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三民補習班名師群寫的 2021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地政]套書(台糖招考)(共同+專業短期速成) 和RobertEugeneCushman的 土地正義(2冊套書)土地正義+超額徵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輔考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系 周百隆所指導 魏雨涵的 地上權房價未來走勢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2021),提出台糖土地購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上權住宅、不動產、特徵價格模型、分量迴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張鈺光所指導 黃志宇的 地上權住宅擔保放款法律問題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地上權、權利抵押權、權利質權、信託、信用保證、授信保險、國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作業要點、借地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擔保貸款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糖土地購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糖土地購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地政]套書(台糖招考)(共同+專業短期速成)

為了解決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作者三民補習班名師群 這樣論述:

對應台糖2021新進工員考科(單選題、複選題、非選擇題)命題趨勢 台糖地政類考科(共同+專業)短期速成4合1:國文、英文、民法概要、土地法規概要 贈Georgia L.編審常考英文單字本:358個常考單字、片語(附歷屆考題例句)   【台糖招考套書特色】   》本書適用應試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地政]類別之考生。   》本社針對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地政]類別推出全套考試教材,對應考情趨勢。   》教材皆由三民補習班各科專業老師依據多年輔考經驗彙編,對應最新命題重點。   》相關考試科目歷屆試題名師詳解,提點答題關鍵,解說出題脈絡。   》不用準備一堆參考書,只要熟讀這套書就能掌握重點得分。   》

三民輔考已輔助眾多考生錄取國營事業考試,上榜實據有跡可循。   【套書成分】EAN-4711100551601   ◎《國文》2021/01   ◎《英文》2021/01   ◎《民法概要》2019/10   ◎《土地法規》2020/08   贈:《公職英文單字[基礎篇]》2020/02   ※套書出版日期為上架日,實際出版日以各單書為準※   【書籍編撰重點】   ◎ 國文:重點統整.白話語譯經典選文   (1)對應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共同科目國文考科之測驗題型(單選+複選)。   (2)彙編〈國字辨正〉、〈重要修辭及應用文知識〉、〈詞語理解〉等重點命題內容。   (3)精選國營事業常考易混

淆250字音+500字形+辨正測驗100題。   (4)依主題分類考古題頻出現之成語,清楚說明,簡單讀懂,後附成語綜合測驗練習100題。   (5)歸納整理從先秦至清代的各家學說流派及著名作家等〈國學常識〉。   (6)分篇收錄6主題(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代、元明清)共51篇選文,逐篇白話語譯。   (7)收錄眾國營事業108年~109年,共21份國文考科試題,由三民補習班國文科名師題題詳細解析。   ◎ 英文:解題技巧.單元練習.詳解翻譯   (1)完整對應英文基本題型(字彙、文法、克漏字、閱讀測驗)。   (2)短期內快速累積單字量,彙編各大考試(國營事業、公職考試、銀行招考

)1000常考單字。   (3)系統化整理常考文法重點12章,測驗句型、詞性、時態及語態等文法,釐清用法、時態與詞性。   (4)備足字彙及文法基礎,配合解題技巧示範,提升克漏字和閱讀測驗題型答題正確率。   (5)收錄108、109年台糖新進工員及各大國營事業共24份英文考科試題,選擇題逐題解析。   ◎ 民法概要:最精簡的內容.完全掌握民法重點精要   (1)濃縮〈民法總則編〉、〈債編總論〉、〈債編各論〉、〈親屬編〉、〈繼承編〉內容深入淺出。   (2)特別說明「專有名詞」,零基礎也能完全理解。   (3)表格統整易混淆觀念,釐清重要概念。   (4)複雜的民法條文附有「舉例言之」,淺顯

例子幫助讀者記憶條文。   (5)隨章附有精選試題,及時檢驗學習成效。   (6)收錄相關試題,申論題、選擇題100%題題擬答與詳解。   ◎ 土地法規概要:辨明土地相關規範.引導式申論題擬答   (1)囊括土地相關法規:   .土地法及施行法   .平均地權條例及其施行細則   .土地徵收條例及其施行細則   .地政士法及倫理法規   (2)依序辨明土地法、特別法規範重疊處,降低混淆機率。   (3)重點內文穿插相關考科「考古題觀摩」,掌握土地法規命題精要。   (4)實務見解整理(決議、法條、解釋文、爭點及說明),脈絡清楚,理解容易。   (5)圖表整理繁雜內文,建構相關法規體系系統性學

