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條子鴿寫的 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 和艾倫.狄波頓的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男上酒店遇警臨檢一看「才打2劑」 遭罰喊冤:沒辦法預約也說明:對此警方告知,中央下達規定,就是需要遵守,沒打滿3劑進入娛樂場所,依規定向主管機關通報後,可裁處3000元到1萬5000元罰鍰。 台北市大安分局前往娛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先覺所出版 。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兩岸與犯罪防治碩士在職專班 張平吾、黃麒然所指導 劉士豪的 ATM詐騙犯罪熱點特性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區為例 (2021),提出大安分局新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詐騙犯罪、犯罪熱點、環境特性、地理資訊系統。

而第二篇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 周文勇所指導 林盈如的 街頭聚眾鬥毆成因與警察防制作為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聚眾鬥毆、檢警聯繫、第三造警政、防治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安分局新聞的解答。

最後網站「大安分局」 -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電子報則補充:今天中午1北市警大安分局偵查隊趙姓小隊長,今年3月間破獲一起改造槍械案件, ... 本月中旬卻有人向警分局檢舉是趙員涉嫌栽槍,大安警分局督察組經主動蒐集相關事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安分局新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

為了解決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作者條子鴿 這樣論述:

【警察故事】 明知道違法犯紀,卻選擇同流合汙? 自以為祕而不宣,便可以毫不掩飾?    ▌歷練過鎮暴警察、派出所管區、霹靂小組、國道警察、刑事警察, 20年經驗的資深警察,真誠道出不吐不快的警界真相。▌     在暱稱「公司」的警局,流傳著好警察有三不:   不擋人財路,不相信任何人,不能說真話。   如今我能犯的禁條都犯了。     ◆◆◆     超越白、黑、黃各道,   從警之路,是真正的人性無間道。     ‧我們都很佩服丁哥學長總能精準地破獲毒品與槍枝的大案子。那天我推開他房門,卻見他兩眼翻白,手臂上束著橡膠帶,靜脈裡插著一只空針

筒……他是警察,卻也是毒蟲?!──〈丁哥〉     ‧這場空難的罹難者多達近兩百人!如果這世上真有地獄,那麼現在我眼前的是比地獄更地獄的煉獄……我躲在車上,無助地嚎啕大哭,相較於在車外的那些人,我他媽就是個臭俗辣。──〈空難〉     ‧那是金屬拖行在磨石地板上相互碰撞的響聲,哐啷,哐啷……在空曠碩大的沉默監獄裡,清脆地迴盪。光頭犯人全身無力癱軟,任憑兩條腿間的腳鐐,一步步在地上沉重地拖行。──〈槍決〉     從熱血飛官換跑道,經過二十年的波麗士生涯,資深警察「條子鴿」早已認清人性有時是灰色的,唯有人心可以永遠不變的火熱。     書裡的故事,便訴說著這些熱血沸

騰與嘆息傷感。那是我們從沒機會看見的警察另一面,正義、溫情、悲傷、出包,也有貪婪;那些我們彷彿亦身歷其境的辦案現場,憤慨、動人,一把槍對著你正面擊發的捏把冷汗,以及命案之外的幽影森森……     而我們從中深深感動的是,為了守護自己所在乎的一切,一個警察,二十年不變的初衷。   本書特色     ◎【一個資深警察,二十年的領悟與嘆息】   ‧警察太難,難到連朝夕相伴的人情都淒涼。我想,所有當警察的都懂。   ‧心是真誠的,血是沸騰的,我們抓活人,有時也救活人,彷彿跨越陰陽兩界的奈何橋……   ‧有些路,走了就不能回頭。有些事,過了就不能重來。有些債,終究要還的

。   ‧人生有太多的「早知道……」,而如果事事都能早知道,那也就不叫人生了。我們只能盡力不給遺憾留餘地。     ◎【鏡頭之外】原音呈現的條子鴿畫外音,出自與編輯謹慎討論本書內容的通信:   ‧「我這輩子當警察,從來,沒有拿過任何一毛不該拿的錢,這是我在這個工作上唯一僅存的自豪。」   ‧「我不是個令人敬佩的警察,甚至連『好』這字都沾不上邊,就只是想盡本分而已,那些不論春秋冬夏在街頭馬路上您們見到的警察,才是真正的英雄。」   專文推薦     大師兄(殯葬工作者)、李佳庭(社工)、林立青(勞動者‧寫字者)     (以下為推薦摘文。三篇完整的精采推

薦序,請見內頁)     ★大師兄:假如我是看著別人的生與死寫故事,那麼,條子鴿就是用自己的生與死來寫故事。他是我第一位想排隊買書、簽名的作家!     ★李佳庭:條子鴿沒有要塞給你人生大道理,說警察好棒棒,而是毫不保留地真誠分享他在警察這條路上,遇過的各種好事、爛事。     ★林立青:我只用了兩小時就看完書稿,卻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消化」。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一個人在警察身分下的人性,他先是一個人,成為警察以後,再變回一個真正的人。 作者簡介   條子鴿     高中時,常無照騎車,警察總是神出鬼沒,不但後頭追著跑,罰單更是吃到飽,以致我對警察深無好

感。     沒想到,命運卻深不可測,走馬換位,造化弄人,瞬間便將我從戰機飛行員變成基層小警員,就此展開長達二十年的警界生涯。     從鎮暴警察、派出所管區、霹靂小組、國道警察到刑事警察,各項職位一路走來,歷經社會大大小小的刑案,數盡人生分分合合的聚散,我反而感謝這份工作,因為它給了我機會──     幫助更多人的機會,改變更多事的機會,看見更多層面的機會。     我從沒想過升官,也沒想要發財。我不期盼掌聲,更不在乎噓聲。無論在車流壅塞的街道,或是寒風刺骨的深夜,我只想盡我所能對得起身上的制服。     若你問我原因,別無其他,只因我們總是能從想要守護的人

身上,找到自己最大的勇氣。 推薦序/帶種的條子鴿  文◎大師兄(殯葬工作者)    008 推薦序/社工眼裡的警察  文◎李佳庭(社工)    012 推薦序/此亦人子  文◎林立青(勞動者‧寫字者)    016   PART 1 法裡情   【我們的工作是負責找出凶手,伸張正義,有時候卻沒有所謂的真凶……】 法裡情    024 槍決    033 空難    042 三分鐘    051 紅衣小女孩    059 綁架    070 家暴    078 老爸    087   PART 2 誰病了  【人活著的時候,只會說有病

有病,等人死了,又說可憐可憐。】 霹靂貓    096 保溫瓶    105 小賀    112 五郎    120 幹阿北    127 逆襲    137 是人,還是鬼    146 阿柳    152 妞妞    160   PART 3 公司  【如果時光能倒流,是否仍然會選擇當警察?】 丁哥    166 油水    175 中槍    184 銀河    191 阿偉    200 友情    206 刑求    216 實習生    224 同事    230 阿不拉    238   後

記/真心話大放送  247 推薦序1   帶種的條子鴿 大師兄(殯葬工作者)     第一次見到波麗士「條子鴿」的時候,是在一次與總編還有作家們的聚會上。     剛到餐廳,就聽總編說等等會來一個很厲害的波麗士,他有許多很有趣的經歷和故事。我聽了十分開心,我最愛聽故事了!假如有八卦的話,就更好不過。所以那時候的等待心境是既期待,但卻不怕受傷害,因為通常總編說有趣的人,都一定很有趣的。     但是等了一陣子,用餐時間到了,卻不見條子鴿的人影。     我們一群人都只聽聞過條子鴿的名字,卻未見過,直到總編撥了通電話聯絡他,才看到有一個身材標準、精實的大

哥,在門外抽著菸。     我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他人到了,卻不進來坐呢?     條子鴿在電話那頭說著:「你們那邊有人後面跟著東西,綠綠的,而且濕濕的……」   然後他看了看我。     我有些吃驚,因為來參加聚餐的除了總編,還有其他人,而我對外從沒有露面過。我是匿名出書的,所以有打書活動時,我不是戴著面具,就是戴帽子加口罩。但他居然開口就說我後面有點東西,這真的太厲害了!     第二個吃驚的地方是,其實我那天在池塘旁接了一位自殺的大哥,他是溺斃的。   第三件吃驚的事情是:啊,原來我後面只跟了一個,真是丟我們殯儀館每天業務量的臉呀!    

