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軍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中俄軍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志強寫的 點滴在心:一甲子的成長與感悟,回顧生命的本質,展望民主的未來! 和白嗣宏的 民主的困惑:看懂俄羅斯之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一、中俄近期軍事互動觀察也說明:2005年8月18日,中共和俄羅斯首次舉行名為「和平使命-2005」. 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正式展開中俄軍演帷幕。這是由中俄主導的上. 海合作組織首度舉行的聯合軍演。其後每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明居正所指導 張智鈞的 一元體系下的大國類同盟現象:後冷戰時期中俄安全合作的實踐(1991-2019) (2020),提出中俄軍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一元體系、類同盟、訊號理論、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中俄同盟。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王高成所指導 孫亦韜的 中共航母發展戰略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中共軍事戰略、中共海軍戰略、中共航母、航母編隊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俄軍演的解答。

最後網站給拜登亞洲行「下馬威」?烏俄戰爭後中俄 ... - Yahoo奇摩新聞則補充:美韓官員皆表示,中國大陸和俄羅斯24日舉行了聯合軍演,這也是俄羅斯總統蒲亭下令入侵烏克蘭以來的首次中俄聯合軍演,就在拜登出訪亞洲的期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俄軍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點滴在心:一甲子的成長與感悟,回顧生命的本質,展望民主的未來!

為了解決中俄軍演的問題,作者王志強 這樣論述:

  繼波瀾壯闊的三十年職場傳記《生命饗宴》,   王志強博士再度推出記錄一甲子的生命體悟《點滴在心》!   人的一生,究竟能留下什麼呢?   以斜槓為人生註腳的王志強博士告訴你──     王博士將經歷的三十年、十種產業職涯濃縮於《生命饗宴》之中,串起一場波瀾壯闊的職場冒險,而本書《點滴在心》則以時代縱深的遼闊視野,橫跨一甲子時空,將生命中的點滴集結成冊,輯錄成長過程、人生感悟、工作經歷、台灣社會、兩岸三地,以及民主與專制共六個主題。     一場場生活與職場歷練所建構出的人生旅途,   塑造了王志強博士磊落的生命格局與真誠的正直品德。     本書與《生命饗宴》互為經緯,自2014年回溯

王博士六十年的生命經歷,並延伸探討現今台灣社會現象。除鮮活刻劃曾有過交集的人事物,以佛家角度看待生命的本質,提供出對新聞時事、世界趨勢不一樣的觀點,從台灣展望世界,並真實呈現台灣正站在風頭浪尖的關鍵時代。   好評推薦     這不僅是王博士的生命日記片斷,更是刻劃與描述人類身、心、靈的成長紀實。──廣樹誠(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絲綢之路區域發展」項目負責人)     他總是能縱觀大局,給出最佳對策,這是志強兄的強項。──吳光中(《民生頭條》總編輯)     全書充滿了動人的真情、啟人深思的觀點、而且為台灣留下了一段集體記憶。──烏凌翔(台大電機系畢業的資深媒體人、台大政治系國關組博士候選人)

    看人世間物透徹但不戳破,是不容易的。──李建復(〈龍的傳人〉原唱歌手、「愛播聽書FM」創辦人)

中俄軍演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三舅公蔥油餅 0931513590

鈞鈞商品
蝦皮網購👉 https://shopee.tw/jingjinggau520?smtt=0.0.9
鈞鈞商場加賴訂購👇
Line id : 0928101051

鈞鈞付款/斗內網址(可以信用卡)
綠界:https://p.ecpay.com.tw/5C13F
Paypal:https://www.paypal.me/jingjingkao


2021/08/28 (六) 新北 1243-1420
│開始 0:00
鈞鈞的奇幻旅程 今天帶大家一起出遊去
│現在大家都不敢打疫苗? 3:05
│阿富汗恐攻背後的隱憂? 3:45
│美國反轉竟和塔利班合作反恐? 18:40
│中俄軍演為恫嚇中亞恐怖組織? 25:30
│國際傭兵公司也出來賺逃難財? 29:20
│塔利班的本性真的會改變嗎? 34:50
│兩岸統一大陸會對台姦淫擄掠? 40:51
│台灣現在真的很民主嗎? 44:59
林口三井OUTLET 1:04:39
│今日著衣 1:09:51
│鈞鈞跟小孩的感情不好? 1:11:34
宮武讚岐烏龍麵(林口店) 1:19:39
│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356號2樓
│(1030-2130/無公休日) 02-26068711
│"炸魷魚" 1:25:08
│"栗子地瓜" 1:26:17
│"茄子" 1:29:54
│溝鼠團想把鈞鈞的頻道關掉? 1:31:51

