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約翰·華生寫的 人類行為心理學 和(美)約翰·蘇勒爾的 賽博人:數字時代我們如何思考、行動和社交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 緒論˙ 1-1 2 發展心理學˙ 2-1 3 學習˙ 3-1 4 記憶與遺忘˙ 4-1也說明:從認知主義心理學之觀點,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與心理歷程之科學。 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之觀點, ... 為一門研究心智(人類及其他有機體的知覺、思考與感覺)、行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吉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和中信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田偉文所指導 蘇俊育的 丹尼爾•狄福與其《大疫年紀事》中恐慌與恐懼之分析 (2003),提出人類行為心理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隔離、狄福、鼠疫、紀實小說、黑死病、恐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田偉文所指導 蘇俊育的 丹尼爾‧狄福與其《大疫年紀事》中恐慌與恐懼之分析 (2003),提出因為有 隔離、狄福、鼠疫、紀實小說、黑死病、恐懼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類行為心理學的解答。

最後網站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garfieldwen's world - 隨意窩則補充:2. 必須應用科學方法做研究。 行為科學是整合了許多學科而來,主要的科系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 ◎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類行為心理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類行為心理學

為了解決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作者(美)約翰·華生 這樣論述:

《人類行為心理學》要研究人體對外部刺激與內部刺激所產生的習得性反應與非習得性反應,心理學是對行為進行研究,而不是意識,主張對行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本書通過講演體例、舉證、實驗、揭示人的行為可知和可控。為成年人自我行為解析、自我心理調適奠定了基礎,顛覆了傳統心理學以“內省”為方法,對不可捉摸的“意識”進行研究的方向,提出對人的行為本身進行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操作路徑。 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他的行為主義思想首先是在耶魯大學的一次講演中提出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

動物心理學。 他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研究行為而不研究意識,行為可分析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心理不過是輕微而內隱的行為;新研究方法應該是客觀觀察而不是自我內省;除簡單的反射外,一切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而後天習得的,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   第一章    心理源頭:跟你說說行為心理學的概念 .行為心理學中的刺激與反應 /  .行為心理學和社會的關聯 /  .在生活中創建一套具有實際意義的自己的心理學標準 /  .行為心理學應該演變成為一門學科 /  .摒棄靈魂,科學也是心理學 /  .突破主觀的行為心理學 /  .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綱要 /  .行為主義與心理

學、生理學 /  .習得性反應與非習得性反應 /  .傳統哲學、社會科學將如何發展? /    第二章    習慣性行為:□原始□根本的行為心理學 .個體會因自身所受到的境況而改變習慣 /  .習慣——從拿奶瓶到建造高樓大廈 /  .好習慣人人都可以養成嗎? /  .習慣和條件反射有何關聯 /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動作習慣形成? /  .在習慣形成的□後階段,會有什麼出現? /    第三章    克服妒忌心理: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妒忌”的概念 /  .妒忌的反應及其帶來的場景 /  .孩子什麼時候會妒忌父親或母親? /  .哥哥會對弟弟產生妒忌之心嗎? /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學:

把□真實的人格魅力揭示出來 .行為心理學家如何解釋人格 /  .怎樣對人格進行研究? /  .採用多種方法來對人格進行探索 /  .有捷徑對人格進行研究嗎? /  .人格的改變一定和語言脫不開幹係嗎? /    第五章    學會克服恐懼:如何才能把恐懼害怕的心理克服掉 .可以消除恐懼嗎? /  .用言語消除恐懼 /  .如何以社會為仰仗消除恐懼? /    第六章    人性的弱點:行為心理學家的人性分析 .小心心理學詐騙 /  .成人有哪些人格弱點? / .精神病確實存在嗎? /  .怎樣對我們的人格進行改變? /    第七章    天賦與本能:行為心理學家眼中的人體潛能 .確實存在“天

