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投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外幣投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威光寫的 期貨與選擇權:金融創新個案(2版) 和施昇輝的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限量簽名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外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也說明:儲藏外幣有一定的風險。假如一個貨幣流通到外國的話,其流通率會降低,在它的官方流通地區內它的數量就會減少。這樣的話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陸書局 和今周刊所出版 。

明新科技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淑瑛所指導 湯美淑的 失能險認知、購買意願與投資行為之探討 (2020),提出外幣投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失能險認知、購買意願、投資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鍾經樊所指導 張廷碩的 以 Hull-White 模型計算美元零息可贖回債券風險值 (2020),提出因為有 Hull-White模型、零息可贖回債券、風險值、歷史模擬法、回溯測試的重點而找出了 外幣投資的解答。

最後網站泰加或暫停為現有的士客戶續保減輕被停止外幣投資帶來潛在損失則補充:保監局審慎檢視保險公司資本結構及償付能力保障投保人. 對於保監局要求泰加保險提供外幣投資的資料,保監局發言人指出保監局一直以嚴謹的態度確保保險公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外幣投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期貨與選擇權:金融創新個案(2版)

為了解決外幣投資的問題,作者陳威光 這樣論述:

  一、淺顯易讀   作者積 30 年的教學經驗,以口語方式撰寫本書,避免繁複的數學,使初學 者能很快地進入期貨與選擇權領域,並吸收其精華。同時,本書儘量舉本土選擇 權、期貨及結構型商品為例,使讀者能透過實際商品而更加了解課程內容。   二、內容豐富   本書內容豐富,包括大部分期貨與選擇的相關子題,包括,衍生性商品介 紹、選擇權的價格、買權賣權等價關係、B-S 定價公式、波動度指數 VIX、選擇權 交易策略、股價指數選擇權及外匯選擇權、期貨定價、期貨交易策略、價指數期 貨、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台灣期貨市場等。另外還包括遠期契約、交換契約、 蒙地卡羅模擬及二項式定價法等   三、金融創

新個案   本書第 19 章選取 10 個常見的金融創新商品,並探討產品推出的背景、對發行者及投資者的好處及風險、產品損益報酬圖形、商品拆解及評價等,使學生能從產品了解理論的應用。產品包括 TRF、雙元外幣投資組合、保本型共同基金、槓桿型與反向型 ETF、牛熊證及展延型牛熊證、可轉換公司債、富邦 VIX ETF、安聯掩護性買權策略收益成長基金、指數投資證券 ETN 及股票連結債券 ELN。   四、測驗題   本書在每一章的習作加附測驗題,以幫助初學者釐清觀念,也可作為任課老師考題之用。   五、評價軟體   本書附「選擇權評價及交易策略軟體」,藉著此軟體讀者可以很快地求出認購權證、股票選

擇權、指數選擇權、外匯選擇權、期貨選擇權之價格,以及隱含波幅、delta、gamma、vega、theta、rho 等避險參數。另外也可以利用二項式評價法及蒙地卡羅模擬法求出選擇權價格。   六、交易策略繪圖   本書所附的軟體,包括各種選擇權交易策略的損益繪圖,讀者可以藉由此功能,熟悉選擇權的各種交易策略及其損益圖形。  

外幣投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投資根本就是賭博?!我們一直以來都在投機?】

相信大家都有買彩票的經驗,
即使你自己沒有,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朋友。
但是買彩票這件事情,
一定會中獎嗎?
不一定,
那既然不一定會中獎,
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還是會去買呢?
因為很多人相信,
總有一天他們一定會中獎的!
這樣的話,
正在投資的你,
投資了一家公司之後,
是不是也在期待這家公司可以好好的做,
然後幫你賺更多的錢?
但是這家公司一定會賺錢嗎?
這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會倒閉虧錢呢?
兩者都有可能。
這樣看來,
投資和賭博這兩件事,
都是在買一個未來的可能性,
所以投資根本就是在賭博?!
這個影片會告訴你,
投資和賭博之間的關係,
以及如何利用賭博思維幫助我們去判斷投資的決定。
.
影片概括:
01:55 為什麼投資等於賭博
02:40 投資和賭博区别是什么
03:29 聰明的賭博和笨蛋的賭博
04:49 賭和不賭的差別
05:51 懂得賭博的本質如何幫助判斷
07:37 改變了我的人生策略
08:15 風險和回報
09:29 如何靠賭博思維賺到錢
.
❗免責聲明❗
本影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影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想要了解或購買《教练, 我想学投资》,請點擊以下鏈接
https://bit.ly/3vBe5a6
.
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富途Futu moomoo​​ 開戶入金
送價值110美金重磅福利【免費股票】【現金卷】【一世0佣金】
點擊鏈接查看富途MooMoo開戶福利完整詳情 👉🏻 https://bit.ly/2TWumJM

