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ertHockett寫的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和(美)丹尼爾·希利斯的 丹尼爾·希利斯講計算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常見問答-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依工廠管理輔導法第28-8條之規定,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者,該工廠建築物得准予接電及使用,用戶得憑主管機關核發之特定工廠登記核准或許可證明文件正本申請用電。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樂金文化 和天津科學技術所出版 。

國防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蘇品長、楊顓豪所指導 蘇泰昌的 基於區塊鏈技術且強化安全之電子投票機制設計與模擬 (2021),提出台電用電證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區塊鏈、電子投票、盲簽章、自我認證。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林聰武所指導 吳宗澤的 雲端發票使用意願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雲端發票、財政部、李克特五點尺度量表、科技接受度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電用電證明的解答。

最後網站6月「10項新制」攸關荷包!夏季電價、駕訓班費用調漲則補充:夏季電價制度循例將在6月1日起實施,台電說明,6至9月因為氣溫上升,每月用電量增加至428度,相較非夏季期間用電量高出4成以上,也使每月電費平均增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電用電證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為了解決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作者RobertHockett 這樣論述:

「通膨居高不下,令人憂慮1970年代惡性通膨會歷史重演嗎?!」 「聯準會快馬加鞭持續加碼升息打通膨, 身為舵手,能引導經濟避開水深火熱、順利『軟著陸』嗎?」 ……這些在在都是全球關心的重要金融議題 就讓聯準會專家一次為你揭開央行背後的思路與作為     ◆為什麼萬物齊漲就是薪水沒漲?老百姓怎麼這麼倒楣!   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享受生活小確幸,像是活在一棟巨型建築中,即便對其中的管路系統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就可以活得好好的──直到有天發現漏洞百出或發生緊急事故。明明生活方式沒有改變,卻驚覺加班時間愈來愈多,存款數字愈來愈少,這才急著問:「錢都到哪裡去了?」「政府都在幹什

麼?」     ◆為什麼央行「升升不息」?說是為了救經濟,央行究竟在做什麼!   2008年金融海嘯和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政府為了救經濟,紛紛「大撒幣」;現在為了經濟過熱和一去不復返的物價指數,由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帶頭搶救,不斷調高利率(升息)。從金融危機的刺激景氣政策,到通膨升溫下的全球升息潮,央行的所作所為讓民眾不解,直呼吃不消,甚至對未來茫然、恐懼。這其實是因為民眾對於「金錢」與「聯準會(央行)」的理解不夠。     ◆現在,是了解「金錢是什麼」以及「央行在幹嘛」的最佳時機!   央行做為一個國家控制經濟和金融的權威單位,擁有可以影響其他經濟活動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貨幣

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就是央行可以透過控制貨幣的供給量來達到防止通膨或振興經濟的措施。常見的作法有調節利率(升降息)、監管私人銀行的放貸和公開市場操作等。     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後,傳統的貨幣政策已經無法改善經濟問題。美國聯準會擔負起央行的職責,開啟新型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來救經濟。     「量化寬鬆」中的「量化」,指創造指定額度的貨幣,而「寬鬆」則是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聯準會之所以最後得使出「量化」這個手段,是因為當時名目利率逼近或者達到0,控制利率已經失效。當時,聯準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在公開市場購買國家債券、借錢給存款機構、從銀行購買資產等手段,讓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和降低銀

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從而坐擁大量只能賺取極低利息的資產,這時就可以舒緩市場的資金壓力。此舉被大眾媒體批為「印鈔票」,事實上,量化寬鬆政策只是調整電腦帳目,讓銀行可以增加存款,透過借貸,再創造更多的貨幣供給,讓市場活絡。     自從施行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其風險慢慢提高,無中生有的錢(貨幣)過多,導致通膨高於預期。這時央行又會透過升息(調節利率)來穩定通膨率。     從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央行的工作,他們對錢的使用,以及他們控制經濟所使用的工具。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他們希望藉由介紹「錢」和「聯準會」,來消解民眾對印鈔的謠言與通膨的恐懼。     藉由本書,讓耶魯博士兼美國金融監管專

家羅伯特.霍克特、與哈佛博士兼暢銷哲學作家亞倫.詹姆斯告訴你:     ◆金錢,真的可以無中生有   事實上,「錢」不是央行印出來的,它來自於我們對彼此「無中生有的承諾」。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對金錢與聯準會的深刻認識,展開一場令人大開眼界又鼓舞人心的討論。他們不僅要探索「錢是什麼」、「錢怎麼來」,還要展示央行如何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經濟型態,而且不需加稅、不需額外的監管。     ◆央行,真的可以消除我們的恐懼   我們對央行感到相當陌生,它卻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無論收入、失業率、通膨率或貨幣供給,其實都與央行的政策息息相關。讀完本書,我們將了解圍繞在通貨膨脹的政治言論是多麼虛偽;被妖魔化的赤

