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atm維護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新atm維護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托馬斯二世寫的 OSPF網絡設計解決方案(第2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新銀行維修- 分行服務台新銀行 - dashplaya.com也說明:網路銀行ATM問題? 台新銀行維修 自中華民國106年9月9日起,台新銀行全臺分行週至週五營業時間將調整為~ 。 為提供客戶更優質的服務,台新銀行致力於推動各項數位及 ...

中央警察大學 刑事警察研究所 蔡馥璟所指導 鄭可婕的 網路盜刷信用卡交易犯罪偵防策略之研究 (2020),提出台新atm維護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信用卡盜刷、網路詐欺犯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謝哲勝所指導 周靜儀的 線上小額付款機制之民事法律關係研究 (2004),提出因為有 小額付款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新atm維護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系統維護及升級時間公告則補充:由於系統維護,部份期間及服務將暫時受到影響,請參照下方滙豐(台灣)銀行網站系統維護和升級時間表以瞭解詳情。造成您不便之處,敬請見諒,若需協助,請電洽本行24小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新atm維護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OSPF網絡設計解決方案(第2版)

為了解決台新atm維護時間的問題,作者(美)托馬斯二世 這樣論述:

非常全面地闡述了與OSPF網絡相關的設計、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OSPF基礎及通信,包括網絡及路由基礎、介紹OSPF、OSPF通信;第二部分涵蓋OSPF路由和網絡設計,包括設計原則、路由概念及配置、OSPF路由重分發和路由匯總;第三部分闡述OSPF的實施、故障排除和管理,包括管理和保護OSPF網絡、OSPF故障排除、OSPF網絡中的BGP和MPLS。《OSPF網絡設計解決方案(第2版)》最后所提供的附錄追溯了所有與OSPF相關的RFC文檔資料。《OSPF網絡設計解決方案(第2版)》圍繞着如何設計一個優秀OSPF網絡的主題,深入而翔實地討論了OSPF的方方面面。《O

SPF網絡設計解決方案(第2版)》為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和思科認證備考者提供了全面且有效的OSPF學習途徑。Thomas M.Thomas II,CCIE #9360,Cisco認證講師,他同時還擁有CCNP,CCDA以及CCNA認證。 第1部分 OSPF基礎及通信第1章 網絡及路由基礎 31.1 網絡基礎 41.1.1 為何需要OSI參考模型 51.1.2 OSI層面特點 51.2 理解OSI參考模型的7層 71.2.1 上層層面 71.2.2 下層層面 81.3 OSI參考模型層面及信息交換 101.3.1 頭部信息、尾部信息及數據凈荷 101.4 TCP/IP協議簇

 111.4.1 TCP/IP功能 121.4.2 TCP概述 131.4.3 IP概述 131.5 網絡拓撲類型 141.5.1 局域網 141.5.2 廣域網 151.6 IP編址 181.6.1 類地址 191.6.2 B類地址 201.6.3 C類地址 201.6.4 D類地址 201.6.5 E類地址 211.6.6 如何使用IP地址 211.6.7 IP地址的作用 241.6.8 如何讀取IP地址 241.6.9 IP子網編址 251.6.10 子網掩碼 261.6.11 子網划分的限制 281.7 為何需要VLSM和CIDR 281.7.1 路由匯總 301.7.2 有類路由協議

 311.7.3 無類路由協議 311.8 VLSM 321.9 CIDR 341.9.1 確定CIDR的使用 341.9.2 斜杠的含義 351.9.3 CIDR的重要術語 351.9.4 無類IP 361.9.5 CIDR轉換表 361.9.6 手動計算CIDR IP前綴值 371.10 案例分析:VLSM 371.11 本章總結 40第2章 介紹OSPF 432.1 什麼是路由協議 442.1.1 基本路由分類 452.1.2 鏈路狀態和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472.2 選擇路由協議 532.2.1 操作事項 532.2.2 技術事項 562.2.3 商業事項 592.3 SPF概述 602

