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熊仁謙寫的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和BarbaraEhrenreich的 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專欄作家化身高年級求職生的臥底觀察〔10週年新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免洗餐具批發商台北太原路相關在地店家 - Moko123也說明:大家常用的免洗筷就是各種餐具tableware 的英文: 筷子chopsticks 湯匙spoon ... 服務洽詢的機構有尚鳴商行免洗餐具,在當地百貨購物頗有好評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究竟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 李吉仁所指導 王寧的 循環經濟永續商業模式探索—以降低一次拋棄性杯子用量為例 (2021),提出八 德 免洗餐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聯合國永續目標、循環經濟、設計服務、商業模式、一次拋棄性杯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學傳播與科技) 張循鋰所指導 陳詩緣的 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議題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 環境覺知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子繪本、環境教育、環境覺知、體驗學習的重點而找出了 八 德 免洗餐具的解答。

最後網站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0年春之卷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釋德𠆩 古人云:「大富由天,小富由儉」,重複利用即惜福,而愛惜物命、重視環保更是 ... 自一九八 O 年,臺灣政府為防治肝炎,宣導公筷母匙、免洗餐具以來,用過即扔的「免洗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八 德 免洗餐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為了解決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作者熊仁謙 這樣論述:

不懂死亡,曲解存在,驅使我們無明而盲從,不斷做出錯誤選擇。 用一套不一樣的思維,爬梳內在的恐懼與得失心, 就能以寬闊從容,迎接生命厚實的一切。   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周遊各國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   邀請你一起思辨生命本質,驅散消費主義下的成功迷思和生存焦慮,   以印度哲學重新認識自己,回應複雜世界!   十二歲時,我看過的屍體不下三、四百具。   跟死亡的近距離接觸,是件令人非常有收穫的事情,因為在死亡的面前,原先既有的形象或心防,都會崩解。   我發現:   活著很複雜,但死亡很單純。   死亡存在的最大意涵是,讓我們放過自己。面對死亡,才能真正開始活著。

  面對死亡(最終極的失敗),就可以面對人生的不完美!   現代消費主義不斷鼓勵我們「追求」,但也使我們難以面對生命中的無能為力。   印度哲學與此有個截然不同的起點,認為:有起必有落、有求必有失。   追求、激情與行動,其實都是一種扭曲的存在,必然會終結──   「生」是意外,「死」才是必然。   印度哲學從追尋內在自由的角度出發,與外在物質主義劃下明顯的分野。   讓我們不只在忙碌漩渦中找到一口喘息的機會,還能徹底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們的經驗。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與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

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看清楚」。   當我們了解到,某些恐懼是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時候,那些恐懼就沒辦法再擺布我們了。   就算它在,我還是要做我要做的事情。   當我們接受這種一切終將化為烏有的全面瓦解,才是無懼與「自在」的開始,我們才有辦法開始真正地為自己活著。   在那之前,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逃避,或是因恐懼而做決定。   情感的力量   如何遇見可以與我真誠以對、真心相待的人?   相對於等待一個人的到來,積極創造關係裡的厚實豐富,才是關鍵。   期待一段珍貴的關係,並不會有這樣的關係來到我們手中,而是透過自己的付出,才因此感受到它是珍貴的。正是這樣的付出,才

構成了珍貴的情誼。   這也一再印證印度哲學所強調的──   人只會對自己付出的事物,感到珍惜。   真正的快樂   印度哲學談的快樂,是梵文「shanti」,也就是寂靜的意思。   印度思想家認為快樂是某種寧靜。   而這個寧靜又來自於「yoga」,意思是「融合」:個人與群體的融合、大自然與人類的融合,也就是和諧。   沒有和諧,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只能在倏忽即逝的快樂與失落中無限循環。   快樂來自於寧靜,而寧靜則來自於和諧。只有在真正的和諧產生之後,人才會是健康、快樂的。   刺激必然會破壞和諧,因為刺激的本質是「製造對立」——   當我們追求外在的刺激時,其實就是在放棄和諧、放棄快

