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鹿目將至,鳥居凜子寫的 一整天沒跟人說話也OK:當「孤獨」快要變成「孤毒」的時候,就來學貓咪自得其樂,給自己送溫暖吧! 和笠井真理的 吵架了,怎麼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按歌手找譜| 91譜- 即時轉調的吉他譜也說明:毛鵬懿. 歸零1號公路脫單吧世界是用來生活的18歲的第一天 · 苗子傑. ALOHA!我的愛 · 孟子坤. 晚楓歌 · 馬上又. 近在遠方 · 馬健濤. 大街小巷都聽我的歌殺阡陌.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仲間出版 和小熊出版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 李復甸所指導 鄭嘉文的 音樂著作侵害認定方法之研究 (2016),提出哼歌找歌日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著作權、音樂著作、侵權行為、近似。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林水福所指導 張展嘉的 午後曳航的研究 (1999),提出因為有 現實、幻想的重點而找出了 哼歌找歌日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請問哼旋律歌曲辨識的APP? - Mobile01則補充:請問哼旋律歌曲辨識的APP? - 因為老人家叫我抓歌但是老人家又忘記歌名,只會唱而已,而且是台語歌,所以寫歌詞可能找不到請問有那種哼旋律就會歌曲辨識的APP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哼歌找歌日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整天沒跟人說話也OK:當「孤獨」快要變成「孤毒」的時候,就來學貓咪自得其樂,給自己送溫暖吧!

為了解決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作者鹿目將至,鳥居凜子 這樣論述:

正在一個人努力嗎?獨處久了還是有點寂寞?  39種消磨「一個人時光」的「貓咪樂活法」 從放鬆耍廢、解悶除憂,到自我療癒、封印負面能量, 把獨處的日子變成生活的暫停鍵,清空一下身心再繼續!     獨處,是現代人必備的生存技能!   跟著小鹿醫師這樣做,雖然一個人,也絕不孤單!   ● 乾脆就來當貓吧 → 用退化行為排除壓力   ● 早晨的藍光是無聲鬧鐘 → 模擬機艙狀態叫醒大腦   ● 摸摸膝蓋,疼惜自己 → 以「撫觸療法」自我取暖   ● 「三分鐘熱度」不可取?→ 挑戰越多事經驗也越豐富!   ● 鬱悶時吃肉就對了!說「好麻煩」其實很正面!  

  有時喜歡獨處,有時又不想一個人……   人性就是這麼矛盾,但無論哪一種狀態,都是屬於自己的寶貴時間!     〈單身化社會.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模式,讓我們有了更多獨處的機會,   雖然獨處時不必應付麻煩的人際關係,倒也落得輕鬆,   但一個人生活或居家上班久了,還是會有鬱悶不安又孤單的時候,   我們又該怎麼辦,才能讓內心的快樂和自在不會減半呢?     你的心情,小鹿醫師都懂,因為他也煩惱過和你一樣的煩惱……     年輕的精神科醫師鹿目將至,因為妻兒回鄉躲避疫情,而展開了「類單身」生活。   回家沒人開燈等門、聊天說話,讓他夜裡寂寞得想

大叫,白天又怠懶得不想動……   這時他才發現,面對獨處的無聊空虛,就連他也有無法排遣的時候。     不過,好歹他也是精神科醫師啊,這樣絕對不行。   於是,他開始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並親身實驗,   「研發」出各種有趣、簡單的獨處方法,    而結論是——學貓咪過活就對了!貓咪不就是這樣嗎?   就算一整天沒跟人說話,也同樣開心自在!     本書以幽默輕鬆的口吻,提出5步驟39個提案,   無論是平撫情緒、調劑生活、照顧身心、轉換思考或樂在獨處,   都有生活化、具體化的作法可以實踐。   小鹿醫師每每會從自己的故事或經驗切入,再解說作法和原

理,   不時穿插的自我解嘲或碎唸小劇場,搭配多幅可愛的貓咪插畫,既實用又療癒,一書雙效!     如果你正覺得「一個人好孤單」、「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這本書是獻給你的溫暖解方,當「孤獨」快要變成「孤毒」的時候,就拿起來服用吧!   唯一的重點就是「輕鬆」,這個方法不行就換下一個,   如果覺得身體緊繃僵硬,就更放開一切地伸展手腳。   讓我們跟著貓咪,以更輕鬆的態度看待生活,一定會過得更愜意自由!      【一個人的時間也是養分,今天就來實驗看看!】     〈用「毛茸茸」療癒身心〉   孤單寂寞覺得冷的時候,   就把自己埋進「毛茸茸

」的魔法裡吧!   柔軟蓬鬆的觸感,可以召喚「幸福荷爾蒙」,   無論是毛巾、抱枕、狗狗貓貓或絨毛玩具,直接抱緊處理!     〈有點小憂鬱?來畫畫吧!〉   「我不是要畫花嗎?怎麼變成魚罐頭了……」   算了,像不像沒關係,重要的是讓自己開心,   找個喜歡的興趣,好好放鬆享受吧!   就算畫得超不像,笑笑自己也很有樂趣。     〈「空氣跳繩」減重又健身!〉   要活就要動,在電腦前坐了一整天,   來試試「空氣跳繩」,鍛鍊心肺、促進代謝吧!   沒有繩子照樣跳,宅在家更要好好運動,   記得要鋪上軟墊,盡量減低噪音喔。      

〈人不需要一百個朋友〉   如果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還是會寂寞,   不過,不需要有一百個。   與真心相交的夥伴建立一對一的深層交流,也是美好的關係;   不跟大家一起跳長繩,生活也照樣過得去的。   獨樂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諮商心理師   尼克小姐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專家推薦     ◎有貓就推,這本書充滿可愛魅力!很多書都告訴我們要懂得和自己相處,但其實人是很需要與人連結的,我們要在這兩端之間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就如同喜歡霸占你鍵盤的傲嬌貓咪。想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獨

