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提款卡遺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Visa金融卡遺失免驚!60天內損失銀行買單也說明:為讓卡友體驗使用Visa金融卡比現金更安全,國際發卡組織Visa今(28)日與9大 ... 為因應消費者對刷卡安全保障日益提高的需求,Visa今日與中信銀、中華 ...

玄奘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涂春金 博士所指導 宋軒樓的 智慧卡營運管理法律關係之研究 (2009),提出中國信託提款卡遺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卡、銀行發行現金儲值卡許可及管理辦法、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

最後網站存款警示帳戶通報 -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則補充:聯徵中心現行的金融詐欺預防通報有三,一是依據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 ... A:存款帳戶屬「衍生管制帳戶」者,金融機構也會暫停帳戶使用提款卡、語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信託提款卡遺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智慧卡營運管理法律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信託提款卡遺失的問題,作者宋軒樓 這樣論述:

數位科技與資訊網路蓬勃發展,影響改變人類生活與行為。順應多元化電子付款趨勢,智慧卡因具有高度安全性、大容量記憶體、耐用期限長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另發行機構、付款機制、法律制度等基石亦面臨衝擊與改革。 我國於2001年10月8日,依據銀行法第四十二條之一訂定「銀行發行現金儲值卡許可及管理辦法」,以玆規範銀行發行「多用途現金儲值卡」。惟該辦法限制非銀行機構發行多用途現金儲值卡,盱衡電子科技和世界各國發展之趨勢,且便利民眾智慧卡作為多用途小額消費使用,並確保非銀行發行機構之適正經營,保護消費者之權益及維持智慧卡信用,於2009年1月23日發布「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 鑒於電子票證發行管

理條例突破發行機構之限制和小額電子付款邁入嶄新階段,並利「一卡通」政策奠基。該管理條例業已對於電子票證之發行機構採取適當之管理措施,明定發行機構之義務及監督,有效建立交易體系監控機制,惟其規範屬新興領域且施行時日尚短,於適用新法時恐有規範不足之處,及為確保消費者權益,未來在法律上必有許多解釋與比較觀察空間。 本文為研究此課題,共分五章研究探討,第一章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介紹智慧卡之定義、類型與國內外智慧卡之使用現況、用途。第三章分析智慧卡發行機構之權限及所適用之法律規範,與發行機構、持卡人和特約商店間之契約關係,以明瞭智慧卡當事人間之法律關係。第四章就消費者保護為著眼

,以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及其相關法制,探討智慧卡之預付款與消費者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第五章為提出總結與相關建議,俾以爾後修法思考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