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國南海研究院寫的 日本軍力報告(2018) 和朱雲影王仲孚的 日本必敗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二戰各國兵力 - 藥師家也說明:相關資訊 · 二戰德國日本 · 二戰各國軍力 · 二戰中日軍力對比 · 西美帝定 · 西美帝汀 · 應元抑血能注射液.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事 和蘭臺網路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林穎佑所指導 陳瑞豐的 日本自衛隊裝甲部隊之運用 (2021),提出二戰 日本軍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防衛政策、陸上自衛隊、裝甲部隊、主力戰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平思寧所指導 郭美英的 非傳統安全威脅下軍隊角色之轉型與精進 —以執行人道救援任務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軍隊、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非戰爭軍事行動、海外人道救援的重點而找出了 二戰 日本軍力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本復活二戰軍艦像戰犯排位進靖國神社一樣放肆【3】則補充:這艘滿載排水量27000噸的直升機航母是日本自衛隊擁有的最大艦艇。 ... 據悉,美國海軍中將曾在2月25日美國下院委員會中就中國軍力做出評論,稱已明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二戰 日本軍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軍力報告(2018)

為了解決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作者中國南海研究院 這樣論述:

本報告旨在向國際社會較為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二戰後日本自衛隊的力量建設、軍力部署及軍事行動,動態地呈現日本防衛政策調整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的目標指向。 中國南海研究院是專門從事南海和地區安全問題研究的專業學術機構,其前身為成立於1996年2月的「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更名為「中國南海研究院」。2013年1月,在北京成立「中國南海研究院北京分院」。2015年4月,由「海南南海研究基金會」資助的「中美研究中心」在美國華盛頓正式運行,成為我國首家走向海外的智庫。2016年3月,研究院與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東南亞多家重要智庫共同參與的「中國—東南亞南海

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國內首家以南海合作為研究對象的國際學術研究機構。2017年6月,研究院被列入新增國家高端智庫培育單位名單。目前,全院設有: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海洋經濟研究所、海洋科學研究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以及世界海軍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門,主要研究領域涵蓋南海史地、國際法、地區安全、地緣政治、海洋經濟等多個學科。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研究院與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家知名智庫建立了合作關係,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海洋問題和地區安全研究智庫、國民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海洋人才培養基地、涉海問題公共外交平台。

二戰 日本軍力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雖然說是近期但是也已經買一陣子了XD
這部片只有背心是當時剛買的沒錯,
在剪七款背心推薦的時候忍不住就下手了哈哈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bte4xLpag )

這次在室內拍攝真的是搞了蠻久的,
最後整個弄起來我認為還是卡在室內空間跟鏡頭夠不夠力,
真的想要有個空房間可以架設這些東西啊囧


影片中介紹的單品我再多補充一些

1. SYNDRO HEART OF FREEDOM Smock

實際上這件真的很寬,
算是我上衣中數一數二寬的了,
影片中呈現的是比較偏春夏的穿搭,
冬天搭這件還可以內搭襯衫或其他上衣,
會更還原原始的罩衫的穿法,
而且在頸部也會有其他層次喔!

就跟影片中所提到的,
這季還是有出幾乎一樣的款式,
主要是布料、顏色、口袋內裡有一點不同,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https://www.syndro.house/products/s21-0411-blend



2. GU x Undercover Piping Shirts

這件有興趣的朋友可能就真的不太容易買到了囧
我想大概只剩日拍找二手機會才比較大,
不過這件其實如果只是要他的輪廓的話,
GU出的開領寬版短袖襯衫其實不會差太多,
所以影片中的穿法也用它來替換掉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買過GILAPPLE呢?