 不過,這也讓我對條子鴿好奇了起來。天呀,真的太厲害了!還沒有聽到他說故事,卻已經讓我深深相信,接下來的時光會非常有趣!     過了不久,條子鴿進來了,並且告訴我,我後面那位走了。就是說嘛,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會有人跟。有冤的,找比如條子鴿或是檢察官之類那種有權力的人,有仇的找仇家,要報恩找發現者……怎麼算,都不會來找我吧!     飯局就在這個小插曲後,順利開始。條子鴿和我的工作雖然談不上類似,但是多少有相關的地方,所以我們聊得很合拍。我很開心有參加這回聚會,能夠現場聽到他說的有趣故事。     條子鴿的故事,像是永遠說不完一樣。豐富的人生經歷、那副為正義挺身而出的脾氣

,加上關於生活周遭的一些事情有深刻的領悟,以及對於墨守成規的不屑,這些都是現在的我所追求的。而他,已經經歷過這些過程,如今寫出來,真的是毫無保留又精采絕倫。     在閒聊的過程中,我以一個還想要存活在公務體系內的寫作者立場告訴他,很多時候,有些事情可以寫,有些事情不好說。但條子鴿卻跟我說:「那些是我的親身經歷,而我無愧天地,也沒有害人,只是想寫出我生涯中那些經歷過的事,有何不可。」     哀,一席話說得我有些慚愧。其實我也想豁出去寫一些批評體制的故事。有時候社會不公的眉眉角角豈是全都在人民身上,體制也很有問題呀!比起不敢寫出來的我,條子鴿真的是帶種多了。     自

從那次聊過天後,我有時會問編輯:條子鴿的書,什麼時候才可以問世呢?等著等著,終於被我等到了!     平常不看書的我,從一開始閱讀後,就情不自禁地隨著條子鴿的文字,進入了那些黑與白之間的警察故事,有黑暗,有光明,有無奈,也有希望!那些應該攤在陽光下被大家看見的甘苦談,條子鴿寫了出來。而不為人知的黑色模糊地帶,條子鴿也寫出來了。我看到一半,忍不住傳訊息對他讚聲說:您真的是我第一位想排隊買書、簽名的作家!要讓我這個客家人拿出錢買書,真的很不簡單呀!     殯儀館裡面,我們總是跟在法醫旁邊,看著他們如何從屍體上找到那些曾經的生死搏鬥,曾經的千鈞一髮。而我們得到的是結果,模擬的是過程

。那些凶險,我們感受不到,只知道往生者在走之前經歷了哪些事情,以及他的死因。     但警察們往往都是在那真實的現場,或纏鬥,或駁火,那些生與死的一瞬間,他們都在親身經歷著!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與我們這些接運的見面了。有時候會想,做那些隨時會有生命危險的工作,真的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假如我是看著別人的生與死寫故事,那麼,條子鴿就是用自己的生與死來寫故事。   條子鴿,看完了這本書,覺得您還可以活著分享這些有趣的故事,真的是我們這些讀者的福氣呀!   推薦序2   社工眼裡的警察 李佳庭(社工)     我的工作是服務遊民的社工。剛做社工的第一年

,我沒辦法喜歡警察。     常常聽到遊民明明待在所有人都可以停留的公共空間,卻被警察非法驅離。而且驅離後,有些警察一不做、二不休,知道遊民無處可去還會回來,便開著警車把他們丟包到別的警察轄區、載去遊民熱門集散地,並戲稱他們是「放生」。     有的警察在盤查時,非常不友善,以很挑釁的語氣或動作讓遊民生氣。例如趁遊民睡覺的時候,用力敲擊棲宿的長椅或檯面,製造巨大音量把他們嚇醒,而被嚇醒的遊民,當然也會有充滿防備的態度與壞脾氣,這時,再以「妨害公務」的名義將他們帶回派出所。旁邊的民眾看到遊民被帶走就安心了,不會繼續報警要警察來處理。     除了個案遇到的狀況之外,我也接

過許多次警察的電話,大多是要求我們把遊民安置好。當我向他們解釋,個案因為以前在收容所打架或喝酒而被列為黑名單、床位滿了沒辦法收等等原因,有時候也會收到他們不諒解的語氣回應:「你不是社工嗎?!你們社會局都沒有用!不能解決問題還當什麼社工啊!」那時候,我才當了幾個月的菜鳥社工,在「四名社工負責整個縣市遊民」的高壓狀態下,被警察吼完,著實消沉了好一陣子。     雖然社工與警察有許多需要合作的情況,但我們也有很多不夠了解對方專業的地方,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更增加了合作的難度。     我遇過幾個「警察變成遊民」的個案。警察的待遇雖然比普通上班族高出許多,但平常遭遇到的道德考驗也多出

很多倍。而沒有通過的人,有些會被逐出體系,直接從上層掉落到最底下。     第一次在養護中心遇到他,病床上躺著的他,已經變成了大白菜狀態:手腳因為長時間缺乏運動而肌肉萎縮,手指像雞爪一樣擺在臉旁邊,整個人瘦到像一具骷髏,植物人狀態。只剩他的個案紀錄,無聲地訴說這個人曾經活過。     證件上的他,是我這輩子看過長得最帥的遊民,混合了王陽明與張孝全的臉蛋。我看看照片,又看看床上的骷髏人,的確要很仔細看,才能在眉宇之間的面部骨架上,看出是同一個人,落差大到他媽媽還活著的話,也不一定立刻能認出來的地步。      他年輕的時候在酒店林立的派出所工作,與八大行業關係非常好。他拿

了很多不該拿的好處,東窗事發後,以極其難堪的姿態,離開了警界。     一個學歷只有警專,除了當警察以外,什麼都不會的中年人,是很難找到像警察一樣薪水高的工作的。他從警界改入黑社會,進出監獄,染上了毒癮。家人與朋友都離開了他,而他在無處可去之下,流落街頭成為遊民,最後路倒而被社會局安置,躺在這裡。     有次我來看他,正好遇上替沒有身分資料的遊民按指紋的警察。我們在床邊聊起他,這位警察說以前聽過他的名字,待過同一家派出所,論輩分的話,王陽明加張孝全混合體的他還算是學長,而現在看他躺在這裡,心中不勝唏噓。     這位警察並沒有罵他是警界之恥,或責怪他以前做過不該做的事

