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德娜寫的 節日繪本:中元節:認識祈福消災感恩最豐富的節日 和周樹佳的 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幼福 和中華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顏美娟所指導 李姿儀的 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 (2012),提出初一十五拜好兄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節日、飲食、傳說故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 俞美霞教授所指導 李中二的 大溪豆干禮俗與飲食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大溪、豆干、牲醴、湊牲、漳州客的重點而找出了 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初一十五拜好兄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節日繪本:中元節:認識祈福消災感恩最豐富的節日

為了解決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作者艾德娜 這樣論述:

  過節對孩子的意義在於可以和孩子談天、讓孩子感受家人團聚和感謝的意義,並且讓孩子描述過節的經驗、想法,充分表達「分享」和傳達祝福。   西洋的鬼節叫「萬聖節」,中國的鬼節叫「中元節」。   從商朝以來非常重視祭拜過世的祖先,   但是,古人有慈悲心,除了祭拜祖先外,   也超渡善待孤苦伶仃的死者(好兄弟)。   民間習俗,以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三十日關鬼門,   所以七月又稱「鬼月」,整月「好兄弟」可以到民間接受人們的祭拜。   從北魏開始,稱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   佛教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盂蘭盆節」;   道教則當作地官生日,是農民慶賀豐收、酬謝土地

的日子之一,   也是為亡魂赦罪的日子。   本書從中元節的由來、習俗一一向小朋友介紹,從瞭解節日的來龍去脈,進而培養尊敬、關懷的情懷。 本書特色   作者以生動詳實的描述,交代中元節的緣由,建立節日故事的基本認識,內容包括節日故事、習俗活動、節日遊戲三部分,讓孩子感受文字變化的生動和豐富 。其特色有:   1.提升閱讀樂趣:用充滿感恩關懷的故事吸引孩子從肯閱讀到愛閱讀,讓孩子透過閱讀獲得寶貴的文化傳承。   2.強化圖文並茂:資深兒童作家艾德娜將中元節的故事寫得生動有節奏,資深兒童插畫家高淑蓉的彩色插畫精彩加分。   3.增添過節認識:節日繪本系列除了介紹特色節日故事、文化習俗,還透過

遊戲增添孩子過節日的認識。   4.共築親子記憶:當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中元節》的時候,透過生動的節日故事、彩色插畫視覺的刺激、簡單易懂的習俗活動、豐富多元的節日遊戲,把家長童年的過節記憶,和孩子分享,共同體悟一個獨特又屬於你們的節日習俗。  

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

為了解決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作者李姿儀 這樣論述:

摘要飲食背後富含思想、哲學、禮儀、心理等意識形態,「吃」演變至今,已不再是滿足口腹之慾這種表淺的意涵,它還關連到文化,我們可以透過飲食的研究,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底蘊。節日是人人喜愛與期待的歡慶時刻,節日裡吃的內容是節日文化不可少的組成成分,有時甚至可成為節日活動的主體。本論文研究意在跳脫飲食僅止於「知味」、「辨味」的感官層次,將其提升至「品味」層次,對於食物的特殊性、如何吃才健康、食物背後的典故、食物反映的意識形態等作一探究。本論文以〈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為題。研究年代自荷蘭時期漢人移入台灣開始,研究範圍以渡海來台的漢族(包含閩客族群)移民為限,其主要的節日飲食習俗與相關傳說故事為主。

首章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針對「台灣節日」、「節日飲食」、「傳說故事」和「故事文本」的範圍作一界定,並思考研究的方法與可能的局限,最後羅列並分析本論文參考的文獻。 次章論述台灣節日及節日飲食的淵源以及地域性的轉變,接著按季節概述台灣節日的內涵與食俗。對於主要的飲食內容,除了呈現飲食的品項外,重要節食的流變、區域的變化、族群的差異亦盡量陳述,更擴及重要節食的食材與烹調色相之特色。以上可作為下文探討台灣節日飲食傳說故事的背景概念。 第三章按節日飲食分類,整理相應的故事作介紹,除了呈現台灣流傳的節日飲食故事,更佐以中國的相關故事作補充或比較。 第四章彙整上述整理,嘗試分析

節日飲食及故事所呈現的文化意涵,包含「趨吉避凶」之心理、呈現「養生觀念」和對「偉人的追念與敬仰」的表現。接著再探討節日飲食故事可能在傳承文化、教育、文學上的功能價值。 最後說明研究成果,以及可能的開展與限制。

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

為了解決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作者周樹佳 這樣論述:

  由目蓮救母、燒街衣、破地獄、神功戲、鬼王巡行,到猛鬼差館,本書一一細數鬼節的掌故、軼聞。      香港鬼節是一個混合了佛、道、民間的「節令」,盂蘭法會中因而常常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本書名《鬼月鈎沉》,講的就是「盂蘭」這個中國節日的香港面貌;書的副題是「中元、盂蘭、餓鬼節」,目的就是要拆解「香港鬼節」的面目、來歷和掌故等歷史與傳說,意味深長。      若論香港民俗活動之內容豐富和具規模者,陰森森的「鬼節」必是不二之選,鬼節的民俗精華在於法會,本書作者花了15年時間,共走訪全港各大小盂蘭法會逾百個,將搜集和歸納出來的資料,撮要舉凡、分門別類,按主題編寫,內容主要分為:〈盂蘭節

真面目〉、〈香港鬼節法會的早期記載〉、〈香港鬼節法會的現況〉、〈香港鬼節法會的宗教模式〉、〈鬼節法會名物大解構〉、〈香港鬼節法會的掌故與軼聞〉、〈逝去的場〉和〈逆境掙扎的鬼節法會〉等篇章,並搭配豐富的現場照片和各區鬼節法會資料,除可為讀者展示盂蘭節充滿地方色彩的一面外,更可幫助讀者增加對本土文化的認識,進而發揚香港獨特的鬼節文化。       作者簡介 周樹佳   踏遍香港大小神壇廟宇,熟悉香港本土祭神文化,曾任職電視台,現時為冷門的民俗研究員,及兼任香港本地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諸神》、《香港民間風土記憶》(1–4)、《香港名穴掌故鈎沉》、《李我講古》(1–5)、《觀塘廟宇實錄

》等。 前言──中原盂蘭餓鬼節 第一章 盂蘭真面目 一、鬼節源流 二、「盂蘭盆會」的誕生 三、《佛說盂蘭盆經》是偽撰? 四、「目連救母」故事原型──〈優多羅母墮餓鬼緣〉 第二章 香港鬼節法會的早期記載──由1856年說起 一、盂蘭公所  四環聚首文武廟 二、比丘道士  佛道同場啟勝會 三、花費驚人  招來反對譴責聲 四、東角鬧鬼  工人燒衣祭兄弟 五、農曆七月  祭鬼才可稱盂蘭 六、有關《德臣西報》四環盂蘭勝會報道的中譯解說 第三章 香港鬼節法會的現況 一、宮觀寺院 水陸並行同濟孤魂 二、潮州鬼節 盂蘭勝會四大分類 三、廣府模式 正一全真各逞其能 四、鶴佬盂蘭 幽席包山鬼

神共享 五、廣東佛教 釋家法會自成一格 第四章 香港鬼節法會的宗教模式 一、廣府喃嘸(道教正一) 二、廣府宮觀道士(道教全真) 三、潮州式盂蘭勝會(佛教) 四、鶴佬喃嘸(道教正一) 五、釋家(佛教) 六、外江(佛教) 七、儒教 八、天德聖教 九、其他 第五章 鬼節法會名物大解構 一、釋名 二、中元節 三、盂蘭盆 四、鬼王 五、開孤門 六、甶孑 七、請神、接魂與送神 八、放焰口 九、破地獄與水火煉度 十、退土 十一、走供、走散旗、走午供和走五土 十二、洗樓 十三、拜好兄弟 十四、天席 十五、附薦 十六、蓮池海會與孤魂台 十七、榜文 十八、濟水幽與遊水陸 十九、佛船、仙船與龍船 二十、燈籠 二

十一、紙馬 二十二、平安米 二十三、天地父母 二十四、醮金 二十五、投聖物 二十六、杯卜理事 二十七、神功戲 二十八、例戲 二十九、謝天地 三十、過關 第六章 香港鬼節法會的掌故與軼聞 一、1872年四環盂蘭勝會大火 二、四環盂蘭勝會的篷廠內外 三、民初燒街衣、撒錢惹非議 四、中上環鶴佬館口的燒衣大巡遊 五、大江埔首用鋁合金帳篷做法會 六、華富邨二期的繽紛鬼節 七、卅間、大環山和長洲盂蘭勝會原是鶴佬場 八、香港仔鶴佬盂蘭勝會一分為三 九、坪洲行鄉與赤柱遊神的鬼節古風 十、鬼王出巡與繞境迎神 十一、忘不掉的鬼月悲痛 十二、寮屋區的佃農盂蘭勝會 十三、向深度出發的盂蘭勝會特刊 十四、紫陽洞燒衣與

