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王梅玲所指導 林鴻源的 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圖書館支援策略之研究 (2010),提出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程度、高中職圖書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林永豐 博士所指導 吳信忠的 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動機及其教學效能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動機、教學效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圖書館支援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的問題,作者林鴻源 這樣論述:

在現今資訊化的學校教育中,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並提供學習者有意義的學習歷程,以得到較佳的教學成效。是教師教學上必需學習的創新與突破。學校圖書館的功能在於蒐集整理與提供教學有關資料,以支援教師教學及協助學生學習,所以必需與教師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 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程度與圖書館支援教學策略。採用問卷調查法與焦點團體訪談,以獲得國內高中職教師在這些議題上的資料與看法,並提出有效支援教學之策略。綜合而言,目前我國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為:(1)整體表現不佳;(2)教材製作面向表現較佳、溝通與分享面向表現不佳;(3)男性、40歲

以下、最高學歷為科大學士、具有6-10年教學經驗、任教藝能類科、行政兼職擔任組長等條件教師表現較佳;(4)學校類型為公立高職、一年內參加資訊相關研習時數達24小時以上、圖書館使用頻繁(2天以上/每週)的教師,也有較佳的表現。 教師資訊科融入教學程度調查,引用國外LoTi量表,以八個簡單的層級數字,清楚地將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程度歸類。研究結果與現況相近,呈現:(1)整體融入程度「普通」;(2)融入層級以4a層級(整合-機械化)比例最高;(3)全體教師融入程度低中高層級比例為2:5:3;(4)男性、30歲以下、科大學士學歷、教學年資6-10年、任教藝能類科、近一年研習時數在19-24小時、

任教於台北市、公立高中、擔任行政兼職主任、組長工作、經常使用圖書館的教師,程度表現較佳。 教師針對圖書館支援教學的需求與滿意程度,綜合研究結果為:(1)整體表現:教學需求非常強烈,但滿意程度不佳;(2)教學需求面向以「網路資源與電子資料庫」最高;「遠距教學支援」最低;(3)教師個人變項以公立高中教師、中層級(3-融入、4-整合) 融入程度,教學需求較高;(4)滿意程度面向以「軟硬體設備」較高;「遠距教學支援」較低; (5)屏東縣教師滿意程度低於台北市教師、私立高職教師滿意程度則低於其他類型學校教師。 綜合訪談結果,現階段高中職圖書館有效支援教學策略包括:(1)充實教學資源。圖書館

本身需提供更豐富的電子書、電子資源及資料庫供教學利用;建構跨領域的教材、課程、評量學習平台…等;(2)提昇服務內涵。圖書館首先需有專業及熱忱服務團隊;定期辦理座談、資訊知能研習,瞭解師生需求並提高資訊養能;配合教學需求,進行主題資料蒐集與推薦…等。(3)建立獎勵制度。鼓勵教師與圖書館人員積極尋求教學上的合作,以利校內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動。(4)維持良好互動。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所有圖書館經營者首要的工作,也是圖書館活動推動成敗的關鍵。 最後,本研究為圖書館支援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單位參考:(1)多辦校內座談,了解老師需求;(2)鼓勵參加研習,提昇資訊素養;(3)教學作業指派,生活

化數位化;(4)合作支援教學,訂定獎勵辦法;(5)圖書館員特質,需專業及熱忱;(6)增設支援編組,提供專業服務;(7)整合入口網站,連結網路資源;(8)區域資源整合,建電子資料庫

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動機及其教學效能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東縣教育處資訊入口網的問題,作者吳信忠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之現況、參與社群後教學效能提升情形、以及持續參與社群之意願。以自編「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動機及其效能之研究問卷」進行資料的蒐集工作,研究對象為台南地區99年度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388位參與教師,共回收有效問卷314份,可用率為80.93%。所得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同時輔以個案學校半結構式的訪談內容,歸納研究發現並獲致以下結論: 一、大部分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其所參與的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感到滿意,其中以「成員情感」層面得分較

高,「團隊學習」層面最低。 二、男女教師對於社群運作歷程的滿意程度不同,女性教師在社群運作歷程各層面的知覺程度,顯著高於男性教師。 三、大部分國民小學教師對其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後教學效能感到滿意,其中以「典範再製」層面得分較高,「回饋省思」層面最低。 四、不同年齡、學校位置及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教師在參與社群後教學效能的滿意程度顯著不同。 五、大部分國民小學教師有持續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願。 六、不同性別、年齡、擔任職務及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教師在參與社群的動機上有所不同。 七、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教學效能對參與動機之相關達中度以上正相關。 八、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運作歷程、教學效能的滿意程度愈高,影響其參與動機的可能性就愈大。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