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發票歸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東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林聰武所指導 吳宗澤的 雲端發票使用意願之研究 (2021),提出台電發票歸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雲端發票、財政部、李克特五點尺度量表、科技接受度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會計與資訊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阮金聲所指導 張勝彥的 影響用戶使用台電公司電子發票平台意向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電子發票、科技接受模式、信任、知覺風險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電發票歸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電發票歸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雲端發票使用意願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電發票歸戶的問題,作者吳宗澤 這樣論述:

本國發票從2010年起改為雲端電子發票,其目的為節省列印發票的紙張浪費,可透過各式載具將發票存放於雲端,而未將發票儲存雲端直接列印稱為電子發票證明聯,且推行11年後電子發票改名為雲端發票,據財政部資料截至2021年11月,儲存雲端發票僅佔38.65%,表示民眾仍習慣列印發票,仍然造成紙張的浪費,本研究探討民眾及發票相關職業使用雲端發票意願後進一步分析,期望供政府持續推廣雲端發票上的相關建議。本研究採用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量表來對填答者進行量測,透過網路平台發送問卷調查方式,共回收153份,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共145份,並以科技接受度模型為基礎模型,將「信任度」、「習慣性」及「

載具多樣性」納入本研究自變項、「認知有用」、「認知易用」、及「行為意圖」等為本研究依變項以及「教育程度」、「年齡」、「社會影響」以及「職業」為本研究調節變項。透過統計軟體SPSS數據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信任度」及「載具多樣性」對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有較高的正向影響,而「習慣性」對於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僅有些微的正向影響;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對行為意圖均有正向影響;職業對於行為意圖亦有正向影響。結論綜合所有填答者的回應,對各個變項提出分析與改善建議。

影響用戶使用台電公司電子發票平台意向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電發票歸戶的問題,作者張勝彥 這樣論述:

因應103年10月20日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財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臨時提案決議,為擴大推動使用統一發票並保障民眾兌獎權益,要求公用事業採用電子發票。財政部業於104年3月9日修正發布統一發票使用辦法,刪除第4條第14款公用事業經營本業部分得免開統一發票之規定,並自105年1月1日施行。據財政部統計,公用事業每年開立收據張數約6億張,為配合前揭條文修正及響應節能減碳,並降低公用事業開立統一發票成本,規劃公用事業導入電子發票,並以開立無實體統一發票為目標。而公用事業之範圍含經營供應電能、熱能、給水之營業。例如電力、電信、煤氣(天然氣)、自來水等事業。台灣電力公司為公用事業之龍頭,為配合政府

政策「推動電子發票,創造智慧好生活」,建構台電公司電子發票平台,提供用戶查詢發票號碼及中獎發票、載具歸戶等功能。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為主要架構,結合信任、知覺風險等外生變數,針對一般用戶使用台電公司電子發票平台中的查詢發票號碼及中獎發票、載具歸戶之意向進行探討。經對曾經持台電繳費通知單或繳費憑證並使用過台電公司電子發票平台之一般用戶(自然人)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問卷265份,經採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驗證得知研究結果如下:1.「信任」對「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有正向影響。2.「知覺風險」對「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有負向影響。3.「知覺易用性」對「知覺有用性」、「使用態度」有正向影響。

4.「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態度」、「行為意向」有正向影響。5.「使用態度」對「行為意向」有正向影響。本研究除驗證學術理論外亦期能提供政府與公用事業引進創新資訊系統及推動電子發票策略上參考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