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俊傑寫的 輕松玩轉信用卡(入門與實戰468招) 和卡爾•馬克思霍布斯邦斐特烈•恩格斯林宗弘的 共產黨宣言(完整導讀版,林宗弘導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信用資料的查詢 -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也說明:當事人:聯徵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查詢服務作業係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當事人就其個人資料依本法規定有查詢、請求閱覽及請求製給複製本之權利」。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麥田所出版 。

淡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洪英正、張雍昇所指導 林政杰的 催收作業對呆帳戶繳款行為之影響-以銀行雙卡客戶為例 (2019),提出個人欠款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信用卡、現金卡、雙卡、呆帳戶、雙卡風暴、卡債風暴、催收、繳款行為、呆帳收回。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蔡義清所指導 鄔承軒的 債務人透過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之結果預測與實證模型-以某個案銀行為例 (2011),提出因為有 多元羅吉斯迴歸模式、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雙卡風暴的重點而找出了 個人欠款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聯徵紀錄多久消除?卡債還清多久恢復信用?6個常見不良信用 ...則補充:在當事人請求下,在他的個人信用報告註記他自己表達與金融機構往來的一些說明,金融機構查詢聯合紀錄,看到當事人註記資訊,就可知悉並參考當事人意見辦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個人欠款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輕松玩轉信用卡(入門與實戰468招)

為了解決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作者余俊傑 這樣論述:

余俊傑編著的《輕松玩轉信用卡》是《輕松玩轉信用卡》暢銷書的升級版,增加了信用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51信用卡管家、App管理軟件等實用的信用卡操作技巧,並通過17個專題的內容、125種信用卡服務、170多種信用卡使用方法、210多張精美圖片等,幫助讀者玩轉信用卡。本書創新加強之處:一是把信用卡的基礎知識、選擇與申辦、使用方法、查詢與設置詳細地呈現出來,並對時下信用卡熱門方式進行了具體分析。二是對信用卡的知識介紹、優勢劣勢以及用途等做了更新。三是以操作方式講解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51信用卡管家、App管理軟件的使用。本書適合想要辦理信用卡和已經擁有信用卡的新手用戶、想學習更

多信用卡經驗技巧的用戶,特別是想嘗試使用網銀、手銀、微信、App等來操作和管理信用卡的用戶閱讀,還可以作為各類銀行、金融機構指導客戶學習信用卡的教材。余俊傑,某銀行信用卡審核中心負責人,多家銀行信用卡金卡用戶。做過信用卡審核發行人,非常熟悉信用卡的申請、審核、提額技巧。同時作為信用卡的超級使用達人,在積分、增值、大額貸款等方面經驗豐富。在信用卡網銀、手銀、微信,以及51信用卡、卡牛、挖財等APP的使用,信用征信的查詢上有着實操的一線用卡體會,在書中與大家進行深度分享。是暢銷書《輕松玩轉信用卡》的作者,該書加印十多次,暢銷2萬多冊。 第1章 入門:了解信用卡 1.1 信

用卡的神奇之處 001 購物刷卡更方便 002 購物刷卡更安全 003 超享折扣優惠 004 積累個人信用 005 通行全國無障礙 006 全家一起來理財 1.2 了解信用卡知識 007 卡面 008 有效期 009 驗證碼 010 信用額度 011 可用額度 012 賬單日 013 免息還款期 014 最后還款日 015 本期應還額 016 最低還款額 017 超限費 018 滯納金 019 溢繳款 1.3 信用卡的功能 020 購物消費功能 021 轉賬結算功能 022 儲蓄功能 023 小

額信貸功能 024 取現功能 025 匯兌結算功能 026 分期付款功能 1.4 信用卡的優勢與弊端 027 信用卡的10種優勢 028 信用卡的6種弊端 1.5 信用卡業務最新規定 029 利潤標准 030 免息還款期和最低還款額 031 違約金和服務費用 032 預借現金業務 033 交易信息 034 信息披露義務 035 非本人授權交易的處理 036 利率信息報送 037 自律管理第2章 深知:信用卡的5大用途 2.1 節省生活開支 038 用信用卡節省開支 039 借錢不再是煩惱 040 省錢的3大法寶

041 充話費享優惠 042 積分免費換愛物 2.2 提升信用形象 043 持有知名品牌的信用卡 044 持有高信用額度的信用卡 045 持有多家銀行信用卡 046 持有聯名銀行信用卡 2.3 信用卡買大件物品更省錢 047 信用卡一次性刷卡買數碼產品 048 信用卡分期付款買車 049 信用卡現金分期付款買車 2.4 獲取免費或便宜的保險 050 獲取免費保險 051 獲取保費折扣 2.5 獲取價廉物美的旅游 052 信用卡旅游更實惠 053 旅途全程專屬優惠 054 刷卡住店獲驚喜 055 信用卡旅游與車同行第3章

掌握:信用卡的選擇與申辦 3.1 了解自己的選擇 056 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選擇 057 不同消費習慣角度的選擇 058 找准適合自己的信用卡 059 選擇省錢的信用卡 3.2 各式各樣的信用卡 060 出行信用卡 061 有車族信用卡 062 兒童信用卡 063 學生群體信用卡 064 出國留學信用卡 065 網購信用卡 066 聯名信用卡 067 無限度黑卡 3.3 申辦信用卡 068 信用卡申辦方式 069 信用卡申辦流程 070 信用卡領取流程 071 激活信用卡 3.4 掌握信用卡辦理的細節方法 07

2 自由職業者辦理信用卡 073 預留辦理信用卡的時間 074 使用虛擬櫃員機辦理信用卡 075 提升辦理信用卡的成功率 3.5 卡片識別及用卡規范 076 簽名欄上的卡號和校驗碼 077 對賬單錯誤處理辦法 078 發卡銀行客戶服務電話第4章 手機銀行:貼心的信用卡服務 376 保護好信用卡 377 刷卡要適可而止 378 不要貪圖積分 379 提額被拒的原因 380 非法提額手段第14章 防范:信用卡各類風險 14.1 信用卡欺詐風險類型 381 冒用丟失卡或被盜卡 382 截取信用卡 383 濫用賬號 384 偽造

卡 385 虛假持卡人申請 386 虛假特約商戶申請 387 特約商戶欺詐 388 其他欺詐交易 14.2 信用卡申請環節風險與防范 389 單位卡存在的風險 390 個人卡存在的風險 391 批量發卡存在的風險 392 單位卡風險防范 393 個人卡風險防范 394 批量卡風險防范 395 附屬卡風險防范 14.3 信用卡用卡場所的防范 396 自助銀行里的防范 397 銀行櫃台前的防范 398 通信工具中的防范 399 POS機刷卡消費時的防范 14.4 信用卡防盜刷秘招 400 個人資料的保護和調研 401

