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ulianBaggini寫的 哲學是最好的思想武器:朱立安.巴吉尼系列套書 和克莉絲蒂娜・伯恩特的 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沈中衡所指導 曹芸瑄的 由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看臺灣與法國的政治社會價值觀異同 (2020),提出利己主義相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新冠肺炎、疫情。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陳建綱所指導 畢銪的 同情共感、安全與公共輿論法庭:邊沁的效益自由論 (2020),提出因為有 效益主義、同情共感、安全、自由、公共輿論法庭的重點而找出了 利己主義相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利己主義相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哲學是最好的思想武器:朱立安.巴吉尼系列套書

為了解決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作者JulianBaggini 這樣論述:

在假新聞充斥、對立激化,網紅取代公共知識分子的紛亂年代 若想培養邏輯思辯能力,我們更需要哲學工具! 最受歡迎的哲普作家朱立安‧巴吉尼作品 以清晰邏輯與人文關懷兼具的視野,給你嚴謹而靈活的思考訓練   ◇◆◇◆◇◆◇◆◇◆◇◆◇◆◇◆◇◆◇◆◇◆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工具,全都囊括其中。 暢銷經典《自願被吃的豬》作者 + 美國哲學教授的思考技術教戰手冊。 內含六大箱哲學工具,上百種從基礎到進階的哲學術語及概念闡釋,教讀者如何以嚴謹清

晰的論證方式提出前提、證明主張、導出結論、拆解檢驗,一路如庖丁解牛,邏輯全面提升。 ★ 朱家安、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超有邏輯推薦 「我思,故我在。」笛卡兒這句名言在論證上有什麼瑕疵? 所有的謀殺都是錯的,但謀殺暴虐的獨裁者是對的,這說法有什麼邏輯問題? 素食者不吃豬肉香腸,甘地不吃豬肉香腸,所以甘地是素食主義者。這話合乎邏輯嗎? 想要反駁對手的論證,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設對方是對的。這是什麼怪招? 哲學是一門極富技術性的學問,它不只提出主張,同時也需嚴密的論證,而要構成嚴密的論證,則需各種概念工具,從多方檢驗,盡可能消除歧義。 英國暢銷哲普作家朱立安‧巴吉尼和曾獲年度教授獎的美國哲學教

授彼得‧佛索在本書中擺出了聲勢浩大的六大箱哲學工具箱,扎實介紹了百種以上的哲學思考工具,從最入門的「論證基本工具」到「論證進階工具」,再從「評估工具」到「概念區別工具」,讓你的思考能力從初級提升至中級。最後兩箱更是讓思考能力達到最高級的祕笈:「大師級的工具」讓你有機會具備大師級的思考能力;而「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則是最上乘的心法,誤用了不僅沒效果,反而會引發更多問題。 這本書可說是「思考技術檢修必備手冊」,不僅可以逐箱學習,還可以擺放在身邊:一旦思考短路,就能隨時挑選適當的工具,檢修自己的思路。送禮自用兩相宜,但是,請切記最合乎邏輯的一點:千萬不要送給自己的敵人!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

以為的嗎?:12道檢測思考清晰度的哲學闖關遊戲(新版)》   ▍你真以為自己慈悲為懷、童叟無欺而且頭腦清楚?▍ 玩過書中哲學闖關遊戲再說吧── 搞不好,根本就是一團混亂、充滿矛盾!   「朱立安.巴吉尼擁有一顆清明的心智,   使得他在哲學普及書籍的領域中格外傑出。」──英國權威媒體《衛報》(The Guardian)   ※英國知名哲普作家、暢銷書《自願被吃的豬》作者朱立安.巴吉尼精心設計   12道檢測思考清晰度的哲學闖關遊戲──你以為的那些事情「真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你有思路混亂所引發的腦神經短路嗎?   ◎你有沉迷幻想所引發的妄想官能症嗎?   ◎你有瞻前顧後所引發的龜毛

