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健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一代健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惠珀寫的 吃藥前,你必須知道的事: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和謝博生的 健康藍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一代健保卡虛擬化? 唐鳳幕僚:協作會議非決策 - 自由時報也說明:健保 IC卡93年1月全面實施以來已逾15年,迄今仍有約1100 萬民眾持有首批發行的健保卡,健保署考量這些卡片因電腦技術日新月異,在資安保護上已落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金名所出版 。

亞洲大學 會計與資訊學系 周玲儀所指導 林佳慧的 醫院的醫務收入、組織型態與盈餘管理之關聯 (2021),提出一代健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醫療法人、醫務收入、組織型態、盈餘管理、支付點值調整。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湯澡薰所指導 林世昌的 探討影響台灣藥品健保給付決策程序中納入病人參與意見之因素:回顧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病人參與、藥品健保給付決策程序、醫療科技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一代健保的解答。

最後網站(醫療面)則補充:4 珍惜健保醫療資源 ... 中央健康保險局二代倉儲系統門診、住院及特約藥局明細檔 ... 一代健保. □未於健保法中明定. 醫療科技評估。 辦理醫療科技評估. 人體健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代健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吃藥前,你必須知道的事: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為了解決一代健保的問題,作者王惠珀 這樣論述:

身體最誠實, 別再讓體制的髮夾彎和廠商的花招,影響一生的健康路! 食藥迷思五花八門,專家一次破解!   吃藥之前,你不能不知道――   ◎藥物食品的管理各自為政,但身體不會一國多治,你,吃的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   ◎滿桌中、西藥,到底有沒有效?你,可知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在拚誰的經濟?   ◎人云亦云的流行文化,讓台灣的健康食品氾濫成災,你,還在樂當藥罐子?   ◎外國的藥真的比較好嗎?你,是不是也以為便宜沒好貨?   ◎為什麼一張處方箋關係你的荷包與健康?你,是否希望不再當冤大頭,讓健保永續?   ◎邁向高齡社會,台灣需要醫病新思維,你,還在迷信大醫院嗎?     本書作者畢生專攻研

究發明新藥,擁有四十餘項專利,有鑑於大眾對藥食風險經常掉以輕心,作者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以人為主體,從社會面深入探討在經濟繁榮的表象下,到底潛藏著怎樣的藥食風險?並以「風險管理」為軸,「提昇藥食環境品質」為標,在「人吃東西」這個大概念下,進一步討論以藥食品的生命週期為核心,提出有關環節及相關個體(包括利害關係人,產品提供者、消費者、社會秩序的管理者等)應有的思考、態度、作為及社會責任。     此外,基於公共政策對環境品質的影響既深且鉅,本書也論及如何透過健保藥品給付遊戲規則的變革,來導引醫療行為及場域的挪移,並建構友善的醫療,以及面對高齡社會可預先做好那些準備。經由作者的娓娓道來,讀者將可洞

悉台灣一再陷入食安風暴和以藥養醫惡性循環的根源,提昇對藥與食的正確認識,學會「「看懂藥」,從而拒絕用身體拚經濟,全民一起監督政府建構一個永續、友善的醫藥環境。

一代健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1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衛環委員會質詢衛生署長邱文達。林佳龍指出,不明了補充保費規定或不樂意繳交補充保費者仍占多數,逾3月15日仍未繳交者,健保局即將開罰,屆時必將引發民怨,衛生署應研議如何補救。

人口數的13%會遇到補充保費的問題,林佳龍指出,補充保費實施到現在,應繳未繳可能到四成,但一般保費欠保率大概是二成多。林佳龍特別指出,約89萬投保單位必須負擔非員工部分之補充保費,2013年1月健保局僅收到四成補充保費,足見不明了補充保費規定或不樂意繳交補充保費者仍占多數,此為非常嚴重的問題,全民健保一般保費的欠繳率最高也不過2%,而逾3月15日仍未繳交者,健保局即將開罰,屆時必將引發民怨。

林佳龍表示,二代健保制度的最大挑戰是人口老化,按照現行人口老化速度,每年會增加30萬老人;老人的醫療平均是年輕人的4.6倍,因此每年至少要多200億的保險收入來支撐,這樣來看補充保費能否支應多久?邱文達表示,可以撐到105年,現在已經成立總檢討小組,一年多以後會開啟新一代健保的規劃。

林佳龍表示,制度的改革要考慮到社會公義,保費負擔分配與醫療費用支出基本上要有重分配的精神,但是根據研究,所得最高者獲益最大,投保薪資高者,其住院天數與門診次數都比窮人來得高;低所得者對健保的利用率,卻明顯低於高所得者。

林佳龍曾在教育委員會,院會朝野協商都通過主決議,要進行蘭嶼全島居民流行病學研究及全身健康檢查,他說,衛生署既已請問經濟部、台電開會了,衛生署有責任建立蘭嶼長期醫療照護機制,這也是我們漢人的責任。林佳龍要求衛生署應當投入更多一點,積極規畫補救蘭嶼民眾健康,核後端營基金可移撥經費給衛生署或其國家衛生研究院,最好不要拿台電的經費,拿人手短。衛生署表示,將會由國衛院來執行這些計畫。

