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元朝和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強寫的 元朝原來是這樣 和邱軼皓的 蒙古帝國視野下的元史與東西文化交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地 和上海古籍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班 李金鴦所指導 陳子蕎的 《倚天屠龍記》研究–張無忌的和解之路 (2014),提出元朝和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庸、武俠小說、復仇、苦難、和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毛傳慧所指導 黃俊達的 元代醫事制度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元代、醫事、皇室醫療、太醫院、醫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元朝和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元朝和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元朝原來是這樣

為了解決元朝和林的問題,作者李強 這樣論述:

  一部全景解讀中國古代疆域最遼闊王朝──大元王朝的大歷史經典之作。     金戈鐵馬,征西伐東,南攻北戰,大元王朝完成多族群國家之再次統一;從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窩闊台到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黃金家族掀起東方風暴,震撼亞歐大陸。軍事天才與游牧鐵騎,通過半個多世紀中國式「諾曼征服」,開啟了人類歷史一個極為強盛的朝代。     大元王朝是中國史上首次由少數族群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華夏農耕文明融合游牧族群文明,形成中國多元一體格局;元朝及四大汗國等政權,改變了中世紀世界格局,黃金家族的征戰、治理,打破了地域阻隔,將古老絲綢之路再度推向繁榮。     本書勾稽史料,語言通俗易懂,注重細節挖掘,闡明

了元朝的源流與去向,解密了元朝的成敗得失、經濟文化,講述了相關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探討了元朝對中國和世界史的影響,揭示了古往今來各族群共同創造發展中華文明的特有歷史規律。 作者簡介   李強     著名歷史學者、作家、教授、研究員、獨立公益志願者。第二屆韜奮新苗獎得獎者,人民文旅智庫高級研究員,出版專著《黃金家族》、《一本書讀懂中國史》、《西夏王》、《大遼帝國》等九種計三百萬字。 一、建立元朝的蒙古人打哪兒來/009 二、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017 三、十三翼之戰:安答反目成仇/021 四、滅克烈部:義父死於非命/027 五、乃蠻部可汗太后嫌棄蒙古人「臭」嗎/029 六

、回鶻人給蒙古人「造字」/034 七、大將哲別滅西遼/039 八、大汗鐵木真亦有難言之隱/047 九、花剌子模是一塊難啃的骨頭/052 十、西夏人是威脅嗎/057 十一、一口濃痰,啐出了啥/067 十二、蔡州陷落:蒙宋聯手滅金/073 十三、「涼州會盟」:西藏正式納入中原疆域/083 十四、兄弟鬩牆:權力遊戲的背後雲譎波詭/087 十五、哈拉和林:見證元太宗窩闊台的奢華/093 十六、黃金家族:全世界僅此一家/101 十七、乃馬真當家作主,色目人狼狽為奸/104 十八、欽察汗國的建立/110 十九、他們有個好媽媽/115 二○、元憲宗蒙哥是英明領袖嗎/123 二一、一塊小小的石頭,改變了世界歷

史進程/126 二二、從伊斯法罕到伊斯坦堡/133 二三、忽必烈憑啥建元稱帝/139 二四、大安閣辯論:要統一中國,先統一思想/151 二五、拿不下小小的交趾,賴誰呢/157 二六、究竟有沒有「神風」/162 二七、海都:不服來戰/169 二八、「南海一號」:南宋抗元近半世紀的壯懷激烈/175 二九、崖山,崖山/183 三○、忽必烈將皇位直接傳給這個孫子/191 三一、在元朝,你是第幾等人/198 三二、元武宗海山:以武力得天下/202 三三、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之仁/205 三四、吃瓜落兒的元英宗碩德八剌/208 三五、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我是嫡系/212 三六、元文宗圖帖睦爾:大都和上都哪