習。   (6)引導式擬答60題土地法規相關試題申論題,題題詳解,條理分明。   【獨家附贈】公職英文單字[基礎篇]   購買《台糖新進工員甄試[地政]套書》即贈《公職英文單字[基礎篇]》。   應試英文一科,字彙乃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其他英文題型的基礎。有鑑於此,三民補習班英文老師精心編著基礎英文單字,並由Georgia L.編審,彙整各大公職考試及國營事業招考中最常考的358個單字(含片語),幫助考生有效擴充單字量。   (1).隨時隨地善用零碎時間快速累積英文單字量。   (2).雙色編排易讀易懂,記憶容易。   (3).完整收錄單字相似詞與衍生詞。   (4).100%考題解說:歷屆考

題例句、中譯及解析。  

台糖土地購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何文海議員台中市議會教育文化質詢,針對南屯區溪西地區居民一直希望能有一間在地國中,南屯溪西地區包括春社裡 春安里 文山里 寶山里,目前在當地就有一塊國中學校用地,但是歷屆市長任內都一直無法完成,原因出在學校用地四公頃多且該地目前為台糖用地,必須向台糖購買而土地價格目前高達八至九億,因價格過高導致歷屆市長皆將此計畫延宕,何文海議員建議可以縮小學校用地範圍,或者先向台糖租用之後再購買,希望教育局與市長林佳龍任內能夠完成這個延宕多年的任務!

地上權房價未來走勢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為了解決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作者魏雨涵 這樣論述:

台灣土地面積狹小,建地資源分配不足,國內各縣市房價差異極大,六都地區的房價易漲難跌成為民怨之首。國人因地上權建案有居住年限之限制、無土地所有權,對地上權不動產仍存在抗拒心理,若座落區位良好,醫療生活機能佳,逐漸於都會地區之民眾也可接受地上權建案。地上權住宅雖無土地持分,但只要位於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生活機能等加分條件,便可支撐買氣,於長期間來觀看,地上權住宅之房價依舊看漲。本研究資料來源於2019年01月至2021年06月「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高雄市地上權住宅大樓房價未來發展評估鑑價之影響為主要探討,透過特徵價格理論模型與分量迴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並放入相關因子進行對於地上權不

動產售價之討論與分析,於不同價位水準下的房價有無差異。經實證結果顯示,於整體樣本在不同價位與不同區位而言,地上權住宅大樓價格在位於管制學區內皆呈現負向顯著影響。普通最小平方迴歸模型與分量迴歸模型之實證分析,解釋位於不同分量或區位下,對於地上權住宅大樓價格皆具有的影響力各不相同,可供投資者或消費者於購置地上權房地產時之參考依據。

土地正義(2冊套書)土地正義+超額徵收

為了解決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作者RobertEugeneCushman 這樣論述:

  徐世榮教授以這套書揭櫫以公民權益為主體的土地正義觀,藉此評析耕者有其田、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政策,是否完整符合公共利益和居民權益的比例原則。這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果,以嚴謹的分析來支撐社會運作,挑戰既有政策的限制,是所有關心土地議題的人必讀之作。   《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   你不知道的土地黑歷史,   第一本全方位解剖臺灣的土地政策。   ★從1949年施行的「三七五減租」到今天,為何還有3萬多筆未解除的租約?   ★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總共徵收了14萬多甲土地,為何其中還包含了將近10萬甲「共有出租耕地」?  

 ★為何當年蔣介石要急著推動土地改革?當年接收臺灣的資源委員會究竟是怎樣一個單位?它與現在的中油、台糖和經濟部又有何關係?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我們琅琅上口的「政府德政」,到底影響、改變了臺灣什麼?   ★台糖公司的土地有如「魔戒」,政商名流趨之若鶩,其廣大的土地如何演變而來?   ★何謂土地改革、區段徵收、一般徵收、市地重劃、都市計畫?在這些名詞背後,地方派系與財團究竟在操作著什麼樣的「土地遊戲」?   ★依照《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幾乎臺灣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被「區段徵收」,臺灣現今處處充斥著浮濫徵收案件的起源是什麼?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

予保障。但為何臺灣政府不需經過人民同意,就能強制剝奪人民的財產權、生存權與人性尊嚴?   出身雲林農村的徐世榮教授,秉持「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關懷與社會實踐,在土地政策研究與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臺灣盤根錯節的土地問題,雖然政權幾度轉換,人民的土地和家園被侵害、強奪的故事,仍不斷上演。   他在本書檢視了臺灣近代以來的土地發展,處處充斥著看不見的「合法掠奪」。從日治時期糖業株式會社半強迫徵收土地,到戰後的土地改革、經年累月遍布全臺的浮濫徵收,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其實都是政權掠奪與炒作土地的工具。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不僅削弱地主