註冊:
新加坡居民
https://bit.ly/3DHunmU
美国居民
https://bit.ly/3s02Yaw
香港&大陆居民:
https://bit.ly/2VmquSX
.
Finspark 人才招聘链接:https://bit.ly/SSS-join-us
.
👇更多相關影片👇
✔️ 最後預警,2021股市泡沫來了!投資者來得及逃過一劫嗎?
https://bit.ly/3yzTy7X

✔️ 馬來西亞政府花費5千億,卻出現舉白旗活動!幾千億到底花在哪裡?
https://bit.ly/3jy67u7

✔️ 最新賺錢方法2021:8種在家增加收入的方法!在家賺錢每月多賺五位數!
https://bit.ly/3ApzBBw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fbsparkliang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youtubesparkliang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instagramsparkliang

⚡Facebook群组: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Facebook群组:Moomoo 股票交易交流群
https://bit.ly/3jDVF4m

⚡Facebook群组:eToro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投資 #風險管理 #投資回報率

失能險認知、購買意願與投資行為之探討

為了解決外幣投資的問題,作者湯美淑 這樣論述:

摘 要人口快速進入老年化社會,未來台灣於2026年會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型態。國人的平均壽命延長,架構完善的長期照護機構是政府未來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保險公司因察覺人口結構改變,看出長期照護險未來的商機,進而推出失能保險,消費者透過商業保險的規劃讓未來因疾病或意外造成失能無法工作之財務風險轉嫁。本文探討消費者對失能險認知程度及購買意願,並探討投資行為與購買失能險之相關性,藉此了解未來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購買意願,有助於各大保險公司行銷人員更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與屬性。本文以問卷收集資料,共回收256份,運用T檢定及變異數分析,經T檢定實證發現消費者有購買及無購買失能險其對失能險認知、購買意

願均具有差異性且具顯著性,投資行為中,購買失能險者其債劵與外幣投資時間較長。未購買失能險者,大部分的資金放在定存及房地產,顯示未購買失能險者其投資行為較保守。由變異數分析得知,投資會因年齡不同其投資行為有所差異、教育程度與收入越高,對失能險購買意願越高,個人平均月收入、平均月支出費用,都具有相關性。關鍵詞:失能險認知、購買意願、投資行為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限量簽名版)

為了解決外幣投資的問題,作者施昇輝 這樣論述:

第一人生,我們努力求學成長,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或多或少壓抑了年少夢想; 第二人生,我們為家庭、為事業四處奔走拚搏,肩上扛著拋卸不下的甜蜜負荷; 第三人生,終於不必再做「該做」的事,只要盡情揮灑「想做」的事就好。 從今以後,終於能為自己而活。 50+大好時光,你想好怎麼過了嗎?   當壽命愈來愈長,年金制度卻愈來愈靠不住,   退休後,如何活得自在又精采?   這一次,暢銷財經作家施昇輝不只教你管理有形的金錢,更教你管理無形的情感關係、人生閱歷、學習熱情,幫助你拆解第三人生常見的三大問題,打造豐富愉悅的老後。   /如何不窮?/   樂活大叔說──   ‧退休後的財務像一杯水,千

萬別不知節制,也別捨不得喝。只要靠兩檔ETF穩穩領股息,就能確保第三人生的安心泉源。   ‧別為子女留太多錢。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要懂得「養老防兒」。偶爾請客吃飯,剩下的放寬心,相信孩子能過得好。   /如何不病?/   樂活大叔說──   ‧不必追求「非常健康」。年紀大了,身體器官終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如果一發現小毛病就惶惶不可終日,反而無益身心。   ‧大叔大嬸健身去!重訓不是為了練成魔鬼終結者,而是養成未來的樂活資本。持續做下去,才能預約更美好的老後。   /如何不無聊?/   樂活大叔說──   ‧找個夢想或興趣,努力持續吧!若跟不上時代,每一天都將宛如「封城」。   ‧有些冒

