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udolfSteiner寫的 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人智學開創大師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經典 和霍華德•加德納的 統合心智:解構多元智能大師,重現心智對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慈心華德福幼兒園 - 2019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也說明:成立「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累積更多專業資源來支持幼教師資的培育,重視幼兒教育的價值。 慈心本著華德福教育的理念,在學齡前階段以「守護孩子們的感官」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柿子文化 和親子天下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兒童教育基金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健康與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林瑞興所指導 謝宛蓁的 繩梯運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繩梯、身體素質、國小學童的重點而找出了 兒童教育基金會的解答。

最後網站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104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 ...則補充:1) 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104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得獎.doc. ::: 行政中心. 明義簡介 校長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輔導室 博愛分校(幼兒園) 人事室 藝術才能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兒童教育基金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人智學開創大師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經典

為了解決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作者RudolfSteiner 這樣論述:

為現代人指出了一條 走向自由、主宰自我生命的路徑! 每天撥一些時間慢慢讀, 你會跟著史代納進入思想的靈性本質……     ★了解阿卡西記錄的必要讀本   ★通往神祕學最適合的一本入門書   ★與《神智學》殊途同歸、並駕齊驅的導引要義   ★進入高等靈性世界的基本法門   ★以心靈為導向的生活思維實踐與體驗指南     ● 魯道夫.史代納自認,千年之後他所有作品中唯一還會繼續流傳的書。並說:「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含括在裡面了。如果有人能夠意識到書裡所描寫的自由的行為,那麼他就找到了人智學的完整內容。」     ● 魯道夫.史代納更將本書視為他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甚至說即使所有著作或演講記

錄都被燒了也無妨,只要留下《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在人間就夠了。     一條覺醒的自由之路     人類在演進的路程上逐次啟蒙智慧靈性,為藝術、宗教、科學等領域開啟了源頭,世界也因此導向為物質化,而隨著科技愈發開展,在看似尖端文明的物質科學世界裡,人心卻反而向混亂而空虛的境地沉淪了。面對蒼白的「空虛心靈」,許多人開始追求起回歸純然靈性的精神起點。     於是,在哲學思想上起了許多的反動,但很多哲學思想在運作上並不值得採納,因為在「自我放縱」的空泛思維裡,其實都沒有處理到人本身任何的內在問題。然而,魯道夫.史代納於《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中所提出的「思

考」,卻是一條可能的路徑。     史代納說:「當我們審視當前時代和新趨勢時,會發現所缺乏的正是《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所尋求的實現目標。在思想自由的基礎上,《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建立了一門完全符合自然科學,又超越自然科學的自由科學。」(1918年〈從症狀到現實的現代史〉第六講)     一旦理解《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所要表達的意涵理念,你終將明白,任何自由之路都是一個逐步覺醒的過程,而當內在的自我意識增強時,便會有勇氣向外表達自己,同時也回到那個純然真實的自己。     讓你成為自由心靈的共同創造者和救贖者     《自由的哲學

‧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是對西方哲學的一個很好教本,因為廣泛涉及了基本的哲學思想,如思維、感覺、概念/想法、行為動機、一元論、二元論、個性、進化、悲觀主義、樂觀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行動與思考的自由,以及人類的目標和目的等等。而且也能迅速讓人讀進哲學的思路中,對於心理學、靈性哲學,甚至神學方面,都將有不同且特質性的理解。     然而,這也是關於自由和思考本質的開創性哲學著作。因為史代納在此展示了自由的事實——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這部開創性的著作,說明了人類獨立於物質思考和行動外的自由靈性活動,是當今人類獲得理解自我和宇宙真正知識的最適合途徑。讀者在這個哲學讀本裡,將逐

步明瞭一個人該如何體驗鮮活的直覺思維——將普通思維引向純粹的精神活動。     這在《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發行超過一百年的歲月裡,許多人從中發現,這種「新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所面臨的各種精神、生態、社會、政治和哲學問題,而我們將成為世界的共同創造者和共同救贖者。     以內省觀察研究心靈,以科學方法探討自由     《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透過內省的觀察來研究心靈,以科學方法來探討自由的問題。對於可以學習和記憶的自由問題,史代納沒有給出抽象的答案,相反的,他指向了心靈的一個區域。     「本書試圖證明,有一種關於人類存在的本質觀點,能夠支持其他的