賦”嗎? /  .人類會受到環境和遺傳哪個因素的影響? /  .人的本能確實存在嗎? /  .一個飛鏢的“本能” /  .捨棄意識的心理學 /  .“智力測驗”真的很神奇嗎? /  .“記憶”在行為心理學中並不存在 /  .行為心理學家對於“意義”是如何解釋的? /    第八章    情緒心理:人類天生的情緒反應 .詹姆斯誤區理論——情緒內省 /  .用公式來計算情緒行得通嗎? /  .兩位心理學家的情緒分類 /  .情緒研究的科學引領者——行為心理學家 /  .複雜情緒是從外界來的嗎? /  .有意思的非習得性反應 /  .複雜情緒產生的過程 /  .情緒的轉移——移情 /  .情緒產生的

基礎——內臟和腺體 /    第九章    情緒反應:條件反射中的實驗與觀察 .怎麼對條件反射或無條件反射進行重建? /  .孩子們為什麼會笑出聲? /  .培養消極反應勢在必行 /  .建立消極反應就是體罰嗎? /  .內在的消極反應和生命的存留 /  .面對“詞語”的反應 /  .行為和情緒的奧妙關係 /    第十章    言語與思維:行為心理學中的思維分析 .語言和器官 /  .形成言語習慣 /  .慢慢發展的語言 /  .人是如何用單詞取代物體和場景的? /  .語言有沒有“取代品”? /  .詞語形成的□後核心——動覺 /  .言語習慣的維持 /  .行為心理學家的思維觀 /  .

給行為心理學家的觀點提供支撐的依據 /  .什麼時候我們會思考? /  .我們的思考方式是怎麼樣的? /  .怎麼產生“新的場景”? /   

人類行為心理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說
民進黨現在執政幾乎完全看民調來做事
當初你是怎麼樣接觸民調
民調 因為我念政治系
那我是1975年念政治系
正好是美國行為主義的革命
民調其實就是
可以這麼講就是近百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結晶
因為我當時在念大學的階段
正好接觸到這一個行為主義革命
我非常投入到這個裡面
因為一般對政治學的了解都是傳統政治學 對啊
我們講的政治學是科學政治學
也就是說是政治科學
Political science
就量化的研究方面最出名的那當然就是
我們講說政治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以前我們不叫民調
民調比較像說是市調啊民調這些東西
不過無論如何
我講比較簡單一點
民調作為一個科學它的根據是在於說
它有嚴謹的統計學的基礎
然後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的這些測量方法
那麼結合起來
然後再加上這個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人類學等等等等
這些所謂其實是一個科技整合的東西
民調作為一個目前這個
了解一般社會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做一個科學工具來講那是非常成熟的
董事長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你知道我們學電機的時候
物理有一個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行為科學呢在調查方面
有沒有類似這樣狀況
因為我先講我見過很多很惡質的民調方法
他根本沒做民調
他就是打給你
我告訴你喔 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個民調
但我告訴你朱學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
請問你支不支持人渣來選立委
像這樣子的干擾行為
在民意調查裡面
這個董事長是專家你要怎麼去隔離
isolate這一類的變數
而不會導致民調變成是誰做就可以操縱
我題目設計就可以操作 這要怎麼辦呢
我跟你講這很簡單
如果是蓄意要做假民調
那種就沒有什麼科學的可談
它不是科學 不是科學
所以假民調或劣質民調是很多的到處都是
如果你要講說憑什麼我要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民調
民調的過程裡面也會碰到很多
有些人故意惡作不表示真實態度
對不對 對
可是我用一個簡單的理論講
你可能也聽過大數法則
所謂的大數法則簡單講就是說
當你的樣本足夠大的時候
你的樣本所得到的一些估計值
比如說平均數
它會跟跟母體平均數會幾乎完全一致
那如果你的樣本夠大怎麼樣叫夠大呢
以目前來講其實100個樣本都相當大
100個就夠大啦
那我們都要求1000個以上的樣本數
比方說在我們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的情況底下
我們希望因為任何調查都會有誤差
我們希望你這個誤差不會太大就正負三
在正負三的這樣的一個誤差範圍之內
我們是可以接受
那樣本那隱含的說樣本會多大呢
就是1068
1068個隨機取樣的樣本得到的
那它的估計母體的這個誤差
我們大概就是正負三
我的意思就是說
談民調的精準度要先撇開所謂假民調
假民調沒辦法去談
就完全沒辦法就跟玄學一樣
他是故意做假民調根本沒做民調對不對
沒有做民調宣稱做假民調然後還有數字
那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樣本拿出來給你看
那但是正規的民調
一定是經由這樣的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得到的一個就是抽樣完之後他還會訪談
訪談之後呢所得到的一個結果
你知道我從小到大
其實對政治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近幾年才開始注意政治因為工作的關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進黨才把
民意調查或是數據化的政治科學
當成那麼重要的一個施政依據
而不相信自己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
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最近很嚴重
就民調不跌
他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邊靠北什麼東西
他認為都假的
這個狀況演變我覺得可能跟您當年的民進黨也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我倒是可以提供你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跟經驗
理論是什麼
有一位非常...叫??一個德國人
他曾經講過一個好的政治人物
他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說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不但是專制的君主也好或者是這個
民主國家的元首總統也好
都應該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樣才能夠知道民心知道民意
民心之所向
但是這個
民調其實是可以補足這些政治人物的不足
因為天縱英明的這種政治領袖很少見
一般的這種很平庸的這些政治人物要怎麼樣去了解
影響民意在哪裡
你比方說好了 美國這麼大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怎麼了解美國選民的意向是什麼
當然是民調
除了民調還有什麼
那民調就是一定要很精準的民調
所以美國歷屆總統沒有一個不重視民調
所以重視民調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台灣才很奇怪
台灣在批什麼民調治國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這是一個威權心態很重的
或者是對民調不了解的人講出來的話
你當然講說這個市井小民
比方說菜市場 夜市啦
那是輿情應該去搜集應該去了解
但民調跟這個輿情沒有互相排斥 沒有互斥
民進黨對於民調的態度
特別是過去 我講過去這5年好了
我覺得是跟過去是不一樣的
跟更長遠的過去是不一樣的
小英當政之後我有一個感覺
民調高她就很高興 民調低她就怪民調
我最後簡單的問一個問題
以游盈隆老師過去5年的民調的經驗
你覺得2022年民進黨好不好選
當然不好選
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
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標很好的指標
在測量政黨的社會支持
現在是最低的時候
民進黨次低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11月12月的時候
那時候就是慘敗的時候
慘敗的時候就是23
現在選戰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22點幾了
怎麼可能好 不可能好
所以你現在要收拾殘局嘛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樣收拾殘局來避免2022全軍覆沒
或者是2022能夠勉強維持目前兩都四縣市的局面
可不可能不知道
那顯然是一場苦戰

