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寫的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和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林育淳等撰的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春山出版 和春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郭博州所指導 戴依岑的 指色.符號-戴依岑創作論述 (2021),提出席德進 展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指色、符號、能指、所指、吉祥圖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跨域研究所 高俊宏、楊凱麟所指導 劉紀彤的 「沿河」——空間實踐中的暗黑路徑再現 (2020),提出因為有 不可見、河流、棲居、批判性地域主義、場所精神、田野與藝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席德進 展覽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席德進 展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為了解決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 這樣論述: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然而光是「看見」作品

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策展,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殖民、冷戰與戒嚴、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   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

二章,選件共120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108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   ===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

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   ===   ■上冊「摩登時代」以日治時期最早的現代藝術家為核心,往前追溯清代書畫傳統,往後從殖民現代性,銜接到二戰結束後政權的再次變化。我們會看到黃土水1920年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臺灣創作者,而臺灣在沒有專門美術學校的情況下,一代代美術青年如何藉由留學與參加官方美術展覽會追求夢想。他們的舞臺遍布日本、中國甚至法國,吸取世界與東亞的風潮,展現專屬於臺灣的色彩。然而到了戰後,日治時期的東洋畫與傳統國畫陷入長達三十年的正統之爭,政治的壓迫也使臺灣美術頻受頓挫,走過摩登時代的臺灣美術就此進入另一個階段。(獨家收錄首次

翻譯的黃土水1923年〈過渡期的臺灣美術〉一文。)   ■下冊「島嶼呼喚」以藝術家對山海國土的探索開啟視野,回顧日治時期並鳥瞰戰後至當代,從觀音山到太魯閣、中央山脈與玉山、屏東大武山,從花蓮港口海岸到臺東金樽海岸,島嶼的山海意象逐漸拓展的過程。接著下山離海來到冷戰現場,看50、60年代的臺灣「抽象畫」,為何竟會被現實政治貼上「共黨」標籤。70年代畫風又是一變,從抽象轉為具象寫實,如此急遽轉變的原因及其意義,將透過藝術家的理念與作品實踐來闡釋。80年代民主運動風雲動盪,深刻刺激藝術家,他們把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貫注在作品中。解嚴後的90年代,針對本土文化內涵,藝術界以作品乃至文字展開激烈交鋒,急

切探問「我是誰」、「何謂臺灣」。自我與家國、本土與西化,難道總是二元對立無法調和?問題沒有終極答案,全書提供了藝術自身的獨特回答。 本書特色   ▌結合臺灣不同世代的美術研究者群體之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匯整至今的美術研究成果,是奠基在扎實史料基礎上的美術史。   ▌以公共機構典藏的作品為主,但亦選入重要且不易取得的私人藏品。   ▌重視藝術家生平、師承與往來關係,把作品與創作者放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只對單一作品與藝術家進行詮釋,更呈現藝術家的群像與時代。 名人推薦   ▲ 黃土水說:「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而黑格爾說:「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在臺灣政權更迭的歷史

洪流裡,藝術家們從來都不是因為擁有自由才創作,而是因為創作才邁向自由。藝術始終是自由價值的展現,追求藝術自由,進而追求作為人的自由,開啟了時代的自覺與自我追尋。《臺灣美術兩百年》,說的是「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以藝術開展的心靈歷史,但其實也是「我們」形塑自我面貌的故事。設若再過兩百年回望,我相信《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是臺灣美術史與文化認同重建的重要里程碑,讓我們知道臺灣人如何走過來,又該往何處去尋覓更寬廣的未來。──鄭麗君(前文化部長、青平台董事長)

席德進 展覽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7台北當代藝術館_光‧合作用_藝術家訪談_莊志維
Interview record (en) 中英文字幕