反共救國 十五、南安坊法會人氣旺靠「食腦」 十六、三合會藉鬼節法會祭兄弟 十七、汽車司機信邪多辦法會 十八、閂鬼門關以地藏誕作結 第七章 逝去的場 一、燈接孤魂路邊問杯 呂氏燒衣曲終人散 二、渣甸橋東邊街猛鬼 幽魂代表差館留話 三、明槍暗箭裏外夾攻 常豐里黯然停法會 四、旺角街市盂蘭告終 「街邊檔」恐消失香港 五、其他逝去的場 第八章 逆境掙扎的鬼節法會 一、狹縫求存 延續傳統 二、風光不再 無以為繼 三、時移世易 勢不得已 四、缺乏支援 更添陷阱 五、場地不善 政府漠視 附錄:香港各區主要鬼節法會表 後記 鳴謝 前言   若論香港民俗活動之內容豐富和具規模者,以個人而言,陰森森的

「鬼節」必為狀元之選,「鬼節」的排場尤勝農曆年、天后誕、太平清醮和聖誕等諸般節慶,本書名《鬼月鈎沉》,講的就是這個中國節日的香港面貌。書的副題是「中元、盂蘭、餓鬼節」,看來好像有點重複,但卻蘊含深意!因為這才是「鬼節」的真面目和來歷。   國人談鬼節慣以「盂蘭節」相稱,那是深受佛教影響之故。事實上,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源出道教,名中元地官誕。佛教與道教「瓜分」了鬼節,那是約在一千五百年前,佛教東來創造了盂蘭盆會之後的事,自此「盂蘭」之名逐漸蓋過中元,終成為鬼節的代稱,世人也越發變得「只知盂蘭,不識中元」。故此,說到鬼節,「盂蘭」誠非名正,更非全部,必須配上「中元」,方合情理。而盂蘭、中元兩者均

含宗教背景,「餓鬼節」則是一般百姓對鬼節的認知。   中國自宋以降,民間對鬼節逐漸發展出一套新的看法,祭祀的主角已非單純的自家先人,而是漫山遍野因戰亂枉死的無主孤魂。各施各法的「燒街衣、撒水飯」,無非是為了賑濟那些藏於街頭巷尾的可憐餓鬼,而洋人直稱鬼節為Hungry Ghost Festival,確實是很貼切的!中國人的鬼節便是那麼一個混合了佛、道、民間的「節令」,故法會中常常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非常繁雜,毫不純粹。   鬼節原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元末明初之際,有言客家人為了躲避元兵,提前一日過節,以便南下走難,自此鬼節就變成七月十四,流傳至今。   也許會有讀者置疑,無論是

十四或十五,鬼節都只一日之事,本書卻名「鬼月」,會否是故作驚人語,譁眾取寵來着?果真有此疑問,且聽我細細道來。   民俗是活的,鬼節之流傳至今已有接近二千年歷史,內容豈會不變?其中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關,七月三十閂鬼門關,早已是民間共識。由於在這三十日間,眾鬼尚留人世,法會自可竟月舉行;而面積細細的香港地,就我考察過在七月舉行的各式濟鬼聚會/法會,便有超過二百五十餘個,功德是竟月未停,這當然還有很多是我未參與過的,故說鬼節為「鬼月」,絕對是貨真價實!   鬼節的民俗精華在於法會,本書內容主要是我自1999年起,逐年走訪全港鬼節法會的田野考察記錄。這麼多年來,每年七月如鬼般的一到,已成為我的作

息規律。還記得初時茫無頭緒,氣力花得多,收穫卻很少,然而,慶幸自己能不間斷地堅持下去,三四年下來,總算有點心得。如今十五年過去,雖未敢言成家,但總算能累積好些鬼節點滴;其中較珍貴的,也許是記錄了不少逝去的法會,像西營盤常豐里、渣甸橋東邊街、楊氏四知堂、光漢台呂氏、旺角街市和荷李活道法會等,這些法會都是在我眼底下逐一消逝的。本書將會逐一重現她們的身影,以表達我對這十數位老友記的懷念。   雖然香港鬼節法會眾多,不乏材料,但本書不會一一加以介紹,而是將我多年來的經驗撮要舉凡、分門別類,按主題編寫,一切以趣味先行。   傳統上,盂蘭節禁忌重重,但其實也有她多彩多姿的一面,相信各位讀者看過本書後,

