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韋霖寫的 LINE社群營銷實戰寶典:揭開直接輸出方法、公開學習思維、給予有效使用工具,只要持續實作,小白也能成達人 和小牟田哲彦的 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從臺灣、朝鮮、滿洲、樺太到南洋群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整理】亞洲萬里通客服電話 - 自助旅行最佳解答也說明:你仍可透過長途電話聯絡我們: 本地國際直撥號碼+852 2747 3838。與我們聯絡- 「亞洲萬里通」 - Asia Mileswww.asiamiles.com › support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臺灣商務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羅國瑛的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2021),提出亞洲萬里通客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古道、文化觀光、世界遺產、淡蘭古道、楊廷理、長距離步道旅行。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 黃榮華所指導 賴淑文的 壽險業數位轉型之成功關鍵因素與績效評估模型建構—以IFRS17觀點 (2019),提出因為有 壽險業、數位轉型、IFRS 17、績效評估、網路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亞洲萬里通客服的解答。

最後網站萬里通客服 - 台灣商業櫃台則補充:2019年1月26日- 打電話給亞洲萬里通客服專線. 台灣的免費專線:00801-85-2747、00801-85-6628 (這是國際免付費電話, 不用擔心費用); 若你在其他國家,找一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亞洲萬里通客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LINE社群營銷實戰寶典:揭開直接輸出方法、公開學習思維、給予有效使用工具,只要持續實作,小白也能成達人

為了解決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作者陳韋霖 這樣論述:

學會LINE社群經營前,先弄懂這10招 1. LINE社群經營,將是今後賺錢的風口 2. 什麼是LINE社群經營? 3. 所有LINE社群都是社群嗎? 4. 為什麼要建立LINE社群呢? 5. 怎麼把粉絲變成社群 6. 探討LINE社群消亡 7. 如何利用LINE社群經營進行有效推廣呢? 8. LINE社群經營如何讓業績增長十倍? 9. 如何運用LINE社群經營引爆新零售 10. LINE社群經營萬能公式   專文推薦 台暘控股集團、時承醫養集團、時兆創新公司共同創辦人 林玟妗 創富夢工場集團執行長 杜云安 若水學院創辦人 威廉導師 三一網路科技創辦人 呂水鴻 邁林國際創辦人 江兆君 國際

獅子會台灣獅子大學教育長 張呂章 創業學院院長 陳炳宏 營銷文案變現女神 吳紫寧 亞洲華人提問式銷售權威 林裕峯 營建經營管理人研究室主持人 黃金田 [自序]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可談   隨著移動網路經濟的到來,我們進入到了一個資訊極度爆炸的時代,每天面對手機上的各種應用平臺,各種各樣的資訊、知識、課堂,它能讓你像神一樣,指向前世今生,包羅萬象。 同樣是這個東西,又導致了另外一個時代,那就是一個資訊極度封閉和扭曲的時代,每個人被所謂的人工智慧、所謂的大數據,將會徹底的顛覆自己的認知牢籠,所謂資訊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所以在這個時代裡,誰能把握資訊,誰就能把握時代! 現在社群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你

準備好了嗎?還是要等到競爭白熱化的時候再進來? 有句話叫「木訥和遲疑是謀殺前途的劊子手。」所以哪怕你不參與,也要瞭解什麼是社群營銷,什麼是粉絲裂變,如何抓住社群經濟的風口,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 要清楚明確知道,如何利用社群生態價值,給自己的專案賦能,更直白點,就是如何利用社群讓你賺錢及盈利! 目前實體店有幾種現象: 第一種現象,底層終端收錢很難,創業小白賣貨難。電商開網店了之後,讓一般實體店,每天開門等上門的客戶。一天下來發現利潤不夠發工資,不夠發店租及水電瓦斯。開店三個月之後,全部熄火,貨全部堆積到銷不出去,最後全部崩塌,店只好關門打烊,這些是不是常態? 第二個現象,有些老闆奮鬥幾年、十幾年