我記得以前只有那個蘋果燈的時候,
非常難搶而且價錢也被炒高,
現在GILAPPLE有應用在其他東西,
而且要買蘋果燈好像也沒那麼難,
雖然在跟SUPREME聯名出蘋果燈時又紅了一陣子,
但是現在也沒那麼紅,
我看zozo還買得到,或許有天我就入手了吧XD
https://zozo.jp/shop/undercover/goods/23955570/?did=44359731




3. WL/OF/SD x ZAMECHACER Zibot Life Vest

在七款背心推薦那部片後,
我私訊和ZAMECHACER官方問了許多問題,
非常感謝他們很熱心的回答我,
也讓我對於他們設計理念有更多的理解!
在這邊我補充影片中還未講完的~

ZAMECHACER品牌名稱的由來:
名稱是由Zen、Samurai、Mechanical、Space、R(代表輪迴.重製等),由這五個英文拆解所組成,每個英文都它代表的延伸意思,可以直接音譯成 zame神/cha竊/cer社,中文意思中的”神”跟”竊”剛好是對立的表現,”社”代表領域/空間,猶如用錯誤觀念做對事情,逆著走正確的道路等含義,品牌本身也有想表達混沌空間之意。

wl/of/sd x ZAMECHACER 「殊途同歸」系列背景故事:
二戰後曾經流傳一則怪奇傳言,傳說當時納粹德國在南極擁有秘密基地,遲遲未被尋獲。「殊途同歸」以此為開端寫道,二戰的納粹德國,與日本合作開發了電波技術,意外聯繫到不知名的宇宙惑星生物「KINGENA」,相信找到絕對統治力量的納粹,因而持續發送信號吸引其降落至南極,崇尚絕對統治與和平的「KINGENA」來到地球後,認知到人類的平庸思維只會招來手足殘殺,因此吸收了納粹、日本部分軍力,招來了機械怪獸「ZIBOT」,部署了百年侵略計畫,要為地球帶來絕對的和平,因而隱身於南極基地至今。

其中兩只怪獸背後故事:
KINGENA來自惑星KINGENA,可以自由變化身體大小,最大體長40公尺,接受到人類信號後從南極登陸,製作地下巢穴,並部署了100年後的侵略計畫,喜愛看到文明在發展的頂點時被毀滅。受到地球的獨裁者崇拜,甚至將軍服設計成KINGENA的外觀樣貌,胸口的水晶可以發射雷射。
ZIBOT是由KINGENA製作的人工智慧生命體,身體包覆著堅硬的甲殼,為了幫助侵略地球而一同與KINGENA於南極登陸,ZIBOT配備的超級電腦擅長分析文明以及科技,也負責建造地下巢穴。被KINGENA的鐳射照射到身上的水晶體後,能夠改變身體大小。

現在這件背心線上還是買得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喔!
https://www.wlofsd.com/products/zw04o



以上感謝大家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cebook ► https://www.fb.com/wwwfamilybroscom​​​​​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mbs.wear/
https://www.instagram.com/onuswc/
https://www.instagram.com/katyaloha/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男生穿搭 #開箱 #日系穿搭

日本自衛隊裝甲部隊之運用

為了解決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作者陳瑞豐 這樣論述:

2019年7月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批准2項對我國軍售案,並由國防部正式通知國會。這2項軍售案為M1A2T艾布蘭戰車及可攜式刺針防空飛彈與相關設備與支援,總額超過22億美元。早在2002年我國即將M1A2T戰車納入武器希望獲得項目中,但國內與論以台灣橋樑無法承受,以及是否要以機動性高的輪型甲車來取代重型主力戰車提出異議,加上受到歷次漢光電腦兵推結果驗證,若無空優戰車容易成為目標而沒有戰力,反戰車飛彈與個人攜行式飛彈,都比戰車更具有機動性與破壞、癱瘓敵方的戰力;然而另外有與論說明未來的我國新編成的聯兵營將是灘岸戰鬥攻擊主力,透過M1A2T戰車主砲射擊,更能有效殲滅進犯敵軍。綜合以上贊成及反對的國

內與論,在亞洲鄰近的國家-日本,也有與我國相似的地理環境與敵情威脅,卻擁有與M1A2T長寬、載重不相上下的主力戰車-90式戰車及10式戰車,本研究針對日本的國防政策、自衛隊發展、裝甲部隊運用等諸項內容逐次解析,因此藉由了解日本防衛政策及裝甲部隊運用方式,作為對我國陸軍未來接裝M1A2T戰車後,在打、裝、編、訓及人才培育等方面之參考。

日本必敗論

為了解決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作者朱雲影王仲孚 這樣論述:

