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內湖戶政也說明:內湖 戶政- 小簿公事包最新消息活動訊息宣導事項民政局新聞稿最新消息110-05-17【市政公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北市各區戶政事務所自110年5月17日起暫停夜間服務及 ...

國立臺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溫振華所指導 林秀容的 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史研究 (2006),提出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廨信仰、社史、目加溜灣社、灣裡社、西拉雅族、平埔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施能傑所指導 陳國獻的 週休二日制對政府機關運作之執行評估 (1998),提出因為有 週休二日制、彈性工時、執行評估、公共行政、政策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的解答。

最後網站印象內湖記憶戶動 - 課輔系統則補充:文/巫秋燕、鄭同晟、林基正、蔡美怡合撰(內湖戶政事務所職員) ... 民國99年,內湖就有226位外國人及無戶籍人民,107位大陸地區人民及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初次設籍戶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史研究

為了解決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的問題,作者林秀容 這樣論述:

目加溜灣社屬西拉雅族四大社群之一,是平埔族中與荷蘭人接觸較早的族社。本文欲探究目加溜灣社在不同時間脈絡下,受到統治者與漢人移入影響,所呈現的社會生活與宗教信仰之變遷。目加溜灣社社名部分的記載,在荷治時期有:Baccalouan、Bacoloangh、Baccloangh、Baccrouangh、Baccroangh、Baccroeangh、Backloangh、Bacloangh、Baclouangh、Bacclouang、Baccloulangh、Baccluangh、Backlouwangh、Backaloangh、Baccloan、Backloan、Backoloangh、Bacclo

uangh;鄭氏時期有:目咖喇員番;清治時期有:目加溜灣、加溜灣、嘉溜灣、灣裡、灣�堙B目加留灣、灣里等。該社的社址在今臺南縣善化鎮境內,南至慶安宮前中山路,北至「社內」。社域在今善化鎮與官田鄉境內,東西南分別在今善化鎮之茄拔、西衛、中山路,北邊至今官田鄉之舊社。1629年,該社被荷軍攻伐後,協助荷蘭人攻打其他平埔族社群。1644年以後,該社開始參加荷蘭人的北區地方會議。在荷蘭人的統治之下,該社需負擔勞役與納稅。1636年,該社接受基督教。1656年,該社熟悉教義者已高達全社人數75%。1644年,荷人實施贌社制度,該社生計受贌社商影響而日益窮困。1654年至1656年,該社因受傳染病與蝗害影

響,人口由872人急劇減少為545人。鄭氏時期,該社生活空間因軍隊屯墾與漢人入墾而變小。社民至漢塾讀書可免徭役,轉而勤耕種、務積蓄。1673年,沈光文至社內教學,社民接受漢學教育與漢人方式的醫藥治療。清治時期,該社須納賦、服勞役,並受到目加溜灣汛監控。曾協助清朝平定叛民,乾隆55年(1790),該社有屯丁46名,其養贍地分得八娘坑埔地(今南投縣名間鄉),因距原社址甚遠,開墾不便。清朝設置社學教育社童。在官方機構跟軍事單位及漢人大批入墾下,該社被迫溯灣�媟侗E徙離開。康熙末年,該社由今善化鎮慶安宮前中山路至「社內」範圍,往北至「六分藔」,再由「東勢藔」渡過曾文溪,至「番仔渡頭」、「六雙」與「社仔

舊社」(今官田鄉);乾隆年間再南下往「頭社」(今大內鄉頭社村頭社)遷徙。另一條路線為雍正年間,往東向「茄拔」移動;乾隆年間,溯灣�媟辿頇z渡「石仔瀨」登岸,再進入頭社,接著往東遷徙至嗚頭(今大內鄉環湖村)及噍吧哖地方(今大內鄉曲溪村與二溪村、玉井鄉與南化鄉)。日治時期,善化庄戶籍資料中可能為社民者僅兩位。1933年,官田庄社子庄有社民141人。移川子之藏教授〈頭社熟蕃の歌謠〉(1931)指出,據昭和5年(1930)末調查,頭社大概有熟蕃143戶,830人,此部落原來居住於灣裡,即當時的善化一帶,漸漸移動遷徙到頭社,可得知目加溜灣社民至日治時期已大批居住於頭社。大內庄戶籍資料中,社民來自曾文庄(