,最後發現一個問題,只有自己在奮鬥,自己是業務員,什麼都自己幹,沒有管道,沒有代理,也沒有員工,這也是常態!因為只有業務能力,沒有管道布局的能力、版圖布局的能力。 基於以上現象,如果未來幾個月再不與社群接軌,這些現象不但不會改變,而且會變得更糟,還會面臨以下三個大難題: 第一,錢難收。 第二,你的團隊管道難以建立。 第三,最嚴重的,這種局面一輩子也進不了資本層面,或者說非常難。 回過頭來看社群營銷,它是目前所有網路行銷管道最大的風口。我們所熟知的電商、微商、網紅經濟等等,紅利期已經逐漸衰退,就連實體店、傳統企業也需要運用社群營銷轉型升級,及時更新和擁抱新的模式,不然也會面臨快速倒閉。 所以,唯

有利用社群讓自己賺錢、盈利,這才是核心。 只要你持續關注我的社群,在群內,我直接輸出方法,告知真相,學習思維,教你套路,使用工具,帶你直接實操落地。我把這個大的目的,具體解決的問題分成了三個部分,讓大家更加明確。 第一個部分,讓所有對社群認知還在最基礎的個人。 隨時隨地掌握到在群裡貢獻價值及分享的能力,也就是經營群的能力。這個能力是社群營銷模式成立的最底層基礎能力。如果說你自己不具備經營群的能力,所有後續的模式都是空談。 第二個部分,讓你將學會利用社群架構來盈利管道的能力,透過我從班主任學習群提供的乾貨,讓你從單兵作戰變成軍團作戰的能力。 第三個部分,徹底解決糧草問題,也就是乾貨提供的問題,社

群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無非就是人們為什麼要待在你的群裡的問題,也就是在你的群能有什麼價值?有什麼福利?也就是利用我們的乾貨,讓你的群友感受到待在你群裡的價值,這是所有經營社群最基礎需求的層面! 接下來我將給大家介紹社群營銷的具體操作,利用社群讓你的業績增長,實現無痕被動成交,帶你快速建立具有戰鬥力的團隊。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一位貴人,也是因為有她,才有本書的誕生,也就是娃娃姐。我們是在威廉導師的學習課程中結緣,後續透過我的LINE社群,感受到我在社群的價值貢獻,在彼此了解的這段期間,我也時常從她身上感受到一股非常明顯且溫馨的力量散發出來。 當娃娃姐說看到我的才華應該透過出書來提升知名度時,我因

為資金的關係而猶豫了,而娃娃姐居然全力支持我零元出書,所以我才無後顧之憂的投入寫書,也從她身上我得到許多的鼓舞。在我因犯懶停擺之下,即使他在非常忙碌的時候,也會坐下來耳提面命、諄諄教誨,排除一切困難支持我,直到我完成書的內容,甚至是預購數量,我發覺有一股很強的力量在支撐著我的運作,在此真的要特別的感恩娃娃姐。 另外也要謝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們,包含創富夢工場集團CEO杜云安老師、若水學院創辦人威廉導師、二岸創業學院院長陳炳宏老師、三一網路科技創辦人呂水鴻(大Max老師)、邁林國際創辦人江兆君(小Max老師)、營銷文案變現女神紫寧老師、亞洲華人提問式銷售權威林裕峯老師……等等。 因為有了這些貴

人導師,反轉我的生命,感謝你們!