症候群嗎?   先來做個簡單的哲學健康檢查。保證無痛!還會有微微的快感呢。   【檢查開始】   1 如果能夠走路、騎腳踏車或搭乘火車,就不該開車。你同意嗎?   2 為了個人吸食而持有毒品的行為應予除罪化。你同意嗎?   3 米開朗基羅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偉大藝術家。你同意嗎?   4 客觀的道德標準並不存在,道德判斷只是代表個別文化的價值觀。你同意嗎?   5 剝奪別人的生命是絕對錯誤的行為。你同意嗎?   6 人類不該為了自己的需求,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你同意嗎?   7 只要不傷害別人,每個人都有權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你同意嗎?   8 對於藝術作品的評斷,純粹是個人品味的問題。你

同意嗎?   9 種族滅絕行為證明人類有可能做出極大的惡行。你同意嗎?   10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合乎正義的戰爭。你同意嗎?   【檢查結果】   如果不同意1,卻同意6→ 思想中就帶有「緊張關係」(Tension5)   如果不同意2,卻同意7→ 同上(T6)   如果同意3,也同意8→ 同上(T14)   如果同意4,也同意9→ 同上(T1)   如果同意5,也同意10→ 同上(T8)   想知道詳細檢查結果嗎?請見本書P.20分析。      每一項「緊張關係」可能代表兩種意義:兩種信念相互矛盾;或者要有非常細膩繁複的思辨,兩種信念才能並存而不致矛盾。在此,檢查的目的,並不是為了

確認信念的對或錯,而是了解我們的信念可能有哪些互不相容之處。      「我們『實際上』在想些什麼,其實非常難以釐清。這些遊戲的目的是提供一條有趣的途徑,讓你了解自己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思考哪些事情,從而揭露一些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事實。玩過這些遊戲之後,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過去以為自己擁有的想法,原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這樣的結果也許讓人有點訝異、有點迷惑,但是也充滿了樂趣。」    《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新版)》   吃下自願被你吃的豬,有錯嗎? 吃下自願被你吃的人,有罪嗎? ▍100個哲學問題就像100個哲學版「數獨」,保證讓你想破頭蓋骨,卻又捨不得轉頭!▍

  暢銷長銷十餘年,朱立安‧巴吉尼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本書已售出14種語文版權,亞馬遜網路書店佳評如潮。 直接以眾人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挑戰你的邏輯、判斷,道德底線。 ★ 派駐國外,雇主付你低於當地勞工的薪資又怎樣?反正比你在本國的薪水高! ★ 即使人民自願被洗腦,且此舉可降低犯罪率,政府仍不該洗腦人民,因為這是對個人自由與尊嚴的侵犯──真的嗎?但教育不也是一種緩慢的洗腦? 在生命的旅途中,你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場景: 1.你去領錢。提款機吐出好多錢,比你要領的還多,但是你的帳戶一切正常。嘿嘿,銀行不知道出錯了,除了銀行,沒有人有所損失。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凱子提款機〉

2.你是官員。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誕生了,拍攝手法一流,內心刻畫深邃。可是,劇情驚世駭俗,甚至歌詠種族屠殺與強暴婦女。該不該禁止這部電影上映?──〈偉大藝術與道德恥辱〉 3.你是消費者。滿街都是「便宜的好咖啡」,真是好康。不過,為什麼會這麼便宜?是因為店員薪資過低、咖啡農被嚴重剝削嗎?你是不是助紂為虐?──〈便宜也有好咖啡〉 4.你是三級貧戶。看過《佐賀的超級阿嬤》之後,你發誓絕不浪費任何食物。有一天,你心愛的貓咪被車撞死了,但牠還是一塊完整的肉,該不該煮來吃?──〈吃吧,不要浪費〉 5.你是國家元首。聲名狼藉的商人想要改變形象,願意捐款拯救卡奴,減少燒炭自殺的現象。條件是:頒授國家最高榮譽勳章

