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劍平寫的 財務煉金術:經理人必修,無門檻學習企業財務力 和梁憲政的 企業評價與選股秘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寰宇所出版 。

世新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 鄭素姻所指導 洪凌葦的 現金股利宣告之市場反應 (2021),提出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金股利、事件研究法、產業別、股利支付率、現金殖利率。

而第二篇論文實踐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 林少斌、廖志峰所指導 甘兆軒的 股利發放頻率對企業股價影響之研究 ─以台積電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股利政策、支付政策、除權息、事件研究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財務煉金術:經理人必修,無門檻學習企業財務力

為了解決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作者謝劍平 這樣論述:

  【名師親授,經理人、投資人必修的財務八堂課】   公司賺錢,不只靠生產力、銷售力,更要靠財務力!   企業怎麼賺錢、省錢、借錢?——   學會用最小成本,就能槓桿最大獲利。     產線一直開、帳面有營收,不表示公司賺錢!   運用企業財務力--   解讀財務報表、掌握收益與成本、讀懂比率、評估價值;   才能聰明經營、有效用錢,進而做對關鍵決策!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財務力是企業追求公司價值極大化不可或缺的利器。無論你是專業經理人、主管、財會人員,都不能不懂——公司現在經營得好不好、價值高不高;要怎麼節稅、省成本;資金該從公開發行或舉債籌集;又是否該投資新創事業或併購

同業?   該怎麼做?擁有財務力,正是精準判讀、做好決策的關鍵!   理論實踐型學者謝劍平博士透過豐富的實例說明,帶你一步步鍛鍊財務力,讓公司趨吉避凶,並進一步創造公司價值:   ●財務報表洞察力(第1、第2章)   利用財務儀表板: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來觀察企業經營環節,提升財務效率。   ●資金從哪裡來、該投資何處,能創造最大經濟收益?(第3、第4章)   根據公司的需要,挑選最恰當的金融市場、交易中介與融通工具,達成降低風險、最小化成本以及最大化價值三大目的。   ●跨國投資與跨國融資(第5章)   企業擴張,勢必要走入全球市場,跨國企業最重要的是評估各國的外在環境變

化與控制匯率變動風險。   ●企業價值的評估技術(第6、第7章)   管理者需理解一間公司如何被評價,在公司執行併購策略或被併購時,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公司治理(第8章)   要維護股東的權益,得設立代表股東的公司董事會結構與機制,重視公司資訊的透明度以及揭露的即時性。 本書特色   ●財務力,順風企業的煉金術,逆風企業的求生術!   現今競爭激烈環境中,公司要創造更高價值、提高股東權益,財務力是不可或缺的利器。累積多年產學經驗的謝劍平博士,帶你鍛鍊企業財務力。透過平易的文字和豐富的案例,即使非財務背景也能無門檻學習。   ●財務經理人、中高階主管、投資人,不能缺少財務力   

本書針對三類讀者傳授公司財務的操作原則及實務。財務經理人:學更全面、更靈活的財務運用;中高階主管:學以財務角度擬定策略;投資人:由財報、企業活動識別好公司,識破投資陷阱。   ●破解頂尖公司的財務秘密:用財務力提升獲利   為什麼Apple以舉債發放現金股利?→把龐大的利潤留在海外以規避美國的大筆稅金,同時善用公司信用良好與低利率環境。為什麼Amazon身為電商,要併購全食超市?→擴展線下零售事業,以虛擬通路加實體店面,發揮綜效。透過全書的精彩案例,你也可以看懂、進而學習他們發揮財務力,達成競爭優勢。  

現金股利宣告之市場反應

為了解決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作者洪凌葦 這樣論述:

