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換港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幣換港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原桂寫的 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經典講義與試題 和陳正茂的 自由人【全套20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幣換港幣/CK94IDT/也說明:新台币兑港币汇率-今日新台币兑换港币汇率查询-新台币对港。 台币兑换港元汇率查询,1台币等于多少港元_汇率转换_走势; (港幣) 台灣匯率各銀行比較網(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東展文化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高苑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王蒂玲所指導 閔強的 台幣匯率對台灣產業營收與市值關聯性-以機電類為例 (2020),提出台幣換港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幣匯率、營收成長率、市值成長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賴靖宜所指導 黃意婷的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匯率關聯性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匯率、東協五國、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衝擊反應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幣換港幣的解答。

最後網站外幣匯率 - 兆豐銀行則補充:幣別 銀行買入 銀行賣出 銀行買入 銀行賣出 美元USD 30.4200 30.5200 30.0800 30.7500 港幣HKD 3.8530 3.9130 3.7230 3.9290 英鎊GBP 37.6100 38.0100 36.5800 38.72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幣換港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經典講義與試題

為了解決台幣換港幣的問題,作者黃原桂 這樣論述:

台幣換港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還是一般的召喚陣最閃啊,七週年召喚陣真的跟我磁場不合XD
水狼人、火狗頭因為據點戰防守練了好幾隻,為了升技能也把倉庫庫存吃光光,
好用的原4就那幾隻,重複練其實也不會浪費資源,據點防守守得住比較重要。
火狗頭著重在體力跟速度,沒有好的迅速,給他好雜符一樣可以用。
只是我的高速爆走只夠給2隻水狼人,另外2隻沒那麼快但是相對之下坦不少。
沒什麼抽到新原五的我,都是給二覺水狼人吃惡魔怪升技能,
沒那麼多時間跟資源給他吃二覺升技能,太麻煩了。
楓葉鼠物語根本是吃可愛長大的遊戲啊!!!萌死我了w
最後網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爆PIN,所以只好關台了QQ

VOD時間點傳送門
00:54:07 今天的宵夜-滿滿一碗的西瓜
01:38:56 代抽200刻印,歐氣爆棚來了2隻風畫伯,還有13.5%史上最高閃率!
01:57:52 給大家看我的火狗頭符
02:18:20 給大家看我的風丑符,其實他沒達標,所以毒爆隊是最簡單的入門款
02:43:05 入手楓葉鼠物語~才74港幣,換算台幣267元,還不買爆
02:51:53 開始玩楓葉鼠物語

最近小美很認真的整理自己的東西並且努力斷捨離,
清出了很多幾乎都是全新未拆的東西、還有少部分二手的物品都PO在我的個人FB販售,
這些東西在我家是真的用不到的QQ
如果有大家用得到的東西、或是剛好最近有送禮的需求,請幫我帶走它們吧~
給它們一個新家順便換點飯飯錢~感謝大家!

若是喜歡小美的影片,請幫忙點個"喜歡",小美感激不盡OwO

⭐Twitch直播公告
06/02(三)PM23:30 楓葉鼠物語好可愛,玩起來~
06/03(四)PM23:30 屠龍日GOGO
06/04(五)PM23:30 好奇問問七週年捲平均幾抽有1隻原五?
06/06(日)PM23:30 光仙女王的變形幻影也太美了吧
-
‼️重要公告‼️
目前固定實況魔靈的時間為每週三、四、五、日的PM23:30開始,如果有多的時間就會增加天數。
-
公開徵求剪片師or想成為剪片師的你~
小美想要開始剪一些實況精華但實在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情+自己的後製能力不是非常專業,
所以想徵求剪片師或是有想往這方面走的人來做這件事,有興趣的人請私訊小美詳談唷!
-
想加入小美專屬Line群組的人可以私訊我的官方Line~
群組聊天內容不只限於魔靈,想追蹤我的實況/日常/聊天打屁~就進群吧。
開實況的時候會開放網址邀請,平常為了防止怪怪的人進群所以會把網址邀請關掉喔~
------------------------------
如果想追蹤小美的最新動態,請追蹤+設定搶先看我的粉專及IG喔^_^
粉專及IG是直播時間、公開活動的公布地,加上日常動態發文區~
-
#SW #summonerswar #魔靈召喚 #Global #CHT #Taiwan #Com2us #Com2usTaiwan #SWC #SWC2019 #SWC2020 #SWC2021 #SWC世界賽 #SWC亞洲總決賽 #SWC亞洲決賽 #世界競技比賽 #SummonersWarEsports #亞洲盃 #世界盃 #SWC世界總決賽 #RPG #PVP #PVE #RTA #都市傳說 #農怪種田 #原五 #抽卷 #實況 #Streaming #Twitch #直播 #live #實況主 #直播主 #宅 #吃貨 #R5 #速刷 #暗京人 #雷京隊 #三頭龍 #連續16小時實況 #成就達成 #聖誕夜 #聖誕節 #Xmas #聖誕特輯 #聖誕禮物 #超越卷 #歐洲 #Showgirl #Model #SG #MD #美絮子 #Melody #girl #工事 #平面 #影像 #拍攝 #攝影 #work #life #photography #模特 #人像攝影 #人像寫真 #人像 #寫真 #外拍 #時裝 #冬季 #穿搭 #新年新希望 #2020年會更好 #2020愛你愛你 #新年快樂 #鼠年行大運 #鼠錢鼠不完 #Telegram #TG #頻道 #追蹤 #Stream #設備 #二次覺醒 #二覺 #變形幻影 #結算 #目標達成 #蜜餞 #零嘴 #聲控 #神符 #LOL #LeagueofLegends #英雄聯盟 #MOBA #DOTA #AR #百抽賓果王 #名人大亂鬥 #百抽 #100抽 #官方節目 #最經典 #圓夢舞台 #超越卷 #六週年 #六週年活動 #六週年禮包 #佛心公司 #歐洲血統 #歐氣滿滿 #收藏品 #布偶 #娃娃 #動物森友會 #動森 #動物之森 #AnimalCrossing #Switch #NS #任天堂 #鬪王盃 #銀區休閒組 #冠軍 #慶祝 #百抽賓果 #會外賽 #16宮格 #代抽 #光馴獸 #馴獸騎士 #光暗原五 #素顏 #開圖鑑 #克魯賽德戰記 #瑪莉歐賽車8 #MarioKart8 #連續24小時實況 #24小時挑戰 #挑戰個人紀錄 #Pokémon #Sword #Shield #PokémonSword/Shield #DLC #寶可夢 #寶可夢劍盾 #寶可夢劍 #寶可夢盾 #寶可夢大師 #鎧之孤島 #一周目 #尊爵不凡 #黃金VIP邀請函 #GoldenTicket #TheShift #線上座談會 #大改版 #RTA紅金銀鬪王賽 #鋼鐵地下城 #審判地下城 #魔礦 #羅技 #logitech #Brio #HD #4K #網路攝影機 #webcam #快打旋風 #beatthedragonchallenge #summonfighter #summonerswar #streetfighterV #寶可拳DX #超級瑪利歐奧德賽 #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 #SuperMarioOdyssey #SuperMario #Odyssey #魔物獵人 #MonsterHunter #MonsterHunterGenerationsUltimate #MonsterHunterRise #MHGU #MHR #TwitchRecap #超級雞馬 #UltimateChickenHorse #SonicMania #Sonic #Mania #超級瑪利歐3D世界 #狂怒世界 #SuperMario3DWorld #Bowser'sFury #LostCenturia #Lost #Centuria #失落的世紀 #蒼之騎士團R #SEGA #SRPG
-
♥ Twitch➡️ https://www.twitch.tv/melodyxiaomei
♥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MelodyGames
♥ FB粉專➡️ http://www.facebook.com/MelodyXiaoMei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dyxiaomei
♥ 蝦皮➡️ https://shopee.tw/annalin30
♥ Telegram➡️ https://t.me/melodyxiaomei
♥ LINE:@pqn6110y
https://line.me/R/ti/p/%40pqn6110y
-
在能力範圍內給小美一點鼓勵吧!在實況時斗內會顯示在實況畫面中喔~
歐付寶 (台灣地區 信用卡/ATM/超商代收)➡️ http://bit.ly/斗內支持小美
Paypal (多國皆有支援)➡️ http://bit.ly/support-Melody
綠界ECPay (海內外 信用卡/ATM/超商代收)➡️ https://p.ecpay.com.tw/F2A12 -- Watch live at https://www.twitch.tv/melodyxiaomei