牢記信用卡防盜刷12招第15章 謹防:掉入用卡陷阱 15.1 謹防信用卡的不良行為 402 頻繁取現 403 存錢過多或重復還款 404 切勿大額套現 405 銷卡未定時檢查 406 過度透支找人代還 407 信用卡隨意借給他人 15.2 信用卡使用安全防騙 408 「假掛失」惡意透支 409 竊取用戶信息克隆卡 15.3 區分惡意透支與善意透支 410 惡意透支 411 善意透支 15.4 任意分期付款的弊端 412 免息不免費 413 分期越長,費用開支越大 414 滯納金的收取 15.5 信用卡陷阱防不勝防 41

5 最低還款沒有免息期 416 終身免年費背后的秘密 417 不要讓信用卡變成「睡眠卡」 418 信用卡開卡后不使用也收費 419 不動聲色的欠款 420 悄悄登上信用「黑名單」第16章 揭秘:銀行獲利方式與信用卡套現內幕 16.1 信用卡業務利潤的5種來源 421 利潤來源1:卡費 422 利潤來源2:利息與罰息 423 利潤來源3:分期付款的循環利息 424 利潤來源4:取現一天萬分之五的復利 425 利潤來源5:POS機刷卡的手續費 16.2 揭秘信用卡為銀行帶來的好處 426 揭秘1:信用卡公司的收入 427 揭秘2:受理銀行

卡對於特約商戶有哪些好處 428 揭秘3:發放信用卡對銀行有哪些好處 16.3 信用卡網上套現的風險 429 信用卡網上套現模式 430 信用卡網上套現的特點 431 信用卡網上套現的原因 16.4 惡意透支套現的風險 432 惡意透支信用卡融資詐騙 433 惡意透支信用卡被刑拘 434 用假身份證辦卡套現被制裁 435 透支后無力還款走進牢房第17章 安全:依法合規使用 信用卡 17.1 信用卡密碼安全 436 保護安全碼 437 查詢密碼 438 交易密碼 439 網上支付密碼 440 密碼和簽名哪個更安全 17.2

境外消費怎樣更安全 441 境外刷卡要注意的5個細節 442 境外的卡該怎麼刷 17.3 小心信用卡的 10條「潛規則」 443 潛規則1:信用卡利息 444 潛規則2:換禮品 445 潛規則3:分期付款 446 潛規則4:信用額度 447 潛規則5:簽名和密碼 448 潛規則6:用信用卡取現 449 潛規則7:收到兩張信用卡 450 潛規則8:「高利貸」 451 潛規則9:免息分期活動 452 潛規則10:信用記錄 17.4 讓信用卡變安全的方法 453 了解銀行保障標准 454 必須防盜防刷 455 警惕網絡鏈接 45

6 虛假信息詐騙 457 雙重保護 458 保護信用卡安全技巧 17.5 善用信用卡 459 應知的信用卡法律、法規 460 正確合理用卡 461 選對卡片很重要 462 不盲目追求信用額度 463 不盲目開卡、辦卡 464 減少不必要的用卡成本 465 信用卡融資技巧 466 避免「以卡養卡」的循環 467 養成記賬好習慣 468 成功告別「卡奴」 4.1 手機辦卡:申辦查詢一手搞定 079 申請信用卡 080 查詢信用卡申請進度 081 查詢信用卡郵寄進度 4.2 方便省事的移動信用卡管理 082 手機銀行快速激

活信用卡 083 手機銀行修改信用卡密碼 084 手機銀行更正信用卡個人信息 085 手機銀行設置小額免驗密 086 使用手機銀行掛失信用卡 087 使用手機銀行保號換卡 4.3 手機銀行掌控信用卡狀態 088 查看賬戶交易情況 089 補發信用卡賬單 090 查詢賬單明細 091 查看余額積分情況 092 追加信用卡進手機銀行 093 刪除注銷的信用卡賬戶 094 更多信用卡服務 4.4 手機銀行的專享優惠 095 尋找周邊優惠信息 096 分類查詢優惠信息第5章 微信銀行:專屬移動金融服務平台 5.1 微信銀行申辦信用卡

097 6大熱門微信銀行 098 關注微信銀行的方法 099 微信銀行綁定賬戶 100 微信銀行申請辦卡 101 微信銀行激活信用卡 5.2 微信銀行分期還款 102 體驗隨時隨地申請分期 103 查詢賬單交易情況 104 微信快速還款操作 105 微信提醒還款功能 5.3 微信銀行額度管理 106 微信申請臨時調額 107 微信查詢調額進度 108 微信查詢其他調額 5.4 微信銀行更多服務 109 辦理損壞換卡 110 修改個人信息 111 掛失信用卡 112 消費提醒服務 113 微信無卡取款 114

智能客服隨時問 115 微信銀行投資理財 116 辦理生活繳費 117 交通銀行微社區服務 118 中信銀行在線簽證申請 119 建設銀行微黃金服務 120 建設銀行特色購票服務第6章 App管家:信用卡用戶必備的手機應用 6.1 3個信用卡管理平台的對比 121 51信用卡管家 122 卡牛信用卡管家 123 挖財信用卡管家 6.2 51信用卡:高效實用的貼身管家 124 51管家的注冊及登錄 125 新人可領取還款禮包 126 邀請好友可獲得獎勵 127 使用App辦理信用卡 128 在線預約營業員辦卡 129 卡包添加

信用卡 130 綁定郵箱導入賬單 131 一鍵查看信用卡賬單 132 通過網銀導入賬單 133 通過平台導入賬單 134 轉發賬單 135 創建自定義賬單 136 手動輸入賬單 137 卡包查看交易明細 138 卡包更多功能服務 139 51在線貸款 140 51貸款平台 141 51銀行服務 142 51卡友社區 143 51福利社 144 51公積金 145 51查詢違章記錄 6.3 卡牛信用卡:管家助你輕松理財 146 卡牛信用卡管家添加信用卡 147 卡牛信用卡管家查詢賬單 148 卡牛信用卡管家信用服務

149 卡牛線上辦理信用卡 150 卡牛線上還款超省事 151 卡牛清晰的資產管理 152 卡牛App額度測試 153 卡牛App日歷記賬 154 卡牛自動入賬隨手記 155 卡牛貸款超市 6.4 挖財信用卡:手機管理多卡賬目 156 挖財在線申請信用卡 157 挖財在線查詢申請進度 158 挖財信用卡激活 159 挖財綁定導入賬單 160 挖財查詢信用卡賬單 161 挖財還款告別滯納金 162 挖財多種銀行服務 163 挖財信用卡體檢 164 挖財提高信用卡額度 165 挖財信用卡福利 166 挖財信用保鏢第7章

網上銀行:提供豐富多彩的金融服務 7.1 網上銀行快捷辦卡 167 登錄網上銀行 168 在線申請信用卡 169 有卡用戶申請信用卡 170 優質用戶申請高級信用卡 171 網上銀行查詢申辦進度 172 網上銀行激活信用卡 7.2 網上銀行動態管理信息 173 網上銀行查詢用戶信息 174 網上銀行修改用戶信息 175 網上銀行設置小額免驗密 176 網上銀行設置交易限額 177 網上銀行定制消息服務 178 網上銀行掛失及換卡 179 網上銀行查詢購匯匯率 180 網上銀行申請額度調整 181 網上銀行計算利息費用 182

