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街頭創意:民主台灣的歷史現場 和何明修的 抗爭者:從工廠到到街頭(為什麼要佔領街頭+支離破碎的團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政大教學大綱也說明:... 台灣政治史的相關重要議題,課程內容以時間軸來看,涵蓋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之後,經歷國民政府時期、蔣中正執政時期、蔣經國時期,以迄民主化的台灣;就議題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拓展文教基金會 和左岸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張鈺光所指導 劉士楓的 台糖公司土地及其被占用處理之民事法律研究 (2021),提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營事業土地、台糖公司、被占用土地、無權占有、不當得利、違約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游勝冠所指導 利文曄的 歷史的苦難與救贖:論郭松棻的小說 (2020),提出因為有 民族主義、人道主義、意識形態、歷史性、戰後台灣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解答。

最後網站那些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沒公開的歷史| CitiOrange 公民報橘則補充:1945年對台灣而言,無異是一個時代落幕,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這本「光復與佔領──國民政府對臺灣的軍事接收」書中,將揭開那些過去隱藏在檔案室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街頭創意:民主台灣的歷史現場

為了解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一)召集令(二)爭艷(三)吸睛。   戒嚴時期黨外領導者,常以文宣海報宣傳、號召人民參與運動,就好像「街頭運動召集令」般的,致跟隨者越來越多,如1986年黨外人士以「紀念這個戒嚴日」為名義,請大家告訴大家,519在自家附近樹上、路燈、汽車天線等綁上綠絲帶,並於當天下午5時30分按汽機車喇叭15秒的「519綠色行動」,號召了全國眾多民眾參與;雖然文宣沒有具名,但連續二年運動的無形力量,終於於1987年7月15日宣佈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   解嚴後,街頭運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頭巾、絲帶、看板、海報、大布條和諷刺且有趣的文案;如:台灣第一次出現幾公里

長的大布條,就是在「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遊行上亮相。政黨輪替後,人民上街頭爭取權益不再只喊喊口號而已,年輕人搞創意、加入藝術元素,設計創作吸睛人偶道具,使得街頭抗爭運動好似嘉年華,充滿了熱鬧氛圍和趣味性。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Game : 雨港基隆
主機 : PC
遊戲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ainyKeelung

簡介
時間是1945年──
那一年,二次大戰結束。
那一年,大東亞戰爭結束。
那一年,對日抗戰結束。
那一年,台灣的殖民政權結束。
那一年的十月,國民政府派軍接收台灣的那一天,相信這塊土地終於被祖國「光復」的幾十萬人民湧上街頭與港口,只為迎接「自己人」前來領頭。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
那一天他們歡天喜地放鞭炮迎入大門的,只是另一個殖民政權。
也為自己迎來了一場,勢必發生的大屠殺。

故事的主角李肇維,是個曾經在日本讀書的台灣青年。
他在青梅竹馬經營的茶坊裡,擔任櫃臺的小員工。
在學生時匆然一遇,台日混血女房東所管理的公寓裡,與弟弟同租一個小套房。
雖然沒有成就什麼大事,但他過著平靜的生活。
直到光復的那一刻──

行蹤神秘,但對布袋戲完全著迷的中國少女,為李肇維帶來了全新的文化觀點。
中國的文化,台灣的文化,日本的文化,三種曾經彼此敵對的文化,以他為中心,開始碰撞、溝通、互動與諒解。
然後,被時代碾碎!