,只輕輕地說:「哪天我中彈,傷到了不該傷的地方,或是我太久沒回家,老婆帶著小孩跑了,隔壁床可能就是我了,到時候就請社工你多多幫忙了啊。」     這本書有好多個小段落,都令我想起這些警察的身影。     大家期待警察堅強,並有完人般的道德與心智,撐起社會的保護網,但在制服下的他們,也是血肉之軀,有困惑、受傷、軟弱的時候。雖然不喜歡警察,不過,我努力理解他們在第一現場所面對的狀況,特別是貧窮與疾病或是犯罪一起發生時,問題就會變得很複雜。     警察被夾在法律與民眾期待、個案需求中間,他們需要第一時間就「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但他們所遭受的壓力與創傷,卻難以敘說。

    這本書緩解了我對警察的敵意。條子鴿沒有要塞給你人生大道理,說警察好棒棒,而是毫不保留地真誠分享他在警察這條路上,遇過的各種好事、爛事。     讀完後,很慶幸條子鴿沒當警察了,不然這些祕密寫出來,他還怎麼活啊?   推薦序3   此亦人子 林立青(勞動者‧寫字者)     在看這本書以前,警察在我眼中更像是某種工具,就像電鑽按下按鈕以後就會轉,警察也一樣,是只要上面下命令修法律,就會去完成國家運作的工具。     第一次和條子鴿見面是在大安區的餐廳,編輯們邀了幾位作者一起吃飯,當天同桌的還有大師兄和佳庭。     我從外表上看不出條子鴿

到底幾歲,只覺得和我們相較之下,他拘謹許多。在餐桌上一開始有著軍人、警察的客氣,幾杯酒以後,輪到他聊起自己,才隨著喝下去的酒而變得大方、豪氣起來。那時候才知道,他的年齡比我長了些。     還記得他幹譙長官的態度特別起勁。台灣公務員平常被體制和長官壓著,只有到了確定安全時,才會跟你說真話,那些真話有些灰色,卻真實無比。編輯們說條子鴿正在寫書,而我們相約到時候要一睹為快,那天以後,我暗暗期待著讀到他在餐桌上講述的故事,一直到《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這本書的書稿出現。     這本書文字流暢,全書用「我」字寫成,觀點獨特,我只用了兩小時就看完,卻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來「消化」書中

的故事。     在台灣,有關於警察的影劇創作不曾少過,但對於內部的問題多數點到為止,像條子鴿這樣將自己人生經驗全數寫出的,實在不多見。書中的情節,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感嘆,更多的是對於人生的無可奈何。一些關於警察的傳說和各種曾聽過的刑求謠言,在這本書中一一出現,例如警察吸毒的、警察收賄的,警察有各種的黑歷史和潛規則在其中。在看的時候,我不斷懷疑:「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可是,那些特別的專有名詞與獨特的視角具體而真實,我與自己的人生經驗對起來以後,好像解答了一些過去人生中關於警察的疑問,同時又從警察的視角,對社會提出更多的質疑。     我的人生記憶中,

警察出現在我的生活、工作場域,多半代表沒有什麼好事──不管是少年時看到的,他們在市場外抓流動攤販;出社會後遇上的,他們在工地門口抓剛嫁來、還沒有申請工作證的陸配;再到這幾年,眼見他們衝進工地抓白牌移工。     如果說社會上有一種「弱弱相殘」的具體表現,那麼警察就是在互相殘害、阻止對話的現場,扮演維護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人。警察也確實不是人,因為多數的求情沒有意義,對話更不可能。唯有一些時候,看到戲劇裡演議員的角色在酒過三巡之後,拍桌狂罵派出所所長或者壓著開單的員警承認開錯單並撤銷,滿足了自己的爽感。     就像是本書中的警察們,在面對體制時,用小小的吶喊及怒吼做出反抗一樣,

書裡的警察有家庭,卻無法兼顧;有熱血,但職業上無法揮灑;有任務,但總不完美,只是某種完成工具的存在。     近幾年來,台灣有許多警察值勤的新聞片段,多半是警方的公關所做的宣傳,用意是為了讓群眾理解警察,如警匪追車、酒駕衝撞或者是掃毒、掃黃,看了實在大快人心,點閱率也極高,但卻屢屢被人權團體抨擊,包括了暴露嫌疑人隱私、淪為作秀工具、未審先判等問題。法官與檢察官也多次表示,這些案件的細節多半為警察所洩露。可是,在民意喜愛的情況下,片段的資訊依舊每天產出,裡面的警察更被當作某種工具,專門為了產出勇警新聞和呈現冒險犯難的狀況,而如果有警察的家人、親屬故事,多半是因為有人殉職。    

 我看到的,其實是被裁切和美化過的警察。他們淪為被用來改變觀點,卻無法改變他們依舊是國家機器中,扮演宣傳工具的一環。     但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一個人在警察身分下的人性,他先是一個人,成為警察以後,再變回一個真正的人。     抓毒的很可能也是吸毒者,壓迫自己撐出最佳表現。大張旗鼓地圍捕火力強大的嫌犯,卻發現全是一場烏龍。更重要的,是書中那些對於「灰色地帶」的書寫叩問著我:同樣身為人,有這些白花花的錢在我面前,我拿不拿?如果每天身邊可以有美女圍繞、受管區內的黑白兩道奉為上賓,我要不要在忍受這個職業的排班、管理和痛苦時,也擁抱這些特權?     我不知道。但這本書提供了這

樣的角度,讓我來深思。     這本書的好,在於條子鴿將近幾年來擦脂抹粉,加諸於警察身上的那些裝飾擦去了,讓你看看這個職業所帶來的傷害,那些在身體和心靈上的黑暗,同時看清楚這些灰色地帶,與隱藏在其下的真實人生。 此亦人子也。   後記   真心話大放送     如果時光能倒流,或者,能讓我再重新選擇一次,那麼,我是否仍然會選擇從事現在的職業?   我的答案是,不,絕不。     高中同學是空軍資深士官長,近日他喜獲麟兒,我午夜收勤後,特地繞道去月子中心探望他。沒想到,繞來繞去竟迷了路,只好將車停靠在路旁,重新操作導航。     當我專注於GP

S畫面時,眼角餘光卻瞥見駕駛座車窗外,貼著一張慘白的女人臉孔,面無表情地盯著我。我驚恐地快速在腦海搜尋承辦過的命案當事人長相……這時,一句簡潔的話語,冷不防地鑽進我耳裡:「五十,還是一百?」     原來我剛好停在檳榔攤前,只好強迫消費,買了包菸。   同學抽著我買來的菸,渾身酒氣。我好言相勸:「老婆還在坐月子,酒還是少喝點。」     他擺擺手,說:「我也不願意,但如果不和下屬喝酒,便聽不到他們說真話,聽不到真話,就不知道有問題。不知道問題,又要如何凝聚部隊的向心力?」     聽完這番話,我愣在原地。     剛畢業時,帶我的學長平常說話惜字如金。印象裡

,沉默的他總是鬱鬱寡歡,但我永遠記得他老是掛在嘴邊的名言:     好警察有三不──   第一、不擋人財路。   第二、不相信任何人。   第三、不能說真話。     「擋人財路」等於自尋死路,這在任何職場都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而「不相信任何人」對於警察工作也是必須,否則一旦誤信以致犯錯,輕者遭受行政處分,重者移送法院,不得不慎。     但是「不能說真話」這部分,直到現在,我仍舊百思不解。警專及警大的校訓不都是「誠」這個字嗎?如果大家都只是戴張面具講假話,那麼,這個工作又如何值得真心以待?缺乏真心相待的職場,又能讓人擁有多少堅持下去的熱忱?

