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瑞‧達利歐寫的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和郭秋慶的 歐洲小而強的國家:瑞士、荷蘭、芬蘭與愛爾蘭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港媒:美中擬2022年1月舉行高階軍事對話| 國際焦點 - 經濟日報也說明:據報導,美國軍方一直試圖推動奧斯汀與排名第一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會談;但中方則認為應由 ... 美評估全球軍力部署強化關島澳洲基地抗衡中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翰蘆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國際政治研究所 譚偉恩所指導 林詠漢的 科技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兩岸無人飛行載具軍事發展應用之比較研究 (2020),提出全球軍力排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人飛行載具、軍事科技、國家安全、安全困境、兩岸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黃介正所指導 陳銘君的 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對東亞區域安全之影響 (2018),提出因為有 東海防空識別區、新型大國關係、美日安保條約、釣魚臺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球軍力排名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全球军力排名榜出炉,中国排名第二,网友 - 腾讯則補充:原标题:2021全球军力排名榜出炉,中国排名第二,网友:谦虚还有俄罗斯虽然不同的国际机构在进行世界军事排名时,具体的排名先后顺序不一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球軍力排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為了解決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作者瑞‧達利歐 這樣論述: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   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刺激思考,超級重要的必讀之書,書中列出很多事實,創造出一幅難以反駁的驚人圖像。我希望更多人閱讀和討論這本書。」——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   幾年前,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發現一生未曾發生過,但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的重大發展正開始醞釀,包括三大週期循環進入緊張狀態: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鉅額債務與零利率促

使世界三大準備通貨國大量印製鈔票;2)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各國的財富、政治與價值觀鴻溝擴大到百年來最嚴重狀態,並導致各國國內大規模政治與社會衝突,尤其美國;3)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以及世界新強權(中國)的崛起對當前世界強權(美國)與現有世界秩序所造成的挑戰等。在歷史上,前一次的類似情境是在1930年至1945年期間(即二次大戰前)發生。這個相似性促使達利歐開始深入研究歷史上的類似時期,以理解那幾年所發生的一切,揣摩未來幾年的可能發展,進而為迎面而來的各種狀況預作準備。   這就是本書的緣起。   達利歐開始探討過去五百年間三大準備通貨帝國(荷蘭、英國與美國)以及六個其他顯赫帝國(德國、法國

、俄羅斯、印度、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從中描繪出「大循環」(Big Cycle):偉大的帝國通常延續大約250年,大型經濟、債務與政治週期,則延續大約50至100年。衡量帝國實力有十八項關鍵指標(教育、創新與科技、成本競爭力、軍事實力、貿易、經濟產出、市場與金融中心、準備通貨地位、地質、資源分配效率、自然災害、基礎建設與投資、性格/決心/文明、治理/法治、貧富/價值觀差距),國家在和平與繁榮時期←→蕭條、革命與戰爭時期之間來回擺盪。在和平與繁榮時期,偉大的創造力與生產力使生活水準大幅提升,而在蕭條、革命與戰爭時期,則會爆發許多因財富與勢力而起的征戰,例如荷蘭取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於1581

年獨立;英國崛起擊敗荷蘭,在19世紀成為日不落帝國;二戰後美國成為霸權,扮演全球警察角色,在21世紀則遭遇中國挑戰。   那麼,現在的美國、中國國力各自如何?   達利歐及橋水團隊以演算法為工具,以發展數據為基礎打分數:美國是一個正在逐漸衰退的強國(在當今主要國家中仍排名第一),主要優勢在於其強大的資本市場和金融中心、創新/技術、高水準教育、強大軍力、儲備貨幣地位,以及較高經濟產出。中國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強國(在當今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二),尤其對全球貿易、創新和技術以及作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都在增加,可能(或即將)引起的戰爭有1)貿易/經濟戰、2)科技戰、3)地緣政治戰、4)資本戰、5)軍事戰、

