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鏽鋼牙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 兒童牙科也說明:我們關心的除了兒童的口腔健康之外,更期待建立兒童對牙科醫療的正面態度並 ... 大家對於乳牙牙套的第一印象就是俗稱「小鋼牙」的不鏽鋼牙冠,但現在 ...

高雄醫學大學 口腔衛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何佩珊所指導 傅琬茹的 探討影響乳牙根管治療預後因子之研究 (2019),提出兒童不鏽鋼牙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不鏽鋼金屬牙套、牙髓治療、乳臼齒。

而第二篇論文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碩士在職專班 郭宗德所指導 馮郁珊的 幼童刷牙狀況與照射牙科X光行為合作之相關性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學齡前幼童、刷牙行為、牙科X光、Frankl行為評量表的重點而找出了 兒童不鏽鋼牙套的解答。

最後網站2歲童蛀牙醫:不拔恐影響換牙 - 台南尚真自然美學牙醫診所則補充:兒童 牙科陳瑋玲醫師表示,台灣孩子近八成患有齲齒,若不及時治療, ... 牙套分為常用的不鏽鋼牙套以及全瓷牙套2種,不鏽鋼牙套便宜耐用惟顏色不美觀;全瓷牙套硬度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兒童不鏽鋼牙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影響乳牙根管治療預後因子之研究

為了解決兒童不鏽鋼牙套的問題,作者傅琬茹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西元2012年,針對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的口腔狀況調查結果顯示,12歲的學童其恆牙齲齒經驗指數平均值為2.50顆,比起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西元2025年的目標1.00顆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數值還在全球70%的國家之後,顯示台灣兒童齲齒率仍偏高。研究目的:乳牙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會有齒質上的變化,咬到硬的食物容易造成牙齒裂掉,或因清潔不佳,造成二次齲齒或填補物掉落,需要再次治療。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評估影響乳牙根管治療失敗的因素與乳牙的牙套是否可以降低失敗風險發生的機率。研究方法:使用病歷回溯的方式,收案對象是年齡為9歲以下,於2016年8月到2019年7月在高雄榮總牙科有施作乳臼齒根管治療的

病患。記錄病患年齡、性別、根管治療牙位、根管治療完成日開始,直至因病理性因素需要重新根管治療完成,與是否有施作牙套和接受根管治療的治療模式、病患身體狀況、是否有身心障礙和轉診等情形。使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邏輯迴歸、存活曲線和存活率分析來討論各變項對根管治療成功率的影響。研究結果:總共有964顆接受根管治療的乳臼齒,女生有137人,佔 43.49%和男生178人,佔56.51%。平均每人根管治療顆數有3.08±2.26顆。乳牙根管治療病患中,病患年齡大部分在4-6歲,而5歲佔最多。有製作牙套的牙齒顆數為756顆(78.42%),無製作牙套的牙齒顆數為208顆(21

.58%)。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顆數有44顆,其中製作牙套756顆中重新治療20顆(2.65%),無製作牙套208顆中重新治療24顆(11.54%)。根管治療後無製作牙套重新治療的比例較高。使用cox迴歸模式分析,發現病患治療時的年齡、根管治療後有無製作牙套、是否有系統性疾病與存活率有關。年齡的HRR(Hazard ratio rate)是1.35(95% CI=1.07~1.70),P value=0.012。年齡愈高,需要重新治療的機會較高。是否製作牙套的HRR為10.94(95% CI=4.45~26.90),P value0.05)。結論:在治療乳牙齲齒時,需要多方面考量病患的條件和狀況

,不能單純只考慮蛀牙的深度,因為病患年齡、治療計畫、身體狀況等都會影響治療的成果。在較高風險,如有系統性疾病的孩童可以縮短定期牙科回診的時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治療計畫上也可以更完善。而乳牙牙套可以改善乳牙接受牙髓治療後的成功率,可以應用此結果在臨床上,讓家長願意讓小孩接受更完善的治療。

幼童刷牙狀況與照射牙科X光行為合作之相關性研究

為了解決兒童不鏽鋼牙套的問題,作者馮郁珊 這樣論述:

研究主要目為探討孩童在家刷牙行為與牙科X光拍照時合作行為的相關性。研究母體群為臺北市某醫學中心兒童牙科三至五歲之學齡前幼童與其家長;在牙醫師替幼童口腔理學檢查與放射師為幼童拍攝牙科X光,兩項檢查分別依幼童行為表現填寫Frankl行為評量表再與兒童之家長填寫刷牙問卷調查表,一同做資料統計與分析。研究有效樣本共99份,有效回收率為88.3%。研究重要結果如下:幼童在家刷牙全程配合,則在醫療院所照X光合作性也較好(p = 0.001)有著正相關的顯著意義;幼童口腔理學檢查時行為配合,則牙科X光檢查也能表現一致配合的行為(p = 0.001)有著顯著意義。幼童在家刷牙時全部牙齒皆有清潔到位,X光檢查

相當有較好的合作性(p = 0.019)。幼童刷牙時間若越長,在牙科X光檢查時,表現出合作行為也較好(p = 0.009)有著顯著意義。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對於日後家長幫助幼童刷牙時能加強健康信念。另外對於放射師在照射牙科X光之前,幼童的刷牙行為能做為評估參考依據,將有助於增加幼童牙科X光照射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