直播日期:游盈隆6/30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DJ45oODCE

丹尼爾•狄福與其《大疫年紀事》中恐慌與恐懼之分析

為了解決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作者蘇俊育 這樣論述:

丹尼爾•狄福的「大疫年紀事」是紀實小說中的經典•它將微生物學與人類行為心理學融入了文學中•此書透過敘述者的雙眼描繪出西元一六六五年倫敦鼠疫橫行時的景象•這本小說不單只是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它可被視為動盪時期人類行為指標的一本著作•狄福鮮明生動地描寫了鼠疫所帶來的苦難、恐怖,更重要的是,他也道出了當時社會與人們的反應•狄福在「大疫年紀事」裡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分隔線•他以大量事實資料為基礎寫了這本小說•而這本小說很可能在當時是以挑起社會大眾對傳染病的憂患意識為目的而存在的•部分學者懷疑這本小說只是當時政府瘟疫政策的官方宣傳工具•無論如何,不爭的是這本著作至今仍是瘟疫文學與紀實小說中的里程碑•此篇論

文旨在分析瘟疫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值得觀察的是:瘟疫如何使人類在深度恐懼中改變他們的行為並引出人性中最為常見的一些缺陷如:相互猜忌、偏執妄想、迷信、投機、瘋狂、憤怒、敵視•人類心靈的脆弱與軟弱在疫病橫行時期特別易見,不久前的SARS疫情便將上述情況表露無遺•不可避免的,在人類眼中,瘟疫的毀滅性特質使它被視為邪惡的•然而,從另一角度剖析的話,可以發現瘟疫正面且具建設性的面貌而非只是單純負面的特質•人們傾向在宗教上尋求慰藉、答案、與精神上的支柱•有誠心虔敬將自己獻給宗教的人,當然也有完全相反的人•在論文後部分,我們將探討宗教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疫病那股能使人瘋狂的力量相抗衡•

