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寫的 中國-台灣問題(涉台幹部讀本)配套資料-從對岸看台灣,國台辦權威文件 和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的 中國:台灣問題:從對岸看台灣,國台辦權威文件(涉台幹部讀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崧燁文化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國境警察學系碩士班 汪毓瑋所指導 饒瑞桓的 從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論國家反情報作為 (2019),提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兩岸協議條例、國安審查、反情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邱坤玄所指導 余肇哲的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2008-2015) (2015),提出因為有 兩岸關係、中共對台政策、文化交流、新功能主義、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重點而找出了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台灣問題(涉台幹部讀本)配套資料-從對岸看台灣,國台辦權威文件

為了解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作者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 這樣論述:

  為了適應廣大幹部群眾在新形勢下關心中國統一大業、學習理解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和法律規範、熱心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的需要,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組織編寫了《中國臺灣問題(幹部讀本)》(2014年版),同時選編了這本配套資料。   這套資料分四個部分,原則上以時間為序,分別選編「對台工作重要法律文獻」「對台工作方針政策重要文獻」「兩岸協議及共識」「涉台重要國際文獻」。   希望通過這些基本文獻,輔助讀者在閱讀《中國臺灣問題(幹部讀本)》時,進一步瞭解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發展歷程,進一步理解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進一步為推進中國和平統一而努力。   編者

的話   一、對台工作重要法律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第31條)(1982年12月4日) 反分裂國家法 附:關於《反分裂國家法(草案)》的說明(2005年3月8日)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1991年12月17日國務院令第9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民眾投資保護法 臺灣海峽兩岸間航運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認可臺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民眾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 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2005年6月14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6號) 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 臺灣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相關規定 臺灣記者在中國大陸採訪辦法 最高人民法

院――關於涉台民事訴訟文書送達的相關規定 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管理辦法(2010年11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規定 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二、對台工作方針政策重要文獻 中國政府關於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臺灣的聲明(節錄)(1950年6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臺灣民眾書(1958年10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臺灣民眾書(1958年10月25日) 毛澤東:關於臺灣問題(1959年5月10日) 周恩來概括的「一綱四目」(1960年5月24日) 毛澤東:中國在聯合國只能有一個代表(1961年6月13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民眾書

(1979年1月1日) 葉劍英向新華社記者發表的談話(1981年9月30日) 鄧小平:中國大陸與臺和平統一的設想(1983年6月26日) 鄧穎超談「更寄希望於臺灣各族人民」(1984年9月28日) 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談話(節錄)(1984年10月22日) 江澤民:為促進中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1995年1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處理「九七」後,香港涉台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政策 李鵬:完成中國統一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1996年1月30日) 李鵬在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節錄)(1997年3月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節錄)(1

997年9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處理「九九」後,澳門涉台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政策 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節錄)(2000年3月5日) 錢其琛:早日完成中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01年1月22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節錄)(2002年11月8日) 吳邦國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三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談話(節錄)(2004年12月29日) 賈慶林: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繼續爭取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2005年1月28日) 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2005年3月4日)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

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會談新聞公報(2005年4月29日)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談新聞公報(2005年5月12日) 胡錦濤: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2006年4月16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節錄)(2007年10月15日) 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08年12月31日) 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節錄)(2009年3月5日) 賈慶林在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談話座談會上的談話(2009年12月30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節錄)(2012年11月8日) 習近平:共同開創中華

民族美好未來(2013年4月8日、10月6日) 習近平: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2013年6月13日) 俞正聲在第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的致辭(2013年6月16日) 習近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節錄)(2014年3月5日) 習近平:擔當起開拓兩岸關係前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2014年5月7日) 習近平: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2014年9月26日)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1993年8月31日)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2000年2月21日) 中共中央授權台辦負責人就海峽

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問題,發表談話(1991年6月7日)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授權就目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2004年5月17日) 陳雲林:努力開創對台工作新局面(2007年12月17日) 王毅在「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上的談話(2012年11月26日) 張志軍談首次訪問臺灣的成果和體會(2014年6月30日) 張志軍: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2014年9月11日)   三、兩岸協議及共識 海峽兩岸紅十字組織有關海上遣返協定(《金門協定》)(1990年9月12日) 海協會就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商談致函

海基會(1992年11月16日) 汪辜會談共同協定(1993年4月29日) 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2008年6月13日) 海峽兩岸空運協議(2008年11月4日)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2008年11月4日) 海峽兩岸郵政協議(2008年11月4日)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2009年4月26日) 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定(2009年4月26日) 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2009年4月26日) 海協會與海基會就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事宜達成共識(2009年4月26日)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2010年6月29日) 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定(2010年6月29日) 海峽兩岸投