鈞鈞TG頻道👉
https://t.me/jingjing520

鈞鈞微博👉
https://weibo.com/u/7276906767

鈞鈞IG👉
https://www.instagram.com/jing.jing.520/

鈞鈞玩樂地圖👉
https://reurl.cc/xgeZ3N

鈞鈞廣播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jj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1zN2Aqb8iRf3Q1ISeWaKa4
Pocket Casts👉
https://pca.st/6m9sgicw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ZGE4dGxvdHQ2N28wODU2bnJjeWR0bjQ=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25930129
SoundOn Player👉
https://player.soundon.fm/p/877f2584-c9d4-4666-99dd-c67a2ed09010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P_jh2Q1b7808rU30fN

版權宣告:
鈞鈞Youtube頻道所提供之所有內容,包括文字、照片、影像、插圖、錄音片、影音片或其他任何形式之素材等,均受到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在著作權法下,轉傳網址須註明出處。若是重製部分,全部或營利行為等,未經鈞鈞頻道書面同意,不得為之,並依台北地方法院為約定管轄。

一元體系下的大國類同盟現象:後冷戰時期中俄安全合作的實踐(1991-2019)

為了解決中俄軍演的問題,作者張智鈞 這樣論述:

國家透過建立同盟來抵抗外部威脅,是國際關係中常見的手段。然而在當代的國際環境,中國與俄羅斯在面對美國的威脅時卻沒有見到同盟的出現。一種解釋是美國本身的威脅沒有達到足夠引發同盟的程度,另一種解釋是中俄之間存在許多利益衝突,抑或是歷史因素,以致於同盟難以出現。然而美國對中俄同盟對抗美國的擔憂卻從未停止,甚至認為美國應當更積極防範。面對此一爭論,本文提出以一元體系下的「類同盟」來解釋當前的中俄關係在面對美國競爭時是如何運作的。本文的「類同盟」概念是基於「一元體系理論」、「同盟理論」、以及「訊號理論」三者結合所推演出來的概念,用以解釋在「一元體系」中,面對霸權戰略競爭的「大國」彼此之間專門應對霸權的

手段。「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就是上述「類同盟」現象的體現。「類同盟」是屬於「一元體系」中針對霸權的權力平衡。透過將承諾與實際行動拆開以創造模糊空間的形式運作,大國會避免使用強訊號行為,如明確的國際條約、以聲譽擔保的承諾。轉而偏好採取弱訊號行為,如不具強制力的聯合聲明、實際的軍備交易等。採取後者的做法讓中俄兩國營造出可能建立同盟抵抗美國的樣貌,卻保留各自的詮釋空間,不會完全破壞對美關係。1991 年至 2001 年是「類同盟」形成時期,2001 年至 2019 年則是「類同盟」運作階段。面對美國霸權的挑戰,「類同盟」使中俄得以維持對美競爭與合作,並在美國加強制衡壓力時給予協助,如北約東擴、顏色革命

、2016 年之前的南海爭端。但「類同盟」並非傳統同盟,中俄兩國有更多推卸責任的動機,放大了同盟的缺點。這體現在 911 事件、喬治亞戰爭、烏克蘭事件、以及 2017 年以後的南海爭端,尤其在美國戰略轉變或與中俄其中之一產生激烈衝突的情況。明顯可以發現中俄雙方在強調彼此之間的友好與互信時,實際行動中卻產生極大的反差。但這並不會破壞中俄關係,而是「類同盟」運作的結果。

民主的困惑:看懂俄羅斯之二

為了解決中俄軍演的問題,作者白嗣宏 這樣論述:

  《民主的困惑》,介紹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韋傑夫任期俄國民主化的新動向,特別是在主權民主論下出現一黨獨大的現象,顯出後共產主義國家民主化之維艱。   民主化的俄羅斯,不再是依靠馬克思列寧的意識形態,而是要在市場機制與全球化的浪潮中,尋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新反思。他們都要追求一個美好的明天,但也要從過去和當下的歷史教訓中,發現新的自己與新的世界。 作者簡介 白嗣宏   1937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1961年畢業於蘇聯國立列寧格勒大學(現已改名為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文學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俄國文學、戲劇、國情、文化研究。   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