知識;更甚者,這個觀點完全能夠合理解釋自由意志的觀念,只要我們在靈魂中先找到顯露出自由意志的那個區域。」(1918年修訂版序文)以此聲稱,只有當一個人能夠找到自由起源的心靈區域時,自由意志才是可能的。     《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稱為「關於自由的知識」,共有7章。這些章節是發展自由思想的指南,是對於認知過程的研究說明,以此來學習如何解放知識。一旦自由思想上升到直觀的想法時,我們就會體驗到內在的真相。第二部分也有7章,稱為「自由現實」。在第一部分中所獲得的內在真理,在第二部分中則發展為自由行為——實踐與應用的方法。     唯有我們是自由的,   我們

才是有真實意義的人!   具名推薦     吳靜雯 「吳靜雯診所附設吾鏡自然療癒中心」院長醫師   許姿妙 「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創辦人兼駐校醫師、「許姿妙中醫診所」負責人   劉德輔 里山共學塾塾長/臺中花博四口之家永續家園策展人/台灣永續家園協會理事長   專序推薦     《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是另一條修行道路,若是能依書中的指示前進,也能很安全與精確地了解更高層世界的知識,只是這樣的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加困難。   因此,若是我們能不急著只想理解《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的內容,而是依照書中的指示慢慢鍛鍊我們的思考,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就能逐漸

提升對於自己及世界的理解,進而達到自由的境界。從這個理路來看,自由並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人必須經由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這樣的成果,也沒辦法靠別人或外力來達成。   這次譯本的文字清楚、版面易讀,可以讓人專注於思考的鍛練,誠心地推薦給大家。—丹尼爾(李怡達) 《奧密科學大綱》譯者     我很高興柿子文化投入專業與心力出版《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英譯中版本,有相互交流與相容照見的可能性。史代納博士的再版前言裡提及,本書探究的兩個問題:一是人的本質如何?二是人是否自由?他並說,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有賴於第一個問題是否找到真相。對這兩個問題的追尋,是在本書裡會經歷的旅程,也是人

在此生的靈性旅程。   幾十年來走在人智學修行道路上的我,真實認知到自由如何能成為人類行動與社會生活的真實驅動力,是需以實證的、生命體驗的方式去找尋的。即使人類本質裡的自我中心會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關注與興趣受到摧殘,倘若人們了解生命的奧秘本身就有預見未知的力量,窮究自己的內在生命,人在自身之內即能見證神性。   所謂自由生活並非是個人宣稱,要知道在當下我如何行動,並透過在社群生活中的相互關係,實現以自由為社會生活的力量。這就是我心念中的志之所在,氣亦隨之;心懷善願,善緣自來。—張純淑 慈心華德福學校創辦人、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   讀者的肯定  

  這個優秀的版本,值得作為一份高級的禮物,不僅是送給我們這些珍視和欣賞這本偉大著作的人,而且是送給所有人。   再次感謝這部開創性的作品,接觸到這個版本後,我相信《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被賦予了其應得的地位,這實際上對史代納後來的著作和人類的重要貢獻來說,是一個更大且更好的證明與背景,因為它站在原始的基礎上。─布魯斯·馬歇爾(Bruce Marshall)     如果有人讀過約瑟芬.雷爾(Joseph Rael,一位薩滿巫師)的任何文章,並想了解他所說的一些內容,那麼你應該從這裡開始。另外,如果你想了解阿卡西記錄,那麼你需要從這裡開始。如果沒有,你會看到一些東西。但真正

的工作是在你閱讀本書之後才會開始。─Jes_074     雖然我只讀了一半,但到目前為止,所涵蓋的章節,已顯示出史代納對有史以來最深刻和最困難的哲學問題,有驚人且深刻的理解。即使從現代哲學的角度來看,書中給出的批評(尤其是一元論與二元論,樸素現實主義與批判唯心主義的二分法)即使在今天,仍然具備有效性和現實性。─賈.比比列什維利(Gia Bibileishvili)     不要錯過這本書。我其實對於它有很多話要說,但我不會用我的評論來破壞它。你只需要讀它,而且你不會後悔的。─亞馬遜客戶     我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得到這本重要的書。如果有人對「獨立思想/思想」和「跳出框框思考」的重要性有任何興