階級的力量,更剝奪了數萬小面積土地的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工具,導致臺灣的經濟菁英大量流失;而國民黨政權則藉此培植樁腳、扶植地方派系、改組農會,並與財團、特權相結合,以政策法令保護特權和財團,進而控制地方政治。   然而,大多數的掠奪都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如近年爆發的土地徵收抗爭事件,包括苗栗大埔、灣寶、竹北璞玉、二重埔、桃園航空城、彰化二林中科四期等,在在印證了土地政治就是地方政治,而土地炒作是拉攏地方政治勢力最簡單的方式,被犧牲的往往是無辜的弱勢民眾。   土地究竟是什麼?是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心之所向、家之所在?還是政治家與財團眼中的龐大利益?被剝奪與被損害的土地所有人,何時才能得到補償與

正義?土地正義如何能達成?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這段歷史之中,不能不關心,因為「看不見」的掠奪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所以,當我們談論臺灣的土地政策,也就是談論土地的轉型正義!   《超額徵收:都市計畫?或炒作土地、侵害人權?揭開區段徵收的真相》   區段徵收合憲嗎?   ◎源自十九世紀的超額徵收(Excess Condemnation),與台灣區段徵收的狀況非常近似,與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高的相似度。我們必須了解超額徵收在歐洲及美國是如何被實施及被放棄。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仍大肆實施建構於十九世紀、但在二十世紀初已被拋棄的區段徵收制度。   ◎區段徵

收剝奪了憲法對人民基本人權的保障,這個制度的實施是否有其正當性、合理性及合憲性?   ◎「區段徵收」是中華民國特有的「土地徵收」制度,但後來在台灣延用實施下,政府從未依法支付高額價金來進行全區的照價收買。   十年前,苗栗大埔強拆張藥房的事件引發社會廣泛的關注。在那之後,許多類似的區段徵收個案也都引起土地被徵收人的強烈抗爭,如桃園航空城、台北社子島、林口A7、新北八里台北港、淡海新市鎮、竹北台知園區(璞玉計畫)、竹東二三重埔等,這是因為區段徵收剝奪了憲法對人民基本人權的保障。區段徵收的實施顯然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個時刻,台灣社會亟需盡快理解何謂區段徵收,並辨明這個制度的實施是否有其正

當性、合理性及合憲性。   如此惡劣的情勢或許有機會隨著羅伯.庫斯曼教授《超額徵收》中譯本的出版而有所改觀。在本書中,庫斯曼教授以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為例,將土地徵收分為二大類:強制徵收(eminent domain)、超額徵收(excess condemnation),後者又可分為三個類別:殘餘地徵收(或稱附帶徵收、一併徵收)、為了保護某項公共建設而在其周圍所實施的有限度擴張徵收(台灣的法律制度似無此徵收),以及為了賺錢財政目的所實施的獲利徵收(即國內的區段徵收)。當時他為了撰寫這本書,還特地從美國遠至歐洲蒐集資料及進行移地研究,如法國、比利時、英國三個國家的實務經驗,而後在一戰期間

從德國返回美國。本書也敘述美國各州當時所實施的眾多案例及法院的判決,內容詳實豐富,也具有很高的價值。雖然這本書出版於一百多年前的1917年,但書中所討論的主題與台灣區段徵收的狀況非常近似,與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高的相似度。   在台灣,「土地徵收」主要分為「一般徵收」與「區段徵收」,其實施的關鍵都來自「都市計畫」。政府經常以「都市計畫」的手段,強制徵收人民的土地,以致引起抗爭。在國外,「超額徵收」是指政府透過強制徵收來獲取土地,其政策的重點在於政府徵收超過實際所需的土地。對都市規劃者來說,超額徵收是一種掌控都市實體環境發展的手段。在《超額徵收》一書中,庫斯曼教授探討了區段徵收的合憲性,

他特別強調,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財務目的而進行徵收,這絕非徵收的公共目的,這樣的徵收不僅違背了法律公平的保護原則,也牴觸了法律的正當行政程序,而這大抵是為何西方民主國家在二十世紀初都逐漸不再使用區段徵收的主因。   到了二十一世紀,台灣竟然還在大肆實施建構於十九世紀、至今大抵已被拋棄的區段徵收制度。即使超額徵收的廢止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政府不斷啟動區段徵收,並將其誤導為土地合作開發事業,以致國人受其蒙蔽而產生誤解。區段徵收的定義為何?又從何而來?在中華民國的法制史中,區段徵收最早出現於1930年所制訂的舊《土地法》中,該法後來於1946年做全面的修訂,成為現行的《土地法》。其中,區段