給他!這是賄賂,還是行善?──〈賄賂無罪,受餽有理〉 人生經常面臨許多抉擇,也經常遇到許多令人不解的現象,而且都找不到答案。沒錯,這些就是哲學問題。你可以選擇不面對哲學,卻無法逃脫哲學問題的糾纏。 在本書中,英國暢銷哲普作家巴吉尼設計了100種場景,引導出100個哲學問題。他會帶你思索這些問題,提出各種可能的解答;一旦面對這些似曾相似的場景,或許能讓你找到最恰當的解決方法。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   活著,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巴吉尼的11堂哲學必修課, 是每一個人尋找生命意義的最佳導航工具!

生命的意義不能來自天啟的真理、宗教教條或神聖經文;相反地,必須訴諸理性與證據,以及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並評估的論證。──朱立安‧巴吉尼 藉由理性嚴謹的哲學思辨,就能推論出「人生究竟值不值得活」。 我們為什麼會活著?生命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及時行樂嗎?既然人生苦短,活在當下就好了嗎? 追求幸福嗎?光是自己幸福就夠了嗎?當個人與全人類的福祉互斥該怎麼辦? 幫助他人嗎?但助人成為生命意義的來源時,會不會反倒成為利己的手段? 還是,這是神的旨意?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但無神論者又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存

在? 如果生命其實沒有意義,那又如何? 要解答這些疑惑,你可以燒香拜佛尋求心靈寄託,可以默禱上帝尋求人生指引,可以透過靈修聆聽內心聲音,也可以癱在躺椅上讓心理醫師告訴你。無論如何,我們都承認,一生只能活一次,若想盡可能活得豐盛,就難免探究生命意義。 不過,「哲學的慰藉」或許比上述方法都更有效、更持久! 英國暢銷哲普作家巴吉尼秉持其一貫理性分析,為所有想要利用哲學方法來尋找生命意義的讀者,開闢了這11堂最全面、最深入的生命必修課。巴吉尼就像是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一步帶著你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吸收了許多哲學家的論點,結合日常生活的例子,甚至引用知名電影的啟發,藉此充分闡釋自己的論證。就算沒有接

觸過哲學,也能在他的引導之下,透過最精闢的哲學思考,討論各種解答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他要我們相信,即使沒有最終的解答,但只要透過這11堂課,還是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為活下去找到充分又必要的理由。  

由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看臺灣與法國的政治社會價值觀異同

為了解決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作者曹芸瑄 這樣論述:

一、研究背景: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爆出前所未見之不明的病毒性肺炎,其後被研究指出為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ARS-CoV-2),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或稱COVID-19。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的各種野生動物交易被懷疑是導致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截至2021年6月,已造成全球確診病例數破億人,三百萬以上的死亡人數紀錄。 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USPPI),同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確定COVID-19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流行病;它被正式承

認為是真正的大流行病。傳播之疾速是本世紀前所未見,更從疫情中心點的中國演變成近代規模最大的一場全球隔離行動,牽動著全球局勢演變。 臺灣在2020年1月21日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1月23日,中國政府宣佈武漢、黃岡、鄂州等多個湖北城市陸續「封城」,限制公共交通出入。但因適逢中國農曆新年假期,潛在病人早已散佈到在世界各國,疫情已變得難以管控。臺灣的疫情從二月開始持續擴大,三月因歐美國家疫情爆發,回國者人數增加,導致確診人數上升,引發第二波疫情高峰,直至四月中,臺灣的新增案例已轉趨減少。2021年6月30日,臺灣確診個案為14389,605人死亡。 法國的疫情在一月底開始出現確診