處,想找人聊聊的時候有地方去,重點是自在感,一種肩膀鬆鬆的感覺〜〜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面對密集的人生任務接踵而來,有時就算難得空閒,我們都未曾察覺自己已經疲憊不堪,更沒想到要怎麼愛自己!這本書滿載了舒緩身心的絕佳秘方,除了幫助我們在獨處時好好關照、撫慰自己,平常也很適合擷取應用,從神清氣爽的生活中擁抱豐實的滿足感! ——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疫情使得獨處時間拉長、活動空間限縮,難免讓人感覺孤單或焦慮,而這時你需要的不只是溫柔地被同理,更需要具體的策略來「好好照顧自己」。 書中的39個樂活提案,涵蓋各種身心面向,都很容易上手,推薦你立刻放進自己的獨處時程表

,絕對能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尼克小姐     讀者佳評     ◎這本書充滿了溫暖的感覺,作者就像坐在我面前,認真地聽我訴苦、跟我說:「辛苦你了,我懂。別擔心,不是只有你這樣,我這個精神科醫師也一樣。」「不過,我試了這個方法很有用,你要不要也試試……」推薦給「很想跟人相處,相處久了卻又想獨處,總是在人際關係中跌跌撞撞的你」。     ◎我就是書名所說的「一整天沒跟人說話也OK」的人,如果能不說話,我可以一直沉默下去。但是,那不代表我討厭說話。讀著這本書,讓我發現「雖然我喜歡獨處,但不代表我喜歡孤獨」,我以為自己沒受到什麼影響,原來只是我沒發現而已。

    ◎決定下輩子要當貓的我,看到這本書就立刻買了!一個人獨處,難免會有恐懼不安的時候,我又很不擅長向他人求助,因此這本書真的大大安撫了我的情緒,讓我受益良多。就算一個人,還是有人可以幫助你的,即便只是在書裡。  

哼歌找歌日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封面圖繪製:Roo
Twitter:@roo_kie_art
✦-----------------✦
💰綠界ecpay贊助系統
它可以讓喵叔更加勇敢且堅強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並且帶給各位更多的反社會風格的喵叔
https://p.ecpay.com.tw/522E916

✦-----------------✦
🧭聊天室的使用規則
1.留言請注意基本網路禮儀,我覺得你沒有你就會消失
2.請不要主動提到其他Vtuber、或是Youtuber,因為你可能會消失
3.我覺得你很想消失,你也會消失

✦-----------------✦
🐦twitter
主要活動場所,如果願意追隨的話,喵叔我會很感激的
https://twitter.com/MayoicoHane

🍖Plurk
次要活動場所,可以閒聊的好所在
https://www.plurk.com/mayoicohane

🍬マシュマロ
有想了解的事情可以來這邊詢問喔
https://reurl.cc/zbERN6

🔵Facebook
主要以更新公告為主
https://www.facebook.com/mayoicohane

👌主要TAG:迷子羽根
👌粉絲圖TAG:haneart
👌工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
👌使用BGM
DOVA-SYNDROME▸https://dova-s.jp/
音楽素材MusMus▸https://musmus.main.jp/
별 헤는 다락방 Starry Attic▸https://reurl.cc/xGbgVN

#迷子羽根 #Vtuber #台V #八美肉
✦-----------------✦
【雜談】
0:00 開始
3:15 開台打招呼
13:40 時間軸整理&標法 (雜談我能全標,遊戲是標覺得有趣的地方www)
22:01 玩個小遊戲
26:44 吐嘈假面騎士-龍騎劇情 (迷粉們反而被種草www)
1:06:03 學生時代-畢業專題
1:20:58 台灣設計前途&職場狀況
1:40:56 在遊戲業時的工作情況
2:35:35 老闆:這是福報 員工:這是積陰德
2:39:36 迷粉們都在阻止我的成長
2:43:24 脫口秀段子 (總有朕想害刁民)
2:45:25 同人製作
2:48:34 工作等於興趣好嗎?
2:52:16 職場PUA. (總有朕想害刁民2)
2:58:00 小紅豆老師又無辜中槍
3:04:55 拜訪朋友家
3:11:52 第1顆棉花糖-身為路痴被路人問路的反應
3:17:41 第2顆棉花糖-台北101
3:20:11 第3顆棉花糖-會出週邊嗎?
3:21:44 羽根公告的藏頭詩 (哎~我沒發現耶XD )
3:26:18 第4顆棉花糖-有些遊戲都差一點破關
3:34:50 第5顆棉花糖-被暴雷的經驗
3:44:37 第6顆棉花糖-詢問唱歌 (然後羽根就嗨起來唱了XDDD)
3:46:16 小哼台語歌
3:47:53 清唱準備
3:49:58 第一首:(幫補) (清唱開開嗓~)
3:51:53 找唱了不會緊張的歌
3:53:25 小哼
3:54:59 巴拉萊卡琴
3:58:22 第二首:巴拉萊卡琴 (嗚~哈!嗚~哈!)
4:02:10 羽根表示可以唱得更好 (所以下次歌回不遠了?)
4:03:35 KING
4:12:20 第三首:KING (期待配小奈老師的圖出Cover)
4:14:32 第三首:KING (降KEY)
4:17:15 找歌當壓軸
4:17:50 羽根開始熱起來,主動找歌來唱了(星野源-戀)
4:20:57 超時空要塞△禁絕邊境線
4:24:13 愛情白皮書 (開始無限的最後一首wwww)
4:27:55 第四首:愛情白皮書
4:31:56 開關被打開了,下一首~ (後面就一直接著唱了www)
4:32:38 第五首:(幫補) (只有半首)
4:36:01 第六首:真夏の果実 +每天愛你多一些(日文中文一起來~~)
4:40:47 第七首:明日晴れるかな (求婚大作戰片尾曲)
4:45:52 羽根說唱到兩點 (迷粉們暖看)
4:46:17 第八首:(幫補)
4:49:13 第九首:柚子-夏色 (羽根第一次學的日文歌)
4:52:49 第十首:米津玄師-Lemon (喵媽起來啦~喵叔怕爆XDDD)
4:58:00 第十一首:GReeeeN - キセキ (羽根:喵喵喵喵喵 )
5:03:02 第十二首:香水 (羽根:剛那一首沒唱好,不爽,再一首)
5:14:17 第十三首:(幫補)
5:19:40 第十四首:數碼寶貝-Butterfly (羽根:被拘束唱歌,可惡~)
5:23:58 真的結束啦~~~