  本書為抗戰期間出版的名著。分析日軍侵華,雖然氣勢高張,實則外強中乾,國內外遭遇的問題重重,最後必然走上失敗之途。   著者根據日本資料分析,日本因侵華戰爭擴大,軍費負擔沈重,工業、農業生產下降,經濟衰退,無力長期負擔龐大戰費。國內政局混亂,政潮迭起,官僚、軍部與財閥之間充滿摩擦,軍方則元老與少壯軍人之間、海軍與陸軍之間處處呈現矛盾,日本社會則物價騰貴,民眾生活困苦,反戰運動不斷出現,而國際間重要國家大多援助中國而不支持日本。在中國方面,由於全民抗戰禦侮,促成了中華民族空前的大團結,必然贏得最後勝利。歷史的發展,證明著者的析論完全正確。   本書於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再版發行,應具有時代

的意義,除了回顧抗戰,也提供作歷史的反思。 作者簡介 朱雲影   朱雲影先生(1904-1995),字孔澤,江西浮梁(今屬景德鎮)人。早年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考取江西省留學公費,赴日本留學,先後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京都帝國大學,任帝大助理教授。   1937年7月7日,廬溝橋事變爆發,基於愛國熱誠,毅然返國奔赴重慶參加抗戰行列,曾任「日本評論社」編輯部主編。1940年出版《日本必敗論》一書,振奮民心士氣,轟動一時。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翌年,攜眷前往台灣,任台灣省編譯館編纂兼主任,出版《日本改造論》。1947年6月轉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大前身)史地系教授,

1962年史地系分為歷史系與地理系,出任首任歷史系主任,講授史學方法、中國上古史、亞洲各國史、東南亞史等課程。   1970年創辦師大歷史研究所,任首任所長,並致力中國文化圈之研究,發表專題論文二十餘篇,集成《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一書,享譽士林。   1982年11月,赴美國依親,定居於加州佛雷斯那。1995年1月28日,逝於寓所,享年92歲。 朱雲影教授傳略  邱添生 再版說明  王仲孚   第一章 導言  1   第二章 從日本軍事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3 一、軍部內訌  4 (1)陸海軍的傾軋  4 -「薩海長陸」-大陸政策與海洋政策-陸海軍的對內爭權-戰時大本營

成立的意義 (2)陸軍內部的傾軋  6 -緩進派-急進派-中立派-統制派-在華寇軍的內鬨 (3)海軍內部的傾軋  9 -軍政派與艦隊派-條約派與條約反對派-中立派的抬頭 二、統制紊亂  10 —少壯派的跋扈—少壯派發生之社會的根據—在華寇軍無統制的實例 三、將才缺乏  13 —日本人的自供—日本將才衰落的四大原因四、軍民不一致  16 —議會中的「軍民反目」問題—「中國不能超出自衛範圍」—日本國民對於大陸政策的懷疑 五、實力不足畏  19 —陸軍兵力不足—海軍無用武之地—空軍損失無法補充 六、認識錯誤與戰略失敗  26 —對於新興中國的認識不清—華北事件估計錯誤—「色當」戰略的失敗—寇軍三年間

的損失   第三章 從日本經濟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33 一、侵略的代價  33 —現代戰爭的巨大消耗-「九一八」至「七七」的日本預算—戰後的日本預算—龐大的侵華戰費 二、戰費來源的枯竭  37 (1)公債  37 -戰前的公債-戰後發行的公債-日本的公債政策-紙幣發行額的激增-惡性通貨膨脹的危機 (2)租稅  40 -竭澤而漁的租稅政策-戰後的四次增稅案 (3)外債  42 -屢次借款的失敗 (4)貿易  43 -戰前的巨額入超-輸出入品臨時措置法-貿易聯繫制-輸出不振興國際收支惡化-第二次歐戰與日本貿易-資金大量外流-國內存金枯竭 三、工業危機  48 (1)工業的跛行發展  48 -和平工

