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利系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優利系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理查德·J.謝爾曼寫的 供應鏈改革:卓越績效的實戰路線圖 和(美)TOM TULLIS ALBERT的 用戶體驗度量:收集、分析與呈現(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輔仁大學 統計資訊學系應用統計碩士在職專班 梁德馨所指導 賴彥璋的 貸款數位化之認知、需求、使用隔閡 之使用者區隔研究 (2017),提出優利系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貸款數位化、顧客區隔、數位生活型態、AWAG區隔矩陣。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銀益所指導 邱泉銘的 影響Fintech服務使用意願因素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聲譽、線上服務品質、信任、使用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優利系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優利系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供應鏈改革:卓越績效的實戰路線圖

為了解決優利系統的問題,作者(美)理查德·J.謝爾曼 這樣論述:

供應鏈管理是一門講究權衡的藝術,其核心本質是對所有非正常運營的管理。它是企業全球化商業行為的發動引擎,尤其具有戰略層面的杠桿價值。供應鏈轉型改革的本質,是思考模式的一場全方位的轉型改革。變革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變革無處不在。垂直的商業結構和水平的流程流,是組織變革的真正杠桿因素。商業結構的改變者甚至能成為這場變革遊戲的改變者。本書全面深入地探討了供應鏈改革目標的最佳實踐路徑,是一本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書籍,收錄了豐富的現實的商戰案例,且給予了精闢的解讀。理查德·J.謝爾曼是供應鏈協會的發起者,是建立起SCOR模型的團隊領導者,現任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的戰略發展部門主管,也是一位全球熟知的研究人員及演講

家,其專業知識涵蓋物流、供應鏈、新技術、市場營銷及組織變革等眾多領域。本書適合工商管理專業、經濟學專業及各類行業管理人員閱讀。 理查德·J. 謝爾曼先生,是一位眾所周知的擁有全球化視野和思維的作家,一位在管理、技術、營銷和組織變革等領域內,深諳供應鏈趨勢及管理之道的演講家。作為戈爾德與多馬斯研究中心(Gold& Domas Research,是一個願景規劃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主席,謝爾曼先生通過演講、培訓、咨詢等形式,服務過全球眾多客戶,幫助他們嘗試供應鏈轉型改革中的遊戲變革策略。 他也作為一名戰略發展顧問,服務於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他是該協會的一名專業成

員。作為一名研究型導師,他成功地為「先進位造研究中心」(AMR)啟動過供應鏈管理的咨詢服務,而且,他是開發出供應鏈運營參照模型(SCOR)團隊的元老級人物之一,並由此成立了供應鏈協會。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里,他在很多願景式的技術公司里任首席執行官職位,譬如,提供全球供應鏈執行系統供應商的億傑科技(EXE)、Syncra 公司、Numetrix(紐邁垂克斯)公司、利米特公司等;而且,他還在微軟公司、信息資源公司、美世咨詢公司(Mercer)、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優利系統公司(UNISYS)等著名公司里任營銷部門領導的職位,服務的客戶涵蓋零售業、配送業、製造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等。他

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其演講遍及全球各地的相關會議、研討會和大學中。 第1章 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長是非強制性的 / 001 全球化改變了遊戲規則 / 003 驅動組織行為及文化的模組 / 005 敏捷供應網路 / 007 評估您的企業文化 / 008 文化成熟度水準 / 010 打造一個推行變革的案例 / 015 范式能鼓勵或約束創新 / 016 第2章 正確地看待您的商業願景 / 019 定義並理解您的商業目標 / 022 在行業市場背景下定義您的商業內涵 / 024 發展您的願景 / 025 在商業願景下加入SWOT分析 / 029 創造性張力的原則 / 032 第3章