網上銀行自助繳費 183 網上銀行辦理賬單分期 7.3 網上銀行查詢賬戶信息 184 網上銀行查詢余額 185 網上銀行查看額度 186 網上銀行查詢信用卡賬戶 187 網上銀行查看本期賬單 188 網上銀行查看歷史賬單 189 網上銀行查詢交易明細 190 網上銀行了解資產負債分析 191 網上銀行了解信用卡支出分析 192 網上銀行了解投資狀況分析 193 網上銀行了解收支對比分析 7.4 網上銀行信用卡服務 194 各種充值不在話下 195 網上銀行汽車服務 196 網上銀行商旅出行 197 網上銀行餐飲娛樂 19

8 網上銀行教育服務 199 網上銀行保險醫療 200 網上銀行稅費繳納 201 網上銀行更多服務 7.5 網上銀行信用卡優惠 202 特惠商戶享受折扣 203 優惠活動專區第8章 征信的查詢與污點拯救 8.1 了解個人信用污點 204 什麼是信用污點 205 個人信用內容 206 信用污點是怎麼產生的 207 信用記錄不是終身制 208 還款余額不得少 209 花錢也無法刪除信用污點 210 遠離信用污點 8.2 當心疏忽造成信用污點 211 「睡眠卡」產生年費 212 少算利息欠息逾期 213 聯系方式變化未通知銀

行 214 個人資料被盜用 8.3 征信查詢的常用方法 215 銀行櫃台查詢的方法 216 自助機查詢的方法 217 銀行網銀查詢的方法 218 互聯網查詢的方法 8.4 征信查詢的其他方法 219 卡牛信用卡管家查詢的方法 220 51信用卡管家查詢的方法 221 挖財信用卡管家查詢的方法 8.5 發現與拯救信用污點 222 預借現金方面的不良記錄 223 不要透支信用卡額度 224 還款及余額提醒服務 225 轉危為安的信用卡取現 226 不良信用記錄的處理方法 227 維護信用記錄的技巧 228 怎樣避免信用記錄污點

第9章 妙用:信用卡消費理財 9.1 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方式 229 POS機刷卡 230 RFID機拍卡 231 手工壓單 232 網絡支付 233 電話交易 234 預授權 9.2 如何讓刷卡消費享有最長免息期 235 精確計算免息期 236 讓免息期就長不就短 237 延長信用卡免息期 238 信用卡還款延期后果 9.3 4招妙用信用卡省錢 239 多刷信用卡,免次年年費 240 用信用卡異地存取款,節約手續費 241 活用借記卡,用足免息期 242 兩種信用卡合用,聯合節息 9.4 頻用信用卡,購物消費巧省錢 2

43 消費免息,巧渡難關 244 小額消費網上匯款 245 信用卡買車的3種方法 246 購房刷卡,巧賺數千元利息 247 妙用信用卡,小賺一筆 9.5 巧用信用卡理財6招 248 使用高端信用卡 249 指導理性消費 250 巧用免息期賺取利差 251 建立良好的個人信用 252 積分記錄與收獲 253 使用聯名卡 9.6 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254 選擇適合當地交易幣種的信用卡 255 認清商戶受理標識進行交易 256 境外消費如何刷卡最划算 257 留學生信用卡境外消費境內短信提醒 258 雙幣信用卡境外消費透支后該如何

還錢 259 網上支付多留心 260 關注海關退稅手續第10章 還款:19種方式與5種妙招 10.1 19種信用卡還款方式 261 自動還款 262 電話銀行還款 263 手機銀行還款 264 51信用卡管家還款 265 卡牛信用卡管家還款 266 挖財信用卡管家還款 267 網上銀行還款 268 網上銀行轉賬還款 269 本行ATM機轉賬還款 270 跨行ATM機轉賬還款 271 營業網點櫃面還款 272 櫃面通還款 273 信付通還款 274 還款通還款 275 「快錢」還款 276 「支付寶」還款 277

「財付通」還款 278 「拉卡拉」還款 279 基金還款 10.2 信用卡還款的5種妙招 280 賬戶自動還款最省心 281 櫃台還款最踏實 282 電子銀行還款最方便 283 分期付款,還款壓力小,但費用高 284 消費外幣存人民幣需提前3天還款 10.3 信用卡還款的注意事項 285 還款遇特殊情況應及時聯系銀行 286 不要「以卡養卡」 287 注意還款尾數 288 還款「容時容差」功能第11章 分憂:信用卡自由分期付款 11.1 了解分期付款 289 區分分期付款和貸款 290 分期期數與手續費 291 分期付款和一

次性付款對比 11.2 10大分期付款 292 單筆分期 293 高額分期 294 現金分期 295 賬單分期 296 商場分期 297 郵購分期 298 裝修分期 299 購車分期 300 商戶分期 301 查詢分期 11.3 信用卡分期付款詳情 302 申請分期付款流程 303 分期付款的要求 304 分期付款展期 305 12家銀行信用卡分期詳情 11.4 分期消費攻略 306 任意分期付款 307 指定商戶分期付款 308 免息分期付款服務 309 還款日進行分期付款 310 結合小額授信 11.

5 分期付款注意事項 311 辦卡時間越早越好 312 分期付款展期事項 313 貸款利率越大分期越有利 314 小心提前還款手續費 315 退貨不退手續費 316 注意免息不免費 317 最低還款與分期還款 318 分期付款的陷阱 11.6 小心信用卡分期付款的5大誤解 319 誤解1:免息等於絕對不要利息 320 誤解2:免息等於免收滯納金 321 誤解3:分期越長,費用開支越小 322 誤解4:分期實質不是變相貸款 323 誤解5:銀行間費率 無差異第12章 巧賺:讓信用卡積分節節攀升 12.1 網上銀行積分兌換 324

積分兌換流程 325 積分抵現金 326 信用卡卡種專享 327 品牌旗艦積分 328 愛心慈善積分 329 優惠活動積分 12.2 微信銀行積分管理 330 積分捐贈的力量 331 微信查詢積分 332 微信積分兌換 333 微信粉絲專享 12.3 積分攻略 334 考察積分含金量 335 了解積分累積方式 336 規避無積分的消費 337 積分兌換規則 338 5大信用卡積分要點 339 刷卡獲得積分 340 及時兌換積分 341 防止累積貶值 342 提升積分含金量 343 積分兌換旅行 344

信用卡賺實惠 12.4 網上查詢積分信息 345 網銀自助查詢積分 346 信用卡歷史積分查詢第13章 提高:增加信用卡額度的技巧 13.1 如何提高信用卡額度 347 各銀行信用卡提高永久額度周期 348 各銀行信用卡提高臨時額度周期 13.2 提高額度的方法 349 招商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0 工商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1 建設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2 農業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3 中國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4 交通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5 廣發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6 光大銀行信用卡提額方法 357 申請提