賽博人:數字時代我們如何思考、行動和社交

為了解決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作者(美)約翰·蘇勒爾 這樣論述:

隨著數位時代的飛速發展,網路空間正在深深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感受和網路行為,其對我們的影響甚至比在現實生活中影響更大。 為全面解析人類在網路空間中的感知、感覺、思維以及行為方式,説明我們應對生活中面臨的各種挑戰,促進個人成長和改善心理健康,網路心理學專家和學科奠基人約翰•R.蘇勒爾,根據20多年在不同網路環境裡進行參與-觀察式的實地調查所獲得的成果,綜合運用了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心理動力學理論,研究了網路身份管理、網路脫抑制、文本交流和圖像交流、網路人際關係中的親密行為和誤解、對社交媒體相互衝突的態度、上癮、人們在網路空間中的異常行為、虛擬實境、人工智慧和媒體超負荷等

問題,建立了“網路心理學結構體系的八個維度”,為人們在數字時代改善生活方式和提升幸福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約翰·R.蘇勒爾(John R. Suler),美國萊德大學(Rider University)科學技術中心心理學教授,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名譽教授,國際公認的網路心理學的奠基人。曾出版有關網路心理學、東方哲學、攝影心理學、心理治療和創造力的多部圖書。 序言01 前言03 簡介進化中的新生兒001 網路空間的誕生003 網路心理學的誕生006 新的結構體系009 網路心理動力學011 親身體驗網路:個體差異與主觀性012 無須數位的研究:定性研究01

3 應用我們的知識017 沉浸式研究的發展018 預測未來022 第一章網路心理學結構體系027 網路空間是心理空間030 網路心理學結構體系的八個維度033 身份維度:我是誰035 社交維度:我們是誰039 互動維度:我如何做到這一點042 文本維度:這個詞是什麼045 感官維度:我是如何意識到的047 時間維度:現在是什麼時間050 現實維度:這是真的嗎057 物理維度:可觸摸嗎060 網路心理學結構體系理論的應用064 第二章存在感:此時此地067 我在這兒:網路環境的存在感070 其他人在這兒:人際關係的存在感074 存在感的結構體系078 一種存在感並不適合所有情況079 什麼是此時

此地081 第三章動態的數位自我085 你是誰088 何謂自我088 網路空間的個性風格101 把我整合在一起:融合原則105 妥協的和被拯救的我111 第四章脫抑制的自我119 網路脫抑制效應122 III 有利的脫抑制和有害的脫抑制122 你不認識我(分裂性的匿名)125 你看不見我(不可見性)127 回頭見(非同步性)128 全在我的頭腦中(自我內向投射)129 只是一場遊戲(分裂性的想像)130 只發生在你我之間(感知隱私)131 我們是平等的(地位和權利被弱化)133 其他任何人都認為還好(促進社交)134 是受脫抑制的影響還是抵制脫抑制135 在界限內洩露136 真實的自我是虛幻的

137 第五章電子化的人際關係141 持懷疑態度的人要注意了143 讓我們變得有意義:人際關係的感官特徵144 文本與身體150 按鈕式的人際關係152 沉迷於按鈕式的經濟中156 面對面人際關係與網路人際關係之間的決戰嗎?158 第六章與你的想像不同:人際關係的感知161 媽媽、爸爸、機器164 媽媽、爸爸和網路上的人173 IV 誰正在對誰做什麼事// 176 真正的和想像的網路戀人// 177 他裝扮成她:性別交換182 扮演男性的女性186 網路衝突的解決189 黑洞體驗195 第七章文本交流199 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201 文本交流的技能、風格和態度202 看不見和聽不見的文本交流2

