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和黃育徵的 循環經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價格波動劇烈英文 - 軟體兄弟也說明: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波動劇烈英文怎麽說,怎麽用英語翻譯波動劇烈,波動劇烈的英語例句用法和解釋。 ... 原物料價格好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上上下下的意思).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徵信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東吳大學 經濟學系 顏廣杰所指導 李弦政的 加密貨幣市場報酬與波動率變化預測之研究 (2021),提出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加密貨幣、貴金屬、原物料、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匯率。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廖本哲所指導 康小蓉的 探討台灣印刷產業轉型後之經營模式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印刷產業、數位轉型、經營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大漲價時代》疫情下人工、原料樣樣缺,揭開台灣產業風暴真相則補充:疫情爆發,全球缺工缺料價格飆漲.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不只鐵礦砂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銅期貨價突破2011年以來新高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為了解決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作者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製造/服務/金融/公營/外資等產業最新排名資訊。   公民營企業混合排名、產業及行業別排名、經營績效八大指標排名、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排名、聯屬公司排名…等項目。   適用於財務分析、授信審查、市場研究、企業投資、商務拓展等多方面。   16       出版弁言 20       編輯說明 2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研究說明 38       TOP5000 簡易導讀 42       總述 5000 大企業.....................................................................

......................................................................... 42 500 大公民營企業................................................................................................................................... 62 500 大製造業......................................................................

..................................................................... 80 500 大服務業........................................................................................................................................... 92 100 大金融業....................................................................

..................................................................... 104 公營事業及外資企業............................................................................................................................ 112 121   綜合篇 - 混合排名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

................................................................ 122 323  綜合篇 - 企業經營績效排名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圖表說明....................................................................................................... 324 5000 大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0 名.................................................................

....................... 32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36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370 5000 大行業

別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 372 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營收淨額排名.............................................................................................. 380 389   綜合篇 - 聯屬公司排名 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

.................................................................. 390 467 製造業篇 第 1 名至第 2,521 名製造業營收淨額排名........................................................................................ 46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 49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506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510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市上市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

率比較......................................................... 522 500 大製造業行業別分配圖................................................................................................................ 526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 530 農產品及食品業 530...................................... 農、林、漁、牧業 530...................................... 罐頭食品及調味品業 530...................................... 冷凍食品業 531...................................... 乳品業 531...................................... 飲料業 531...........

........................... 食用油脂業 532...................................... 飼料配製業 532...................................... 米麥粉及其製品業 532...................................... 調理食品業 533  其他食品業 紡織業 534...................................... 棉紡織業 534...................................... 毛紡織業 534..

.................................... 人纖紡織業 535...................................... 染整業 536...................................... 成衣及服飾品業 536...................................... 其他紡織及製品業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 536...................................... 皮革、毛皮整製業 536...................................... 鞋類業

537...................................... 皮革、毛皮製品業 木竹藤製品業 537...................................... 木竹藤製品業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537......................................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 538...................................... 印刷業 化學材料及其製品業 538...................................... 基本化學工業 538..............

........................ 石油化學製品業 539...................................... 化學品 539...................................... 肥料業 539...................................... 人纖製造業 540...................................... 合成樹脂及塑膠業 541...................................... 合成橡膠業 541.........................

............. 精油及香料業 541...................................... 塗料、染料及顏料業 541...................................... 油墨業 542...................................... 製藥業 543...................................... 清潔用品及化妝品業 544...................................... 膠水及接合劑業 544..............................

........ 膠帶業 544...................................... 潤滑油業 544...................................... 電子用化學材料業 其他化學材料及化學製品業 橡、塑膠製品業 橡膠製品業 塑膠製品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陶瓷製品業 玻璃及其製品業 548...................................... 水泥及其製品業 548...................................... 耐火材料業 549..............................

........ 石材製品業 549...................................... 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金屬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49...................................... 鋼鐵基本工業 551...................................... 鋁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銅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鎂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其

他金屬基本工業 552....................................... 金屬家具及裝設品業 552....................................... 鋼鐵製品業 553....................................... 五金製品業 554....................................... 其他金屬製品業 555....................................... 鍋爐及原動機業 555..............................

......... 農業及園藝機械業 556....................................... 金屬加工機業 557....................................... 專用生產機業 559....................................... 建築及礦業機械設備業 559....................................... 事務機器業 559....................................... 污染防治設備業 559..................