林佳龍就核安再質詢福島核災後, 衛生署針對核一,二,三與核四的核災意外災後救難有那些提升?如何確保緊急措施能保護多少二十公里內的500萬國民? 衛生署的緊急救難系統如何提昇?衛生署表示,一級二級三級都建布好了,碘片四天可以做50萬劑。林佳龍表示,單單發送政府就沒有能力發送到核災區內。

醫院的醫務收入、組織型態與盈餘管理之關聯

為了解決一代健保的問題,作者林佳慧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我國醫院的醫務收入與盈餘管理之影響,和組織型態與盈餘管理之影響。本研究使用2015年至2019年由健保署所公布的醫療財團法人與醫療社團法人之財務報表,研究方法為建立迴歸模型來估計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利用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來衡量不同組織型態之盈餘管理的差異。假說一係探討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對於不同組織型態的醫務收入之間之差異,實證結果顯示醫療法人的醫務收入與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為顯著正相關,醫療財團法人會使用支付點值調整來調降醫務收入,而醫療社團法人則是使用支付點值調整來提升醫務收入。假說二係探討醫療財團法人與醫療社團法人非醫務活動收入與醫療社會服務費用間之關聯性,透過實證結果顯示

,醫療財團法人的醫療社會服務費用與非醫務活動收入為顯著正相關。假說三係探討教育研究發展費用與醫療財團法人與醫療社團法人之醫務收入之關聯,實證結果顯示,醫療社團法人之教育研究發展費用與醫務收入為顯著正相關。本研究進一步測試,透過實證結果得知,醫院之醫務收入越高時,會增加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向下操弄的幅度。而當醫院組織型態為醫療財團法人時,醫務收入越高,減少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向下操弄的幅度,反之,當醫院組織型態為醫療社團法人時,醫務收入越高,會增加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向下操弄的幅度。本研究發現兩個不同的組織型態的醫院,在實證結果中有顯著差異,而醫療財團法人又可再分成三種屬性,故本研究進一步將醫療財團法

人分成三種屬性,來驗證醫療財團法人再分成一般、宗教與企業三種屬性,而醫療財團法人與醫療社團法人仍然有顯著差異,透過假說一實證模型得知,醫療財團法人之醫務收入與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為顯著負相關,其受到企業型與宗教型醫療財團法人之影響,而醫療社團法人之醫務收入與裁決性支付點值調整為顯著正相關。其次,透過假說二實證模型,醫療財團法人之醫療社會服務費用與非醫務活動收入為顯著正相關,其受到的是宗教型醫療財團法人之影響,而醫療社團法人之醫療社會服務費用與非醫務活動收入為無顯著關聯。最後,透過假說三實證模型,醫療財團法人之醫務收入與教育研究發展費用為無顯著關聯,其中發現企業型醫療財團法人有顯著負相關,而醫療社

團法人之醫務收入與教育研究發展費用為顯著正關聯。

健康藍圖

為了解決一代健保的問題,作者謝博生 這樣論述:

  健康台灣系列是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針對當前健康照護環境,配合行政院衛生署二代健保醫療品質改善計畫,運用醫策會豐沛的健康照護與醫療品質知識,邀請相關專家,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寫成。本系列套書秉持醫策會的務實精神,以介紹現況、描述情境、宣導理念、刺激思考、探討創新、解決問題為導向,希望能導引民眾建立符合二十一世紀生活需求的健康照護與醫療品質觀念,並進而為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帶來根本而持久的改變。讀者心中許多與健康照護或醫療品質關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解答,這一系列套書是您提昇健康與就醫知識的最佳參考資源。 作者簡介 謝博生   1967年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1975年取

得東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後返台,歷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院長、台灣醫學會理事長等職務。現任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雲林分部籌備小組召集人、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行政院衛生署全民健康保爭議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多年來致力提升國內醫學教育及醫療品質,已出版「醫療概論」、「一般醫學教育」、「醫學人文教育」、「醫療與社會」、「現代醫學在台灣」、「健康藍圖」等專書;編有「一般醫學」全五卷。

探討影響台灣藥品健保給付決策程序中納入病人參與意見之因素:回顧性研究

為了解決一代健保的問題,作者林世昌 這樣論述:

背景:自從20世紀以來,國際間公認病人參與醫療給付政策流程中是重要的,如1995年「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2010年「加拿大藥品及醫療科技評估機構」, 2015年「澳洲藥品給付諮詢委員會」等,台灣也於2016年開始將病人團體的意見納入藥品給付流程中,至2022年已進入第七年。目的:本研究目的在回顧中華民國105年08月01日至111年04月30日間,在病患納入藥品決策程序之政策上路後參與之情況。資料來源及分析方法:本研究為回溯性收集中華民國105年08月至111年04月公開於健保署網站上之共擬會資料 (附錄、會議記錄)中之變項資料,以Microsoft Excel整理成檔案,並以S

AS 9.4執行敘述性統計分析,得知台灣藥品決策過程中納入病友意見之量性結果。結果:本次研究符合納入條件共397件,在加入排除條件後,納入分析共246件,符合本研究之有病友表達意見案件為57件(23.2%),無病友表達意見案件為189件(76.8%),其中有無病友表達意見與共擬會議討論年度(p=0.002)、申請之案件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