06 文本交流的時間轉變208 文本交流可以被保存下來210 格式長短不一的文本交流211 對文本交流細微差別的剖析213 從聊天到發信息231 文本交流的移動性240 第八章圖像交流245 圖片分享愛好者的見解249 圖像與文字250 圖像本身253 自我肖像透露的秘密生活257 視覺資料流程266 V 目錄 使用你的語言272 照片的治療作用279 第九章我,虛擬化身283 圖形化多使用者交談與第二人生286 隱藏、透露和改變個人身份的虛擬化身288 形狀各異,大小不一289 虛擬化身的進化299 個性化301 這就是全部的我:虛擬化身收藏集303 社交潤滑劑306 異常的虛擬化身309

圍繞核心變換314 背景不僅僅是牆紙314 讓我們呈現物理特性317 虛擬化身世界的內與外319 第十章我們中的一員:群組與社區321 Palace 的發展之路324 週期與階段331 年長者與基本問題334 創建社區338 操作工作組340 使課堂電子化343 VI 群體內的空間區域346 真正的群組352 第十一章改變與過度行為355 勇往直前:媒體轉換358 媒體轉換動機360 媒體轉換焦慮363 媒體心理定式365 如何進行媒體轉換367 技術支援的心理學369 各種各樣的超負荷體驗371 超負荷心理的症狀373 圖片超負荷375 對超負荷的補救措施376 吸取垃圾資訊的教訓379 吸

取“千年蟲”的教訓386 網路空間狂熱389 第十二章上癮還是熱衷391 我們應該如何稱呼它?394 診斷的滑坡謬誤395 隱藏的需求400 性愛需求的背後403 觀察新現實的需求405 VII 目錄 成就感的需求407 歸屬感的需求408 社交的需求410 自我實現的需求412 回歸到融合原則413 第十三章數字領域異常行為415 一切是否是相對的419 脫抑制的沮喪420 不是不端行為:輕度的異常行為421 非禮勿視:異常的圖像425 非禮勿言:異常的語言428 當異常行為複雜化的時候432 技術異常行為439 功夫預防和幹預策略440 自動幹預和機器人員警442 棍棒和石頭445 骨折4

46 第十四章合成型現實與合成型生命體449 逼真的合成型現實452 想像的合成型現實454 虛擬實境的現實456 在裡面和在外面,主動和被動457 VIII 終極的合成型現實459 夢幻世界的網路空間462 替代夢境的網路空間469 合成型的你470 會思考、有感覺的血肉之軀472 無限接近,但是就差一點474 是否人格化476 對聊天機器人的心理評估478 成為上帝482 第十五章電療法485 發現自我(身份維度)490 人際關係的治癒作用(社交維度)491 使用你的語言(文本維度)493 感知才會相信(感官維度)495 時間受我掌控(時間維度)496 表現真實(現實維度)498 擁有身體

和物理環境(物理維度)502 我親自去做(互動維度)503 自助治療程式504 合成型治療師與人類治療師513 機器能做的心理治療516 終極的合成型治療師519 合成型治療師的智慧與人類的智慧相差無幾523 IX 目錄 結論研究與研究人員533 數位領域生命體形式的個案研究536 研究中的研究人員537 做有道德的研究人員539 大資料,大問題540 傳播資訊544 下一代545 參考文獻547 致 謝567" 序言 約翰•R. 蘇勒爾教授被公認為世界......的網路心理學專家和該學 科奠基人。作為一名網路心理學家,我很榮幸受邀向讀者介紹本書。 《賽 博人:數字時代我

們如何思考、行動和社交》一書把網路心理 學領域作為一門獨特的學科,進行了引人入勝的闡述,這將會對任何 沉浸于或者著迷於網路環境體驗的人有極大的吸引力。閱讀本書將會 帶給你無限的愉悅,你將廣泛地探索技術對人類的深遠影響以及網路 空間作為人類為自己創造的新環境的重要意義。 在一些人看來,網路心理學一直被認為是應用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然而,蘇勒爾進行的網路心理治療為網路心理學能夠獨立成為一門獨 特的、有價值的學科的思考提供了有力的論據,在這方面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蘇勒爾利用大量的心理學理論結構體系,包括心理動力學理 論、操作性學習理論、群體動力學理論以及人類動機理論,這不僅在已建立的學科中確立了網路