1945十月,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1947三月,國民政府血洗台灣。
我們相遇。我們分離。
我們相愛。我們對敵。
我們只是為了平靜地活下去。
只是想要在那名為「228」的小小戰爭裡,不至於被時代碾碎而已。

這是台灣人從來不被允許去瞭解的一段歷史。
這是所有人都無法獲得幸福的一段故事。
這是台灣人的故事。
這是人的故事。

Facebook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bailongstudio
Twitch直播台 : http://www.twitch.tv/bailongstudio

台糖公司土地及其被占用處理之民事法律研究

為了解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作者劉士楓 這樣論述:

我國經濟部國營事業所屬台糖公司,其所有的龐大土地資產如何維護管理並排除土地上的無權占有人,一直為重要課題。本論文首先探討台糖公司土地起源與其歷史沿革,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探討台灣糖業的起源,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如何將台灣織入世界的經濟網絡,以及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如何啟蒙台灣糖業。日治時期以後,臺灣總督府進行全面性的地籍測量,列冊管理土地並釐清土地所有權屬後,透過公權力及頒布法令取得土地,並引進日本資本發展糖業,探討此時期形成規模的台灣糖業及土地面積。第二部分所探討的則是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並創設國營事業體系,探討資委會與長官公署兩者因接收政策及理念的不同,導致雙方在接收台灣糖業資源

時產生爭奪,並整理出台糖公司土地登記為公私有之論點。而台糖公司接收土地後被占用處理情形,並整理常見的訴訟案例,研究被告占用土地原因,以及法院作出判決之理由,提出學理評析與建議,供國營事業體系處理被占用土地時參考。

抗爭者:從工廠到到街頭(為什麼要佔領街頭+支離破碎的團結)

為了解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作者何明修 這樣論述:

抗爭者,他們如何消極抵抗,又為何站上街頭?   抗爭,誰說只能有一種形式?   除了英雄般的勇武抵抗,是否還有其他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而這些行動,對台港公民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這些抗爭者在行動當下並未意識到,自己會對未來造成怎樣的改變。   兩書田野及理論並行,一方面透過個人的生命史,描繪出抗爭者更立體的樣貌;一方面藉由發生在島嶼上的抵抗故事,為社會運動理論注入本土的在地觀點。   +++   【為什麼要佔領街頭?】   走上街頭,並不是認為自己有可能贏   而是感受到威脅。擔心自己若不行動,將會失去某些更重要的東西   佔領,是台灣與香港2014年的關鍵字;在這一年

之後,也成了兩地公民社會的抗爭意象。在這一年的年初、年末,兩座命運相似卻又不同的島嶼,不約而同地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2014年3月18日到4月10日,台灣出現一場長達24天的佔領立法院行動,爭議的焦點是將大幅開放台灣與中國雙邊投資與移民的服貿協議。由於一位花店老闆的捐贈,媒體使用「太陽花學運」來稱呼這場受到全國與國際關注的抗爭行動。   該年稍晚,香港也出現了一場密切相關的抗議。9月26日,香港學生黃之鋒帶著群眾衝入立法會大樓與行政長官辦公大樓之間的空地,隨即有上百名參與者跟著加入這場「重奪公民廣場」行動。9月28日下午,警察開始投擲催淚彈,但卻引發更多香港市民站出來聲援,最後

形成了金鐘、銅鑼灣與旺角的佔領地,正式宣告雨傘運動的登場。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當時是香港回歸中國主權後,規模最大的抗爭行動。   台灣與香港在這兩場運動之後都經歷了重大的政治與社會變遷,更多的社會運動登場,並且蔓延至新的議題;許多年輕人決定參與政治,他們成立新的政黨,並且投身於選舉。2016年5月,台灣出現了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取得總統大位與立法院多數,首度完全執政。在雨傘運動之後的香港,儘管有不少運動參與者被判刑入獄,但追求獨立的呼聲也首度公然躍上檯面。   2019年6月9日,100萬香港人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修正,「反送中」運動登場,之後幾乎每週都有大型集會行動,截至11月24日

