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錢管家寫的 我用32張圖學會 保險高理賠 退休金放大10倍:25歲就該懂的超簡單「保險工具書」 !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線上投保)旅平險/旅遊不便險推薦》2023 全台方案比較整理 ...也說明:醫療相關保障. 旅途中因意外受傷、或是突發疾病住院,在限額內醫療費用花多少賠多少。常見賠付項目包括:. 傷害醫療費用(即意外醫療實支); 海外突發疾病.

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劉宗榮所指導 柯雅玲的 保險詐欺之研究 (2016),提出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保險詐欺、道德危險、最大善意原則、告知義務、複保險、重大事由終止權。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會計學系 許恩得所指導 朱淑珍的 複保險以實支實付醫療費用保險適用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副本收據、複保險、實支實付、第576號解釋函的重點而找出了 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解答。

最後網站個人傷害保險醫療保險金附加條款 - 友邦人壽則補充:與該意外傷害事故具有因果關係者,不在此限。 前項同一次傷害的給付總額不得超過保險單所記載的「每次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限額」。 被保險人以「有全民健康保險者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用32張圖學會 保險高理賠 退休金放大10倍:25歲就該懂的超簡單「保險工具書」 !

為了解決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問題,作者錢管家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超簡單「保險工具書」! 想拒絕黑心業務,一定要懂的知識!   癌症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及退休準備……   勞健保幫不了你,因此你得學 ──   1. 三個步驟檢視自己的保單需求   2. 用「雙十原則」算好保額   三十招教你繳得少、領得多的秘訣!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8成以上的上班族擔心退休金不夠用,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個人一生至少負擔一百萬元的醫療費。   這年頭只靠勞、健保絕對不夠,購買商業保險是必須的,   但你花的保費值得嗎?你的保單符合實際需求嗎?   別擔心!本書的4大特色,讓你繳得少、領得多、退休沒煩惱!   ◎特色1:破除常見的保險迷思,免當

冤大頭!   觀念正確才是買保險的第一步。「保費」的高低並不代表「保障」的高低,買得多也不一定保障就多,先破解保險的迷思,再來搞懂合約條款。   迷思1:儲蓄險是未來的保障,投入資金愈多愈好?   錯!得留點生活費在身邊,有急用時才不會被套牢。   迷思2:買終身壽險,才「終生有保障」?   錯!終身壽險保費高,剛結婚生子哪來的餘錢?不如先買定期壽險。   迷思3:只要保了醫療險,生病住院不用出一塊錢?   錯! 看護和健康補給品都得「自費」,是一筆額外開銷!   迷思4:癌症名列十大死因,只要有防癌險就不怕罹癌?   錯!標靶藥物治療是未來趨勢,但多半沒理賠須自付!   ◎特色2:歸納30

個保險基本常識,最簡單的保險工具書   本書分析各險種優缺點、解說保單常見的專有名詞,幫你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保障,就算小資族也能聰明規劃保單、做好風險保護傘。   健保的3大缺口及補足步驟   瞭解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   5大商業險優缺點比較   分析常見的儲蓄險4種類型   辨別業務專業度的7個方法   聽懂電銷保單的9個撇步   ◎特色3:用32圖表學會看保單,靠自己就能買對保險   保單上密密麻麻的條款,是不是有看沒有懂。別擔心!本書用圖表把條款變簡單了,教你看懂保單裡的眉眉角角,讓你知道保障差異在哪裡、該怎麼針對個人需求選擇保障。   圖表 健保不給付的5大醫療需求   圖表

定存與儲蓄險利率比較   圖表 儲蓄險類型和保障方式比較   圖表 遞減型壽險(房貸壽險)是什麼?   圖表 怎麼用醫療險補住院缺口?   圖表「日額型」和「實支實付型」如何分辨?   圖表 剖腹產給付缺口,保險該怎麼補?   圖表 診斷證明書怎麼寫?   ◎特色4:破解業務推銷話術,不切實際的保單通通OUT!   不少業務推銷時總是避重就輕,結果當事情發生時,消費者才發現理賠不如預期。本書為你探出業務沒說的「真相」,弄懂這些內行人才知道的秘密,才能不花冤枉錢、不被業務牽著走。   保單的利率比定存利率高,投報率比較好……是真的嗎?   免體檢就可以直接投保,所以有病史也不用告知……是真的嗎