    ●     就在不久前的某個早上,我前往台北高等法院出庭作證。那是一件已經纏訟了五年的殺人案,老實說,有些細節早已不復記憶,只記得案發現場的地面,滿是死者怵目驚心的濃稠血液……     踏進法庭後,被告律師不懷好意地盯著我猛瞧,彷彿我才是主角。     同案出庭的還有當年趕赴現場的派出所同事、負責偵辦此案的偵查隊小隊長等人。被告律師先是詢問派出所同事如何獲報前往,同事答覆:「經由勤務指揮中心派遣趕往。」被告律師再詢問小隊長抵達現場的時間,小隊長回答:「大約案發後半小時。」     緊接著,矛頭便直指我而來。「當時你擔任什麼職務?」律師問我。

  「勤務指揮中心值勤官。」我簡短地回他。   「據我的當事人表示,當時是他撥公用電話到一一○說殺了人。」     我頓時明白律師的用意,他想證明被告是符合自首要件的。被告也在一旁幫腔:「那時接電話的人就自稱是值勤官。」     不等我回話,派出所同事起身便指著被告的鼻子大罵:「你胡說!當時你明明醉得一塌糊塗,站都站不穩,怎麼打公用電話報案?」     小隊長也站了起來,「你騙人,當初你根本不承認犯案,怎會打一一○說人是你殺的?」   被告理直氣壯地大聲反擊:「你們警察才黑白講,一一○的自首電話就是我打的沒錯啊!」   雙方在法庭上你一言我一語,為了到底誰說謊而

吵成一團。     我默默地站在一旁,靜靜看著他們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心中卻無比讚賞同事們的正義感。那一刻,我深以自己的警察身分為榮。     下午回到公司,先去吸菸區抽根菸,緩和一下早上劍拔弩張的氣氛,卻聽見角落裡,承辦員警健康檢查的學長在抱怨:「辦這個健檢業務真的很無奈,新聞天天報導肺炎疫情嚴峻,政府也大肆宣導保持距離少出門,連搭個公車、捷運都規定戴口罩,但警察局人事會報仍每個月評比各單位的健檢達成率。人事主任更誇張,非但對我們承辦人施壓,還一副『不達目標就要你好看』的嘴臉。健康檢查的本意是為了維護同仁身體健康,外勤每天身處高風險傳染環境已經夠危險,卻在這關頭要求大家往醫

院跑。唉,長官的眼裡只有數字,根本不在意同仁的安全啊!」     他說完吸口菸。大夥都認同得頻點頭。     校訓不是誠實嗎?我們不是應該講真話嗎?有真話才有真相,有真相才能改進,在外辛苦執勤的同事的人身安全也因此更有保障,不是嗎?     但重點是長官們希望聽見真話、看到真相嗎?這才是警界長久以來最大的問題。   想不到,才一個轉瞬,我又深以自己的警察工作為悲。     然而,即便如此,我卻將我人生中最精華、最美好的青春,全數投入這份職業,盡心盡力地圓謊,圓那個時時刻刻存在於每個警察身邊的謊……     ●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很遺憾,

在我從警這二十年間,除了不能說真話之外,其他的,我幾乎是接二連三,累犯不斷,導致自己嘗了不少苦頭。在此,對於那些我曾得罪的人,我要說聲:對不起,謝謝你的包容。而對於那些讓我受罪的人,我也要說聲:你放心,我一定會努力讓自己過得比你更快樂。     終於,在我即將離開警界的今年,藉由這本書,感謝寶瓶出版社讓我迎來一個可以說出真話的機會,以書中那篇篇不吐不快的真相,照映出我警界生涯最後的餘暉。     再會了,那些仍在警界堅守崗位令人敬佩的同事們!   我想對您們說:原來真正的團結,是在一起脆弱。     我來了,那片廣闊無垠,夢想已久的蔚藍天際與白雲!   我想對自

己說:鼓起勇氣,躍出框架,然後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另一雙翅膀,振翅高飛。     ●     謹以此書,獻給我一生最摯愛的父親。   您在那邊還好嗎?我從來沒有停止對您的思念。期盼與您再次相聚的那天,我一定會緊緊地、緊緊地擁抱您,不讓遺憾再有打擾的餘地…… 法裡情 【這是二次加工的自殺?】 每個分局的偵查隊都有「鑑識小隊」的編制,小至將竊案現場的指紋與毛髮採集比對,大到將刑案現場的血跡與屍體拍照送驗,都屬於鑑識人員的專業範圍。許多案件得以真相大白,時常有賴於身著鑑識服的他們。 然而,每每破了案,風光上台領獎的人員裡,大多沒他們的分,所以稱他們為幕後功臣,實不為過。 鑑識小

隊的「張小」是我認識多年的老同事了。這可不是什麼罵人的外號,我們習慣稱呼小隊長為「小」,巡佐為「佐」,而他是姓張的小隊長,自然就叫「張小」。 張小從事鑑識工作已十多年,一路由鑑識偵查佐升任鑑識小隊長,由此可見他的經驗之豐富。在他桌上常散疊著不少刑案現場的蒐證相片,張張血跡斑斑,令人怵目驚心。合作多次,其中有一件在多年前與他共同處理過的案子,最讓我印象深刻。 ● 那是一間堆積成衣的倉庫,死者就在約一公尺半高的置物架上吊身亡。 距離置物架不遠處有一張輪椅,輪椅上滿是厚厚的暗紅色血漬。地面上除了一把大剪刀外,從輪椅到死者上吊處,還有兩道長長的血跡。現場有一封死者的親筆遺書,上面字跡歪歪斜斜地寫著,他

因久病纏身、行動不良等痛苦,加上近日確診罹患癌症末期,於是決定了結自己的生命。 這看似是一件合理的單純自殺案,現場卻有太多違背常理的跡象。 張小低聲告訴我,死者的雙手都有幾道疑似割腕的傷口,由輪椅上的血跡與掉落在一旁的大剪刀可以證明。 此外,根據死者長期坐輪椅的狀況判斷,他的雙腿肌肉萎縮已久,根本無法走路,連站起來都不可能,又如何能離開輪椅,到置物架去上吊? 張小蹲低細看著地上那兩道血跡,明顯是死者在割腕後雙手冒血,身體卻遭受不明外力拖行地面而遺留下來的。他語氣很肯定地告訴我:「這是二次加工的自殺。」 那麼,凶手是誰? ● 報案人是死者的太太,我詢問她:「你先生最近有沒有跟人結怨,或者起金錢糾

紛?」 「沒有。」她簡單地回答我。 我又問:「那麼,你先生平日的生活起居是誰在負責照顧?」 她簡短地吐出一個字:「我。」就沒有下文。 我很詫異她的面無表情,更訝異她冷漠的情緒。 一個又一個疑惑,像蟋蟀般在我腦海中來回彈跳著。

大安分局新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北市大安分局偵查隊,一名趙姓小隊長遭人檢舉,為求績效提供槍枝給嫌犯,再派人上前逮捕,對此,小隊長否認,而分局獲報後主動和檢方連繫,交由司法調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179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ATM詐騙犯罪熱點特性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區為例