業與軍需工業的地位顛倒-和平工業原料入手的困難-戰後和平工業的破產-軍需工業發展的障礙 (2)資源缺乏  51 -日本資源的貧乏-所謂物資總動員計劃-石油-煤炭-鋼鐵-鉛-錫-鋁-鎳-鎂-橡皮-棉花-羊毛-食糧-其他 四、農業危機  59 日本農業的特點-農家經濟狀況-重重剝削下的日本農民-暫時農村所受的惡影響-大革命前夕的日本農村 五、「以戰養戰」的陰謀  65 —掠奪我資源—破壞我金融—向我淪淊區推銷仇貨—加緊經濟反攻粉碎敵寇陰謀   第四章 從日本政治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68 一、同床異夢的各黨派  69 (1)元老重臣的沒落  69 -元老重臣與軍閥的對立-元老重臣的步步退卻(2)既成

政黨的去勢  70 -政黨的黃金時代-軍閥對政黨的大轟炸-政黨的內鬨與分裂的危機 (3)彈壓下的無產派  72 -日本無產運動的史的發展-社大黨的反動化-彈壓下左翼勢力的成長 (4)指揮刀下保護下的右翼陣營  74 -右翼團體的形形式式-右翼浪人的匪化 (5)軍閥的寵兒-新官僚派的抬頭  76 -「官僚政治」-新官僚派的代表人物-新官僚派的政治投機 二、軍部與政黨財閥的磨擦  77 -既成政黨與財閥的勾結-軍部與財閥政黨反目的原因-軍部的武器「帷握上的奏權」與「現役專任制」-軍部的議會制度改革案-濱田的反軍演說-關於全國總動員法的兩派對立-總動員法第十一條的糾紛- 對華院問題的兩派對立 三、國

策不統一  83 -國策氾濫-對內國策的分歧-黨利主義的國策 四、近年來日本的閣潮  86 -九一八後日本政局的混亂-犬養內閣-齊藤內閣-岡田內閣-廣田內閣-宇垣組閣的流產-林內閣-近衛內閣-平沼內閣-阿部內閣-米內內閣   第五章 從日本社會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93 一、充滿矛盾的日本社會  93 —高踞王座的日本資本家—日本勞動工人的痛苦—日本中小商人的艱窘—封建束縛下的日本婦女—日本青年的苦悶—新平民的不平待遇—支配階級的高壓與麻醉 二、物價騰貴與大眾生活難  99 -金輸出再禁止後的物價上昇—「七七」以來的物價暴騰—市面「黑市」橫行—國民生活費的激增—日本政府的物價統制 三、軍民精神動

員的失敗  102 —田中內閣以來的「思想善導」—文教審議會的創設—國民精神動員的目標—思想對策研究會之成立 四、風起雲湧的反戰運動  106 —日本國內的反戰運動—在華日軍的反戰運動—日本政府的暴力彈壓—噴火口上的日本   第六章 從國際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110 一、國際孤立的日本  110 —大陸政策與列強的利害衝突—民主國家對日的包圍—德意日防共軸心的瓦解—日本外交的苦悶 二、日本與列強關係  113 (1)日本與蘇聯  113 -日本的對蘇侵略-偽滿邊境的日本軍備-蘇聯遠東的防日軍備-諾蒙坎停戰協定-蘇日關係調整的不可能 (2)日本與美國  117 -海約翰的中國門戶開放宣言-華盛頓

會議-史汀生的對日強硬外交-美國對於「東亞新秩序」的否認-美日商約的廢止-最近美國對日積極外交的動態 (3)日本與英國  121 -英國的勢力均衡主義-英日同盟的訂立與廢止-九一八時的英國對日態度-英國遠東政策的轉變-英國的對華投資-日本對英在華權益的蹂躪-英日東京協定 (4)日本與法國  125 -日本對於越南的垂涎-暴日強佔斯巴特萊島-暴日轟炸滇越路與法日關係惡化-法日商約的運命 (5)日本與德意  127 -德意日防共協定-德意日經濟的勾結-防共協定的廢止化 三、被壓迫民族的公敵──日本  129 —朝鮮的反日—台灣的反日—琉球的反日—印度的反日—緬甸的反日—其他弱小民族的反日   第七