音樂著作侵害認定方法之研究

為了解決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作者鄭嘉文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音樂著作侵權態樣的認定方式」為研究核心。「音樂著作」是一 種具有特殊性質的著作類型,在判斷兩系爭音樂著作間是否為「近似」時,如何 將「抽象」的音樂著作類型以「具體」的方式進行判斷則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關 鍵點。首先,本文將把研究領域分為兩部分:一為「音樂著作之保護」,以「音樂 作品」的組成要素作為「音樂著作」的構成要件,以利於「著作權法」在運用於 「音樂著作」時的保護進行探討,先介紹美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並探討音樂著 作侵權案例,並分析美國著作權法在判斷近似侵權態樣之「Arnstein 原則」以及 「接觸+實質近似」之認定方法等,深入了解著作權法中針對「音樂著作」的學 術、相關法規的

建立,並回歸我國在音樂著作近似之侵權案例,針對我國法院及 美國法院處理音樂著作侵權態樣在實務上不同的認定方法,進行優劣及缺失的比 較,以修正我國著作權法目前在實務上對於判斷具「專業性」及「特殊性」的兩 系爭音樂著作是否為近似之侵權態樣的認定方法。二為針對「音樂著作」細部之認定兩系爭音樂著作是否構成近似的判斷方法, 本文試圖在此階段的研究跳脫出法律在實務上的認定框架,抽離我國法院及美國 法院對於音樂著作近似之侵權案例認定方法,單純從音樂的本質作為出發點,嘗 試以「音樂作品」的「創作要素」、「曲式風格分析法」、「樂譜比對法」、「音頻分 析法」及新興科技的音樂比對資料庫作為判斷兩系爭音樂著作是否為近

似之輔助 方法。本文計畫透過此次研究,找出更精確、更具音樂專業性的特殊認定方法,並 期許在未來可以建立一套針對「兩系爭音樂著作是否為近似」之特殊且專業的完 整認定體系。

吵架了,怎麼辦?

為了解決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作者笠井真理 這樣論述:

  ★暢銷書《被罵了,怎麼辦?》作者北村裕花最新作品!   ★透過一場吵架實境秀,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同理他人的感受,學會處理衝突、解決問題的溝通力!   附近正在施工的大樓發出巨大的聲響。   哐啷!哐啷!   這時,小連說:「恐龍圖鑑借給你。」   但是,大智聽到的是:「恐龍圖鑑……給你」   「借你還是給你?」   小連開心的想跟大智分享恐龍圖鑑,   大智卻以為小連要送給他……   這下誤會可大了!吵架能解決問題嗎?   小連跟大智是可以一起分享心愛寶貝的好朋友,小連愛不釋手的恐龍圖鑑,第一時間就想跟大智分享,沒想到,卻陰錯陽差的產生了誤會,這本圖鑑到底是

要「借」大智看,還是要「給」他的呢?   兩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確實兩個人都沒有錯),等他們發現這是一個意外產生的誤解時,自己約定好解決的方法(還書),但是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大智已經在小連的寶貝圖鑑上又寫又畫,還貼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膠帶……這下該怎麼辦?   這場紛爭起源於一本圖鑑,最後這本圖鑑卻已不是重點,兩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問題,美妙的結局,讓人看了不禁嘴角上揚,原來,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寛容,遠勝過物品的重要性!   北村裕花繼《被罵了,怎麼辦?》之後,再度以生活化的主題,為家長與孩子上演一齣實境秀,透過媒介(恐龍圖鑑)以及兩個好朋友間的內心轉折,幫助孩子理解,朋友與朋友

之間、孩子與父母之間,甚至是大人與大人之間,都有可能因誤會而吵架;大人也可以反思,每一次人際關係的對應與挫折,都是一個機會,幫助我們練習處理情緒、同理他人,面對衝突,解決問題,找到和解的智慧。   *有注音 暖心推薦   Mom & Dad(親子YouTuber/育兒神器APP「媽爹講故事」主理人,歡迎下載聆聽更多好故事)   汪仁雅(「繪本小情歌」版主)   許伯琴(「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主持人)   陳敬倫(兒科醫師、臭寶爸)   葉俊伸(「豆子劇團」團長)   盧方方(閱讀推廣人)   歐玲瀞(佳音電臺節目主持人/繪本教學講師)   藍莓媽咪(親子日文繪本讀書會創辦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   心愛的東西被弄壞了怎麼辦?用繪本教孩子化解吵架危機。──Mom & Dad(親子YouTuber/育兒神器APP「媽爹講故事」主理人,歡迎下載聆聽更多好故事)   氣消了嗎?讓我們和好吧!因為我最珍貴的寶物一直就是你呀!──許伯琴(「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主持人)   少子化和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孩子更缺乏與人的社交互動,藉著可愛溫馨的故事學會同理、溝通、和解。──陳敬倫(兒科醫師、臭寶爸)   孩子吵架不見得是壞事,而是一種學習。透過吵架這個過程,懂得如何修飾自己、避免誤解,將心比心同理別人。──藍莓媽咪(親子日文繪本讀書會創辦人) 讀者回響

  光看書名,以為這是大人才有的議題,其實摩擦與衝突,都是人際關係中很常見的問題,摩擦與衝突不可怕,但是要如何化解,是一門學問。我相信許多大人也還在修這堂課。──小如(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   這是一本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的好書,書中呈現了時常會發生的事情,跟朋友產生誤會了怎麼辦?身為大人的我,不禁覺得要是自己小時候就能看到這樣的書該有多好! ──艾蜜莉 (書店店員)   我有兩個孩子,分別是五歲和七歲,真心覺得超適合念給他們聽。孩子們看到書中的兩個好友最後手牽手和好,都開心得不得了呢!──雅慧(40歲的三寶媽)   這本書讓我想起多年前我的自身經驗,是我的孩子確實經歷過的事情。所以當