病例,二月達到高峰,在2020年1月24日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隨著2月21日義大利北部的疫情快速擴散,法國的確診人數出現明顯增加,政府開始重視此次疫情之嚴重,接連發出相應政策。直到五月初,疫情的增長曲線才呈現緩和趨勢,5月11日開始解除封城。然而在暑假過後疫情回溫,出現第二波浪潮,10月30日再次出現封城。2021年6月30日,法國確診個案為5,826,278,111,068人死亡。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臺灣和法國在疫情發展上的差異,這種差異通常與文化、語言、一段特定時間、地域相關。我們在做疫情分析時,發現臺灣人和法國人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表現與行為。這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長時間受

到文化的影響與發展,便形成了不同的特質。而且當生命受到迫害時,我們能夠知道各個國家在面對未知的疫情危機時所表現出的真實情感與態度,一場瘟疫是讓國家繁榮華麗外表下隱藏的情感全部湧現的最好方法。 因此筆者根據跨文化心理學之父哈利.C.泰安迪斯(Harry C. TRIANDIS)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理論為基礎,他主張,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間沒有必然的相對性,正視了文化內的多樣性,即兩種構面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筆者除了在臺灣成長與求學之外,從小在香港長大生活超過10年,大學曾在法國里昂天主教大學以交換生的身分求學與擔任志工的經驗,在歐洲期間,遊歷了至少10個以上的不同國家,在這樣的成長經

歷下,文化衝擊與文化認同一直伴隨著筆者的生活。 而就讀研究所期間,世界上發生了這場牽連全球每一個人的COVID-19,臺灣的低確診率與死亡率被世界認為是防疫成功的國家之一,但是法國的確診與死亡人數卻遠比臺灣多出好幾倍。這其中的差異受到政府的決策、人民的價值觀以及文化養成所影響,因此筆者想藉著這一跨文化的研究來探討在嚴格防疫政策下的臺灣能帶給世界哪些值得學習的觀點以及臺灣是否也有值得向重視人權與個人隱私的法國人學習的地方。本研究將以全球化的視角出發,企圖瞭解臺灣與法國從經濟快速成長、交流頻繁到經濟蕭條、鎖國、限制出入境措施的趨勢下,探討「個人」與「集體」文化價值轉變的程度與可能性。以下為本

研究提出的具體研究問題1.臺灣與法國,在哪一方面的表現傾向於「個人主義」?2.臺灣與法國,在哪一方面的表現傾向於「集體主義」?3.探討社交距離的疫情處理政策,對臺灣與法國所帶來何種影響? 二、第一章 本章三個小節(1.1, 1.2, 1.3)將敘述在疫情下的臺灣與法國在實施限制行動自由的相關政策中,不同面向所經歷的遭遇。 1.1將以歷史記憶與經驗(例如SARS、H5N1、黑死病、西班牙流感等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帶出臺灣與法國的入境管制預防和關閉邊界情況。臺灣因為有了之前SARS的經驗後,面對這一次的疫情來襲,馬上做出相對應的預防措施。而法國在這次疫情初期則被批評為反應太慢以及遵照國際

組織的指示行事。距離他們上一次的大規模傳染病已經是好幾個世界以前的事,而且法國每年都有因流感而過世的患者。所以面對這次的疫情,大多數法國人並未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在1.1採用了TRIANDIS的「成功歸因於能力」;「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任務困難、運氣不好)」來分析兩個成功與失敗背後的因素。 1.2則針對集體行動的限制進行探討,包含禁止集會、宵禁、封城、解封等政策對民眾的影響。這裡我們運用TRIANDIS 的「服從、責任和為團體犧牲是自然的」,「關注我群需求(強制性)」;「關注個人需求、權利、能力(合約)」。我們還針對臺灣的母親節和法國的聖誕節假期中,民眾外出慶祝的意願做一個比較研究。我們