趣,那麼這本書是無價的。─鮑勃·W(Bob W)     我仍持續地閱讀,因為我知道史代納有重要的話要說,而這會令人振奮。他擴大了哲學家用來得出結論的領域。史代納在他15歲時讀到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使他感到不安。他想糾正康德觀點的局限性——即人永遠無法了解現實的本質,而且這是不可知的。 史代納不同意此觀點,認為這種悲觀的傾向會導致虛無主義。   我發現,如果我走得足夠慢,我就能將思考過程本身視為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史代納所描述的那樣)。史代納認為,思維過程在進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形象不是無意識的。他聲稱,從形象思維概念的整個過程是有意識、可知且獨特的。─弗朗西絲·哈斯(Frances H

aas)     對我來說,這是真正人性的終極指南。首先,魯道夫·史代納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獲得世界上任何事物知識的方法;然後他表明,這種方式也是人類自由的一種方式。這不是一本只讀過就好的書——從中你會得到了它的操作方法;在讀完十次左右後,我想我到達了某個地方(某種層次)。   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對未來的時代意義重大。─jmbcv     史代納的《自由的哲學‧從自然科學通往靈性覺醒的奧秘》具有塑造和喚醒自己「比我更偉大」的那部分力量,而那部分已經被知道並且曾經連接過,同時又是自由的。   對我來說,它的美在於它如何帶你踏上一段從枯燥概念和知識的抽象「思考」,到讓我們回到生活的充實和現

實的思考之旅程。這種思維不僅僅是思維,它是一種包含感覺和行為的思維,它包含我們的整個存在,以揭示我們的存在如何超越自我。   這種自己與更偉大生命的個體整合,就像是對「我們是誰」的記憶。   這本書與其說是重要的,不如說是鼓舞人心的,它將生命帶回人類的生活,並允許在我們內部展開生命的可能性。這種展開啟動了一種治癒力量,使我們能夠實現生命中最高且真正的命運。   生活是什麼?這本書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為我們自己的內省覺醒提供了催化劑。─曼尼(Manny)

兒童教育基金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幼幼基金會官網 https://yoyocharity.ebc.net.tw/

#幼幼基金會 #Two Cookies #YOYOTV

幼幼基金會 主題曲 Two Cookies
曲:林倖戎
詞:林倖戎 香蕉哥哥

One Cookie Two Cookies
YOYO喜歡你
Big Cookie Small Cookie
YOYO愛你
給你勇氣 相信自己
YOYO小天使

One Cookie Two Cookies
YOYO喜歡你
Big Cookie Small Cookie
YOYO愛你
給你祝福 健康長大
YOYO小天使

大愛心 小愛心
最愛就是你
你和我 手牽手 永遠happy
給你翅膀 尋找夢想
YOYO 大家庭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

統合心智:解構多元智能大師,重現心智對話

為了解決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作者霍華德•加德納 這樣論述:

美國亞馬遜書店4.6星讀者好評,布洛克(Brock)國際教育大獎得主,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最新力作! 別人常問我,我擁有什麼智能,又欠缺什麼智能。 我漸漸認為,更有助益、更實用、甚至更正確的回答, 應該是:「我擁有統合心智。」————霍華德‧加德納 (Howrad Gardner)     享譽國際、當代傑出的哈佛心理學家暨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40年前提出顛覆傳統教育思想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理論,   反駁傳統「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的智力觀點,主張智力不該被局限在狹隘的單一面向。   

他大聲呼籲,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應擺脫過去獨斷的單一智能框架,   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持續且廣泛地培養其他面向的智能。     加德納教授擁有二十多項榮譽學位,長年為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Projecr Zero)核心團隊成員,   曾獲《外交政策》與《展望雜誌》選為當今世上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2015年獲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Brock international prize in education)時,   提名委員如此定位他:「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現代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票房明星,   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像加德納,對教育發揮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多元智能理

