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新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卓越新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金其琪寫的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和楊寧雅的 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第20屆卓越新聞獎慈善新聞網與經典雜誌入圍也說明:卓越新聞 獎基金會於10月21日公佈第20屆卓越新聞獎十七個專業獎項的入選作品名單。其中TCnews慈善新聞網也入圍「單張新聞攝影獎」一項,慈濟人文志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左岸文化 和閱樂國際文化所出版 。

國防大學 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 劉至祥所指導 陶仕海的 以比較分析法對比克里米亞事件與中共對台認知作戰之研究 (2021),提出卓越新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認知領域、認知作戰、克里米亞事件、四大公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陳延昇所指導 林容伊的 以宗教社會學觀點探討Netflix串流平台追劇現象 (2021),提出因為有 串流平台、宗教行為、追劇、推薦系統、娛樂媒介、閱聽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卓越新聞的解答。

最後網站《報導者》獲2020年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9大獎則補充:2020年亞洲卓越新聞獎名單揭曉。《報導者》拿下9個獎項,是台灣媒體之冠,做為一個31人團隊的獨立媒體,《報導者》一直努力展現台灣新世代的國際格局和能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卓越新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為了解決卓越新聞的問題,作者金其琪 這樣論述:

  「我發現了一種看待人事物的全新方法。緩慢而綿長,允許溫柔與掙扎的方法。」     人類學從來就是一門關乎移動的學科。只是當人類學家遠渡重洋,研究那些往往與自身迥異的陌生族群之後,真正認識的是什麼?「走了那麼遠的路,是不是最終都會透過異文化來認識自己?」人類學也總是在乎能否在地,在遙遠異鄉有另一個等待自己回去的家。人類學家研究親屬、重視關係,但同時為家和家人賦予了更直覺與情感上的定義。     《流離之書》收錄寫作者金其琪17篇跨界移動紀事;她是擁有七年資歷的記者,也是剛入門的人類學學徒;她從中國移動到香港,再到台灣。一路以來,她報導香港馬屎埔農地抗爭、記錄2016年香

港大學生間的中港矛盾,文中許多描述已人事全非,但都成了歷史的一部分;她描述了環球大廈週日的菲傭聚會、九龍城的泰國移民、南方澳的漁工,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把異地當成家?她寫阿美族祭師從抗拒到接受自身文化的歷程、達悟人如何從大島看到自己的島嶼、學阿美語的猶太人類學家,她寫的是台灣當代原住民,也寫下每一個人企圖尋求身為「人」的自己。     記者和人類學家某個程度是相似的。進入田野地、熟悉報導人(當然,也被報導人熟悉),試圖透過一次次的對話建立關係、看到與理解彼此,然後帶回自己與他者的故事。17篇文章中,7篇關於香港、7篇關於台灣、3篇關於中國,但書中的主題跨越地理上的分界。「土地」書寫具象的

土地迫遷、老屋肢解、無家可依,也寫忘記了自己名字的人怎樣找回與故土的親密感;「陣痛」寫的是那些自願和非自願的跨境移動,人們因身分政治而彼此碰撞,移動的海上貨櫃則塞滿走私動物的牙齒;「扎根」書寫在異鄉和面目全非的故鄉創造新生活、新社群的人;「微塵」則是在這個生死常臨的年代,一些像流沙般逝去的故事。     17篇文章呈現的不僅是世界的變化,也讓人在閱讀中發現,人類學如何逐漸滲入一個寫作者的文字DNA,乃至看待世界的方法。     「經歷了多變的生活,讀了人類學並在今年邁入30歲的我,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想用任何文字形式來還原世界本身的混沌。寫得『混沌』比寫得『清楚』可要難太多了。」

    「和讀新聞、做記者受到的訓練不同,這種全新的方法緩慢而綿長,充滿速食閱聽者可能錯過的細節,且允許你的筆流露溫柔與掙扎。」   專文推薦     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名人推薦     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杜念中,資深新聞工作者   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容邵武,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陳如珍

