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注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唾手可得注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木海寫的 成語四格漫畫2 和張光宇的 漢語語音發展史: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實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唾手可得_四字成语也說明:【注音】tu shǒu kě d 【成语故事】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臺灣商務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邱湘雲所指導 莊蕙菁的 施福珍《囡仔歌學台語》之教材運用與教學方法研究 (2009),提出唾手可得注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囡仔歌、施福珍、?材運用、教學方法。

最後網站成语大全- 唾手可得的意思解释-出处 - 做文学网則補充:成语解释: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成语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成语简拼: tskd; 成语注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唾手可得注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成語四格漫畫2

為了解決唾手可得注音的問題,作者木海 這樣論述:

  \好評再推出!全彩成語四格漫畫第二集來啦/   不僅讓孩子讀成語,最重要的是,樂‧在‧其‧中   ★符合108年課綱,培養閱讀素養   ★逗趣的四格漫畫,幫助圖像記憶   ★配合心智圖,快速查找成語屬性   這次帶著孩子更進一步探究成語的背景,專門收錄了250個典籍來源的成語,並以經、史、子、集做為分類。舉凡《論語》、《孟子》,《史記》和《戰國策》、再到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除了讓孩子清楚了解成語的背景之外,還能學習到額外的國學常識。   想知道,這些成語出自哪些典籍,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經:「溫故知新」出自《論語》,可以幫助學生聯想到與孔子有關,也同時

補充解疑,為何應該是「子部」的《論語》卻會被分類在「經部」。   ‧史:「狐假虎威」出自《戰國策》,其背後的意涵為諷刺將軍昭奚恤的威勢,其實是靠楚宣王建立的。   ‧子:「心煩意亂」出自《楚辭》,自然聯想到與大詩人屈原有關,原來他因為擔憂君主被小人蒙蔽,產生了煩悶的情緒。   ‧集:「司空見慣」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他看見李紳奢豪的酒宴,卻習以為常的樣子,不免唉嘆自身遭遇。   想知道,學成語的好處嗎?   ◎提升作文力!當別人還在搜索枯腸找成語時。你已經能夠貼切的運用成語,下筆如有神,快速寫好作文。   ◎提升閱讀力!無論是經典文學或是現代小說,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成語。為了避免一知半解的情

況,就需要好好學成語。   ◎提升說話力!成語的意思精練,能讓你在談吐之間表現出文采,口出妙語讓大家刮目相看。   ◆本書關鍵內容:    250個四格成語漫畫、500個以上延伸成語、文學常識、100道以上練習題   *適讀年齡:生難字加注音,讀字不卡關。   國小中年級 親子共讀,最佳入門   國小高年級 自主閱讀,培養興趣   國中以上 課外延伸,增加知識 本書特色   ◎ 用生動的心智圖輔助,將各類成語劃分為經史子集,讓孩子能夠聯想典籍,還有成語的背景,能夠有效記憶。   ◎ 四格漫畫的表現方式為兩類,一為畫出成語的歷史典故,方便讀者理解來龍去脈;二為成語的現代應用,讓讀者了解

情境,能夠快速應用。   ◎ 每個成語皆輔以相近詞、相反詞,有效延伸學習。更補充了該成語相關的來歷、背後故事、額外的知識多多益善,豐富了視野,讀起來津津有味。   ◎ 附錄成語相關練習題,複習整本書的內容,確保融會貫通,從此應用成語游刃有餘、信手拈來!

施福珍《囡仔歌學台語》之教材運用與教學方法研究

為了解決唾手可得注音的問題,作者莊蕙菁 這樣論述:

「台灣囡仔歌」是具有音樂性的母語教材,也是傳承台語文化的重要憑藉。如何能讓孩子在念唱間學習台語?如何讓孩子從愉快中學習囡仔歌,在趣味中學習台語?本論文將探討施福珍老師的囡仔歌創作,以他所編審的,2002年由巧兒文化實業有限公司出版的《囡仔歌學台語》1-12冊為題材,進行教材運用及教學方法上的研究,其中尤其著重趣味性的研究。本論文主要針對《囡仔歌學台語》「?材運用」及「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研究,第壹到第肆章是有關「教材運用」方面的研究:第壹章重在闡述台語囡仔歌的價值;第貳章則論述台灣囡仔歌演進史及施福珍與囡仔歌的淵源,主要目的在探討作者-施福珍的創作動機及其貢獻;第參章及第肆章則探討《囡仔歌學