樂的可能性。 名人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囧星人(說書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誠摯推薦!   繁雜世間中,大多數人聚焦於名利、成功、夢想等課題,很少人去面對死亡、失敗、懊悔、恐懼等「負面」事物做探討,一向倡導「正面勵志」精神的我,雖不認為那是忌諱的,卻不經意合理化地忽略。翻閱熊仁謙的書後,驚訝他如此年輕就擁有的思想厚度之餘,也感慨他剖析事物的文筆是如此精準和雋永。身為知識創作者同業,我願以100%的誠意推薦此書。──囧星人(說書人) 作者簡介 熊仁謙   我是熊仁謙,求學時代周遊於日本、尼泊爾、

印度、不丹等國家,研究佛學、藏學、南亞哲學。   我一半以上的人生都投入在宗教研究中。我曾經很學術,以辯論、著述度日;直到某一天我體認到,如果不能將這些學問介紹給一般人理解、使其被應用在生活中、幫助更多人得到「快樂」,這樣的學術有什麼用處呢?   教育的根本價值應是讓我們學會怎麼好好地活著,但現代教育卻嚴重物質主義化,失去其真正的意義,這非常可惜。為了改變這個現況,我創立「快樂大學」,以影音與文章推廣佛學精髓,並透過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理論分析生活中的難題。強調面對情緒、擺脫自己的刻板概念、不要急著愛人,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坦然地活著。   理所當然地,我的同事、學生的年紀都

比我大很多,甚至有些學生的孩子都比我還大了,這讓我持續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溝通,把自己想表達的理念有效地推廣出去。   很多人聽到「佛學」,下意識就想到宗教與迷信,於是選擇保持距離,但正是這距離讓很多人忽略了它的精髓。佛學重視「認知訓練」的特色,對現代精神治療有很多啟發,憂鬱症治療法──正念,也是源自佛學技巧;另外,佛學的「空性理論」,更是訓練「辯思力」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我相信學問的價值在能發揮作用、促進社會的進步。藉由快樂大學,我期許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修滿人生的必修學分──「快樂學」。   著有:《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

思與覺察能力》。     FB:熊仁謙  www.facebook.com/mars.kuma   FB:羅卓仁謙  www.facebook.com/lodrorinchen 推薦序      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 推薦序      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 自序      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一章    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 我們真的好好想過「死亡」嗎? 缺乏死亡教育的社會 在科學提出死亡的解答之前,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第二章   

對抗終極的失敗是不可行的,你只能接受它 生與死,是對立的嗎? 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失敗為成功之母」不過是個「好接受」的故事 「多一隻羊,就會有多一隻羊的煩惱」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 以恐懼為動機的行動 面對一無所有的恐懼 第四章    放過自己,畫下完美的句點 你的快樂,站在懸崖上 所有付出終究會走向失去,但我們能決定句點的樣貌 培養拒絕的能力 讓我們放過自己 第五章    包容,來自看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 「被討厭」的那些自私的人 溝通,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 害怕不被理解,加深了我們的恐懼 |印度哲學的智慧|接受有生必有死,才能脫離痛苦

的循環 PART 2    情感的力量 第一章    我們都誤解了真誠 真誠不是隨心所欲 感情的維繫需要「刻意練習」 越是付出,越珍愛 第二章    掌握人際關係中的主控權 掌握主控權,才能保護珍視的東西 主控權是真誠的防護網 掌握主控權不是改變對方,而是避免安逸的狀態 第三章    如何「創造主控權」 主控權讓我們能從容應付關係中的各種狀況 掌握主控權的條件 讓對方跟你一起坐上「情感」這艘波濤洶湧中的大船 創造情感共鳴的一方,就是握有主控權的人 第四章    不進則退、無常的人際關係 穩定的關係是不進則退 想要和諧的關係,必須主動出擊 關係的破滅 關係中的共同目標 第五章   