字問題,實際上只是計算全體國民財富的另一種方式;強大的中央銀行,可以如何使我們擺脫私人銀行業務的濫用。     一旦更了解金錢的本質與央行的能力,我們將知道如何能擁有更多的錢,以及貨幣政策如何協助修補我們的社會契約,讓我們不必老是擔心社會瀕臨崩潰──最終,打造更繁榮、更健康的政策及社會。   各界專業推薦     Miula | M觀點創辦人   周岐原 | 風傳媒財經主編    股乾爹 | 股乾爹製作人   美股韭菜王 | 基金經理人   孫明德 | 台經院景氣中心 主任   乾隆來 | 今周刊專欄作家   張弘昌 | 股市觀察家     輕鬆而且有趣。本書帶來歷史、哲學和制度常識,告訴我們

經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貨幣、銀行、赤字和公共債務本身帶來的神祕現象。人們只希望能源、環境、金融詐欺、種族主義、全球化和冠狀病毒等真正的困難,就這麼容易被解決。──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不公:每個人都需要知道》(Inequalit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作者     理解金錢的意義並不容易。幸運的是,在本書中,我們擁有兩位了不起的老師!他們嘲笑自己,同時誘使你更深入理解金錢是一種社會契約。兩位作者不僅是智慧大師,也是絕妙的文字大師。──保羅• 麥考利(Paul McCully),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 前執行董事

暨首席經濟學家     一個及時、且令人興奮的新社會契約提案。書中的每一點都很值得討論。裡面包含許多挑釁的極端論點,以及一些重大財政問題的明智解決方案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台電用電證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死前總是可以說真話吧?台電工程師多年以來在沒有專業背景的迫害下每天都在被迫洗地,綠營還有臉指控 #台電 ?

這是台電官派董事長寫給員工的信:【台電二萬多名員工遍布在台灣各地,平時或許沒有人注意,但其實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支撐全台民眾能夠享受穩定電力、舒適生活的依靠;現在疫情當前,全台灣的民眾充滿著不安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我們多一分努力,就能減少一分民眾的不安,我想跟各位同仁說,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遭遇一時的挫折,就失去了鬥志和信心。】

但問題就是台電員工至今背負的都是歷代做官高層曲意奉承執政黨的包袱,說要廢核就廢核,說要非核家園就要非核家園,文組畫完梗圖寫完口號之後沒有任何解決方案,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政治人物都把工程師當煉金術師,卻沒有賢者之石,這是要怎麼辦到全世界都辦不到的事情?用愛鍊金嗎?

最近媒體還報導有綠營民代質疑是不是台電基層刻意弄壞系統,要讓執政黨難堪,更北七的還有說這是擁核派反撲,講得好像全台灣都有很多擁核恐怖分子會偷偷的攻擊電廠一樣,這世界真的這麼北七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近來一周內全台二度大停電,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臉書表示,517大停電主因是台電電廠的歲修排程,未考量用電高峰5月提前大增所致,因應之道是要大幅提高電力系統因應風險能力,而核電應變升降速度最慢,無法成為救援應變的選項。】然後他就被幹爆了,王廠長可不可以講一下到底無知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錯在哪裡?

說到 #核四 到底可不可以用的問題,當年主持核四總體檢的安檢總顧問,曾任美國芝加哥最大電力公司的部門經理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核能法規委員會主席的蔡維綱博士,今年四月在信中是這樣寫的:【在2013-2014年期間,安檢小組成功的完成了所有系統複審和運轉前測試以及重新驗證。安檢小組執行的所有任務均由經過全面培訓合格的人員執行,並按照經批准的國際和台電品質保證標準進行。測試程序書均由系統供應廠商和台電審查和批准。所有測試結果全部符合驗收標準,確認了系統功能和跨系統交互功能以滿足所有設計規範。這也證明了龍門已依據美國相關核能法規要求的建廠初始測試計畫(如 10CFR50.34,10CFR52.79,10CFR50 Appendix B 及 RG 1.68 等)。

基於我近40年的美國和國際核能經驗和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根據龍門「系統複審」和「運轉前測試和重新驗證」的結果。

我的結論是:龍門系統符合所有設計要求,可以保證在正常或異常情況下為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提供全面保護。這給龍門法律和技術基礎去申請台灣原能會的批准做燃料裝載,啟動測試和商業運轉。】但最後政治決定還是不准運轉,你說政客機歪不機歪?