資保護和促進協定(2012年8月9日)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2013年6月21日)   四、涉台重要國際文獻 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日本投降條款(節錄)(1945年9月2日) 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1971年10月25日) 中美聯合公報(節錄)(1972年2月28日) 中日聯合聲明(1972年9月29日)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8月12日) 中美建交公報(1978年12月16日) 中美聯合公報(節錄)(1982年8月17日) 中美聯合聲明(節錄)(1997年10月29日) 中日聯合宣言(節錄)(1998年11月26日) 中美聯

合聲明(節錄)(2009年11月17日) 中美聯合聲明(節錄)(2011年1月19日)         編者的話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豐富發展,指引對台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為了適應廣大幹部群眾在新形勢下關心中國統一大業、學習理解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和法律規範、熱心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的需要,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組織編寫了《中國臺灣問題(幹部讀本)》(2014年版),同時選編了這本配套資料。   這套資料分四個部分,原則上以時間為序,分別選編「對台工作重要法律文獻」「對台工作方針政策重要文獻」「兩岸協議及共識

」「涉台重要國際文獻」。   希望通過這些基本文獻,輔助讀者在閱讀《中國臺灣問題(幹部讀本)》時,進一步瞭解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發展歷程,進一步理解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進一步為推進中國和平統一而努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第31條)(1982年12月4日)序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一八四〇年以後,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後繼的英勇奮鬥。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

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鬥爭和其他形式的鬥爭以後,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

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侵略、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增強了國防。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農業生產顯著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廣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3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9vBgUVWpn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email protected]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上周三(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紀念日,也許是為遷就國家領導人的行程,當日深圳並無大鑼大鼓的紀念活動,但作為深圳的近鄰,港人對這個隔籬鄰居40年的變遷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到今日成為全球知名的創科之城,深圳的發展稱得上一個奇蹟,而從過往摸着石頭過河的「探路者」,到今時今日的「示範區」,深圳的發展亦折射出中國模式的發展歷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設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在建立後的首個10年,被官方定位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鄧小平要其發揮「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和對外政策的窗口」作用;第二個10年,增加了「爭當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示範地區」的定位;30年時,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則要其「為保持香港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蘋果頭條
本港武漢肺炎疫情放緩,但昨日仍有18宗確診個案,當中16宗為本地個案,有5宗仍未追查到源頭。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仍有約10宗的初步確診,當中包括一個警員以及元朗西醫診所的一名護士。至昨晚警方已公佈該名駐守警察總部的29歲警員確診。另外,匡智梨木樹宿舍昨日分別再有1名員工及1名院友確診,該群組累計已有16人受感染。而前日確診的地產經紀,連同該個案港景匯商場已有3名不同公司的地產經紀遭感染,衞生署表示會向商場及商舖的職員派發樣本收集樽檢測。至昨晚,本港單日再增3人死亡,當中包括東區醫院一名70歲男患者(第4096號個案),是東區醫院老人病房的第3名死者。醫管局至昨晨9時,新增符合呈報準則的19宗懷疑個案,並有38名確診病人出院,至今有4,287人康復出院。而現時仍有367名確診病人仍在18間醫院及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留醫,23人情況危殆、31人嚴重,其餘313人情況穩定。

東方正論
疫情肆虐,本港經濟活動幾近停擺,建造業也不例外。在進度落後下,地盤開工日子例必加倍趕工,懷疑因此成為工人的催命符,八個月內最少發生十七宗奪命工業意外,平均一個月有兩人死亡,情況異乎尋常。歸根究柢,目前的職安健法例落後,對無良僱主罰則輕微,港府一直拖延修例,儼然幫兇。本報統計發現,今年一至八月發生在工地的十七宗致命意外,導致十七名工人死亡,大部分都是從高處墮下,以及吊運工程期間被重物墮下擊斃,最年輕的死者僅廿多歲,令人扼腕。第三波疫情在七月爆發,該個月短短十日內即發生四宗致命個案,情況之密集前所未見。業界指出,有些承建商為免太多工人聚集造成播疫風險,一度減少開工人數,甚至停工,導致施工時間減少,地盤或為趕進度,開工時忽略安全評估及措施,最終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星島社論
政府為找出社區的新冠肺炎隱性患者,星期二將啟動「普及社區檢測計畫」,昨早七時起接受網上登記,截至昨傍晚六時,已有二十二萬人登記,超過三十個檢測中心於首日預約已爆滿。統籌計畫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指,普及檢測以盡快找出隱形患者,切斷傳播鏈,令第三波疫情結束,同時為日後防控疫情進行預演,日後如果面對第四、第五波疫情時,可依靠加強個案追蹤,以及快速進行大量檢測來控制疫情,不用動輒關閉口岸,嚴控社交距離,關閉多種場所等措施,令業界生意受影響。全港設有一百四十一間採樣檢測中心,已招募超過六千名醫護及學生協助採樣。截至昨約傍晚六時,已經有逾二十二萬名市民預約做檢測,超過三十個檢測中心於周二檢測首日已爆滿。

