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補助申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喪葬補助申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正一寫的 勞保實務教戰100% 和沈孟璇,黃超駿的 勞動實務問題Q&A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辦勞保家屬死亡給付到勞保局一紙搞定 - 卡優新聞網也說明:過去勞工若是遇到父母、配偶或子女不幸往生,申請勞工保險家屬死亡喪葬津貼時,須透過投保單位,附上死亡證明或除戶戶口名簿(謄本)影本等相關資料。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永然 和書泉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醫務管理系 張立東所指導 李青騰的 臺南市樂齡長者對殯葬禮俗與後事規劃概念之探討 (2015),提出喪葬補助申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樂齡長者、殯葬禮俗、環保葬、遺產繼承、喪葬補助。

最後網站【低收喪葬補助申請表單】 - 富里鄉公所則補充:【低收喪葬補助申請表單】. 發布單位:花蓮縣富里鄉公所. 低收入戶喪葬補助一、補助對象. l 實際支出喪葬費之低收入戶死亡者之三親等內遺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喪葬補助申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保實務教戰100%

為了解決喪葬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鄭正一 這樣論述:

  勞工保險條例、各項給付標準與請領手續複雜多端,常使得勞工在難以理解的情況下,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勞工保險的社會救濟功能從而大打折扣。本書作者教授勞工保險業務經驗豐富,以上課精闢的內容為基礎,將勞工保險法律規定分成六章,依序為:導論、勞工保險概論、勞工保險給付、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就業保險法,並蒐集大量實例深入解說,以淺顯文字配合完整的圖表、證明書、申請書、行政函釋,幫助讀者突破法條深奧的外殼,實地運用,爭取自身權益。

喪葬補助申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八月中我發布了一支
『勞保繳24年,給付卻被充公』的影片

開始有人意識到
有很多權益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其實還有一些勞保給付也即將消失
不只未來無法申請一次請領
就連其他的給付也連帶受影響

而勞保費每兩年調高一次的機制
改革後更可能一年調高一次

所以年輕勞工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
也要繳更高的勞保費

到底實際有哪些給付正在消失?
面對這些情況,有沒有因應作法?
又是誰的這些給付是直接被消失的?
該怎麼彌補這些被消失的缺口?

我把整理出來的資訊全部放在這支影片
請記得要看到最後

00:00 勞工正在面對有些給付被消失?
01:07 被消失的三大給付
01:56 至少被消失72萬的保障
03:31 年金沒領完,差額被消失?
05:35 被影響最大的勞工族群
06:08 因應做法
07:35 Q&A時間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臺南市樂齡長者對殯葬禮俗與後事規劃概念之探討

為了解決喪葬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李青騰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樂齡學習中心的長者對於後事規劃、殯葬禮俗、殯葬法規及各項保險請領的自身權益的認知情況,共收集188件有效樣本。問卷以選擇題方式施測,總共27題,題目內容分成民法之遺產繼承規定、保險請領、官方殯葬管理規定、臺灣的殯葬禮俗與習慣等四大部分。問卷結果以描述性統計、庫李信度分析、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樂齡長者最了解的是「臺灣的殯葬禮俗與習慣」,最不了解的是「官方殯葬管理規定」,關於殯葬環保議題答對率最高,答對率最低的是「死亡多久後,要申請死亡登記」。受測者中「女性」答對的比例高於「男性」;然而「教育程度」愈高者,在「遺產繼承」、「公勞保請領」、「生前契

約的認知」及「環保葬」有顯著的了解;「離婚」者對「繼承權」、「壽險受益人」、「生前契約」及「環保葬觀念」比其他婚姻狀況者更為了解,「配偶歿」者對「臺灣的殯葬禮俗與習慣」最了解,「已婚且配偶尚存」者答對率最為穩定。本研究結果建議:因樂齡長者在財產繼承、保險之喪葬補助及殯葬管理規定的知識較為不足,樂齡大學設計課程時可加入相關知識;另外,政府有關單位應加強相關規定的宣導。

勞動實務問題Q&A

為了解決喪葬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沈孟璇,黃超駿 這樣論述:

  被錄取後,又被通知取消錄用,可以要求賠償?   下班後,老闆用line交辦工作,應該算加班吧?   參加公司的活動卻意外受傷,這樣算職業災害嗎?   在漫長的勞工職涯中,與勞動法相關的實務問題,這本書通通告訴你!     謬論一 公司員工5人以下,不須幫勞工加勞健保跟勞退?   A:錯,5人以下的事業單位只是不用投保勞保,但仍需要替員工投保就業保險、健保、提撥勞工退休金。     謬論二 老闆說我適用責任制,所以加班也沒有加班費?   A:不正確,責任制的適用人員須為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工作者,並勞動契約需經地方主管機關核備始能適用責任制。     謬論三 公司裡有符合資遣要件的勞工

,老闆可以任意資遣中高齡或高齡員工?   A:不可以,雇主應就差別待遇之非年齡因素,負舉證責任。     謬論四 公司沒幫勞工加保勞工保險結果發生了職災,所以不能請領職災給付?   A.錯。勞工可依「職業簪害勞工保護法」規定依最低投保薪資申請職業災害失能、死亡補助;再得請領生活津貼、失能生活津貼、器具補助、看護補助或必要之補助,但合計以3年為限。     謬論五    老闆說要將舊制勞退提前結清,但只願意給我一半的錢,這樣可以嗎?   A:不可以。舊制勞退結清條件若低於勞基法第55條規定之條件,將不生結清之效力。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從勞工進入職場開始,

不管是錄用時的最低服務年限、請假的各種規範、結婚生子後的各種補助,到勞工退休的退休金計算等等,都有詳細的案例解說以及圖示。熟讀本書,在漫長的勞工生涯中,您除了可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之外,也可以幫助他人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