運用了TRIANDIS 的「改變自我以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自我」來分析他們的集體主義傾向。最後,我們也探討了兩國民眾對入境旅客的隔離措施政策,是否能得到各自的國民支持。經過一年的COVID-19後,我們發現法國的防疫意識已高出許多。可見大部分的法國人有從個人主義趨向集體主義的現象。 1.3則探討個人行動的限制,我們以臺灣的電子圍籬2.0和「疫止神通」聊天機器人與法國的StopCovid和TousAntiCovid等有潛在侵犯個人隱私風險的電子監控政策做一比較。從中探討民眾對於監控軟體的接受度。而我們在全球150個城市中最受到監控的調查中,發現臺北排名41,巴黎排名62。可見臺灣人普

遍對監控有很高的接受度。以兩國對電子監控的反應中,我們推斷出兩者都傾向於集體主義。這兩國都希望有一個安全(健康)的社會,政府可以擴張權力給民眾更多保護。三、第二章 本章三個小節(2.1, 2.2, 2.3)將敘述口罩在疫情下對於臺灣與法國的意義。 2.1以臺灣與法國在口罩政策下所衍生出的表層現象,如戴口罩所帶來的社交障礙、社會疏遠與身分辨識的困境作比較。且從口罩的佩戴上,我們認為臺灣人符合TRIANDIS在集體主義對目標的看法中提「個人和團體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此外,我們還發現臺灣人似乎更在意他人的觀感,當戴上口罩混入人群時,似乎會讓自己有種安全感,覺得被社會接納。至於法國抗拒戴

口罩的原因大多與自身相關,而非受大眾影響。根據TRIANDIS的理論中,他指出個人主義在「情感」以及「認知」的特質分別有:「情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憤怒),且持續時間長」,「關注個人需求、權利、能力(合約)」。 我們認為法國人各種抗拒戴口罩的行為中,是有個人主義的傾向的。 2.2則是從口罩所衍伸出來的社會事件中,觀察其深層意義:「利己」與「利他」的價值觀。例如口罩外交、混充口罩事件以及口罩的暴力事件。根據TRIANDIS的理論,臺法兩國在口罩外交方面都有個人主義的特質「當對方屬於內團體對上外團體時,情況只有一點不同」。雖然臺灣與法國的援助順序不同,臺灣屬於先安定內部動亂,再對國際伸出援手;

法國則相反。 另外,在臺灣三起混入大陸製的口罩的事件中,當政府把口罩的交易買賣權力釋放給社會後,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需要民眾承擔。因為商人會受到成本效益和一些公共規範(即臺灣人普遍對中國製的商品不信任)所約束而做出不符合民眾期待的個人利益行為。這也就是TRIANDIS所提到的個人主義的其中一個社會行為的特徵:「受態度、個人、成本效益計算以及廣義的公共規範的約制」。 關於口罩所衍伸的暴力及抗議事件上,法國反對戴口罩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他們反對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具高度攻擊性,影響社會治安。這個情況和TRIANDIS的個人主義特徵有些相似(內團體的人被比外團體的人更具有異質性)。法國

要在公共衛生與個人自由之間取得平衡,仍會是個艱難的挑戰。而臺灣的暴力和抗議事件和法國相比則相對少了很多。這些事件的發生似乎都出自保護自己的利己行為,較為傾向個人主義。TRIANDIS分析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在「目標」的特質中指出,個人主義屬於「個人目標優先於內團體目標」,集體主義則是「內團體的目標優先或與個人目標重疊」。在2.2中,我們發現利己與個人主義中存在一定的共同點;而利他在行為上則較多的符合集體主義的原則,如「內團體的目標優先或與個人目標重疊」。 2.3以政策面看口罩的集權與分權供應對民眾的影響。如口罩是否該由政府全面徵用?強制戴口罩的政策該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布? 在2.