好啦,最近這兩天又全台灣大 #停電 ,根據鏡周刊的報導是這樣的,請王廠長看看是真的嗎:【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說明,513大停電,源於人為疏失:台電一名工作人員進行輸電擴充工程測試時,誤開隔離開關,導致匯流排接地故障。匯流排是乘載電力輸配的關鍵設備。發電機組發電後,電力會傳輸到匯流排經變壓,再分配至電力配送線路。匯流排故障時,為避免接地故障產生的高熱波及發電機組造成更大的危險,會自動開啟保護設施,自動斷電、發電機組也會自動跳機。4部機組共影響約220萬瓩電力、占尖峰負載6%。至於17日的事件,張廷抒指出,當天下午2時9分的尖峰負載達到3,744.3萬瓩,「比預期多了64萬瓩、打破歷史5月用電紀錄,供電高峰比往年提早到來;入夜後至晚間19時30分,負載仍接近3,500萬瓩。如果歲修機組歸隊,供電是可運作的,可惜沒有,才會用電吃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基於區塊鏈技術且強化安全之電子投票機制設計與模擬

為了解決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作者蘇泰昌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及網路的發展,利用網路服務來替代各類實體服務已十分常見,而電子投票的普及也成為各國致力發展的目標之一,但由於存在各項安全性的疑慮,規模較大的選舉始終無法擺脫傳統的紙本投票機制。本研究將導入區塊鏈技術,運用其透明、去中心化、可驗證等特性,來取代可信第三方的工作,強化投票人對機制的信任程度。另外,運用具備橢圓曲線離散對數難題之盲簽章機制,來強化電子投票之安全特性。最後,導入自我認證機制,來取代中心化的憑證伺服器,讓投票人自行計算公、私鑰,避免做為可信第三方的憑證中心有偽冒使用者身分的隱憂。在本設計的驗證上,使用BAN-Logic及各項安全特性進行邏輯分析,來證明本設計為具備足夠安全性之電

子投票機制,可提昇投票人對電子投票的信任,降低對投票結果的質疑,進而減少驗票所需的額外成本。

丹尼爾·希利斯講計算機

為了解決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作者(美)丹尼爾·希利斯 這樣論述:

● 雖然電腦技術及應用以及程式設計技術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預言家的預期,但電腦背後的工作原理,即本書所闡述的關於電腦的概念,仍沒有改變。本書聚焦電腦背後不曾改變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個想要瞭解電腦,或從事與電腦相關工作的讀者都不能錯過的一本經典之作。   ● 《丹尼爾·希利斯講電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電腦科學中許多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包括布林邏輯、有限自動機、程式設計語言、圖靈機的普遍性、資訊理論、演算法、平行計算、量子計算、神經網路、機器學習乃至自組織系統。全書既不失深度,又妙趣橫生,幫你瞭解電腦運行背後的奧秘。   丹尼爾·希利斯   ● 著名電腦科學

家、發明家、企業家,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客座教授。曾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在馬文·明斯基的指導下研究人工智慧。   ● 他還創立了思維機器公司(Thinking Machines Corporation),建立了一支由科學家、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成員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悉尼·布倫納、著名物理學家理查·費曼等,他們共同致力於打造超級平行電腦。   ● 除了設計公司的主要產品外,希利斯還與其他用戶密切合作,將其產品應用在天體物理學、飛機設計、金融分析、遺傳學等領域。   前 言 石頭中的魔術- 001   01基礎知識- 007 布林邏輯 010 二進位位元和邏輯塊 021

液壓電腦 025 萬能工匠—積木 029 不必擔憂那些非同小可的差異 031   02通用構件- 033 邏輯功能 035 有限狀態機 047   03程式設計- 059 與電腦對話 063 建立連接關係 077 翻譯語言 086 層次結構 087   04圖靈機的通用性- 089 圖靈機 092 計算能力等級 094 亂數 097 可計算性 099 量子計算 103   05演算法和啟發式方法- 111 演算法的保證性 114 解決問題的萬能方法 121 適應度地形 127   06存儲:資訊和密碼- 131 壓縮 136 加密 144 查錯 146   07速度:平行電腦- 153 並行性

