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 entropy vs en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謝佳玲所指導 邱郁婷的 台美臉書粉絲專頁之互動策略及商務華語教學應用 (2020),提出Cross entropy vs en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群媒體、粉絲專頁、互動策略、後設論述、商務華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統計學研究所 盧鴻興所指導 范崇淵的 基於自我監督式學習對3D 腦部MRI 影像之分類 (2020),提出因為有 深度學習、自我監督式學習、對比學習、卷積神經網路、阿茲海默症、核磁 共振影像的重點而找出了 Cross entropy vs ent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ross entropy vs en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美臉書粉絲專頁之互動策略及商務華語教學應用

為了解決Cross entropy vs ent的問題,作者邱郁婷 這樣論述:

因社群媒體之互動特質,許多企業開始於社群媒體上行銷,其中臉書(Facebook)的粉絲專頁能強化企業與客戶之連結和互動(Coursaris,Van Osch, & Balogh, 2013; Dorčák, Pollák, Mudrík, & Nastišin, 2014; Negri, 2018)。有鑑於此,本文將台灣、美國連鎖超市之粉絲專頁作為研究對象,根據Hyland(2005)後設論述架構分析、對比兩者之互動策略標記,統計五類互動策略之使用頻率,並探討溝通目的是否會影響互動策略標記之使用,最後將研究結果應用至商務華語教學。本文之華語語料為台灣連鎖超市的粉絲專頁貼文,而英語語料則為美國

連鎖超市的粉絲專頁貼文,華語語料和英語語料各收集300筆。此外,依溝通目的之不同,本文將貼文分為利益型以及非利益型貼文,華語語料中的利益型貼文較多,而英語語料則以非利益型貼文為多數。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美國連鎖超市都在粉絲專頁貼文中使用了豐富的互動策略標記,但華語語料之語言形式比英語語料更為多元;華語語料的平均標記數量和句子數量皆多於英語語料,但互動策略標記於句子內的分布密度比英語語料更低;在各類互動策略標記的使用上,華語和英語之趨勢相同,使用頻率由低至高皆為規避、增強、態度、自我、參與標記;與非利益型貼文相比,利益型貼文中的平均標記數、平均句數皆更多,但台灣連鎖超市傾向於非利益型貼文中更

密集地使用互動策略標記,而美國連鎖超市則在利益型貼文中更密集地使用標記。整體來看,不論華語或英語,且無論何種內容類型之貼文,參與標記中的祈使句皆是最常見的互動策略,且規避標記都是較少使用的。本文將研究結果應用於商務華語教學,希望培養學習者於社群媒體上使用華語與他人互動之能力。

基於自我監督式學習對3D 腦部MRI 影像之分類

為了解決Cross entropy vs ent的問題,作者范崇淵 這樣論述:

深度學習的分法像是卷積神經網路在影像分類上有很大的成就,但在訓練深度學習的模型中我們需要大量的資料與標籤,而給予資料標籤需要大量成本。現今開始有一些方法試著去解決這類問題,像是自我監督式學習試著從單純影像的角度去學習個影像間的不同。在此篇論文裡,我們使用來自 Google Brain team 的自我監督式學習方法 SimCLR 應用在醫學影像上,且從 ADNI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取得 AD,CN,MCI 三個類別的核磁共振影像,並使用 ResNet 3D 18 當作骨幹網路使模型成 3D 版本進而提取更多核磁共振影像

的特徵,最後我們創建一個演算法將 SimCLR 和下游分類任務的訓練結合在一起。在實驗結果上,給定不同比例 (80%,70%,50%) 的有標籤資料,我們的自我監督式學習模型 SimCLR + classifier 表現是比監督式學習模型 ResNet 3D 18 來的更好,並且將兩個模型利用集合學習後,給定 80% 有標籤資料的平均準確率更是達 0.912,只比監督式學習模型給定完整有標籤資料的準確率低了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