台幣匯率對台灣產業營收與市值關聯性-以機電類為例

為了解決台幣換港幣的問題,作者閔強 這樣論述:

自新冠疫情以來,各國推出空前的大規模財政、貨幣和監管措施,維持家庭可支配收入,保障企業現金流,支持信貸供給。各國再次擴大債務背景下,美國也祭出零利率與量化寬鬆,因此國際美元持續疲弱不堪,必造成新台幣匯率強勁升值的壓力,在此變局下,國內上市機電產業的營收表現是否即將受到更大匯率影響疑慮為本研究之動機。筆者分別檢視發現當中有超過六成的公司營收成長與台幣貶值有正相關、超過六成的公司EPS成長率與台幣貶值有正相關與超過7成的公司業外損益成長率與台幣貶值有正相關;各變數相關係數檢定矩陣中顯示匯率影響具有1%的負向顯著水準,顯示匯率波動確實強烈影響出口導向的機電產業。在台幣匯率對機電產業營收迴歸分析中,

迴歸自變數達1%負向顯著水準;在現台幣匯率對機電產業市值迴歸分析中,迴歸自變數的結果也是達1%負向顯著水準。

自由人【全套20冊】

為了解決台幣換港幣的問題,作者陳正茂 這樣論述:

  民國四十年三月七日,《自由人》三日刊正式創刊,社址位於香港德輔道中一四九號四樓。目前所知參與的發起人有王雲五、王新衡、王聿修、端木愷、程滄波、胡秋原、吳俊升、黃雪村、閻奉璋、樓桐孫、陳石孚、陳訓悆、陶百川、雷震、阮毅成、劉百閔、左舜生、雷嘯岑、徐道鄰、徐佛觀、陳克文、成舍我、金侯城、張丕界、彭昭賢、許孝炎、卜少夫、卜青茂、范爭波、陳方、張純鷗、張萬里、丁文淵等三十餘人。   《自由人》之創刊宗旨:(一)、發揚民主自由主義;(二)、發起人按期撰寫頭條論文,且須署出真姓名(三)、文責各人自負,但須不違背民主自由思想暨反共救國的大原則;同時將全體發起人的姓名亦在報頭下面,表示集體責任。發刊後,

一紙風行,各方咸予重視,發行之初,每期印八千份。為打開台灣銷路市場,內容安排方面,特別增加一些軟性文字,勿使論文過多,淪為說教。雷嘯岑即言:「『自由人』的作者確實很自由,各人所寫的文字題材雖相同,而見解不必一致,祇要不違背民主憲政與反共抗俄的大前提,儘可各抒己見,言人人殊,真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首任的『自由人』主編是成舍我兄,他包辦大陸通訊版,把大陸上的共報消息,參以陸續從國內逃到香港的難民所述情形,寫成有系統的通訊稿,可謂費苦心。」   誠然如是,由於文章精彩,見解深入,內容多元,析論入理,所以出版後不久,南洋各地僑報即紛紛轉載《自由人》文章。故在香港一隅辦一刊物,無形中等於

在數地辦了幾個刊物,影響所及,至為廣大。不僅如此,有關《自由人》所發揮的影響力,可以曾任該刊主編雷嘯岑之回憶為證,雷說:「自由人半週刊,頗受台灣以及海外;尤其是美國一般華僑的注意,原有的每週座談會照常舉行,參加的人亦陸續增多了,風聲所播,國際人士來到香港的,亦來參加我們的座談會,交換政治意見,如美聯社遠東特派員竇定,南韓內閣總理李範,日本工商與新聞界人士前來訪談者尤多,……唯有駐在香港鼓勵華人組織『第三勢力』的美國巡迴大使吉塞普,始終沒有接觸過,大概是他認為『自由人』半週刊這些人,多數係國民黨員,氣味不相投,我們亦以對『第三勢力』之說,不感興趣,因而絕交息游,毫無來往。」 《自由人》三日刊從四

十年三月七日發行,到四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停刊,維持約八年餘。這八年多的歲月,可謂艱辛撐持,多災多難。 本書特色   數位完整復刻精印,唯一全套完整收集。典雅大開本精裝便於收藏並查找。全套共20冊。 作者簡介 陳正茂   臺灣省澎湖縣人,1959年生,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學講師,現為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政黨史、臺灣史、民國人物傳記。 序 動盪時代的印記--《自由人》三日刊始末 陳正茂(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一、前言:《自由人》三日刊創刊之背景   民國三十八年是中國歷史上驚天

動地的一年,隨著戡亂戰局的逆轉,中共席捲大陸,國府敗退遷台,真是國命如絲風雨飄搖的危急存亡之秋。處此動盪時代中,除大批軍民同胞隨政府播遷來台外;尚有一部分人士選擇避難香江,南下港九一隅,這些人當中,有不少是失意政客和知識份子。基本上,當年選擇避秦來港的知識份子,其心態上有兩種,一則對國、共兩黨均感不滿;再則係看上香港為自由民主之地,較能有揮灑發展的空間。此情勢考量,誠如雷嘯岑所言:「在一九四九-五○年之間,因大陸淪陷,香港乃成了反共非共的中國人士望門投止的逋逃之藪」。   這些投奔港九的政治難民,以高級知識份子居多;兼以香港時為英屬自由之地,所以只要不違背港府法令,一般而言從事任何活動是百無