愛自己?不如好好認識自己 愛自己,就能得到他人的愛? 依賴外在的東西,還是依靠自己的內心? 認識自己在賣什麼「招牌菜」 「招牌菜」與相應的客群 人不能用單一標準評斷彼此 「因」與「緣」 |印度哲學的智慧|一切行動來自情感的力量 PART 3    真正的快樂 第一章    現代生活充滿焦慮,可以用消費來解決嗎? 積極追求「多」與「快」的社會 我消費,故我在 「不足」就用花錢來解決? 為什麼「少」能感動我們? 不是得到的不夠,是知道的不夠 第二章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誤解了快樂 興奮與刺激等於快樂嗎? 刺激上癮 沒有了「必需品」之後 第三章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當快樂變成

商品 真正的快樂來自和諧 達成和諧的第一步是「接受不完美」 活著就是不完美 第四章    人的適應力是有限的 不需要的東西,便成為負擔 為了適應「快」而犧牲「慢」的能力 接受不完美,接受「會失敗」的自己 |印度哲學的智慧|快樂與自由,從內心停止尋求完美開始 結語      因為我們都是「人」 後記 推薦序 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現代人大多長期處在壓力下,往往靠著物質滿足欲望,來作為暫時舒緩的方法。   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有時卻帶來更多身心的不協調,成為「厭世」的心理狀態。   其實,連我自己也無法置身於外。   三

年前,為了尋找生命到底為何的答案,我自助旅遊到了印度。從德里到瓦那納西,再到菩提迦耶的一路上,所遇到的種種人事物,都在我內心成了人性美醜之間的一場拔河。   尤其,在瓦那納西的恆河前,我的右手邊是一群天真男孩,雀躍地跳入恆河比賽,那都是青春生命的飽滿姿態;而我的左手邊卻是焚燒屍體的焚化爐,一具具送入人生終點,化為了一縷青煙。   我當時想,在這麼短的距離之間,竟是「人生」最誠實也最無情的示現。   那麼,之後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生命?   讀完熊仁謙的這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我才如夢初醒地質問內心的自己,從最深處的恐懼和各種關係中,去認識

我從來不認識的自己。   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像是別人眼中看起來的那樣堅強,總是堆疊許多外在的成就,來掩飾生命裡不敢直視的恐懼。   而這些恐懼的前因後果,熊仁謙都能很有智慧地拆解,讓我們在書中一目了然,置身各種問題的核心,找到各自的答案!   假如有一種良藥,可以對治內心的痛苦和疑惑,我相信這本書將是療癒的最佳指引。 推薦序 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我常常在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教育?教育與每一個生命的關係是什麼?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場合探討教育時,我也常常反思這些所謂的「趨勢」與「方法論」,是否就是教育應該有的樣子?   非教育專業出身的我,在創辦「

雜學校」短短幾年間,在這些問題上有著各種探索,也從自己五歲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體會了一些事。   我們有時候太專注在「外在」與「效能」上,卻忘記應該回到「身為一個人」該有的樣貌,回到每一個生命的本質上來看待教育!我們都應該回過頭來好好看待自己與自己生命的關係、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內在與外在的關係等。這會是一個無止盡的探索與自我察覺的過程;沒有對錯,也沒人可以給出標準答案。   去接受自己是個「人」,去正視自己生理與心理上的各種反應,並理解外在世界與生命的過程中其實充滿隨機與無常。當回到這些人生該重視的本質上,才能持續成為「更好的自己」,追求屬於每一個人更

