔣經國院長下令改革公文簡化,否

則不知又要為難多少年輕公務人員。 6)考察歐洲技術職業教育 技術學院正式成立前,教育部原計畫組兩個團出國考察技職教育,一團赴美國,另一團赴歐洲。 赴美團參加人員有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專科學校校長、教育部有關司處與參事及世銀貸款小組等人員組成。 由郭為藩次長及經建會鎮天鍚參事領隊前往。 赴歐洲團除我外無人參加,正想放棄,恰巧接到內政部來文邀請教育部派人指導我國參加第二十一屆在德國慕尼黑舉辦之國際技能競賽大會(21th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

簡易型溫室自然通風下不同變數對流場影響之模擬研究

為了解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的問題,作者簡良諭 這樣論述:

台灣夏季氣候炎熱,經常造成溫室內部溫度過高,導致農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所以溫室內溫度分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攸關重要,對於溫室內的散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其通風,然而溫室的通風和建築物的形狀和通風口配置及外部氣候等等的條件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數值模擬軟體,以自然通風條件下,分別對無植物的簡易溫室及有植物的簡易溫室進行模擬分析。首先,無植物的簡易溫室模擬分析中,以市面上涵蓋率最高的簡易溫室作為模型,經由改變不同的迎風面及背風面捲揚開啟高度和入口風速進行數值模擬,並將結果與流量計算公式進行比較,確認模擬的正確性後,再將結果後處理為

可視化圖探討分析。由分析結果得出,入口風速3 ~ 7 m/s之間,不會影響迎風面及背風面捲揚不同開啟高度之間的組合所產生的趨勢,且溫室內平均空氣流速隨著迎風面捲揚開啟高度的增加而減少;而隨著背風面捲揚開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規劃中當迎風面捲揚開啟高度1.6 m及背風面捲揚開啟高度2.4 m時擁有較高的溫室內平均流速,因此為較佳的捲揚開啟方式,而當迎風面捲揚開啟高度2.4 m及背風面捲揚開啟高度0.8 m時擁有較低的溫室內平均流速,因此為較差的捲揚開啟方式。接著,在有植物的簡易溫室模擬分析中,以實地番茄溫室進行實驗,經由量測實際尺寸後,於數值模擬軟體內繪製出模型,再由架設感測器量測實際環境參數

,並將參數帶入模擬軟體做數值計算,其計算後結果與實際測量值進行比較驗證,確認模擬的正確性後,將當地長時間所出現的外部氣候及溫室可人為操控條件和植物生長因素作為研究,以田口法進行設計,並由溫室內的通風量及種植區風速均勻度作為品質特性。由本實驗結果得出,以溫室內的通風量作為特性下,最佳化的條件組合參數為天窗(開)、通風面積(100%)、植株高度(1.5 m)、風向(北北東)、風速(2.0 m/s),其影響程度的排序為風速、通風面積、天窗、風向、植株高度,而在種植區風速均勻度作為特性下,最佳化的條件組合參數為天窗(關)、通風面積(50%)、植株高度(1.0 m)、風向(南南東)、風速(0.5 m/s

),其影響程度的排序為風速、植株高度、風向、通風面積、天窗;最後,以通風量最佳化的參數組合下,探討番茄在不同孔隙率及不同種植物(甜椒與番茄)的孔隙率的差異,由分析結果得知,不同種植物的孔隙度對於溫室的通風量及種植區風速均勻度的影響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