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歷年股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威盛(2388) 除權除息財報分析 - HiStock嗨投資也說明:威盛 (2388), 2021年, 110年, 除權日, 除息日, 除權息前股價, 配股, 配息,股票股利, 現金股利, EPS, 配息率, 現金殖利率, 扣抵稅率, 增資配股率, 增資, 認購價, 歷年 ...

國立臺灣大學 會計與管理決策組 李書行所指導 林錦鵬的 員工分紅配股法令設限效果之評估▁▁以IC設計業為例▁▁ (2006),提出威盛歷年股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管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俞慧芸所指導 蔡文達的 員工分紅入股制度對高科技產業發展之影響 (2002),提出因為有 員工分紅入股、高科技產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威盛歷年股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北區月子中心台中東區月子中心推薦~優質好評@ 克隆的 ...則補充:威盛歷年股價 走勢圖 一代股王推手雪紅姨傳奇:回顧威盛、HTC的起起落落 2001 年英特爾掀起瞭官司訴訟大戰,以威盛未經英特爾同意,就銷售其P4 處理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威盛歷年股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威盛歷年股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富比世雜誌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出爐,台灣首富由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與陳文琦夫婦掄冠,估計總資產約68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43位,台灣第二大富豪是前年的首富--富邦蔡萬才家族,去年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年則是排行第三。台灣富豪身價重新洗牌,身為前台灣首富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投資眼光不輸老爸,她所創立的威盛電子與手機大廠HTC 宏達電,都先後當過台灣股市的股王,尤其隨著近年HTC手機大賣,宏達電更是目前唯一股價上千的股票,也讓王雪紅榮登今年台灣首富寶座。

翻開歷年來富比世台灣首富的更替,從早期傳統石化產業的王永慶,到金融業的國泰金與富邦金兄弟檔蔡萬霖與蔡萬才,到電子代工業的鴻海郭台銘,再到自創手機品牌行銷全球的王雪紅,可以看出台灣產業的發展。

楊家彥認為,隨著台灣科技產業開始自創品牌行銷,未來像王雪紅一樣以自有品牌行銷全球,賺取較高品牌利益的科技業者還會更多,未來說不定還有會有科技黑馬竄出,搶攻台灣首富寶座。

記者 張志雄 張梓嘉 台北報導"

員工分紅配股法令設限效果之評估▁▁以IC設計業為例▁▁

為了解決威盛歷年股價的問題,作者林錦鵬 這樣論述:

金管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導正國內上市上櫃公司大量發放員工分紅配股損害股東權益過鉅的問題,乃在外資壓力下,於民國93 年12月9日修法公佈,並於民國94年1月1日正式實施,限制員工分紅配股的股票股利加現金股息部份,其依市價計算的總額,不得高於本期稅後純益的50%,或可分配盈餘的50%。(於民國95年分配民國94年盈餘時開始適用)本文將探討此舉對於高股價又高員工分紅配股的IC(Integrated Circuit)設計公司的員工和經營者是否有達到預期的約束員工分紅過當以及避免股本被不當稀釋的抑制效果。分析結果顯示,上述的法令設限,對於處於成熟階段而又具相當規模之世界級的高股價、高員工

分紅配股的上市IC設計公司而言,如現階段的聯發科(2003年到2006年)(P.38到P.42;表5-2 到表5-5),是幾乎看不到任何負面的衝擊,其員工分紅配股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而有趣的是,政府此舉對於該類型的公司竟然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約束員工分紅過當以及避免股本被不當稀釋的效果;然而對處於快速成長期且公司資本額較小之IC設計公司而言,就像現在的類比科、立錡和原相及1999到2002年的聯發科一樣(P.42 到P.62 表5-6到 5-17),就可能對公司造成具體而又負面的衝擊,因員工分紅配股的比例會受到壓抑。至於股本被不當稀釋的問題,對該階段的IC設計公司而言,竟然不顯著。所以說,政府此次的

法令設限辦法對於處於成熟階段之高股價又高員工分紅配股的IC設計公司的員工和經營者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約束員工分紅配股過當以及避免股本被不當稀釋的抑制效果。反而對處於快速成長期而又股本較小的IC設計公司造成壓抑作用,形成不公平的產業競爭環境。建議的法令設限之比例原則應當以員工的股票股利不高於同年度配發予股東的股票股利之原則下,取一個合理的百分比為依歸;同樣的,員工配發的現金也以不高於股東的現金之條件下,取一個合理的百分比。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預期的約束員工分紅過當以及避免股本被不當稀釋的抑制效果,同時也才能反應並兼顧到員工、經營者與股東等三方面間的真正合理所得與分配,且不至於對正在快速成長的優質公司的

營運帶來負面而又不公平的衝擊。至於員工與股東就股票股利與現金之間的合理分配比例應設定為何?則不在本論文的探討範圍之列。

員工分紅入股制度對高科技產業發展之影響

為了解決威盛歷年股價的問題,作者蔡文達 這樣論述:

2002年美國爆發安隆(Enron)等假帳風暴。研究顯示,假帳導因於激勵性報酬,即員工認股選擇權。2002年下半年美國方面正在檢討股票選擇權(Stock Option),納入企業支出費用項目的合適性,各外資分析師才開始將數字經算出來之後,發現以台灣在美國掛牌發行ADR(美國存託憑證)的公司為例,在美國GAAP及台灣GAAP的不同算法下,可以出現超過新台幣三百六十億的獲利金額差距,其中主要原因就在於員工分紅制度。因此本研究針對我國現行員工分紅入股制度,深入探討以下議題:1、由現行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法制分析,探討現有法規可能的疏漏之處。2、員工分紅的屬性應列為盈餘分配或改為公司費用之合理性分析。

3、員工分紅以面值課稅與以市價課稅的公平性比較。4、員工分紅入股對股東權益與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1、 專業經理人利用法令疏漏,訂定圖利自己的員工分配比例與分配辦法。2、專業經理人利用員工紅利,不必當公司費用,虛增公司獲利,利用面值配股與課稅,獲取大額價差及賦稅利益。3、利用員工分紅快速累積持股,利用控股公司買進公司股票,利用交叉持股等三種方式掌控董事會。4、造成高科技產業員工對價值觀的扭曲,產業倫理道德的淪喪。5、優秀人才追求快速致富,基礎科學研究不受重視與荒廢,對科學與產業根基造成深遠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