高永久額度的重要條件 358 信用卡提高額度的 12種方式 13.3 提高額度的9個技巧 359 豐富個人提交資料 360 持續和頻繁地刷卡消費 361 注意刷卡金額與臨時 提額 362 堅持申請和抓住時機 申請 363 刷外匯增加提額概率 364 使用銷卡威脅或者 休眠暫停 365 獲得高額度的技巧 366 持之以恆式提額與持續 消費式提額367 曲線式提額與最低還款式提額 13.4 避免信用卡失信的5個細節 368 賬戶綁定 369 信用卡年費 370 信用卡中的角分 371 忘記還款日 372 全額還款信用不如最

低還款13.5 提高信用額度應注意的事項 373 請勿盲目刷卡 374 請勿相信中介 375 注意提額過程

催收作業對呆帳戶繳款行為之影響-以銀行雙卡客戶為例

為了解決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作者林政杰 這樣論述:

2006年台灣發生了「卡債風暴」,也就是信用卡、現金卡呆帳暴增,造成台灣的銀行2006年虧損74億元,銀行委外催收卡債引發卡債族逃債、燒炭自殺等社會問題 (蔡介文,2007) 。主因係銀行浮濫發卡、持卡人過度消費、擴張信用,逾期放款餘額暴增並大量轉銷呆帳。雙卡風暴後,政府陸續採取多項措施整頓市場,致信用卡發卡量下滑,直到2010年開始止跌。 雙卡客戶之延滯繳款時間拖的越久仍未繳款時,銀行將依規定進行轉銷呆帳,以降低逾放比率。孫曉玲(2005)表示持卡人逾期還款將是銀行呆帳大增的一大隱憂。因此,發卡銀行無不致力於強化其催收機制。經觀察過去文獻多偏向探討影響雙卡客戶違約繳款之重要因素,以

提供銀行經營管理與風險控管之參考。本研究有別過去文獻,乃藉由探討雙卡呆帳之催收作業、不同人口統變項及繳款行為之間是否有差異關係,希望透過本研究分析結論擬定出雙卡呆帳之催收策略。 本研究係以台灣之某金融機構經去識別化之雙卡呆帳戶中,針對近二年(2018~2019)有無繳款行為之案件,採隨機抽樣方式抽取16,776件為研究對象,並利用交叉分析及卡方檢定之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後,其重要研究結果顯示:1.雙卡呆帳戶之「性別」、「年齡」、「學歷」、「現居地」、「居住種類」、「行業別」、「職務別」、「年收入」、「最高授信額度」、「欠款金額」、「轉呆經過年度」11個變項與繳款行為有顯著差異。此結果與張

芳晴(2019)學者的觀點一致,其研究結果係以「性別」、「年齡」、「學歷」及「轉呆經過年度」對轉呆後還款態樣具有顯著地影響。2.信用卡呆帳戶之「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現居地」、「行業別」、「職務別」、「年收入」、「最高授信額度」、「欠款金額」、「轉呆經過年度」11個變項與繳款行為有顯著差異,僅「居住種類」無顯著差異。此結果與前項雙卡之分析結果大部分一致,信用卡之「婚姻狀況」較雙卡不同,呈現有顯著差異,以已婚居多。3.現金卡呆帳戶之「性別」、「年齡」、「學歷」、「現居地」、「居住種類」、「行業別」、「職務別」、「年收入」、「最高授信額度」、「欠款金額」、「轉呆經過年度」、「

申請區分」、「得知管道」、「資金用途」、「雇用類型」、「收入類型」、「辦卡時貸款金額」17個變項與繳款行為有顯著差異,僅「婚姻狀況」無顯著差異。 最後本研究分別針對預防呆帳、催收管理及催收策略等不同面向,歸納出不同之催收建議,期能提供金融業執行雙卡呆帳催收作業之參考,以利加速銀行挹注呆帳之債權回收。另對後續研究者提出可透過增加研究之變項等四項建議以提升研究價值。

共產黨宣言(完整導讀版,林宗弘導讀)

為了解決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作者卡爾•馬克思霍布斯邦斐特烈•恩格斯林宗弘 這樣論述:

  「他們不僅僅是資產階級的奴隸,是國家的奴隸,他們被機器奴役、被監工奴役,還被每一個資產階級工廠主人所奴役……」   「在你們的社會之中,對十分之九的人而言私有財產早已消滅了……」   「這些工人的人生除了辛勞工作以增加資本之外別無意義,而且只有在統治階級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讓他們活下去。」 ―《共產黨宣言》   「你沒日沒夜的爆肝加班,卻總發現在繳完房租、學貸、保險之後,薪水已所剩無幾。但因為某種對於公平、正義、民主的想像,讓你仍相信有出頭翻身的機會,於是你繼續犧牲一切自由與生活中的美好,把自己當一件商品一樣在市場上兜售。終於,有朝一日你發現,對老闆而言,你除了是他手中累積資本

的工具之外,什麼也不是。你越是努力工作,荷包滿滿的主管反越是看輕你,越是苛扣你的工資。政府呢?民主政府裡的官員不是應該為人民做點什麼嗎?是的,政府「拚經濟!」的口號喊得價響。然而,不解的是,儘管GDP逐年攀升,薪資卻是凍漲。另一方面,捲款潛逃、惡意倒閉的資本家,卻在你永遠弄不懂的法規條文的保護下逍遙法外……」   這是一幅處在2014年的台灣人都不陌生的畫面。然而,這樣悲慘的處境,卻不惟今日的台灣人所獨有。1848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後來震撼整個世界的《共產黨宣言》中,以他們犀利的分析、沉痛的吶喊,以及最重要的,對窮苦大眾悲天憫人的同情,指出資本家對勞工的剝削乃是歷史的必然,而執政者只是其附

庸。訴諸慈悲,推動和平、漸進的改革也是無用的,因為階級對立是根本的。所幸,資本主義並無法控制它自己從幽冥之地召喚出來的魔鬼,資本家的覆滅與全體人類的解放,也指日可待……   在全球化擴張、歐美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中國資本與勞工強勢叩關的今天,閱讀《共產黨宣言》要比1848年更是時候。透過馬克思與恩格斯兩人精闢且深入的分析,我們能認清眼前的經濟與政治困境並非只是單純的個人因素,也不只是資本主義一時失靈造成的波動,而是一種普遍性與有結構性困境,必須要更深刻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後的積極、無畏的抗爭行動,才能破除資本主義所加諸於我們身上的幻象。 本書特色   ★ 跨時代的經典:為弱勢發聲!對抗貧富不

