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如沐法之春風:陳春生教授榮退論文集 和楊建平的 八百壯士紀實-那485天,我們一起埋鍋造飯的日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稅法各論 - 元照也說明:全體國民均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課稅案件是每年大量反覆發生,. 以獲得國家財政收入,支應國家公共任務之財政需要。在課稅過程中,. 難免發生認事用法不當之情形,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 。

開南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法律碩士在職專班 黃鼎佑所指導 曾福祥的 我國推動數位身分識別證(eID)合憲性之研究 (2019),提出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數位身分識別證、資訊自決、基本權、隱私權、合憲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鄧學良所指導 蔡佳偵的 我國非法移民管理法制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移民執法、移民人權、非法移民、移民行政、行政法五大架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民年金保險中配偶保費繳納義務之檢討則補充:國民年金 保險 ; 柔性強制納保 ; 財產權保障範圍 ; 配偶生活保持義務 ; 婚姻家庭制度保障、 ... 是以本文認為上開規定有違憲之虞而有廢除之必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沐法之春風:陳春生教授榮退論文集

為了解決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國立臺北大學前副校長、前法律學院院長、前法律學系系主任暨前司法院大法官陳春生教授,於二〇一九年榮退,本書編輯委員會特邀集陳春生教授之同僚、友人與門生,共同撰文集結成冊,對其長年以來於法學界於司法實務之貢獻致上敬意。     本書分為自由與制度之憲法維度、行政法總論典範之推移、行政法參照領域之輝映以及能源、環境與自然資源之法制開拓等四大領域,收錄三十六篇論文。各篇論文之研究主題,咸為當代公法學之研究新浪潮,內容涵蓋本土法制以及各國之比較法,對臺灣之法學研究暨司法實務而言,均極具參考價值。

我國推動數位身分識別證(eID)合憲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作者曾福祥 這樣論述: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自1947年5月發行第一個版本後,時至今日已更迭6代,而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業於2019年6月6日由行政院核定。預劃自2020年10月起全面換發為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且將結合自然人憑證功能,取代目前已使用近15年的紙本證件。未來在數位身分識別證版面上公開之個資,將採最小化設計,晶片所儲存的個資與現行紙本身分證相同,將不再儲存其他資訊,另個人的其他隱私資料(如父母及配偶姓名)將加密保護儲存,使用時需當事人同意並輸入自行設定的密碼,並經權責部門申請後始可讀取相關欄位,計畫將遵循個人資料揭露最小、個人隱私保護、個人資訊自主等原則進行研發。然而數位身分識別證就像是

一把可開通個人隱私資料的鑰匙,開啟自然人憑證功能,所串接的服務將是整合健保社福、育兒津貼、通信傳播、就學教學、貿易產業、國民年金、生前契約、車駕籍資料、交通監理、護照簽證、公投連署、防災資料、工商登記、不動產交易、稅務通關及勞保等16類項目。但時至今日卡片的資安管控及侵害隱私的疑慮卻未曾減少,遑論卡片具備無線射頻辨識功能,衍發政府監控人民的質疑聲浪。本文將先探討國內、外身分證制度及數位身分識別證運作原理,接續就戶籍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及電子簽章法分項研究,最後實施合憲性的型式及實質審查,探討本項政策是否有違憲之虞,綜據研究內容,以客觀角度出發,就法律面、政策面及功能面研提爭點及策

進作為,俾取得個人隱私保護與政府公益效能的平衡界線,促進公共政策良性推展。

八百壯士紀實-那485天,我們一起埋鍋造飯的日子

為了解決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作者楊建平 這樣論述:

  485天的抗爭,485天的堅持和團結!   民進黨政府於2016年5月開始執政後,對軍公教進行溯及既往及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之「年金改革」,因而引發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史上首次退休軍公教人員走上街頭的全面抗爭。   退伍軍人們基於「護憲維權」理念,以「捍衛中華民國、恪遵憲政體制;堅持不溯既往、維護軍人尊嚴」為宗旨,並效法八年抗戰初期松滬會戰中,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奮戰精神,成立「八百壯士捍衛權益指揮部」,自民國106 年2 月21 日起在立法院大門口搭設帳棚,進行全面、長期的抗爭。      在這485天埋鍋造飯過程中,「八百壯士」發揮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展現革命軍人

刻苦耐勞、堅持到底的決心與毅力,而後轉型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八百壯士捍衛中華協會」後,繼續承擔責任,為三軍退休袍澤爭取權利。本書忠實紀錄了這一年多來的抗爭歷程,以理性論述和圖文並茂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為中華民國史上首次軍公教警消退休人員走上街頭抗爭,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   本書亦期許在面對國際和兩岸情勢上,能夠理性務實的客觀審視;在年金改革的路上,可以有妥善雙贏的結果,臺灣的發展若能夠不分黨派、不分民族、不分行業彼此團結一心,社會才能和諧,中華民國才能夠真正達到和平!  

我國非法移民管理法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民年金罰配偶違憲的問題,作者蔡佳偵 這樣論述:

臺灣自史前時期起,移民便不斷發生,無論季節更迭、朝代變換,移民依舊堅強地透過各種方式,來臺尋求新的生活。在移民篳路藍縷,尋求生路的過程中,難免與當代統治者之統治行為有所牴觸,該牴觸之行為違反當時社會規範,即為早起非法移民──偷渡犯之起源,逐漸演變成各種非法移民行為與社會問題。隨著兩岸開放與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早期大陸偷渡犯已將近絕跡,接踵而至的卻是越南偷渡犯與新南向政策下的逾期停留、非法打工與賣淫等問題,顯見非法移民議題不單只是嚴格限制或自由開放的是非題,涉及涵蓋範圍廣泛,甚至包含合法入境,因違反我國《就業服務法》之規定,成為失聯移工者。該族群人數自開放「外勞政策」起,年年遞增,迄2018年

已突破 5 萬人,為我國非法移民態樣中,人數最多的一群。在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前提下,一方面接納合法之外來人口,給予合理之人權保障;另一方面管理非法移民,從預防與查察之角度切入,輔以國際人權觀點,不只合法移民擁有人權,非法移民又何嘗不是呢?而國家安全與移民政策間之取捨,都將影響非法移民數額及管理。是以,本文以「基本原理」、「行政組織」、「行政權限」、「行政救濟」、「行政監察」所建構之「行政法五大架構」為主要研究方法,兼採文獻分析法及歷史研究法,探討「我國非法移民管理法制」,是否仍有待改進之處,同時希冀藉由美國、新加坡及韓國等國家,防制非法移民及其管理現況比較,作為日後借鏡。期待未來我國非法移民

之管理,在嚴格執法前提下,兼顧移民人權之保障,並擬定相關預防非法移民之作為,提供具體作法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