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龍昇寫的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 和龍昇的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懶人包 - Workforce勞動力量也說明: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 懶人包 · 修法重點一:擴大職業災害保險承保範圍. 微型企業納入加保範圍; 職災保險效力提升; 提高職災保險投保薪資級距 · 修法重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點 和高點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孫迺翊所指導 盧品澤的 職業災害給付抵充制度之研究 (2021),提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抵充、職業災害、職災抵充、職災勞保給付、職災補償、職災賠償。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郭玲惠所指導 楊智涵的 論職業災害-以特殊嚴重傳染病下之醫護人員勞動權益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職業災害、職業病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總說明 - 勞動部則補充:惟施行以. 來,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職業災害保險規定,因受限於普通事故保險財務、. 加保範圍、投保薪資上限及給付水準等因素,致無法單獨調整以提供職. 業災害勞工及其家屬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

為了解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作者龍昇 這樣論述:

  本書係針對高普考「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之命題大綱全新整編;並就近年社會福利政策及立法之制定與推動,諸如: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高齡社會白皮書(110年9月)、COVID-19(新冠肺炎)紓困振興方案4.0(110年8月)、社會福利基本法草案(110年8月)、長期照顧服務法(110年6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年4月)、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110年4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10年1月)、全民健康保險法(110年1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110年1月)等完整收錄,以幫助考生掌握最新的資訊及

修法動態。另書末收錄110~108年高考(含公職社工師)、普考、社工師、各類特考之試題,供考生練習,鑑往知來。     本書特色如下:   (一)每章開始有「重點提示」,以便讀者能迅速掌握本章重要概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對於圖像之記憶比文字要強二十三倍。故本書在每一章前皆安排一則小漫畫,增加對該章最重要觀念之印象。     (三)本書特將各種社會福利的相關理論另列成章,不散於各章節,以利瞭解相關理論時能一體連貫,不致被分割。     (四)在內容研析部分,「閱讀小辭典」與「火星人的疑問」兩種名詞解釋,讓對一些專有名詞較生疏的考生,能快速理解、釐清觀念。  

  (五)本書針對大幅修正之重要社會福利法案,收錄「新、舊法規對照表」以利比較、閱讀。

職業災害給付抵充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作者盧品澤 這樣論述:

職業災害之發生牽動著受災勞工之生活,蓋除了可能面臨的漫長治療與復健外,亦可能喪失工作能力,其影響之範圍小至家庭,大至社會。而受災勞工得否於遭受職災時,獲得完善之保護,則有賴我國職災救濟體系之應對。對此,我國所建構之職災救濟體系,係採取職災補償以及民事賠償並行之並存主義。換言之,即藉由多部源於不同法領域之法規,層層疊築而成。惟不同法領域之疊加,勢必會產生不同立法目的及性質之法規間的適用疑義,發生複數不同法領域之請求權競合之問題,而如何於不同法領域之間衡平雇主與受災勞工之權益,避免產生雙重負擔(雇主)以及雙重得利(受災勞工)之偏頗,至關重要。故本文以各法領域間,職災相關給付之抵充為主軸,解析各法

域之職業災害定義範圍及成立要件,輔以統整各法域間職災適用對象之交錯範圍後,以此為底來分析各法域於職災相關給付之法性質與標的項目間之抵充適性,藉以釐清現行職災抵充制度之樣貌。此外隨著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立法,其勢必對於現行職災抵充制度之相關法規又將產生影響,本文亦將以此為題,在我國現況下進行剖釋之。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為了解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作者龍昇 這樣論述:

  本書係針對社會工作師「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之命題大綱全新整編;並就近年社會福利政策及立法之制定與推動,諸如: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高齡社會白皮書(110年9月)、COVID-19(新冠肺炎)紓困振興方案4.0(110年8月)、社會福利基本法草案(110年8月)、長期照顧服務法(110年6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年4月)、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110年4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10年1月)、全民健康保險法(110年1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110年1月)等完整收錄,以幫助考生掌握最新的資訊及修法

動態。另書末收錄110~108年社工師、高考(含公職社工師)、普考、各類特考之試題,供考生練習,鑑往知來。     本書特色如下:   (一)每章開始有「重點提示」,以便讀者能迅速掌握本章重要概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對於圖像之記憶比文字要強二十三倍。故本書在每一章前皆安排一則小漫畫,增加對該章最重要觀念之印象。     (三)本書特將各種社會福利的相關理論另列成章,不散於各章節,以利瞭解相關理論時能一體連貫,不致被分割。     (四)在內容研析部分,「閱讀小辭典」與「火星人的疑問」兩種名詞解釋,讓對一些專有名詞較生疏的考生,能快速理解、釐清觀念。     

(五)本書針對大幅修正之重要社會福利法案,收錄「新、舊法規對照表」以利比較、閱讀。

論職業災害-以特殊嚴重傳染病下之醫護人員勞動權益為中心

為了解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解析的問題,作者楊智涵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分為六章,主要研究內容分布於第一章至第五章。首先就第二章職業災害防治理論之基礎部分先簡單介紹新冠肺炎與SARS疫情之不同,並從課予雇主保護照顧勞工之公法義務的主要規範觀之,法律往往係隨著職業災害之認定及內容而改變,故本章將先就對職業災害之定義與類型進行說明, 接著再說明雇主保護照顧義務之法源依據及具體內涵,藉由勞基法、性工法與職安法與民法第483條之1規定間之連動關係,推論前開勞動保護法規與雇主保護 照顧義務之關係,以及雇主保護照顧義務於勞動契約之屬性和定位,最後引導出雇主義務違反時,勞工有何權利可資主張。第三章將介紹現行體制下醫師的勞動情況,將從醫師的分級制度談起,討論不同級別的醫師

與醫療院所間存在的法律關係為何,並就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 740號為基礎,討論學說與實務間對於勞動契約之定性。第四章則對於新冠肺炎之職業災害判斷,從現行的職業災害傷病審查準則去探討,並與先前台灣發生過的SARS疫情去做分析與比較,並就醫護工作內容及環境去整理歸納出一個合理的判斷基準,最後再回顧職業災害傷病審查準則修正的草案內容是否妥適。第五章欲討論者係職安法、勞基法與民法所建構起的雇主保護照顧義務與責任,探討其保護照顧之對象與範圍,此義務責任包含「事前保護」與「事後救濟」即整理事故發生前雇主違反保護照顧義務,勞工得請求其履行義務、是否可以主張退避權及其適用的要件與情狀為何;若醫護人員染疫經認定為

職業病後,醫護人員得請求之補償與賠償為何。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將整理以上各章之爭議與問題,就現行醫護的工作情形下,嘗試就我國就新冠肺炎疫情之認定標準、制度提出建議,並研議有效監督保障醫護人員的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