徵收的定義規定於第212條第2項:「謂於一定區域內之土地,應重新分宗整理,而為全區土地之徵收。」但這個定義很不明確,而且賦予了政府非常大的權力。其立法緣由是為了仿照德國人於中國膠州灣租借區之開發前例:在地方建設開始之前,由政府先行「照價收買」擬建設地區的全部土地,防止私人壟斷土地。但在台灣,政府從未支付高額價金來進行全區的照價收買。   在解嚴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台灣的土地亟待解嚴。《超額徵收》這本書幫我們找尋到區段徵收的根源,找到了區段徵收的身分密碼。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喚起大眾的共識,督促政府重視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廢除侵害人權的區段徵收制度。 名人推薦   《土地正義》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許雪姬∣中研院臺史所所長   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陳立夫∣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范 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黃紹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兼系主任   張怡敏∣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蔡培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詹順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王美琇∣自由時報專欄作家   尤美女∣前立法委員/律

師   《超額徵收》   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專文導讀   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范 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陳致曉∣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   黃紹恆∣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兼系主任   黃信勳∣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任   黃益中∣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     張怡敏∣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詹順

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站長   楊淑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廖麗敏∣中國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兼會計室主任   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   戴秀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退休/兼任教授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土地正義》   「土地、住宅與空間的議題一直都是臺灣社會的核心問題,徐世榮教授鑽研這個研究主題已經有十多年,《土地正義》一書正是他

長久學術心得的累積,內容非常深入與豐富,值得所有的讀者好好閱讀,可以說是臺灣土地課題研究的代表作品。   世榮兄在這本書充分揭櫫一種以公民權益為主體的土地正義觀,藉此評析耕者有其田、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政策,是否完整符合公共利益和居民權益的比例原則。他的論點相當有批判性,促使我們過去一直認為是成功的政策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很有獨到的見解。   一般學者主要會專注在理論論述,但世榮兄是言行合一,對於不合理的土地徵收作為可以說是無役不與,總是衝到第一線,長期投入社會運動,從體制外來維護公眾權益,展現了公共知識分子的典範,令我非常佩服,也是當前學術界少有的實踐型學者。   本書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

果,以嚴謹的分析來支撐社會運作,挑戰既有政策的限制,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土地議題的朋友。」──陳東升(臺大社會系教授)   「世榮老師真正做到不以學識服務權勢,而是用以濟弱扶傾,是薩伊德所定義公共知識份子的最佳詮釋者。」──詹順貴(前苗栗大埔區段徵收案自救會律師、環保署副署長)   「一位從研究土地改革歷史,到義無反顧投身捍衛土地正義的行者,再次用心、用行動寫我們自己土地的歷史。」──林子凌(惜根臺灣協會秘書長)   《超額徵收》   「近年來,台灣的土地徵收引發許多爭議,其中尤以區段徵收的爭議最多,並且引發許多街頭抗爭。台灣區段徵收爭議的討論範疇雖然很廣,但卻極少探討區段徵收的本意。

《超額徵收》一書,雖然是1917年的舊書,確正好填補了台灣在這方面的空白。在《超額徵收》一書中特別提出,區段徵收不是完全不能實施,但以區段徵收做為政府財政收入工具,絕對是一種誤謬。目前台灣實施區段徵收的時機很多,其中許多時機與政府財政收入有關,正可藉由本書的論點來檢討台灣的區段徵收。」──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土地徵收是國家對個人財產權的剝奪,在民主法治與極權專制國家也採行不同方法,國家可否利用區段徵收以遂行其租稅收入之目的,方法與手段是否選擇最小之損害,或有其他更好之替代方案,是否符合憲法第23條之規定等等,都值得我們深思。本書可提供我們思考與判斷上之重要

參考價值。」──楊淑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土地徵收是國家取得土地的最後不得已手段,必須基於公益性、必要性、區位不可替代性之原則,依法定程序為之,並給予公平合理的完全補償,否則不得為之。而區段徵收是土地徵收的一種,自當依循上述原則行使,但我政府當局往往將之視為一定區域內土地全部予以徵收整體開發、自籌財源的農地變更使用手段,其實已經逾越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分際,而有重新檢討之必要。今《超額徵收》一書的出版,不僅讓人瞭解到實施超額徵收的原由,從解決殘餘地問題、增進公共建設效能,到獲得增值利益不等,更警惕我們當須深省現今區段徵收的合憲性,是一本地政、公共政策、法律界學者專家、執行業務公