,人類學家   傅可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鄭肇祺,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顧玉玲,作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流離之書》成書於21世紀10年代,是上一輪「全球化」所養育的女兒。在下一個十年,我們或已無緣再見到同樣的追問、眷戀與感傷。它是一本送給家園與故土的哀誄之書,亦是在這樣的離愁中,仍然果決出發的遠行筆記。──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本書以「流離」為名,書寫中港台不同地區弱勢、少數、被歧視族群的漂泊境遇。然而,若能建立人與土地的歸屬感,

誰想要漂泊?若能回答「我/我們是誰」的身分認同,誰想要流離?這更是穿透本書字裡行間的深意。──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帶著中國思考香港,懷抱香港採訪台灣,行走台灣反思中國。   如果過去十五年,華文世界因為中國短暫開放的歷史機遇,而使得此間跨界移動的記者們產生了不同以往的珍貴積累,金其琪發光的筆下,結晶著的就是這個時代。──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其琪的書寫始終保留一種原始和原味。她對世界、對自然、對眾人敞開自己,謙卑充滿好奇。不過30歲,她已在北京、香港、台灣,各生活了四年,有意識地選擇了一種流浪的人生。或許是自身的流離體會,讓她更能透視這個時代

裡,跨越了國/界/域/族的各式流浪者的處境。她停下腳步記錄探問離散的故事,在她的筆下,遊走異鄉與故鄉的人們,面對敵意築起的高牆,艱難地應對不同價值選擇而拉扯出的差異與認同。這是一本與流浪者們靈魂相互召喚、彼此深情對待的人生筆記。──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這似乎已是社會中長存的真理和價值:人走上流離注定是悲情、是無奈,是割捨我們所愛的人與事。乍看書中人物的遭遇,我們容易感慨變動讓人付出高昂的代價,但誰又知道變動之前就一定是值得我們眷戀的安逸和恆常?隨變動而來的就注定是桃花源?或許世事既無始也無終吧,作者讓我感受到的是沒有盡頭的千百流轉和永遠與之相隨的淒美。──杜念中,資深新聞

工作者     初識其琪,是她來到我的辦公室,說明她關於台灣原住民族女性的博士論文研究構想。不過,比起她當時的題目,更吸引我的,是她輾轉來到台灣的經歷。我感覺到,平靜地坐在我對面,訴說自己故事的,是一個嬌小秀氣身軀中勇敢堅決的靈魂。   這些年來,其琪幾度在重回給予她極大啟蒙的香港,和留在台灣之間拉扯。她整理出離開原生家鄉的這十幾年中,遭遇到的每一個流離的故事。家在那裡,家也不在那裡,家就在不斷的流離與尋找之間。   其琪的文筆極好,故事寫來深刻細膩,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故事中的流浪、燃燒、碰撞、扎根、創傷,都映照出她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對於她選擇棲身的台灣來說,其琪寫

出的每一個故事,也都在幫我們重新思考,這塊土地曾經如何包容了一波一波流離的人們;關於接納,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這是一本關於生存、生命與家園關係的書。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作者「找家」的心路歷程。透過在香港,台灣與中國等地的人物記事,作者表達出「家」不是一個物理空間上的定位點,而是一團開放、流離但卻不斷地連結於自身意義的生命線條。這樣的描述正如受人景仰的地理學者段義孚所言:「家即異鄉」(home as elsewhere),是如此地真確與讓人一新耳目。──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一個一個的故事,就像一個一個

石頭連接了一個一個的看似分離場域,讓金其琪累積大約十年的流離之書也成為發現之旅。原來香港、台灣、中國、農業、飛魚、象牙等等邊緣的人與事,有著類似的棄絕和復返,在消失離散之中尋找歸屬與希望。──容邵武,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金其琪是一位細膩、堅定、具社會關懷與批判力的觀察家與寫作者,自身移動經驗強化她描寫流離失所或移動者的能力,新聞寫作與民族誌方法的組合使其作品針對時事進行有效率的轉譯。──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我想這是其琪作為一個寫作者,很特殊的魅力所在。我有時覺得她像是一張捕夢網一樣,一旦沉浸在某個場域裡,就會帶回那裡所有的記憶。——張潔平,Matt