台語》教材的運用的方式,其中第參章探討教材內容的創作年代、歌詞處理原則及教材運用方式,第肆章則為其中囡仔歌的性質及修辭技巧作分類,這部分著重在課文內容的分析,包括關鍵語詞的正確使用、延伸題材的練習、相關俗諺語或歇後語介紹、歌詞的創作年份分析等,由此了解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課文性質及修辭技巧。第伍章到第陸章是有關「教學方法」的探討,文中將擬訂具體有效的教學策略、探討台語囡仔歌教學中可行的方法,設計與領域相關的統整教學活動,融入重大議題、並設計趣味又多元的教學評量,由此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及教學的良好成效。囡仔歌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泉源,心靈成長的糧食,吟誦歡唱間,天真無邪的語言,自然順口的自節奏中流洩

而出;時過境遷的囡仔歌也藉由口耳相傳,進一步變為民俗文化的珍貴資料,家庭及學校教育中唾手可得的題材,甚至成為表演藝術中文化傳承的重要元素。本研究的目的近的方面是希望使孩童能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台語,遠的方面則希望學生能藉由囡仔歌了解台語民俗文化的源頭,藝術文化的傳承,進而使台語或是囡仔歌教育能由家庭推廣到學校、社會、國家、甚至走上國際舞台。

漢語語音發展史: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實踐

為了解決唾手可得注音的問題,作者張光宇 這樣論述:

  語音學是認識人類語言的基礎。   它並非冷門的學科,而是現代人必備的常識。   有了語音學基礎,   方能觀察詞彙的組成、句子的結構等「語言」現象,   「語言」必須從「語音」開始,   語音的規律,是歷史語言學的靈魂。   從二十世紀中葉迄今,七十年過去了,   為何直到現在仍遲遲未見漢語史的語言連續性?   張光宇教授打破古代文獻的迷思,   建立現代方言的對應,追索語音定律,   深具開創性和完整性。   漢語語言學家張光宇教授在這十幾年中,   耗費時間最多、用力最深的學術領域,   總結十九世紀西方歷史語言學的發展過程及其經驗教訓,   檢討二十世紀比較法在中國的演練,   其

中之研究理論與方法可以作為多方面的參考,   所引述西方文獻的內容盡可能採取原文與譯文並陳的方式,以免失真。   內涵包括邏輯和歷史的演進過程,   也就是文獻、方言和歷史人文活動三合一的結晶;   讓讀者了解如何在中國古今的材料上正確地使用,   要解答這些基本問題,一方面有必要準確解讀文獻,   另一方面也須認真執行比較法,以及具有可操作的守則,   這樣才是本書的用心用力所在。   為什麼經過百年的研究,看不到語言的連續性?   從歷史語言學的視角看來,比較法在中國的發展有一個相當突出的特色,那就是始終沒有語言的連續性—從奠基人開始到追隨者的修訂,所有努力似乎都是為重建而重建,沒有像西

方那樣追索語音定律。   現代方言的語音形式到底是怎麼來的?   現代方言跟切韻的關係實在不難理解,它們都是從前切韻的方言來的,方言讀法與切韻注音一致的是因為那個音被收入韻書,不一致的也是從前切韻來的,只不過沒受到韻書編者的青睞。   其地理格局是在什麼歷史因素下、以什麼音系特色造就的?   移民史給歷史語言學家不少啟發,它不但改變了我們對韻書與方言關係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們對古音重建的認識。歷史人文活動不只移民史一項值得注意,文教推廣和底層因素在漢語發展史上的角色也不宜忽視。   在這個認知基礎上,分成三個單元進行探索:第一個單元是語音規律篇(2~4章),第二個單元是比較法篇(5~7章)

,第三個單元是漢語方言發展史篇(8~10章)。   作者簡介 張光宇       臺灣花蓮人,1947年生。   學歷: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語言學博士。專長是歷史語言學、漢語音韻學、漢語方言學。   經歷:北京大學中文系博雅講座教授 (2016)、北京大學中文系成立一百週年紀念演講 (2010)、北京大學暑期講座教授 (2018)、臺灣大學百家論壇講座教授 (2012) 。   現職:臺灣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教授。   著作有《切韻與方言》(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閩客方言史稿》(五南出版社,2016)、《漢語音韻史論集》(湖北華中理工大學,19

87)。   序言: 語言的連續性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語音變化     一、引言     二、語音變化     三、音系變化     四、其他範例     五、借詞問題     六、類比變化     七、蘊涵關係     八、過渡階段     九、路徑沿襲     十、音變解釋     十一、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整合音系學     一、引言     二、聽者的角色     三、空氣動力學     四、鼻音與鼻化     五、浮現的塞音     六、音變的擴散     七、挑戰與回應     八、結語     參考文獻      第

四章   音變原則     一、引言     二、輔音韻尾的發展     三、介音的產生、轉移和消失     四、聲母的變化     五、韻母的發展     六、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比較法:西方篇     一、引言     二、比較法     三、西方里程     四、文獻與方言     五、樹形分枝     六、波浪擴散     七、內部重建法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比較法:中國篇(上)     一、引言     二、文獻材料     三、比較方法     四、高本漢的途徑     五、古閩語重建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比較法:

中國篇(下)     一、《切韻》與閩語     二、古官話的重建     三、世紀工程 : 語言的連續性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漢語方言地理類型:北方篇     一、引言     二、陝西     三、山西     四、河南     五、山東     六、河北     七、江淮官話     八、西南官話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漢語方言地理類型:南方篇     一、徽語     二、江西     三、湖南     四、吳語     五、閩語     六、客家話     七、粵語     八、平話與土話     九、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漢語方言:歷史發展     一、引言     二、移民運動     三、文教推廣     四、文白異讀與時代層次     五、樹幹分枝與波浪擴散     六、底層理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漢語史最早的愛歐塔     附錄二   前切韻:現代漢語方言的共同來源     後  記   序言 語言的連續性   我原來給自己訂的寫書計畫題目叫做《重建與演變—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實踐》,我的目的是:一方面總結十九世紀西方歷史語言學的發展過程及其經驗教訓,另一方面檢討二十世紀比較法在中國的演練。改為今名,那是因為漢語史問題經緯萬端,提起一線不能不涉及相關的面,於是隨著日月的推

展,卷帙越寫越多,成為現在的模樣。雖然涉及面很廣,但是主軸只有一個,那就是歷史語言學的天職:語言的連續性。   語言連續性是漢語史的未竟之業,其核心就是語音規律。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下印歐語發展的足跡就可以獲取深刻的印象。十九世紀印歐語研究的結晶包括:梵語的顎音定律和魯奇規律(即捲舌化規律),希臘語的愛歐塔化運動和異化現象,拉丁語的絲音羅化規律,義大利語的邊音伊化,法語的巴曲定律,英語的元音大轉移,日耳曼語的伊音變和格林定律、羅特納定律、維爾納定律,以及跨越印度──伊朗語、斯拉夫語和日耳曼語的歐音阿化。這些語音規律刻劃了歷史語言學研究的里程,每個發現代表一次重大進展,見證歷史比較法的威力

。如果把這些語音規律從歷史語言學的教程移除,那就像是一個人只剩軀殼而沒有靈魂,因為語音規律的建立是歷史語言學這門學科的科學成就。   從西方回看東方,經過一百年中西共襄盛舉的經營,漢語語音史到底有什麼可以稱述的語音定律?這一點,只要看一下漢語史研究奠基人前後兩次的談論就不難明白,這是他留給後人的未竟之業。1915年,高本漢在中國音韻學研究的緒論說:   中國語言學現在還不過剛在起頭的時候,這是必須承認的。在這一方面, 我願意對於這個新科學的建樹有所貢獻,我就想開始:   1.把中國古音擬測出來,作為現代漢語方言研究的起點,這一層是很有必要的;   2.把中國方言的語音做一個完全描寫的說明,

做過這層之後然後可以;   3.用音韻學的研究指明現代方言是怎樣從古音演變出來的。   這個早年的宏願到了晚年仍然留下一大片空白。1954年,高本漢在做一生研究總結的時候說:   從上古漢語如何過渡到中古漢語,從中古漢語如何演變成現代漢語方言,我只是略微觸及而未做全面的描寫。   高本漢窮一生之力也沒有完成早年描繪的藍圖,用梅耶的話來說,那是因為高本漢所做是兩個歷史階段的擬測,未竟之業是語言的連續性。誠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從二十世紀中葉至今,七十年過去了,為什麼直到現在還遲遲未能見到漢語史的語言的連續性? 原因多端,要克服的障礙一言難盡。我認為最大的障礙來自幾個思想上的

門檻,只要跨越這些門檻,語音規律自然浮現而語言的連續性也就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第一,打破古代文獻的迷思。語言連續性的探求是要用比較法去重建共同來源,讓古代文獻發潛德之幽光,讓現代方言材料虎虎生風;所得結果既要能夠解釋文獻材料,也要能夠解釋現代方言。二十世紀學者在這方面的一個迷思是,文獻既然出自古代,它所代表的也一定比現代漢語方言還要古老。這樣簡單的道理誰都懂得,有必要說嗎? 迷思就在這裡。實際的情況是,古代文獻有保守之處,但是也有創新的地方;方言也同樣保守與創新兼具。比較法就是在這種語言發展不平衡的地方大有用武之地。如果簡單地假設古代的文獻一定比現代漢語方言保守,那不但無視於語言發展