為了解決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作者劉士豪 這樣論述:

因經濟型態的改變、疫情的發生、網際網路普遍化及電子通訊發達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詐欺犯罪日益猖獗,且詐騙集團犯罪的分工及組織更為精緻化,車手取款不僅是整個詐騙手法的最終執行者,亦代表犯罪行為成功與否,期望藉由研究分析臺北市大安區境內ATM提款熱點環境特性,進而提供預防盜領機制,以降低車手提領不法所得之機會。本研究是藉由訪談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各所隊詐欺案件承辦人,並蒐集分局轄區的詐騙集團車手提領地點及時間等官方數據資料,繪製成犯罪製圖再結合實地勘查,研究探討易成為車手用來提領犯罪所得的ATM周邊的環境特性,歸納出具體的防範建議及預防策略,進而有效減少案件之發生。研究結論顯示,該區交通便利,

擁有眾多超商及金融機構,且ATM設置密度高是受訪者認為車手選擇該區成為提領熱點的重要因素,車手若善用夜間時段及環境複雜性提領,再配合實地勘查所發現的環境脆弱面,可能增加警方於後續查緝之因難度;提領犯罪熱時時段為16時至21時,約佔總數58.9%,另外24-1時,約佔總數5.2%,詐騙集團受限於提款金額額度限制,故選擇於跨日凌晨時段提領;法律對於車手法律制裁強度不足及警察機關對車手的監控力度不彰,進而造成詐欺案件持續不斷的發生;警察機關及金融機構對於受害者並未特別重視關注,且無提供預防對策,僅將其視同一般民眾實施宣導。綜上研究結果,可作為公、私機關部門制定因應對策、查緝及宣導等參考依據。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

為了解決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作者艾倫.狄波頓 這樣論述:

  地球上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避開新聞的不斷轟炸, 新聞的喧鬧紛亂已經滲入了最深的自我當中, 但很少有人引導我們思考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不但左右了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形塑了我們的心靈狀態!   本書乃是一項習作,   試圖把「看新聞」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   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而你,每天都參與其中……   一場飢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沒的城鎮、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狂、   一個政府的垮台、一位經濟學家對於明年經濟情勢的預測;   這類外在的騷動,正是我們獲致內心平靜所可能需要的東西。   當新聞支配了我們的日常,宛若另類的宗教信仰,我們需要有人幫助

我們因應新聞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心中因此出現的羨嫉與恐慌、激動與挫折,以及新聞不斷向我們灌輸,但偶爾不免懷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會比較好的種種事物。   英倫天才狄波頓由此出發,解析20種典型的新聞報導,用他的生花妙筆與透徹觀察,引導我們產生適切的觀點,使我們體認到──與新聞報導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實沒有什麼事情真正算得上是完全新奇、值得訝異,或者恐怖至極。   ◎關於新聞:新聞是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主要創造者。正如革命人士所深知的,你如果想要改變一個國家的心態,該去的地方絕對不是畫廊、教育部或名小說家的家裡,而是應該把坦克直接開到國家的神經中樞:新聞總部。在已開發經濟體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

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   ◎關於新聞的政治性:我們閱聽新聞的時間愈長,愈可能對兩種情緒深感熟悉——也就是恐懼和憤怒。藉著煽起我們的恐懼,新聞殘忍地利用了我們不善於以適切觀點看待事物的弱點。就其本質而言,新聞當然需要觀眾經常感到焦慮、恐懼以及煩惱——但我們卻負有另一項更大的責任,必須努力保持堅毅的韌性。   ◎關於留言區:線上新聞報導附設的留言區,揭露了一般大眾心中存在著一股從來沒有人想像得到的強烈怒火。在這些憤怒背後,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感動的信念,認為這世界的任何問題基本上都可以解決,只是沒有受到迅速或果斷

的處理,而且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統治者都是惡棍和白痴——每天都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   ◎關於犯罪新聞:我們距離災難都只有一線之隔,其他人犯下的罪行並非跟你毫無牽連。這輩子不曾留下犯罪記錄,有一大部分是運氣與良好境遇造成,不足以證明你的性情高潔不可敗壞。   ◎關於八卦新聞:民主的進程包括對於尊嚴與敬重的需求。社會若是習於貶抑其中絕大多數的成員,會對成功獲致名氣的少數人爆發極度尖酸、惡毒而且彷彿具有分裂性人格的抨擊,要化解就必須採取廣泛散布高格調的關注。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   周偉航(大學教師,筆名人渣文本)   南方朔(評

論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陳玉慧(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戴然 (新聞人、知名講師)   (以上按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英倫才子展示了一場華麗而銳利的媒體識讀教育,為讀者示範如何洞見新聞的本質,而不會迷失在新聞的表象中。 ──《天下雜誌》總主筆何榮幸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英國最具特色的才子作家、哲學家、製作人。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通曉法文、德文、拉丁文及英文。現居倫敦。   18歲入劍橋大學歷史系。23歲發表處女

作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大放異彩,暢銷200萬冊;25歲入圍法國費米娜獎;27歲完成驚世之作《擁抱似水年華》;31歲出版《哲學的慰藉》,以古老的歐洲智慧為現代人療傷;33歲帶著滿腹詩書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開講《旅行的藝術》;37歲用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讓《幸福建築》顛覆我們對建築的既定看法,並提出「生活建築」(Living Architecture)計畫,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師參與設計,為大眾帶來現代建築的獨特體驗。2009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任命為榮譽院士。2011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   狄波頓在作品中探討現代生活的各種面向,並多次參與BBC等媒體的紀錄片拍攝,以極富風格的

精采創作,向大眾指出哲學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近年更參與創辦「人生學校」(www.theschooloflife.com),實踐他理想中的大學:以文化的功能協助一般人得到生活的方向感與人生智慧。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不僅風靡英倫,全球各國更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則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帚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帚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知名旅行作家莫里斯(Jan Morris)更說:「我真懷疑狄波頓這

輩子有沒有寫過一句乏味的句子。」   狄波頓在推出本書的同時,也策劃了新聞網站「哲學家郵報」(www.philosophersmail.com/‎),以英國小報《每日郵報》網站的模式來運作,並由「人生學校」的哲學學者們執筆,探究政治時事和名人八卦背後的哲學涵義。   個人網頁:www.alaindebotton.com   狄波頓作品:《哲學的慰藉》《我談的那場戀愛》《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機場裡的小旅行》《工作!工作!》《宗教的慰藉》《無聊的魅力》。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

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我愛身分地位》《宗教的慰藉》《如何思考性這件事》《如何不為錢煩惱》《無聊的魅力》(先覺出版)等。 前言 政治 乏味與困惑 些微的希望 恐懼和憤怒 壞蛋與弊端 既成觀念 國際新聞 資訊和想像 細節 攝影 經濟 廣義貨幣供給與烏托邦 投資人新聞 名人 仰慕 嫉妒 成名的渴望 名氣造成的傷害 災難 悲劇 意外 自然 健康新聞 消費 飲食、旅遊、科技…… 文化 結語 個人化 關注內心需求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         新