亞洲萬里通客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的研究生Talk,找了常旅客論壇的社長 Reton 來啦!
這次原本找他來聊聊里程和信用卡,沒想到他分享了那麼多當秘密客的秘辛,還有他要演奧客的過程。

這一集的研究生 Talk ,我們聊了:
1. 在飛機上絕對不能貪睡 - 航空秘密客秘辛
2. 要演奧客演到底 - 飯店秘密客的難處
3. 互相分享了玩里程最重要的心法
4. 疫情來了,今年里程玩家怎麼辦
5. 星宇航空令人期待的新計畫

Podcast完整版👉
https://yanjo.soy/76eee

--
記得訂閱研究生的 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Cmb190

「研究生 Talk」Podcast
https://yanjo.soy/Talk-Podcasts

訂閱研究生的 Telegram :
https://t.me/pointsjourney

還有也要追蹤研究生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intsjourney

--
《飛客心法》
作者:高睿騰
出版:寫樂文化

感謝 KONZY KAVA 提供場地拍攝。

#星宇航空 #秘密客 #里程玩家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為了解決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作者羅國瑛 這樣論述:

雪山隧道,拉近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常言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回顧過往沒有公路的年代,原住民與來自閩粵兩省漢移民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乃是以雙腳在雪山山脈北段山林裡走出一條條的山徑形成淡蘭古道。「文化」乃是人類在生活過程中,經過日積月累所創造出來的事物、經驗與傳承。文化觀光,為九十年代以降國際旅遊市場的趨勢。觀光旅遊事業的永續發展,如何引發旅客的「重遊意願」為關鍵要素。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內容貧乏的觀光資源與觀光景點,缺乏「旅遊吸引力」,甚至因為「旅游形象」不佳,導致旅客的「旅遊滿意度」得不到高度評價。文化觀光,可以提供具有深度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為了保護世

界各地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免於遭受天然災害影響或是人為的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將世界各國及各地區擁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或自然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藉由國際間的合作達到保護世界遺產的目的。做為文化資產以及觀光資源,古道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淡蘭古道,曾經有凱達格蘭族與噶瑪蘭族的足跡。清嘉慶17年(1812),蛤仔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設置噶瑪蘭廳隸屬臺灣府,楊廷理,做為關鍵人物之一,三度進出臺灣,多次出任臺灣知府(含署理),五次入蘭,擘劃開蘭事宜,以重要推手相稱當屬實至名歸。淡蘭古道蘊含豐富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結合國際間「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風潮,藉由推廣淡蘭古道

引發旅客個人的「旅遊動機」以及觸動旅客個人的「旅遊意向」,帶動我國臺灣地區不同類型文化觀光資源建構的「旅游形象」和「旅遊吸引力」,成為國際旅遊市場境外遊客來臺旅遊的目標。

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從臺灣、朝鮮、滿洲、樺太到南洋群島

為了解決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作者小牟田哲彦 這樣論述:

尋訪歷史,跨海渡洋 從鐵路史洞悉改變中的東亞人群移動與交流 超過160張照片,20幅精美地圖,還原百年前鐵道歷史 日本嚴重缺貨,一書難求!     火車,在航空與公路交通尚未發達,缺乏長距離移動方式的二十世紀初,不管是政府治理國家,或是人們往來各地,都是不二首選。當時,積極擴張海外疆域的大日本帝國,也在轄下的臺灣、朝鮮、滿洲(中國東北)、樺太(庫頁島)、南洋群島,鋪設廣大的鐵道網絡,穩固帝國的統治。與此同時,普羅大眾也利用這些便捷的鐵路,四處旅行,漫遊於東亞地區。   作者小牟田哲彥蒐集豐富的圖像資料,透過輕鬆的筆觸,介紹當時日本海外鐵道發展的歷史,並且描繪當時日本人海外旅行的體驗。他們一

樣考慮有哪些觀光名勝?出入境手續?旅遊安全須知?每個地區也擁有獨特風格的車站、以及風俗民情,呈現相當有特色的旅途風光。搭配本書豐富的歷史照片和地圖,讓人彷彿穿越時空,化身為奔走於火車月台的旅客,踏上一場精采的鐵路之旅。 好評推薦   工頭堅《旅飯》旅行長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暨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讓我們以一個時空旅人之身分,買張車票,搭上想像的列車,馳騁在歷史的國度,再度為渴望鐵道旅行的心靈,開啟通往可能性的隧道。」    《旅飯》旅行長 工頭堅   「鐵道承載人來往於各地之間,與居住的空間發生交錯時,不再只是一項工具,而成為