深刻的自我實現與心靈的自由!   一口氣讀完熊仁謙的這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後久久不能自己。真的很興奮能有如此契合的觀點,透過作者精采地梳理古人智慧與自己人生的體悟,竟可以給我們如此大的啟發!我想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要有的一本書,更是每一個在探索自己生命的你一份珍貴的禮物! 自序 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我們創造的這個驅動多巴胺的『短期回饋循環』,正在摧毀社會運作的方式。」   在我抽空坐到電腦前,構思著如何向讀者傳達「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這樣的核心思維,打算將下一場會議前的時間拿來編輯這篇序文時,看到前幾天引起我關注的這句話。   這

是一篇標題為〈後悔做出臉書!前高層:社群媒體正在撕裂社會〉的網路文章,內容是臉書前用戶成長副總裁,帕利哈皮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十一月在史丹佛商學院活動上發言時的摘錄整理。   「短期」這個字眼重重地敲到了我的心坎裡。現在的社會不就是這樣嗎?短期、短視,追求快、追求「高、大、上」,這種在資本主義氾濫下所構成,追求大量「商品」和表象的文化,不是「正在席捲」我們的社會,是「已經占領」我們生活的一切。   這樣的文化建立出來的東西是「單薄」的、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社會瘋狂、快速以摩爾定律的進展(佛里曼語),製造出了各種追求量、速度、短期回饋的機制,從快時尚、免洗餐具等生

活用品,到短期經濟效益、個人政治利益等群體議題,無不受其驅使。   與其恰恰相反的,是人類一向無法改變的特性──人類是情緒豐厚的生物,是需要感情培養與建立關係、需要安全感,需要持續付出與相處的生物,這一切特性,都與「快」「量」「高、大、上」等徹底背道而馳。   更有甚者,現在幾乎以一個人的「生產效能」「工作量」「營業額」這種淺薄至極、毫無情感與厚度的東西,來「衡量」一個人。於是我們現代人越來越適應不良,各種文明社會獨有的不滿四處迸發。   我們明明工作能力很強,卻無法跟家人相處。我們明明很聰明,卻經營不了一段穩定的感情。根本原因都在於「相處」「感情」是需要等待、培養、多元付出的豐厚存在,

但我們在被資本主義這些教條式的「快、量、高、大、上」疲勞轟炸後,內心早就失去了等待、經營、培養的能力。   如果只要點開手機,就可以輕易透過按讚、分享、留言的「短期回饋」方式來與人互動,誰要坐在桌子旁邊,面對一群不常見面的朋友,「努力」找話題來聊下去、「努力」了解對方,甚至忍受那時不時會出現的尷尬靜默呢?   但正是這些「努力」,才讓我們的人生得以變得豐厚!   近三千年前的印度,也曾經有一群人面臨到與我們類似的問題。   當時正值古典婆羅門主義衰退、沙門主義興起,生產力提高結合恆河一帶的「商主階級」崛起,使得許多貴族不再從物質上的成長獲得滿足,更因有感於物質追求與爭戰本質上的無奈和單

薄,而渴望往內心尋求豐厚的寶藏。這些先行者們被稱為「沙門」(Shraman),他們與傳統婆羅門教的合作與衝擊,建構起了南方哲學,也就是「印度哲學」。   我發現,印度哲學者深入探究事物本質得到的智慧,對於我們現代人解決人生困境和社會問題十分有用,且正中要害。   開始研究印度哲學,更具體來說,透過藏傳佛法研究印度哲學,跟寫這本書一樣,是誤打誤撞、沒有刻意規畫之下發生的,正所謂「因緣和合」。要介紹印度哲學前,得先簡單說說我的小故事。   我從小在傳統的佛教家庭長大,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這也成了我後來對佛教、佛法深感興趣的誘因。十一歲那年,我成為一個出家人,在南臺灣一帶學習佛法達兩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是我對佛法的深化期,但這種佛法指的是信仰型、宗教型的佛法。   十三歲那年,我隻身前往尼泊爾、印度一帶,專心研究藏傳佛法六年有餘,透過藏語這個古老的語言,一窺數千年來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與西藏無數大師們對人生問題的真知灼見。這段時間,我徹底投入佛法的學術研究和知識累積。   十九歲時,我回到東亞地區,投身其他研究工作,那也是我第一次「社會化」──我過去的生活經歷大多是待在一個團體中,相對來說簡單、容易許多。但當自己開始「長大」,面對許多現實與掙扎,特別是人際關係的角力,每每讓我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以前在書本中所讀的各種深刻的道理,是撰述論文和辯論上用來擊倒對手的