從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論國家反情報作為

為了解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作者饒瑞桓 這樣論述:

兩岸自民國76年解除戒嚴起,逐步開放探親、旅遊、經商、文化、教育等交流,惟迄今因國際現勢、政治因素等,交流時而熱絡、時而緊縮,雖然官方交流似趨冷淡,然民間各階層交流仍屬緊密,綜觀中國大陸現階段除一方面以文攻武嚇手段,持續打壓我國際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又以各項優惠、讓利措施,企圖以商逼政,謀我之心未曾間斷。民國103年3月14日,立法院強勢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致輿論躂伐,甚導致「大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抗議等情,究其原因除正、反二方在經濟方面的爭點外;另一個就是缺乏協議的監督機制,該協議條文後因故撤回,並以「先立法、後審查」的方式擱置,進而促生「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惟迄民國10

8年4月,朝野仍因立場不同未能進行該條例審查,本文將嘗試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之立法背景、原因、歷程,以及條文內有關「國安審查」機制,並結合我國現有反情報機制、法源依據及實務工作上所面臨到的困境,逐一實施探討。以我國而言,一直以來「反情報」都是依附在「情報」工作的範疇內,甚少有學者針就「反情報」工作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法」及「歷史研究法」,結合個案分析,期提出具體建議,俾供爾後施政參考。關鍵詞:兩岸協議條例、國安審查、反情報

中國:台灣問題:從對岸看台灣,國台辦權威文件(涉台幹部讀本)

為了解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作者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 這樣論述:

  為幫助眾多相關工作人員與民眾瞭解「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臺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學習理解中央對台工作的方針政策,1998年,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組織編寫出版了《中國—台灣問題(涉台幹部讀本)》。這是中國涉台宣傳教育的第一本權威讀本。   以此書為「藍本」,2001年,中共中央台辦與中共中央黨校合作編寫出版了《「臺灣問題」讀本(黨校教材)》;2006年,國務院台辦與外交部合作編寫出版了《中國「臺灣問題」外事人員讀本》。這三本在涉台宣傳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對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下,為加強涉台宣傳教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組織力量,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版了本書。

  序     第一章  臺灣現況     第一節   地理與歷史 第二節   社會結構     第三節   政治與政黨      第四節   經濟與科技      第五節   文化教育與醫療衛生     第六節   軍事      第二章  中國對台方針策略     第一節   解放臺灣與面對「臺灣問題」      第二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之策      第三節   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      第四節   中國對台政策新發展      第五節    《反分裂國家法》      第六節   兩岸發展的重要思想      第七節   兩岸發展的新思維與新方向  

    第三章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     第一節   對峙與隔絕(1949年〜1978年)      第二節   打破隔絕狀態(1979年〜1987年)      第三節   關係發展與鬥爭(1988年〜2000年)      第四節   分裂活動的始末(2000年〜2008年)      第五節   推動和平發展(2008年5月〜2014年)      第四章  對台工作與涉台事務     第一節   兩岸人員往來與各項交流      第二節   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第三節   對台宣傳      第四節   涉台法治工作     第五節   臺灣民眾合法權益保護      第

五章   兩岸協商與談判     第一節   兩岸公開接觸與商談的開始      第二節   兩岸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      第三節   汪辜會談與汪辜會晤      第四節   兩會重啟協商取得的成果      第六章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涉台事務      第一節   中國對港、澳特別行政區涉台事務的基本原則和政策      第二節   臺灣對港、澳的政策      第三節   港、澳回歸後與臺灣的關係      第四節   港、澳一國兩制對臺灣的影響      第七章  國際事務中的涉台問題     第一節   「一個中國」對臺灣外交的影響      第二節   臺灣當局對外政策

的演變      第三節   國際間對「臺灣問題」的態度      結語      後記           序   為幫助眾多相關工作人員與民眾瞭解「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臺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學習理解中央對台工作的方針政策,1998年,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組織編寫出版了《中國—台灣問題(涉台幹部讀本)》。這是中國涉台宣傳教育的第一本權威讀本。   以此書為「藍本」,2001年,中共中央台辦與中共中央黨校合作編寫出版了《「臺灣問題」讀本(黨校教材)》;2006年,國務院台辦與外交部合作編寫出版了《中國「臺灣問題」外事人員讀本》。這三本在涉台宣傳教育中發揮了重要