我看到書中兩個孩子,因為誤會而吵架,不禁暗自祈禱他們能夠和好。看到最後的結局,我跟孩子們都很高興,這真是一本令人難忘的書!──花見(日本讀者,全職媽媽)

午後曳航的研究

為了解決哼歌找歌日文的問題,作者張展嘉 這樣論述:

前言 第一節:研究的動機 記得第一次閱讀三島的作品《午後的曳航》是在大學的時候。那時的我對於三島的美學意識—亦即為了與現實抗衡,不惜與自己幻想中的理想美學一起走向滅亡之路感到相當的困惑與不解。之後所幸能進入研究所再次學習有關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各種知識,使我對於作品的賞析有了更進一步的成長。因此藉著這次論文寫作的機會,再一次徹底地解讀這部當時無法瞭解的作品。 第二節:研究的範圍與方法 在研究的範圍上,大致可分為三章。首先在第一章將針對此部作品最大的特徵;也就是現實與幻想的共存做一通盤的解釋。進而從三島的成長過程中一般

認為造成此項特色的三大事件;亦即祖母的影響、學習院的衝擊以及戰敗的影響三個觀點來做進一步的討論。 而第二章則是偏重於在《午後的曳航》中現實與幻想的特徵。如現實的特徵包含心靈的孤獨感、人生在世的諸多束縛以及生活的一成不變等等。相對於此,幻想的特質則是包含了偽自戀主義、浪漫的美學、悖德的行為等三項。本章將逐一地探討這些特徵。 接下來在第三章中所要探討的是在現實與幻想之間,是藉由何種形式時而融合、時而背離。舉例說明,融合的媒介包含死亡、海洋與悖德。而背離的情形則含括精神與肉體、成人與少年等等。這些都是本章所著重研究的部分。

此外,本論文所引用原文的中譯乃採用星光出版社82年出版;劉華亭、蕭照銹合譯之《午後的曳航》版本。 序章 如同在研究動機所提過,在《午後的曳航》一書中最為顯著的特徵是為現實與幻想的同時存在一事上。然而何謂現實;何謂幻想,在這兩個抽象的的存在中又是以什麼作為依據。這些在本章中將先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最能代表《午後的曳航》中的虛構的應該可以說是書中主角們所懷抱的幻想吧。由於所謂的幻想本身就包含了一種由於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足,進而對於該不滿足產生一種安慰的幻覺的意思,因此很明顯的與現實有了一種相當微妙的差別。

就幻想的無限性這一個特點來思考的話,所謂的現實或許就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吧。這是因為在作品中,主角們會有幻想就是因日常生活的平凡與不變所致。若是這樣,那我們便不得不先對日常生活的本質作一解析;藉由解析也應可進而瞭解在此作品中區隔現實與幻想的標準。 首先我們為何會對日常生活有這一成不變的的感觸?追根究底的話我們可發現那是因為在生活之中,一直有著一種我們所看不見的共識約束著我們的緣故。而所謂的共識舉例來說,包含了法律以及所謂的道德。若是這樣,對於《午後的曳航》中的主角們來說,區隔他們的幻想以及現實的標準,即是方才所論的生活共識也就是法律以及道德。

而換句話說,所謂的道德就是一種我們所公認的常識。也因此更能在一次確定在《午後的曳航》中區隔現實與虛構的正是這個公認的常識。我想可藉由書中人物的舉動來獲得進一步的舉證。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通的事實;那就是書中追尋幻想的人物,然而在他們獲得幻想中的理想時,都必先透過一個非常識的行為。而所謂非常識的行為即是違反了我們一般認知的道德,比如說在書中所出現的偷窺更甚至是殺戮等等。而書中的主角們便藉由這些不道德的舉動來向受到法律道德所保護的日常生活表達他們的抗議。利用破壞日常生活的舉動,來獲得他們幻想的完美。

因此在此章中,我所要強調的便是在《午後的曳航》中,現實便是所謂的日常生活;幻想則是主角們所虛構出的無道德世界,而區隔這兩個現象的就是方才所討論出的一般常識,也就是法律以及道德。 第一章﹑現實與幻想的形成背景 第一節﹑祖母的影響 在三島的童年生活中,祖母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那是因為當三島還在襁褓時期,便被祖母從父母身邊搶奪過來,也就是說三島是由祖母所一手帶大的。在《假面的告白》一書中,三島對此事也有詳細的記載,在此便不再做著墨。 即便對於三島自身而言,祖母所給予的仍是「孤高、狂介不屈」

的形象。然而這個形象卻使得年幼的三島在無意識中認為只有與祖母相同的個性才能獲得自身存在的安定。這個影響即使是成人之後的三島仍深受影響,進而成為三島個人個性養成的重要因素。而佛洛依德將此深植於幼兒內心的理想形象稱之為超自我。因此可藉此得知三島在幼兒時期便深受祖母的影響,與祖母一樣,養成了孤高、專制、強勢的個性。 而使得這種個性更加凸顯的契機是在三島三歲的時候。當時三島不慎從自家的樓梯跌下,並引發出所謂「自家中毒」的慢性病,從此身體的狀況便每況愈下。身為長男在加上因病變得孱弱的三島也因此深受祖母的溺愛。此外,祖母也時時提醒三島要以自己為大名的子孫為榮。在這種教育方

式之下,三島不僅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自家裡的他宛如以一個王子自居。 除此之外,祖母更以孱弱的身體和避免染上惡習為理由,禁止三島與附近的男孩子玩耍。因此三島的童年時期與一般的小孩不同,是與外界的世界隔絕的。或許是這個原因使得三島的內心中開始出現了一種孤獨感。另外祖母自己本身也是深受病魔纏身,因此也禁止三島玩會產生噪音的玩具。或許是一種補償作用,祖母對於三島是更加的溺愛了,藉此三島的個性也變得愈發地以自我為中心。 只是不管受到祖母的如何溺愛,那種被與外界隔絕的孤獨感還是無法抹去。而這種外界隔絕的孤獨感在《午後的曳航》中也可