..................... 通用機械設備業 560....................................... 其他機械業 資訊電子及通信器材業 561...................................... 電腦製造業 562...................................... 電腦終端裝置業 562...................................... 電腦週邊設備業 563...................................... 電腦組件業 565.........

............................. 有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5...................................... 無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6...................................... 網路設備業 566...................................... 資料儲存媒體製造及複製業 567...................................... 半導體業 568...................................... 被動電子元件業 569.....

................................. 印刷電路板業 571...................................... 光電材料、元件及成品業 573...................................... 其他電子零組件業 消費性電子產品業 576...................................... 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 577...................................... 家用電器業 電機器材及設備業 577...............................

....... 電線及電纜業 578...................................... 電力機械器材業 579...................................... 照明設備業 579...................................... 電池業 579...................................... 其他電力器材業 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580...................................... 船舶及其零件業 580............................

..........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業 580...................................... 汽車及其零件業 582...................................... 機車及其零件業 582...................................... 自行車及其零件業 583...................................... 航空器及其零件業 583...................................... 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光學及精密器械業 583...........

........................... 精密儀器製造業 584...................................... 光學器材業 584  醫療器材及設備業 585...................................... 鐘錶製造業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5...................................... 育樂用品業 586......................................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9 服務業篇 第 1 名至 2,270 名服務業營收淨額排名.........

.................................................................................... 590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614 前 500 大經營績效前 50 名..................................................................

................................................. 624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628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票上市與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率比較..................................................... 63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 638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642 電力燃料供應業 642...................................... 電力供應業 64

2...................................... 氣體燃料供應業 642...................................... 加油站業 643...................................... 其他燃料供應業 營造業 643...................................... 營造業 工程技術服務業 644...................................... 工程技術服務業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646...........................

...........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百貨批發零售業 646...................................... 百貨公司業 647...................................... 超級市場業 647...................................... 便利商店業 647...................................... 零售式量販業 647...................................... 汽車買賣業 649....................

.................. 一般批發零售業 652...................................... 無店面零售業 餐旅業 運輸倉儲業 652....................................... 旅館業 653....................................... 餐飲業 655....................................... 航運業 客運業 倉儲貨運業 運輸輔助業 郵政及快遞業   電信及通訊服務業 658......................

................ 電信業 658...................................... 通訊器材批售業   投資控股業 一般投資業 659  創業投資業 不動產業 660...................................... 建築投資業 662...................................... 不動產經紀業 662...................................... 不動產服務業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2......................................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3...................................... 智慧財產租賃業 專業技術服務業 663...................................... 室內設計業 663...................................... 商品檢驗服務業 664...................................... 顧問服務業 664...................................... 環境檢測服務業 664................................

...... 生物技術服務業 664......................................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業 資訊服務業 665...................................... 電腦軟體服務業 665...................................... 遊戲軟體業 665......................................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軟體批售業 667...................................... 電子零組件批售業 670.................

..................... 積體電路設計業 672...................................... 電腦系統整合服務業 673...................................... 資料處理服務業 673...................................... 網路資訊供應業 674...................................... 其他資訊服務業 廣告業 674...................................... 廣告業 醫療保健服務業 674.....

................................. 醫療保健服務業 出版及行銷業 675...................................... 出版業 675...................................... 電影業 675...................................... 出版行銷業 傳播媒體業 675...................................... 傳播媒體業 進出口貿易業 677...................................... 進出口貿易

業 其他服務業 687...................................... 用水供應業 687...................................... 休閒服務業 688...................................... 保全服務業 688...................................... 支援服務業 688...................................... 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服務業 689...................................... 維修

服務業 689  其他服務業 691 金融業篇 金融業資產淨額排名............................................................................................................................ 692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698 各行業資產淨額排名...

......................................................................................................................... 700 金融業 700...................................... 銀行業 701...................................... 信用合作社 701...................................... 農漁會信用部 701.......................

............... 票券金融業 702...................................... 金融控股業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703 保險及輔助業 703...................................... 人壽保險業 703..................................

.... 產物保險業 703...................................... 人壽保險代理人業 704...................................... 產物保險代理人業 704...................................... 保險經紀人業 704...................................... 其他保險業 證券及期貨業 704...................................... 證券商 705.................................