務員,以及初學者不可或缺的研習專著,謹此特予推薦,值得一讀再讀!」──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退休/兼任教授)   「上世紀初在歐美即已飽受批判的超額徵收制度,近年來卻因著新自由主義式土地掠奪在全球擴張鞏固,而重現於各國的土地政策。讓這本百年前的鉅著,至今仍振聾發聵,值得我們精讀省思,啟發我們對徵收法制的檢討。」──范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很希望台灣的土地被徵收人及社會弱勢都能認清局勢,我們根本就不是活在一個民主立憲的國家,若以浮濫的土地徵收為例,我們其實是活在一個『以自由民主及愛台灣為名,實質卻是進行土地及人權掠奪』的類社會主義共產國度!這部憲法根本無法保護社會弱勢及

其家園,當權者完全忽視憲法的存在,並恣意掠奪及侵害我們的權益,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排隊等著當那個被掠奪的少數,有許多人排在前面,而且已經很不幸的遭遇到了。」──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用公權力協助權貴財團掠奪平民土地』是台灣炒房炒地國家政策的第一環。想了解當前台灣土地掠奪政策嗎?請看這本批判19世紀歐美國家『超額徵收』的鉅著。21世紀台灣,19世紀人權。早已被文明國家摒棄的這些侵犯人權政策,目前正在台灣以前瞻的『公共利益』為名,大規模、加速發生!別以為『超額徵收』和自己沒關係,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陳致曉∣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   「超額徵收,目的是想要攫取超

額利潤。閱讀本書,就可以知道台灣地方政府為何不顧人民反對、農民抗議,一直樂此不疲。這本《超額徵收》,不僅值得全民閱讀,更是從政者都應該仔細閱讀看,並引以為鑑的好書!」──詹順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台灣不當徵收,讓已非少數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傷心、甚至死亡,而不分黨派的政客們至今仍為所欲為地以『發展』之名為徵收利器,不斷地揮斬人民家園的根基,關心不當徵收及受迫害者,如何援助及自救──就從閱讀此書開始吧!」──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在全球生態多樣性枯竭、自然資源超限利用、氣候變遷的威脅之下,國土自然保育、永續發展已是國家發展之必須策略。然近年來台灣仍動輒以區段

徵收浮濫開發,將珍貴的農綠地、人民珍視的家園轉為可炒作之建地,此乃不永續、不生態、不正義之愚蠢作為。藉由對區段徵收制度來源之認識,期待 《超額徵收》為台灣之短視敲一警鐘!」──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   「庫斯曼教授的《超額徵收》一書,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鏡,讓對區段徵收早已習以為的台灣,得以重新思考其正當性與合理性。」──黃信勳(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任)

地上權住宅擔保放款法律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糖土地購買的問題,作者黃志宇 這樣論述:

近年房價持續攀高,惟國人薪資成長率跟不上房價成長,相對購屋能力下降,政府為了解決國人居住問題,陸續實施時價登錄、房地合一稅、大面積國有土地不得出售、及央行針對金融機構不動產貸款審慎措施等控管方式,其中由大面積國有土地不得出售之規定衍生出設定地上權的開發模式,藉由降低開發商土地成本,提供低於擁有土地所有權不動產市價的使用權不動產或地上權不動產,協助企業及國人取得所需之不動產。 我國民法第832條:「稱普通地上權者,謂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權。」,另自1995年5月施行「國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實施要點」至現今的「國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作業要點

」及各市(縣)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相關規定,皆是為活化土地利用,增加土地使用效率,及避免囤積土地,使不動產市場能正常發展,惟不動產市場欲正常發展,除仰賴政府政策外,順利取得銀行業融資亦是關鍵。觀諸現行國有財產署及地方政府與地上權人簽訂之地上權契約書內容,地上權終止條件及地上權屆期時地上住宅歸於國(市、縣)有,並無地上權屆期時相關展延期限措施,導致銀行業抱持審慎態度,不輕易承做以地上權住宅擔保之貸款,使得購買此類不動產之企業或國人不易取得融資。 本研究以蒐集地上權相關法令規定、鄰近國家地上權或使用權住宅相關措施、國內銀行業現行辦理融資辦法,及可能發生物權上、債權上、法令遵循上與其他可能的

法律問題,提出日後修法之建議,以期能提高銀行業承做此類貸款之意願,協助企業及國人順利取得購屋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