文化戰、7)自我戰,美中的財富、政治和價值觀迥異,最有爆炸性的衝突是美中之間對於台灣議題的抵觸:中國想統一台灣,美國希望維持現狀,中國不惜一戰,美國則「不一定」保衛台灣。若兩國不自制,衝突勢必升高。下一個大的風險爆發點大約是在五年後。   如何因應?達利歐建議投資人該做的事是了解所有的可能性,考慮最壞的情況:在投資面,基於成長、通貨膨脹、風險溢價和貼現率這四個驅動因素,建構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將風險降低;對政策制定者來說,可以使用十八個衡量標準為國家做健檢,衡量國家是欣欣向榮還是日益衰落,對未來的決定因素做出改變,以獲得更好的未來。   財富、權力以及世界秩序的變遷,深刻影響所有國家、每

一個人。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閱畢說:「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達利歐的書是了解我們時代的必備讀物。」無論你同不同意,這本書都將給你一個展望未來的全新角度。 本書特色   1.達利歐開時光機,帶你走一趟五百年來大國興衰歷程   本書考察史上最動盪的經濟和政治時期,研究主要帝國包括荷蘭、英國、中國歷朝歷代和美國,透視推動帝國興衰的「大週期」(Big Cycle)。從這個極度宏觀的大局視角來看強權的興起與衰敗,你會更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原則,以及國家/自身在歷史中的定位。   2. 演算法可以算國運?評估美中及世界大國財富和權力現狀與前景打分數   橋水基金團隊藉由演算法對11國實力健檢,以

此判斷各國未來走向及資金流向,預先擬定因應之道。   3.世界局勢動盪,如何保護你的財富?   財富、權力和世界秩序變局之下,所有國家、每個人都必然受其左右,唯有了解週期、進而因應週期調整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才能避開不利影響, 甚至從中獲利。   4.美中角力,達利歐怎麼看:美國處於下降段、中國處於上升段   從大週期角度看美中相對位置:美國內部有債務負擔、成長放緩之憂及政治社會亂象;中國則實力遽增,挑戰美國強權。由歷史觀之,兩強相爭終需一戰,美國目前雖然領先,但勝算將愈來愈低。   5.衝突爆發點:2026年在台海、南海發生   身在國際熱點上的台灣和台灣人,你可以不同意、卻不能不知道

美國的一派觀點:美中主要分歧在於台灣,美國要維持東海、南海的戰略利益,而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雙方正測試彼此的底線,軍事敵對持續升高,約五年後可能爆發衝突…… 專業推薦   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亨利‧季辛吉(美國前國務卿)∣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學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 )∣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馬克‧庫班(NBA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蒂姆‧蓋特納(美國前財政部長)∣傑米‧戴蒙(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雅莉安娜‧赫芬頓∣《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刺激思考,超級重要的必讀之書,書中列出很多事實

,創造出一幅難以反駁的驚人圖像。我希望更多人閱讀和討論這本書。」 ——比爾‧蓋茲 (微軟創辦人) 「這本關照全局新書中匯集了各種經濟、社會和政治指標來追蹤國家的興衰軌跡。這是一項重大貢獻,也是對西方的緊急警告。」——亨利‧季辛吉(美國前國務卿) 「一本關於過去五百年以來帝國興衰的大膽而實用的指南——為今天的美國和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教訓。」——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學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 ) 「本書對推動過去五百年歷史的因果關係的描述,以及這如何為處理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實用指導,我深受吸引。這很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書,如果不是十年的話。本書必讀。」 ——雅

莉安娜‧赫芬頓(《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   「本書範圍很廣——揭示了國家在全球經濟和政治舞台上獲勝的最大原因,並將其應用於當今的中國和美國。讀完本書,你可能不會再看到同樣的世界了。」——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   「歷史太重要了,不能留給歷史學家。只有達利歐才敢如此大膽地嘗試對世界金融、經濟和政治歷史進行這樣的統合工作。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達利歐的書是了解我們時代的必備讀物。」——勞倫斯‧薩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   「我們如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而導致國家衰敗?請讀這本書。達利歐展示了歷史如何提供了模型,以指導我們如何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馬克‧庫班(NBA

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   「達利歐的著述對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都是引人入勝的讀物。本書對推動經濟週期和帝國興衰的原因有出色又深思熟慮的研究。」——蒂姆‧蓋特納(美國前財政部長)   「達利歐透過觀察帝國的興衰,展示了經濟、文化、軍事實力、創新、不平等和其他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為我們提供了鼓舞人心和發人深省的體驗,讓人驚艷萬分。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視角來思考非常令人煩惱的問題,例如美國與中國的狀況。」——傑米‧戴蒙(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