險不必鼓起勇氣,去聽一場可能聽不懂的演講,看一場可能看不懂的電影,說不定也能發現日常中的驚奇藍海。   漫長路上,你已收獲了無盡美好,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禮物。   從今開始,讓我們一一細數人生,重拾生命中的火花,再造精彩。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各界好評|江育誠(前嘉裕西服副董事長)、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陶傳正(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作者簡介 施昇輝   一九六〇年生於台北,畢業自台大商學系。曾任職雜誌業、百貨業及證券業,目前身兼專職投資人與暢銷作家的身分。   這是他的第

十三本書,除了有八本寫理財之外,還有三本寫人生,一本寫電影,一本寫旅遊,可謂既多產又多元的斜槓作家。   媒體向來形容他是「理財達人」,他卻更喜歡別人稱他為「樂活大叔」,其溫暖、正向的人生態度廣受讀者熱烈青睞。近年來更致力於透過書寫、演說等方式,分享對第三人生的深刻見解。   他認為,走過了為家人、為將來努力打拚的前半生後,第三人生就該真正為自己而活。樂活的意義不只在於遊山玩水或豐衣足食,只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就能擁抱「不窮、不病、不無聊」的快意人生。   ●今周刊網站:第三人生任我行(同步轉載於臉書粉絲專頁「幸福熟齡」)   ●個人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一張全票,靠走道」  

 ●方格子付費訂閱網站:小資幸福講堂   Part1 關於生活──我的50+自在樂活提案 01  你的50+生活準備好了嗎? 02  你的第三人生,有幾個「第一次」? 03  勇敢離開舒適圈,發掘你的不老魂! 04  去聽一場可能聽不懂的演講吧! 05  你每天都有「行程」嗎? 06  現在,我是用「分享」來貢獻社會 07  防疫期間,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 08  你確定能一個人過日子嗎? 09  老伴啊,明天吃素喔! 10  你要選擇牽掛?還是孤獨? 11  開心祝福子女結婚吧! 12  常在臉書互動,告訴朋友你很好 13  值得交的新朋友,就認真交;不值得交的老朋友,就斷捨離 14  我

和李崗一路耍心機的古巴之旅 15  常常出國旅遊,就是樂活嗎? 16  情願細細品味,也不要走馬看花 17  跟團旅行不該再追求CP值 18  與好友露營,人生一大樂   Part2 關於理財──正確「錢」意識,人生更有意思 01  老了,對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 02  第三人生還需要追求複利效果嗎? 03  退休後,到底該不該賺錢? 04  每天在股市殺進殺出,可能會成為健康的殺手 05  股災來臨時,該抱現金?還是該抱股票? 06  買股票,有可能穩賺不賠嗎? 07  該追求比0050、0056更好的ETF嗎? 08  外幣投資是必要的嗎? 09  把套牢N年的股票斷捨離   Part3

關於學習──第三人生,別害怕新陳代謝 01  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學到精 02  重返校園,圓夢啟程 03  你給自己的第三人生打幾分? 04  戲劇治療課的神奇之旅 05  要欣賞年輕人的創意,更該好好學習 06  一日臨演現場拍攝記 07  不會上網,未來的人生將宛若封城 08  難道已經沒有真人在賣票了嗎? 09  找機會,讓自己充滿學習的熱情 10  大叔、大嬸健身去! 11  持續,就已經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了 12  重訓一年多後,終於破解了我的三大迷思   推薦序 若愚原來是大智:我讀施昇輝《不窮不病不無聊》   老友施昇輝是我心目中的「最佳東山再起選手」(the bes

t comeback player),我指的是他峰迴路轉的人生經營。   四十四歲遭逢人生亂流「被失業」,他成為前途茫茫的徬徨中年,試著買股票賺錢,卻差點賠掉積蓄。有一天他突然體悟了一種不貪心的「投資心法」,以清楚的紀律重新進行投資,終於「只買一支股,勝過18%」,找到了自己的理財節奏,也成功地重新找回安穩的營生手段及樂觀的生活自信(連帶的,還找回了一個從心所欲的樂活人生)。   但故事的曲折高潮還不在這裡,二〇一二年,他把這個投資心法寫成專書分享給大家,不料(我猜作者自己可能也沒料到)竟觸動了許多不曾投資股票的讀者大眾,幾年內,他成為台灣近年最暢銷也最受歡迎的「理財作家」,演講、訪問的邀