公最深刻且永恆的控訴。――底層民生凋敝、物價飛騰、薪資凍漲,家園被拆毀、國土遭賤賣,資本家安居廣廈而坐享漁利,官員尸位素餐甚至淪為幫兇。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究竟為何?升斗小民要如何掙脫枷鎖?請看馬克思與恩格斯足以改變世界的分析。   ★ 結合當下的分析:《崩世代》作者之一、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長篇導讀。――從中國富士康工人連環自殺、台灣關廠工人臥軌、香港碼頭工潮、到新加坡巴士司機罷工,深入淺出的討論當代華人社會的貧富與階級分化現象,並提出《共產黨宣言》九大經典命題。   ★ 特別收錄:左派史學大師霍布斯邦為《共產黨宣言》一百五十週年紀念版所撰序論。――霍布斯邦:「《共產黨宣言》在184

8發表當初,可能對多數人來說只是一份可信度不高的政治文宣,然而,在二十一世紀初讀起來,則更能切中資本主義的要害。」 作者簡介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生於德國特里爾的一個猶太家庭。1842年起為科隆的《萊茵報》擔任撰稿及編輯工作,翌年前往巴黎,成為共產主義者。馬克思在這裡認識了恩格斯,發展出兩人日後長達四十年的革命情誼。1847年,馬恩兩人所屬的共產主義者同盟(League of the Communists)邀請他們草擬新宣言,以闡明同盟的目標與政策,於是有了《共產黨宣言》在1848年的問世。   馬克思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袖,是國際無產階級的導師和領袖,窮其一生

宣揚共產主義理念。除本書之外,尚著有《資本論》、《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哥達綱領批判》等書。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   霍氏是英國著名的左派史家,自十四歲於柏林加入共產黨後,迄今未曾脫離。就讀劍橋大學期間,霍氏是共產黨內的活躍分子,更創辦著名的新左史學期刊《過去與現在》。他在勞工運動、農民叛變和世界史範疇中的研究成果,堪居當代史家的頂尖之流,影響學界甚巨;而其宏觀通暢的寫作風格,更將敘述史學的魅力擴及一般閱聽大眾。霍氏著作甚豐,先後計有十四部以上專書問世,包括:《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民族與民族主義》、《原始的叛亂》、《非凡小人物:反對、造反及爵士樂》、

《論歷史》等書。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除學術工作之外,林宗弘也積極投入各項關心勞工權益的社會運動,曾擔任全國產業總工會宣傳部主任、台灣社會學會副祕書長。   合著有《崩世代》(榮獲2012年金鼎獎)與《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 斐特烈•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德國社會主義哲學家,國際無產階級的領袖,與馬克思同為近代共產主義的奠基者,共同參加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的領導工作。重要著作有《共產黨宣言》、《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等。 譯者簡介 黃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譯有《奧許維茲臥底報告》、《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與《如何閱讀文學》。 一、《時代感》總序――李明璁 二、導讀:從《共產黨宣言》看21世紀的華人社會――林宗弘 三、正文: 第一章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第二章 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 第三章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論述 第四章 共產黨人與各種現存反對黨的相關位置 四、附錄:論《共產黨宣言》――霍布斯邦 推薦序 「時代感」書系總序 李明璁,麥田「時代感」書系主編、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謝謝你翻開這本書。   身處媒介無所不在的時代

,無數資訊飛速穿梭於你我之際,能暫停片刻,閱覽沉思,是何等難得的相遇機緣。   因為感到興趣,想要一窺究竟。面對知識,無論是未知的好奇或已知的重探,都是改變自身或世界的出發原點。   而所有的「出發」,都涵蓋兩個必要動作:先是確認此時此地的所在,然後據此指引前進的方向。   那麼,我們現在身處何處?   在深陷瓶頸的政經困局裡?在頻繁流動的身心狀態中?處於恐慌不安的集體焦慮?亦或感官開放的個人愉悅?有著紛雜混血的世界想像?還是單純素樸的地方情懷?答案不是非此即彼,必然兩者皆有。   你我站立的座標,總是由兩條矛盾的軸線所劃定。   比如,我們看似有了民主,但以代議選舉為核心運作的「

民主」卻綁架了民主;看似有了自由,但放任資本集中與壟斷的「自由」卻打折了自由;看似有了平等,但潛移默化的文化偏見和層疊交錯的社會歧視,不斷嘲諷著各種要求平等的法治。我們什麼都擁有,卻也什麼都不足。   這是臺灣或華人社會獨有的存在樣態嗎?或許有人會說:此乃肇因於「民族性」;但其實,遠方的國度和歷史也經常可見類似的衝突情境,於是又有人說:這是普同的「人性」使然。然而這些本質化、神秘化的解釋,都難以真確定位問題。   實事求是的脈絡化,就能給出答案。   這便是「出發」的首要準備。也是這個名為『時代感』書系的第一層工作:藉由重新審視各方經典著作所蘊藏的深刻省思、廣博考察、從而明確回答「我輩身

處何處」。諸位思想巨人以其溫柔的眼眸,感性同理個體際遇,同時以其犀利筆尖理性剖析集體處境。他們立基於彼時彼地的現實條件,擲地有聲的書寫至今依然反覆迴響,協助著我們突破迷霧,確認自身方位。   據此可以追問:我們如何前進?   新聞輿論每日診斷社會新病徵,乍看似乎提供即時藥方。然而關於「我們未來朝向何處」的媒介話語,卻如棉花糖製造機裡不斷滾出的團絮,黏稠飄浮,佔據空間卻沒有重量。於是表面嘈雜的話題不斷,深入累積的議題有限。大家原地踏步。   這成了一種自我損耗,也因此造就集體的想像力匱乏。無力改變環境的人們,轉而追求各種「幸福」體驗,把感官托付給商品,讓個性服膺於消費。從此人生好自為之,世

界如何與我無關;卻不知己身之命運,始終深繫於這死結難解的社會。      『時代感』的第二項任務,就是要正面迎向這些集體的徒勞與自我的錯置。   據此期許,透過經典重譯,我們所做的不僅是語言層次的嚴謹翻譯(包括鉅細靡遺的譯注),更具意義和挑戰的任務,是進行跨時空的、社會層次的轉譯。這勢必是一個高難度的工作,要把過去「在當時、那個社會條件中指向著未來」的傳世作品,聯結至「在此刻、這個社會脈絡裡想像著未來」的行動思考。   面朝世界的在地化,就能找出方向。   每一本『時代感』系列的選書,於是都有一篇紮實深刻、篇幅宏大的精彩導讀。每一位導讀者,作為關注臺灣與華人社會的知識人,他們的闡釋並非虛

吊書袋的學院炫技,而是對著大眾詳實述說:「為什麼此時此地,我們必須重讀這本著作;而我們又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定位自身、朝向未來的重要線索?」   如果你相信手機的滑動不會取代書本的翻閱,你感覺臉書的按讚無法滿足生命的想望,或許這一趟緩慢的時代感閱讀,像是冷靜的思辨溝通,也像是熱情的行動提案。它帶領我們,超越這個資訊賞味期限轉瞬即過的空虛時代,從消逝的昨日聯結新生的明天,從書頁的一隅航向世界的無垠。   歡迎你,我們一起出發。 導論 從《共產黨宣言》看21世紀的華人社會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感謝麥田出版社決定重新修訂出版繁體中文版的《共產黨宣言》,這是一本無須導