全球軍力排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擁 #核彈 大國前3名: #俄羅斯 、 #美國 、 #中國 。修等幾咧…台灣也差一點有核彈?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核彈有個厲害的稱呼叫做毀滅性武器,它的毀滅性究竟有多高呢?從二戰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可見一斑,當時的廣島與長崎成為人間煉獄。根據報導,當時大難不死的人回憶,身邊看到的人都是全身灼傷,分不清是男是女,接近爆炸點的人幾乎是瞬間蒸發不見。另外有份統計資料顯示,廣島25萬,長崎近14萬人都死於美國的原子彈轟炸之下,並且危害持續到了現在。

核彈威力如此之大,成為各國顯示強大軍力的象徵,根據2020年6月日本「共同社」報導,長崎大學核武器廢除研究中心公布全球核彈頭的分布圖,全球9個持有核彈的國家,合計約有13410枚,擁有核彈頭數量最多的是俄羅斯,有6370枚、第二名美國5800枚、中國則增加30枚至320枚,成為第三名、去年第三的法國有290枚、英國195枚、巴基斯坦160枚、印度150枚、以色列90枚,北韓35枚。

但在同年的8月,美國陸軍發布的報告則指出,據信北韓坐擁至多60枚核彈,除此之外,北韓更擁有20款化學武器、存量最多達5000噸,為全球化武規模第3大的國家。只能說金小胖這麼嗆,原來是超有底氣的!

再來看看全球排名,哪國的核武最殺?第10名MK-14核彈 國家:美國、第9名 MK-16(TX-16/EC-16)核彈 - 700萬噸 國家:美國、第8名B53(MK-53)核彈 - 900萬噸 國家:美國、第7名MK-36核彈 - 1000萬噸 國家:美國、第6名常春藤“邁克”氫彈 國家:美國、第5名 MK-24/B-24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4名MK-17/EC-17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3名TX-21“小蝦”(城堡行動) - 1480萬噸 國家:美國、第2名B41核彈 - 2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1名沙皇炸彈(RDS-220氫彈) - 5千萬噸 國家:俄羅斯。

據報導沙皇炸彈的殺傷力是廣島原子彈的3333倍,爆炸的蕈狀雲直衝上64公里,擴散範圍超過一百多公里,爆炸威力十分驚人。

別稱為沙皇炸彈的RDS220,是冷戰期間由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計數量有兩枚,一枚試爆,另一枚留作研究和備用。一顆被稱為庫茲卡的媽媽,在俄羅斯諺語中有「要你好看」之意,製造計畫是由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狂熱推動而成,他希望能夠製造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讓世界在蘇聯的面前顫抖,經過改良設計後,將炸彈的反應釉塗層改為金屬鉛,減緩了爆炸威力,不僅讓當時輸送炸彈的人員有機會逃生,也降低爆炸產生的輻射量,而此場試驗更引起國際重視。

戰鬥民族就是狂,俄羅斯國防部日前(25日)表示,他們已經有能力從該國位於敘利亞的空軍基地派出裝配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拓展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實力。

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發聲明說,3架配備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圖-22M3」(Tu-22M3)已經飛往赫梅米姆(Hmeymim)空軍基地。該基地的跑道已經加長,其中1條跑道甚至加長至能讓俄羅斯運營所有種類的飛機。而這3架剛送到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轟炸機,在返回俄羅斯之前,將在地中海附近演習。

另外,被列為美國空軍最高機密的新世代無人太空飛機「X-37B」,於2010年4月22日首次升空試飛,至今已經6次,美國空軍從未說明它的功能。俄羅斯軍火工業高層驚爆,X37-B可能是一架不折不扣的「太空核武轟炸機」,具備攜帶核彈的能力,而且一次能夠攜帶6顆,可隨時攻擊地球上任一目標,沒人可以攔截!真的是這樣嗎?