清楚地發現,而這同時也是在作品中出現的幻想世界的雛形。 另一方面,祖母的教育方式卻也對三島的文學意識有著相當重要的啟蒙。首先從將三島與外界隔絕以及不准玩產生噪音的玩具一事來看,確實三島的自由是被限制了,但是在這樣安靜的成長環境中,卻使得三島更容易去接觸閱讀以及繪畫等一些靜態的活動。由於祖母的緣故,三島的童年時期幾乎是在閱讀童話故事以及畫冊中度過的,對於三島而言這可以說是對於文學的啟蒙。 此外三島的祖母對於戲劇也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三島也常常被祖母帶去欣賞能劇以及歌舞伎的演出,不知不覺中三島也養成了對戲劇的愛好。即使是成人之後三

島對於舞台的熱愛不減或許也就是因為祖母的影響吧。而這個對於戲劇熱愛的影響也充分地表現在三島的文學上。像是能劇的「道成寺」或是「弱法師」等,都是鄙視現實中平凡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對於三島而言,也一再地灌輸他必須將情念脫離現實面才能獲得結晶的理念。 因此在《午後的曳航》中,會有脫離現實的幻想出現也或許是因為戲劇的影響所導致也說不定。此外在作品中敘景的場合上我們也可清楚地發現一種舞台的印象。比如說是房間的擺飾或是風景的描寫,在三島的著墨下,不僅真實還擁有立體感,我向這些也都是戲劇所帶給他的恩賜吧。 最後如同前面所提過的,

受到祖母溺愛因而養成嬌縱個性或是因病弱而被限制自由因而感到孤獨的三島也將這些感受投射在書中的人物上面。在這裡以在書中與三島同為小孩子時的阿登與首領來舉例說明吧。 首先先就家世方面來說。相對於以大名的後代為豪的三島而言,阿登與首領也都是出身於所謂的良好家庭(第一部‧第五章)。因此在這裡的第一印象便重疊了。在就個性方面而言的話,相對於因祖母的溺愛而養成任性、自我中心性格的三島;首領也不堪示弱地有著這樣的表現。「一旦寫錯,他便將精緻的便簽紙一揉,毫不吝惜地往字紙蔞丟去。阿登曾問過他:『你這樣不會挨罵嗎?』對他的問題,老大只是報以無言的微笑。」(同上)此外,首領還有著

「哼……你是說,這世界上還有我不懂的事?你啊!有這種想像的權力嗎?」(同上)一般專制的個性特質。這些都與受到祖母溺愛而嬌縱不堪的三島有所雷同之處。 此外在孤獨感的方面,三島是因為幼年生活無同齡玩伴的孤獨才被引導致文學的幻想世界中;而阿登與首領則是因為對於現實生活的生活方式感到失望,卻又無法獲得父母瞭解的孤獨才會築夠出自己的幻想世界。或許因素各有所不同,但他們幻想的起因都是由孤獨感所引起的是無庸置疑的。 最後是身體的特徵。幼年因病引起身體孱弱的三島,身材相較於同年齡的孩子顯得較為瘦小。相對於此,阿登、首領等人相較於同年齡的小孩也

是顯得較為纖弱,在這一點上難免又與三島的少年形象重疊。因此在這裡可以斷定地指出祖母對於幼年的三島而言,的確是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而幼年的性格又足以影響之後成人性格的養成,由此可知祖母對於三島的影響不可輕忽。 第二節﹑學習院的影響 就學時期由於祖母的堅持,三島進入了當時一般平民所無法就讀的學習院中學習。在家中宛如王子般的三島,一旦進入了學習院,與真正所謂的皇族與貴族接觸後,他馬上瞭解到所謂幻想中的王子在現實生活中充其量也只是位於社會的下層罷了。這對三島而言,之前自己所幻想的理想世界很快的便四分五裂,在加上幼年因病而變得相當虛弱的身體,竟使得三島

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 這對三島而言,更是將他逼到另一個更為孤獨的世界。因為孤獨所塑造出的內向性格,再次地將三島引領至文學的世界中。在這個時期,三島偏好山中峰太郎的冒險小說,這更使得他有憧憬著幻想世界的傾向。 越是受到同學的嘲笑與欺負,三島便越躲進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在幻想世界中三島是一般平凡人所無法瞭解的藝術家;此外他也是一個獨裁者,將平時嘲笑他的師長和同學一一的處死,沈溺在殘酷的快感中。在這裡出現了在此次研究的作品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特色;那就是悖德。因此在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多多少少也都具有這個特色。 確

實同學的欺負的確對三島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在現實面上來看,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傷害,更促使三島致力於文學的創作,最後終於在文壇獲得了成功。而這份成功也造成了三島自戀的因素。 為了彌補了他在體力上不如人的遺憾,三島致力於學業的名次。而名列前茅也的確使得以往欺負三島的人對於三島刮目相看,在加上三島在當時的文壇以小有名氣,這些在文學面上的成功使得他從以往被欺負的三島搖身一變成為在文壇上閃閃發亮的新星。但也因此造就了三島在文學面上的自戀傾向。 學習院對三島另一個重大的影響就是讓他第一次接觸到日本浪漫派。當時的日本浪漫派所重視的是〝民族〞和

〝傳統〞;並主張一個擁有高貴精神的個體,應在淪為鄙俗之前選擇滅亡,以維護美的純粹性以及對滅亡的美化。 而這樣的浪漫派同時也帶給三島灰暗的運命感、崇高的悲劇性宿命觀以及毀滅的美感等影響。 然而在《午後的曳航》中,究竟可以看出多少因日本浪漫派所造成的影響?首先龍二以及阿登不約而同地對於人生都存有死亡的陰影。對他們而言,死亡是一種宿命的結果;卻也是達成幻想中的極致美感的儀式。此外當因追求夢想而被阿登視為英雄的龍二有一天放棄了夢想中的榮光,與阿登的母親結婚,成為阿登認為最為鄙俗的父親時,阿登為保護他幻想中的美,最後選擇了謀殺龍二一途,