約不斷,甚至激起了社會上投資ETF的熱潮,影響力不可等閒視之。   如果容許我動用「後見之明」來為我的老友所引發的社會現象做個詮釋,分析他的作品大獲人心的原因,我會說,作者是個有智慧之人,他的投資態度「樂觀寬厚,不忮不求」,承認自己沒有過人的選股能力,所以甘於採用「被動型投資」的ETF,嚴守進與出的紀律,收取穩定但「不超過」的利益;不用「加法投資」而用減法,不為短線追逐而憂煩苦勞,而是掌握大方向,放鬆心情,減少不必要的動作。他的投資態度與方法,套上施昇輝愛用的電影比喻(我這位老友是位看過五千部電影的超級影迷),我可以說它是:《奇愛博士:我如何學會停止憂慮,轉愛0050》。   選擇指數股票

型基金的0050(後來又加上0056),這本來只是個人的投資選擇,但施昇輝卻找到一種與大眾分享的溝通策略,他不像其他理財作家炫耀自己的高明眼光與聰明操作,暗示自己有獨到秘訣,相反的,他承認自己的愚昧,也承認投資活動的艱難本質。你不一定都能買低賣高,還很可能會套牢,但他說:「那就套好套滿。」你會急著想出比別人聰明的辦法,常常就做得太急或太多,所以他說:「不要相信腦袋。」   作者的理財心法幾乎都是基本概念,也都是老生常談,像個人投資者如果要購買股票,最好是買ETF,這句話股神巴菲特老早就說過了,但很多股民仍然不信邪地「追高殺低」,只希望自己能夠是個聰明的例外,施昇輝的溝通策略打破了這個心結,他

讓不敢冒險的投資人理解有限風險的概念;讓急躁的投資人理解「佛系投資」的意義;讓眾多讀者或聽眾找到了一個安心、明確且聽得懂的理財之道,我猜想這是他掀起巨大風暴的原因。   如果作者成功的原因是出於某種智慧,投資成功是他的理財智慧(選擇適才適性的方法與標的),著作暢銷是他的溝通智慧(其實很聰明卻裝作很笨),我其實是連帶的想知道他在其他領域的判斷與建議,事實上,施昇輝老早也從理財寫作中跳出來,涉足了電影、旅行、樂活人生的種種議題。理財題目其實不用寫了,寫來寫去不就是0050和0056嗎?   施昇輝的這本新書就是寫退休生活,也就是所謂的「第三人生」。他標舉退休生活的目標叫作「不窮、不病、不無聊」

,這句話我讀了非常佩服,平凡幾個字卻說到了很有內容的境界,也同時指出了幾個重要功課。你要「不窮」,得有一點理財的準備;要「不病」,得有健身的習慣;要「不無聊」,得有些生活安排。當中書裡頭說得更多,舉了各式各樣有趣的例子,讓你感覺無限嚮往,原來退休並不是人生賽事的終結(你以為要進入「垃圾時間」了嗎?),而是另一個無限寬廣、多彩多姿的主戲正要開場…… 詹宏志 (本文作者為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作者序 誰說只有窮,才會成為下流老人?   一般人對我的認知,應該是「暢銷財經作家」,但我比較喜歡我的另一個稱謂:「樂活大叔」。   「大叔」指的是年紀稍長的男人,我當之

無愧,畢竟已經年屆六十,早就開始在過「第三人生」。但前面的形容詞是「樂活」,而非「財經」「投資」,或「理財」,因為我希望分享的是「人生態度」,而不是「賺錢方法」。   大多數人把五十歲之後的人生稱為「人生下半場」,但我卻認為過度消極,好像在等待球賽計時器的倒數,告訴你時間愈來愈少。現在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我們不該等待結束,而該有更積極的期待,所以我喜歡用「第三人生」來稱呼這個人生時期。   我把求學階段稱為「第一人生」,就業階段則為「第二人生」,自職場退休、且完成子女教養責任,就進入了「第三人生」。這時,大家應該都還身強體健,或許能持續開創嶄新的生活,真正做到為自己而活。接下來,可能還有「