而台灣與核彈的距離也曾經只差一步之遙,據報導指出,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接受學者口述歷史訪談,讓沉寂多時的台灣核武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一位熟悉台灣軍武發展的退休官員說,台灣過去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子武器,其實只剩一步之遙,我國現在仍具有相關實力,「但不再製造,也不會再擁有。」

前述退休官員指出,台灣發展核武的起因,在於中國在一九六四年試爆原子彈成功,讓蔣介石深受震驚及威脅,因此引進以色列經驗及技術,在台灣成立中科院。而中科院所屬的各個研究單位,都是為了要配合發展核武而成立,一九六六年中國又成功試爆核彈,更讓政府堅定發展核武的決心。

這位離開中科院多年的高階退休官員說,七○年代,我國的國際環境接連遭遇被迫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重大挫敗,加上中國核彈技術日漸成熟,中華民國台灣實際上是處於一個風雨飄搖的環境中,「台灣發展核武,絕非要擁核自重,而是希望擁核自保」,才會在美國的嚴密監控下仍執意要發展核武。

退休官員表示,在張憲義事件爆發前,我國其實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彈只有一步之遙,「電腦模擬數據都已完成,能攜帶彈頭的長程投射載具雖然不夠穩定,但也有了,只差沒有做核試爆…。」核彈這麼厲害,但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有可能做出比核彈更具毀滅性的武器嗎?

最後要來講講台灣有可能成為遠征基地的核心嗎?國防院(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美國海軍陸戰隊高層相信,今後陸戰隊須轉型為具「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分散小部隊,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任務,以垂直起降的MV-22魚鷹式旋翼機、濱海戰鬥艦、突襲快艇搭配無人載具,快速在選定的島嶼、島礁間進行突襲並迅速撤離的機動作戰,目的在於將對手領域周邊的一連串島嶼、島礁改造成飛彈陣地。

而近期所揭露的最新計畫,美陸戰隊更希望透過由兩棲突擊艦、駁船甚至是浮動平台,將遠征前進基地擴充為陸上加海上的據點網絡,加強對地面與空中機動部隊向外突擊支援,而台灣則可作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關鍵核心。

#施孝瑋 @RJ台灣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科技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兩岸無人飛行載具軍事發展應用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作者林詠漢 這樣論述:

以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的研發及應用來看,北京當局已有大量且具體的投入,這使得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能力獲得相當程度的強化,也同時對台灣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本文假定(assume)UAV的運用是一個國家科技水準提升的指標,它是一種國力的展現,會改變既存國際體系中的權力分配。在此情況下,台灣面臨中國UAV相關軍事能力的增加,有必要加速研發和提升自身UAV的相關軍備,並設法在戰場環境中充分運用UAV的相關科技去反制中國,以確保國家安全。然而,一旦如此為之,安全困境就成為兩岸關係必然的結果,無論對台灣自己或是區域的安全皆無益處。

歐洲小而強的國家:瑞士、荷蘭、芬蘭與愛爾蘭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為了解決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作者郭秋慶 這樣論述:

  中小型國家,不必要對抗強權,也未必要扈從強權;中小型國家,可以發展出對自己更有利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歐洲有不少的中小型國家,它們克服自己的弱勢,甚至將弱勢轉成優勢。這樣的逆轉勝的能力,有的是來自先人對地理與局勢的決斷與智慧,也有的是出自領導人的審時度勢,並且在國人的自覺與努力下,得以在國際社會上處於有利的地位。     「一瑞三蘭」,即瑞士、荷蘭、芬蘭以及愛爾蘭,它們是非常值得同樣是小國的台灣需要去深入關注的歐洲小而強國家。台灣從「一瑞三蘭」可以得到歷史借鏡,可以找出如何開展出小國的生存與發展之道,尤其是在外交與安全方面,以及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瑞三蘭」,就是台灣力求逆境生存的一

面鏡子。 作者簡介   郭秋慶     學歷   .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博士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山社科所副研究員   .東海大學政治系暨研究所兼任教授   .淡江大學德文系主任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暨歐洲聯盟研究中心主任   .輔仁大學歐盟研究學程兼任教授   .德國基爾大學政治系暨康斯坦茲大學公行系客座研究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政治系訪問學人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訪問研究學人   .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顧問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瑞士外交與安全作為 壹、從邦、邦聯到共和國的建立/ 001 貳、瑞士聯邦的「獨特性」/ 006 參、「