利器。但當我來到現實社會後,突然發現,自己當初學到的東西,包括「無常」「有為」「有漏」「苦諦」「愛取有」等等概念,原來不是死在紙本上的古老學問,而是活躍在生命中的日常課題。   離開學生生活後,這些年來我仍定期回到印度,甚至去其他不同的國家,進行相關學術研究與講座。隨著看到的面孔越來越多、認識的人越來越廣,自己面臨的人生課題也越來越艱難,我同時也欣喜地發現,自己當初學習的那些學問,不是遙遠的哲學,而是在生命中活生生、血淋淋的課題,是過去無數大師為我們留下的瑰寶:如何透過一系列的內心訓練,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內心自由的安樂之道。   印度哲學的啟蒙時期,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北印度地區,當時正值

傳統婆羅門主義與新興沙門主義對立,在印度的政治、哲學、經濟上,都帶來了強烈的影響。南印度哲學思想奔放、偏浪漫主義與反社會階級的立場,隨著時間的展延,逐步對以古典文化掛帥的北印度傳統產生衝擊。   與其他地區的哲學土壤不同,印度一向以高端的知識分子為整個社會階級的頂端,這種地位不受時而興起、時而衰落的王族與貴族體制所撼動,反而能維持其超然的地位。這造就了一個奇景:許多王族、貴族與武士階級的年輕人,甘願放下物質享受與權利而投入知識的研究,甚至走向森林、成為隱士,尋求內心自由的答案。   在這無數的先行者中,如今最名聞遐邇的莫過於瞿曇悉達多,也就是現今人稱的佛陀。他出生貴族,在近三十歲那年受到當

時沙門主義的鼓舞,勇於挑戰傳統婆羅門主義的階層觀,出家求道,並將他一生的體悟傳承至今,成為在世界上影響力舉足輕重的佛教。   嚴格來說,研究印度哲學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具體的原因包括早期文本的流失、印度人不善於記錄歷史等現實原因,幸運的是隨著佛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文獻都被翻譯到其他語言中,這些文獻都記載了以佛教為主、當時各類沙門主義的思想。可以說,佛教經論為我們保留了各派印度哲學的主張。   曾有人向我提出疑問:為什麼要將佛教談到的一些道理,稱為「印度哲學」而不是「宗教」呢?如果我們換換視角,往西方哲學看去的話,會發現中古世紀的西方哲學往往都是為神學服務,甚至到現在的古典自由主義、個

體主義,其實也是受到基督宗教的靈魂觀所影響。這種宗教與哲學藕斷絲連的的狀況,普遍存在於許多古典哲學中,在印度哲學也是如此。   不過,撇開各種用來凝聚人心、劃分族群特性且帶有民族主義的信仰與神話故事不談,印度文化中輩出的這些大師們,從一開始投入研討哲學時就鎖定一個觀點:尋求個人的內心自由,或是以專業術語來說:解脫(Mokshah)或涅槃(Nirvana)。以尋求內心的自由為基礎,悉達多進而提出:人類生命存在著「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與「諸法無我」的三個普遍現實,這也是本書理論的核心根據。   現代人在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等各種商品化思想下,價值觀越來越單一、內心越來越扁平空洞,逐漸難以適應忙