所、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藝術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國際文化書院院務委員、蘇聯新聞社編審、蘇聯外交大學和莫斯科國際工商科學院教授等。發表有文藝研究和評論、外國文學翻譯作品、國際時事評論、散文、隨筆、短篇小說等。 代序  俄羅斯是中國的永恆鏡子序 新俄道路的見證Headline 1 俄國新格局 總統黨獨大Headline 2 薪火相傳中俄畫魂相擁Headline 3 小港口 大難題Headline 4  普京不希望「美國戰敗」Headline 5 車臣節日驚爆和平夢碎Headline 6 一口自由的空氣Headline 7 美國冤魂屈死莫斯科Headline 8 兩機同毀 恐怖活動

無止境Headline 9  慘絕人寰 痛定思痛Headline 10 中俄關係:新篇章 新考驗Headline 11 俄國猶太人自強不息Headline 12 烏克蘭:大國爭奪戰的犧牲品Headline 13 尤先科:俊男變醜漢 烏克蘭變了顏色Headline 14 烏克蘭大選:「橙色革命的幽靈」在獨聯體遊蕩Headline 15 中俄石油管 春蚓秋蛇Headline 16 布希將了普京一軍Headline 17 吉爾吉斯:中亞變天的頭一炮Headline 18 普京:民主化是正道Headline 19 俄國電影的永恆題材Headline 20 烏茲別克:中亞第二響炮的悲劇Headline

21 面對美日挑戰 中俄合作增溫Headline 22 胡錦濤訪俄 戰略搶灘Headline 23 梅克爾:德國「鐵娘子」的童話Headline 24 中俄軍演 反恐反獨Headline 25 德大選牽動歐洲權力平衡Headline 26 重溫阿富汗之痛Headline 27 莫斯科反猶血案 新法西斯主義抬頭Headline 28 蘇共二十大五十年後的歐洲Headline 29 俄國民主化政治改革的三巨人Headline 30 俄英間諜戰的戲外戲Headline 31 普京鐵腕反貪污啟示Headline 32 地緣政治新焦點 中亞局勢複雜化Headline 33 機場演戲:美俄關係新變數Hea

dline 34 市場外交應當成為中國的王牌Headline 35 蘇聯的崩潰:在劫難逃Headline 36 俄國新移民法,華人受影響Headline 37 普京咆哮啟示錄Headline 38 俄國轉向東方 聯合中印Headline 39 中國年喧天聲中的思考Headline 40 莫斯科影迷拜倒在《黑眼圈》下Headline 41 哈薩克斯坦:大國角逐能源 你死我活Headline 42 俄國光頭黨魁落網Headline 43 俄國石油界再遇驚險 新尤科斯事件浮出水面Headline 44 黑馬上陣治國Headline 45 俄國印度 「布海布海」Headline 46 俄羅斯杜馬大選 

幕前幕後Headline 47 俄國富豪如何尋歡作樂Headline 48 俄遠東發展新模式 回應中國Headline 49 山海間的冬季奧林匹克Headline 50 俄國普選總統 主權民主論治國Headline 51 俄國大選 要穩定要民主要反貪Headline 52 俄國貪腐危及國家發展Headline 53 俄國戰略武庫大檢閱Headline 54 狙擊顏色革命的別動隊Headline 55 俄國開發新戰略武器:糧食Headline 56 索忍尼辛琴說:「一句真話能改變世界。」Headline 57 俄國知華派領軍人物謝欽Headline 58 格國突擊惹禍 俄軍反擊猛攻Headlin

e 59 俄格停火的玄機Headline 60 高加索潘朵拉衝擊世界Headline 61 俄國正在全面出擊Headline 62 遠東:俄國的心病Headline 63 俄國救冰島 顯露金融強力Headline 64 中俄石油管道難產秘辛Headline 65 俄國金融危機 民眾指責政府失措Headline 66 中俄挺進南美二十一世紀演陣戰場Headline 67 俄學者預測:美國要瓦解了!Headline 68 俄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 俄國的遠東戰略思量Headline 69 歐亞地區政經新板塊Headline 70 普京面臨神話破產危機Headline 71 赫魯雪夫回憶錄西渡東征記H

eadline 72 俄美「重啟」雙邊關係力克冷戰綜合症Headline 73 在俄華商考驗中俄關係Headline 74 大市場廢墟上話中俄貿易Headline 75 俄國外交困境缺 乏新思維Headline 76 俄國公費醫療:現狀與改革措施Headline 77 中俄實實在在「重新啟動」戰略夥伴關係Headline 78 俄國的教育:保住福利與適應改革Headline 79 俄總統紀念政治犧牲品Headline 80 人民和歷史衝倒了柏林牆Headline 81 俄國改革二十年:困難中前進Headline 82 言論自由大勢所趨 輿論監督勢不可擋Headline 83 恐怖分子血洗莫斯科