 市場驅動力和變遷動力學 / 035 供應鏈是市場行銷:一種分析市場環境作用於供應鏈的工具 / 038 審視市場環境,尋找變化驅動力 / 041 系統思考:變化市場下的管理策略 / 044 第4章 商業結構是變化的杠杆 / 053 您不能瓦解掉筒倉:合作是關鍵 / 055 理解支配組織行為的商業結構和流程 / 057 垂直與水準的商業結構及驅動力 / 059 每件被完成的事情是通過流程來完成的……商業流程管理 / 060 第5章 如果您被需求驅動著走,您可能會被逼瘋 / 067 需求創造結構的流程模組是什麼? / 072 需求創造流程動態地作用于需求實現行為 / 075 猜猜什麼?預測是錯

的,解決掉它 / 078 預測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一樣多 / 081 事件驅動型預測是最佳的實踐原則 / 083 對客戶(以及供應商)拓展合作流程 / 085 第6章 供應鏈管理:機會的傳遞途徑 / 089 理解需求實現結構 / 091 需求實現結構的主要運營職能:採購、生產以及物流 / 092 六西格瑪不是一項選擇——它是一種需求 / 097 利用供應鏈能力來實現協同:戰略、計畫以及執行 / 101 第7章 好的,我們需要管理層承諾;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得到它呢? / 117 理解需求績效結構 / 119 您不能管理您無法測量的事情 / 121 驅動需求績效結構的流程類型 / 126 什麼讓

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徹夜難眠? / 127 運營績效是如何影響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以驅動投資回報率的? / 129 第8章 技術驅動了變革的浪潮 / 135 技術發展歷程縱覽 / 136 新技術可能對供應鏈產生什麼影響? / 137 技術如何影響組織的? / 141 資訊技術怎樣能使得商業運營獲得最大的回報? / 143 第9章 讓征程展開吧 / 147 我們獲得管理層承諾後,現在要做什麼? / 148 開發一項運營計畫並創造一種變革的文化 / 149 標杆:認知與現實 / 154 我們如何吃掉大象?確立方案並設置優先順序 / 155 跳到遊行花車上:溝通遊戲計畫並建造運營支持 / 15

9 第10章 結束語:一般意義上的商業已經消失了,現在該如何做呢? / 161 參考文獻 / 167

優利系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閱學院 9/30正式上線🔥
➡️ https://www.yuuschool.com/
哈囉~Book們
我們籌備已久的線上學習平台「閱學院」終於上線了!!💪💪💪
 ⠀⠀
我想做"閱學院"這件事,規劃有超過1年了
其實認真說,在做這件事的時候
其中也遇到過超多困難、背叛發生(這一塊可以留在直播說哈)
大家可以偷偷到我頻道看:▶最近忙甚麼這部影片?▶
而且很多人都覺得要做平台要燒很多錢、很登天、不可能
也曾一度想過放棄(大概2秒)
 ⠀⠀
有位粉絲跟我說過:
「你知道嗎?你當初就是那個啟發我學習跟閱讀的人、堅持做你自己相信的事。」😭
 ⠀⠀
我想做"學習"是我這一生的志業
也是我這輩子最熱愛想做的事情
我就決定不讓自己後悔!
我不想要變老人的時候再來後悔
也找到一群願意相信的工作夥伴
多虧他們一起才能成就這件事
 ⠀⠀
過去在經營閱部客YT頻道、幫助大家挑選出數百本好書📖
希望大家除了可以啟發學習的好奇心外
更重要是:把書中內容實踐學以致用
今天我自己也是如此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做"學習"相關的主題、啟發大家的好奇心後
 ⠀⠀
我漸漸發現學習者想知道的已經超過書本上所提供的知識
學習者希望學習更深度有系統的內容
不是那種學完感覺好像還是甚麼都不懂、而是那種真正可實戰的內容🙌
 ⠀⠀
於是我決定了
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閱學院」就這樣誕生了~
 ⠀⠀
起心動念、除了幫助更多學生節省上課寶貴的時間
幫助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核精華、創造價值
也希望可以發掘更多台灣優秀的老師被大家看見
 ⠀⠀
以前為大家挑選好書到現在幫助大家挑選好課
我們會查訪各界優秀老師的知識👩🏻‍🏫
提煉核心內容節省你的時間
 ⠀⠀
學院正式開張、請多多指教
限時註冊會員拿$300折價券 ​​ ➡️ https://www.yuuschool.com/
先註冊限時拿折價券!!後面會推出更多好課
 ⠀⠀
在閱學院上線的初期我們推出了兩門好課
📷 【品牌社群力】自媒體品牌獲利必修課 ➡️ https://reurl.cc/95GNVv
⛳️ 【社交力】兩步驟學好高爾夫 ➡️ https://reurl.cc/95GNRa
以上都是我實戰過的教學內容,掛保證不可能水!
 ⠀⠀
在未來我們將提供更多最新的學習趨勢
讓大家在最短時間就能看見最大成效、獲得所有精華
課程獨家內容都歡迎至閱學院官網❤️ ​​
現在只要 #註冊會員
馬上領取#課程折扣券 https://www.yuuschool.com/
 ⠀⠀
#閱學院 #學習 #自媒體品牌獲利必修課 #兩步驟學好高爾夫 #閱部客