以維持美的純粹性。從這些點來,三島受到日本浪漫派的影響乃不爭的事實。 學習院帶給三島的影響,是同學的欺侮以及日本浪漫所帶來的衝擊。這些衝擊則是再一次鞏固了三島幻想世界的形成以及描繪出其初期的輪廓。 第三節﹑戰爭的影響 戰爭對於三島的最大影響,可意說是造就了他悲觀的性格。因為戰爭,使得現實的一切崩壞;如建築物的損毀或是道德、價值觀的崩解。這對三島來說,相對地也造成了他內心中精神的權威或者是我們所稱做是良心的超自我的崩解。而這個崩解也意味著以往約束三島行為上、思想上限制的消失,最終所帶來的是三島對於這個社會的反感、懷疑

和侮蔑。 從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戰爭所帶給三島的影響。首先是社會的崩解所引發對於象徵權威的教師與父親的質疑。在作品中我們可再三地發現小主角們對於父親以及教師的不滿。他們所主張的是這兩個角色本身已經犯了大罪,而唯有死亡才是他們唯一的解脫途徑。這種質疑權威的行為,很明顯地可以說使戰爭所帶來的影響。 而對於作品中追求夢想的主角們而言,違反道德的手段算得上是司空見慣了。以小主角阿登為例,他第一次接觸到他幻想中的完美世界是藉由偷窺;第二次則是藉由殺貓的舉動。然而這些行為所代表的卻是違反我們一般對於道德的定義。在因戰爭所引起的道德觀念敗壞,在這裡可以

很清楚地看出來。 此外三島對於所謂一般的幸福又有著什麼樣的定義呢?在作品中人的幸福似乎就在那家庭裡面,如結婚、生子等。然而這些幸福在三島的眼中,一切都似乎不是那麼的重要。如方才提過小主角們對於父親一職的憎恨,就連一心想追求家庭幸福的母親,在阿登的眼中竟庸俗地像個洗衣婦一般。以上種種皆可看出戰爭對於三島的影響不外乎在於對以往認知道德的挑戰以及價值觀的崩解。 第二章﹑《午後的曳航》中的現實與幻想 我深信既然會有現實,那也會有跟其相呼應的幻想存在。而這個想法也能從這次的研究作品《午後的曳航》中獲得印證。先前也提過在這部作品中最為顯著

的特徵便在於其現實與幻想的並存上,然而何謂現實;何為幻想,在本章中將從主角們的角度來做一探討。 第一節﹑現實的特徵 概括來說,在《午後的曳航》一書中所呈現出現實的特徵包括有心靈的孤獨感、生活的種種束縛感以及對日常生活本身的無為感三項。 一﹑心靈的孤獨感:在作品中的人物,從描寫上都可看出在他們的心中都有著一股深深的孤獨感。以龍二來說,他與其他船員不同,其他人之所以會當上船員是因為他們喜歡大海;然而龍二會當上船員卻是因為他討厭陸地的緣故。龍二之所以會討厭陸地,是因為從小陸地所帶給他的,盡是貧窮、死亡、因戰爭所引起的破壞等悲慘的回憶

,因此龍二開始尋求陸地所帶給他殘酷現實的安慰,這時海洋便成了最佳的選擇。然而這樣的龍二在投奔大海不久後,每天重複的生活教導他的是大海終究只是生活的另一個牢房。這造就了龍二不屬於陸地或是海洋的孤獨性格。 之後,龍二與阿登的母親房子邂逅了,兩人進而相戀。這時的龍二嘗 到了溫情的滋味,這使得他追求孤獨的個性產生了變化,以往他所專注追求夢想的堅定意志開始動搖,最後他還是捨棄了一直追求夢想的海洋,又回到了他以往所不願回首的陸地,這都是因為陸地開始讓他感受到溫暖的緣故。而正就是證明龍二心靈孤獨的最佳證據。 此外在來看看首領與阿登等

人。他們全都是所謂「名門」出身的孩子。可是何謂「名門」呢?就我們一般的認知不外乎是經濟富裕、家教良好、擁有一切世間優勢等等。然而從這種家庭出身的首領與阿登,又各自有著什麼樣的個性呢?就阿登來看;在作品的一開頭就可看到阿登被母親反鎖在房間裏的一幕,不管阿登怎麼抗議,還是難逃母親所謂的「制裁」。除此之外,阿登對於這個世界,有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空虛寂寞感,這在阿登偷窺母親的一幕中已清楚地交代,在此便不再贅言。 而在首領的場合上,有一段的描述便足以證明首領的空虛:「老大的雙親經常不在家,偌大的房子裡,老是空蕩蕩沒半個人影。老大真的是一位孤獨的少年,才十三歲就已經看遍家中所有的

書而覺得無聊。(省略)或許是因為這個空蕩蕩的家,使他對世界懷有強烈的空虛感。(省略)當氣笛響起,聲音就悠悠蕩蕩地飄過每個房間,聽起來好空虛。(第一部﹑第五章) 阿登與首領一樣,他們的空虛感似乎是來自於雙親(或說是大人世界)的不諒解。他們的夢想也因為大人的世界而被抹煞,因此他們的「世界以被『不可能』的巨大封條所封鎖」(同上)的理論,似乎是他們對於心靈寂寞最沈痛的控訴。 即使是女性,從作品的描寫中也是可以看出她們心靈的孤獨感。如阿登的母親房子,自丈夫死後一個人獨自將阿登扶養長大的這個女人,我們可以發現當她與龍二邂逅後,所呈現的形象不再是那在睡前裸身照

鏡、孤芳自賞的寂寞女人;而是以一種「一片清朗的臉色」(第一部﹑第二章)的形象出現。因此可藉此斷定,房子迫切地渴望被愛的感覺,而在尚未得到這種感覺之前,她敵心靈的確是空虛而寂寞的。 而另一位女性──女演員春日依子,她在作品中雖只是個陪襯的角色,但她的心裡也是有著相同的孤獨感。從房子的眼中看來,生活在光鮮生活下的依子是個這樣的女人。「房子很瞭解這種女人孤獨的另一面,依子家裡有十口人靠她扶養,為了生活,她必須全力奮戰……」(第一部﹑第三章)雖是一段簡短的描寫,卻也清楚地交代出依子心中的孤獨感。 綜觀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明白人心的孤獨感是作品中