.3.1 運行SPF 612.4 OSPF路由分層 682.4.1 分層網絡設計技術 692.4.2 OSPF網絡中的路由類型 692.4.3 OSPF區域 712.5 OSPF操作環境 742.5.1 OSPF路由器類型 752.5.2 OSPF網絡類型 772.5.3 路由器ID 782.5.4 鄰居關系 792.5.5 鄰接關系 802.5.6 指定路由器 812.6 案例分析:為網絡添加一台新的OSPF路由器 832.7 案例分析:使用鏈路狀態數據庫 862.8 案例分析:OSPF網絡的構建和收斂 942.8.1 配置loopback接口 942.8.2 啟用OSPF 952.8.3 

驗證OSPF的運行 952.9 本章總結 99第3章 OSPF通信 1013.1 鏈路狀態通告 1013.1.1 LSA類型 1013.1.2 LSA運用實例 1103.2 OSPF交互 1173.2.1 OSPF數據包類型 1173.2.2 Hello過程/機制 1183.2.3 交換過程/機制 1223.2.4 泛洪過程/機制 1233.3 控制LSA 1243.3.1 理解LSA組定步 1243.3.2 理解OSPF包定步 1273.3.3 阻塞LSA泛洪 1273.3.4 忽略MOSPF LSA數據包 1283.3.5 調整LSA重傳 1283.3.6 調整LSA傳輸延遲 1293.4

 詳述鄰居建立 1293.4.1 Hello機制的狀態變化 1303.4.2 數據庫交換的狀態變化 1303.5 案例分析:OSPF初始化 1353.6 案例分析:鄰居問題的故障排除 1453.6.1 鄰居卡在Init狀態 1463.6.2 鄰居卡在Exstart/Exchange狀態 1473.6.3 鄰居卡在2-way狀態 1513.7 本章總結 152第2部分 OSPF路由及網絡設計第4章 設計原則 1574.1 OSPF設計指南 1574.2 OSPF設計目標 1584.2.1 網絡功能性 1594.2.2 可擴展性 1594.2.3 網絡適應性 1604.2.4 可管理性 1604.

2.5 成本效率 1604.3 OSPF網絡設計方法 1604.3.1 步驟1:分析需求 1624.3.2 步驟2:構建網絡拓撲 1654.3.3 步驟3:確定編址及命名規則 1744.3.4 步驟4:硬件定型 1804.3.5 步驟5:配置協議及Cisco IOS軟件特性 1814.3.6 步驟6:實施、監控及維護網絡 1834.4 OSPF網絡的可擴展性 1834.5 OSPF網絡拓撲 1844.5.1 區域規模 1854.5.2 確定每個ABR所連接的區域數量 1874.5.3 確定每台路由器所連接的區域數量 1884.5.4 確定每台路由器的鄰居數量 1884.5.5 選擇指定路由器 

1884.5.6 全互連和非全互連的網絡拓撲 1904.5.7 鏈路狀態數據庫大小的考慮 1914.5.8 帶寬使用率 1944.5.9 OSPF的安全性 1944.6 區域設計概述 1954.6.1 考慮物理上臨近的情況 1964.6.2 當鏈路不穩定時減小區域的規模 1964.6.3 確保區域的連續性 1964.6.4 使用可調整的OSPF參數 1974.6.5 區域的命名 1994.7 普通區域的設計 2004.8 骨干區域的設計 2014.9 末節區域的設計 2034.9.1 末節區域的設計指南 2034.9.2 末節區域的配置 2044.9.3 完全末節區域 2074.9.4 次末節

區域 2084.10 OSPF虛鏈路:利或弊? 2104.10.1 修補被分割的區域0 2114.10.2 確保到區域0的連接 2124.10.3 虛鏈路的設計指南 2124.10.4 虛鏈路的配置實例 2134.11 OSPF設計工具 2254.11.1 調整鄰居開銷 2254.11.2 將接口配置為點到多點非廣播 2264.11.3 配置路由計算計時器 2274.11.4 抑制OSPF更新 2274.12 本章總結 2274.13 案例分析:理解子接口 2284.13.1 點到點子接口 2294.13.2 多點子接口 2294.14 案例分析:點到多點鏈路的網絡 2314.14.1 路由器