永久中立」國扮演的角色/ 006 肆、二次大戰期間在國際上的作為/ 008 伍、冷戰時代奉守特例的中立信念/ 016 陸、後冷戰時代中立國的新解釋/ 023 瑞士經濟發展 壹、孕育出優秀的特定產業/ 033 貳、經濟成長造就代表性產業/ 039 參、貿易型國家/ 044 肆、因應歐洲整合的做法/ 048 伍、經濟總體的戰略/ 051 陸、財政中心的發展/ 061 荷蘭外交與安全作為 壹、對外關係的傳統/ 065 貳、尼德蘭王國展現中型強權/ 068 參、中立政策有利自由貿易/ 070 肆、中立政策的魅力所在/ 071 伍、懷抱中立安然渡過一次大戰/ 073 陸、二次大戰不幸遭到德國佔領/

075 柒、二戰後變成中小型國家/ 076 捌、柔性實力的展現/ 078 玖、外交政策著重客觀環境和國家能力/ 081 荷蘭經濟發展 壹、重商主義的經濟/ 090 貳、展現商業霸權/ 092 參、非「主要的經濟體」時代到來/ 094 肆、重新定位經濟的發展/ 095 伍、獨特的社會政治發展/ 097 陸、經濟存在卡特爾行為/ 098 柒、出現經濟暨社會的組合主義/ 101 捌、跨國公司的發展/ 104 玖、出現競爭性經濟暨社會組合主義/ 106 拾、荷蘭的社會保障體系/ 107 芬蘭外交與安全作為 壹、瑞典與俄羅斯強鄰佔領時代/ 114 貳、洞悉自己處境的帕斯基維/ 122 參、帕斯基維-

柯科寧路線(Paasikivi-Kekkonen Line)的出現/ 128 肆、面臨蘇聯走進新思維(Perestroika)時代/ 134 伍、一般對「芬蘭化」的誤解/ 136 陸、從芬蘭-蘇聯到芬蘭-俄羅斯的關係/ 138 柒、芬蘭與俄羅斯關係的未來/ 140 捌、希望發展與北約組織關係/ 141 芬蘭經濟發展 壹、經濟精英展現較多的合作/ 145 貳、經濟現代化與社群主義精神/ 146 參、以合作資本主義增進出口收益/ 149 肆、林產業資源的分散化/ 151 伍、經濟理事會的功能/ 153 陸、出口貿易保護主義時期/ 154 柒、因應西方自由貿易的經濟整合/ 156 捌、與蘇聯貿易的

特殊關係/ 159 玖、國家組合主義的成就/ 161 拾、產業政策面臨調整/ 166 拾壹、加入歐洲經濟區/ 169 拾貳、蘇聯瓦解後加入歐盟/ 172 拾參、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到來/ 173 拾肆、福利國家的模式/ 176 愛爾蘭外交與安全作為 壹、國族主義的成長/ 181 貳、天主教徒本身的自覺/ 185 參、爭取最終的獨立自主/ 189 肆、成立愛爾蘭共和國/ 197 伍、對國際新安全環境的適應/ 200 愛爾蘭經濟發展 壹、經濟不振的糧倉/ 205 貳、保護主義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 206 參、推行外向型經濟戰略/ 207 肆、全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 214 伍、跨國公司的避稅天堂

嗎/ 216 陸、歐洲聯盟的經濟效應/ 217 柒、受青睞的「塞爾特之虎」時期/ 218 捌、勞資組合主義的演展/ 223 玖、開啟創新策略以提高競爭力/ 227 拾、社會福利的發展/ 229 序言     在國際上,中小型(或稱小型)國家先天的條件不足,譬如領土偏小、資源匱乏與人口稀少,加上軍力有限,確實是國際社會的弱勢成員。它們在面對國際社會的挑戰,經常是缺乏足夠的能力,尤其是面對周圍的強權,隨時都有可能遭受壓迫或欺凌。     不過,有些中小型國家既不扈從於強權,也不採取對抗,它們為求在國際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以自己的智慧考量對其較為有利的自身與對外戰略,在國際上有傲人的表現,不少的國