一個相當明顯的特徵。 二﹑現實的第二個特徵,便在於現實生活的束縛感。在一開頭阿登便對生命做了一個定義:「他認為世界是由幾個單純的記號與選擇所形成,人的一生就如同植物一般,一出生,便被死亡所束縛,只能靠不時澆灌些水分來培育。生殖是一種虛構,社會結構也是一種虛構;父親也好,教師也罷,其本身就已經犯下了大罪。」。(第一部﹑第一章)因此對於阿登等人而言,他們想要的就是能夠追求一個沒有束縛的世界。然而上述的兩個角色,卻徹底地粉碎了他們的夢想。 首先先就父親而言,父親一向被認為是一個家庭中的最高權力者,家裡的一切也都需由他們同意了才算數。然而這個事實

,阿登等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或許我們可從首領的這一段話中找到解答「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父親存在。為什麼?父親扮演的就是最醜惡的角色。(省略)他們擋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把自己的自卑感、未能實現的夢想、(省略)、終生無法向人訴說的弱點、(省略)、以及自己沒有勇氣遵從的戒律。(省略)都硬推到兒子身上,強迫兒子接受。」(第二部﹑第四章)因此,父親對於追求自我夢想的孩子而言,便成了一種現實的束縛。 而教師的地位我想不用多做說明,他所代表的就是一個衛道者的角色。在此也同樣引用一段首領的話來說明教師在他們心目中的想法。「所謂社會,根本是個無意義的組織,它和男女共浴的羅馬浴室一樣,亂七

八糟。而學校就是社會的雛型。我們不斷接受命令,接受一群睜眼瞎子的命令!那一群白痴毀了我們,把我們無限的潛力破壞無遺。」(第一部﹑第五章)無庸置疑的,其中所謂的「睜眼瞎子」、「白痴」指的便是教師這個角色。跟父親一樣,教師也被冠上了被批鬥的色彩,他們同是孩子們在現實上的束縛;然而更正確地說,令孩子們感到束縛的,或許是父親和教師背後所代表的一種社會的規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道德吧。 現實的最後一個特徵,也就是主角們對於現實生活的無為感。像是龍二,他憎恨著陸地的不動的特質和恆久的外表,然而即使他在渴望找到夢想中的榮光的大海上,大海最後所帶給他的卻是「自然的法則是一切井然有序

的,地球上發生的一切變動,終究都會自行復原。」(第一部、第二章)對此,龍二對於生活的無力感便可一覽無遺。而對於阿登等人而言,如同上一段所提,他們的人生,常常可以感受到父親以及教師的束縛,雖然他們對此不滿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它,這應該也可以算是對生活的一種無力感吧。 第二節﹑幻想的特徵 在《午後的曳航》中,由主角們所虛構出的幻想世界,大致上可歸類出偽自戀主義、浪漫美學以及悖德行為三個特徵。 一﹑作品中活在自己想像世界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具有相當程度的自戀主義。而自戀主義一詞在日文中,可解釋成自我的陶醉;而其極致的表現便在於孤獨與

清純當中。拿阿登與龍二來說,相對於阿登自認是個天才一事來說;龍二也堅信著這個世界上有著僅為照耀他而存在的榮光。在這一點上已可看出他們兩人對於自我都有著某種陶醉的程度。而他的外在表現也與所謂自戀主義的極致表現有所重疊。在孤獨上由於已在上一節所提過,在此便不再多做著墨。那在另一個極致表現——清純上,他們又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呢? 首領與阿登們一直訓練著自己不動感情,因為他們認為生殖是一種虛構,因於對於性,他們認為是不潔的;所採取的是一種禁慾的表現。而龍二在成為船員之後,卻對被認為是船上唯一的娛樂「拍肩膀」感到厭惡,因為他「討厭這些俗氣透頂,純粹為排遣寂寞而發的聒噪,更不願經

由這種方式,假裝和別人是同類。」(第一部、第一章)從這點看來龍二也有著類似禁慾的舉動。 然而為何會在這裡說是偽自戀主義呢?在自戀主義一詞的意義上,原本就含有僅對自我的陶醉。可是不管是阿登或是龍二他們全都是藉由某種媒介才能達到我們所謂自戀的定義。比方說龍二所透過的是海洋、流行歌曲來使自己成為一個追求夢想的英雄;而阿登等人也必須藉由殺貓的儀式才能掌握到自我理想的世界。就此而言,他們實在都不能稱得上是我們一般而言的自戀主義。 二﹑在浪漫一詞中本身便含有冒險的成分。然而對於追求浪漫的龍二與阿登等人而言,他們的浪漫又是什麼呢?對於龍二而言,與房子的

邂逅就是他最大的浪漫與冒險。在與房子的接吻中,龍二很清楚的知道這個吻等於是死亡,而死亡就是他一直追求的浪漫。只是這個吻同時也代表了現實的威脅,他將在現實以及浪漫中做一抉擇,而這一個抉擇也將深刻地影響他對於自身的定位。 而阿登等人的浪漫就是對於現實社會道德的挑戰。這或序也可視為他們對於封印世界的抗議。如同當他們在討論所謂「人類無用論」的時候,所選擇的場所都是一些不太安定,隨時有人闖進的場所。而偷窺、殺貓等舉動自然而然地也就是他們的浪漫舉動了。 三﹑悖德的行為可以說是作品中幻想世界的最大特徵。所謂的悖德包含了違反了一般生活的共識或常識;更甚至