3中,首先探討的是口罩政策以公平或平等分配的問題。TRIANDIS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規範」中看出一些特徵,他指出,集體主義是「在資源分配中強調平等和需求」;個人主義是在「資源分配中強調公平性」。臺灣的口罩實名制中,每個人所能買到的口罩數量是相同的,並不會因為身分特殊就有優待,傾向集體主義。不過法國剛好相反,法國主張把口罩徵收後,優先分配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傾向於個人主義的作法。 另一方面,我們也向民眾對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接受度做一個比較。中央集權方面:從民調中看到臺灣政府全面徵收口罩的支持度是隨著時間而上升的。但是當法國也同樣執行全面徵收口罩政策,卻引發了社會上的一些議題,如需要

頻繁與他人接觸的員警沒有足夠的口罩可用。在地方分權方面:臺灣的地方政府大致上是配合中央政府的決策。但是在法國,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沒有很好的互相配合。例如口罩多次在運送的過程中遭竊。 四、第三章 本章將敘述在疫情下的臺灣與法國如何面對政府在疫情處理以及醫療衝突下所做的決策。 3.1關於在疫情期間出現的醫療爭議,如預防感染COVID-19的偏方、普篩意願及奎寧的爭議。 普篩事件中,我們看到兩個國家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傾向。在臺灣,即使普篩對人民是有好處的,而且也知道臺灣的醫療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多數人民選擇漠視。反觀法國,政府受到民間的批評與壓力而開始實施普篩,這或

許代表著法國人在關乎到自己的權益時,會選擇出聲以爭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認為臺灣在普篩這件事上是偏向集體主義;法國則是偏向個人主義。 關於使用奎寧作為治療COVID-19的藥物方面,我們看到臺灣不論是政治人物、醫療人士以及平民百姓,都完全遵照著專業的建議執行。這樣的情形在法國剛好相反,出現兩派不同的擁護者,一派是支持Didier Raoult提出的治療方法,另一派則是反對。儘管已有研究證實他的治療方式無效,法國仍然有民眾對他抱有好感。而我們再次以TRIANDIS的其他理論分析,這兩國的情況中,臺灣就像集體主義中「內團體內和諧是必須的」;法國則是像個人主義中「辯論、對抗是可接受的」。而且

,在目標的特質上,臺灣也較傾向集體主義「個人和團體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 法國則是傾向於個人主義的「個人和團體目標往往不一致」。 3.2將從疫苗的政策與施打率看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與施打意願,以及政府和醫療界,甚至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衝突關係。臺灣在2021年5月爆發的本土感染後,因為國外疫苗採購的不順利,導致國產疫苗被廣泛討論。甚至有醫學專家出面發表看法,但是似乎被政府企圖掩蓋。從這個例子上,我們看到臺灣政府似乎不容許出現有違政府意見的聲音出現。這個現象也和TRIANDIS所提的集體主義是「和諧導向」相似。 而兩國人民在接種疫苗的態度上,我們看到臺灣人對疫苗抱有個人的想法,例

如害怕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沒有施打的急迫性等等,已經與政府的目標漸漸相離(消滅病毒)。但在2021年5月後,因為臺灣爆發本土感染而導致施打疫苗的人數大幅增加。因此,我們認為臺灣在疫苗的接種層面,有從個人主義轉為集體主義的傾向。然而,法國雖然一開始也有個人主義的特質,但是很快地就偏向集體主義的特質:「反映相互依存關係的信念」。我們看到法國在接種疫苗的比例上,人民與政府的態度越來越有一致性,民眾與政府也呈現出,為了戰勝病毒而相互依賴的特質。 在研究尾聲,3.3將以台法的政治體系探討民眾對政府控制疫情的表現滿意度。我們認為疫情的管控其實是環環相扣的,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或付出,都會使其中一方對其產