禁忌,相當自由的。不僅可以高談政治問題,甚至於從事政治活動亦不加以限制。於是,「從大陸流亡到港九的高級知識份子群,乃相率呼朋引類,常舉行座談會,交換對國事意見,而美國國務院的巡迴大使吉塞普(Philip Jessup),斯時亦在香港鼓勵中國人組織『第三勢力』運動,目的以反共為主。」在此背景下,港九地區的自由民主人士,在美國幕後撐腰下,「各種座談會風起雲湧,熱鬧非凡;而諸多以反共為職志的大小刊物,更是應運而興,琳瑯滿目了。」 所以,《自由人》三日刊,就是在此大時代氛圍下孕育而生的。     二、《自由人》三日刊誕生之經過   《自由人》三日刊醞釀誕生之經過,最早鼓吹者,一般而言,說法有二,一為

由王雲五號召發起。據其《岫廬八十自述》書中提及:「自民國三十九年開始以來,由於中共匪幫建立偽政權,並先後獲得蘇俄、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及英國的承認,於是匪幫的勢力在香港突然大振,不少反共分子漸呈動搖態度。旅港有識之士深感囂風日長,漸使全港華人隨而動搖,乃相與集議挽救之道。我因在港主辦一個小規模出版事業(按:即華國出版社),尤以一貫堅持反共方針,遂由多數參加集議人士推任領導。由臨時的集會,變為固定的座談;其地點經常利用國民黨在銅鑼灣某街所租賃之四樓房屋一層。每次參加座談者,多至三十餘人,少亦一二十人,皆為文化界人士,或為舊日與政治有關係者,各政黨及無黨派人士皆有之。後來我以香港政府最忌政治性的集

會,凡參加人數較多,尤易引起猜疑,動輒干涉。加以如此散漫的座談,亦未必能持久,因於某次座談中提議創辦一小型之定期刊物,每週或半週出版一次,既可藉此刊物益鞏固反共人士之維繫,且刊物一經向港政府註冊,則在刊物辦公處所舉行的座談,皆可諉稱編輯會議,可免港政府之干涉。此議一出,諸人咸表贊同,遂計劃如何組織與籌款。結果決辦三日刊,定名為自由人,其資金由參加坐談人士各自量力提供。我首先代表華國出版社提供港幣一千五百元,此外各發起人分別擔任,或一千,或五百不等;並經決定撰文者一律用真姓名,以明責任。其後,又決定委託香港時報代為印刷發行。因是,籌備進行益力,發起人等每星期至少集會一次,間或二次,一切進行甚為順

利。」   二為眾人集議,早有志於此,雷嘯岑即主此說。雷言:「這時候,即有原在大陸上服務新聞界的報人成舍我、陶百川、程滄波,協同青年黨人左舜生、民社黨人金侯成,以及國民黨人阮毅成、無黨無派的王雲五,外加香港時報社長許孝炎、新聞天地雜誌社社長卜少夫一干人等,於每週末午後在香港高士威道某號住宅中,舉行文化座談會。大家談來談去,得到一項結論,要辦一份刊物,以闡揚民主自由思想,在文化上進行反共鬥爭。…….適韓戰爆發,預料東亞局勢將有變化,刊物必須及時問世,刊物取名「自由人」,由程滄波書寫報頭兼撰<發刊詞>,標題是<我們要做自由人>。」   然由當事人之一的阮毅成事後追記,似乎《自由人》三日刊能草創

成功,仍是由王雲五一手主導的。阮說:「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雲五先生在香港高士威道約大家茶敘,其中特別提及『今日我約諸位來,是想創辦一份反共的刊物,以正海外的視聽。間接幫助臺灣,說幾句公道話。我們讀書人,今日所能為國家效力的,也只有此途。』」 由阮之記載,合理推論,《自由人》三日刊能順利催生問世,王氏為登高呼籲之首倡者,可能性是很高的!   但就在王氏積極創辦《自由人》三日刊之際,突發一件暗殺事件,則頗值得一述;且對後來《自由人》三日刊的發展不無影響。事緣於三十九年十二月下旬,王氏在《自由人》三日刊諸人集會散會後,在香港寓所遭遇暗殺,幸子彈未命中,逃過一劫,這突如其來之舉,使王氏決定立即

離港赴台定居。此事來台後,王氏曾將真相告訴繼我而來的成舍我。王氏謂:「到臺以後,除將此次提前來臺的秘密暗中告知兒女外,他人皆不使知。後來事過境遷,才漸漸透露給若干至好的朋友,首先是對於不久繼我而來的成舍我君;因為他覺得我向來很少患病,在約定聯合宴客之日,我竟稱病缺席,舍我不免將信將疑。其後到我家探病,見我毫無病容,更不免懷疑。及我不別而赴臺,他懷疑益甚,所以在他來臺後,偶爾和我詳談及此,我也就不好意思對朋友有所隱瞞了。」 上述言及之十二月下旬,實際上是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夕。阮氏說:是日「王雲五先生約在高士威道午餐,我應約前往,王臨時以腹瀉未到,由成舍我兄代作主人,謂『自由人』籌備事

,大致已妥。」而四十年的元月三日,阮氏也說到是日,「應卜少夫、程滄波二兄之約,到高士威道二十二號四樓午膳。據滄波兄言,是日原應由王雲五先生作東,而王於當天上午,離港飛台,臨行前以電話托其代為主人。」   王氏的不告而別倉促離港赴台,也使得後續有不少參與「自由人」社同仁跟進,紛紛來台,這對於原本人力吃緊資金短絀的《自由人》三日刊之發展,當然有不小的影響。至於《自由人》三日刊籌組的經過梗概,雖在王氏離港來台後,仍按部就班的進行。四十年元月十日下午,阮毅成與程滄波及左舜生又約至高士威道聚談。關於創辦刊物事,左舜生主張宜立即出版,卜少夫則以須現款收有相當數目,方能創刊。是月三十一日,雷震自台灣來,亦

參加「自由人」社活動。會中大家一致決定《自由人》三日刊,於農曆年後出版。並在職務安排上初步有了規劃,即推程滄波撰<發刊詞>,以辦報經驗豐富的成舍我任總編輯,陶百川為副總編輯。又另推編輯委員十四人,分別是劉百閔、雷嘯岑、陶百川、彭昭賢、程滄波、陳石孚、許孝炎、張丕介、吳俊升、金侯城、成舍我、左舜生、王雲五、卜少夫。   四十年二月九日,內定為總編輯的成舍我自香港致函王雲五,說到:「自由人半週刊已將登記手續辦妥,『館主』係由少夫出名,因渠後來未再提出不能兼任之困難,…..編輯人經由弟以本名登記。股款雖交者仍不太多,但讀者則頗踴躍。….據弟觀察,維持六個月,在經濟上當可辦到。惟編輯方面,則危機太大