ers創辦人     在《流離之書》中,記者金其琪寫失根的迷茫、脆弱群體的掙扎和人的韌性。報導的對象從香港的菲律賓移工、收集明清古宅的中國商人、在蘭嶼扎根的達悟族語推手,到記錄生死遺言的香港中老年志工。對象與議題的多元,更展現出人的處境的共通性。不論多艱難也要記錄;不論差異多大,對話也有意義。在中港台之間遷徙的其琪,透過說故事和追根究底的精神,寫下自己的不服輸。隨著她的文字,我們流離卻不失所。──陳如珍,人類學家     Kiki’s writing combines the best elements of biography, ethnography, and journa

lism. She is able to make each of the many people and places she has interviewed or visited come alive for the reader, and - through their stories - to address complex global issues in an engaging and accessible way.   從人物故事、民族誌與新聞中吸取養分,其琪的書寫為讀者生動還原出她訪問過的每一個人、造訪過的每個地方。這些故事易讀又迷人,最終卻帶我們看到背後複雜的全球性議題。

──傅可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這是一位流浪者寫的流浪故事。其琪和我在台東相遇,這是一個我不知道是定居還是飄泊中的地方。她對我來說,沒有定所,卻又像是早已扎根某處。其琪寫的香港、台灣、中國、非洲、泰國、蘭嶼故事,與她本人一樣,對我來就既遠又近。這正是本書的精神,我們過去以為掌握過的題目,在其琪筆下攤開,我們方才發覺自己握著的是虛幻。但是,透過她細膩、認真的筆跡,我們又重新進入她和受訪者互動的現場,坐在她旁邊,傾聽這些流浪者的故事,更全面、深入流動的意義。──鄭肇祺,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卓越新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廣告與「初聲新聞獎」合作播出

【初聲新聞獎】重新定義新世代好新聞
鼓勵熟悉數位媒體的世代挑戰新的形式,用兼具專業與創意策略的新聞抓住目光,對群眾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USHENG.GAMANIA

《最佳受眾洞察》#剩食浪費議題
〈食光島〉
https://youtu.be/m6kyPwegEag

《最佳策略創意》#自殺遺族關注
〈你自由了,我卻多了道枷鎖── 自殺目擊者的告白〉
https://chps97018.wixsite.com/survivorofsuicide

《最佳體驗創新》#同婚法規問題
〈我們只是想要一個家,為什麼那麼難?〉
http://story.vita.tw/difficulties-of-lgbt-marriage/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初聲新聞獎」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普立茲獎 #新聞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5 「初聲新聞獎」廣告段落
02:21 炒作新聞的始祖──普立茲
04:00 普立茲有哪些獎項?怎麼評選?
05:20 普立茲攝影獎──紀錄災難的經典之作
06:54 特色獎項:漫畫獎&公共服務獎
08:00 普立茲獎的爭議
09:20 我們的觀點
11:27 提問
11:4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黑毛
|腳本:黑毛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美國主流價值的窗口─普立茲獎:https://bit.ly/3CX0CxW
→天生的報人:普立茲 (google圖書) https://bit.ly/3CWOsVM
→威廉˙倫道夫˙赫斯特:https://bit.ly/2W5e8it
→【History歷史頻道】經典天才爭霸戰(新聞業) 赫斯特 & 普立茲:https://bit.ly/3D4fx9U
→黃色新聞(維基百科):https://bit.ly/3soT2aG
→Joseph Pulitzer( U-S-History.com):https://bit.ly/3g9fUGk
→普立茲獎得主是怎樣養成的?I《驚爆焦點》真實主角羅比(Walter V. Robinson):真相會讓權貴喪失力量:https://bit.ly/2W50Pys
→普立茲獎獎項沿革 :https://bit.ly/37PvGle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https://bit.ly/3iSf2Ya
→The History and Importance of the Pulitzer Prize:https://bit.ly/3m4cacW
→What does movement journalism mean for journalism as a whole? https://bit.ly/3yWMpyJ
→Sinclair Lewis, ‘the Main Street burglary’ and a rejection notice:https://bit.ly/3CWz7EL
→Is the Pulitzer Prize guilty of claims of a “Liberal Legacy”?:https://bit.ly/3yTChXH
→Few Pulitzers on the right side::https://bit.ly/37PvWRe
→Five Controversial Pulitzer Prize Winners (and Losers):https://bit.ly/3CTHXU0
→Sinclair Lewis, ‘the Main Street burglary’ and a rejection notice:https://bit.ly/3AKHsJZ
→史上第一本普立茲獎漫畫《MAUS鼠族》用漫畫講述歷史的血淚:https://bit.ly/3iTkvhz
→普立茲獎揭曉 少女拍非裔之死獲特別褒揚獎:https://bit.ly/3yUoAro