..... 證券金融業 705...................................... 證券投資信託業 706...................................... 證券投資顧問業 706...................................... 其他證券業 706...................................... 期貨業 706...................................... 其它期貨業 706...................................... 電子票證

業 707 公營事業篇 公營事業營收淨額排名....................................................................................................................... 70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 名......................................................................................................... 709 711 外資企業篇 外資企業營收淨額排名........

............................................................................................................... 712 外資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716 719 中文索引篇 中文名稱索引.................................................

....................................................................................... 720 805 英文索引篇 英文名稱索引........................................................................................................................................ 806 891 廣告索引 序   在 COVID-19 疫情擴散、台灣自 5 月下旬實施三級警戒情況下,

很高興 2021 年版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能夠照常上市,實屬不易。這也是 CRIF 華徵信所持續第 51 年來發表的大型企業排名調查。不過和往年在 6 月下旬出版,今年則因受到疫情影響延至 7 月下旬出版,這還是史上的第一次延遲出版。除了在疫情期間進行這項調查的難度比往年高,也因我們在 5/17 開始全員居家上班,增加了作業團隊在作業分工上的困難,尤其大量實體問卷的傳遞耗時,審查及校對時間也跟著拉長,而印刷廠也因為分流上班因素印製工作天數比往年多出了 1/3 的工作天, 儘管延遲了一些時間,但總算是圓滿出版。   在疫情中檢視台灣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的表現,看

到 5000 大企業雖然營收總額小幅衰退1.70%,但是稅後純益總額大幅成長 20.03%,且以 3 兆 3,157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著實令人感動。當許多國家因為疫情封城,跨國工廠停擺,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時,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 要性,就非常鮮明的被顯露出來。急單蜂湧而至,使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後兩季營運有如倒吃甘蔗,訂單能見度一直看好到 2021 年底。2020 年 5000 大企業的稅後純益率高達 8.99%,創下 5年來新高,這也透露出台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價值的全面提升。   特別是進入 5G 時代,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已經是美、中、歐、日各國所爭相拉

攏的對象,深怕沒有搶占產能隨時發生斷鏈。甚至以台灣車用晶片換取台灣所需的疫苗在國際也時有所聞。   我們一方面驕傲,2020 年在半導體業及積體電路設計業 (IC 設計業,屬服務業 ) 領軍下, 5G、電動車、雲端伺服器、車用電腦、互聯網產品、智慧製造及AI 產品,台灣的電子、機械、電機、精密儀器製造業( 含測量儀器及控制設備、光學器材、醫療器材及設備) 緊密連結。上游從矽晶圓、DRAM、SRAM、IC 製造,零組件從印刷電路板、連接器、電源供應器、被動元件、面板、太陽能電池、遠距網路設備,下游組裝的 5G 手機、筆記電腦、平板以及更多的智慧穿戴裝置在未來三年景氣都可維持一定熱度。零組件供應

鏈供貨緊俏的情況仍然會不時出現,例如台積電已經預 告 5 奈米到 3 奈米電子產品將會有大量市場需求,車用電子IC 的吃緊可隨時間拉長慢慢平衡,但並不表示價格會鬆動。原因就在於COVID-19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遠端連結、實體零接觸的智慧生活已經展開,將有更多智慧產品在半導體技術支援下迅速的產生,而這正是我所看到 的台灣機會。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醒產官學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鋒芒畢露,所產生出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美國拜登總統上台後,對美中關係正式定調為戰略競爭對手,期待美中重新磨合的想法落空,因為拜登對中國大陸更重視的是「從法制化去規範與中國大陸的談判協商基礎」,同時對於全球太

倚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也已經決定要補助美國廠商進行研發及設廠,以規避台海兩岸的政治風險,一方面這對於全球供應鏈投入更多新的變數,另一方面這對 5000 大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潛在風險。   2020 年版我們提出「兩岸產業共榮」形勢出現巨大改變,目前仍處於現在進行式。今年我們更進一步的提出「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提供產官學參考。   所謂的「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是在台灣目前具有全球供應鏈產業優勢的產業中,找尋出這些產業的優勢要如何去結合,以便整合出全新的先進科技產業。台灣必須把超大型企業也形成一個全新的打群架團隊,分別針對未來 10 年到 20 年的全球產業新趨勢,傾全國之力作巨量的研