?   「一天只要一杯咖啡的保費」、「想用錢隨時都可以提領」……是真的嗎?   「日額給付」的醫療險理賠,住院幾天賠幾天……是真的嗎?   只要是癌症相關的住院手術,防癌險都會負責理賠……是真的嗎? 名人推薦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鄭惠方   「淺談保險觀念」粉專版主  大仁   「理財專家」賈先生 財富商會

保險詐欺之研究

為了解決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問題,作者柯雅玲 這樣論述:

隨著現代社會對於保險制度之依存度日漸提高,保險制度之穩定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均非常重要,由於保險詐欺除了侵蝕保險制度之穩固外,常伴隨著嚴重性或高或低之刑事犯罪,各國莫不致力於防制保險詐欺。日本與英國分別於2008及2015年修訂其保險法,對於防範保險詐欺均有特別規定,而我國至今仍未有相關規定。 本文會先檢視目前我國防制保險詐欺之現況,從法律規範層次、行政管理層次、保險業界層次切入,探討目前我國防制保險詐欺之有效性及缺失;次介紹日本與英國之保險法對於保險詐欺之特別規定;再討論若我國不修法,能否透過保單條款約定終止權之方式來達到防制保險詐欺之目的;最後提出結論及修法建議。希望本文的討論能夠

作為將來修正相關法律之參考。

複保險以實支實付醫療費用保險適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限額的問題,作者朱淑珍 這樣論述:

被保險人投保「實支實付型醫療費用保險」在保險事故就醫後,就自己負擔的醫療費用,以「正本收據」向保險公司在投保限額內申請理賠,這原本是理所當然的作法。但在主管機關訂定「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及「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規定符合收據副本理賠條件的保單,在民國95年10月1日就應接受收據副本理賠。這項規定讓重複投保「實支實付型醫療費用保險」的被保險人,一筆醫療費用支出,可能獲得2倍以上的賠償,而產生醫療保險也可以額外賺錢的結果。如此一來,保險業務員藉由宣傳重複理賠的「好處」,鼓勵保戶重複投保創造業績;一方面也教導保戶就醫時花越多的醫療支出,才能賺越多的保險理賠;醫療院所、醫師也能無須顧

忌患者的支付能力誘發醫療需求。 探究主管機關訂定這項規定的原因,可能是因應民國93年4月23日大法官釋字第576號解釋函,認為人身保險並非以填補被保險人財產上之具體損害為目的,認定人身保險不適用複保險。因此,隸屬於人身保險中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之「實支實付型醫療費用保險」,也一併被排除適用複保險。既然不適用複保險,就無不當得利之問題,自不受損害填補原則規範;就沒有要求「正本收據」之正當理由,所以接受收據副本可以理賠。根據主管機關「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規定收據副本理賠,本文認為在醫療保險市場,造成企圖以保險圖利的投機心態及醫療資源浪費等現象,這僅是呈現的結果。必須從法令演變(從正本收據到副

本收據理賠)過程的肇因,「實支實付型醫療費用保險」是否適用複保險規範,清楚釐清。就如同人身保險是否適用複保險的問題,長期以來不僅學界爭議不斷,司法界更多的是自由心證的判決。大法官釋字第576號解釋函,認定III人身保險不適用複保險;自此保險人就必須真正承擔起契約核保的把關責任,不能再用僥倖的心理承作保險契約,然後在必須理賠時就拿「複保險」當盾牌。同樣地,從根本定義「實支實付型醫療費用保險」是否適用複保險,才能制定長久安定的法規。否則,「副本收據理賠」或許是基於對576號解釋函的解讀,也可能是民眾的聲音,主管機關可以開這個門,也可以隨時關掉這個門。法令依據缺乏一貫性,徒增保險市場的混亂。本文「複

保險以實支實付醫療費用保險適用之研究」,第一階段以理論探討與實證資料做研究。理論探討第一部分,從複保險制度的理論出發,探討人身保險與複保險的相關文獻及司法實務判決,研究實支實付醫療費用保險是否適用複保險;第二部分,探討醫療市場及保險市場;實證部分,以實際理賠數據分規定前、後及近期三個階段數據以平均值做比對。第二階段,本文以市場實務針對理論探討及實證結果,做理論分析及實證分析。最後做出結論與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