,因主力軍如我兄及秋原兄均不在此,其他如滄波兄等不久亦將赴臺,(即弟本身亦恐將於三月間來臺)稿件來源,異常枯涸,然既已決定辦,弟亦只有勉力一試。」 尚未正式創刊,但資金人才捉襟見肘的窘境,已被成氏料中,這對好事多磨的《自由人》三日刊日後之發展,已埋下艱困之伏筆。   二月十四日,成舍我向雷震、洪蘭友等人報告,《自由人》三日刊已得港府核准登記,一俟台灣方面准予內銷,即行出版。二十八日,成舍我向「自由人」社同仁報告:台灣內銷事已辦好,《自由人》三日刊即將出版,並出示創刊號大樣。因與會者多係辦報老手,提供不少意見,而成舍我也很有風度,博採眾議,為慎重起見,同意改遲數日出版,以便從容改正,並呼籲社員

踴躍撰稿以光篇幅。 可見在王氏離港後,《自由人》三日刊真正之台柱角色,已責無旁貸的落到成舍我肩上。   三月七日,《自由人》三日刊正式創刊,社址位於香港德輔道中一四九號四樓。目前所知參與的發起人有王雲五、王新衡、王聿修、端木愷、程滄波、胡秋原、吳俊升、黃雪村、閻奉璋、樓桐孫、陳石孚、陳訓悆、陶百川、雷震、阮毅成、劉百閔、左舜生、雷嘯岑、徐道鄰、徐佛觀、陳克文、成舍我、金侯城、張丕界、彭昭賢、許孝炎、卜少夫、卜青茂、范爭波、陳方、張純鷗、張萬里、丁文淵等三十餘人。   發刊後,一紙風行,各方咸予重視,發行之初,每期印八千份。為打開台灣銷路市場,內容安排方面,特別增加一些軟性文字,勿使論文過多

,淪為說教。雷嘯岑即言:「『自由人』的作者確實很自由,各人所寫的文字題材雖相同,而見解不必一致,祇要不違背民主憲政與反共抗俄的大前提,儘可各抒己見,言人人殊,真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首任的『自由人』主編是成舍我兄,他包辦大陸通訊版,把大陸上的共報消息,參以陸續從國內逃到香港的難民所述情形,寫成有系統的通訊稿,可謂費苦心。」   誠然如是,由於文章精彩,見解深入,內容多元,析論入理,所以出版後不久,南洋各地僑報即紛紛轉載《自由人》文章。故在香港一隅辦一刊物,無形中等於在數地辦了幾個刊物,影響所及,至為廣大。不僅如此,有關《自由人》所發揮的影響力,可以曾任該刊主編雷嘯岑之回憶為證,雷

說:「自由人半週刊,頗受台灣以及海外;尤其是美國一般華僑的注意,原有的每週座談會照常舉行,參加的人亦陸續增多了,風聲所播,國際人士來到香港的,亦來參加我們的座談會,交換政治意見,如美聯社遠東特派員竇定,南韓內閣總理李範,日本工商與新聞界人士前來訪談者尤多,……唯有駐在香港鼓勵華人組織『第三勢力』的美國巡迴大使吉塞普,始終沒有接觸過,大概是他認為『自由人』半週刊這些人,多數係國民黨員,氣味不相投,我們亦以對『第三勢力』之說,不感興趣,因而絕交息游,毫無來往。」   雷氏這段記載很重要,不只說明了《自由人》發刊後之影響力;也道出了《自由人》與「第三勢力」毫無瓜葛,這對坊間有不少人一直以為《自由人

》是「第三勢力」刊物有澄清作用。《自由人》三日刊甫發行,負責盡職之成舍我隨即寫信給王雲五提到:「連日為自由人半週刊事,頭昏腦暈,尊函稽答,至為罪歉。現半週刊已於今日出版,附奉一份,即希鑒察。大著分兩期刊佈,並盼源源見賜。今後應如何改進之處,統希指示為荷。」 另針對其後外界對《自由人》諸多揣測,如與「自由中國協會」之關係等等,「自由人」社也在三月二十一日的高士威道聚會中也做出決議,大家皆一致表示,「自由人」應獨立組織,以別於其他團體,乃推定董事九人,以左舜生為董事長。監事三人,為金侯城、王雲五、雷儆寰。成舍我為社長兼總編輯,卜少夫為總經理。 為了稿源,三月二十二日總編輯成舍我又致函王雲五拉稿,其

中說到:「自由人在香港銷路尚好,一般觀感亦不錯。惟共匪刊物正以全力抨擊,弟等亦一反過去自由派刊物置之不理的辦法,強烈反攻。臺灣發行未辦好,少夫兄不日來臺,或能有所改進。同人撰稿,此間仍不太踴躍,盼公能以日撰五千字之精神,多寫數篇,並乞即賜惠寄,無任感幸。又此間稿酬,公議千字港幣十元,前稿之款,已送託香港書局轉交。此數雖微細不足道,然吾輩合力創業,知識勞動之所獲,在道德標準上說,固遠勝於以吃人為業之共匪萬萬矣。盼尊稿如望歲,望即賜寄,以慰饑渴。」 除簡略報告社務外,重點仍是稿源問題,而此問題也是《自由人》三日刊以後長期揮之不去的夢魘。     三、《自由人》之命名與經費及發刊宗旨   蓽路藍縷

,創業維艱,有關《自由人》之命名,似乎是由阮毅成所起。原本成舍我欲名為《自由中國》,因與台灣雷震負責的《自由中國》半月刊同名而不獲採納。故阮毅成認為可參考台灣趙君豪所辦之《自由談》,而稍改其為《自由人》,卒獲大家一致同意,名稱問題因此而敲定。 其實若從五○年代的背景去觀察,刊物取名為《自由人》並不足為奇。蓋彼時海外正刮起一陣「自由中國反共運動」浪潮,其中尤以香港地區為最。為壯大「自由中國反共運動」,於是乎,海內外的一些知識份子刻意以「自由」二字為雜誌刊物名稱,以凸顯有別於大陸的獨裁極權。職係之故,各種以「自由」為名之刊物如《自由中國》、《自由陣線》、《自由談》、《自由世界》等雜誌,如雨後春筍般

紛紛出籠,《自由人》三日刊之命名,應該是在此時代背景下而正名的,且的確有其時空的特殊意義存在。   至於現實的經費來源問題,早在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的聚會中,王雲五即定調說:「我要先與諸位約定,這是一份自由的刊物,所以,一不能接受外國的幫助,二不能接受政府的支援。同仁不但要寫稿,還要負擔經費。」 王氏之所以要如此約法三章,是要避免外界將《自由人》視為拿美國人錢所辦的「第三勢力」之刊物的疑慮或揣測;另外,不接受政府支援,也是想以獨立身分之姿,能在言論上暢所欲言,而不受政府掣肘,更不想貼上政府刊物之標籤。揆之《自由人》草創之初,因經費來源由各會員出資,確實能夠如此。例如在籌備階段,王雲五首捐港幣