發投入,在最可能的科技領域中找到新的定位,使得台灣不只有一座台積電「護國神山」,而是創造一座產業的「護國神島」。   面對新美中關係的形勢,台灣必須講求「科技自主」。對台灣來說沒有要做全球科技霸主,因為台灣沒有那個能量。但是台灣 5000 大企業一定要在全球最先進的科技供應鏈中維持一個全球零組件中心及零組件整合中心的優勢,任美、中、日、歐、韓都無法甩鍋的供應鏈夥伴。   此外,全球原物料價格自 2020 年 11 月起呈現報復性反彈,到 2021 年中仍然沒有改變。就必須小心通貨膨脹或許來得比預想更快。從英國在 2021 年 5 月通膨脹率就達到 2.1%,快速超過英國央行 2% 的目標,

就顯示全球主要經濟國家在原物料價格飛漲的情況下,在 2022 年下半年就會面臨通貨膨脹失控的危機。美國聯準會在 2021 年 6 月中旬才宣佈 2023 年要升息,就已經引起美股的波動,正是另外一個市場警示。   最後,我們非常感謝各大企業在報稅季節的忙碌中,數千家企業仍然願意提供財務資料供我們進行排名。除此之外,在上市櫃公司採用IFRS 財報,與部份非公開發行公司仍適用ROC 會計準則的差異, 所帶來諸多作業上的困擾,我們都逐一克服,因而本版仍能依計畫準時出版,但本版排名的資料受限 編務時效,係以 5 月 15 日為資料截止日期,迄後各公司資料如有異動,實難在本報告中加以補正,尚祈諒解。

導讀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以下簡稱 5000 大企業)是一部多用途的財經工具書,無論是股市長期投資、業務開發、簡易徵信、總體經濟或產業研究等, 都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工具書。   別看這是一本厚重的大部頭工具書,以下的導讀,相信可以讓您拿到書就能即刻上手運用。   調查方式及排名門檻       所謂 TOP5000 排名,是指中華徵信所針對年營收一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排名調查,最後以營收淨額排名取其前 5000 家公司,故稱為 TOP5000,或稱 5000 大企業。這項調查,於每年三月底至五月中旬,針對資本額 6,000 萬元以上的製造業及資本額

3,000 萬元以上的服務業,至少 12,000 家企業樣本進行問卷普查。   排名方式       TOP5000 排名,目的在於比較大型企業經營良窳及對競爭力的檢驗。TOP5000 的排名種類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排名,是以企業的營收淨額進行排名。例如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製造業排名、服務業排名、公營事業排名、外資企業排名,以及各行業排名都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比較特殊的是金融業排名,因為銀行的放款規模主要與資產規模有關,因此是以資產規模進行排名,而不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   第二類排名,是以經營績效進行排名。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是 1991 年由中華徵信所獨創

的企業綜效排名,目的在於檢視企業的經營綜效的良窳。排名係依據營收淨額、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純益率、資產報酬率、淨值報酬率、每一員工銷貨額及生產力指標共八項指標的綜效評估所進行的排名。包含 5000 大企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公營事業、外資企業都會進行此項排名。   第三類排名,是以產業的經營績效進行排名。本版將 5000 大企業依其行業屬性,分為 179個行業,並且以企業經營績效的評估方式,對行業的整體表現進行排名。   第四類排名,是以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進行排名。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顧名思義是將一家公司與其符合會計準則第 7 號公報的子(孫)公司共同編製的合財報業績予以排

名。此項排名的目的是用以檢視母子公司合併經營的成果,主要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大型企業或大量對外投資或是進行多角化投資經營,僅以母公司財報的資訊往往無法充分展現完整的經營結 果,只有透過合併財報的表達才能完整展現。(有關各項排名基礎請另詳參編輯說明)。   分析解讀       除了 5000 大企業的總體分析外,另外針對重要性較高的 500 大公民營企業、500 大製造業、500 大服務業、100 大金融業、公營事業及 300 大外資企業進行圖文剖析,讓您可以從長期的比較,快速掌握各個 500 大企業的總體脈動。由於 5000 大企業總體經營的好壞,是台灣總體經濟的縮影,因而 5000  

