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Cargo Clau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國際企業系 王天津所指導 李碧昭的 警察機關政策績效評估與犯罪熱點預測之研究 (2020),提出Institute Cargo Clau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Poisson分佈、犯罪熱點預測、多準則決策分析、決策實驗室分析法、理想解相似度順序偏好法、資料包絡分析法、網絡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袁中新所指導 黃國威的 高雄港區細懸浮微粒之化學指紋特徵及污染來源解析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高雄港區、PM2.5、V/Ni、時空分佈、化學指紋特徵、污染源解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Institute Cargo Clau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nstitute Cargo Clau,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警察機關政策績效評估與犯罪熱點預測之研究

為了解決Institute Cargo Clau的問題,作者李碧昭 這樣論述:

摘要現代化政府要扮演三R的角色:一、回應性。二、代表性。三、課責性;追求三項價值:一、效率。二、回應。三、前瞻。本論文探討這三個追求的價值。效率需要評估,警察機關的績效評估,必須除能評估員警個別表現外,應同時兼顧總體表現,以確保整體資源投入得應有合理的回報。效率方面本論文以多準則決策分析法(MCDM)之理想解相似度順序偏好法(TOPSIS),與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評估某警察分局之各派出所績效為實證研究,二種方法的準則構建方式不同,其結果也不一致,可視實務單位之需求取向,得自行選擇。回應乃回應民眾的需求,所以內政部警政署2004年開始民眾滿意度調查,各地方警察機關為了提高民眾對警察的滿意度

,推動各種策略、作為。本論文以多準則決策之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MATEL)分析各種策略間之因果關係和影響或被影響的方向;再加上網絡層級分析法(ANP)分析各策略準則、元素間相互依存關係,運算每個準則、元素之權重,排列出所執行的各種策略、作為,對提升滿意度效果的大小順序,供警察實務機關運用時參考。許多犯罪會在同樣的地點重複發生,被稱為「犯罪熱點」。前瞻部署需要有預測能力,犯罪熱點預測不但影響員警勤務的編排,能有效預防犯罪;並且與攸關人權之臨檢地點與場所之指定有關,因此需要透明度。本論文以狀態依賴模型理論及Poisson分佈演算法,計算出重複發生的機率,並設定命中率,有用率,浪費率和缺失率等四個

不同的比率指標,可藉地理資訊系統(Q-GIS)將結果轉換為可視化熱點地圖,精確犯罪地點之分佈。政策制定者可以依其警力數及預算數等限制,設定不同的門檻值,量力而為,以最佳效益執行地區之預防犯罪。本研究之方法簡單,有利於警察實務單位操作,並提高犯罪熱點預測的透明度。

高雄港區細懸浮微粒之化學指紋特徵及污染來源解析探討

為了解決Institute Cargo Clau的問題,作者黃國威 這樣論述:

高雄港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國際商港,船舶的頻繁進出與龐大的貨物吞吐量,使得港區內移動源污染排放嚴重,且與工業區及大型固定污染源相鄰,俱為高雄港區的重要污染來源。高雄港處於中央山脈下風處之弱風尾流帶,受地形及特定季節污染氣團等因素之影響,導致空氣污染物容易累積於此,造成高雄港區空氣品質之劣化。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針對高雄港區的一港口、中島商港區、二港口設置三處採樣站,於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間,同步執行不同季節的PM2.5採樣,並進行化學成份分析,據以瞭解高雄港區PM2.5之化學指紋特徵,且利用富集因子法(EF)分析、逆軌跡模式模擬、化學質量平衡受體模式(CMB)、主成份分析法(PCA)

,針對高雄港區PM2.5之可能污染來源種類及其貢獻率加以解析。 本研究採樣結果顯示,高雄港區的高濃度PM2.5好發季節主要為秋、冬季兩季,主要受東北季風沿途挾帶北方人為污染物傳輸之影響,導致PM2.5濃度明顯上升。PM2.5化學成份分析結果顯示,水溶性離子成份與PM2.5濃度季節變化趨勢相似,在PM2.5濃度中佔較大比例,皆以二次無機性氣膠(SO42-、NO3-、NH4+)為主,中和比值(NR)小於1顯示高雄港區採樣期間大氣PM2.5為偏酸性。金屬元素成份以地殼元素(Mg、Al、Ca、Fe、K)為主要金屬元素,佔總金屬元素含量為84.6~89.9%,採樣期間V/Ni比值以夏季為最高,主要受來

自海洋的氣團影響,可挾帶更多的船舶尾氣排放污染物傳輸至高雄港區,而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可能導致港區V/Ni比值低於船舶排放的典型V/Ni比值(2.5~4.0);另由富集因子解析結果顯示,高雄港區長期受到Ni、V、Cr、Zn、Pb等來自人為污染源的金屬元素之影響。在碳成份方面,TC佔PM2.5之10.8~32.2%,OC/EC比值及SOC/OC比值皆於秋、冬兩季較高,顯示有二次衍生性有機氣膠之高生成潛勢。就脫水醣成份而言,鉀離子與左旋葡聚糖僅於冬季達中度相關,表示冬季採樣期間中PM2.5受到生質燃燒之影響較其他季節為高。PM2.5採樣期間,草酸、丙二酸和琥珀酸濃度皆在秋、冬季採樣期間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但春、夏兩季之M/S比值較高,顯示二元羧酸受光化學反應的影響較大。 由受體模式解析結果顯示,高雄港區以工業污染源、二次衍生性氣膠、交通運輸、海鹽飛沫、逸散揚塵為主要來源。秋、冬季採樣期間,受東北季風及大氣擴散條件欠佳影響,大量北方污染物傳輸並累積於高雄港區,使得工業污染源(不包含燃油鍋爐)、二次衍生性氣膠、交通運輸等污染源的貢獻率較春、夏季為高。春、夏季採樣期間,良好的大氣擴散條件導致高雄港區內貨車頻密行駛和貨物裝卸時的逸散揚塵貢獻率較秋、冬季為高,而西南季風可挾帶更多船舶排放污染物至高雄港區,導致燃油鍋爐和海鹽飛沫的污染源貢獻率較秋、冬季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