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志宇等14人寫的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共十四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投水利會也說明:台灣曾於各地設有區域性的水利會,也有全國性的「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主要工作是水利事業的興辦、農業災害防治、以及雲林農田水利會長洪國浩指出,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林淑芬所指導 曹伃君的 農業到科技的脈動:論1990年後竹科中心水利秩序 (2020),提出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竹、水資源分配、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工農搶水、公民運動。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鴻輝所指導 賴穎萱的 農田水利會官派之探討-以北區三個農田水利會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農田水利會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解答。

最後網站本處簡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南投管理處則補充:政府遴派農田水利會時期(1993~2000 年):臺灣省政府為依「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規定,於原選任會長及會員代表任期屆滿,即1994 年(民國83 年)5 月底前,完成第一屆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共十四冊)

為了解決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問題,作者王志宇等14人 這樣論述:

  這套叢書是十四位名家半生著述精華所在,精采可期,將是臺灣史研究的一座豐功碑及里程碑,可以藏諸名山,垂範後世,開啓門徑,臺灣史的未來新方向即孕育在這套叢書中。展視書稿,披卷流連,略綴數語以說明叢刊的成書經過,及對臺灣史的一些想法,期待與焦慮。

農業到科技的脈動:論1990年後竹科中心水利秩序

為了解決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問題,作者曹伃君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1990年代中期以後在新竹地區形成以竹科的用水需求為分配準則的「竹科中心水利秩序」如何與為何形成,以及這套秩序如何影響地方。秩序的內涵由不同行動者實踐而成,本研究主要處理的行動者包含國家水治理部門與地方團體,如:水利署、農民與公民團體。這些行動者如何挑戰或鞏固秩序,進一步形塑秩序的面貌。透過研究,發現1990年中期至2020年間,竹科中心水利秩序在最初的浮現並不穩定,然而在國家的協助之下,秩序持續壯大,並在與地方異議團體互動過程中持形成了一套更穩定且具支配性的秩序。這套秩序具備某些特徵,如竹科所領導高科技產業在國際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與經濟效益讓資方與國家得以建構其壟斷地方資源的正當性

。在由竹科主導的工業用水優先的情況下,同為權益受損的民生用水與農業用水所代表的農民與公民社會,雖然紛紛對這套秩序提出質疑,但對水資源治理的訴求也產生一定程度的歧異。

農田水利會官派之探討-以北區三個農田水利會為例

為了解決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的問題,作者賴穎萱 這樣論述:

本人在水利會服務多年,對於水利會是懷抱著深厚的感情以及濃厚的興趣。面對即將來臨的改制,原本水利會的管理由會長全權掌握,目前會長是由會員選舉產生,而未來會長由政府機關派任,所以水利會的管理勢必會產生重大變革,希望透過本研究來徹底了解水利會的既往以來組織架構與經營方式,進而能做為未來管理決策者的參考資訊。本研究由北區水利會出發,選定皆具有蓄水設施之石門、七星、桃園農田水利會等三處,先從水利會的沿革作梳理,再研讀其他相關史料;其後選定研究之對象與範圍,再針對水利會之現況與將來發展作出客觀陳述;最後經過訪談的整理與分析,得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水利會之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時期,因農民灌溉需要,自發

性成立的社會組織。水利會雖非公務機關,但其公法人的身份,亦受到國家之監督,同時預決算仍需核示,是隸屬政府之下的合法組織。而有面對過以往政府改制的前輩,便對改制這茲事體大的變革抱持平常心態,未面對過改制的員工,心理層面衝擊甚大。對於水利會改制優缺點之分析研究,在已明確改制的情況下,期望可提供主管機關了解基層意見以及未來水利會組織與政策調整的更多元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