聞解讀完  黃哲斌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         我們還能期待怎麼樣的媒體?  張鐵志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人渣文本)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作者為評論家)   現在是新聞已成為新宗教的時代。人們無日無夜都被大量的新聞訊息轟炸著。雖然有這麼多新聞,而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significant)可能只占了很少的比重,但那些不重要的新聞卻也非毫無意義,它們合理化了我們的無聊、媚俗、對世事的漠不關心,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更嚴重的是,新聞大體上是以一種扁平的方式呈現這個世界的實體,它會壓縮掉人們的

智性與感性縱深。因此,新聞呈現出的世界看起來很熱鬧多姿,但卻貧瘠荒涼,人的惡質一面反而被發揚,積極向上的一面則受到壓抑。   以前,當神權定於一尊的時代,就是人們對人權展開反省批判的時候。當君權定於一尊的時代,也就是人們反省君權的開始。現在是新聞左右了人們的認知與判斷的時代,當然也到了人們反省新聞的時候。據我所知,近年來有些反省力較強的國家,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會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在我的想像裡,學識太低時解讀新聞,可能無法將它拉高到哲學的層次,但一定可以透過青少年沒有偏見的聯想而發現到,原來許多的新聞只不過是在作秀,許多八卦新聞純屬無聊,許多新聞換了一種寫法就會完全不一樣。   關於青少

年解讀新聞,我想到一個自己經歷過的故事。我的小孩在念小學高年級時,有一次看警匪片,他突然笑了起來,並口出驚人之語。他說警匪片的好人其實比較壞,而壞人比較好,因為警匪片裡的好人殺人,都是拿起槍來就亂殺,而壞人抓到了好人,都會講一堆話,不把好人一下子就殺死,所以好人比較壞。由我自己的經驗即可看出青少年看事情,童言童語裡的確有他們的直觀,如果由他們解讀新聞,一定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受到某些進步國家的啟發,很早以前我即主張,台灣的教育體制也應該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這種課程開得太早,可能有難度,但到了大學,學生的綜合智力已逐漸成長,而且大學裡的哲學、文學或其他專業學科的師資已較多,對各種

新聞從事批判性反思,應當有了較好的條件。英國當代主要知識分子及人文主義作家艾倫•狄波頓的新書《新聞的騷動》,相信即是大學新聞解讀的極好入門導讀課本。   長期以來,我們都相信新聞也是資訊,透過新聞報導,人們接收到各種資訊,對世界發生的事才會省知,因此在大眾新聞的時代,人們的知情權始可得到滿足。因此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新聞自由」都是每個國家爭取的目標。人們相信新聞和訊息如果沒有被少數人壟斷,而是可以自由流通,則自由民主就會有保障。縱使到了今日,許多不民主國家還是在管制新聞自由,什麼新聞能報,什麼新聞不能報,都由政府決定。控制新聞是控制政治的前提。   但有了新聞自由後,國

家和社會就真的越來越好嗎?根據當代媒體理論的研究,人們已發現,在一個自由民主,有新聞自由的社會,新聞的發達反而產生副作用,舉其大者而言,至少有下列新聞病徵:一、各國內政都陷入瑣碎議題的競爭,政治很熱鬧,但真正重要的問題反倒愈來愈少受到注意。二、當今的新聞,愈來愈注意重大的公共災難,開發中國家的貪腐和流行病毒、天災、名人八卦,這些新聞都麻痺了人們的感覺,甚至這種刺激使我們對別人的痛苦不幸日益無感,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與自私。三、近代無論每個領域,新聞的重點都在向名人轉移,它拉回了人們對努力成功的判斷,一個名人八卦新聞充斥的社會,將成為努力精神日益降低的社會,也會使社會的羞恥感降低。四、新聞的日益

重要,已使得人們的經濟活動開始事件化和宣傳化,經濟富國裕民的角色開始減少。   一個新聞發達的社會,並不必然會替文明帶來正面刺激,甚至可能會造成人們的「虛假意識」,反而降低了一個社會的人文水準。也正因如此,一個現代社會遂必須對新聞知所警覺,人們對新聞應有批判反省解讀的能力,而新聞工作者則需要在如何選擇及書寫上有新的視野,呈現新聞真實的一面,擴大人群的相互理解;新聞應當具有從個案裡找到人性的感動與啟發等特質,不能只是喧嘩,新聞應有提升人和社會,更深刻的因素存在。   因此,我樂於見到艾倫•狄波頓這本對新聞所做的反省之書。本書很有哲學和人文關懷的厚度,相信它一定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思考新聞的契機

。 推薦序   新聞解讀完 黃哲斌(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二○一四年四月十一日晚間,一群人包圍北市警中正一分局,一名背著電視台攝影機的男子,沿途撕毀抗議標語,遭民眾包圍,現場幾乎爆發衝突,有位身穿藍色襯衫的年輕人,居中調解,努力還原現場,並呼籲大家拍下影片,上傳網路,事件平和落幕。在此同時,另一家新聞台宣稱撕標語民眾遭毆,因有前述影片為證,網友指責電視台謊報新聞。   兩天後,一家報紙刊出市長參選人P的訪問,標題與內文暗示,參選人P批評抗議民眾是「民粹」,支持衝突事件中的指揮警官。一名訪問現場的第三人,上傳他側錄的語音檔,質疑該則報導刻意誘導發問,並扭曲P的原意,另名網友自發聽打逐字

稿,網友眾怒,群起批評該家報社。   上述兩起真實事件,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它們有幾個共同點:   一、兩者反映了新聞機構或個人,在新聞現場並未扮演中立角色,而是以自身立場介入,試圖影響事件發展。   二、兩者都由非新聞專業人士錄下影像或聲音,上傳網路,供公眾評論。   三、兩者張貼流傳的網路平台,都是台灣最大的BBS站台PTT,透過「鄉民」廣為傳布。   諷刺的是,這些具有新聞性質的影音檔,雖由業餘報導者目擊、記錄、散布,卻補足或修正了專業媒體的報導,甚至更具真實性。   過去幾年,我們不斷目睹類似事件發生,新聞機構的政治立場、商業利益、編輯室生產線,經常是個巨大絞肉機,每天產製一

則又一則懷帶惡意的報導或評論,誘導問話、選擇性引述、報導框架、資訊偏誤,到頭來,讀者或觀眾看到的,往往是記者的意見,而不是受訪者的。   當代的媒體機構,正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必須面對廣告營收與受眾注意力消退,於是常以無聊、瑣碎的內容,博取觀眾與廣告主的青睞,名人隱私是一種可消費的櫥窗精品、災難疫病是一種好萊塢式的恐懼動員,新聞的意義不斷溶解,功能轉為楚門世界的仿真娛樂。   另一方面,新聞的真實性經常飽受素人挑戰,媒體機構的集體偏見經常被揭露,「鄉民打臉」成為一種再製的網路新聞類型,一種草根平衡報導,一種新聞詮釋權的爭奪戰。現代科技賦予每個人身上配備多個鏡頭或麥克風,手機、相機、錄音筆

、平板電腦,也賦予人人得以採訪與傳播的能力,讓言論市場充滿喧囂、反饋與噪震。   我們的新聞世界,比以往更虛假,也比以往更真實,產製門檻降低,接收門檻變高,真假在倫理的模糊地帶交鋒,解讀判別新聞成為一種資訊能力,有人稱之為「媒體識讀」,或者,你可以稱之為「新聞生產流程的細部分解,以及消費者介入回饋」,或許,這正是艾倫•狄波頓此書希望造成的騷動。 推薦序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本文作者為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狄波頓又寫了一本我想寫的書,他每次都這樣。因為,他是大才子,我不是。但狄波頓從來沒做過特派員,他好整以暇可以仔細以他哲學家般的巧思來評論現今的新聞環境,而我的的確