章 從中國抗戰情勢觀察日本必敗  134 一、軍事愈戰愈強  135 —中國軍事的偉大進步—初期的山西戰事—上海與南京的防禦戰—徐州大會戰—武漢外圍的大會戰—南昌的放棄與反攻—鄂北大戰—湘北大戰—桂南之戰—粵北之戰—我軍質量的增強—敵後我軍的活躍 二、經濟基礎穩固  141 (1)農業  142 -從對外依存到對內自給-政府暫時的農業政策 (2)工業  143 -戰事中工業的損失-內地的工業建設-重工業-輕工業-豐富的資源-工業合作社的發展 (3)貿易  145 -政府的戰時貿易統制-非戰區貿易的有利趨勢-中國貿易的光明前途 (4)財政  146 -調整租稅-募集公債-統制外匯-鞏固金融 三、

政治躍進  152 —全民族空前的統一團結—國民黨的躍進—憲政基礎 的確立—戰時行政的刷新 四、社會穩定  155 —民族主義的鐵流—社會秩序的安定—戰時動員的順利進行 五、國際同情  158 —國際反侵略大會的援華運動—英國的援華運動—美國的援華運動—法國的援華運動—蘇聯的援華運動—比利時的援華運動—荷蘭的援華運動—斯干的那維亞的援華運動—古巴的援華運動—南非洲的援華運動— 澳洲的援華運動   第八章 結論  164 序    朱雲影教授傳略 邱添生      朱雲影教授,字孔澤,江西省浮梁縣儒林鄉人,生於公元一九○四年(民國前七年)陰曆六月十五日。朱教授自幼失恃,幸賴兩位姊姊照拂成長,而

家中世代務農,以種植茶葉為生,故平日協助家人勤於田間農事,未能進入正式學堂接受中小學教育,但卻一心向學,乃藉著伯父的資助,得以奮發自學,終於考取江西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經秉持愛國的熱忱,加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行列,旋又負笈東瀛,前往日本,並獲得留學獎學金。自一九二九年四月至一九三四年三月,就讀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接著自一九三四年四月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就讀京都帝國大學,專攻東洋史及亞洲史。京大畢業留校任教時,與樊冠華女士結婚。不久,適逢盧溝橋事變發生,因曾率領當地中國留日學生抗議,而被日本軍國政府遣返中國。      朱教授離日返回中國大陸,正值中日戰爭全面展開之際,於是抱著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的使命

感,毅然投身抗日工作,先後擔任過各項相關要職,計有:之江文理學院教授(自一九三七年八月至一九三八年七月),日本評論社編輯部主編(自一九三九年二月至一九四一年四月),中國文化服務社出版部編審兼主任(自一九四一年五月至一九四三年七月),魯蘇皖豫邊區學院文科教授兼科主任(自一九四三年八月至一九四四年七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國際)研究室少將研究員(自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六年七月)。      在這段期間,朱教授正值青、壯年時代,他滿懷強烈書生報國的雄心壯志,每以慷慨正義的文筆,譴責正在瘋狂肆行侵略的日本軍國主義,所著《日本必敗論》一書(重慶市,中國文化服務社,一九四○年出版),即大大

地鼓舞了中國民族的自尊心,尤其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任職時,朱教授以其優異的日文學養,專門負責對日研究,翻譯各種相關情報,直接呈報蔣委員長,頗有助於研判對日抗戰的策略;迨戰爭末期,又將「對日招降書」、「抗戰勝利宣言」等譯成日文,空投日本東京以及中國抗戰淪陷區,震撼了日本軍心。      中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大陸即因國共衝突而陷入亂局,朱教授遂於一九四六年夏天來臺,自是年八月至翌年五月止,擔任臺灣省編譯館編纂兼主任,自一九四七年六月起,轉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案其後於一九五五年六月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又於一九六七年七月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迄於今)史地學系教授,並曾一度兼代系主任。一九六

二年,史地學系分歷史與地理兩系,朱教授膺任首任歷史學系主任(自一九六二年八月至一九六五年七月),並講授「史學方法」、「中國上古史」、「亞洲各國史」、「東南亞史」等課程,授課之餘,更潛心研究,著書立說,成果斐然,於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崇高榮譽,備受尊敬。一九七○年,在朱教授多年精心擘畫之下,又創立了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並擔任首任所長,講授「東亞文化史研究」等課程,不僅為史學研究開拓專業領域並提升學術水準,而且還在培育史學專才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一九七八年八月,朱教授屆齡榮退。      朱教授治學嚴謹,教學認真,在臺灣師範大學任職三十餘年,於講授的每一門課程,都備有親自編撰系統分明且內容充實