大企業的績效,絕對是台灣經濟的先行指標。   資料活用-股市長期投資       5000大企業排名,一方面進行了企業競爭力評比,但除了學術研究外,其實是可以運用在各種商業用途。以長期投資而言,看的是一家企業的基本盤,運用 5000   大企業排名和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就是找尋企業長期基本盤的最佳工具。因為經由八項指標的嚴格綜合評比, 企業必須在各指標都有突出表現,否則就難以名列前茅。因此投資者可以先參考 5000   大企業排名連續三年度排名上升的企業,再透過行業排名是否上升找尋初步標的;然後再透過三年經營績效綜合排名的升降,檢驗初步標的長期績效是否穩定,最終從客觀基本面篩選符合

股市長期投資的標的。不止運用於股市長期投資,這套模式,也適合運用在想要進行市場購併的企業篩選標的。   資料活用-業務開發       對於業務開發來說,5000 大企業排名,相對提供了 5000 家企業的業務機會。例如對直銷業或保險業而言,5000大企業即是最明確的業務標的。一般業務單位也可從年度排名上升的公司中,找尋營收成長率較突出的企業,營收成長率高,顯示這類企業正在快速擴張,各種辦公設備 需求也會較大。其次是賺錢的企業(稅後純益較高),採購能力也比較強。同時也可利用負債比 率低且淨值(股東權益)較高的企業,尋找潛在的業務夥伴或結盟對象。   行業排名則提供了企業在經營行業中的地位

重要性高低,因此業務單位若要進行市場評估, 或者分析產業趨勢,行業排名相對提供了最佳的分析基礎,尤其行業排名也針對行業的營收及營益提供統計資料;同時也可依此項排名評估競爭對手的財務結構和獲利能力。   資料活用-簡易徵信       企業可從 5000 大企業的各項排名,進行客戶的財務檢視,對於排名下降、綜合評比不佳的客戶,進行適當的控管,以降低交易的風險。相對的未在 5000 排名的企業,雖不能印證其營運不佳,但至少顯示其企業資訊透明度低,往來交易時也應謹慎。   5000 大企業排名中處處商機昂然,但資訊運用存乎一心,如果您能多花一點時間善用這些資訊,相信本書帶給您收獲將是您所預想不

到的。

加密貨幣市場報酬與波動率變化預測之研究

為了解決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作者李弦政 這樣論述:

本論文探討加密貨幣(比特幣及以太幣)之報酬率及波動率變化與貴金屬(金及銀)或原物料(銅)、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全球EPU、美國EPU及中國EPU)及匯率(美元指數、歐元及人民幣)等變數之報酬(變動)率及波動率變化之關聯性,依單一種變數、群組分類及多元變數等方式建構迴歸模型,並利用普通最小平方法(OLS)或Newey-West HAC等方法進行估計。經實證結果發現,可利用黃金與歐元來預測以太幣(ETH)月報酬率,及利用中國EPU來預測比特幣(BTC)月報酬率;以太幣(ETH)月波動率變化與銀月波動率變化呈現正相關,以太幣(ETH)月報酬率與銅月波動率變化呈現負相關,而且均顯著;比特幣(BTC

)及以太幣(ETH)月波動率變化與美元指數月波動率變化呈現正相關而且顯著。

循環經濟

為了解決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作者黃育徵 這樣論述: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對環境的責任。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會和國土規劃、區域發展及環境永續,相互結合。產業的佈局和國土的利用,應該拋棄零碎的規畫,和短視近利的眼光。我們必須追求區域的均衡發展,這需要中央來規畫、整合,也需要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區域聯合治理的精神。   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對於能源的選擇,我們會以永續的觀念去逐步調整。新政府會嚴肅看待氣候變遷、國土保育、災害防治的相關議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只有一個台灣。」 ──摘自總

統蔡英文就職演說   台灣,一個地小人稠,高人口密度,以及全球數一數二高的碳排量,加上廢棄物會無預警亂竄的社會現象,等等,邁向循環經濟的設計會直接把污染和廢棄物轉換為有價值的資源,間接復甦這塊土地的生命力,提升百姓的生活環境。台灣,一個能資源、原物料短缺,極度仰賴進口的國家,邁向循環經濟的設計 可以根本減少對原物料的依賴度,提升原物料的經濟效益,讓台灣在經濟發展和資源的掌握上都能享有更堅實的獨立自主。   邁向循環經濟可以讓台灣「擺脫半世紀來代工的宿命」,代工是線性經濟中一個高度仰賴無止境「降低成本」為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台灣夾雜在「缺乏低價的在地資源」和「缺乏經濟規模的消費市場」這兩個困境