生不信任或導致管理失敗。TRIANDIS曾提到團隊目標在集體主義文化中運作良好,但使用於個人主義文化時往往造成社會惰化和搭便車的行為。 經過一年多的長時間對抗COVID-19疫情下,我們看到臺灣政府、醫療、民眾有團結一心,展現出相互依賴的傾向,對抗疫情似乎持續保持著很高的警覺性。但是臺灣從2021年5月開始,似乎和法國一樣在政府、醫療、民心都難以達到團結一致的狀態。所以我們認為臺灣民眾對政府管控疫情方面有從集體主義浮動到個人主義的傾向。而法國則是一直保持著個人主義的傾向。

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

為了解決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這樣論述:

與其「發現自我」,不如「創造自我」。 人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 我們不只要順性而為,更要超越個性。 透過行為刻意地去蕪存菁,你一定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是什麼造就了當下的你?我們該如何才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一般認為,「個性」是具有穩定性的,當性格一旦形成,就幾乎是我們始終如一的特質了。但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個人身上,都有個我們不認識的自己。所謂的「自我」並非固定,個性會隨著成長而有所改變,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重新塑造自己,而且行動越大,改變就會越多。     榮獲德國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彙整心理學、腦科學、社會學、科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

資料,提供我們關於「個性」種種新知卓見。包括:     ●我如何成為「我」,又該如何主動操控性格改變的方向及過程。   ●在經歷人生的重大轉捩點(如:成為父母、面臨中年危機和退休等),個性會產生哪些變化。   ●有哪些心理工具有助於保護自己避免負面影響,完成正面建構。   ●在與他人的互動及反餽中,如何形成自我認知,並活出與眾不同的自己。   ●睡眠、想法、飲食,甚至腸道菌都會影響我們的個性。(如:微生物能抗憂鬱,良好的睡眠能增進自信)   ●打破慣性,換個想法,個性也能「弄假成真」。     誠如書中所言:「成熟並不是堅持自己一直都是怎樣的人,而是一個人有所成長,也透過自身的經歷變得更有智慧

。所以成熟是種過程,這並非意味著『發現自我』,而是懂得如何在人生中獲得的反饋與不斷自省中改變自我。」因而,昨日之我是什麼人,並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今日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始終都有機會重新創造自己。   好評力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志建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蔡宇哲   生鮮時書創辦人  劉俊佑(鮪魚)   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俊德     「先天設定固然對人有長期影響,但後天的學習與經驗,則會某種程度地改變我們的基因與神經。所謂的『成熟』,便是我們在與人及外界的關係中,找到最具適應性的方式創造自我。」——臨床心理師  洪仲

同情共感、安全與公共輿論法庭:邊沁的效益自由論

為了解決利己主義相反的問題,作者畢銪 這樣論述: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邊沁的效益主義忽略了自由這一重要的政治價值,甚至被當做一個反自由的理論體系。本文從邊沁對自由和安全這兩個概念的討論出發,在他的文本中尋找到三項重要的元素:同情共感、安全與公共輿論法庭。並且以這三項為基礎,重建邊沁的效益主義的自由觀。首先,邊沁對人性的理解並不是理性自利的「經濟人」,而是自利與利他兼有。並且邊沁不僅沒有排除道德情感的作用,相反非常重視同情共感與效益原則的深度聯結。效益原則的基礎是對痛苦與快樂的感受,而同情共感正是對他人的苦樂之感受。在這個意義上,同情共感是效益主義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道德價值。其次,邊沁在批判天賦權利論的過程中注意到概念的虛構性問題,而由此發展

出的「釋義法」也成為理解他批判「自由」等虛構概念的關鍵點。邊沁用安全替代自由,不僅是為了在概念上釐清價值的邊界,而且也是為了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保有自由的實質。因此,邊沁不僅沒有混淆各種多元的價值,並且提出用效益作為一套公共理性來調和不同的價值之間的衝突。其三,公共輿論法庭作為承載自由價值的政治制度,對言論自由的證成不同於其他政治理論。公共輿論法庭所具有的包容性,也體現了世界主義的特徵。並且通過國際公共輿論法庭的制度,國際的自由和安全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