的講義,於課堂上更隨時配合所講的主題,補充許多相關基本文獻及最新研究成果。而且,朱教授對於後進的獎掖提攜,也是一向不遺餘力,如今仍在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任教服務的教師同仁,大多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其教誨或啟迪。此外,由於朱教授受過嚴格的史學研究訓練,又擁有高深的學術造詣,更具備長遠宏觀的卓越見識,所以曾將來臺之後陸續發表的二十篇主要系列論文,匯集而成一部題為《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的專書(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一年四月初版),這是全面探討「中國文化圈」的系統綜合研究,義例精深,史料宏富,實為見解創新的高水準學術鉅著,對史學界的貢獻至為重大。1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朱教授偕同夫人

一起赴美依親,定居於加州(California)的佛雷斯那城(Fresno),與公子朱海若、媳婦吳楚翹、孫女朱華鳳、孫兒朱華龍共同生活,安享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同時也寄情於田園山水之趣。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夫人因病辭世之後,朱教授更是全心照顧孫兒女,直至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美國時間),於午睡中安然離世,壽終正寢,享年九十有二歲。      綜觀朱教授的一生,熱愛國家,潛心學術,教誨後進,孜孜不倦,而且澹泊名利,高風亮節,洵為經師人師的典範,永遠受到學子的緬懷與景仰。      1此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9月以簡體字橫排再版發行。    再版說明    王仲孚     

 《日本必敗論》一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先師朱雲影教授在重慶發表的名著,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印行,作者自署脫稿時間為1940年3月。      我們知道1940年即民國二十九年,是自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的第四個年頭,也是抗戰進入艱苦的第二階段。這一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甘心作日本的傀儡政權與重慶正統的中華民國政府相對抗,令國人同感憤慨與震撼。在國際方面日本與德意結成同盟國,氣燄高漲一時,而為了向日本示好,法國封閉了滇越公路,英國則封閉了滇緬鐵路,使抗戰的根據地陷於孤立的威脅,這些事件的一再發生,對於抗戰的前途不免蒙上了一層陰影。      雲影師此書的適時推出,鼓舞了艱苦抗戰的民心士

氣,堅定了全國同胞抗戰必勝的信心。五年後日本的侵華軍,果然無條件地向中國政府投降,雲影師大作的預言果真實現,這就不能不令人佩服此書的分析是多麼的精準,雲影師的學術功力是多麼的深厚。      雲影師的《日本必敗論》,一書並不是一般「抗戰口號」或泛泛的抗戰「八股文」可比,此書大部分根據客觀的日文資料,分析日本軍力、國力的弱點,戰略戰術的錯誤,以及國際環境不利於日本而反利於中國的形勢。由於日軍在表面上占領廣大的中國領土,實際上陷於進退失據的泥淖之中,政治上中國則出現全民族空前的大團結,他從各項資料分析,日本必將走上失敗之路,中國的抗戰終將贏得最後勝利。      朱師在本書中的評論,都是根據資料和

證據說話,許多資料的分析,則以統計數字作根據,全書各種統計圖表多達17幅,行文論述並多依據數字,其嚴謹態度如同寫作學術論文。      筆者曾請教雲影師,在抗戰時的重慶如何能取得這些統計資料,雲影師笑說,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已經注意蒐集相關的資料。由於雲影師具有高深的學術素養和敏銳的觀察力,又精通日文,所以對於資料的蒐集和分析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例如日本所自誇其武力如何強大,認為三個月足以亡華,但在雲影師依據所得資料分析下,指出日本政客與軍方的矛盾;海軍與陸軍的矛盾;少壯軍人與元老派的矛盾;好戰與反戰的衝突;社會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問題重重。所列舉的人名與重大事件的始末,現今有的大學所開的「日