區議會選舉為止,這場反送中運動已經轟轟烈烈持續了168天,規模遠超過五年前為期79天的雨傘運動。儘管香港政府已經在9月4日正式宣告撤回逃犯條例,但香港人民的抗爭仍未止息。後續發展?尚未可知。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都屬於一種罕見的社會運動類型,其特點在於未預期的爆發、大規模而且密集的參與、有深遠影響的後果。社會學家認為,某些特殊的抗爭事件,在行動當下或許成敗未知,但若由後見之明觀之,這些事件將會徹底扭轉既有的政治格局,開啟前所未有的行動可能性。他們將其稱為「翻轉歷史的抗爭」。   發生於台灣與香港的這三場運動,更有其社會脈絡下的特殊之處。華人文化向來服從政治權威,為何會上演這般高度衝擊性

群眾抗爭?這幾場抗爭的成功機率幾乎為零,兩地參與者為何會參與一場看似不可能成功的行動?公民團體與政治人物都在這幾場抗爭中被邊緣化,太陽花與雨傘的運動領導者甚至是學生,我們要如何解釋這種不尋常的運動領導者?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行動,究竟是如何產生,並且長期維繫?   本書田野及理論並行,一方面透過一百多次的訪談,試圖描繪運動參與者的所言所行,賦予這幾場近年來對台港兩地造成巨大影響的抗爭運動,更立體的樣貌。另一方面則試圖就社會運動研究者的角度,解釋台灣與香港幾場翻轉歷史的抗爭之起源、過程與後果。   【支離破碎的團結】   台灣到底有沒有貨真價實的勞工運動?台灣的勞工是否存在階級意識?   20

16年6月24日,華航空服員為爭取合理的勞動條件發動罷工,結果資方徹底讓步;7月19日,因反對政府不願落實真正的週休二日,勞工團體發動絕食抗議,各大媒體工會史無前例發動串聯……接連兩起勞工抗爭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我們彷彿看到台灣勞工意識的覺醒,勞工們終於站出來,討回自己應有的權益。   然而,情況真的是如此嗎?   2014年太陽花運動,反對的是未來可能衝擊六百多萬服務業勞工的服貿協定,但全國性工會卻在這場重大的抗爭中缺席了;佔領立法院民眾的訴求有捍衛民主、堅持程序正義、反對中國併吞、反對自由貿易……為什麼鮮少聽到來自基層勞動者的聲音?為什麼太陽花運動不是一場勞工運動?   或者,我們該問

的是:台灣的勞工是否具有團結一致的「階級意識」?勞工的抵抗除了英雄般的勇武抗爭,是否還有其他的形式?的確,比起階級認同,台灣的勞工更加在意族群、黨派等其他身分,汲汲營營地追求與這些身分相關的利益。不過這不表示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壓迫情境。在漫長的歷史中,台灣的勞工只是通常選擇以較隱蔽的抵抗方式,設法改善自己的處境。   本書的主角是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書中記錄了他們超過半世紀的發展軌跡。中油跟台糖是兩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在日治時期分別是帝國海軍與私人財閥所掌控,卻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一夕成為國營企業,也意外成為國民黨佈署黨工和情治人員的重點單位;在原本的勞資關係之外,工廠內部儼然呈現黨國體

制縮影,以及複雜的族群政治關係,勞工們因而採取各式各樣的抵抗策略,從激進的革命起義,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禮如儀、瑣碎協商。另一方面,工廠外在這段時期則經歷了反共、美援、經濟結構的變革、政治上的民主化、社會運動的興起與轉型,這些重要的歷史階段也對勞工的抵抗和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國營事業勞工就是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抵抗方式中,展現出自身的能動性,進而創造自己的歷史。   一部關於國營事業勞工的歷史考察當然不能宣稱涵蓋其他類型的勞工,但透過他們的故事,一方面呈現台灣勞工抗爭史的縮影;另一方面,也藉由深入考察本土的經驗個案,提出更具包容性的「勞工階級形構」理論。   台灣勞工向來給人安份