讀的經典之作,學識淵博者也不敢輕易譯解。本人接受出版社邀請寫個效顰的導論,目的不在於學術文獻回顧,或是針砭作者在其時代限制之下的見解 (關於宣言的歷史,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在一九九八年英文版做了很好的回顧)。   本書再次出版的目的,是希望一般讀者都能接觸本書,並且從閱讀中獲得啟發。筆者相信,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論述,仍能洞悉當代華人社會的處境。   不少讀者曾經注意到,《共產黨宣言》裡曾經有一段影射中國的句子:「(資產階級)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八四八年時,大清帝國正面臨大英帝國發起鴉片戰爭、割讓香港的屈辱,

帝國的重砲替廉價商品(當時主要是毒品)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因此,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裡寫下了這段應景的句子,回頭看來不免有些諷刺。   二○○八年,正值《共產黨宣言》發表一百六十周年之際,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全球廉價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國,用光輝璀璨的北京奧運展示大國實力,然而全球資本主義的金融海嘯,卻成為崛起的亞洲上空徘迴不去的幽靈。   **遠離《共產黨宣言》:東亞奇蹟或神話?   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從香港、新加坡、台灣到中國大陸,華人世界以工人與農民的犧牲為代價,迅速實現了資本主義的工業發展,其後遺症逐漸顯現,只不過面對二十一世紀更為全球化的資本,以及打著社會主義旗號、

實行政商勾結的威權政體,無產階級的處境似乎更為悲觀。   二○一○年上半年,中國深圳富士康工人連環自殺事件震驚國際。早在二○○九年底,工人孫丹勇自殺事件就為悲劇拉開了序幕。孫丹勇負責郵寄iphone 4的樣機給富士康的客戶――全球資本主義新貴蘋果公司,寄送產品時的樣機一共十六支,但蘋果只收到十五支,蘋果懷疑富士康洩密,於是對管理層施壓。   富士康環安課對孫丹勇進行了盤問。網路盛傳,富士康環安課人員採用不當手段,如搜索住房、關禁閉等,逼員工認錯賠償,孫丹勇留下的遺書顯示自己百口莫辯、被逼到絕境,最後跳樓自殺(曾航,2012)。二○一○年上半年的工人自殺潮,遇上了更具威脅性的本田罷工事件,隨

後在中共媒體管制之下,暫時不再受到關注。然而,直到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富士康仍傳出一天有兩名工人連環跳樓的慘案。   二○一三年二月五日,另一群台灣關廠工人也以臥軌自殺的行動,來抗議國家與資方的不義,引發公眾議論。可悲的是,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臥軌。一九九六年聯福製衣廠老闆李明雄,積欠員工一億四千萬台幣資遣費與挪用的勞健保費,捲款潛逃到泰國設立新廠。聯福工人求助無門,在已故的工運領袖曾茂興號召下到桃園火車站臥軌抗議。   一九九七年,勞委會在選舉壓力下,以貸款方式賠償資方積欠的金額給工人,口頭承諾不會追討。二○○一年,李明雄以經濟犯罪名義被引渡回台,但地方法院判僅二十萬元交保,勞委會也沒能

追討到欠款(何明修,2008)。二○○八年法院以四億元拍賣聯福資產,多數歸銀行所有,未抵公債。二○一二年起,這群工人遭勞委會律師起訴追討當初的貸款,只好再次以臥軌自殺的方式抗議。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香港第一富商李嘉誠所屬和記黃埔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爆發工潮,外包工人不滿工作場所安全與工作條件差,而且自一九九七年來,工人平均薪資竟然減少百分之十三,憤而發起香港戰後歷時最長的一次罷工。外包商永豐質疑香港自主工會香港職工盟對李嘉誠作人身攻擊,形容這次工潮是「文革式批鬥」,並指工會高舉「階級鬥爭」旗號。   經歷了四十天罷工之後,外包商決定以加薪百分之九點八和解,這大概是最近兩岸三地

重大勞資爭議中,工人階級唯一的一次慘勝。相對而言,中國大陸巴士司機在新加坡罷工就下場悽涼。在新加坡政府絕不容忍的態度下,五名司機被移送司法審判,二十九人被遣送回國,其他參與罷工的一百五十多人收到警方的書面警告。   從上述的事件不難發現,資本主義全球化所造成的貧富分化與階級衝突,似乎在華人社會復活,遭到壓制與忽視的工人悲情抗爭、甚至憤而自殺,和諧社會或中國夢之類的官方宣傳,看起來就像沒穿新衣的國王。   一九八○年代,東亞被視為脫離邊陲的經濟典範,許多研究認為所謂的發展國家、儒教文化、中小企業關係網絡與受教育的中產階級等因素,是台灣等地經濟起飛的關鍵,四小龍也成功擺脫了社會革命的威脅。然而

,當冷戰結束,中國大陸、印度與巴西紛紛藉由低工資與出口擴張崛起時,重新回顧那些解釋東亞奇蹟的論點,恍如隔世,看來馬克思的理論還比較有道理。   **《共產黨宣言》裡的經典命題   《共產黨宣言》被視為馬克思與恩格斯政治經濟理論的重要突破。當然,這不是他們最成熟完整的著作,當年馬克思才二十九歲,恩格斯稍微大一點,以歐洲當時的平均年齡來說正當盛年(畢竟十九世紀末台灣人平均年齡只有二十七歲,亞洲也高不了太多),但是以現在的標準來說,也就是兩個活躍於社會運動的青年學者。   此外,《宣言》是一份政治文告,是用來數落資產階級罪狀、並且鼓吹無產階級起來革命的社運宣傳品,而不是有嚴謹數據推論的科學文獻

(說起數據,一九三○年代才有國民所得統計),其中隱藏不少作者的偏見(例如對法國或德國社會主義敵對派系尖酸刻薄的評論,以及影射滿清帝國的民眾是最具仇外心理的野蠻人) ,我們既不用把它當成武林秘笈來練,也不須苛責其中許多不完整的觀點,應該同情地理解其歷史脈絡。   然而,同情地理解《宣言》的內容,尤其是第一節〈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裡的分析,一點也不會減損其中重要觀點的價值,馬克思與恩格斯簡約的分析展現了過人的才華。以下是筆者以現代說法,整理《宣言》裡的經典命題:   第一, 經濟全球化命題:為了汲取經濟剩餘,資本主義有技術突破與空間擴張的特質,隨著自由貿易發展將全世界捲入市場體系,塑造全球貧富