配置實例 2324.14.2 總結案例分析 2354.13 案例分析:OSPF網絡的設計 2364.13.1 新的WAN需求 2374.13.2 實施網絡設計 240第5章 路由概念及配置 2515.1 OSPF路由概念 2515.1.1 OSPF開銷 2525.1.2 調整OSPF的收斂 2575.1.3 設置路由器ID 2605.1.4 loopback接口 2615.1.5 配置指定路由器(DR) 2625.1.6 路由類型 2625.1.7 控制域間流量 2655.2 配置OSPF 2665.2.1 激活OSPF 2675.2.2 配置OSPF路由器的注意事項 2695.2.3 不同的

OSPF網絡類型 2715.2.4 配置區域 2805.2.5 調整OSPF運行參數 3085.2.6 配置按需(On-Demand)電路 3175.3 本章總結 3235.4 案例分析:為每一個OSPF區域分配唯一的網絡前綴 3245.5 案例分析:擁有多個區域的OSPF網絡 3255.6 案例分析:擁有末節區域和完全末節區域的OSPF網絡 330第6章 重分發 3356.1 OSPF重分發 3366.1.1 管理距離和度量 3376.1.2 重分發的黃金規則 3386.1.3 重分發的配置 3396.1.4 外部路由 3426.1.5 默認路由 3436.1.6 為重分發路由指定度量 35

06.1.7 配置實例1:為重分發路由設置種子度量值 3516.1.8 路由標記 3556.1.9 雙向重分發 3576.1.10 使用分發列表過濾路由 3576.1.11 使用route map 3626.1.12 配置實例2:從RIP遷移到OSPF 3636.1.13 配置實例3:重分發直連接口 3736.1.14 配置實例4:重分發OSPF和EIGRP 3776.1.15 配置實例5:重分發OSPF和RIP,並標記路由 3876.1.16 配置實例6:控制重分發 3936.2 本章總結 400第7章 OSPF路由匯總 4037.1 OSPF路由匯總 4037.1.1 路由匯總的好處 40

67.1.2 路由匯總的黃金規則 4077.1.3 路由匯總的故障排除 4087.1.4 OSPF路由匯總的類型 4087.2 本章總結 4297.3 路由器最終的配置示例 429第3部分 OSPF的實施、故障排除和管理第8章 管理和保護OSPF網絡 4398.1 網絡管理 4408.1.1 網絡管理工具 4428.2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4458.2.1 介紹SNMP 4488.2.2 SNMP的操作 4528.2.3 OSPF MIB 4608.3 網絡安全 4648.3.1 評估安全需求 4658.3.2 設計一個安全網絡的黃金規則 4668.3.3 保護OSPF網絡 4728.3.4 O

SPF認證 4798.3.5 更改虛鏈路的認證密鑰 4928.3.6 限制對網絡設備的訪問 4928.4 本章總結 5058.5 案例分析:IOS安全配置模板 5068.6 案例分析:部署路由器作為網絡防火牆 5178.6.1 抵御直接針對網絡設備的攻擊 5188.6.2 控制數據流量 5188.6.3 部署路由器作為網絡防火牆 5198.6.4 配置通信服務器 5268.6.5 地址欺騙和入站訪問控制列表 5278.6.6 額外的安全考慮 528第9章 OSPF故障排除 5319.1 OSPF故障排除的技巧 5319.1.1 為網絡故障做好准備 5329.1.2 故障排除的方法 5339.2

 確定OSPF是否正常運行 5399.2.1 監控OSPF的運行 5399.2.2 系統日志(SYSLOG) 5429.3 OSPF的故障排除(show)命令 5499.3.1 show ip ospf命令 5499.3.2 show ip ospf process-id命令 5529.3.3 show ip ospf interface命令 5539.3.4 show ip ospf border-routers命令 5549.3.5 show ip ospf database命令 5559.3.6 show ip ospf delete命令(隱藏的) 5719.3.7 show ip os

pf events命令(隱藏的) 5749.3.8 show ip ospf flood-list命令 5789.3.9 show ip ospf maxage-list命令(隱藏的) 5789.3.10 show ip ospf neighbor命令 5799.3.11 show ip ospf neighbor ip-address命令 5809.3.12 show ip ospf neighbor int ip-address命令 5809.3.13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tail命令 5819.3.14 show ip ospf virtual-links命令