文化憑藉的依據、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川安   作者簡介 小牟田 哲彦   一九七五年出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法學部畢業。筑波大學研究所商業科學研究科企業法學專攻課程修畢。專業領域為日本及東亞地區的近現代交通史及鐵路的相關研究及文藝活動,發表過許多遊記作品及論文。平成七年(一九九五年)完成日本國內全部JR路線乘坐體驗約兩萬公里。在全世界七十餘國搭乘過鐵路列車,總長度超過八萬公里。   著有《鐵馬想奔馳──搭乘南北韓分斷鐵路》(鉄馬は走りたい──南北朝鮮分断鉄道に乗る)、《亞洲鐵道之謎與不可思議》(アジアの鉄道の謎と不思議)、《鐵道與國家──「我田引鐵」的近

現代史》(鉄道と国家─「我田引鉄」の近現代史)等。日本文藝家協會會員。 譯者簡介 李彥樺   一九七八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臺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導讀 穿越時空的鐵道旅行 胡川安 推薦序 暢遊歷史的時空旅人 工頭堅 前言 繁體中文版序 概說  關於外地的基礎知識 本書提及的大日本帝國海外領土 第1章  臺灣的鐵路旅行 01  臺灣的鐵路情況概觀 原本主要用途為產業鐵路 02  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觀光發展 充滿南洋風情的溫泉及綠意盎然的環境是最大魅力 03  前往臺灣的路徑 不管是從內

地還是從大陸,都有許多航線可選擇 04  向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邁出第一步 出入境手續、時差、匯兌問題 05  臺灣的鐵路旅行與使用語言 中式名稱與日式名稱互相混雜 06  遍布臺灣的各種鐵路網 從官營鐵路、製糖鐵路到「手押臺車」 07  奔馳在臺灣島上的著名列車 長程快車跟臺車都有頭等座位 08  在臺灣輕鬆旅行的划算車票 「外地」中唯一發行的普通遊覽券相當方便 09  探訪臺灣鐵路著名景點 全日本最高的車站在臺灣 第2章  朝鮮的鐵路旅行 01  朝鮮的鐵路情況概觀 逐漸發展為規格高於內地的國際鐵路 02  日本統治時期的朝鮮觀光發展 主要路線為參觀戰場遺址 03  前往朝鮮的路徑 涵蓋陸、

海、空的多樣化路線 04  朝鮮的出入境情況 明明是日本國內,卻設有海關檢查 05  與內地的時差曾一度陷入混亂 鐵路草創期的時間比內地晚了三十二分鐘 06  朝鮮旅行的匯兌問題 朝鮮銀行券的價值與日幣(圓)相等 07  朝鮮的鐵路旅行與使用語言 站名標示牌上共使用了四種文字 08  朝鮮各地多采多姿的鐵道路線 國營鐵路與民營鐵路為載運觀光客而攜手合作 09  馳騁於朝鮮地區的招牌列車 「望」、「光」列車皆誕生於朝鮮 10  在朝鮮輕鬆旅行的划算車票 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當地購買,都有各種車票可以選擇 11  探訪朝鮮鐵路著名景點 朝鮮的傳統車站建築與壯觀的賞景路線 第3章  關東州的鐵路旅行

01  關東州的鐵路情況概觀 從手推車到直通滿洲的跨國路線應有盡有 02  前往關東州的路徑 陸、海、空皆可前往大連 03  在關東州旅行的技巧 貨幣、語言及優惠票等 04  關東州的鐵道路線 旅順線及大連市電如同觀光客的雙腳 第4章  滿洲的鐵路旅行 01  滿洲的鐵路情況概觀 日本與俄國爭奪鐵路權益 02  滿洲的觀光發展 以滿鐵沿線為中心陸續出現觀光景點 03  旅行時的治安問題 滿鐵附屬地以外地區須注意安全 04  前往滿洲的路徑 大連路線與朝鮮路線互別苗頭 05  不需要護照的外國:滿洲 打從屬於中華民國的時期,日本人就不需要護照 06  停在相同月臺的列車卻有時差現象 滿鐵與東