差距的面貌。   第二, 資本剝削命題:資本主義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資方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像是壓低工資、延長工作時間與加快工作速度等。   第三, 資產階級國家命題:資產階級為了保護私有產權、挑戰封建王權,動員民眾參加民主革命,建立有限的代議制度,使國家變成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   第四, 資本壟斷與階級形成命題: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大工廠取代小工廠,但也造成人口朝工廠集中與勞工組織的成長,導致勞資階級鬥爭。   第五, 城鄉差距惡化命題:資本主義發展導致城鄉差距的擴大,造成城市對農村的剝削,也使得農民流入城市成為無產階級。   第六, 階級兩極化命題:資本主義發展導致國內的貧

富分化,一方面資本積累集中化,大財團把小企業吃掉或是逐出市場,另一方面中產階級、包括小農、中小企業主與專業管理人員都落入勞動市場競爭,向下沉淪為無產階級。   第七, 國際依賴命題:勞資剝削關係也可能發生在掌握資本與技術的富有先進國家、與工農階級占多數、或僅有原物料的開發中國家之間,導致富國對窮國勞工、土地與原料的剝削、形成窮國對富國的技術依賴與不發達。   第八, 週期性經濟危機(景氣循環)命題:資本主義競爭下壓低工人(也是消費者)工資(也是消費能力)的做法,會導致周期性的商品生產過剩與社會消費能力不足,引發經濟危機與蕭條,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   第九, 無產階級革命命題:上述的階級

兩極化與階級鬥爭會先在最工業化的國家發生,導致一國的勞工運動奪取政權,逐漸使全球的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推翻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公平正義的共產社會。   以上只是列舉一些《宣言》裡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討論,在這麼短的篇幅裡,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分析當然不完整(我的摘要也不完整,有興趣者可以參考Wright 2010),但是已經可以推論出上述的重要觀點,這些觀點將在他們餘生的著作裡逐漸開展,其中也有不少自我矛盾與修正之處,不僅成為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或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泉源(相關文獻回顧詳見林宗弘,2005),也成為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派的社會科學家時而讚賞、批判或嘲諷的對象。   然而,正

是這些對全球政經歷史發展,猶如素描草稿般簡要的描述,至今仍然令人驚艷。   **崩世代:全球化與階級分化   當然,上述馬克思與恩格斯提出的許多觀點――特別是有關權力、國家、革命與國際關係方面的理論,已經飽受上百年的批評。然而,以啟發思想與現實對話為目標,《宣言》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解讀,是否能解釋當代台灣或華人社會的變遷?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重讀《宣言》的樂趣也在於此。   筆者與台灣勞工陣線幾位作者合作的《崩世代》一書,認為台灣即將面對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而這些危機與經濟全球化以及台灣的階級貧富分化有關。首先,經濟全球化究竟導致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或縮小?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

曾有學者認為台灣靠著外銷擺脫貧窮,因此貿易全球化未必會擴大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然而,最近二十年來的數據顯示,台灣最主要的全球化指標之一――兩岸經貿擴張,已經導致台灣貧窮人口的增加(林宗弘,2013)。   圖一:全球化的衝擊:對中國大陸貿易依賴度與台灣的貧窮率:一九九二―二○○九   圖一顯示一九九二至二○○九年間,台灣對中國貿易依賴度與台灣貧窮率的高度相關性(零點八八);此外,對中國投資占台灣對外投資比例與台灣貧窮率及失業率也高度相關,上述數據顯示,兩岸經貿往來越密切,台灣的產業外移越嚴重,失業人口與貧窮人口就越多,展現了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林宗弘,2013)。   其次,在全球資本主

義影響下,台灣是否經歷了中產階級向下流動與貧富兩極化的發展?如表一所示,台灣官方統計將就業人口粗分為五類:(1)雇主:從一九八一年到二○一一年間,雇主占就業者的比例先上升後下降,大約維持在百分之四點五,顯示階級流動趨緩;(2)同一期間,台灣的自營作業者(包括農民)所占的比例由百分之二十一下降到百分之十二點四;(3)無酬家屬勞動者:這個類別占就業者的比例,自一九八一年起,由百分之十點四持續下降到二○一一年的 百分之五點四;(4)台灣的私營受僱者占全體就業者的比例持續上升,由一九八一年不足百分之五十二到二○一一年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八。最後,(5)政府受僱者占所有就業者比例輕微下滑,從百分之十二點四減

少到百分之九點七。與此同時,台灣的貧富差距指標――例如前五分之一家庭所得與後五分之一家庭所得的比例,也從四點二倍提高到六點二倍。   根據官方數據分類,過去的二十年裡自僱者(包括農業人口)與無酬家屬勞動者從超過三成下降到百分之十八,私營企業受雇者從五成提升到逼近七成,這些趨勢似乎如《共產黨宣言》所說,資本主義下「無產階級」的比例持續增加(筆者的分析與評論見林宗弘,2009;2013),貧富差距也持續惡化。   表一、台灣最近三十年來的階級與貧富分化,一九八一―二○一一   更嚴重的或許是財團資本集中化對社會流動的負面影響。隨著製造業產業鏈的整體外移,本土產業資本密集度提高,下游相關產業之

創業機會減少,台灣過去馳名世界的中小企業在內需與外銷市場上都節節敗退,再也不是過去所認為的創業天堂。根據經濟部的統計,台灣新創公司占所有公司的比率,或者說是企業的出生率,從一九九二年的百分之十三下降到近年來平均約百分之六。同時期倒閉公司占所有公司的比例,也就是企業的死亡率,則從百分之三上升到二○○八年的百分之九,達到企業死亡率的歷史高峰(見圖一)(林宗弘,2013)。   圖二:台灣公司創業與歇業比率的長期趨勢:一九八六―二○一一   圖三:台灣民眾對貧富差距嚴重程度的主觀感受,一九九七―二○○九   此外,台灣一九九○年以來新創企業資本額維持在五百萬上下、倒閉企業資本額則是在五百萬到一

千萬之間,顯示新創與倒閉的都是中小規模企業,然而現存公司的平均資本額,卻從一九九○年代的四百萬新台幣,提高到二○一○年的三千三百萬新台幣以上,也就是說,存活下來的企業資本額越來越大,倒閉的多半是微型企業,形成創業者難以越過的投資門檻(見圖二)。過去被台灣人稱為「黑手變頭家」(謝國雄,1989),也就是工人自行創業變成資本家的階級流動現象已經消失,創業失敗的中小企業主,似乎正在加入無產階級的行列。   上述冰冷客觀的數據未必能反映社會上的意見,台灣民眾對貧富差距的主觀認知又如何?圖三中研院社會變遷調查詢問受訪者覺得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嚴不嚴重,通常答案分成四類―—非常嚴重、嚴重、不嚴重與非常不嚴重