之中。在無法掌控前面的原料端,加上缺乏後端消費市場的支撐,台灣半世紀來一直是個「結構性」的弱者,這是一個多麼艱困,幾乎不可能「翻身」的角色!積極把循環經濟的精神帶入我們的企業體,可以讓台灣業者,翻身扮演新時代中的領導角色,站上推動循環經濟的制高點,參與循環經濟的技術研發,創新商業模式的建構和制定未來的經貿規則。台灣只有擺脫「代工者的宿命」才有翻身的機會。   循環經濟是一個兼顧經濟活動、在地就業、環境生態、能源自主的發展模式。這個資源可以不停的循環與再生的經濟模式,讓每個人有機會能夠重新想像未來。這是改造台灣的一個契機,讓經濟發展可以和資源的消耗脫鉤,超越競爭,甚至參與制定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

規則。落實循環與再生經濟的發展思維,對企業界的朋友們而言,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文化」,以製造延伸到服務的「產業文化」,以「相互依存」取代「獨善其身」的「合作文化」,有利於改變企業的體質,提升競爭力。   根據聯合國大學(UNU)二○一六年四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二○一四年全球電子廢棄物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四一八○萬噸,相當於一百萬輛四十噸的大卡車,全部相連起來約兩萬公里,可以在台灣環島一七圈。因此,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經濟模式,還能繼續下去嗎? 我們活在一個「揮霍的世代」,拼命累積財富、擁有物品,鼓勵浪費,卻對於消耗的資源、造成的環境問題視而不見。但我們揮霍的,不只是這一代的資源。如果不改變現

行經濟模式,我們留給下一代的,不過是富裕中的貧窮。   這樣依賴資源驅動成長的線性經濟模式(Take-Make-Use-Dispose)快速發展,成為全球近代史的發展主軸關鍵。從歐洲出發,這個模式傳播普及到全球各地,各國追求國力增長的思維模式下,甚至產生了「競爭力」這樣的一個無形的競賽模式。線性經濟鼓勵政府與企業,把錯誤的事完美地實踐,一步步造成今日的困境: 無就業的成長、資源的競逐、環境的挑戰。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研究,每一年,全球需要開採價值三‧二兆美金原料用來生產消費物品,卻有高達八○%原物料只被使用一次就被丟棄或焚毀。   企業也日趨完美地實踐錯誤的事。企業紛紛極大化股東獲利,追逐

投資報酬率;經濟關係與社會關係因此失衡,企業與社區及環境價值失去聯結,企業不幸成為社會之外的單獨生存的異形生物。近年來,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廢棄排放及污染的環境、道德危機下的金融弊案等等,都顯示出線性經濟下,企業和社會原本的連結被切斷的嚴重後果。   線性經濟思維的驅動下,國家、政府、社會、人們都像陀螺一般的持續旋轉,急著想要強化競爭力。可是,我們彷彿籠子內滾輪上奮力往前跑的白老鼠,努力向前衝刺,卻老停在原地。機械式盲目地忙碌,讓我們失去了方向感,更忘記了要不時停下來重新思考:我們是否已擁有太多的物品,卻棄置在儲藏室內任其陳舊?我們是否有更多的公共建設,社會卻一直缺少了幾分歡樂?我們是否大力實

踐資源回收,垃圾掩埋場興建卻永遠都不夠?我們是否忙著外匯接單,卻忘了身後廢棄物已經堆積如山?我們是否享受更多工業的便利,卻換來環境品質的低落?   各國政府與企業忙著開發資源、耗竭資源,搶奪全球競爭力的桂冠。一直要等到耗竭式的開發已經危及人類生存,人們才驚覺危機四伏,悲劇已將到來。現在的台灣,環境嚴重失衡,除了處理污染的威脅,還要解決生態循環被破壞的問題,更要面對肆虐全球的氣候變遷。   核心,就在於線性經濟的本質。在線性經濟裡,唯一能獲利的方式就是販賣產品,這是一個非常單一且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商業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工業化生產下的線性模式,鼓勵不停消費大量而廉價的商品。企業經營並不計