清鐵路差了二十六分鐘 07  鐵路旅客必須掌握好幾種曆制 解讀時刻表內年號的秘密 08  滿洲國成立前沒有統一貨幣時的兌幣技巧 讓旅客傷透腦筋的複雜貨幣問題 09  滿洲的鐵路旅行與使用語言 華語、日語及俄語 10  同時肩負開拓滿洲與聯繫歐亞重任的滿洲各線 滿鐵只佔全滿洲鐵路的一成多 11  跨越萬里長城的日本鐵道路線 超越國家主權的異類鐵路 12  奔馳於滿洲大地的著名列車 具豐富國際色彩的各種滿洲快速列車 13  在滿洲輕鬆旅行的划算車票 滿鐵票價昂貴,必須懂得利用優惠車票 14  探訪滿洲鐵路著名景點 近現代歷史事件現場都在鐵路附近 第5章  樺太的鐵路旅行 01  樺太的鐵路情況概

觀 沿著島嶼的東西兩側海岸北上 02  前往樺太的路徑 冬天要橫渡宗谷海峽相當困難 03  在樺太旅行的技巧 必須以日俄站名對照表確認站名 04  樺太的鐵路景點 擁有壯觀展線的極北鐵路 第6章  南洋群島的鐵路旅行 01  不為人知的南洋群島鐵路 到處都有產業鐵路的神祕島嶼 02  南洋群島的旅行導覽 觀光旅遊手冊上找不到任何說明文字 03  塞班島、天寧島、羅塔島鐵路 包含載客列車的南洋群島代表性鐵路 04  帛琉群島的鐵路 全貌不明的礦石搬運鐵路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   繁體中文版序   本書是《大日本帝国の海外鉄道》(東京堂出版,二〇一五年)的繁體中文版。日文原書出版於五

年前,如今在日本國內陷入嚴重缺貨狀態,就連負責出版本書的東京堂出版社也無法解決無書可賣的問題。在這樣的狀態下,身為本書內容主要介紹地區之一的臺灣卻要出版本書的翻譯版,說起來頗令人莞爾。但站在作者的立場來看,自己的著作能夠在另一個語言世界裡重獲新生,畢竟是件值得欣喜的事。   我在本書的前言中亦曾提到,本書是以「二十世紀前期的日本人在當時的東亞搭乘列車旅行」為假想情境,將介紹的內容彙整成宛如現代隨身旅遊手冊的風格。因此本書立場的大前提是(當時的)日本人在「外地」(日本列島以外的日本領土或特殊權利地區)進行的觀光旅行。   不過當時的日本並沒有依人種或民族訂定旅行上的限制,任何人只要依規定支付

相關費用,就可以在外地進行觀光旅行。因此當時身為日本國民的臺灣人,當然也可以利用本書所介紹的列車及旅客服務,在臺灣全島及朝鮮半島、樺太(現在的庫頁島)、塞班及帛琉等南洋群島旅行。對當時的臺灣人而言,日本列島全土、朝鮮、樺太、關東州(遼東半島前端地區)及南洋群島都算是「國內」,因此到這些地方旅行都算是「國內旅行」。所以藉由本書的內容,也能夠想像出約八十年前由臺灣人以臺灣作為起訖點在整個廣大的東亞地區的觀光旅行。   我特別希望臺灣讀者們注意到的一點,是在當時廣大東亞地區的大日本帝國勢力圈內,並非僅有以日本列島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式交通設施。除了連結日本列島之外,外地各地區之間也設有相互往來的定期航