貸款數位化之認知、需求、使用隔閡 之使用者區隔研究

為了解決優利系統的問題,作者賴彥璋 這樣論述:

有鑑數位貸款服務日趨多元,顧客接受度及需求度為亦為金融業者關心的議題,故本研究透過顧客基本資料及行為能力量表,並依據學者 Liang於2012年發表AWAG區隔矩陣建立主要研究架構,來探討顧客對於數位貸款服務的需求及採用隔閡程度。本研究經由人口統計變數、數位生活型態、金融常識能力、數位及資訊能力四項構面,建構出五種數位貸款產品之顧客區隔矩陣,透過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的數位貸款服務,民眾的接受程度都屬封閉群的定位,並就這些相對金融服務,再區分出四大族群,並以此訂定不同的行銷策略,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數位房貸屬相對開放接納群,且仍有較高的顧客需求還未被滿足,而顧客特徵為高金融常識及數位資訊能

力,且具一定經濟基礎之21-30歲年輕族群,後續可做為主要行銷的觀察對象。二、數位信貸為相對需求匱乏群,其認知程度已日漸普及,然在需求程度上仍有努力之空間,故在這項產品的推廣上,應更著重於產品差異化來提高其需求程度。其顧客特徵為中高數位資訊能力,偏好數位社交及消費購物的31-40歲的青壯年族群。三、數位車貸、數位次順位房貸及數位微型企業貸,屬極度封閉保守群,可能此類型產品的客群為小眾,行銷策略的調整應針對目標客群提供客製化服務。

用戶體驗度量:收集、分析與呈現(第2版)

為了解決優利系統的問題,作者(美)TOM TULLIS ALBERT 這樣論述:

如何量化用戶體驗對有效提高產品的使用質量至關重要。本書詳盡地介紹了如何有效且可靠地收集、分析和呈現典型的用戶體驗度量數據:操作績效(正確率等)、用戶體驗問題(頻率和嚴重程度)、自我報告式的滿意度及生理/行為數據(眼動追蹤等)。同時對「綜合性量化度量數據」等問題進行了專門介紹,而且結合案例等形式對當前與用戶體驗相關的新內容(如用戶體驗對NPS的影響)進行了說明。Thomas S. (Tom) Tullis 是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 用戶體驗研究部門(User Experience Research)的高級副總裁,同時也是本特利大學信息設計學院人因工程方向的兼職教

授。他1993年加入富達用戶體驗,對該公司用戶體驗部門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該部門的設備包括一個技術發展水平(state-of-the-art)可用性研究實驗室。在加入富達投資公司之前,Tom 曾在佳能信息系統(Canon Information Systems)、麥道(McDonnell Douglas)、優利系統公司(Unisys Corporation)和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任職。他和富達的可用性研究團隊曾被多家出版物專題介紹過,包括《新聞周刊》(Newsweek)、Business 2.0、Money、《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華