入外部成本,許多環境成本和勞工成本都由社會和國家整體承擔。企業只核算自己投入的資源和生產的成本。   台灣再也無法持續這樣競逐低成本的線性模式了,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迫切需要採行循環再生的經濟發展思維。這是改造台灣的契機,讓台灣可以和資源脫鉤、超越競爭,甚至參與制定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則。只要落實循環與再生經濟的發展思維,邁向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文化,優化天然資源應用效率的製造文化,實踐全面共生共享的合作文化,台灣,歸零後,可以再起。 本書特色 循環經濟 台灣再出發 不可錯過的翻轉機會!   循環經濟是一個兼顧經濟活動、在地就業、環境生態、能源自主的發展模式。這個資源可以不停循環與再

生的經濟模式,讓每個人有機會能夠重新想像未來。落實循環與再生經濟的發展思維,對企業界而言,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文化」,以製造延伸到服務的「產業文化」,以「相互依存」取代「獨善其身」的「合作文化」,有利於改變企業的體質,提升競爭力。 為什麼台灣需要推動循環經濟?   台灣九○%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六○%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過去半世紀來,持續依賴進口大量能源,原物料,再加工生產外銷,而製造過程的廢棄物則隨意棄置,任由環境被污染破壞,這樣刺激成長的工業化經濟模式,在資源供需與價格大幅波動之際,難以持續創造就業,並兼顧環境生態。這些問題都是「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 的

商業模式所導致的。   雖然我們都不停地嘗試解決這些線性經濟所造成的問題,但是我們習慣只針對問題,透過技術與管理,找出答案。可惜的是,受限於線性的思維,經常只是在格局內找出最新的技術,也被戲稱為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鋸箭療法」。沒有弄清楚問題的本質,每創造一個新技術,解決問題的同時,卻也帶來了更多的新問題。全球暖化,就是線性經濟發展下累積的世代風險。 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迫切需要採行循環再生的經濟發展思維。   這是改造台灣的一次契機,讓台灣可以和資源脫鉤、超越競爭,甚至參與制定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則。只要落實循環與再生經濟的發展思維,邁向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消費文化,優化天然資源應用效

率的製造文化,實踐全面共生共享的合作文化,台灣,歸零後,可以再起。 專文推薦   林全   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 誠懇推薦   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吳茂昆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   張景森 行政院政務委員   紀維德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賴曉芬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苗豐強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陳寶郎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鯤雄 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偉望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國九九%的能資源仰賴進口,極度缺乏能資源礦產,黃育徵董事長近年來致力推動循環經濟

思維,創辦了「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推廣能資源整合利用,使產業生產過程及消費行為產出的廢熱、廢能、廢水及廢棄資源可以永續循環利用,向零廢棄、零排放的目標邁進。──行政院政務委員 張景森   循環經濟是強調以資源不斷循環利用、再生為基礎的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是解決二十一世紀重大挑戰的最佳策略。──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員 吳茂昆  

探討台灣印刷產業轉型後之經營模式分析

為了解決原物料價格波動英文的問題,作者康小蓉 這樣論述:

掌握轉型新契機,創造新獲利來源,在數位及轉型的基礎之上,台灣的印刷產業大多為家族式經營,上一代退休交棒給第二代進行數位化轉型繼續經營,規模以中小廠型居多,長期經營累積客源,接受客戶訂單生產。受限於內需型產業及景氣波動的影響,產業約自2000年以來從傳統印刷歷經了近二十年的數位轉型至今已趨成熟。隨著環保減紙化意識、軟體網路透明化及科技資訊雲端化服務等迅速發展,公司在經營策略方面從安排生產流程、集單、生產、理貨、物流等一貫作業。但因市場狹小,容易模仿,一旦有新的創意產品出現,各家業者群起效仿,惡性競爭加上高營運成本、原物料、人力成本等上漲而使獲利微薄。面對紙品印刷市場需求程度日益降低的情況之下,

在轉型後的經營模式上成了最大的獲利方向,可以說是經營模式與經營模式之間的競爭。本研究著重在數位轉型後之經營模式,經過次級資料蒐集、據點拜訪、實際業務往來、STP市場分析、九宮格商業模式及五力分析等架構探討可知個案公司隨著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產品已走向多樣、少量、客製、交貨迅速等需求。在生產趨勢上也以製造低成本、高品質、快速回應顧客等的轉變,表示印刷產業已從原本的製造業逐漸演變成以服務型態產業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