【 延伸閱讀 】

→初聲新聞獎:https://bit.ly/3jXRG2R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https://bit.ly/3iUJocS
→曾虛白新聞獎基金會:https://bit.ly/3yTC0DP
→倖存者的罪惡感:《鼠族》的「歷史創傷」與「個人創傷」二重奏:https://bit.ly/3yTC0Ul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以比較分析法對比克里米亞事件與中共對台認知作戰之研究

為了解決卓越新聞的問題,作者陶仕海 這樣論述:

自2014克里米亞事件以後,中共看到了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執行認知作戰的成果後,便積極發展認知作戰,也將其成果實際運用在歐美各國。根據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公開發言,中共始終不放棄以武力統一我國,因此任何可以採取的作戰模式,都會實際運用於我國,其中也包含認知作戰。目前我國深受中共認知作戰的影響,在面臨重大選舉時,總會有許多不實新聞在社群媒體上傳播,企圖影響我國民眾認知。本研究採用「比較分析法」作為研究途徑,首先以認知作戰的定義為基礎,瞭解中共發展認知作戰的歷史;其次是透過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執行認知作戰的手法,與我國四大公投期間所遭遇的情況進行對比,藉此發現差異之處;最後以中共對我國認知作戰的手法

為案例,並分析其發展認知作戰的阻礙,以及我國所能採取的應對措施。研究發現我國四大公投的情況與克里米亞事件之間,有許多雷同之處,然而部分關鍵性的差異點導致情況產生分歧,導致中共認知作戰的效果不彰。與歐美各國相比,中共使用假訊息執行認知作戰的能力以頗具規模,然而在戰時要如何與部隊行動結合,這是中共目前尚需強化的,因此中共仍持續發展認知作戰。我國對於防範認知作戰,必須提升民眾的事實查證能力,並訂立相關規範,才能有效防範認知作戰。

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

為了解決卓越新聞的問題,作者楊寧雅 這樣論述:

  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立陶宛曾是歐洲在中世紀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擁有大國的風範,保留最多中世紀後期的古式建築、城市輪廓與遺跡,以及各種有形、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承襲來自貴族的底氣,他們在現代也展現了各

種韌性與勇氣,在森林裡以游擊戰、在街頭以肉身阻擋坦克、走私書籍以傳承語言與文化,爭取復國、獨立,不僅是前蘇聯國家脫離鐵幕的領頭羊,目前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周邊國家與政治犯仗義執言,甚至是設定議題的領袖。有趣的是,這個遠在8000多公里的國家,跟台灣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除了大家已知的政治際遇,還有烹調與口味類似的飲食小吃、台灣人創立的珍珠奶茶、同是被認為難學的語言、低調內斂卻友善溫暖的人民性格、敬愛自然諸神的宗教觀,與諸多社會生活體制,常常令人感到似曾相識的驚喜。可惜的是,因為立陶宛的面積與人口在歐洲算是小國,人們在此的旅程往往非常短暫,旅遊書也只能簡略帶過,錯失許多值得尋奇的美食與文化特色、深