心理學的觀點,而且還展現了他在以技術 為媒介的人類行為心理學方面的豐富知識。 當前許多有關技術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的爭論和趨勢都在探索之中。我發現有關南茜•麥克威廉(Nancy McWilliams)的精神分析類 型的章節尤其有深刻見解。蘇勒爾指出,這種類型具有從正常到病態 的完整的人類人格特徵的解釋價值。後來,這一假設在應用環境中得 到了很好的論證,因此,在網路環境中應該考慮個性因素——例如,心理變態型人格以及網路匿名性的影響,或者自戀型人格以及他們選 擇展示自我的論壇。 在“脫抑制的自我”的重要章節中,蘇勒爾探索了網路脫抑制效應。網路脫抑制效應是網路心理學學科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結構之一,十

多年前作者將其概念化並首 次提出,他發表的與此現象相關的著作 和論文已被引用數千次。作為這一領域的積極研究人員,我可能對蘇勒爾創建的這一新型理論模型感到異常興奮。網路心理學結構體系的 八個維度為探索網路空間體驗提供了獨特的、全面的框架,並被廣泛 地應用於其他領域(消費者心理學、數位行銷、使用者介面、互動設計、 網路社區發展)。蘇勒爾還探索了很多重要的領域,如網路空間中的 道德以及大資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將變得愈加重要,與我 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蘇勒爾創作的網路心理學具有獨特的風格,它是以心理學為基礎、 以網路心理學形式呈現的哲學方法。他跨學科的視野反映了網路心理 學學科本身,因此,其

內容很可能與我們這些沉浸於該學科的研究人 員以及那些對其有探索興趣的人產生了共鳴。蘇勒爾優雅的文筆,尤 其是本書的敘述和歷史方面的描述,該給那些對技術和心理學感興趣 的人帶來無限的愉悅,同時為與數字世界相關的所有領域的教授和學 生提供有關網路心理學連貫的、有見地的概述。 這就是......專家,我的好朋友兼同事,約翰•R. 蘇勒爾傾心呈現 的網路心理學扛鼎之作。閱讀此作,您將開啟一次愉悅的、迷人的網 絡心理學閱讀之旅。 瑪麗 • 艾肯(Mary Aiken)教授 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 網路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丹尼爾‧狄福與其《大疫年紀事》中恐慌與恐懼之分析

為了解決人類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作者蘇俊育 這樣論述:

丹尼爾‧狄福的「大疫年紀事」是紀實小說中的經典‧它將微生物學與人類行為心理學融入了文學中‧此書透過敘述者的雙眼描繪出西元一六六五年倫敦鼠疫橫行時的景象‧這本小說不單只是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它可被視為動盪時期人類行為指標的一本著作‧狄福鮮明生動地描寫了鼠疫所帶來的苦難、恐怖,更重要的是,他也道出了當時社會與人們的反應‧ 狄福在「大疫年紀事」裡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分隔線‧他以大量事實資料為基礎寫了這本小說‧而這本小說很可能在當時是以挑起社會大眾對傳染病的憂患意識為目的而存在的‧部分學者懷疑這本小說只是當時政府瘟疫政策的官方宣傳工具‧無論如何,不爭的是這本著作至今仍是瘟疫文學與紀實小說中的里程碑‧

此篇論文旨在分析瘟疫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值得觀察的是:瘟疫如何使人類在深度恐懼中改變他們的行為並引出人性中最為常見的一些缺陷如:相互猜忌、偏執妄想、迷信、投機、瘋狂、憤怒、敵視‧人類心靈的脆弱與軟弱在疫病橫行時期特別易見,不久前的SARS疫情便將上述情況表露無遺‧不可避免的,在人類眼中,瘟疫的毀滅性特質使它被視為邪惡的‧然而,從另一角度剖析的話,可以發現瘟疫正面且具建設性的面貌而非只是單純負面的特質‧ 人們傾向在宗教上尋求慰藉、答案、與精神上的支柱‧有誠心虔敬將自己獻給宗教的人,當然也有完全相反的人‧在論文後部分,我們將探討宗教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疫病那股能使人瘋狂的力量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