157   08能自我學習和進化的電腦- 173 訓練電腦 179 神經網路 182 自組織系統 189   09超越工程- 193 大腦 197 模組化的問題 201 模擬進化 203 進化出會思維的機器 207   致 謝   序   電腦背後不曾改變的基本原理   本書初版問世很久之後,我的出版商驚訝地發現:它在當下仍然很受歡迎。這也是我有機會為本書寫再版前言的原因。本書已被翻譯為十幾種語言,至今仍有眾多讀者。自本書問世以來,電腦技術及應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過本書並不著眼於電腦的具體技術及應用,而是關注電腦背後不曾改變的基本原理,這也是本書能持續熱賣的關鍵所在。   我必須承

認,令我感到詫異的不是在數位革命之初就已存在的那些關於電腦科學的原理如今依然很重要,而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新的原理補充進來。10 多年過去了,雖然電腦技術及應用以及程式設計技術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預言家的預期,但電腦背後的工作原理,即本書所闡述的關於電腦的概念,仍沒有改變。我本來想利用再版的機會增添一些新內容,但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並無新的基本原理可供補充。   在目前的版本中,我選擇性地刪除了一些無須再費筆墨解釋的概念。不過,這並非意味著這些內容是錯誤的。例如,在一個每天都享受雲平行計算服務的讀者看來,平行計算方面的內容並無新意。真正令人費解的是,為何20 世紀有如此

多的專家都堅信,平行電腦永遠不會被投入使用。此外,如今的你們可能會對本書中有關人工智慧的觀點有所抵觸,因為目前你們與智慧型機器相處得十分融洽。事實上,20 世紀時許多人對智慧電腦的概念感到惶恐不安,比如,當電腦第一次擊敗人類國際象棋冠軍時,許多人感到很沮喪。然而,過了不到20 年,當電腦在一項流行的益智電視節目中再次擊敗人類冠軍時,更多人開始為電腦鼓勁加油。從那時起,人們普遍將電腦視為助手而非威脅。   除了修訂拼寫錯誤之外,我盡可能地保持了本書初版的原汁原味,不去刻意提高文字的感性程度,實際上,感性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浮動目標。與其緊跟必將過時的當下潮流,還不如讓作品定格在某一時刻更為有趣。同時

,本書寫成於電腦科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特殊時期,雖然那時電腦已經顯示出了足以改變我們生活的潛力,但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還未實現。那時的電腦非常簡單,以至於我對自己設計的電腦的每個電晶體和所編寫的每行代碼都瞭若指掌。不過,正如本書最後一章預期的那樣,我們現在到達了一個臨界點,即電腦系統的複雜度已經超出了任何人所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關於未來的發展,本書提出了兩個可能的方向。第一個是量子計算,正如書中所述,它具有巨大的潛力,但目前並無可行的實現方式。當我寫下這句話時,現實情況仍是如此。從理論和技術方面來說,量子計算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它們中的任何一個的計算速度都比不上傳統電腦。正如本書初版所述,量

子計算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本書預測的第二個可能方向是,電腦能像生物進化過程那樣實現自我設計。目前,這個方向已經顯現出了隱約的曙光,不過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個未實現的可能方案。目前,我們還缺乏相關理論來說明這個過程如何才能成為現實。我對未來發現這些新原理持樂觀態度,期待能夠在本書的後續版本中繼續討論。   前言   石頭中的魔術   在一塊石頭上,我蝕刻了一系列幾何圖案,在外行看來,這些圖案顯得神秘而又複雜,但我清楚地知道,只要佈局正確,這些圖案就會賦予這塊石頭一種特殊的能力,即對人類從未說過的一種咒語做出回應。如果我用這種語言提問,石頭便會應答:這是一個我用符咒創造的世界,一個在石頭

圖案中想像的世界。   如果我在幾百年前的老家新英格蘭說出自己從事的職業,可能會被當作巫師送上火刑柱。實際上,我的工作和巫術沒有任何關係,我從事的是電腦設計和程式設計,而上文提到的石頭是矽晶片,符咒是軟體程式。雖然蝕刻在晶片上的幾何圖案和指示計算機工作的程式看起來複雜且神秘,但根據一些基本的生成原理,我們很容易將其解釋清楚。   雖然電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人造物,但從基本原理上來說,它們又十分簡單,僅有數十人的團隊就能設計並製造出包含數十億個零部件的各類電腦。如果將其中一台電腦的線路圖在紙上畫出來,那麼所用的紙張便能塞滿一座大型公共圖書館,沒有人會有耐心將其流覽一遍。幸運的是,電腦的設計具