度的自然與人文風景。實際上,立陶宛一年四季都提供令人驚豔的旅遊體驗,而且這二年還有許多難得的國際盛事,像是2022年的歐洲文化之都、2023年的首都建城700周年慶典、2024年的歌舞節,都是值得造訪的豐富旅程。     看見立陶宛這個獨特國家的,不只是台灣。在近幾年,許多新興產業版圖以及國際評比中,立陶宛也佔有一席之地,並且積極引進人才與投資。從最適合外派人士的城市、最漂亮的聖誕樹、最值得旅遊的城市、聯合國的文學都市、外資直接投資潛力、金融科技、基因編輯與生物科技、精密雷射與太空產業、綠色生活……,都吸引各方矚目。這是勇敢走出海外、熱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台灣,在認識立陶宛時,不容錯過的

面向與新機會。     這是一個特別且值得認識,但我們還不熟悉、很多人好奇的國家。立陶宛跟台灣的緣份才剛開始,期許這本書成為串起兩地的橋樑,提供無論只是想要開展國際視野、了解這個國家,還是打算前往旅遊、求學、從事各種交流與合作的讀者,對立陶宛有更多認識,大幅縮短學習曲線與適應歷程,更快、更容易地開展更多收穫。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深入探索立陶宛的專書   自立陶宛贈送台灣疫苗以來,台灣民眾對於立陶宛這個國家就充滿了感謝與好奇。這個北歐三「小國」之一的國家,何以會是捐贈疫苗給台灣,又讓台灣辦事處「掛牌」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呢? 它的底氣和勇氣從何而來?它的歷史、

地理和人文又是甚麼風貌? 有甚麼好玩的,好吃的? 旅居立陶宛的新聞大獎得主楊寧雅的第一線觀察報導,帶你認識立陶宛。   各界推薦     本書讓我們看到立陶宛的立國精神,也讓我們想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在歷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和台灣似曾相識,但又坐落在遙遠北方的歐洲國家。——林全(前行政院院長;現任台灣東洋藥品公司董事長)     這一年,立陶宛經常盤踞在台灣的新聞版面上,台灣與立陶宛有一些相同的處境,透過楊寧雅小姐流暢的文筆,生動描繪立陶宛。這本書涵蓋了多個面向,不僅包括立陶宛的悠久歷史文化、人文況味,也詳細介紹了立陶宛近代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包括它

的fintech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歐洲的最大群集,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謝金河 (財信傳媒董事長)     本書作者不但生動描繪立陶宛的庶民日常,更融合了台灣的視野、多年國外生活與旅居立陶宛的在地經驗,深入探索立陶宛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帶讀者認識豐富多元、融合古典與現代、人文與科技的立陶宛,讓讀者在閱讀常有「原來是這樣」的心領神會和層層驚喜。——平珩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     類似台灣夜市的美食、和台灣一樣內斂善良的人民、七十萬公里的自行車道、畢生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冰鬆餅、世界獨一無二琥珀打造的桑拿屋、可以翱翔於古

城之上的熱氣球;冬季的光影節、聖誕老人路跑、秋季的採蘑菇大賽、 夏季的藝術節、春季的聖加西彌祿節…。真想現在就立刻揹起行囊,帶著《你想知道的立陶宛》,踏上旅途。——徐智薇(旅遊達人;畫家)

以宗教社會學觀點探討Netflix串流平台追劇現象

為了解決卓越新聞的問題,作者林容伊 這樣論述: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使用串流平台追劇已成為當今閱聽人生活中常見的娛樂活動之一。本研究以涂爾幹的宗教觀點為基礎,探討串流平台與閱聽人之間的權力關係。研究透過參與觀察法以及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訪問觀察24位Netflix用戶的追劇行為,了解閱聽人追劇的情境脈絡以及使用串流平台的情形。研究結果顯示,串流媒體中的閱聽人看似有選擇的主動權,權力其實分流於推薦系統與社群之中。在宗教詮釋方面,娛樂媒介與閱聽人的關係中有部分宗教運行形式,但目前難以證明追劇行為具有宗教之完整內涵,僅以「娛樂宗教化」作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