地鐵Headline 84 梅德韋傑夫,衝啊!Headline 85 俄國美女間諜在美國落網Headline 86 大火拷打俄國政治和道德Headline 87 億萬富翁組黨 俄國走向兩黨制Headline 88 蘇共政變斷送蘇聯二十年Headline 89 俄國天然氣大戰歐亞Headline 90 普京意圖復位 強化俄國Headline 91 俄國大選啟示錄Headline 92 大示威要求普京下台徹查弊案Headline 93 普京勝選 變化中的俄國 序 新俄道路的見證 白嗣宏   今年是俄羅斯走上正式民主化的二十年。作者於1988年10月應蘇聯新聞社邀請前來莫斯科工作,任職編審,開始

在俄國的又一段生活。前一段,作為一個尚未開竅的高中畢業生,毫無生活經驗,於五十年代奉派留蘇,渡過了五年無憂無慮的大學時代。   這個時期,恰逢蘇共二十大開啟的「解凍」正在發酵,漸漸滲透到蘇聯生活的各個領域,恰好作者所學的專業又是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文學與戲劇,聽到見到許多在國內無法知道也無法理解的事物。在學校裡時常聽蘇聯同學介紹,某某作家剛剛解放。某某教授剛從流放地歸來。求學所在的列寧格勒大學語文系教授古科夫斯基,普希金研究專家,就是1957年重返講壇的。對初到蘇聯學習的一代青年學生(十八九歲),都是聞所未聞的新事物。當初看到的一些電影,如《第四十一個》、《雁南飛》、《晴朗的天空》;看到的一些

新戲劇,如《祝你平安》、竟有「馬列主義現在不時髦」台詞的《五個黃昏》,都感到十分意外。雖說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輕鬆,但是並沒有真正認知變化的深度。意識裡只有朦朧的覺悟。   作者1961年畢業後回國工作。歷經「反修」教育,「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思想解放,反思,改革開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辯論,清理精神污染,反對自由化,人道主義的辯論,看清一些問題。1988年10月來到蘇聯,又恰逢戈巴契夫推動的蘇聯改革。公開性和新思維,成了公眾主要的話題。   蘇聯在他領導下首次進行直選人民代表,第一屆全蘇人民代表大會上民主派與保守派的激烈搏鬥,全國空巷,天天守在電視機旁觀察代表們就國是民生大大小

小問題進行辯論,開放黨禁報禁,全民公決,許多過去不敢想像的事,就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一人一票直選國家領導人,更是新鮮。那些蘇共黨員出身的民主健將,激情澎湃的演說,對國家命運的痛惜,令人難以忘懷。蘇聯的瓦解,民主派炮打白宮,保守派衝擊國家電視中心,事事關係俄國的命運。   新俄誕生的苦難歷程,民生的崩潰,社會意識的更換,價值體系的變化,歷歷在目。近年來俄國歸位,體制變化,經濟發展,從集權制度改造成民主國家,重歸大同世界,仍然都是俄國思想界不停探討的對象。作為一個經歷兩個社會主義大國數十年來的變遷,背負兩種文化的薰陶,大半生的經歷,提供了更多一些參照係數,對後集權後共產主義國家俄羅斯現實的見證和思

考,也許具有別樣的意義。   這裡,俄國民主化的路線圖,從其當代國家發展來看,先是戈巴契夫的解構集權,結束冷戰,開始引進普世價值,對西方的支持和援助抱一定的希望。其中發生過由前蘇聯克格勃領導的武裝政變,但是三天之後就煙消雲散,蘇聯式的集權主義體制復辟猶如南柯一夢。徹底打破集權主義、走向民主的是從葉利欽掌權之後開始的。無論政治還是經濟,葉利欽前半期都是依賴親西方的所謂「改革少壯派」,既有奔向市場經濟的「震盪療法」,也有大民主的政治改造。即所謂的「動盪十年」。2000年新年伊始,普京登上俄國總統寶座,開始一系列整頓工作,採取許多措施,強調俄國特色,加強從上到下的垂直集權體系,撤銷民選地方首腦,反對