 5829.3.15 show ip ospf stat命令(隱藏的) 5829.3.16 show ip ospf summary-address命令 5849.3.17 clear ip ospf命令 5849.4 OSPF的調試(debug)命令 5869.4.1 何時使用debug命令 5879.4.2 如何使用debug命令 5879.4.3 為調試消息打上時間戳 5889.4.4 所有的OSPF debug命令 5889.5 本章總結 6159.6 案例分析:OSPF故障排除實例 6159.6.1 第1個故障難題:路由問題 6169.6.2 第2個故障難題:性能問題 6289.6.

3 案例分析的總結和設計提示 6339.7 案例分析:常見的OSPF故障及解決方法 6339.7.1 OSPF的錯誤消息 6359.7.2 OSPF的鄰居和鄰接問題 6359.7.3 路由表中缺失OSPF路由 6429.7.4 其他已知的OSPF問題 6469.7.5 OSPF的路由選擇問題 647第10章 OSPF網絡中的BGP和MPLS 65110.1 內部網關協議和外部網關協議 65110.1.1 IGP和EGP在網絡中的角色 65210.2 介紹BGP 65710.2.1 BGP特點的概述 65710.2.2 BGP操作的概述 65910.3 BGP和OSPF的交互 66310.3.1

 路由選擇的依賴性和同步 66510.3.2 下一跳的可達性 67010.3.3 重分發OSPF到BGP 67210.3.4 關於BGP的總結 67910.4 案例分析:BGP 67910.4.1 故障描述 67910.5 MPLS和OSPF 68310.5.1 MPLS的產生背景 68310.5.2 MPLS的優勢 68510.5.3 為什麼不選擇IP路由或ATM交換 68610.5.4 傳統的盡力而為路由 68710.5.5 MPLS概述 68910.5.6 配置OSPF和MPLS 69610.6 本章總結 703第4部分 其他OSPF資源附錄A OSPF RFC概述 707

網路盜刷信用卡交易犯罪偵防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新atm維護時間的問題,作者鄭可婕 這樣論述:

隨著網路交易之消費型態日益盛行,無卡交易之信用卡遭盜刷案件也成為近年來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段,且占信用卡詐欺案件之比例及金額逐年攀升,影響我國之社會秩序甚鉅,因此成為本文之研究動機緣由。利用網路盜刷信用卡之犯罪行為具有低犯罪成本、犯罪行為人身份及區域之隱匿性及犯罪證據不易保全等特性,造成偵查人員偵辦之困難;本研究透過便利性抽樣蒐集2020年11月至12月間,臺灣地區所發生之網路盜刷信用卡詐欺犯罪之被害人筆錄共60案,針對案件型態、時地、方法及被害人背景資料等進行量化分析,據以瞭解國內網路盜刷信用卡犯罪之樣態、歸納出因應策略,並建構可行之具體偵防建議。研究結果發現,被害人以女性且年齡層介於21歲至

50歲之青壯年居多。在犯罪手法部分,犯嫌盜刷時間多半在夜間、總盜刷金額以新臺幣1萬元以下為主、盜刷網站以育樂類消費占最多,且多數被害人能在遭盜刷後1小時內發現。透過關聯性統計分析,我們發現被害人能於短時間內發現信用卡遭盜刷,和被害人被動收到交易簡訊、電子郵件或銀行來電等通知有顯著相關,且因被動通知而發現之被害人,其遭盜刷次數亦顯著較少。根據前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3大面向之具體偵防建議:一、主管機關針對民眾分齡分層加強新型詐騙手法之宣導。二、網購平台新增詐騙防範宣導頁面,禁止嵌入導外連結並強化密碼驗證機制。三、信用卡發卡銀行針對異常消費行為即時通知持卡人進行交易確認。

線上小額付款機制之民事法律關係研究

為了解決台新atm維護時間的問題,作者周靜儀 這樣論述:

電子商務小額付款機制大致可分為可分為「線上小額付款」及「離線小額付款」。所謂「離線小額付款」,乃指實體小額付款方式,例如 ATM 帳號轉帳、便利商店或物流公司之代收付款、信用卡傳真付款、郵政劃撥及寄送匯票等實體收付等方式,均屬離線小額付款機制。而所謂「線上小額付款」,通常係指網路線上直接付款方式,例如網路信用卡、現金儲值卡、電子票據、網路轉帳或ISP或電信帳單代收代付服務、PAYPAL、EZPAL等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業者等付款方式。上述小額付款機制中,離線小額付款存在現實生活已久,法律關係尚屬單純,而線上小額付款方式中,又以網路信用卡為網路交易小額付款之大宗,而利用現金儲值卡為小額付款者亦不在

少數,此外,利用ISP或電信帳單代收代付服務,甚至利用PAYPAL、EZPAL等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業者等小額付款方式亦極可能成為未來小額付款之趨勢,故本文研究範圍擬以「線上小額付款」為研究範圍,並以上揭「網路信用卡」(第三章)、「現金儲值卡」(第四章)、「ISP或電信帳單及PAYPAL等線上代收代付服務」(第五章)等線上網路買賣交易中最常為網友使用之付款方式為研究對象。針對上述線上小額付款提出下述結論:壹、網路信用卡信用卡是目前網路小額付款最主要的交易付款工具,然網路交易安全仍存有相當疑慮,日前社會新聞上多次報導有駭客入侵竊取消費者信用卡卡號、到期日等基本資料,導致多數消費者躊躇不前。而就消費者

在網路使用信用卡可能遭遇之風險,目前各家公司之契約條款多半責任由消費負擔,似對消費者不甚公平,本文建議主管機關應就網路信用卡交易條款,制定官方版契約版本,要求各家金融業者遵循,以保障消費者權益。以下就本文網路信用卡法律關係部分,整理結論如下:一、冒名申請信用卡時,事實上冒用人並無為被冒人代理之意思,自無表見代理及無權代理之適用,此時發卡機構及被冒人自得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侵權行為之規定,向冒用人請求損害賠償。發卡機構亦可不當得利之規定,向冒用人請求返還其所得之利益。二、信用卡喪失占有後遭冒用時,財政部於九十一年修正公布之信用卡定型化契約範本第十七條規定是否有效?本文認為因區分情形而定,若為傳統

之信用卡交易,應認其為無效,因發卡機構、特約商店在辨識冒用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另發卡機構也較消費者有承受風險的經濟能力,然若於線上盜刷信用卡,則因線上交易係以輸入卡片上之卡號、卡片到期年月…等卡片上的基本資料,此時發卡機構、特約商店無法藉由簽帳單上的簽字來辨別是否為冒用,故應課予消費者較高之保管義務,以督促其於信用卡遺失後,負有立即通知掛失之責任,且為防止損害之擴大及嚴重阻礙社會經濟之發展,故本文認為此約款於信用卡線上交易時,應屬有效。三、第三人竊取持卡人資料製造偽卡而冒用時,本文以為依照委任契約之性質,非委任人具體指示受任人處理事務,此時委任人卻為事務之處理,自非為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換

言之,持卡人並未具體指示發卡機構處理該筆信用卡之消費帳款,然發卡銀行卻為處理事務,自不得對持卡人請求償還該支出之必要費用;且此種情形與財政部所公布之信用定型化契約範本第十七條之規定不同,蓋信用卡在喪失占有下遭冒用盜刷,持卡人應盡保管之最大義務,更應於知悉信用卡遺失、被竊之第一時間,通知發卡銀行辦理掛失,本類型係第三人竊取持卡人基本資料、製造偽卡,對於毫無防範、預見能力之持卡人,自無法於第一時間內向發卡銀行辦理掛失,不應由其承擔風險,本文對於線上交易之情形同此見解,至於其損失應如何分配?發卡機構自不得向被冒人主張償還其支付此冒用之消費簽帳費用,此時發卡機構及被冒人自得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侵權行為