班,且曾發行各種方便實惠的聯絡車票。例如當時可以買到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路及南滿洲鐵路之間的直通車票,這意味著當時在臺灣與滿洲之間相互往來的旅客需求並不低。   這些載客航線及直通車票的資訊都記載在當時的日文旅遊導覽手冊上,但由於與日本列島的關聯性較低,因此在日本很難找到關於當時實際搭乘狀況的史料及旅客經驗談等紀錄。同樣的道理,當時雖有許多連結中國大陸的航線,但以日文寫成的相關搭乘紀錄並不多。我衷心期盼這次發行的本書中文版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我有機會獲得過去無從得知的中文第一手史料及研究文獻,或是有機會聆聽高齡人士述說當年旅行回憶的寶貴經驗談。   除此之外,關於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交通運

輸狀況及載客服務,相信也有很多內容能夠引起現代臺灣讀者的興趣。例如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如今在臺灣各地車站所販賣的「便當」,乃是源自於日文中的「弁当」一詞。那麼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本土造訪臺灣的日本人,對於臺灣鐵路旅行的飲食文化有何評論與感想?針對這一點,本書也藉由當時的日本旅行雜誌及旅遊導覽手冊內容進行了剖析。此外,在這一類以日文寫成的古老史料紀錄中,包含很多珍貴的臺灣本地照片,本書盡量在不違反日本著作權法的前提下大量囊括收錄。當時的臺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列車?能夠進行什麼樣的觀光旅行?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除了想像這些情境之外,也可以深入思考這些往事以什麼樣的形式在現代的臺灣鐵路旅行

中傳承了下來。   比較臺灣與其它地區的差異,也是閱讀本書所能獲得的知識及觀點之一。當時除了屬於「日本國內」的朝鮮半島等海外領土之外,日本還在中國大陸上擁有南滿洲鐵路、上海共同租界等各種特殊權利,這些地區統稱為「外地」。但同為「外地」,各地區的鐵路及其它交通運輸相關現象卻是截然不同。有些交通設施是以地方性運輸為主要存在意義,有些則是聯繫中國大陸的國際聯繫運輸交通系統的一環,各交通設施的背景都有著地政學上的性質差異。將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鐵路相關現象,與同時期的朝鮮、樺太等地進行分析比較,有助於更加多元且客觀地理解臺灣鐵路的發展史。   聽說近年來臺灣人對鐵路旅行的興致越來越高昂,在日本也經常

能見到搭乘列車旅行的臺灣觀光客。我希望藉由本書讓臺灣的讀者們知道,其實我們的祖父母或更早一輩的前人們,也曾經像這樣享受過鐵路旅行的樂趣。 令和二(二〇二〇)年六月 作者 臺灣  02  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觀光發展 充滿南洋風情的溫泉及綠意盎然的環境是最大魅力 由鐵道省(後來的日本國鐵,即現在的JR集團的前身)所編纂的《鐵路時刻表》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號的書末,刊登了一則名為〈到臺灣〉的觀光廣告。這則廣告是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製作,其中列出的「臺灣名勝」包含新高山、阿里山、角板山、鵝鑾鼻海角、太魯閣峽谷及日月潭,「溫泉景點」則有北投、草山、關仔嶺、烏來、礁溪及四重溪。到了昭和十

五年(一九四〇年)十月的廣告,則以這麼一首抒情詩鼓勵日本人到臺灣旅遊: 新高之峰聳於晴朗天空椰子樹梢閃爍耀眼陽光水牛在溪邊小憩遠方傳來祭典音樂木瓜的甜香誘人入夢夜晚月下蕃社杵歌紅櫻翻飛飄落 由這些廣告可以看出,臺灣的主要觀光資源為新高山(即現在的玉山,在當時是日本最高山脈)、日月潭等山巒地帶的自然景勝,以及各地所開發出的溫泉。一年之中並沒有觀光客特別集中的旅遊旺季,但如果要品嚐各式各樣的南洋水果(依規定不得帶回「內地」),最好選擇夏天;而如果想要避暑,當然該選擇冬天。尤其是在屬於熱帶地區的臺灣南部,例如:高雄或屏東,甚至可以穿著短袖迎接新年。但如果是在北部,十二月到二月還是必須準備冬天的衣服。