三千元,各會員至少認捐港幣一千元,所以誠如雷嘯岑言:「大家分途進行,未到一個月,即籌募到港幣一萬七千元了。」   創刊經費有著落,但接下來長期的經費支出,恐怕就不是由會員認捐可解決。到最後仍不得不仰賴台灣國府的金錢支助,在《雷震日記》中即披露不少箇中內幕,茲舉日記一則為證。民國四十年五月二十五日:「雪公(按:指王世杰(字雪艇),時任總統府秘書長)來電話,可助《自由人》三千港幣,但不可明言,因《新聞天地》一再要求援助而未允許也。……《自由人》因經費困難,而負責又無專人,致有停頓之可能,由予(雷震)約集雲五、滄波、孝炎、毅成、端木愷、少夫諸君會商,由予等籌款接濟,每月假定虧二千五百元,至年底約為

一萬七千五百港元,改組組織,推定成舍我為社長,左舜生代理董事長,予負臺北催稿及催款之責,總統府之三千元,由予負責,予另外再籌五百元。」 由《雷震日記》可知,創刊才二月餘之《自由人》,經費已拮据如此,而不得不靠政府補貼,在此情況下,其日後之文章言論,就頗受台灣國府當局之制約影響了。   另有關《自由人》之創刊宗旨,其實早在刊物出版以前,對於未來言論與編輯方針,「自由人」社同仁即做了幾點規約:(一)、發揚民主自由主義;(二)、發起人按期撰寫頭條論文,且須署出真姓名;(三)、文責各人自負,但須不違背民主自由思想暨反共救國的大原則;同時將全體發起人的姓名亦在報頭下面,表示集體責任。 創刊後,首由程滄

波撰發刊詞,題為<我們要做自由人>,擲地有聲的強調:「我們今天大膽向全世界人類提出一個問題:便是世界人類,現在與將來,要不要做人?如果想做人,從什麼地方去著手奮鬥?…..今天世界人類只有兩個壁壘,一個是『人的社會』之壁壘,一個是「非人社會」之壁壘。這兩個社會的磨擦,今天已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人的社會』中每一個人,是有人性,有人格,根據人性與人格,發揮其個性,以增加社會之幸福與個人之生活水準,從而增進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文明。反觀『一個非人社會』中,人除了具備人的形態外,沒有思想與靈魂。『非人社會』中,人只是一群動物,既不許其有人性,亦不讓其有人格,他們是奴隸、是機器。」   程滄波言:很不幸的

,今天的中國大陸,全大陸數萬萬同胞一年來,即陷入共匪的非人社會中。因此我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們,要發動正義的呼聲,救自己,救同胞,救人類。我們要捐著自由的大纛,叫著「做人」的口號,開始「自由人」的運動。爭自由,爭人性,發動全人類自由人性的力量,去打倒與剷除共產帝國主義反人性的非人社會。不殘殺,不掠奪,在不流血革命的原則下,使人人有飯吃。本此目的,以建立新中國新世界。所以,「從今天起,根據以上主張,我們謹以此小小刊物『自由人』,貢獻於全世界凡是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也就是我們這一群人,決心獻身於這一運動的開始。全世界和平民主的人士:我們要做人,我們要做自由人。每個人爭取了自由,世界才有民主和平

,人類才有幸福與光明。」 我們要做人,我們要做自由人,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程滄波這篇發刊詞,簡直是一篇慷慨激昂的宣示詞,代表全世界不願在「非人社會」生活下的自由人,向共產專制極權政權,發出堅決的怒吼。   《自由人》三日刊,每星期出兩次,每次十六開一張。主編人規定由原先的「座談會」同仁輪流擔任,一年一換,為義務職,故內部人事組織極為簡單,只有一主編,一助理員和事務員,共三人而已。該刊內容,第一版分「專論」、「時局漫談」、「自由談」各欄;第二版刊大陸共區消息;三版則記述港、台的社會新聞;四版是「副刊」。「專論」亦由座談會同仁分別撰寫,或徵用外界志同道合人士之作品;唯「時局漫談」和「自由談」

二專欄,係由左舜生與雷嘯岑二氏負責包辦。《自由人》三日刊,因撰寫團隊堅強,且作者大多具有清望,故在海隅香港頗有號召力,銷路亦不壞;又可以銷台灣,雖無廣告收入,仍可勉強維持下去,在五○年代的香港,可謂雜誌期刊界之奇葩。     四、《自由人》的艱苦經營   平情言,《自由人》三日刊從四十年三月七日發行,到四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停刊,維持約八年餘。這八年多的歲月,可謂艱辛撐持,多災多難。   首先為組織渙散不健全,於是才有民國四十年下半年的重組之舉。此中最大原因為「自由人」社大多數同仁均已離港在台,分別有:王雲五、王新衡、端木愷、程滄波、胡秋原、吳俊升、黃雪村、閻奉樟、樓桐孫、陳石孚、陶百川、陳訓

悆、雷震,及阮毅成,幾乎佔了一半以上;而在港的僅有左舜生、金侯城、許孝炎、成舍我、劉百閔、卜少夫、雷嘯岑等人。其後在台參加的,又增加徐道鄰,共二十二人。為連絡方便起見,在台同仁乃公推王雲五為董事長,但又因刊物在港出版,故推左舜生為在港之代理董事長,就近處理刊物,成舍我則為社長。   然因「自由人」社未有組織章程,也未在台辦理社團登記,所以才有民國四十一年一月十日,在台同仁在王新衡家為此商議之事。時適值端木愷甫自香港返台,報告港方同仁最近決定取消社長制,亦推左舜生代董事長,成舍我為總經理,劉百閔為總編輯。此事,在台「自由人」社同仁有不同意見,在三月七日及十五日的兩次餐敘商討論中,均決定仍採社長

制,並仍推成舍我兄任社長。只是一個三十餘人的「自由人」社,就為了區區的刊物人事組織問題,港、台同仁即不同調,其他之事就可想而知了。所幸意見儘管有異,但同仁感情尚佳,阮毅成即言:「自由人在香港創辦之初,同仁常有餐會,交換意見。在臺同仁,於民國四十年七月十二日起,舉行聚餐或茶會,由同仁輪流作東,平均每兩週一次。除談自由人社各事外,亦泛論時局,交換見聞。」   民國四十一年二月九日,「自由人」社在台同仁餐敘時,有鑒於《自由人》三日刊創刊已近一年,但組織與人事及編輯立論之困擾問題仍在,因此大家有必要提出意見交換,以尋求解決之道。席間程滄波首次提出編輯態度問題,但遭雷震反對。程又謂:「劉百閔不宜任總編

輯,上次,此間同仁推成舍我任社長,何以改變?此間皆未知悉。」雷震與陶百川又認為,台方不宜干涉港方人事,雙方爭論甚久。最後由阮毅成提出折衷解決方案為:(一)、自由人本係超黨派立場。只知民主、自由、反共,不知其他。此後仍須守定此項立場。(二)、港方報刊如對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有惡意攻訐,或無理批評,自由人不可自守中立,須起而加以駁斥。(三)、人事問題,另函在港之許孝炎查詢,不作決議。   眾皆贊成阮毅成之方法,並請其起草一函,致在香港之左舜生、許孝炎、成舍我、劉百閔、雷嘯岑諸人。阮函送各人簽名後發出,信中報告:「弟等今午聚餐,談及自由人編輯態度。回溯創辦之初,原屬超於黨派之外。……兄等在港主持,辛