今善化鎮)1人、官田庄社子(今官田鄉社子村)6人,移入頭社與嗚頭。明治36年(1903),噍吧哖地方有灣裡社22戶、87人,可見已有部分社民移居至噍吧哖地方。今在官田鄉有1座公廨,大內鄉有6座公廨和該社有關,除供奉「灣裡社」或「社仔社」太上老君(太祖)外,還有漢人神明、日本亡靈,並與鄰近寺廟交流。公廨建築、擺設與祭祀物品趨向漢化,日後要循公廨信仰追溯其後裔將更加困難。其中,老君元帥公祖廟與老君公祖廟不見祀壺,僅神位與香爐,外面有金爐,老君公祖廟內還有天公爐,與漢人廟宇無異。在目前臺灣平埔族的復振運動中,鮮見有目加溜灣社發聲,這點值得再進一步探討。

週休二日制對政府機關運作之執行評估

為了解決內湖戶政事務所遷戶籍的問題,作者陳國獻 這樣論述:

自民國八十七年起,我國政府所實施的「公務人員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是「週休二日制」完全施行之前的漸進過渡階段。為符合我國國情之需要,此一政策經由徐圖漸進的政策過程,配合社會生活型態的變遷,以儘可能減少對於人民生活的衝擊。然而在週休二日制政策的研議時期、決策過程、漸進實施階段,及未來可能的政策方向上,仍然具有許多可供商議之處,作為一個影響社會生活型態與國家經濟發展甚鉅的制度變遷過程,其中的一步一履必須謹慎而行。 本研究試圖評估公務人員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在實施一年之後對政府機關運作的影響,希望透過此一主題的研究,瞭解該制在開始執行的第一年成效如何。針對不同性質的部門,如配合實施

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之機關、因業務性質特殊仍依規定維持全年無休之機關、以及與民眾關係密切而採五天半或六天服務之機關,經由多元指標的運用,深入瞭解並評估其所受到制度變遷之衝擊,進而探究其適應新制度成敗之原因,以評估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為我國公部門之行政運作所帶來的效益何在。 為同時考量本研究之定位與研究者能力所及之範圍,本研究採行「個案研究法」,以評估政府機關在民國八十七年所實施的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對其行政運作之影響。因此本研究就近選擇研究對象,集中於「台北市」選取作為研究對象的若干個案,抽樣的方式是依據不同地區的各類型機關以兼顧地域人口分佈上的差異性。所選擇之個案計有台北市政府

人事處、仁愛醫院、信義區衛生所、大安區公所、士林區公所、台北監理所、萬華第二戶政事務所、內湖戶政事務所、北投戶政事務所等九個。 於本研究中,社會大眾在資訊不足及社會成本均攤的認知情境下,對於公部門資源的索取遠大於其所能適當使用的數量,民眾仍處於短視近利的心態,未曾顧慮到行政資源因其苛求而揮霍無度的狀態。在民眾、公務人員及高層決策官僚的三角關係,民眾看似因恣行民意而身受榮寵,實則虧負正當使用社會資源的義務,同時成為潛在的受害者與加害者。 決策官僚於其中仍不得不肩負部分的責任。儘管受限於政治生態及民意高漲的社會現況中,廢革前任市長所留下的諸多施政措施(諸如

各項加強為民服務政策)極有可能遭外界解讀為政黨輪替後的政策傾軋,但是,妥協於民意往往必須以犧牲專業知識及整體社會利益為代價,最後更將因與之妥協而適足以害之。決策者當務之急應是與民眾進行溝通,使民眾進一步瞭解現況之下的利弊得失,進而爭取民意對於政策改革的支持。人民的眼睛能否雪亮以洞察世理,為政者的坦誠以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公務人員在此三角關係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既無決定政策走向的權力,也無法有效反應其深刻的感觸與體驗,然而,對於政府機關週休二日的實務現況之瞭解卻也無人能出其右。易言之,公務人員眼見行政資源濫用,人力於雙週週六遭受閒置,於單週週六卻有不足,工作量的不平均與

工作時間的紊亂徒增公務人員的工作壓力,甚而抹煞了當初週休二日制良善的政策立意。 制度的更迭遞嬗是為了改善社會現狀而起,在此新制度取代舊制度的過程裡,不時地回顅與檢討將幫助我們踏出更為穩重的下一步。每月二次週休二日制的實施在多方勢力競逐之下拍板定案,正如政府機關延長為民服務所需的人力安排一直是在員工紛亂的工作時間表中倉促成軍。新舊制度交替之際,民眾對於政府機關始終存在著無盡的要求與課責,位居前線服務的公務人員則對於不當政策導致行政資源濫用的情形大肆撻伐,身居高位的決策者卻須在瞭解實情的狀況下與民粹政治妥協。從此一執行評估中可以明白見到週休二日制政策的執行過程中仍有許多可以改善

之處,有賴決策高層體察實情後積極整合民眾及基層公務人員的真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