第四人生」「第五人生」「第N人生」,也未可知,這樣不是就能一直活在希望中嗎?   第三人生的課題主要圍繞在「金錢」「健康」「生活」三個面向,但三者絕無優先順序,而是環環相扣。沒有錢,當然焦慮,一定影響健康,讓生活很難安心;沒有健康,一定影響生活,龐大的醫療費用也會讓錢愈來愈少;如果生活了無樂趣,再多的錢、再健康的身體,也只是行屍走肉。   因此我認為只有在金錢上「不窮」、在健康上「不病」、在生活上「不無聊」──三者缺一不可,才不會變成下流老人。   身為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以下將透過六部電影,分享我如何經營「不窮、不病、不無聊」的第三人生。   一、《華爾街之狼》   《華

爾街之狼》(二〇一三)改編自美國傳奇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Jordan Belfort)自傳,描述其在華爾街發跡,最終入獄的瘋狂一生。   進入第三人生,絕對不可以是視錢如命的「華爾街之狼」。此時還是應該要賺錢,但不該「努力」賺錢。很多人形容退休後的積蓄像一杯水,有人不敢喝(非常節儉),結果水剩很多,人卻走了,好可惜!有人大口喝(盡情享受),結果水喝光了,人卻還活著,那就太可憐了!但如果每年都能有水流入(錢能進帳),就不必擔心喝水(花錢)的問題了,不是嗎?   不過,第三人生要追求的是「確定」的收入,而不該是「期望」的收入。前者來自於每年都有穩定配息、且大到不會倒的公司所配發的「股息」,

後者則是追求買賣股票的「價差」。前者確定可以增加水量,後者的話,一不小心還會把水打翻呢!   二、《高年級實習生》   《高年級實習生》(二〇一五)描述一位老年退休男子,應徵成為新創公司的實習生,與年輕的CEO之間相互帶來正面的影響。   進入第三人生,絕對不該妄自菲薄,認為自己已是無法再做出任何貢獻的無用之人。雖然創意、活力不如年輕人,但當年在職場上所累積的工作經驗、危機處理能力,甚至人際網路,都可以讓自己和片中的男主角勞勃.狄尼洛一樣,找回自信與肯定。   但也不能倚老賣老、拒絕改變,反而更該認真學習,才能跟上這個世界快速變化的腳步。舉例來說,當你不具備使用電腦或網路等基本能力時,很

可能就會讓生活完全停擺,然後造成像勞勃.狄尼洛在任職初期一樣的極度挫敗。   三、《一路玩到掛》   《一路玩到掛》(二〇〇七)講述兩位癌末病患無畏死亡,決心在剩下的日子裡盡情揮灑生命,相偕實踐夢想。   進入第三人生,只要經濟狀況無虞、子女均已長大成人,應該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從事自己持續在進行,或是現在才有空發展的興趣,甚至一圓過去因現實考量而不得不放棄的夢想。   大多數人會把旅行當作第三人生的生活重心,這當然很好,但難道「樂活」就只能和「旅行」畫上等號嗎?其實,只要對任何新事物保持探索的好奇心,就會和旅行一樣,成為一趟充滿驚奇的有趣旅程。例如我五十八歲時去念了台藝大電影系,一方面圓了

我年少的夢,二方面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讓生命洋溢著滿滿的活力。   四、《三個傻瓜》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二〇〇九)的劇情主軸為三位好友的真摯情誼。三人結識於大學時代,在各自面臨困難的關頭,始終互相鼓勵、患難與共。   朋友絕對是第三人生最重要的生活支柱,而且他們和家人最大的不同,是自己享有選擇權,你可以離開生活理念已經南轅北轍的老朋友,也可以積極結交能讓生活更豐富的新朋友。   不要吝於在臉書上貼文或按讚,這樣至少可以讓朋友放心你還健在,也過得很好。對老朋友,千萬不要說「改天再見」,因為很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老朋友終會漸漸凋零,所以結交新朋友更顯重要,特別是要多認識年輕