,讓受訪者單選。   觀察一九九七年以來趨勢,我們可以發現二○○一年以前台灣民眾對改善貧富差距較為樂觀,從二○○三年起,回答貧富差距非常嚴重者飆高,在二○○五年與二○○九年更兩度超越七成,認為貧富差距不嚴重者則降到一成以下(林宗弘, 2013)。   根據台灣的相關數據,我們發現前述的經濟全球化、階級兩極化與經濟危機命題似乎仍然適用於台灣,民眾對貧富差距也感到越來越不滿。   **新世代無產者,你/妳準備好了嗎?   另一方面,在兩岸三地,大財團――一種對資產階級婉轉的稱呼,對政府政策的影響似乎也越來越大。以台灣而言,資方透過所謂的六大工商團體,即中華民國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工商協進會

、中小企業協會、工業協進會及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經常對政府喊話,要求實施對其有利的政策。此外,透過三三會之類的團體,台灣財團也建立了跨越海峽兩岸的政商關係網絡。資方要求的政策不外乎減稅、凍結基本工資、擴大引進低薪外勞等剝削性的措施。   相對於勞工的弱勢,財團主導了台灣的財經政策。台灣政府不分藍綠,不斷給大財團減稅,導致了財政赤字。一方面,政府的福利支出擴大,尤其是軍公教優厚退撫金難以縮減,另一方面,受薪階級的稅收負擔日益沉重,政府只能靠發行公債來彌補赤字,拖垮國家財政。在不敢對財團開刀的情況下,政府不得不「開源節流」。   例如,近幾年政府不僅為科學園區徵收農地、還大量拆遷國有地上的貧

困違建戶,以徵地、賣地來彌補國庫赤字,甚至提出削減勞工退休金的改革方案,引爆農民與工人抗爭。然而,公共消費緊縮不僅無助於年輕世代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也使得貧富差距進一步惡化,使階級對立的情緒越來越強烈。   在香港,一九九七年以前的港英殖民政府,本來就是由港督、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等大財團的經營者組成,其中又以香港賽馬會會員為建立政商關係的重要資格,是故有人戲稱香港的統治者就是賽馬會(顧汝德,2011)。然而,在一九九七年之後,中共不斷阻撓民主普選,使得特區政府施政受和記黃埔集團、新鴻基、新世界等華人地產商與匯豐銀行以及太古集團等英商牽制,被稱為「地產霸權」(潘慧嫻,2010),中下階級的權利更

難伸張,貧富差距(例如基尼係數)持續惡化,已經成為亞洲所得分配最不均的地區。這次碼頭工人罷工之後,其薪資還比不上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前,基層民眾也醞釀反中共與反財團的情緒。   不過與中國大陸政府相較之下,台灣與香港政府還算客氣的。在中國地方政府與財團政商勾結之下,資方可以用低工資剝削廉價的「農民工」(這是一種不承認其無產階級身分的說詞),造成工人自殺或暴動(潘毅等,2011);國有金融資本與地產商合謀圈地炒房,可以用城管暴力大面積拆遷農村與舊社區,導致農民抗爭甚至自焚;在公民社會無法有效約束國家與資本的掠奪之下,已經使資本主義發展陷入了內需消費不足與房地產泡沫化的經濟危機(林宗弘、吳曉剛,20

10;林宗弘,2009b),民間仇官與仇富情緒高漲。   如果馬克思與恩格斯搭乘時光機器前來二十一世紀,見到今日的中國模式,大概會毫不猶豫地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有效的資產階級管理委員會吧!   儘管與許多學者(包括新馬克思主義者)一樣,筆者本人並不完全同意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許多論點,透過閱讀《共產黨宣言》,我們對於華人社會的貧富差距與社會危機,仍可以有進一步的認識。儘管共產世界已經在冷戰後瓦解,中國也成了資本主義的世界工廠,在一九二九年之後最嚴重的全球大蕭條當中,本書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仍然如暮鼓晨鐘,有警世之效。   最後,馬克思與恩格斯呼籲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團結起來,以行動來改變這個世

界,面對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之下,貧富懸殊與勞資分化的慘烈現實,兩岸三地新世代的受雇者們,你/妳們是否打算回應這個招喚呢?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古老歐洲的所有勢力已結合成神聖的同盟,包括教宗與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黨人和德國的密探,好驅除這個幽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當權的敵手咒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以共產黨這個罪名去咒罵更進步的反對黨以及它反動的敵手呢?從這樣的事實可得出兩點結論:第一、共產主義已然被歐洲的所有強權正視為一種勢力了。第二、現在顯然是時候了,共產黨應該公開面對整個世界,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意圖,並以黨的宣言來對抗這

個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基於這個目的,分屬各個不同民族的共產黨人於是集會於倫敦,擬定以下的宣言,並以英文、法文、德文、義文、法蘭德斯文和丹麥文公諸於世。一、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至今為止,所有人類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自由人和奴隸,貴族和平民,地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傭工,總括的說,壓迫者和被壓迫者,自始至終處於相互對抗的地位,不間斷的進行或隱或顯的鬥爭,每一個鬥爭的結果,不是整體社會得到革命性的改造,就是參與鬥爭的各個階級玉石俱焚。在早期歷史的各個時代裡,我們幾乎到處都可看到社會錯綜複雜地劃分為各種不同的等級,各自有高低不同的社會地位。在古羅馬,我們看到貴族、騎士、平民和奴隸;在中世紀,則是封建

領主、陪臣、行會師傅、傭工、學徒和農奴。並且幾乎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各自不同的高下等級。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係從封建社會的廢墟之中萌芽生長起來,但它並沒有消滅階級矛盾,只是建構出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以及新的鬥爭形式來替代舊有的而已。我們這個時代,即資產階級的時代,卻有著一個顯著的特點:階級矛盾被簡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陣營,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從中世紀的農奴中產生了最早期城市的自由市民,再從這自由市民中發展出最原初的資產階級來。美洲和繞行好望角新航路的發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啟了全新的活動空間。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新殖民、與殖民地的貿易,交換工具與商

品數量整體的增加,給予商業、航海業和工業前所未有的刺激,因而,原就瀕臨瓦解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遂迅速發展開來。

債務人透過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之結果預測與實證模型-以某個案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個人欠款查詢的問題,作者鄔承軒 這樣論述:

1992年經建會全面開放各家銀行可自行推出信用卡後,信用卡市場成為各家銀行兵家必爭之地。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戶,各家銀行不斷降低核卡條件,反而造成債務人無法順利還款,引爆雙卡風暴。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於2006年建立消費金融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針對有卡債困擾的債務人對債權銀行進行協商,希望藉由此平台順利解決債務人的債務問題,並維持金融市場的健全。本研究欲探討此債務協商機制否為一個良好且適當的平台,能夠順利的解決卡債問題。本研究透過多元羅吉斯迴歸模式,以某銀行之資料預測三種債務協商機制的結果,包括協商成功、協商失敗或者協商資格不符等三種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債務人、欠款總金額高、居住區域的不同、銀行提

供方案越寬鬆以及積欠現金卡等條件會造成協商失敗機率的提升。此外,本研究也比較多元羅吉斯模型以及類神經網路模型之準確度,發現兩種方式的準確率不相上下,並建議銀行進行信用評估時應同時採用不同的評估方法,以提升預測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