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退休準備金領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逢甲大學 統計與精算研究所 李文炯所指導 羅婉容的 柯氏退休金模型在穩定人口狀態下之模擬研究 (1999),提出勞工退休準備金領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柯氏退休金模型、確定給付制、錢購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工退休準備金領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柯氏退休金模型在穩定人口狀態下之模擬研究

為了解決勞工退休準備金領回的問題,作者羅婉容 這樣論述:

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繁榮、人類生活水準的提升,種種因素皆導致人類壽命的延長,再加上人們工作習慣的改變,退休年齡愈來愈早,致使退休後生涯變長,而退休後生活品質的好壞,有一大部分仰賴於退休金。因此,退休金制度的良窳與施行績效的好壞,深深影響勞工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有鑑於目前施行的退休金制度─確定給付制與確定提撥制各具優缺點,Khorasanee(1995) 首先提出一整合型退休金計劃(簡稱為柯式退休金模型),希望能夠擷取兩種制度之優點。但是由於其模擬之假設狀況過於簡單與理想化,如員工人數分佈假設等。同時未考量到薪資成長率與不同年齡離職者可領回不等比例之退休金等因素,故本

文之研究目的,乃修改柯氏退休金模型之模擬相關假設,套入臺灣之投資環境,並且考量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政府為因應保險市場開放,競爭加劇,未來降低退休金投資股市之限制後,柯氏模型之適用情形。並以模擬分析的方式,觀察柯氏退休金模型在不同行業下之施行績效,同時比較不同投資策略下之施行結果,並將柯氏退休金模型與傳統確定給付制及錢購法作一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