個拳頭更硬/216 三七、元明宗和世之死:為了皇位,親兄弟算什麼/219 三八、燕帖木兒還要控制皇權多久/224 三九、元朝權臣,沒有最狠,只有更狠/232 四○、史上官銜字數最多者/235 四一、物極必反,叔侄相爭/239 四二、元末大亂,哪個有力回天I/242 四三、元末大亂,哪個有力回天II/246 四四、壓倒元朝的最後一根稻草/251 四五、一三六八年:黃金家族辭別北京城/261 四六、黃金家族何以征服世界/266 四七、元朝的興衰密碼/286 四八、元朝給中國留下了什麼/308 四九、北元與大明的較量,沒有停歇I/313 五○、北元與大明的較量,沒有停歇II/321 五一、北元與大明

的較量,沒有停歇III/324 五二、元朝之外I:帖木兒大帝狂勝鄂圖曼/330 五三、元朝之外II:巴布爾和他的蒙兀兒王朝/338 五四、皇帝被生擒,真心沒面子/343 五五、遼夏金元諸朝對漢人性格的影響/351 附錄1:成吉思汗究竟姓啥/357 附錄2:成吉思汗的後宮佳麗/360 一、建立元朝的蒙古人打哪兒來 中國兩千餘年專制王朝歷史上,元朝(一二七一—一三六八年)是一個重要的朝代。言其重要,倒不是說時間跨度,畢竟元朝只有九十七年的建朝史,而是因為元朝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族群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元朝歷九十七年,共傳五世十一帝(汗)。若從一二○六年鐵木真成吉

思汗(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建立蒙古汗國政權開始,則共歷一百六十二年,傳七世十五帝(汗)。 蒙古汗國和元朝是前後連續、承繼的關係,其統治者皆出自鐵木真及其直系後裔。蒙古是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個族群。他們從哪兒來? 五千年前,中原以北的大片土地上,生活的族群是北狄。《山海經》中「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的記載。 北狄分化為「胡」與「東胡」。「胡」的傳承者是匈奴。「東胡」系族群在被冒頓單于領導的匈奴擊敗後,退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東漢末年,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柔然部、乞伏部等。 其中,柔然部與拓跋部建立的北

魏長期交戰,互有勝負。 柔然被突厥族群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其南支來到遼河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游獵,成為契丹人的一支族源。其北支來到今外興安嶺以南地區,被稱作「室韋」或「蒙兀室韋」,也就是後來蒙古人的祖先。 顯然,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失(室)韋」1。 蒙古人和契丹人血緣相近,口語大部分是相通的,相比女真人,關聯度要高得多,這也是後來蒙古人滅金之後,幾乎不用女真人,卻大量使用契丹人的原因之一。 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河流黑龍江,其上源為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在隋唐時期叫「望建河」,源於呼倫湖。隋唐時期,呼倫湖周邊住牧的「蒙兀室韋」2,就是後來被

鐵木真黃金家族率領的蒙古人。「蒙兀」是「蒙古」的同名異譯,在蒙古語中意為「永恆的火焰」。突厥語則稱「室韋」為「韃靼」。 後來,蒙兀室韋在鐵木真始祖孛兒帖赤那的帶領下,西遷至今蒙古國境內的克魯倫河和鄂爾渾河一帶游牧,逐漸以肯特山3作為其生產生活的中心地區。

《倚天屠龍記》研究–張無忌的和解之路

為了解決元朝和林的問題,作者陳子蕎 這樣論述:

摘要金庸《倚天屠龍記》為金庸武俠小說「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以元朝末年為背景,以爭奪倚天劍、屠龍刀,展開奪寶的主題,藉武林正邪之爭,探究人性複雜真實的黑暗面,透過武林人士與元朝的對抗,展開抗暴救國的行動與種族議題的探討。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塑造正派的人物與邪惡勢力的對抗,凸顯情節的衝突與矛盾,但在人性面上刻意製正邪的顛覆,以正派人士的不義行為,批判現實社會中的醜陋現象,用邪派人士的忠義行為,暗示人們常因為武斷偏見、執著己見,而產生誤解,甚至將對方妖魔化。而故事主人翁張無忌生命歷經苦難,在充滿陷阱的武俠世界中,處處被欺騙、訛詐,面對複雜難捉摸的人性,張無忌並沒有因此感到絕望與退縮,放棄對世