確擔任過特派員,真槍實彈,幾乎每天都在與新聞為伍。我一直身處新聞現場。我可以乘機說說我的讀後感嗎?狄波頓先生?   曾經擔任廿年歐洲特派員,我經歷太多這樣的日子,每天起床,早餐後,喝起咖啡或茶,一邊讀報紙或瀏覽新聞網頁,然後思索:什麼新聞值得我寫?   或者,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要說的是,新聞已經是宗教,每天的晨間新聞是晨禱,午間新聞是午禱,而晚間新聞又是晚禱,在歐洲,收視率最高的是晚上十一點的電視新聞,因為很多人看過後便可以去睡覺。   對一個特派員而言,什麼新聞值得讀者閱讀,這個決定權不一定完全在我手上,因為報社每天都在同樣的時間裡,開著大小不同的編採會議,有時會

議中已經決定什麼歐洲新聞必登不可,又或者是,什麼台灣新聞過於重要,歐洲新聞根本不會有版面,編採會議決定了歐洲新聞的篇幅,會後同事會同步告知我。   如果不告知我的話,而那天又剛好有點版面的話,是的,那麼我大可書寫一些我認為值得閱讀的新聞。但問題就在這裡,什麼是那樣的新聞?我得花上廿年的時間才知道,不是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知悉,而是什麼角度和什麼寫法的新聞,才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這一本《新聞的騷動》便是在闡揚及描繪他的「新聞文藝復興」,他的書大大安慰了多年擔任駐外特派員的我。現在我才知道,那些年,我無能發揮我那歐陸的黑色幽默,可能並不是我的問題。因為,台灣正如大部份的西方媒體,新聞

寫法沿襲了那一板一眼的制式新聞規定:五個W(who, where, when, what, why),而且許多記者連五個W都做不到。另外,台灣讀者(包括媒體編輯)對歐洲的欠缺了解,往往是很多新聞的盲點。台灣媒體勢單力薄,如何與大通訊社競敵?說穿了,我們無法競爭,只能延續和申論,或者,在好一點的情況,過濾和篩選,但前提是,寫稿的人也得對歐陸政治社會文化有足夠的熟悉和理解。   讓我舉個例子吧,這譬如說,身為歐洲特派員,我報導了無數次的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她參加選戰,她在國會發言,她接受訪問,這種種的新聞,甚至包括她宣布那違背她所屬右派的決定,也是一個順從民意的好決定—二○二二年德國全面廢核;但這

些新聞都不如我注意到的一件事:無論她在哪裡,聆聽別人時,她的雙手手指總是會做出一個心型圖案,梅克爾,妳怎麼了?妳的雙手手指被瞬間膠黏住了嗎?其實,這件事說明了梅克爾為了營造自己有多麼努力……畢竟,在德國那樣的父權社會,她已經是全球最有權勢的女人。   我曾經和梅克爾面對面,我詢問她問題時,她便有這樣的手勢,我也曾看過幾十張別人拍攝她的心型手勢相片,我便曾經想寫一篇這樣的報導,卻一直沒寫,是造型和心理專家聯合建議她做出這樣的手勢,女性委婉但堅定,我被那選舉選舉選舉記者會記者會記者會分心了,因為我也會擔心我漏新聞,而在台灣媒體漏發新聞便是記者的大罪。   好吧,我說遠了。我本來只是想禮讚狄波頓

這本《新聞的騷動》。在此無冕王已死的時代,人人都是新聞記者,可以隨時在任何網路社群發布訊息,垃圾新聞因此滿天飛,讀者其實更無知了,人心其實更惶惶了,消息其實更泛濫了,但我們需要這麼悲觀嗎?狄波頓無非要告訴我們,不必這麼悲觀,我們需要新聞,但我們需要更好的新聞,不是人人都可以寫新聞,是極少數充分具有文化和知識,有見地又有遠景,還帶著一點使命感甚至幽默感的人,才能寫好新聞,而這本書說明了書寫及閱讀好新聞的必要性。 推薦序   我們還能期待怎樣的新聞媒體?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

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這是著名作家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中的一段──雖然台灣不是一個獨裁體制,但所有台灣人都會感到這段話彷彿正是為這個擱淺的島嶼所寫的。如果一個外星人來到台灣,打開電視新聞十分鐘,你會懷疑這個國家的智力程度,你會覺得此地彷彿真無大事。我們都知道台灣媒體問題的嚴重:八卦化、瑣碎化、娛樂化、黨派

化,但很少去思考台灣媒體的蒼白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政治的惡質、公民精神的削弱、消費主義的支配,甚至對道德、價值與人性的扭曲。     「從來沒有人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思考新聞媒體的非凡能力: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夠形塑我們的心靈狀態。」這正是狄波頓寫這書的本意。狄波頓指出,我們對政治與政策或者國際新聞缺乏興趣,主要是因為新聞機構沒有讓這些事情和我們產生意義的關聯。他說:「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缺可靠的事實。重點不在於我們需要更多事實,而是我們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我們已經擁有的事實。」這種意義的匱乏首先表現在:「從一則漫長的事件中沒頭沒腦地擷取出一小段發展,又沒有說明這些事情背後

的背景情境,正是許多最重要的新聞事件所受到的報導方式,不論是選舉、預算協商、外交政策的提議或者國家福利制度的變革都是如此。」他舉例,一則敘述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貪腐現象的報導(「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回扣指控」),個別看來可能令人摸不著頭腦;但這則報導的標題如果能夠揭示這起事件背後的宏觀主題—「西方國家概念與非洲部族觀點的衝突」—我們就能對這麼一項案件獲得更深刻的了解。的確,大部分新聞的處理都缺乏對於事件賦予深刻的意義,或者連結到一個更大社會科學的視野,因此我們只停留在碎片化的訊息,而無法提昇思考的深度。這在台灣媒體尤其嚴重。在《紐約時報》上我們可以得到思想的刺激,但在台灣媒體或許可以挖到內幕,也可

能有很好的調查報導,但很難發現知識與思想上的提昇。     意義的匱乏的第二點在於,新聞應該培養我們「注意到自己以外的人」的能力,從而促成我們和其他人在想像中的接觸、實際上的協助以及相互之間的理解。例如關於國際新聞,有人認為我們內心終究只在乎「我們自己」,但狄波頓卻認為「我們天生的好奇心其實遠比這種觀點所認為的還要強烈得多。一個異國人物的命運絕對有可能讓我們深感著迷,甚至使我們為之流淚。」記者該學習的技巧是,「要求新聞稍稍學習莎士比亞,對普世性的元素也投注些許的注意。」   「新聞報導能夠藉由特定的呈現方式,讓知識的傳遞得以跨越文化與情境的鴻溝,也能夠有助於我們把其他人類同胞的種種經驗視為有

