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律研究所 許春鎮所指導 蔡國堂的 公有零售市場管理法制之研究 (2020),提出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給付行政、公物、營造物、行政契約。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舒楣所指導 廖翊筌的 快慢移動的介中∕中介:台北市「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 (2018),提出因為有 移動性、橋下市場、攤販治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有零售市場管理法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的問題,作者蔡國堂 這樣論述:

零售市場管理條例於中華民國96年7月1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9571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35 條共5章。並自公布日施行。條文內容計有第1章第1條至第7條為總則、第2章第8條至第23條為公有市場、第3章第24條至第26條為民有市場、第4章第27條至第33條為罰則、第5章第34條至第35條為附則。本文探討主要為公有市場之法律地位。公有零售市場是原始人民物品平凡簡易的交易場所,亦為人民群聚據點,為國家特別經濟之給付行政。本文試行政法學中的公物法理論,探究公有零售市場營造物規範及現行實質問題,藉以探討公有零售市場之行政組織、管理制度、經營型態、自治組織和會員以及公法上行政契約等,來研究公有

零售市場法制管理。期望藉由此等論證結果及檢驗現行實務上相關問題,以利進一步,深入瞭解公有零售市場法制組織之運作情形。

快慢移動的介中∕中介:台北市「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

為了解決台北市公有市場攤位申請的問題,作者廖翊筌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藉由「移動性」來梳理橋下市場的規劃建造、空間實作與變遷等歷史過程,分析都市空間政治的權力運作。以台北市堤防內、道路系統中的橋下公有市場為例,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結合新聞與網路資料,獲得以下發現:首先,台北市橋下市場的規劃與興建牽涉戰後攤販治理與市場安置政策,從1950年代開始的攤販治理的困局與治理技術的摸索與變遷,到1970年代橋下市場的形成,呈現了都市空間政治如何以空間為手段來治理都市攤販問題,如何藉由興建公有市場、臨時市場、建立正式與臨時制度,來容許攤販存在於特定的都市空間之中。治理過程體現公有市場安置配租的三種特性—「臨時化」、「支付

化」與「附加化」,此三種特性更補充了既有觀點之不足,說明攤販安置並非用於提昇社會福利與集體消費。其次,本研究回應橋下市場為一舉兩得的觀點,說明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過程與變遷,反映了一種「移置」—移動和置放的都市空間政治,都市空間政治透過移動與置放特定的人、物、制度,來促成都市空間的持續運作。如為了促進都市交通的移動性,藉由生產橋下市場並移置攤販進入,以此騰空街市所處的都市空間,都市空間政治藉由節制攤販移動性來促成機動車的移動,並且形成都市空間的速度差異。隨著移動基礎設施的加速,導致了橋下市場的限制,但也浮現跨越與挪用移動基礎設施的可能性。最後,橋下市場的空間實作,呈現了橋下市場作為「移動的介中/

中介空間」的性質,承載了不同的移動實作,包含攤商的落腳經營與社會流動、舊書舊貨等緩慢經濟,甚至支持著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實踐;藉由梳理不同的空間實作,以回應橋下作為都市治理縫隙的地方意象,並且重新記憶與評價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