論問世後,不僅掀起全世界的教改浪潮,激發眾人思索教育的新思路,   更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與父母在教育及教養議題上廣為接受的顯學。   即使是將近40年後的今天,台灣教育政策的方向依然深受多元智能思潮的影響。   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國小階段學習重點,便是「開發多元智能,培養多方興趣」;   而「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重視「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的理念,更完全符合加德納對於傳統標準化測驗的批判。     至今著作已逾30本的加德納教授在這本個人回憶錄之中,   不僅以精闢的見解闡釋新時代下的多元智能理論,   回顧多元智能理論發展

過程中,曾被錯誤詮釋、誤解使用等另作者驚恐不已的軼事,   更追本溯源檢視自我心智架構,梳理自身提出開創性研究的源頭,   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從一個鎮日埋首書堆、熱愛彈奏鋼琴的內向猶太裔小男孩,   一路演變成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思想不受拘束的研究生,最終成為哈佛教授的曲折回憶。   回首過去,他說:「我就像唐吉訶德那樣,義無反顧地追尋我自己的路!」     在本書中,加德納教授引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跨領域天才蓋爾曼(Murray Gell-Mann)之語:   統合心智,勢必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焦點心智!   除了詳細說明統合心智在當今社會特別可貴的原因,   強調統合心智是理想的課程、教學與

教材所應當呈現的內容,也是生活中所應讓孩子學會的關鍵能力,   在親師的共同合作之下,讓孩子的優勢能力發光發熱!     這不只是一本以加德納學術之路為主軸的回憶錄,   更是一本作者探究自我心智、親身驗證多元智能理論的真誠之作。   加德納教授告訴所有父母和老師,   不要再寄望用更多分數來評量孩子潛能,不要再用考試去衡量孩子的聰明或是成就。   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培養統合心智、懂得問問題、願意思考並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願意恆久懷抱學習熱情,才是身為教育及教養者必須念茲在茲的重點所在。      讓我們跟隨著書中平易近人、優美抒情的文字,   一窺大師生命中貌似截然不同的多條學習軌跡,

最後如何交織出一個不凡的統合心智!   各界好評     【國內好評】   嚴長壽公益平台董事長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粉專創立者   賴以威臺師大電機系副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TFT)創辦人暨董事長   詹志禹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曾世杰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陳瓊花退休教授,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藝術學院院長   陳怡倩美國國家藝術教育協會亞洲藝術文化委員會主席   許芯瑋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

DFC 臺灣)發起人兼執行長   張純淑慈心華德福學校創辦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   林崇熙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周育如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吳武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台灣) 理事長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     【海外讚譽】   一本深刻的知名心理學家回憶錄!——《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本易讀性高且值得一讀的好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常有人打趣說,心理學理論往往能反映出理論提出者的真實樣貌,這個說法絕對能套用在加德納

身上,因為他本身就具有創造力、心胸寬闊、機靈巧妙、律己甚嚴,而且能駕馭多元智能。如今,我們能讀到這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在書中暢談如何將多元智能見解貫徹在自身生活與工作上,實在令人可喜可賀!——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及《再啟蒙的年代》(Enlightenment Now)作者     本書記錄一位不同凡響的學者心路歷程。加德納以反思的角度回顧一生,雖是個人回憶錄,卻不失客觀。他為讀者娓娓訴說人生故事,對於形塑人生的重大事件也有深刻見解,讀來趣味盎然,讓我們一窺生命中貌似截然不同的多條線,最後如何

交織出一個不凡的心智。——吉蘭•瑟吉(Kiran Bir Sethi),印度河濱學校創辦人兼Design for Change發起人     霍華德•加德納做到眾多學者一生夢想要做、卻鮮少完成的成就——他提出一個強大的原創想法,加以發展後,改變了整個學科領域的對話方式,更將觸角延伸到學術界外,影響世界各地的社會政策與集體思維。本書清楚說明加德納做出的重大突破,並深刻地描述如何造就他這番成就的人生軌跡及知識養成過程。——史蒂芬•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Tyrant: Shakespeare on Politics)作者     「這個世界太依賴

用大腦和神經元來解釋人類行為,加德納這本眾所矚目的回憶錄則把我們帶往另一個方向,帶我們真實走進他的心智與人生。在這部精彩絕倫、深刻省思的傳記中,加德納對每位讀者敞開心胸,讓讀者檢視當代最偉大且最常被引述之知識份子的非凡心智。」——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波士頓學院研究教授;《感動:教育與社會流動回憶錄》(Moving: A Memoir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作者     「本書帶領我們認識加德納的自我反省,並探索他對於變動中的學術界的種種觀察與心聲。讓我們也開始反省:在這個最需要大家敞開心胸的時候,我們是否反而縮小自己的