碌焦慮的生活。而印度哲學從追尋內在自由的角度出發,與外在物質主義劃下明顯的分野,正可讓我們不只在忙碌漩渦中找到一口喘息的機會,還能徹底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們的經驗。 熊仁謙 二○一八年三月於臺北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天葬是西藏地區一種普及的喪葬方式:將屍體搬到天葬臺上面,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讓禿鷹來分食。為了讓這些禿鷹方便啄食,天葬師必須把屍體像切豬肉一樣剁爛。禿鷹專門吃腐敗的肉,如果是整具屍體,牠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吃,所以必須把花花的肉翻出來。 有時候,禿鷹一直

不來,天葬師就會吹一種用人的大腿骨做成的號角來呼喚禿鷹,這種號角聲聽起來像貓的慘叫。而這號角聲一響起,在天葬現場的人就會開始哭泣,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因為這個聲音——象徵死亡的聲音——喚起了我們本能的恐懼。 對死亡的恐懼是寫在我們基因裡面的,所有生物都是,這是一種深知死亡不可逆的、純粹的恐懼。 在印度修行人的修煉之中,便有面對屍體、看著屍體進行的鍛鍊,也就是直接面對人最深處的恐懼。 對於生活在臺灣、並非修行人的我們來說,這種方式可能過於極端,但是,這種直視恐懼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涵義,就是「認知」,也就是看清楚恐懼。為什麼要看清楚呢?跟現代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消費、鼓勵積極地「Do som

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或是「看清楚」。 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臨現況的窘境、自我的困頓,或者特別是恐懼時,消費主義都會鼓吹我們透過某些行動,例如購買些什麼、去哪裡旅遊,來改變這個困境與恐懼,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擺脫那份對自我匱乏不滿的恐懼,反而會在每次付諸行動後,又發現新的匱乏存在。這就是印度哲學開始介入的地方── 會不會,我們不是缺少什麼,而是誤會了什麼? 會不會,是因為這個誤會,才讓我們產生恐懼? 所以,更進一步來說,印度哲學不但強調要看清楚我們的恐懼,更要看清楚那個誤會。前面提到,在華人社會中,往往會採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處理我們面臨的議題:生

與死、得與失、好與壞。而相對於這種思維模式,印度哲學認為這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現。 我們平常談及得失的時候,往往會說你得到A,可能就會失去B,彷彿得歸得、失歸失,上帝關了這扇門,就開了那扇窗,像兩個對立的點。 在印度哲學中則認為,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

循環經濟永續商業模式探索—以降低一次拋棄性杯子用量為例

為了解決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作者王寧 這樣論述:

永續成長不論對企業或是社會整體而言,都是永續發展的第一要務,它代表了對未來的希望、對進步的渴望與不斷前進的動力。然而,在追尋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外部競爭環境的改變或是內部資源的限制,都可能在不同時間點成為成長的阻礙。在當今環境破壞殆盡,稀缺的天然能源成為各國間搶奪的難題,聯合國發起的2030年永續目標(SDGs) 將全人類緊緊地綁在一起,共同實際的面對與處理困境。而結合工業邏輯與自然思維、生態圈式發展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就成為超越經濟發展只能以原料-製造-使用-拋棄的線性模式,也超越環保只能減量-重複使用-回收的取得杯水車薪成果,這一左一右的調和與流動,是從全產品生命週期檢視每個利益關係人的難

題與需求,以服務設計流程雙鑽石流程持續創造可能選項的擴散思考,並做出選擇的聚斂性思考,然後觀察、歸納、分析出以服務接受者為中心的價值主張,結合各領域專家設計出可行的商業模式。本研究以一次拋棄性杯子的減量為題出發,探究了因工業技術的快速發達而造就的使用習性,在創造工作機會與經濟成長的同時是如何損耗資源、付出眼前看不見得環境代價。接著,根據永續發展商業模式的循環設計服務,建立出杯子製造商與使用的企業端的價值主張,深究四個國際案例後推導出其收益流模式:有以銷售套版客製化紀念重複使用杯為模式法國Ecocup,以永續帶動社區發展的日本Ecotone區域環境設計研究所,德國Recup退杯取押金模式及英國C

upclub新創技術加值模式,四個企業都在從不同背景與場域進行創新實驗,故得出要能做整體減量,須結合各個利益關係人價值主張,而以「永續循環綠色轉型顧問式」的社會企業,最能以中立角度帶動循環模式,引入各式工具與技術,而達到減量的最終目標。希冀本研究初步的探索,對未來提出可行的永續商業模式有所助益。