全盤西化,提出「主權民主」理論,防止西方國家干涉俄國內政。主權民主論要求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考慮本國歷史、文化、社會意識、民眾接受等具體因素,反對照搬西方民主道路和外部強加給俄國西方民主概念。從「普世民主」到「主權民主」,就是俄國從後蘇聯或者後共產主義國家過度到民主社會正在走的路。本書評論和描述的事實,就是這個過程的見證。下一步,俄國將會走向由中左和中右兩黨爭取掌權的政治體制。值得注意的是,兩黨都有克里姆林宮的後台。冷眼旁觀,中左的背景可能是普京;中右的背景可能是梅德韋傑夫。這也可能是明年俄國總統大選中出現疑似兩黨競爭的先兆。目前中右的政黨還沒有形成,但是近來梅德韋傑夫已經要求大富豪普羅霍夫出面

主持已經存在但軟弱無力的正義事業黨(俄文中正義與右是同一個詞)。   這裡的文章,大部分在《亞洲週刊》發表過。現在按時間順序編排成兩本書,使讀者可以更方便把握俄國二十年來的變遷,更易品嚐俄羅斯這杯雞尾酒,以助看懂當代俄羅斯。第一本為《從集權到民主》,反映俄國的葉利欽時代和普京第一任期俄國民主化的多種面貌。第二本為《民主的困惑》,介紹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韋傑夫任期俄國民主化的新動向,特別是在主權民主論下出現一黨獨大的現象,顯出後共產主義國家民主化之維艱。因此可以說,俄國民主化的道路還在演變中。   憂國憂民的《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先生,堅持獨立思維和重視俄國這面鏡子;知俄學者、策劃編輯章海陵先生親

自動手出題目和編輯,就是這些文章的動力。在此感謝這份文緣。 Headline 1 俄國新格局總統黨獨大2004/01/04俄羅斯國會下議院大選終於降下帷幕,政治版圖變化令人矚目,選後的政治路向的討論更成為輿論界、學界的熱點。評論家普遍認為,贏得大選、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的「統一俄羅斯黨」擁有三百個席位,即議會多數,有能力操控修憲,俄羅斯「一黨專政」的局面似又重現。敗選政黨的一千五百萬支持者失去原有代言人,勢必引發社會上對抗情緒;而沒有右派勢力的代表,國會也成了「跛腳鴨」,對保持社會平衡不利。這一點連總統普京也頗感意外。當局已宣佈,2004年3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各政黨流露消極情緒,反對黨對參

加總統選舉心灰意懶,更號召選民抵制大選。普京為挽救局面,動員民主派蘋果黨黨魁亞夫林斯基參加競選,亞氏表示拒絕。目前只有兩人表示有意同普京「試比高」,一個是極端民族主義政治家日里諾夫斯基,一個是棺材店老闆斯傑爾林科夫。評論家利哈喬夫說,明年俄國總統大選「滑稽戲的氛圍已開始滲透」。但是,在另一方面,俄國民眾仍為2003年底的國會大選感到自豪,它畢竟是政治民主化的象徵:各政黨可以自由競選,儘管醜聞不斷,競選手段未必正當,但可以各顯神通,讓選民自由選舉。選民以反映民眾的訴求和心聲,對執政者也是一種民心上的考驗。俄國從集權制度走向民主程序,過程複雜,困難重重,容易出現反覆,也在情理之中,這畢竟是一個艱難

曲折的歷史進程。民眾一旦嚐到民主的「甜頭」,就不會允許走集權的老路。擁護總統普京的統一俄羅斯黨得到近四成選民的支持,大獲全勝,沾沾自喜。俄國新左派政黨「祖國競選團」也通過這次大選崛起,該黨重量級人物之中有俄國最年輕的科學院院士、經濟學家格拉吉耶夫、原下議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羅果靜、前中央銀行行長格拉欣科、在軍隊有很大影響的前蘇共政變委員會成員瓦列尼科夫大將、前空降兵司令施派克。俄國出現新左派政黨的背景是,社會上不少人對蘇聯帝國的威勢和「福利實惠」念念不忘,拒絕俄共提出「打倒反人民的普京政權」的口號。俄共中的一部分人也對主席久加諾夫的無能感到失望,因而出來重新組黨。新左派已有替代俄共的趨勢,但有

