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寫的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工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苦勞網也說明:勞工保險條例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勞工保險條例自四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制定以來,其間歷經九次幅度不一之修正,制度已日趨完備,惟考量我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啟新所指導 鄭嘉慧的 臺灣社會安全體制勞工保險與國民年金之探討:以給付請領策略為焦點 (2021),提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保險、失能給付、勞工保險、國民年金、競合給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陳敦源所指導 曾鈺勝的 影響危機下的風險溝通因素之研究:以2012與2018年勞保破產危機議題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風險溝通、勞保破產、風險溝通影響因素、勞保年金、年金改革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解答。

最後網站公務人員退休金怎麼算?月退金與18%優惠存款可領多少 ...則補充:... 兼領退休金)退休金計算公式介紹,公務人員之退休金制度將逐年修正, ... 也可以透過台灣銀行之「公教人員網路保險e系統」登入查詢目前擁有多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工保險條例修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為了解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問題,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這樣論述:

榮獲2012金鼎獎殊榮 二十年後,這是你想看到的未來嗎? 大量失業  資本持續外移而產業升級失敗,持續依賴金融業與房地產,經濟泡沫化並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崩盤,失業率追上歐美,而且難以下降。 貧富懸殊  政府偏向財團,為圖利財團而減少富人稅,加上解除金融管制與房地產炒作,使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直逼美國甚至追上香港,導致社會不滿與群眾抗爭,甚至造成犯罪行為的增加。 人口衰減  台灣將會走上日本的人口萎縮之路,學校倒閉、內需不振、健保與勞保退休金破產,在人口老化與福利支出的壓力下,政府財政赤字將持續累積。 國家破產  台灣公債將持續累積到引發資金外逃的地步,不得不求助於大量的外國資金援助與新移民

——最有可能的援助來源就是中國。 族群衝突  台灣過去的族群政治問題尚未化解,引進新移民雖能減輕人口老化的衝擊,卻更可能造成青年失業與族群衝突的惡化。   據目前的數據與社會趨勢估計,在2030年前後,若出現另一波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社會將陷入如上困境。如果您與我們這些『杞人憂天』的社運分子以及學術工作者一樣擔心預言成真,請與我們一同檢視本書的種種證據,並與我們一同腦力激盪,認真思考搶救台灣社會的政策方案,從這一刻開始改變台灣的未來。 作者簡介 林宗弘   關心研究主題: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化、全球化、災難研究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曾任:全國產業總工會宣傳部主任;台灣社會學會

副祕書長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敬舒   世新新聞系畢  現職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主任、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NGO組織議題研究員  關心議題包括勞動權益、貧窮化現象以及稅制改革運動 李健鴻   關心研究主題:就業安全政策、彈性安全政策、勞動市場風險分析  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系助理教授;彰化縣政府副縣長  現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王兆慶   台大社會所、政大新聞系畢  目前任職於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曾任職於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關心幼兒與老人照顧、家庭、性別政策  ema

il: [email protected] 張烽益   關心議題:勞資關係、勞工政策與社會安全  學歷: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畢  曾任: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立委國會辦公室主任、勞委會簡任視察  現任: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勞工保險條例修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職災保險法日前三讀通過,讓勞工權益多了一層保障,不過立委認為,國內仍有「勞動五缺」需要解決,尤其非典型工作者在台灣逐漸增加,政府應給予相關保障,而攸關保障藝術工作者權益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今天國民黨團原本拒絕出席協商,經過民進黨團溝通後,藍營答應週四協商文獎條例。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46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臺灣社會安全體制勞工保險與國民年金之探討:以給付請領策略為焦點

為了解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問題,作者鄭嘉慧 這樣論述:

勞工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險目前投保人數最多的,也是給付項目涵蓋最廣泛的,在民眾的生命歷程中,多少會經歷不同職涯身份的轉換,進而在不同社會保險流動,轉換不同的社保身份、也分別累計著不同職域社會保險的年資。多元化的社會安全體系,讓請求權趨於複雜,難免產生請求權競合的情況。例常見失能一次金與老年給付僅能擇一請領,如何抉擇其優先順序。在繁雜的法令規章中又該如何苛求請領的民眾能清楚明白知悉本身的權利,而政府行政機關是否能有效率的橫向資源整合、資料勾稽統合,讓社會保險及社會救助能有效的運用在需要的民眾身上。 本研究以勞保被保險人發生事故失能達1-3級時,遭勞保局強制退保時,且勞工未滿65歲且無其它排

除納保條件時,便會自動納保至國民年金保險體系,而勞工是否與國民年金年資合併通算?若符合眷屬津貼加計條件者,又符合中低收入者且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在請求權的選擇上有何差異性不同,在本文第四章,利用模擬的案例分析方法,依勞工具相同的投保薪資,一樣的失能等級,模擬不同的年資,有無眷屬、是否合併國民年金去討論模擬不同的給付,依推算出的數據及流程心智圖,簡易分析出不同選擇的差異性。 本研究希望政府e化政策更便民外,勞保局也能改變申請的流程,先試算後申請,用勞工可以清楚明白的方式,知道他的權利所在,不該期許勞工能理解法規的複雜性,而是讓知識的高牆倒下,讓勞工簡易的明白其請求權的所在,讓社會保險安全制度充份

發揮其效益。關鍵字:社會保險、失能給付、勞工保險、國民年金、競合給付 

影響危機下的風險溝通因素之研究:以2012與2018年勞保破產危機議題為例

為了解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的問題,作者曾鈺勝 這樣論述:

2012年勞保局公布勞保精算報告,結果顯示勞保將在民國107年出現逆差狀況,並在民國116年基金不足以支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一時之間引發軒然大波,「勞保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造成民眾恐慌與不滿,更引發勞保開創以來最大擠兌潮,3個月內被領走1400多億元,也間接促進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以挽救危機。但在2018年勞保局再度公告精算結果,結果顯示收支逆差時間提前到民國106年,破產時間也提早到了115年。但本次卻未若2012年一般演變成風暴,新聞報導只報導一天,也沒有引發再一次的擠兌潮。為何兩次勞保破產危機議題卻有迥然不同的發展結果?當中政府是如何對外溝通的?本研究以兩次勞保危機議題為個案,以風險溝通

論檢視與比較行政機關的溝通策略與影響因素。研究發現,2012年與2018年相比較,在「政府最高層級」、「立即公開承諾與否」兩點存在有差異;「公關部門角色不明顯」與「行政機關被動回應」這兩點則是相同。而影響影響因素中,外部因素有媒體關心度與屬性、社會關注程度、執政黨選舉壓力與勞工相對剝奪感;內部因素則有本位主義、常任文官責任感與政務官決心與敏感度。最後,研究建議,由於社會大眾已對於勞保破產議題有所熟悉,政務官應當展現決心,應儘速與利害關係人展開溝通,對內打破本位主義的干擾,對外則要注意相對剝奪感的問題,以及與媒體維持良好互動,形成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