眼界呢?」——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重新與人對話》(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及《在一起孤獨》(Reclaiming Conversation: The Power of Talk in a Digital Age)作者   短評推薦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   在教育史上,很少有人像霍華德‧加德納能用一個簡單有力的多元智能理論說服社會大眾,全面改變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加德納的這本書不但分享他當初創立多

元智能理論的過程,更分享他如何跳脫這個榮譽的束縛,創造出另一個統合理論架構。這本書是所有對教育有興趣的人的最好禮物!     吳武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台灣) 理事長   我是「多元智能之父」Howard Gardner的粉絲,和他認識多年,也從事了二十多年多元智能 (MI)研究,並修訂了多元智能量表在兩岸發行,深知他是位劃時代的學者,猶記得1983年時代雜誌曾以他為封面,並宣稱:多元智能的時代來臨了。其MI理論影響當代教育,既深且廣,歷40年不衰,可見其理論含金量之高。其實,他的精彩人生也很有看頭,欣見他的回憶錄《統合心智》出版了,是粉絲們的福音,我當先睹為

快!     許芯瑋,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 臺灣)發起人兼執行長   何其有幸,我能在 2012 年 2月,與 Howard Gardner 博士見上一面,我們在 Design for Change 學習法的發源地,也是電影《三個傻瓜》片尾的那所發人深省的河濱學校(Riverside School)相遇。但最讓我感到醍醐灌頂的,是在那兩天的「追星」時光中,聽到他分享一個又一個改變他人生的故事,而十年後,這本書的問世,讓我能重溫當時那些來不及記下的感動、充滿學習的瞬間。   印象中,我一逮到機會跟 Gardner 博士談話的空檔,就跟他表達我的感謝:從小,我就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也

不夠有自信,因為我就是那個在傳統一元觀念中的語文讀寫和數理能力評量結果都很普通的孩子。終於,我在大學教育學程接觸到多元智能論後,了解我們其實不用再繼續測驗孩子「你有多聰明?」(How SMART are you?)而是引導孩子們探究「你是怎麼樣的聰明法」(HOW are you smart?)身為教育者,我們必須先了解每個孩子的特質,才有辦法開始接下來「因材施教」。我自己也在和自己對話、分析的過程中,漸漸從「人際智能」領域中找到自信,肯定了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價值。     陳怡倩,美國國家藝術教育協會亞洲藝術文化委員會主席   「從多元智能到統合心智,加德納的理念不僅突破教育實踐的盲點,

也是奠定全人教育與心智潛能的發展的重要基石」。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粉專創立者   哈佛大學的加德納教授是當代最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以多元智能理論聞名世界。在這本自傳中,他描述過去的學思歷程如何塑造出自己的「統合心智」。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蓋爾曼曾說:「21世紀最重要的心智類型就是統合心智」。如果你還不熟悉什麼是多元智能和統合心智,這本書你絕不能錯過!

繩梯運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兒童教育基金會的問題,作者謝宛蓁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組別(實驗組、對照組)和不同測驗別(前測、後測)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軟度和敏捷性)的影響。以屏東縣偏遠某國小30名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平均分配到實驗組(男8、女7名,平均身高141.3±7.04公分,體重34.68±9.92公斤)與控制組(男8、女7名,平均身高141.41±6.26公分,體重36.95±6.8公斤)。本研究實驗工具為繩梯,探討五週的繩梯訓練對學童的身體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軟度以及敏捷性是否有改善效果。透過實驗設計的方式,將所得數據採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mix design 2-way ANOVA)加以考驗,若交

互作用顯著,則以單純主要效果(simple main effect)進一步考驗其差異性,顯著水準訂為α= .05。結果發現,五週的繩梯訓練對學童的柔軟度達到顯著的改善效果(實驗組:26.7公分9.8 vs. 30.37.9;控制組:26.48.0 vs. 25.39.1公分,p< .05),但在其他身體素質測試項目並無顯著的改善效果。結論:五週的繩梯運動,可有效提升學童的柔軟度,但無法有效改善其他身體素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