不平衡的事實,也是比較法學者自廢武功的行徑。   第二,建立現代方言的對應。漢語史重建發軔之時,印歐語重建已經完成,西方的語音變化條例尤其是條件音變唾手可得,也的確給漢語史學者不少啟發。但是,除了日耳曼語的伊音變等少數條例之外,其餘很少被用來探討漢語史的語音變化。如果問為什麼? 一個不假思索的答案就脫口而出,因為漢語是漢語,而印歐語不是漢語。其實,得不出漢語史的語音規律不在是否有現成的規律可以參考,而在於是否從漢語內部建立了足夠的方言對應關係。本來重建就是從方言的對應關係開始的,由近及遠一步步往上推求,重建工程竣工,演變規律自然浮現。作為單音節語言的代表,漢語有自身的語音變化特點,闡明其中的

規律是漢語史學者最有趣的挑戰。   檢討漢語史研究的基本假設很早就已開始,但是早年的提法只是簡短的評論,還不足以作為科學研究的依據。從1960年代以來,漢語史學者開始認真的解析文獻材料,其中最值得矚目的是北大周祖謨教授所寫的關於〈切韻的性質及其音系基礎〉一文,這篇文章由高本漢的學生前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馬悅然教授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學者,在學界引發不同的迴響。個人的看法是:這篇論文考證紮實、敘述詳瞻,對歷史語言學的方法論而言,它代表新的、正確的基本假設的起點,有必要透過方言去加以深入理解。經過長期的反覆比較、求證,我終於證實了一個洞察:如同切韻一樣,現代漢語方言都是從前切韻來的,改變了長期以來切

韻生出絕大多數方言的荒謬觀點。   1970年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成立中國語言學工作室的時候,一群年輕的中國語言學家聚在一起,開始認真檢討漢語史重建的方法論問題。他們質疑奠基人以文獻串聯為務的有效性,主張漢語史的重建應如印歐語的重建那樣,一個語系一個語系分別進行,比如首先把古閩語、古吳語、古客家話重建起來,然後在其上建立共同漢語。他們的學說被學界稱之為普林斯頓學派。就方法學而言,普林斯頓學派悉依方言重建,不免矯枉過正。文獻固非聖旨,亦非金科玉律,但是它畢竟是古代某一種語音狀態的反映;全然漠視文獻,歷史比較法所得結果必然缺乏時間深度。我們要提醒自己的是,不要完全被文獻所蒙蔽,也不要輕易否定文獻

材料的價值。此外,不管途徑如何不同,二十世紀漢語史研究的一個共同傾向是無視於漢語方言發展史的歷史人文活動: 移民運動與文教推廣。如果把歷史人文活動納入,那麼漢語語音發展史研究就不僅限於探討邏輯過程,同時也照顧了歷史過程。   總結言之,漢語史奠基人早年說他的工作只是剛剛起頭,但是他的許多粉絲誤以為登峰造極,無以復加,從而比較法可以束之高閣,方言演變的問題也可以置若罔聞。走筆至此,我不禁想到國際語音學會前會長歐哈勒對生成音系學派的評論,他說那個音系理論對語音行為缺乏解釋的能力,只不過是一種描寫的設計,但是追隨者不明白描寫分類並不同於解釋,以為規律描寫就是解釋──這種情況哪能叫做科學,全然是po

litics。我們一旦了解漢語方言還有多少問題沒有解決,就不難知道漢語史研究長路漫漫,任重道遠,充滿刺激和挑戰。   是為序!   張光宇  寫於 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 2019/3/1 第二章   語音變化 奧斯托夫與布魯格曼:語音定律是我們這門科學的主軸,只有嚴守語音定律這個原則,我們才能立穩腳跟。 〔Osthoff & Brugmann(1878): Only he who adheres strictly to the principle of sound laws, this mainstay of our whole science, has firm ground under

his feet.—Lass 1984:324.〕 凱伊:有些語言學者彷彿迷途羔羊,只一昧看音標符號而不大留心語音本身。 〔T. Hewitt Key(1852): Some [scholars of language]......have allowed themselves……to be led astray b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symbols of sound than to sounds themselves.—Ohala 1990a.〕 一、引言 作為語言史研究的核心課題,語音變化可以概略分為發現音變,分類與描寫,提供音變動機的解釋三個基本

內涵。發現音變主要是透過比較法,把散落各地的方言差異有機地、辯證地連結起來揭示其先後發展關係,這是後文(第五章比較法:西方篇和第六、七章比較法:中國篇)即將探討的重點。分類與描寫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語音規律,這個工作對現代學者而言可從音系學取經;實際上,十九世紀發現的歷時音變是在二十世紀初葉共時音系學的洗禮下才表述清楚的。提供解釋是科學的語音學的工作,更明確地說,這是整合音系學家的工作目標,把歷史上所見語音變化放到實驗室,提出圖譜或數據說明其來由。上面所引兩段評論出自十九世紀的歐洲,分別見於音系學家(Roger Lass)和科學的語音系學家(John J. Ohala)的扉頁,值得歷史語言學家置於

案上細細品味。底下,我們就從語音定律和語音內涵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