用的資源,使我們不斷從中獲取啟發、警惕、引導與洞見。」這種促進相互理解的作用也表現在如何報導那些「惡人」或者殺人慘案。他相信我們「要把駭人聽聞的恐怖故事(毫無意義地描述令人不忍卒睹的事件)轉變為亞里斯多德所謂的悲劇(從令人憎惡的事件當中形塑出一則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我們對於一個殺害了自己的配偶或子女的人能否產生同情心,有一大部分乃是取決於這個人的故事獲得怎麼樣的講述:我們對這個人得知了哪些資訊,我們對他的動機有怎麼樣的了解,以及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以多麼深刻的洞見與複雜度呈現在我們眼前。」     回到開頭的引文,關於新聞對民主的影響,真正的民主的確需要擁有足夠知識與資訊的公民的參與,如此才

能介入公共政策、選擇政治代表,並判斷後者是否反映民眾的利益。因此,媒體如何呈現公共議題,如何提供現代公民所需的資訊與價值,將對民主體制所需的公民培育有關鍵影響。     所以狄波頓說的好:「現代世界卻使我們了解到,就削弱人的政治意志而言,有些力量遠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也更加憤世嫉俗:也就是以混亂、零碎,而且時斷時續的方式呈現各種事件,以致大多數的閱聽大眾都無法長期關注最重要的議題,於是絕大多數的民眾便在困惑、乏味以及心思分散的情況下,不再關注政治。」簡言之,這種新聞媒體只會導致民主的空洞化,而這正是台灣的困境。       當然,我們這個時代也出現了新的可能性:網路世界及社交媒體,這不僅強化個人

自我選擇新聞的能力,也徹底改變新聞的生產與傳播的管道。然而,狄波頓對前者有個重要提醒:自己選擇想看的新聞雖然強化了閱聽人自主性,卻可能讓一個人只限縮於自己喜歡看的,導致視野日益狹隘。       社交媒體是本書所沒有提及的,卻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最重要改變。這個機制雖然提供了更多元的資訊、挑戰了傳統主流媒體的霸權,但狄波頓所擔心的混亂和零碎卻可能更嚴重,因此我們當然還是需要好的媒體—他們將不只是客觀與深入的報導與調查(雖然在台灣連要做到都很難),並也能提供意義的連結、脈絡的分析、思考的刺激,並增進人群間的相互理解。 推薦序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大學教師、

作家)   我的學生泛及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了大傳類科。在傳播類科之外的學生,對台灣現有的媒體充滿了憤慨,其次是憂慮;在大傳領域之內,學生先是充滿了憂慮,其次才是憤慨。        這種有趣的交雜,凸顯出一種責任上的隨意劃分:   一、我不是大傳類科,我可以對新聞廣電內容的品質低落感到憤慨,再因此對國家的未來感到憂心。   二、我是大傳類科,我會對媒體工作環境惡化感到無能為力,又會對理想不能伸張而感到憤怒。   這兩者巧妙的對立與共通之處,凸顯出人對於新聞媒體的「無力感」與「他者感」。不論是否身在業界,我們總是沒有力量,我們總是決策圈外的其他人。這類心態讓我們面對媒體亂象時,往往只淪於

情緒反應,缺乏理性的應對策略。        《新聞的騷動》一書所探討的哲學切入角度,正好突破了上述兩造的盲點。本書以優美的文筆提示了所有人都該驚覺的可怕事實,並提供了解構的脈絡性,其閱讀的過程是場輕鬆卻嚴肅的學習。     作者艾倫•狄波頓要求視聽受眾轉變成為不服從的大眾,以帶有防衛性與比較的視角,分割、重組、再製這些媒體訊息。我們不應以媒體所建構的脈絡來接受資訊,而是將新聞變成自我的收藏品,在閱聽時,也將之破壞與吸納,並對自我產生意義。     最後,你可以從新聞中獲得什麼?應該不再只是情緒,而是一些對你獨有意義的「什麼」。而這只有你親自展開閱讀,才有辦法掌握了。 ◎前言1這種東西不附

任何說明指示,因為這理當是世界上最普通、簡單、顯而易見,並且平凡至極的活動,就像呼吸或眨眼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通常不超過一個晚上(而且經常還短得多;若是特別躁動不安,說不定只熬得過十或十五分鐘)──我們就會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檢查一下新聞消息。我們暫停自己的人生,以便再次取得一份關鍵資訊,看看這個世界自從我們上次檢視新聞以來,又發生了哪些最重要的成就、災難、犯罪活動、流行疾病,以及感情糾葛。 以下乃是一項習作,試圖把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2新聞致力於將世界上最不尋常也最重要的事物呈現在我們眼前:例如熱帶地區的降雪、總統的私生子或者連體嬰

。然而,新聞雖然堅決追逐異常現象,卻總是巧妙地迴避將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對其本身在人生中達到的重要地位也總是避而不談。新聞機構雖然竭盡心力報導非凡奇特、腐敗墮落,以及令人震驚的事物,我們卻可能永遠看不到「全球有半數人口天天都著迷於新聞報導」這樣的頭條標題。 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新聞一旦取代宗教而成為我們主要的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在當今的已開發經濟體當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不過,新聞不只是時間表與宗教近似,也要求我們必須抱持猶如面對信仰的那種崇敬態度。在新聞當中,我們也

盼望獲取啟示、得知哪個人是好是壞、找出苦難的原因,並且了解人生在世的道理邏輯。同樣的,我們如果拒絕參與新聞的共同儀式,也可能被人視為異端。 新聞懂得如何隱藏其運作機制,因此相當難以質疑。新聞以自然平緩的語調對我們侃侃而談,毫不提及其充滿前提假設的觀點。新聞沒有揭露的是:這種活動不只是單純報導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而是根據其本身高度的特殊關注,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形塑出新的世界。 3從小,大人就教導我們重視圖像與文字的力量。我們被帶到美術館去,聽著大人以嚴肅的口吻指稱已經死了許久的藝術家所繪製的某些畫作能夠轉變我們的觀點。此外,大人也介紹我們接觸各種可能改變人生的詩作與故事。

街頭聚眾鬥毆成因與警察防制作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安分局新聞的問題,作者林盈如 這樣論述:

近年來,全國各地接連發生街頭聚眾滋事鬥毆事件,案件發生頻率亦逐漸升高,治安狀況亮起了紅燈,隨著科技的進步,聚眾鬥毆案件之態樣亦有所改變,邇來所發生之多起聚眾鬥毆案件,滋事份子多透過社群通訊軟體進行號召,短時間串連集結多數人,此種型態不易事先防範,遂時常演變成大規模的亂鬥情事,嚴重地影響社會治安,亦造成民眾對於警察執法信心的喪失。 為了防制街頭聚眾鬥毆事件,即時壓制是類犯罪,有效打擊潛在組織性犯罪,本研究透過訪談外勤基層員警、中階幹部,以及偵查隊業務承辦人,了解現階段實務上所發生之聚眾滋事鬥毆案件原因為何,分類歸納後彙整實務上對於事前、事中、事後所採用之處置方式,藉此研擬相關之防制政

策。 本研究發現目前聚眾鬥毆現況所顯現出來之現象面:這是一種臨時、突發性且暴力性的活動,期許透過不同法治機關互相予以支持及協助,得以提高新修正刑法所欲保護之法益,具體之策略建議將著重在減少檢察體系與警察機關兩者之間對於法律上認知及解釋的差異性,建立檢警橫向聯繫之溝通管道,同時利用第三造警政功能約束特種營業處所之業者,以收遏阻之效,並強化教育警察蒐證之重點,藉以提高檢方的起訴率,進一步加強警察執法上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