家排名它們名列前茅,像國家的生活水準、全球的和平指標、貪污觀感指數、優良國家指數(Good Country Index)等,而受到世人的稱讚,這確實值得台灣參考與學習。     長期以來,筆者在研究所和大學部教授國際政治與經濟,在講授歐洲聯盟與其主要會員國的議題,進一步關注到一些歐洲中小型國家的成就。一般而言,國際政治或經濟的研究,在探討主要的強權國家、國際間重大衝突,以及國際規則與制度等,文章與書籍的撰寫較為豐富,而較忽略中小型國家是如何身處於國際社會,以致於探討它們的學者或書刊文章相對的少,有時學者、媒體或政治人物也不經意地貶抑中小型國家。     若論中小型國家,其值得吾人關注的在於,它

們是如何克服自己的弱勢,甚至能將弱勢轉成優勢,這有的來自先人對地理與局勢的決斷與智慧,也有出自領導人的審時度勢,並且在國人的自覺與努力下,得以在國際社會上處在有利的地位,本書僅以最值得闡述的「一瑞三蘭」為對象,像瑞士有辦法吸引眾多的國際投資,成為國際經濟最為穩定的國家;荷蘭在對外關係上奉守自由貿易、開放性、非歐陸的視野、政治中立以及尊重國際法為原則,創造出該國生活的富裕;芬蘭的領導人洞察自己的國際處境,奠立良好的發展策略,開拓出有利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愛爾蘭則以民族主義彰顯自己存在的價值,並致力於開展國際市場,獲得民生福祉極大的提升,這些國家的表現令人肯定與欣賞,不愧是所謂的小而強的國家。其實,

在歐洲地區仍有其他小而強的國家、像瑞典、挪威、丹麥、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摩納哥等。不過,本文因篇幅所限,僅論述上述較有代表性的小而強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重點針對它們值得關注的外交與安全的作為,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點,以期對吾人有所省思與借鏡。唯筆者才疏學淺,疏漏或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請師長、先進不吝指正。

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對東亞區域安全之影響

為了解決全球軍力排名的問題,作者陳銘君 這樣論述:

東亞地區自「八二三砲戰」後迄今,穩定發展了近40年,造就了高成長的經濟動能。中國大陸順勢掌握契機,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美國與中國大陸新型大國關係儼然成形,中國大陸在追求世界大國地位的同時,構建世界一流的軍事力量、經濟能力及維護領土之完整,更是重中之重。而自2012年日本將釣魚臺「國有化」後,中國大陸於2013年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此舉牽動著中國大陸、美、日、韓、臺等地區。由於中國大陸與日本擁有深遠的文化淵源及複雜的歷史傷痛;而中國大陸與美國間的權力轉移,使得東亞區域安全看似乎岌岌可危。 美國作為世界權力分配的主宰者,倘若能抑制潛在霸權的形成,或以國際規範來圭臬現狀,不僅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

益,亦是維持坐穩世界強權的核心。若因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劃設而與中國大陸大動干戈,並非符合美、中雙方利益;而中日發生衝突的機率遠比中美發生衝突的機率高。研究發現日本自從2012年釣魚臺宣布國有化後,中國大陸於2013年以無預警的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自此之後中國大陸常態派出航空器與船舶在其劃設之識別區內實施例行性的巡航,使日本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中日的關係更是盪到谷底。日本也因應中國大陸領空(防空識別區)侵犯逐年調高防衛防預算來防範中國大陸帶來的威脅。 由於中國大陸近年致力於經濟發展,且與美國、日本存在著相互依存的經濟利益,故僅能藉由東海周邊海空域的博弈行為,驅使日本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利

益互惠」的可能。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約四十周年紀念,中國大陸也在2017年調降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巡弋頻次;中日本關係自2012年因釣魚臺「國有化」後探至冰點,於2017年雙方釋出善意,使得冷凍的關係逐漸升溫,在2018年終於盼到春天的氣息。故本研究針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劃定所引發的區域緊張,並非造成東亞區域安全危機;而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劃定也非引爆美、中、日三方的武裝衝突的導火線,因為三方損失的將是無法估計的龐大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