勞至佩,自亦必贊同弟等態度也。邇後港方報刊如對於臺灣中華民國政府惡意攻訐,或無理批評,自由人似不便自居中立,宜即加以駁斥。如有中國之聲作者來稿,希勿予以刊登,以嚴立場。再則,此間對第三方面各事,多持私人消息。語多片斷,難窺全貌。斯後尚懇時將各方動態,擇要見示。既可為撰稿時之參考,亦為知彼知己之一道。自由人素以民主反共為宗旨。署名:王雲五、程滄波、黃雪村、王新衡、樓桐孫、吳俊升、陳石孚、陶百川、雷震、阮毅成。」   民國四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自由人》創刊已屆滿一年,留台「自由人」社舉行全體會議。會議主席推王雲五擔任,其中:(一)、報告事項:(甲)、經費小組許孝炎報告--擬募集港幣三萬元(其中成

舍我、許孝炎約洪蘭友,被分配擬向各紗廠募台幣一萬元)。(乙)、編輯小組成舍我報告:1、組織擬仍採現制,並請加推一人為必要時接替編務工作之用。2、發行擬請先行籌集基金以期達到日後之自給自足。3、編輯方針方面:積極在倡導民主自由,消極在反共抗俄,至對於台灣態度應仍許有批評,但不可損及自由中國之根本。4、在台同人集體意見推定專人執筆寄港,決登載第一版,並不易一字,如係個人稿件,在編輯方面擬請仍保有斟酌之權。5、每期需要稿件二萬四千字,在港同人無多未能盡任,在台同人時惠稿件。(二)、討論事項:(甲)、《自由人》三日刊社是否仍採社長制案。決議:仍採社長制,成舍我擔任社長。(乙)、《自由人》三日刊社費應如

何加募案。決議:1、經費小組在進行籌募之港幣三萬元,於兩個月內籌足,作為基金,備日後擴充發行之用。2、另由經費小組加募港幣一萬元,作為最近數月經常費不足之需,在未募起前由許孝炎、成舍我負責維持現狀。3、加推樓桐孫、程滄波參加經費小組,並以王董事長雲五兼經費小組召集人。(丙)、《自由人》立論態度應如何確定案。決議:1、除積極的主張民主自由,消極的反共抗俄外,並須維護現行憲法倡導議會政治。2、凡外界對台灣有惡意攻擊影響國本時,應予駁斥,立場務須堅定,態度務須明確。3、除專門問題研究外,宜多載通訊及趣味性文字,理論文字及新聞性宜各佔三分之一。 此次會議至關重要,它為已紛擾年餘的《自由人》定調,但此為

台方同仁之共識,港方同仁只是被動告知,並不見得完全同意,所以日後港、台雙方仍存有歧見。   其次更嚴重的是經費短絀,入不敷出,以至於時有停刊之議。這棘手問題其實打從創刊起即已浮現,只是苦撐待變,能維持多久算多久,但情況並沒改善且持續惡化中。四十一年六月十四日,王雲五、阮毅成與程滄波等聚會,商議如何應付《自由人》三日刊之困難。王雲五謂得左舜生與成舍我二君信,信上,成舍我堅辭社長,又每月不足港幣二千元。如無法解決,則自本月十八日起停刊。劉百閔則說香港紙價日跌,印刷係由《香港時報》代辦,印費可以欠付。以往亦每月虧空,並不自今日始。   對此,王雲五建議是否能改為月刊,移台出版,但眾意覺得移台出版

,則《自由人》功用全失,仍宜繼續在港發行。最後決定由王雲五函復,請成舍我維持至七月底止。 是年十二月二日,「自由人」社同仁又再行會商,由王雲五主持,會中卜少夫表示願接辦,至少可免招致停刊命運。然未幾(十二月六日),卜少夫以有人表示異議,乃謂其《新聞天地社》同仁不贊成其再兼辦另一刊物,打消原意。王雲五即席宣布仍在港出版,推成舍我兄回港主持,並改為有給職。   成謙辭未果,旋即表示接受。後當場推定王雲五、程滄波、樓桐孫、胡秋原、陶百川、黃雪村為在臺撰述委員,程為召集人。另推成舍我、程滄波、胡秋原三人起草言論方針。王雲五、端木愷、王新衡為財務委員。香港方面撰稿委員,由成到港後約定人員擔任。事後,當

事者之一的阮毅成,對是晚之會的結果表示很滿意,還稱為是《自由人》中興之會,同仁莫不興奮。但其後,主要的重點之一,《自由人》未來的言論方針並未草成。 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下午,「自由人」社同仁聚集在成舍我處,參加茶會。會中,成舍我出示香港許孝炎來信,謂自由人又不能維持。因已積欠《香港時報》印刷費港幣六千元,稿費十一期。且人力亦明顯不足,雷嘯岑將來台灣,左舜生又將赴日本旅行,主持無人,不如停刊。經同仁交換意見,仍認為不能停辦,並催成舍我兄速赴港負責。   因茲事體大,三月二十一日,「自由人」社另一要角阮毅成,也在家中約集在台同仁茶敘。會上,成舍我表示其有困難不願赴港,而港方近日來函,支持為難。眾意

乾脆移台編印,仍推成舍我主持。 二十五日下午阮氏親訪成舍我,成表示三點立場:(一)、決不去香港。(二)、《自由人》如移台出版,願意主持。(三)、未移台前,可先在台編輯,寄港印行。同月二十八日下午,以《自由人》問題緊迫,急待解決。「自由人」社同仁乃在端木愷家中餐敘。對《自由人》前途,共有四種主張:(一)、停刊。(二)、移台出版。(三)、在台編輯,寄港印行。(四)、推成舍我赴港主持。討論結果,決定用第四法,成亦首肯。然成謂:《自由人》除發行收入外,每月須虧四千元,此問題亟需解決。   四月十八日,因港方同仁頻頻催促速做決定,眾議又思移台編印,王雲五亦同意移台出版,但謂須改為半月刊或月刊。三十日下

午,成舍我與端木愷、阮毅成、王新衡、程滄波等人,又應王雲五約茶敘。時端木愷甫自港返,謂港方「自由人」社已無現款,勢不能繼續。因以由今日到會者商定:(一)、香港方面自五月十日起停刊。(二)、在台登記改為月刊,推王雲老為發行人,成舍我兄為總編輯。 然不久,港方同仁又變掛,五月十一日,阮毅成訪成舍我,成即謂卜少夫前日到台,攜有左舜生致王雲五函,主張《自由人》仍在港出版。   此事經緯,雷震在其日記亦提到:「見到雷嘯岑來函,對我們囑香港停刊,決議移臺辦月刊則大不以為然,來信措詞甚劣,決定去電並去函說明,以免誤會。」 雷嘯岑甚至為此來函欲辭去社長職務。《雷震日記》記載:「今日午間約來臺之《自由人》報有

