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財團法人捐助章程範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 陳器文所指導 黃敦厚的 台灣媽祖信仰與商人精神──以大甲、北港媽祖為研究中心 (2011),提出宗教財團法人捐助章程範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媽祖、商人、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文化創意商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宗教財團法人捐助章程範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媽祖信仰與商人精神──以大甲、北港媽祖為研究中心

為了解決宗教財團法人捐助章程範例的問題,作者黃敦厚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台灣媽祖信仰與商人之間的關係,了解台灣商人經營媽祖廟的模式與精神。自明、清以來,商人經商獲利,以其經濟實力參與公共事務,商人的意識逐漸覺醒。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改變社會地位,商人以其經濟力量,延聘名師碩儒,栽培家族子弟,參加科舉考試,不僅改換門楣,提昇社會地位;也運用所學的知識,擴大事業經營的範疇。明、清以來,商人四處經商,設置會館,會館內供奉家鄉的神明,藉以聯鄉誼、理商務,也傳播了家鄉神明的香火。漢人進入台灣以來,媽祖信仰隨著移民東傳,成為移民信仰甚深的神祇。清代以來,在台灣經商的商人則組織行郊,無論有無設置固定會館,依然環繞著神明為中心,藉著神明慶典舉辦活動,處理郊務,幫辦官府

與民間等事宜。由於台灣位居東南海疆,商人往返大陸倚重船隻,他們崇奉海神媽祖,祈求海上平安,台南府城三郊、台北三郊、鹿港泉郊等,均藉著媽祖壽誕為會員聚會之日。除此之外商人配合國家祀典,與官員修建媽祖廟,參與廟務,也藉著廟宇空間處理郊務。日治時代因噍吧哖事件的影響,大正十年(1921)總督府社寺課發布命令,要求地方的街庄長接管民間寺廟,直接擔任管理人。原居於幕後,維護媽祖信仰的地方士紳,直接浮出檯面,他們組會管理媽祖廟的資產、行政事務、年度行事等,神職人員只有負責平日的香火敬拜等,甚至退居為職員身分或臨時被僱請辦理宗教科儀之人。此一命令影響甚深,迄今未歇。台灣光復後,管理媽祖廟務的管理人制,在政令

要求下須有會員或會員代表,遂改制為委員制,造成媽祖廟委員的產生與地方上政治選舉的勢力有相當大的關係,及至政府輔導寺廟成立財團法人,大型媽祖廟法人化成為趨勢;惟法人有捐助章程的修訂,又令有心者有可趁之機,加上寺廟管理條例的廢除,宗教法躺在立法院尚未審議通過,造成廟宇組織的模糊狀態。現階段台灣媽祖廟以財團法人制、管理委員制與卜爐主頭家制為三大型態。上述自日治時代迄今,由於士紳人物走向經商之路,政治人物本身多經商或家族即屬商人集團,台灣政治界與商人關係更加深厚,也因此無論媽祖廟管理制度如何的變遷,商人介入媽祖廟已是避免不了的事實,即使是神選爐主頭家制度下,參與角逐之人亦屬商人居多,畢竟慶典活動的規劃

運作,其參與的人除了普羅大眾之外,在商人大筆款項與人脈的支援下,更容易竟其功。在台灣人喜歡到外地靈廟進香的習慣下,商人將經營商業的心態帶入到媽祖廟的管理運作中,媽祖廟之間的管理階層交相往來,加上便利的運輸交通工具,媽祖廟香火鼎盛,而有組織的媽祖聯誼會,更藉此游走於台海兩岸。日治時代媽祖廟延續了儒家的祭典形式,在商人出資、知識份子的改良下,媽祖遊行踩街的陣頭推陳出新,配合時代的脈動,植入當代的因子,而商人藉著媽祖信仰活動,吸引人潮,帶動經濟的成長。光復以後,商人建構媽祖廟,除了繼續以往精緻藝術的美感奉獻之外,他們思索廟宇空間與信眾的關係,以客為尊的心態,在有限的面積上做最大的空間容受安排;在慶典

上不僅延續舊有的祭典,活動則擴大辦理;過去簡便的儀式,踵事增華為獨立的慶典,以滿足慰藉信徒的信仰需求。現代的迎媽祖,商人組織會或募集資金辦理活動,務必讓迎媽祖的活動熱鬧繽紛,以展現其對媽祖最大的誠敬。台灣是個現代科技島,商人亦以現代科技設計創造宗教用品,具有千年歷史的媽祖信仰,亦能加以引進使用;面對繁忙的工商社會,全年無休的媽祖廟,將慶典調整在週六、日或假日,並透過媒體、網路廣告,俾信徒了解活動內容,提供信徒安頓心靈。除了信仰之外,媽祖廟建文化大樓、醫院、育幼院等,走向社會服務。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當道,知名媽祖廟所在,商店販售觀光產品,廟方直接介入文化創意商品的販售,滿足香客、觀光客的需求。媽祖

信仰千年來在商人的傳播下,如今香火已遍布全球。台灣的媽祖廟則自日治時代以來,逐漸轉由商人管理,迄今此一模式,亦逐漸的在大陸開枝散葉。商人將經營企業的模式移植於媽祖廟,現代媽祖信仰缺少正式神職人員的宣教下,卻也在全世界各大宗教中,獨樹一幟的欣欣向榮,商人實為最大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