本史」課程,都還達不到如此詳細的資料和清晰的脈絡分析,這本書實可列為研究日本現代史的學術著作,而不要視為一般應時的出版品而已。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七十年來日本於戰爭的廢墟中得到了復興,但日閥侵華的行為和對中國的傷害,日本政府從未有一語道歉的表示,相反的,右派軍國主義者似乎仍然陶醉在「大東亞戰爭」的美夢之中,製造釣魚臺的爭端,聯合大國以中國為假想敵,使中日兩國之間又蒙上了戰爭的陰影。筆者在媒體上看到一則報導說,一位日本中學歷史教師對學生說,十九世紀日中發生一次戰爭(指      甲午戰爭)二十世紀日中又發生戰爭,預料二十一世紀日本與中國又將再發生一次戰爭。此言暴露了何種心態,言在

提醒日本青年預作戰爭的心理準備嗎?      一個沒有歷史反省能力的民族,會重新走上錯誤的道路,陷入毀滅的深淵之中,更有重新加害他國的危險。戰爭會使國家受到傷害,人民遭遇嚴重的災難,現代武器的精進,使戰爭更為恐怖。「戰爭」幾乎成為「毀滅」的代名詞,努力避免猶恐不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顯然犯了嚴重的歷史錯誤,原以為可以「三月亡華」,最後落得無條件投降的下場。      雲影師此書分析日本必敗,果然不出所料,但是在此書完成之時,雲影師於預見「日本必敗」之後,對日本並未表示情緒性的恨意,反而寫出了以下幾句感慨的話:日本明治維新諸志士經過無限艱難困苦創造的國家基礎,如今竟一點一滴毀滅在一群狂妄軍閥的手

裏,我們實在為日本可惜,也為日本可悲!      這幾句語重心長的話,顯示了一位偉大學者以悲天憫人之胸懷,提供日本對於侵華戰爭,應該認真地做出反省,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作誠實的「歷史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轍」的悲劇。本書選在此時再版,應該具有時代的意義。      此書原版的紙張印刷都很粗糙,不難看出抗戰期間物資的缺乏和艱困,現在決定加以重新排版,從直排改為橫排的版面,承郝逸杰、郭鎧銘二位學棣悉心協助校稿,使原書許多錯字、漏字也都予以改正和填補,同時加入邱添生教授撰寫的〈朱雲影教授傳略〉使讀者進一步對作者有所了解。際此二戰反法西斯勝利暨中國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之際,承台北蘭臺出版社

予以重新排版印行,呈現於世人之前作歷史反思的見證,並對先師朱雲影教授作深切的追悼與敬意。      2015.05.22王仲孚於台北

非傳統安全威脅下軍隊角色之轉型與精進 —以執行人道救援任務為例

為了解決二戰 日本軍力的問題,作者郭美英 這樣論述:

國際情勢於冷戰後發生重大轉變,各國不再只著重於軍備競賽及武裝衝突的傳統安全概念,在環境氣候變遷、恐怖主義增長、傳染疾病擴散等非傳統安全威脅逐漸擴大下,其威脅範圍及程度已非單一國家能夠控制,於是各國逐漸以合作代替衝突,期能減低或防堵非傳統安全威脅所帶來的危害。因為安全觀的擴大,軍隊從傳統安全戰爭衝突的執行者開始有了轉變,軍事行動並非僅止於「戰爭軍事行動」,軍隊因具備多樣化裝備及大規模動員部署能力,其直升機、運輸機、兩棲突擊艦、大型機工具等裝備,不但可用以作戰,在執行「人道救助/災害救助(Humanitarian Assistance/Disaster Relief)」等「非戰爭軍事行動(Mil

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中也能發揮重要功效,軍隊的角色開始有所轉變,在平時除持續加強戰備訓練外,更將投入進行災害防救、人道救援及維和任務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納入軍隊任務之一,而聯合國第63/139號「加強聯合國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的協調(Strengthening of the Coordination of Emergency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of the United Nations)」決議,也要求加強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方面的國際合作,顯示國際社會對於人道救援的重視度及軍隊在人道救援的重要性。我國在面對中共軍力大幅增加的壓力下

,國軍弟兄仍持續強化戰備訓練,在面對逐年增強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依「預置兵力,超前部署」的原則進行國內災害防救,已有相當成效,近年來,更秉持著人道精神,執行數次海外人道救援任務,除展現我國軍隊從傳統戰爭角色的轉型及功能的擴大,在執行海外人道救援任務中,亦可獲得實務與訓練結合的寶貴經驗,除有助於提升我戰備訓練成效,更能提升我國軍人地位及國際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