關各位來鄉午膳,除端木鑄秋、阮毅成、吳俊升、胡秋原外,到有十五人,即王新衡、樓桐孫、陶百川、張純鷗、陳訓悆、卜少夫、卜青茂、程滄波、范爭波、王雲五、成舍我、黃雪村、閻奉璋等及另約陳方。飯後討論雷嘯岑來函辭去社長職務一事,經決議慰留。」為此事,雷震感慨的說:「《自由人》發起人在臺者,不過十餘人,港方不過數人,兩方意見不合,終會扯垮。民主自由人士之不易合作,於此可見一班。」   由於雷嘯岑堅決辭社長職務,八月一日,《自由人》在台同仁藉由茶敘機會,聽取甫自香港來台之劉百閔報告,劉謂:在港同仁意見為(一)、必須在港繼續出版。(二)、改推陳克文任社長。(三)、每月不足港幣八百元,在港有辦法可以籌得。王

雲五說:「左舜生有信來,克文係其物色,本人絕對贊同。」眾亦皆表示贊成。但成舍我認為每月八百元之說,計算必有錯誤,至少每月亦需賠二千五百元,所以決定請王雲五再去函新社長,請重為估計。其實《自由人》經費之短絀,可由總其事的總編輯都不支薪一事更可看出,四十三年七月十日,左舜生自香港致函王雲五即說到:「弟意,自由人編輯者,原規定每月可支三百元,以舍我、百閔兩兄任編輯時,未支此款,後任編輯一年,亦即未支。」 如此窘境,要不是有台灣國府當局在幕後經費贊助,《自由人》三日刊能支撐八年餘,根本是不可能的。   最後為文章之尺度問題,除上述言及《自由人》三日刊甫創刊即面臨稿源不濟的困難外,更麻煩的為自從接受政

府補助後,基本上,《自由人》的言論立場在相當程度上已受政府箝制。以至於在很多議題上,不僅不能秉公立論、暢所欲言;且須為政府妝抹門面,極力辯解。稍一不慎,隨即惹禍,遭致抗議。如民國四十一年六月一日,「自由人」社王新衡即訪阮毅成,談話重點就說到,《自由人》最近兩期,刊載左舜生<論中國未來的政黨>一文,有人表示不滿。 為避免誤會,乃一起同訪王雲五,請其以董事長身份,致函香港總編輯成舍我,請其勿再刊出此類文字。 雖係如此,但言論自由乃是知識份子的普世價值觀,用強制力約束是沒用的。果然到民國四十四年又發生更嚴重的文字賈禍事件,差一點讓《自由人》無法在台銷售。事緣於是年三月二十三日,王雲五即接到司法行政部

部長谷鳳翔來函,表示《自由人》三日刊,登載雷嘯岑文章,影響政府信譽,要求王雲五代向該社方面解釋。全函內容為:「頃閱本月二十三日自由人刊載『自由談』及『半週展望』雷嘯岑先生文內謂,揚子公司貪污案牽涉本部,曷勝駭異,此種無稽之詞,殊足影響政府信譽,茲特寄上函稿二份,送請 察閱,並祈賜檢一份轉致雷君查明更正,仍乞代向該報社方面照拂解釋為幸。」   由於《自由人》所刊文章得罪當道,引起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對《自由人》言論的不滿。三月二十六日,時任《中央日報》社長,亦是「自由人」社同仁的阮毅成至中央黨部參加宣傳政策指導小組會議時,即受到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厲生的警告:「香港《自由人》三日刊,近日言論記載,愈益

離奇,須採取停止進口處分。」幸阮毅成趕快緩頰,除報告《自由人》艱難創辦經過外,並謂:「現在台北各同仁,久未與聞港事。王雲老曾去函港方,請以後勿再刊載不妥文字。又以所載台省情形,與事實相距甚遠,曾通知港方,以後遇有記載台省情形稿件,先行寄台複閱。認為可用者,方予刊布,亦未承照辦。惟自由人參加者,多為各方知名之人。如忽予停止進口,恐反而使海外人士,對政府有所批評。不如一面先採取警告程序,依照出版法,由內政部為之。一面通知在台之董事長王雲五氏,促其改組。如再有違反政府法令之事發生,則採取停止進口處分。」   為此,是晚十時,阮氏尚先訪成舍我,說明會議經過;再與成同訪王雲五,報告此事。王雲五似乎對此

頗為不悅,乃決定於三月三十日下午五時,在端木愷家中,約集「自由人」社在台全體同仁會商。在三月三十日的決議中,提到《自由人》的現實問題,「本刊如不能銷台,勢必停刊。為避免使政府蒙受摧殘言論之嫌,希望政府妥慎處理,使其能繼續出版。在台同仁,願意退出。惟在港同仁意見如何,亦盼政府逕與洽商。」並推阮毅成與許孝炎二人將此項決議,轉達黃少谷,另函告在港同仁。   換言之,針對當局對《自由人》的不滿,「自由人」社在台同仁採取了委曲求全的態度,一方面願意退出,此舉可能有兩層深意,一為逼香港「自由人」社同仁,小心謹慎,莫再刊登批評政府之文章,否則與渠無關,二為多少有向政府交心之意,明哲保身,不想惹禍上身;再方

面亦有請政府介入之意,希望儘量保留能讓《自由人》繼續在台銷售。 果然如此,四月七日,王雲五即致函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說明「自由人」之情形,並建議將「自由人」社改組,由政府指定負責主持言論之人實行接辦。信的內容為:「惟是該刊經費本奇絀,全恃內銷而維持,一旦停止內銷,勢必停止刊行,外間不察,或不免對政府妄加揣測,弟愛護政府,耿耿此心,竊認為消極制裁,不如積極輔導,將該刊改組,由政府指定負責主持言論之人實行接辦,可變無用為有用,弟當力勸原發起各人,本擁護政府之初衷,竭誠合作。」   一週後,以國民黨並無接手之意,在恐不能銷台的情況下,成舍我與王雲五、陶百川、徐道鄰、陳訓悆、程滄波、胡秋原、吳俊升、端

木愷、黃雪村、阮毅成等決議:「茲因環境困難,經濟無法支持,決議停刊,由主席(王雲五)根據本決議徵求在港同人意見。」其後,在台同仁復在成舍我宅聚餐,決定在台同仁既已必須退出,而中央黨部又規定不得再與《香港時報》,發生關聯,則無地可以印刷,亦無處可再欠印刷費。外界聞知中央處分,亦必不願再行認指,環境困難如此,只可宣布停刊。並請王雲五函詢港方同仁意見,如港方同仁堅持續辦,在台同仁自不能再行參加。   由於文章得罪當局,以致有禁止銷台之聲,在港負責《自由人》編輯工作之陳克文旋致函阮毅成、王雲五等人,表示「咎衍實無可辭」,「自由人停止出版,唯覺可惜,形勢如此,亦復無可如何,文與左劉兩公對此均無成見,惟