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專欄作家化身高年級求職生的臥底觀察〔10週年新版〕

為了解決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作者BarbaraEhrenreich 這樣論述:

《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 《時代雜誌》知名專欄作家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化身高年級求職生   臥底觀察失業白領的求職之路   ★《紐約時報》暢銷書|10週年新版 ★   ▌我預期這項計畫不如我在《我在底層的生活》經歷的工作那麼苛刻,   就體力上來說,實在很容易——不用刷洗,不用提重物,不用連續幾小時東奔西跑。   至於行為舉止,我想像自己可以不用像低薪的藍領勞工那樣,   隨時隨地都要卑躬屈膝與順從,我可以自由地做我自己,並表達自己的意見。   結果,我大錯特錯。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

a Ehrenreich ▌   傳統上,冷漠的人們會將藍領階級的處境歸咎於「不明智的抉擇」。   例如:大學沒畢業、經濟不穩定就生小孩,或當初怎沒選個有錢的家庭投胎。   但學經歷耀眼的白領階級,他們的前半生彷彿「什麼事都做對了」。   又為什麼一旦離開職場就再也回不去了?   重新找到一份還過得去的白領工作到底有多難?   強調專業、熱情、高效能、創意⋯⋯的主流企業文化和職涯訓練顧問,   又是如何一再將白領工作者推入深淵?   ※   長期關注貧窮議題的芭芭拉.艾倫瑞克,繼偽裝成服務生、清潔工、大賣場收銀員報導底層生活後,這次化身高年級求職生深入企業界,臥底探索「白領階級」這個她

過去不曾費心關注、而現在正向下流動的族群。   為了體驗白領失業後重新就業的困難,芭芭拉改了名字、捏造履歷,偽裝成處於「過渡時期」的中年婦女,甚至聘請了幾位「職涯教練」協助自己找工作,沒想到第一步就困難重重——   待業者交流聚會充滿心靈雞湯式的無意義教條;經理人訓練班其實是信仰佈道大會;   職涯教練用《綠野仙蹤》人物布偶替你諮商,而且像吃了興奮劑一樣過嗨;   永遠有做不完的性向測驗,但九型人格測驗和MBTI十六型性格測驗的結果卻完全相反⋯⋯。   最後,找工作逐漸變成失業者的「正職」,「求職」則成了另一群人的商機。   失業者背負著家庭生計、求職費用的龐大壓力,   最後只得打零工、

從事勞動工作,社經地位不斷下墜,永遠無法翻身回到原來的世界。   芭芭拉.艾倫瑞克以幽默詼諧的筆調,犀利而深刻地揭發了社會的殘酷陰暗面,具體呈現白領階級的集體恐懼和無力感。同時也揭示了強調專業、熱情、高效能、創意、向心力⋯⋯的主流企業文化和職涯訓練顧問,實質上是如何以正面的言語剝削個人價值,將專業人力視為隨時可拋的免洗餐具。   歡迎來到白領階級的慘澹世界。 ▌好評推薦   紀大偉|作家、《同志文學史》作者   胡采蘋|財經新聞主編   盧郁佳|作家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有關資本主義的黑暗面,芭芭拉.艾倫瑞克是我們最頂尖的報導者。——《紐約時報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一個聰明、尖銳的觀察者⋯⋯對讀者來說,艾倫瑞克是個傑出、銳利的同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在艾倫瑞克重量級的作品集中,增添又一值得敬佩之作。——《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觸動人心又引人入勝。——《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可與《我在底層的生活》相提並論之作。——《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版(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艾倫瑞克是美國文化敏銳的觀察者。——《財富》(Fortune)