是觸犯了法律以及道德。像是龍二也只有在所謂「一片幽暗的海浪,及黑夜閃爍的海水中」(第一部、第二章)的場景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所追求的榮譽,如同螢火蟲一般悄然擁來。值得玩味的是在感受到榮譽的時間點上,為何龍二不是在一般認為是充滿希望的朝陽中或是日正當頭的正午時分,而是在令人感到無助的深夜才能體驗到他的榮譽。在這個時間點上,多多少少包含了一種異於常識的見解,而之前也提過在龍二的觀念中,他認為榮譽必須要孤身一人才能爭取得到,所以他討厭人世間所有溫情的牽絆。這一點在一個共存的社會上來說,難免給人一種違反社會常識的感覺。 至於阿登等人的行為更是明顯地違反了社會的道德或是法律。比

如說他們在學校都是所謂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也常是被老師拿來供其他同學學習的好榜樣,然而在這樣乖巧、懂事的面具下,他們真正的行為又是如何呢?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一個老人表面上謙恭有禮;背後卻又以他為「喜歡小孩,心地寬大的老好人」譏笑不已。這兩種極端不同的形象已經概括地說明了他們的特性。更不用說他們為了自己幻想世界的完美,透過殺貓來麻木自己的感情;為了保護自己幻想世界的純真,謀殺背叛自己夢想的龍二。這些舉動一再地說明在幻想的世界中,悖德的行為是有所必要的。 第三章﹑現實與幻想的融合與背離 在《午後的曳航》中現實與幻想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的存在已是事實。那麼

在作品中這兩個世界又是透過什麼媒介相互融合;又因什麼因素相互背離。這將在本章中作一完整的分析。 第一節﹑現實與幻想的融合 在作品中融合的媒介囊括海洋以及死亡的儀式兩點。首先海洋對於龍二而言,它跟夢想中的榮譽是本來就是一體的,因此也只有在海洋上龍二才能在現實的環境下想像著自己的光榮。而龍二所深愛的一首描寫船員的流行歌曲,更是帶給了龍二徜徉於幻想世界中的想像空間。因此海洋對於龍二而言,自有其現實與幻想的融合作用。 而對於阿登而言,海洋也是給了他相同的啟發。阿登第一次體驗到他的完美世界時事在偷窺母親與龍二的做愛場面,然而整個完美世界

卻是在一聲汽笛聲響後才倏然地完成。這暗示著阿登也是藉由海洋的恩惠才能使得現實與幻想融合。 而另一次的現實與幻想的完美結合則是龍二以一個船員身份與母親即將別離的時候。然而船員的身份又間接地顯示出此次的融合也是拜海洋之賜。因此海洋確實是現實與幻想融合的手段之一。 另一個現實與幻想融合的手段則是透過死亡的儀式。相對於龍二夢想的極至便在於死亡而言;阿登等人也是透過了殺貓、謀殺龍二等一連串非道德的行為來獲得新世界的啟示。如同在殺貓的一幕中,帶給阿登的是這樣的啟示:「小貓身體旁的肝臟,將成為溫和的半島;被擠扁的心臟,將變為小小的太陽;(省略)軟軟

地繞成一團的小腸;店做白色的環狀珊瑚礁;而那積在腹腔的血液,則化做熱帶溫暖的海水。那麼,由於小貓的死,反而造就了一個更完美的世界。」因此透過死亡的儀式,帶給龍二與阿登等人的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共存的理想幻想世界。 第三節﹑現實與幻想的背離 在上一節已提過現實與幻想融合的媒介,在本節所要討論的是作品中現實與幻想的背離手段。背離的手段大致可舉列出精神與肉體的背離和大人與小孩的背離兩種。 一﹑精神與肉體的背離:在這個背離上,由於阿登等人認為性是一種不潔的行為,因此這個背離的特徵在龍二身上較為明顯。先前也提過龍二在船上的生活也近

似於禁慾,因此一直保持著幻想世界的完美。然而當他與阿登的母親房子相遇;進而發生肉體關係後,龍二的想法開始動搖了。龍二開始質疑自己的幻想世界,並開始憧憬以往不願回首的陸地生活,直到下一次的航海生活中,龍二完全地放棄當一個追尋夢想的海上男兒,選擇回到陸地當一個平凡無奇的父親角色。在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肉體與精神的背離。 而在小孩與大人的背離上,在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到大人所代表的是現實的生活;而小孩代表的是幻想的世界。其中的界定可從龍二回歸現實世界的抉擇上看出。 龍二最後選擇放棄夢想的場景是這樣的:「今年五月他就滿三十四歲,是否該對

那些慢無止境的夢想,做個取捨?現在,他應該承認,這個世界根本不曾為他安排下特殊的榮譽。」(第二部﹑第二章)由此清楚的得知大人與小孩之間確實是現實與夢想間的一個背離。 終章 如同書名《午後的曳航》一般,書中的船在夕陽西下中緩緩的被拖曳出發。然而他所將面對的,卻是深夜無盡的大海。在加上船本身並不是自動的行駛,而是被拖曳而行,從這些描述看來,不禁讓人有種毫無希望的感覺。那麼,或許我們呢以從書中主角的身上看出點端倪。 首先就龍二而言,因為陸地生活悲慘的回憶迫使他到海洋尋求夢想的慰藉,然而海洋所帶給他的卻又是平凡生活的另一個打擊。直到他

遇見了阿登的母親,開始有了愛人與被愛的感覺,然而當他選擇了現實的幸福,卻又被阿登視為是夢想的背叛者而遭來了被殺的命運。對於龍二而言,他的形象的確是一條被拖往無盡黑暗海洋的船。 而以夢想的維護者自居的阿登與領等人,他們的確是做出了維護夢想的具體事實,然而不注意的一點是在他們殺龍二的契機是在於法律不處罰十四歲以下的保護之下。這一點是否表示一旦過了十四歲後,阿登他們也即將成為他們所憎恨的大人?因為他們之所以處死龍二的理由就是他使他們預見了往後的自己的緣故。從此看來,阿登他們以後也是將成為一條被拖往黑暗大海的船。若是這樣,在作品中所呈現的只是一片毫無救贖的黑暗大海,所有人最

後都將沈沒入這片大海中。 最後引用龍二的一句話來做歸結:「誰都知道,榮譽的滋味本來就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