界的憧憬與期待,相反的經過不斷修煉過程中,張無忌用更透徹清明的眼光,去面對生命正邪的矛盾與衝突,理解世界的矛盾複雜,接受芸芸眾生善良的光輝以及醜陋的欲望,從正邪糾葛取得平衡,承擔正邪和解的大任,勇敢接受和解武林的挑戰,以愛與智慧走出武林的和解之道。本研究主要是在探究《倚天屠龍記》–張無忌的和解之路,過去台灣學術界在金庸的研究多以小說敘事學為主,或是偏重情愛部分,而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在寫作風格上,試圖突破以往的正邪對立局面,一改非黑即白的武俠世界,嘗試更貼近真實人性,從人性多樣貌中去窺探武林的爭奪謀鬥,藉由張無忌的角色,金庸希望能跳脫以往武俠小說既定的復仇寫作框架,能另闢蹊徑,終止復仇循環的

模式,因此張無忌在《倚天屠龍記》扮演舉足輕重的和解角色,企望以張無忌的和解觀點,帶給武俠小說另一種新面貌與方向。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並針對文獻探討,去分析各家優點與特色,以及不足之處,透過整理分析,對《倚天屠龍記》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並說明預期成果與未來展望;第二章倚天屠龍記的情節分析,因為《倚天屠龍記》前兩章延續《神雕俠侶》的結局,影響武當派與峨嵋派的創立,還有九陽真經的下落問題,因此在情節上做了整理與分析,並論評《倚天屠龍記》三位主角的過渡,對小說情節的影響,交代蒙古的入侵佈局,分析六大派與明教分裂對立的原因,從人性面去剖析小說人物正邪之別,最後再整理歸納張無忌的苦

難與成就路線,從故事脈絡中探究張無忌和解特質;第三章 明教的和解:張無忌的和解之路首先從明教開始,張無忌以實際行動承擔起武林和解的大任,成為明教教主,當上分析張無忌如何發揮和解特質,讓分裂多時、瀕臨衰亡的明教能重振旗鼓、彼此團結;第四章武林六大派的和解:身為明教教主,張無忌結合醫術、武功、智慧謀略,化解六大派與明教的百年恩怨,讓武林放棄成見,攜手抗元;第五章 結論:總結《倚天屠龍記》中金庸的新突破,論述金庸創作轉折的改變及影響,評論張無忌的和解之路在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新價值。關鍵詞:金庸、武俠小說、復仇、苦難、和解

蒙古帝國視野下的元史與東西文化交流

為了解決元朝和林的問題,作者邱軼皓 這樣論述:

本書通過橫向比較蒙古帝國在東、西亞所留存下的史料記載,嘗試對其政治制度、政治結構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進行專題研究,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景式的視野。本書按主題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共六章,集中對蒙古帝國及元朝時期的政治制度、政治結構進行考察,考察的重點聚焦於蒙古政治制度中和草原舊制,即和歐亞世界政治傳統聯繫密切的幾個方面,如汗位元繼承制度中的結構性衝突引起的政治動盪,草原分封制度在定居社會的移入,以及遊牧社會政治中身份依附關係和二元官僚制度之間的關聯和相互影響等。 著者希望通過廣泛地比較、綜合蒙古時代遺留的漢語、非漢語歷史記載,考察蒙古制度傳統地方化在各個汗國中的歷史進程,並揭示出它們在制度、觀念方面

的共同特徵。下編試圖在政治史維度外,橫向考察蒙古統治下跨歐亞商業及人員流動所帶來的物質、知識的接觸與交流,同時也希望將傳統的文化交流史放置在具體的歷史場景下進行討論。 邱軼皓 男,1978年生。201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博士學位。先後於2011-2013年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波斯語專業,及2016-2017年在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人類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元史、蒙古帝國史、古代中國和印度、西亞的海上交通史。在研究中強調使用多語種(波斯語、阿拉伯語)文獻進行綜合研究,先後在《中研院史語所集刊》、《中國史研究》、《西域研究》、《新史學》、《地中海和伊斯蘭世界評論》