之規定,向冒用人請求損害賠償。發卡機構亦可不當得利之規定,向冒用人請求返還其所得之利益。四、第三人冒用虛擬信用卡而線上消費,發卡機構是否可向持卡人主張償還處理委任事用之必要費用?本文以為虛擬信用卡並無實體卡,持卡人自無法即時向發卡機構掛失,故遭冒用盜刷自不得認為係持卡人所為之付款指示,發卡機構對於非持卡人之指示,而處理之事務,自不能向持卡人請求償還支出處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若發卡機構確實就此主張,自必須對於持卡人就此筆消費帳款,確實有具體指示之事實,負舉證之責任。貳、現金儲值卡發行現金儲值卡,依前述財政部之命令,似以銀行等金融單位為限。然現成實務上,線上遊戲公司、網路內容公司所片面發行之類似現

金儲值卡之點數卡、計費卡非常普遍,主管機關財政部似不見其有明確之法規命令加以規定,可供廠商遵循。然若不管一般廠商其資力如何,均任其發行類似現金儲值卡之商品,將來必發生詐欺、惡性倒閉之社會問題。日前社會上發生發行圖書禮券、貨品禮券之廠商倒閉,致消費者求償無門之窘境,即是一例,為避免此情形之發生,本文建議政府應將所有現金儲值卡或類似現金儲值卡之發行,均納入規範管制,以確保一般消費大眾之權益。對於非銀行發行現金儲值卡,本文認為可從制定專法或藉由修法將非銀行業者納入現金儲值卡發行及管理辦法中規範,對於非銀行之發行機構發行現金儲值卡之基本要求,本文建議如下:一、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須接受金融監控管理

。二、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須提撥責任準備金。三、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業者有義務以相等面額之法償貨幣贖回其所發行之現金儲值卡內所圈具之價值,並於與持卡人之契約中明訂贖回條件。四、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應以其所發行之現金儲值卡之面額投保責任保險。五、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應有科技技術的能力維護其系統,在有效維護系充安全之情形下,防止偽造現金儲值卡之不法事由發生,避免損及社會大眾之權益。六、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應有一定之資本額及最低營運運用資金。七、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其投資種類應受限制,僅得從事以避險為目的之衍生性商品投資。八、為確認非銀行業者發行現金儲值卡是否符合上列標

準,非銀行業者每年至少應有二次向主管機關提出報告之義務。參、代收代付服務業者目前ISP帳單或電信帳單代收代付服務和便利商店代收水電、瓦斯、電話帳單等行為相近,施行已久,又因其結合每月ISP或電信帳單,帳目較為詳細清楚,消費者為每月事後付款,故廣為一般消費者接受,再者,ISP或電信公司擁有其用戶之基本資料,且可掌握該用戶之付款情形等信用狀況,故呆帳率相對其他小額付款方式為低,故亦廣為一般線上遊戲等網路內容商家之靚睞。從而,本文以為,該ISP帳單或電信帳單代收代付服務,其法律關係屬之委任關係,法律關係單純,故應為一般消費者及網路商家小額付款之最佳選擇方式。此外,國內之帳單線上代收代付服務諸如EZP

AY、台灣里公司等皆兼營線上履約保證業務,然以美國發生層出不窮的網路Escrow詐欺事件為例,雖然網路Escrow業者以獨立客觀地位代交易雙方保管價金或物品的方式,恰巧彌補了虛擬網路世界交易雙方身分無法確認、互不信任缺點,然而,任由網路Escrow業務自由發展的結果,容易發生網路詐欺,任何有心從事不法之個人得藉網路隱身,從事不法活動。而面對營運不佳或體質不良之線上付款代收代付業者,國內目前亦缺乏適當之主管機關加以監督控管。當帳單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業者之真實身分都無法確定時,消費者亦不敢將價金交由線上付款代收代付業者代收,網路商家亦無法認同其指示發出貨物。故本文以為或可比照美國網路Escrow針對

帳單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業制定專法,抑或由行政院指派由財政部擔任以該帳單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業務之主管機關,即時訂定相關管理規範等法規命令,將可使一般網路消費者在使用帳單線上代收代付服務時,更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