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Tuillis 在萊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獲得實驗心理學碩士學位以及在萊斯大學獲得工程心理學博士學位。他有35 年以上的人機界面研究方面的經驗,在諸多技術期刊上發表了50多篇文章,他曾在國內和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同時,Tom擁有8項美國專利。合作完成(與Bill Albert 和Donna Tedesco 合著)的Beyond the Usability Lab: Conducting Large-Scale Online User Experience Stu

dies 在2010 年由Elsevier/Morgan Kauffman 出版。Tullis是2011年用戶體驗行業協會(User Experienc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UXPA)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2013 年被SIGCHI(ACM 人機交互特別興趣組)遴選為人機交互學會會士(CHI Academy)。可通過@Tom Tullis 關注Tom。 William (Bill) Albert 目前是本特利大學設計和可用性研究中心的執行總監(Executive Director),也是本特利大學信息設計學院人因工程方向的兼職教授。在加入本特利大學之前,他是富

達投資公司用戶體驗部的總監,Lycos 公司的高級用戶界面研究員,也曾是Nissan Cambridge Basic Research的博士后研究人員。Albert 曾在30 多個國內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和報告過他的研究。2010 年,合作完成(與Tom Tullis 和Donna Tedesco 合著)的Beyond the Usability Lab: Conducting Large-Scale Online User Experience Studies, 並由Elsevier/Morgan Kauffman 出版。他是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 的共同主編(

co-Editor in Chief)。因為他在人因學和空間認知(spatial cognition)領域內的研究,Albert 獲得了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日本政府所授予的獎項。他從華盛頓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地理信息系統),在波士頓大學(地理—空間認知)獲得博士學 位。他在Nissan Cambridge Basic Research 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可通過@UXMetrics 關注Bill。 第1章引言/1 1.1什麼是用戶體驗/4 1.2什麼是用戶體驗度量/6 1.3用戶體驗度量的價值/8 1.4適用於每個人的度量方法/9 1.5用戶體驗度量的新技術/10 1

.6十個關於用戶體驗度量的常見誤解/11 誤解1:度量需要花太多的時間而難以收集/11 誤解2:用戶體驗度量要花費太多的錢/12 誤解3:當集中在細小的改進上時,用戶體驗度量是沒有用的/12 誤解4:用戶體驗度量對我們理解原因沒有幫助/12 誤解5:用戶體驗數據的噪聲太多/13 誤解6:你只能相信你的直覺/13 誤解7:度量不適用於新產品/13 誤解8:沒有度量適用於我們正在處理的問題/14 誤解9:度量不被管理層所理解或贊賞/14 誤解10:用小樣本很難收集到可靠的數據/14 第2章背景知識/16 2.1自變量和因變量/16 2.2數據類型/17 2.2.1稱名數據/17 2.2.2順序數據

/18 2.2.3等距數據/18 2.2.4比率數據/19 2.3描述性統計/20 2.3.1集中趨勢的測量/20 2.3.2變異性的測量/22 2.3.3置信區間/23 2.3.4通過誤差線來呈現置信區間/25 2.4比較平均數/27 2.4.1獨立樣本/27 2.4.2配對樣本/29 2.4.3比較兩個以上的樣本/30 2.5變量之間的關系/32 2.5.1相關/32 2.6非參數檢驗/33 2.6.1卡方檢驗/33 2.7用圖形化的方式呈現數據/35 2.7.1柱形圖或條形圖/36 2.7.2折線圖/38 2.7.3散點圖/40 2.7.4餅圖或圓環圖/41 2.7.5堆積條形圖/43

2.8總結/44 第3章規划/45 3.1研究目標/45 3.1.1形成式可用性/46 3.1.2總結式可用性/46 3.2用戶目標/47 3.2.1績效/47 3.2.2滿意度/48 3.3選擇正確的度量:10種可用性研究/48 3.3.1完成一個業務/50 3.3.2比較產品/50 3.3.3評估同一種產品的頻繁使用/51 3.3.4評估導航和/或信息架構/51 3.3.5提高知曉度/52 3.3.6問題發現/53 3.3.7使應急產品的可用性最大化/53 3.3.8創造整體的正向用戶體驗/54 3.3.9評估微小改動的影響/55 3.3.10比較替代性的設計方案/55 3.4評估方法/5