關於氣候方面的注意事項,跟現代到臺灣旅行並沒有什麼差別。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全臺不時有瘧疾、鼠疫等傳染病肆虐,但後來衛生環境大幅改善,到了大正初期據說衛生設施甚至比內地還好。但如果要離開都市前往郊區,即使到了昭和初期,還是必須小心傳染瘧疾的蚊蟲。此外,鳳梨之類的水果雖然深受觀光客喜愛,但如果吃得太多,也有可能罹患臺灣赤痢(阿米巴赤痢)。 到臺灣觀光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的玩法,那就是登山。例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幾乎每年都會發行的《臺灣鐵道旅行導覽》,書首總是會強調臺灣的險峻地形,附上高山的實景照片,並以多達數頁的篇幅詳細說明「於臺灣登山時的注意事項」。 

壽險業數位轉型之成功關鍵因素與績效評估模型建構—以IFRS17觀點

為了解決亞洲萬里通客服的問題,作者賴淑文 這樣論述:

台灣將於2026年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No. 17 , IFRS 17),此公報將保險合約的權利義務忠實表達,增加保險公司財務報表之可比較性,但因保險負債(準備金)由鎖定發單時利率改採現時利率估算,保費收入由一次認列改成分期認列,對壽險公司的財會作業、精算假設處理、商品策略及資訊系統的調整都造成重大影響。壽險公司面對接軌IFRS 17的合規要求、金融監理及資訊透明的高度需求、保險科技的快速發展、消費者消費習性的改變,紛紛投入大量的資源及資金在重新規劃作業流程與打造高效能的系統。希望以IFRS

17當催化劑,透過科技來翻轉營運模式,用創新來進行商品、服務、人才及行銷的數位轉型,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有鑑於此,壽險業在追求數位轉型及接軌IFRS 17的過程中,如何在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下,將資源妥善的配置,有效的執行轉型策略,並順利接軌IFRS 17,成為各壽險公司的重要課題。本研究係以IFRS 17的觀點探討壽險業數位轉型之成功關鍵因素與績效評估,針對壽險業的產業特性,蒐集彙整台灣及國外保險科技的發展並根據IFRS 17相關要求與績效衡量指標,萃取篩選後訂定「顧客旅程」、「智能管理」、「智能營運」三大主要構面,並從中延伸出九大策略主題,建構五十三項績效評估衡量指標。運用網路層級分析法計算每個

構面及衡量指標之權重值。本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壽險業接軌IFRS 17 數位轉型成功最重要的構面為顧客旅程(54.97%),其次為智能管理(26.58%),最後為智能維運(18.45%)。前五大影響經營績效之關鍵成功因素為個人化服務(6.15%)、個人化的保險商品(6.15%)、商品資訊取得的容易性(5.34%)、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組合(5.34%)及友善的使用者介面(4.37%)。影響最重的五個指標皆來自顧客旅程構面,顯示在數位時代,壽險業要從IFRS 17合規及數位競爭中脫穎而出,不管是商品策略或是業務流程的調整皆必須從客戶角度出發,透過數據分析,快速精準掌握各階段的客戶行為及需求缺口,適時的

提供客戶優質的服務及商品,方能滿足壽險業追求高效能營運之需。本研究根據建立完成的模型,選定三家台灣壽險公司當實證對象,驗證並評估模型之有效性,將三家壽險公司績效的表現進行優劣比較並提供具體評量結果與建議予三家壽險公司,作為成功推動數位轉型接軌IFRS 17參考依據,實證結果與三家人壽保險公司實際數位轉型及經營績效情況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