雜誌   《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像是英國記者伊夫林・沃(Evelyn Waugh)寫的小說。故事裡那個言辭犀利的中年社會評論者,宛如化身為諷刺小說主角憨第德(Candide)的伏爾泰,載浮載沉在充滿職涯規劃師、履歷表、人際網絡運作和徵才展的殭屍地帶。——《哈潑》雜誌(Harper's)   充滿洞見⋯⋯艾倫瑞克以幽默、沉著的語調,訴說那些詭異地驚人的經歷。——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   諷刺、流利、荒謬好笑。——《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鋒利且單刀直入。——《瓊斯媽媽》(Mother Jones)雜誌   發人省思⋯⋯今秋

最啟發靈光的閱讀。——《魅力》雜誌(Glamour)   生動且扣人心弦。——《異議》(Dissent)雜誌   在整本書裡,幽默和憂傷都緊緊交纏。——《新聞日報》(Newsday)   艾倫瑞克發現了前哨站⋯⋯而大多數記者根本不會知道他們的存在⋯⋯即使在大量中產階級的收入資產、失業率等資料裡翻撈,也無法找到她所發現的東西。——《哥倫比亞新聞觀察》(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有著動人的魅力。——《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本書)技巧熟練地解析這些職場上的心靈導師是如何運用自我實現的言論、充滿魔力的思考方式,來嚇唬他們的

客戶。——《Elle》   充滿敏銳觀察力,或許更讓人驚訝的是,有趣。——《Common Wealth》   有趣到讓人大笑。——《里士滿時訊報》(The Richmond Times-Dispatch)   失業帶來毀滅性的影響,而艾倫瑞克確實地提醒了我們在情緒上付出的代價。——《快速企業》(Fast Company)   艾倫瑞克對目光混沌、行為失序的白種中產階級,有著十分精準的描述。——《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艾倫瑞克的評論銳利,且十分具有殺傷力⋯⋯她成功聚焦在無業、或是無力以穩定經濟來源來撐過巨大變動的陰暗底層社會。——《夏洛

特觀察家報》(The Charlotte Observer)

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議題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 環境覺知之影響

為了解決八 德 免洗餐具的問題,作者陳詩緣 這樣論述: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教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108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正式上路,國小綜合領域的環境教育議題與全球重視環境保育相呼應。研究者期望運用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議題的體驗學習能引導學生對於環境覺知的能力,從國小就能對環境保育及永續環境有基本概念。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主要在探討運用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的體驗學習, 在教學設計及課程執行上,所面臨的困難與修正的方法,和學生在學習歷程、環境覺知歷程以及學習感受,經由行動研究修正教學促進教學省思的過程。研究者以臺北市某國小三年級某班為研究對象,共有27名學生,參與8週的環境教育實驗課程,並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透過協同教師

課堂的觀課記錄、學習單、檢核紀錄表、回饋單、學生訪談、教學省思札記…等相關資料,進行以質性為主的資料蒐集與分析,並以三角檢證進行驗證。本研究所歸納分析的結果如下:一、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體驗學習之教學活動歷程及檢討修正後,皆能使教學設計與活動歷程更加 順利。二、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的體驗學習,有助於國小三年級學生環境教育的學習歷程。三、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的體驗學習,能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的環境覺知歷程。四、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的體驗學習,對於國小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感受,皆抱持正向感受。五、電子繪本融入環境教育體驗學習,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教學省思、課程的修正與改進。據此,本研究支持電子繪本融入

環境教育議題教學對國小三年級環境覺知的影響,本研究之研究成果與實施歷程,亦可作為未來相關教學研究之參考。關鍵字:電子繪本、環境教育、環境覺知、體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