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選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多因子選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怡成寫的 台股研究室:36種投資模型操作績效總體檢! 和葉怡成,吳盛富的 美股研究室:用19年大數據,精準分析60種選股操作優劣,散戶、投顧都要看的股票操盤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財經傳訊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智慧商務系 徐淑芳所指導 蔡楷仁的 應用縱橫迴歸探討台灣航運股價影響因素 (2021),提出多因子選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股價、新冠疫情、航運業、縱橫迴歸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財務金融技術學系 吳明政所指導 彭筱晴的 國內成分證券ETF投資策略之實證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自營商、國內成分股ETF、實證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多因子選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多因子選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股研究室:36種投資模型操作績效總體檢!

為了解決多因子選股的問題,作者葉怡成 這樣論述:

  以各種選股因子與模型回測最近12年的台灣股市,   全面檢視台股投資的方法。   協助讀者提升選股實力,達成年化投報率15%以上的目標。   本書同時也是最佳示範,告訴你如何利用資料庫進行回測。往後,在這資料被大量收集的時代,你有任何的投資想法,不用等十幾年來驗證它是否為真,你可以用過去的資料回測,得知它是否行得通。   本書清楚的告訴你,要如何分析一種投資模型的績效。而提升投資的效率,讓你獲得15%以上的年化報酬率,固然是本書的主旨。但是,作者其實也想在大數據的時代,領你進入計量分析的堂奧。   本書先分析股價淨值比、股價營收比、近四季益本比、股東權益報酬率、市場風險因子β、總

市值、前期季報酬率等選股指標(因子)。再由其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總市值、市場風險因子β、前期季報酬率等五個因子,組成單因子、雙因子、三因子、四因子、五因子的投資模型,共36種。分別計算各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   此外,本書告訴你各種投資指標搭配操作方法、操作策略的投資結果,是投資台股必讀的指南。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2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間,一定有

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挑出整個市場符合那個條件的個股,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台股投資指標績效   這是市場上極少數全面檢視台股投資模型的著作。本書分析幾十種選股指標的長期績效。包括五種面向(價值面、獲利面、規模面、風險面、慣性面)的單因子選股模型、多因子選股模型。計算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以後你聽到任何台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操作策略及操作參數列入考量   除了選股模型外,許多因素也會影響績效。本書盡可能的進行詳盡的分析。例如   ‧如果你以股價淨值比為選股指標,你選最佳的前百分之十投資,和最佳的前百分之二,對投資績效有什麼影響?   ‧財務指標的公布,有時間的落差,如第t季財報的數字,在t+2季才會公布,你才能據以選股。但是如果你在t+3季才買進,對投資報酬會有什麼影響?   ‧不同的操作策略對績效的影響為何?做多、做空或是中立(多空同時操作),各種操作模型的績效為何?   本書讓你學會利用資料庫回測的原理,用科學的方法,建立自己的選股模型!  

應用縱橫迴歸探討台灣航運股價影響因素

為了解決多因子選股的問題,作者蔡楷仁 這樣論述:

2020年上半年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經濟大亂,各產業陷入景氣低迷,航運業更因為疫情蔓延及機場、港口停滯等因素而受到嚴重衝擊。2021年疫情趨緩,疫苗成功研發,製造業與經濟逐步回溫時,剛好遇上缺船、缺櫃及塞港等現象,造成海運運價走揚,航運股全面發威,股票市場也因此出現多位號稱「航海王」的投資神手,投資航運股瞬間變成最熱門話題。本研究透過縱橫迴歸模型,分析影響臺灣上市、櫃航運股股價的因素。實證結果顯示,長期來看,固定資產週轉次數、外資持股比率、淨值週轉次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成交量與航運股股皆為正向顯著相關。新冠疫情爆發前,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投信持股比率與航

運股股價呈現正向顯著相關,外資持股比率、負債淨值比率與航運股價為負向顯著相關。新冠疫情爆發後,北海布蘭特原油現貨價、外資持股比率、負債淨值比率、成交量與航運股價皆為正向顯著相關。

美股研究室:用19年大數據,精準分析60種選股操作優劣,散戶、投顧都要看的股票操盤書

為了解決多因子選股的問題,作者葉怡成,吳盛富 這樣論述:

  投資美股,那種選股方法有效?   本書把優點、缺點、投報率、方法全都告訴你   這是一本投資人、投顧專家都需要的最完整的「美股投資操作大全」!   本書告訴你近60種選股方法,由1999年至2017年的投資報酬率、標準差、sharpe指標、年化超額報酬率及系統風險系數(β)。這是利用付費網站Portfolio123的資料,找出所有美股的資料,經過上千次的統計而得到的結論。   本書用資料告訴你,如果你只用本益比的單一條件選股,你可以得到15.8%的年化報酬率,而標準差是21.9%。如果你用彼得林區著名的選股方法PEG(本益成長比=本益比÷淨利潤增長率)來選股,那麼報酬率大約是7.6

%,只比大盤強一點。而投報率最高的是用P/B、P/S、EY、ROE、ROC 5個因子選股,高達21%。   美股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資的市場,雖然偶有拉回,但是,平穩向上的趨勢不變。投資美股是聰明的,但要如何聰明地投資美股?本書提供最精準的參考依據。   除了有關選股指標,舉凡交易門檻、類股選擇、交易週期等操作要素對投報率的影響,本書也一併以數據報你知。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9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

間,一定有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   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用全市場去證實那個條件,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作者多篇相關學術論著獲獎,且得到國際認可   作者論文「基於基本面因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之理論與實證」獲得第二屆白文正ETF金文獎學術組首獎。以嚴謹的學術標準,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而出版此書。   市場上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美股投資指標績效的著作   這是市場上唯一一本書全面檢視美股投資方法的著作。市場也沒有另外一本著作,把幾十種選

股指標的長期績效,以5種面向交待清楚。告訴你年化報酬率和標準差就很夠了。本書提供你5種衡量績效的指標。以後你只要聽到任何美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你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國內成分證券ETF投資策略之實證研究

為了解決多因子選股的問題,作者彭筱晴 這樣論述:

近年來退休制度的修改,對於平均樂活年紀稍顯上升(51.8),表示國內民眾大部分皆開始對於資金配置的憂愁,而國內成分股ETF陸續受到關注,在資訊爆炸的21世代中,如何才能挑選出合適的標的呢?本研究針對國內成分股ETF做為樣本分析投資策略,而最終與自營商同向操作之投資策略,為期2017/6/30~2020/6/30三年,進行實證研究,得知以下結論:一、短期(月)操作之下,樣本平均報酬率為25.65%。二、中期(季)操作之下,樣本平均報酬率為12.84%。三、長期(年)操作之下,樣本平均報酬率為3.1%。四、與自營商同向操作之下,相對於台指加權報酬率報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