此間尚有其他股東,又年來出錢出力者,頗不乏人,此事似不宜由文等三人遽作決定,即為港方同人之全體意見,擬於最近邀集會議,提出報告,徵求多數意見,再作正式答覆。」 但不久,事情又有變化,四月二十九日,一向敢言的左舜生,終於自香港來函,明確表示反對《自由人》停刊,並謂在港「自由人」社同人決暫予維持。信中言: 「雲老賜鑒:四月七日阮毅成兄來信,並附有留台同人退出決議一紙,十八日奉 公手書,知同人復有集議,以經濟環境關係,主張停刊;均已誦悉。此間於當地環境,已洞悉無遺;對 公等所採態度,並無不能諒解之處。惟念同本刊宗旨,一面在『堅決反共』,一面在『爭取民主』,四年以來,奉此週旋,雖不無一、二開罪他人之處

,但大體上並未逾越範圍。今赤燄正復高張,而民主亦勢非實現不可;大約在二、三月內或有變化,前途殊未可知!故此間同人,經過再三考慮,仍決定暫予維持,並囑舜代為奉復,即乞轉達諸友為荷。 公等即不得已而必須退出,仍望不遺在遠,隨時予以指導,除宗旨不能犧牲以外,同人無不樂於接受。海天遙望,曷勝悲憤憂念之至!」   從此以後,《自由人》三日刊似乎終於渡過了這段風風雨雨的歲月,儘管港、台大多數「自由人」社同仁情誼依舊,但經費、稿源、立論尺度等問題仍在。《自由人》三日刊即帶此痼疾,跌跌撞撞的支撐八年餘,在民國四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宣佈停刊。     五、結 論--從《自由人》到《自由報》   無論如何,在五○

年代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自由人》能以香江一隅之地,在內外環境相當險惡的情況下,擎起「我們要做自由人」的大旗,反抗共產極權,與中共做誓不兩立的言論鬥爭,其勇氣和決心仍另人刮目相看的。另一方面,《自由人》雖義無反顧的支持台灣國府當局,但在恨鐵不成鋼的期待心理下,對台灣當局若干錯誤的舉措,仍一本忠言逆耳之立場,毫不留情的提出批判或建言,即使在經費斷炊的威脅下,亦不為所動,這份苦心孤詣之意,也令吾人感佩。 而此即所以《自由人》在發行的八年餘中,雖屢有遷台之議,但大多數同仁始終仍以在香港立足為佳之看法,因其言論立場較客觀中立,雖稍偏向國府,但非無原則的一面倒,兼以香港為基地,較少政府、政黨色彩之觀感

,且因對國、共雙方均有批評,是以其在香港作用較大之故也。當然《自由人》之悲劇,除上文已詳述之經費、稿源、言論立場受到制約等外緣因素外,尚有深一層內緣因素存在,此即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屬性使然。知識份子主性強的「書生本色」,誰也不服誰之個性,長落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譏,因渠主觀意識強,所以容易堅持己見,是其所是,不大能夠為大局著想,且因自視太高,未能屈己就人,所以較乏團隊精神。   這情況在「自由人」社這批高級知識份子間亦是如此,雷嘯岑曾舉一事證明之,在《自由人》是否遷台之際,「王雲五以董事長資格,致函於我,囑將自由人報遷赴臺北發行,且將繳存港府的押金萬元一併匯去。旋由代董事長左舜生召集在港

同仁會商,決議仍在香港出版,但在臺北的同仁,亦可刊行臺灣版,然王雲五很不高興,說我不以他為對象,悻悻然嘖有煩言,殊堪詫異。未幾,許孝炎由臺北回港,主張自由人停刊,他怕我不贊成,先囑我莫持異議,我表示無所謂,而自由人三日刊,即於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二日宣告停刊了。現代中國高級知識份子之沒有團隊精神,於此又得一實驗的證明,曷勝慨嘆!」 所以當年左舜生在《自由人》創辦之初,樂觀的夸談「自由人」社同仁可以組織聯合政府,永遠合作無間之見解,雷嘯岑說,實係幼稚幻想。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自由人》三日刊的緣起緣滅,依然落得一個「殺雞聚會,打狗散場」的結局,這也是中國現代高級知識份子的悲劇,想來仍不禁令人浩歎!

  《自由人》雖然走入歷史停刊了,但未及五個月,一份延續《自由人》餘波的《自由報》在民國四十九年二月十七日,另起爐灶又在香港創刊了。《自由報》社址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二十號四樓,也是採取半週刊(三日刊)的形式,於每個星期三、六發行。社長為雷嘯岑,督印人黃行奮,出版第一期有由以本社同人署名撰寫的<我們的志願和立場>為發刊詞。該文強調「我們是一群崇尚自由主義的文化工作者。對社會生活篤信『人是生而平等的』這項義理,珍重個人的人格尊嚴;對政治生活認定『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的』,要求基本人權之確立與保障。……我們膺受著共產極權主義的荼毒,深感國破家亡之痛苦,流落海隅,於茲十載,內心上大家不期然而然地具

有強烈的愛國情操和政治理想,要從文化思想方面,努力培育民主自由精神,發揚其潛能,成為救國救民的偉大力量。職是之故,本報的言論方針是國家至上,民生第一,我們的立場是超黨派的。」   簡言之,民主、自由、愛國、反共乃為《自由報》創刊之四大宗旨,嚴格而言,此宗旨仍是延續《自由人》三日刊的精神而來。阮毅成曾說:「後來,雷嘯岑兄在香港出版自由報,乃係另一新刊物,與原來的自由人,完全無關。」 此話恐有商榷之餘地。《自由報》在《自由人》的基礎上,發行至民國六十幾年才結束,期間刊布了《香港自由報二十年合集》、《自由報》合訂本、《自由報二十週年年鑑》,影響力不在《自由人》之下。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匯率關聯性分析

為了解決台幣換港幣的問題,作者黃意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運用時間序列模型探討東協五國之間匯率關聯性。研究期間為2009/1/1至2019/12/31止,資料為日資料。實證結果運用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及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衝擊反應分析等研究方法。實證結果顯示存在單向Granger因果關係的包括泰國匯市的變動領先菲律賓與馬來西亞、菲律賓匯市的變動領先印尼、新加坡匯市的變動領先馬來西亞與印尼;而馬來幣報酬率與印尼盾報酬率、泰國泰銖報酬率與印尼盾報酬率、菲律賓披索報酬率與馬來幣報酬率,以及新加坡幣報酬率與菲律賓披索報酬率,彼此間則存在雙向Granger因果關係。其次,就衝擊反應結果顯示,各國受自身的衝擊反應最大,五國的匯率市場,彼此間的衝擊反應

在第一期皆呈現正向反應,且皆在四期內趨近於0,馬來西亞的報酬率最為敏感,分別在受到其他四個國家匯率報酬率的一單位標準差衝擊時,除了自身所受到的衝擊反應最大,都受到最大的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