作用。在當前對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下,為加強涉台宣傳教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組織力量,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版了本書。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總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積極變化。同時,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與時俱進、豐富發展。中共十八大確定了一個時期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提出「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就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中央作出了對台工作新的決策部署,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理念、新主張、新要求,指引對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各地各部門各方面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開展對台工作,廣大民眾正以前所未有

的熱情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在此新形勢下,極需全面加強涉台宣傳教育工作,並為加強涉台宣傳教育提供新的讀本。鑒此,本書的出版發行正當其時。   本書與先前的讀本保持基本觀點和內容的一致性、連貫性,也作了必要的補充、提煉和修訂。同時,本書增寫了2006年以來的新內容,主要在於:   一・論述2006年以來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和政策主張的豐富發展,尤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關於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理念、新主張、新要求。   二・專門新列「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一章,系統性地概述1949年至2014年兩岸關係歷史脈絡和關鍵節點。   三

・增寫了2006年至2014年6月各項對台工作、涉台事務和兩岸交往的新情況,尤其是2008年5月以來各項對台工作的重要舉措、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等。   本書還配套編印資料專輯。本書及其配套資料專輯構成反映「臺灣問題」來龍去脈、中國對台方針政策的變化歷程、兩岸關係發展及其趨勢、各項對台工作及涉台事務等較為完整的體系。希望通過本書的說明,讓更多人能深入瞭解「臺灣問題」的相關情況,全面準確理解和執行中國對台方針政策,自覺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為發展兩岸關係貢獻心力。   中日關係與「臺灣問題」「臺灣問題」一直是中日關係中極為敏感的政治問題。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在「臺灣問題」上

採取較為謹慎態度,但也不乏謀求突破既有日台關係框架的舉動。(一)日本插手「臺灣問題」的歷史淵源1895年4月,日本通過甲午戰爭逼迫清朝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強行霸佔臺灣,在臺灣實行殖民統治長達50年之久。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有關規定,日本被迫放棄對臺灣的「主權」。台灣問題產生後,日本政府仍與在臺灣的國民黨當局保持「邦交」關係。1951年9月,美國策劃召開對日媾和會議,公然將中國摒除在參會方之外,美、英等國單方面與日本簽訂「三藩市和約」。該合約公然違反《開羅宣言》、《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等協議精神,只規定日本放棄對臺灣

和澎湖列島的一切權利,卻隻字不提將台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這為日後一些人鼓噪「臺灣地位未定論」提供了所謂「法律依據」。中國政府對此發表嚴正聲明,明確指出該條約是「非法、無效的,因而也是絕對不能承認的」。1952年,日本與臺灣當局簽訂「日台和平條約」,並在此「條約」框架下繼續保持「邦交」關係。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訪台,公開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之後日美兩國修改「日美安保條約」並通過「遠東條款」,將共同防禦地區擴大到包括中國沿海在內的西太平洋。1964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叫囂「臺灣歸屬未定」,是日本安全的一個極重要的因素。(二)中日關係正常化與「臺灣問題」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初,隨著中國國際影

響不斷擴大,特別是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後,日本準備與臺灣當局「斷交」,並贊成中國方面提出的「中日復交三原則」:(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日台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應予廢除。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2008-2015)

為了解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問題,作者余肇哲 這樣論述:

在文化上,由於中國與臺灣有共同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也極為相似,故中共企圖以文化認同對臺灣實施軟實力,透過文化交流,激發中華文化的感召力,進而提高對台政策的影響力,以達其和平統一之目的。自1980年代初期中共告臺灣同胞書出現後,對台政策之中文化政策也隨之油然而生。本文不使用多數研究文化交流所採納的軟實力概念,而採用新功能主義的觀點來探討。新功能主義認為,在低層次的交流可以帶動到高層次的交流合作之中,從中共改革開放以來,其開展了與台灣的對話與交流,台灣與中國的依賴越來越深,然而中共各項的惠台政策都沒有把台灣更帶向與中國統一。因此中共近年來著重在兩岸文化及教育交流,希望透過文化交流可以讓台灣在認知

與認同更靠往中國,並且大力的倡議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本研究即是由以上面歸納出欲探討之問題,了解中共對台文化交流以及能否簽署兩岸文化協議?以此,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探討文化在對台政策所扮演的腳色;其次,說明目前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再次,探討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所可能之內容以及如何看待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最後統合以上。本研究企圖經由上述四個部份的論述鋪陳,進一步增評估兩岸文化交流以及兩岸文化交協議簽署之困難點以及對台灣未來可能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