6 3.4.1傳統(引導式)的可用性測試/56 3.4.2在線(非引導式)可用性測試/57 3.4.3在線調查/60 3.5其他研究細節/61 3.5.1預算和時間表/61 3.5.2參加者/62 3.5.3數據收集/64 3.5.4數據整理/64 3.6總結/65 第4章績效度量/67 4.1任務成功/69 4.1.1二分式成功/70 4.1.2成功等級/75 4.1.3任務成功測量中存在的問題/78 4.2任務時間/79 4.2.1測量任務時間的重要性/80 4.2.2如何收集和測量任務時間/80 4.2.3分析和呈現任務時間數據/83 4.2.4使用時間數據時需要考慮的問題/87 4.3

錯誤/89 4.3.1何時測量錯誤/89 4.3.2什麼構成了錯誤/90 4.3.3收集和測量錯誤/90 4.3.4分析和呈現錯誤/91 4.3.5使用錯誤度量時需要考慮的問題/93 4.4效率/93 4.4.1收集和測量效率/94 4.4.2分析和呈現效率數據/95 4.4.2結合任務成功和任務時間的效率/98 4.5易學性/100 4.5.1收集和測量易學性數據/101 4.5.2分析和報告易學性數據/102 4.5.3測量易學性時需要考慮的問題/104 4.6總結/104 第5章基於問題的度量/106 5.1什麼是可用性問題/107 5.1.1真問題和假問題/108 5.2如何發現可用性

問題/108 5.2.1面對面研究/110 5.2.2自動化研究/110 5.3嚴重性評估/110 5.3.1基於用戶體驗的嚴重性評估/111 5.3.2綜合多種因素的嚴重性評估/112 5.3.3嚴重性等級評估系統的應用/113 5.3.4嚴重性等級評估系統的忠告/114 5.4分析和報告「可用性問題相關的度量」/115 5.4.1獨特問題的頻次/115 5.4.2每個參加者遇到的問題數量/117 5.4.3參加者人次/118 5.4.4問題歸類/119 5.4.5按任務區分問題/119 5.5可用性問題發現中的一致性/120 5.6可用性問題發現中的偏差/123 5.7參與者數量/125

5.7.1五個參與者足夠/125 5.7.2五個參與者不夠/127 5.7.3我們的建議/129 5.8總結/129 …… 第6章自我報告度量/131 第7章行為和生理度量/177 第8章合並和比較度量/204 第9章專題/226 第10章案例研究/256 第11章通向成功的10個關鍵點 參考文獻

影響Fintech服務使用意願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優利系統的問題,作者邱泉銘 這樣論述:

行動裝置與App的快速發展,除了提供大量的行動創新服務,如物聯網、行動支付、車聯網、共享經濟等,也創造了巨大的商機。在金融界也興起與新創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積極發展出新的行動金融服務技術,稱為Fintech2.0服務。相對於行動支付被大量使用,國內金融業過去推動的金融服務1.0的使用程度卻依舊偏低。因此本研究想探索影響消費者使用Fintech2.0服務的因素為何?本研究以聲譽、線上服務品質、信任等三大構面,來探討對消費者使用Fintech服務的影響程度。本研究透過網路發放問卷,總共收集了966份有效問卷,經分析後得出之研究結果共有三點:1.銀行聲譽對信任與使用意願有顯著性的正向影響,當銀行之

聲譽有所改變,消費者的信任度會隨之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對Fintech服務的使用意願。2.銀行的線上服務品質對信任與使用意願有顯著性的正向影響,當銀行所提供的線上服務品質有所變化,消費者的信任度也會有某種程度的改變,進而影響對Fintech服務的使用意願。3. 銀行聲譽方面使用者注重的首先是銀行的專業形象,再來是銀行過往的交易紀錄,第三是銀行的網路評價。由此得知銀行界除了維持舊有的銀行商譽外,更要注重線上服務品質跟網路評價,才能增加使用者的對Fintech服務的使用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