認命的印象,「愛拚才會贏」、「黑手變頭家」是傳統台灣勞工的典型,彷彿勞工們並沒有意識到、也不在乎自己的權利;甚至還因此間接縱容了統治者、資本家的剝削。本書以社會學角度,重新認識台灣國營事業勞工,以及他們是如何在一種被稱為「支離破碎的團結」情境下,形成自己的階級意識。   作者簡介 何明修   1973年出生於台北市西門町,2000年取得台大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南華大學、中山大學,現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勞工與環境議題,著有《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

運傳奇》、《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社會運動概論》,編有《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為什麼要佔領街頭?】 自 序 導 論 第一章 佔領之前 第二章 機會、威脅與對峙 第三章 臨機應變 第四章 佔領過後 第五章 關於佔領的想像 第六章 香港的時代革命 附錄一 深度訪談 附錄二 抗議事件分析的方法論 註釋 【支離破碎的團結】 序 言 導 論 尋找台灣勞工的抵抗 第一章 族群的政治:新殖民主義與革命起義 第二章 黨派的政治:黨國體制的動員與行禮如儀 第三章 職位的政治:適得其反的內部

勞動市場改革 第四章 兼差打工與瑣碎的協商 第五章 勞工運動的登場:社會運動型工會 第六章 勞工運動的轉型:經濟型工會 結 論 激進階級政治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制度、團結與抵抗 年 表 注 釋

歷史的苦難與救贖:論郭松棻的小說

為了解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問題,作者利文曄 這樣論述:

本文試圖以現實主義的框架,討論郭松棻的《驚婚》。此處所謂現實主義,是作為典範的意義來理解。也就是說,以人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作為分析的主軸,觀察郭松棻的小說如何反映台灣政治現實,郭松棻又如何將他在1970年代間逐漸確立的人道主義關懷,表現在小說之中。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面對日本留下的種種措施和文化,國民政府試圖藉著掌控警政和建立保甲制度,同時施行語言政策,在政治以及文化意識上建立一個新的共同體。不過一方面警政體制的腐敗,與及1946年爆發的奴化論戰,使得本省人原先對國民政府的好感一落千丈。同時面對語言斲傷,經濟民生、治安都快速崩壞。對國民政府的不滿,累積到1947年終於爆發二二八事

件,形成人民與政府的全面對立。不過,國民政府並沒有掌握與人民修復關係的黃金時間,反而透過輿論將二二八事件的起因操作為共匪、日本餘黨謀亂,以及本/外省人之間的分裂。省籍對立的狀況一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才終於有機會被正視。 對國民黨的專斷威權心生不滿的知識分子,也同樣受到思想和言論自由的禁制與戕害。郭松棻眼看上一輩的知識分子掌持自由主義大旗,對於政治現實卻毫無著力,出國時又受到美國反戰思潮和學運的刺激,便開始投身左翼理論以及政治運動。從沙特與卡謬存在主義哲學的比較到保釣運動,他在1970年代發表的一連串文章,可以明顯看出他的關懷對象逐漸聚焦。尤其往往被視為是立場悖反的幾篇文章,左批共產主義右打

自由主義,更凸顯出他所關注的對象是在意識形態對峙下深受其難的人民。本文稱其為「歷史的人道主義」,在此時於焉成形。在1980年代初期發表的幾篇題組形式的小說,都更加顯著地表現出郭松棻對各種思想和主義的看法。比起宣揚特定政治意識形態,郭松棻著力描繪人們在威權體制下的心靈及認知。國民黨對政治場域進行全面掌控的結果,是知識分子被排除在政治之外,郭松棻筆下的人物對於事件的觀點也因此都呈現去政治化的狀態,或者是遲來的理解。 在《驚婚》中,郭松棻更進一步,展現出尋求救贖的強烈意圖。我將整個過程分為三個層次來討論:其一是認識苦難的歷史性,個人的苦難即是歷史的苦難;其二是個人展現出能動性的可能;其三是認識到「

自身」也同樣處於歷史苦難的一環。這三個層次扣合了我對郭松棻「歷史的人道主義」的定位,也指出了詮釋《驚婚》的一個完整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