(法)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文30餘篇。 導論 1 一、選題意義與方法  1 二、史料概說  8 三、篇章結構 15 第一章 “蒙古斯坦”的形成與草原領地的分封 19 一、導言 19 二、“蒙古斯坦”與成吉思汗的遺產 22 1.“蒙古斯坦”的本義  22 2.關於“中央兀露絲”的分封  34 3.關於拖雷以幼子所得產  40 4.窩闊台即位風波與哈剌和林的登場  49 第二章 草原政治中心的西移與哈剌和林之成立  62 一、窩闊台家族統治時期的新、舊政治中心  62 二、東、西蒙古的統合與政治重心之西移  69 三、作為“公共領地”的哈剌和林地區 82 四、小結:草原分

封的基本原則 90 第三章 草原分封制度的延伸及調整 ——以大蒙古國政治背景下的山西地區為中心  93 一、導言 93 二、窩闊台合罕時期的分封情勢 97 1.窩闊台時期的漢地、河中、東部波斯地區  97 2.窩闊台家族的山西分地 101 三、貴由至蒙哥:蒙古帝國東西疆域的再分配  106 1.貴由時期對蒙古帝國東西疆域的再分配 106 2.蒙哥即位後對蒙古帝國東西境分地的再分配 110 四、拖雷家族之山西分地考述  113 1.山西南部的拖雷家族分地 113 2.忽必烈之澤州分地115 3.山西趙城?浮山?洪洞地區 119 4.潞州分地 123 五、小結:大蒙古國時期的分封原則及特點  1

26 第四章 蒙古草原傳統之移入及其轉型 ———基於對諸蒙古汗國制度比較的一個考察 131 一、導言  131 二、西方蒙古汗國的“二元”構造  135 1.金帳汗國 135 2.伊利汗國 142

元代醫事制度研究

為了解決元朝和林的問題,作者黃俊達 這樣論述:

歷朝醫事制度針對政府的需求而設置,奠基於民間給予的醫療資源,包括人才、藥材。元代立基於中原漢地,建立的醫事制度,既包留著大蒙古國的體制,也同時披上了中原王朝的外層。這讓元代醫事有著不同於他朝的制度安排。本文以醫事制度整體作為研究對象,論述大蒙古國時期至元代之後產生的建制變化及任用醫者的方式。第一、大蒙古國時期建構的醫事制度主要負責的任務為何?第二、元代如何延續大蒙古國的設置?第三、元代建立的制度的特性為何?制度的建構又是如何?第四、政府如何補充、利用民間的醫者人才? 蒙古傳統生活中,並沒有專屬「醫者」職業身份,外科處理的知識為將領們所必備,內科治療則仰賴巫者。向外擴張的過程之中

,「怯薛」制度成為大汗收納「醫者」為己服務的方式,隨著徵召而至的「醫者」越來越多,又衍生出以「怯薛」管理「醫者」的制度模式,但仍以大汗的醫療照顧為主要任務。地方上又將醫家編入專屬戶籍,以承擔勞役的方式為政府提供有需的基層人力。 忽必烈在漢地資源的協助下建立基業,揉合前代與蒙古制度,擴大醫事機構及官僚。一方面,先是逐步確立醫戶制度向地方單位提供勞役的方式,同時又建立醫學,確保醫戶內人才的供應。另一方面,將皇帝醫療的照顧診療交由宣徽院負責,太醫院負擔起提供御用藥物,並且處理全國醫療政策、醫官選拔、醫療教育推行等事務。爾後,又由於蒙古統治者對於醫療的重視,提高太醫院的品級、加強醫學對民間醫療活

動的影響力,以及設立了專門協助醫學、醫戶的機構。 另外,在元代醫官的選舉制度中,依靠醫學歲貢、官員推舉兩種主要途徑選用官員。不過,靠兩種途徑獲得的職務,主要是居地附近的醫學教職。民間醫者想憑藉醫術獲得高官並不容易,也驅使眾多醫者前往京師,尋求達官貴人的舉薦。由於任人為親,漢地醫者較早進入蒙古政權之中,也有較多醫家成員能夠進入朝廷中央任官。相反地,南方醫者因為醫戶、醫學制度立即推行而維持家業者很多,但任職中央的比例較漢地醫家出身的醫者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