輿論指稱「這個黨是克宮為打擊俄共而策劃出來的」。俄國共產黨得票率僅一成二點六,失去近一半的支持者。俄共十多年始終扮演反對黨角色,對社會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貢獻,治國方面更沒提出新理論,內部分化瓦解也激烈。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親西方勢力的「俄國右派力量聯盟」、自由派蘋果黨的得票率也出現下降,顯示俄國選民關心的是自身利益,擁護改善生活的實用主義思潮。這次大選還有一個突出現象,就是由激進民族主義政治家享有憲法賦予的選舉權,選出國會議員,日里諾夫斯基領導、近年聲勢下挫的自由民主黨重振軍威,突然躍居第三大黨之位。該黨成員主要由極端民族主義者、文化層次較低的市民、不諳世事的青年和遊民無產者組成

。該黨於1993年國會下議院大選中贏得意外勝利,當時民主派曾諷刺那是因為「俄國發昏」,沒想到十年後「俄國再次發昏」:民族主義重新氾濫。俄國自從葉利欽開放黨禁以後,大大小小政黨多得不可勝數。經過十年大浪淘沙,這次參加競選的政黨也有二十三個。它們代表社會上不同的政治勢力和利益,名稱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繚亂,諸如「啤酒愛好者黨」、「退休人士黨」、「汽車俄羅斯新路線黨」等,不一而足。競選過程中也曝露不少政治醜聞。「統一俄羅斯黨」的上屆國會議員尤金一向以「揭發黑幕」為己任,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就是他「揪出」而鋃鐺入獄的。但這次黨部推出的候選人名單中沒有他,於是他狠狠揭發該黨曾經接受醜聞富豪別列佐夫斯基及財團

政治獻金的內幕,指責黨主席之一、內務部長格雷茲諾夫涉嫌貪污公款。黨領導揚言要將該「悍將」開除出黨。俄共這次處於被動地位,可說每況愈下。媒體揭出俄共與醜聞富豪別列佐夫斯基也有私下交易。下議院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前聯邦安全局長阿尚諾夫提出要對俄共的經濟後台之一、國家農業建築總公司進行財務審計,清查總經理維迪曼諾夫挪用公款的嫌疑。一向以出位言行暴得大名的極端民族主義政治家日里諾夫斯基,在電視辯論時不僅自己揮動老拳,而且命令保鏢毆打辯方。事緣2003年11月17日,國家電視台俄羅斯頻道直播自由民主黨黨魁日里諾夫斯基與祖國聯盟的代表薩維利耶夫辯論。薩氏指出,日氏曾經是猶太文化中心的積極分子,當時說過以色列

是其祖國。他問:「你到底有幾個祖國?」日氏大怒,於是大打出手。

中共航母發展戰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俄軍演的問題,作者孫亦韜 這樣論述:

中共在20世紀末期80年代,開始面臨一連串海洋安全上的問題,海權的意識才開始覺醒,其軍事戰略之重點也由陸上轉向海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乃至於習近平主政後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在經濟、軍事等全方面崛起,已經引起東亞區域各國的防備。中共的崛起改變了東亞地區原有的國際「權力平衡」,其在東亞地區一同以美、日為主的海權國家逐鹿爭霸,已成為基於「國家利益」所必然的局面。由於中共的軍事戰略對內直接帶動其經濟發達,對外與世界各國貿易往來產生經濟利益,在中共以經濟為導向的政策上,仍將居於關鍵性的地位。對於軍事戰略的持續發展,包括「海洋控制」、「海洋阻絕」、「海岸兵力投射」與「戰略嚇阻」,中共將需要一支強有

力的遠洋海軍武力來達成其戰略目標。中共若要由將其主權自近海向遠海延伸,乃成為一個海權大國,擁有航母是其戰略所必須達成的第一步。中共的眼光已經超越臺海,未來必須有適切的海上戰力與其戰略眼光相配合,航母的發展帶動了整體海軍戰力的建設。最後,以航母保護海外經濟利益與能源運輸安全,進一步構築強大軍事力量。當中共擁有航母編隊時,在國家安全戰略的意義將會有所改變。中共將擁有同時可制海與制空的儎台。可藉由擁有航母編隊延伸中共海軍的打擊範圍,鞏固其近海海域,並藉此確認與擴大中共的海洋疆界,對東海及南海的主權紛爭提高嚇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