人,才有機會永保青春。結交新朋友最容易的管道,一是參加旅行團,二是共同學習。此外,交朋友務必要用心,甚至不妨花點「心機」努力建立友誼。   五、《飲食男女》   這部由李安執導、一九九四年上映的電影,劇情圍繞著一位退休男子與三位女兒,呈現兩代家庭間的衝突與親情。   我最不喜歡大家將「做自己」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因為即使到了該適時放手的第三人生,只要有家人,不管是父母、子女、另一半,你都永遠會牽掛他們。   此外,每個人都有可能和片中男主角郎雄一樣,成為沒有另一半的人。某次演講現場,我問所有男聽眾:「會用洗衣機的請舉手。」正如我所料,只有一半的人舉手。喪偶之後,你是否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將成為現實上不得不正視的問題,無論是先生或太太皆然。   對於父母,不要只有重要節日才相聚,只要有時間就該去探視,我們一定要有「見一次少一次」的心理準備。對於子女,不該過度保護,或想盡辦法留遺產給他們,而應該要相信他們具有足夠的生存能力與專業。   六、《魔鬼終結者》   提到《魔鬼終結者》(一九八四)這部科幻動作片,大多數人首先浮現腦海的,想必是男主角阿諾.史瓦辛格所飾演的人型機器人──不僅無堅不摧,更擁有一身完美的肌肉線條。   我本來很排斥到了花甲之年去做重訓,以為會把自己練成阿諾史瓦辛格,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經過擔任健身教練的女兒解釋,以及自己親身實證後,才真正了解到,重訓是在

加強熟齡男女的肌力和肌耐力,讓我們不易摔倒,即使摔倒也不會太嚴重,這也呼應了第三人生最重要的「預防重於治療」觀念。專業的教練指導,遠勝過自主訓練,因為後者有可能因為錯誤的施力而導致運動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我們應該永遠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可能非常漫長,也可能隨時結束的第三人生,千萬不要無所事事,任由時間流逝,當然也該避免最後徒留很多遺憾。   只要能做到「不窮、不病、不無聊」,就一定可以擁有精彩的第三人生,絕對不會出現在下流老人的行列中,就讓我們用這七個字來彼此共勉吧!   〈老了,對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老了之後,對錢能看開的人,應該都是經濟無虞的人。但對錢看不開的人,可

能很有錢,也可能沒有錢。 我的基本態度是先善待自己,行有餘力再為子女著想,但很多人卻反過來,事事先想到子女,剩下的才給自己。 我應該算是經濟無虞,但還不算是有錢人。在子女念大學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他們的學費到大學畢業,以後要念研究所,甚至要出國繼續深造,請自己想辦法。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我又跟他們說,我也不會資助他們創業,如果真的想創業,還是請自己想辦法。 很多父母狠不下心,怕子女吃苦受罪,所以想盡可能留很多錢給他們。我認為愈擔心子女,他們就愈無法獨立。他們的人生還很漫長,我們不可能陪伴一輩子,所以強迫他們早一點建立足以養活自己的能力,才是做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我不會幫子女出大錢,平常

卻很樂意出點小錢,譬如全家人出去聚餐,或者和其中一位子女吃飯,都一定是我買單。很多人認為,養育子女這麼多年,是時候輪到他們出錢請父母吃飯。我反而認為,只要我請客,子女應該會非常樂意與父母吃飯,但要子女出錢,或許他們基於經濟考量,反而會降低與父母見面的意願。 對於某些大錢,我也會願意出,譬如幫子女投保二十年期的終身醫療險。只要我還活著,就會幫他們繳保費;一旦我不在了,之後的保費就由他們繼續繳(這樣不知道可否保證他們會孝順我二十年?)此外,子女若要買房,我會資助他們頭期款的一小部分,但絕對不可能是全額。 別太期待子女的報答。現在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他們能養活自己都很不容易了,只要不跟你伸手要錢已

屬萬幸。所以我建議為人父母者,不要強求孝親費了。 和子女在金錢方面「劃清界線」後,就可以開心花錢了。而且在投資理財上也可以相對保守,因為這時已經不需要再積極努力賺錢。

以 Hull-White 模型計算美元零息可贖回債券風險值

為了解決外幣投資的問題,作者張廷碩 這樣論述:

本文利用市場 swaption 波動度校正出 Hull-White 單因子利率模型的均速回歸速度以及瞬時利率波動率參數,據以建構 Hull-White 利率三元樹以評價 2 檔不同信用評等之美元零息可贖回債券。根據評價結果,採用歷史模擬法計算 2018 年 2 月 2 日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該投資組合的 1 日風險值,依照情境利率為變動量方式計算或是代入實際利率以及各個情境的 Hull-White 參數校正與否將情境設定為 3 組,以比較不同情境設定方式及對每個情境賦予不同權重的風險值計算結果。實證結果顯示,以變動量方式計算情境下利率且在情境下均對模型參數進行校正,風險值模型較

為精確且能迅速反應市場風險因子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