定有同感。   另外,誠意將本書送給太太,作為她「入五」的禮物,希望她看罷,不要高呼大吉利是就好了!   最後,也祝各位看過本書的讀者,無須迴避,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周樹佳 一、盂蘭公所  四環聚首文武廟香港歷史博物館藏有一部約為十九世紀末的書簡,內有一篇〈香港四環七月盂蘭醮會邀友玩賞信式〉,是成立於1857年7的「四環盂蘭公所」邀請港島以外商號參加法會的書信範文,文中記下法會地點為西營盤,五晝連宵,並有神功戲演出。這正好印證了《德臣西報》那篇英文報道的內容。有關這個盂蘭公所的資料很零碎,但似乎香港早期的鬼節法會資料,都離不開這個民間組織。旅港順德綿遠堂1939年徵信錄內的一篇〈

祭墓芻言〉提及:「西環義墳,有碑記泐石,始由同治五年(1866年)丙寅,四環盂蘭值理,目擊溪谷草莽之間,旅櫬無碑,乃將醮務餘貲,撥充善舉……。」從中推斷,「四環盂蘭公所」跟順德人關係密切,而這塊墓碑也可能是香港鬼節法會最早的中文記錄之一,可惜現已不存。另有一篇轉載自香港《近事編錄》、刊於1868年9月8日(同治七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上海新報》的新聞報道,內裏提及法會籌款的情況,言南北行、西營盤和水坑口妓女在六月就開始募捐準備盂蘭勝會,合共籌得一萬五千多元。在那個年代,萬多元真是一個龐大數字,反映出時人是何等熱烈支持盂蘭勝會,也難怪「四環盂蘭公所」會有盈餘建義塚了!筆者曾在廣華醫院的東華三院文

物館內,見過一個破舊化寶爐,爐上銘文載有「同治八年(1869年)『四環盂蘭值事』送給文武廟」等字句。這也是目前為止筆者見過現存跟本地鬼節直接相關、時間最早,又有確實日期的文物。此化寶爐可跟坊間流傳的一張文武廟照片互相引證。該張文武廟照片約攝於1868年,相中可清晰見到廟旁公所外牆上,掛有一塊「四環盂蘭公所」的招牌;而後來也許是酬答廟方的慷慨幫忙,公所更在1872 年多送了個香爐給文武廟。

大溪豆干禮俗與飲食研究

為了解決初一十五拜好兄弟的問題,作者李中二 這樣論述:

大溪豆干遠近馳名,是來到大溪必定品嘗的休閒食品,然而豆干在大溪並非只是一種休閒食品,經本研究整理發現傳統上豆干的食用時機與場合,多在節日祭祀或重要的生命禮俗的祭祀之後。在禮俗上,豆干可做為祭祀牲醴的之一,與豬肉及全雞…等生活中珍貴的食物組合成牲醴,這樣的禮俗,當地人稱為「湊牲」。以豆干湊牲的牲醴祭品,可運用在歲時禮俗及生命禮俗的祭祀上,如:四時八節的祭祖,每月朔望的做牙、犒軍,也用於祭祀無主孤魂好兄弟等;在生命禮俗中可用於破除小兒關煞、喪儀中過王、各類功德時的請神與祭祀亡者,個人的改運、避煞等。豆干除可用於湊牲之外,在大年初一的新正早齋,大溪地區多數的漳州客籍漢人會食用豆干、菠菜…等清淡素菜

,廟會活動時更是採買大量豆干,做為打齋用,與信徒結緣。豆干用於湊牲中,反映了豆干是一項珍貴的食材,以豆干來湊牲,是體面的,可以表現出祭祀者虔誠的心意。而這樣的風俗並非在大溪地區才形成,本研究整理大溪在地漢人族群的族譜,理繪出大溪在地漢人族群的遷移路線,實地走訪與調查臺灣桃園大溪、福建漳州詔安、平和、南靖等漳州客家族群聚居的區域,以及福建汀州等原鄉地區,比較三地豆干的飲食文化發現,此三地豆干的製作技術、飲食習慣及禮俗運用,具有相當緊密的承傳關係,豆干在上述區域,皆可用於湊牲,豆干的製作技法與外型特徵,也都反映了,豆干除了食用的功能外還具備了祭祀上的功能。本研究將大溪地區所保留的豆干禮俗,完整的記

錄下來。在田野調查時,也發現部份豆干禮俗在福建的原鄉地區亦或是臺灣其他漳州客聚居的地區,已有遺漏,這顯示出大溪是目前豆干禮俗保留較為完整的區域,期待本研究能將大溪豐富的豆干飲食與禮俗內涵,展現於世,為精彩的大溪歷史與文化,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