有規律性,沒有必要將線路圖看一遍。電腦是由不同層次的部件構建起來的,而每一層次的部件都會被重複多次。只要理解了這些層次結構,你就能讀懂電腦。   還有一個使電腦易於理解的原理,那就是其各部件之間交互作用的本質。這些交互作用很簡單,而且定義明確,通常具有單向性,可以準確地排列成一系列因果關係,這使電腦內部的運行原理比汽車發動機或者收音機的運行原理更容易理解。雖然相比於汽車和收音機,電腦擁有更多零部件,但這些部件協同工作的方式非常簡單。電腦更多依據的是概念,而非技術。   這些概念與組成電腦的電子元件沒有任何關係。現代電腦由電晶體和電路組成,不過,根據同樣的原理,電腦也可以由閥門和管道,或者棍棒和

繩索搭建起來。這些原理是電腦能夠進行計算的根本所在。電腦最引人稱道的一點是,其本質遠勝於技術,而本書就旨在介紹電腦的本質。   我多麼希望在剛開始學習電腦這門學科時就能讀到這樣一本書。大多數電腦類書籍不是介紹電腦的使用方法,便是介紹具體的創造技術,比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記憶體(RAM)、磁碟機等。這本書討論的重點是“概念”,而且會介紹電腦科學領域的大多數重要概念,包括布林邏輯、有限狀態機、程式設計語言、編譯器和解釋程式、圖靈準則、資訊理論、演算法及其複雜度、啟發式方法、不可計算的函數、平行計算、量子計算、神經網路、機器學習和自組織系統等。對電腦感興趣的讀者可能已經聽說過其中的許多概念,

但對於非電腦專業出身的人來說,很難明白這些概念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本書將會介紹這些關聯—從類似開關的閉合等簡單的物理過程開始,一直深入到自組織平行電腦所呈現出來的學習和自我調整能力。   電腦的本質基於幾條基本原則。第一條原則是功能抽象原理(functional abstraction),它奠定了前文提到的因果關係層次結構。電腦的結構就是這一原理的應用範例,即許多層次結構能夠被不斷重複。電腦之所以易於理解,是因為你可以專注於某一層次結構發生的情況,而不必擔心較低層次結構上發生的細節。功能抽象原理是使概念與技術脫離的關鍵。   第二條原則是通用電腦原理(universal computer),即

所有的電腦都屬於同一種類型,更確切地說,所有類型的電腦在能做和不能做哪些事上是相似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一台通用電腦能夠類比所有類型的電腦,無論其組成材料是電晶體、棍棒、繩索,還是神經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它表明,製造一台能像大腦一樣思考的電腦只是一個進行正確程式設計的問題,我將在後面詳細解釋這一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三條原則是第一條原則的對立面,我將在最後一章展開詳述。也許存在一種全新的電腦設計和程式設計方式,它並不基於標準的工程設計方式。這一設想令人感到無比興奮,因為當系統過於複雜時,常規的系統設計方式將不再有效。實際上,第一條原則會導致系統帶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和低效性。這個

缺點與資訊處理器的基礎性缺陷沒有關係,而是層次設計方式的一個缺陷。那麼,如果我們採用一種與生物進化相似的設計過程,情況會如何呢?在這個設計過程中,系統行為源自很多簡單交互作用的累積,而非“自上而下”的控制。通過這種進化過程設計出來的電腦可能具有生物體的某些健壯性和適應性。至少,這是一種希望。我們還未完全參透這一設計方式,它也可能會被證明行不通。這是目前我研究的一個課題。  

雲端發票使用意願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電用電證明的問題,作者吳宗澤 這樣論述:

本國發票從2010年起改為雲端電子發票,其目的為節省列印發票的紙張浪費,可透過各式載具將發票存放於雲端,而未將發票儲存雲端直接列印稱為電子發票證明聯,且推行11年後電子發票改名為雲端發票,據財政部資料截至2021年11月,儲存雲端發票僅佔38.65%,表示民眾仍習慣列印發票,仍然造成紙張的浪費,本研究探討民眾及發票相關職業使用雲端發票意願後進一步分析,期望供政府持續推廣雲端發票上的相關建議。本研究採用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量表來對填答者進行量測,透過網路平台發送問卷調查方式,共回收153份,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共145份,並以科技接受度模型為基礎模型,將「信任度」、「習慣性」及「

載具多樣性」納入本研究自變項、「認知有用」、「認知易用」、及「行為意圖」等為本研究依變項以及「教育程度」、「年齡」、「社會影響」以及「職業」為本研究調節變項。透過統計軟體SPSS數據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信任度」及「載具多樣性」對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有較高的正向影響,而「習慣性」對於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僅有些微的正向影響;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對行為意圖均有正向影響;職業對於行為意圖亦有正向影響。結論綜合所有填答者的回應,對各個變項提出分析與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