  現今社會大眾透過投資理財來獲取收益的方式很多元。投資人為了對抗因為通貨膨脹而導致生活支出的增加;以及持續低迷的銀行定存利率,導致保守固定的收入減少。所以許多投資人選擇由公司每年發放的現金股利來賺取穩健收入,已成為不管是法人或者是散戶所著重的投資方法之一。  本研究對象為台灣上市公司,並且排除營運地設立在境外的TDR及F股股票,其盈餘分派年度由2009年至2020年,現金股利發放年度在2010年2021年且年度股利發放頻率為一次之股票交易資料,研究共7595筆公司其現金股利宣當日及短期內是否具有短期異常報酬。本研究主要使用事件研究法探討投資人常用來評估現金股利指標有產業別、股利支付率及宣告

當日的現金殖利率等財務資訊,以及與股價異常報酬之間的關係及影響程度。  本研究實證結果依不同產業別、股利支付率及現金殖利率分群,分析以事件研究法的個別變數及迴歸分析的其他可控自變數是否會造成對異常報酬影響,實證上市公司的股票於宣告股利發放當日及其後二日均有短期宣告效果,於全部樣本股價均有正向異常報酬與累積異常報酬短期呈上漲趨勢,在依產業別分析各別異常報酬,實證在不同產業別會有正或負方向及程度差異的異常報酬。另研究發現投資人所基於偏好企業發放現金股利政策,傾向投資股利支付率大於50%至100%的股票。且研究發現現金殖利率的大小與累積異常報酬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投資人偏好現金殖利率較高的股票。

企業評價與選股秘訣

為了解決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作者梁憲政 這樣論述:

  金融市場不斷動盪是資本主義的宿命   本書有系統地探討決定公司價值的三大因素:成長性,獲利性和風險性。特別著重成長性,主要探討產業分析、競爭策略、差異化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及精緻有效整合產業生態系統(Ecosystem),並以國內外公司進行分析。其次獲利性,主要探討公司三大活動:融資活動、投資活動和營運活動三者之關係,並以權益報酬率是否能長期維持在20%以上甚至穩健成長,做為具策略性競爭力優質公司的判斷依據。最後風險性,主要探討公司經營過程面臨的營運風險與財務風險,並提出八大關鍵變數用以觀測風險及具體可量化的衡量指標。   本書以實務上最常用的兩種方法進行

探討。其一結合市場資訊評價法(利用本益比乘數法和股價淨值比乘數法)評估合理股價,適合中短期投資者。而理論上最嚴謹、實務上最常用的是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FCF)折現法估計合理股價,對投資額度大、投資組合中持股比率高的個股,以及公司進行併購決策時最適用,巴菲特核心持股如:萬國銀行、可口可樂、IBM….即採用本法做為核心持股的評價依據。   本書最大特色,是以台積電長達16年(1997~2012)的財務報表進行實務推演,並引用蘋果、高通、大立光、巨大、統一和正新六家公司做為輔助,探討其如何採差異化營運模式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經營績效。本書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財經書籍,對讀者

在未來選股上必有很多幫助和啓發。

股利發放頻率對企業股價影響之研究 ─以台積電為例

為了解決台積電股利發放模式的問題,作者甘兆軒 這樣論述:

自2018年7月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司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修法內容提到企業盈餘可以按每季或半年分派。然而提高股利發放頻率究竟對企業股價有何種影響,因此激發本研究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由於政策施行時日尚短,配合之企業也較少,且目前台灣集中市場上市公司將近半數為電子產業,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2019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達到863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尤其在晶圓代工與IC封測的部分更是位居全球第一。故選定研究對象為台灣積體電路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該公司占證交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比重高達22.9731

%,不止在電子股具有領頭地位,在整體市場中也具相當指標性,有較強的研究與參考意義。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與事件分析法,以除權息日作為事件日,取150日為估計期,研究事件日前後30日異常報酬率之狀況,並對平均異常報酬率以及平均累積異常報酬率進行分析。在進行研究後,除了發現股利發放次數的增加縮短填權時間,也發現相較於除權息前後30日,在除權息當日出現較高之顯著性正向異常報酬存在,而顯著性正向異常報酬並未在當日即消失,而是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此現象除了與柯孟聰(1990)發現的填權現象相同以外,也與李存修(1994)所提出之比價心理假說相符,消費者傾向除權息後所產生的低價進行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