展覽資訊: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5%85%89%E2%80%A7%E5%90%88%E4%BD%9C%E7%94%A8%EF%BC%8D%E4%BA%9E%E6%B4%B2%E7%95%B6%E4%BB%A3%E8%97%9D%E8%A1%93%E5%90%8C%E5%BF%97%E8%AD%B0%E9%A1%8C%E5%B1%95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Spectrosynthesis - Asian LGBTQ Issues and Art Now
展覽時間│2017/09/09-2017/11/05
策展人│胡朝聖 Sean C. S. Hu
參展藝術家群│王文清 Jimmy Ong、王亮尹 Wang Liang-Yin、王俊傑 Jun-Jieh Wang、王海洋 Wang Haiyang、西亞蝶 Xi Ya Die、侯俊明 Hou Chun-Ming、陳建北 Chen Chien-Pei、席時斌 Hsi Shih-Pin、陶輝 Tao Hui、席德進 Shiy De-Jinn、莊志維 Chuang Chih-Wei、曾吳 Wu Tsang、曾怡馨 Tzeng Yi-Hsin、黃馬鼎 Martin Wong、黃漢明 Ming Wong、曾廣智 Tseng Kwong Chi、楊嘉輝 Samson Young、鄢醒 Yan Xing、溫馨 Wen Hsin、譚浩 Ho Tam、蘇匯宇 Su Hui-Yu、顧福生 Fu-sheng Ku

年度教育贊助│文心建設

參展作品│黑暗中的彩虹 Rainbow In the Darkness
參展藝術家│莊志維 Chuang, Chih-Wei

莊志維,1986年生於臺灣臺中,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與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雙主修的養成對莊志維各有重要的影響。他說:「創作時新媒體藝術比較是像往內挖掘;但是建築必須向外考量空間關係…」。擅於運用光與空間創造互動裝置,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創作的命題從自身對於生命細微體驗的微觀一一向外延伸出與歷史文化的關係。如:2010年因友人離世的巨大傷痛,創作了《靈魂的重量》與《宇宙》。2014年用生命所遇的片段,如一粒粒細沙堆積成個展「浮島」的概念。2014年探討人類環境、科技與疾病關係的《感染系列》。2015年指涉宇宙秩序中之不可抗力,受制於文明與社會秩序的《轉生樹》,與揭示華麗姿態背後共生關係的「陰翳」個展等。至今於創作歷程中仍不斷追尋跨領域間的揉合,呈現理性與感性並存的藝術美學。

《黑暗中的彩虹》以陣列形式結合廣場空間,成為一因地制宜的互動裝置作品,以此開啟一場與大眾的互動對話,觀者可以穿行其間,進入被忽視抑或不被看見的間隙中;亦可藉由尖銳物在覆上黑色塗布的作品表面,刻畫、刮繪或留下任何訊息或圖案;到了夜晚,這些被刻畫的「作品」猶如一道道的傷痕,經由內置的多彩LED燈照射下透出美麗的彩虹光線,彷彿敘事了最殘忍的亦是最美麗的影射,以此象徵同志在面臨主流社會體制壓迫時,仍團結凝聚以勇敢的姿態正視傷痕。因此藝術家所寓意的裝置作品、空間義涵及觀眾參與構成三位一體,其互動的、共構的、動態的,促使了獨特意義的產生,同時在隱含權力定向的公共場域中綻放出有意義的形式,期盼觀者省思LGBTQ所面臨的困境與傷痛,並經由象徵包容與愛的彩虹光照耀,共同朝往平權道路,為具有歷史象徵性的意義創作。


作品網站介紹
http://www.chuangchihwei.com/work-rainbow-in-the-darkness-2017.html

指色.符號-戴依岑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作者戴依岑 這樣論述:

我的創作受到童年廟宇戲台的色彩影響至深,幼年的長期的獨處經驗與長輩進到廟宇祈求平安、富貴時,感受到鄉村最原始色彩的衝擊。去廟宇祈求平安、富貴、多子、大吉是人民心中的歸屬。廟宇充滿庇蔭的色調、浮雕上的字句我從長輩虔誠的眼神中,發現文字給予的平靜力量極大。幼年獨處的自我對話與夾雜煙霧昏暗不明光線的廟宇色彩經驗就此展開,試圖透過民俗色彩、符號、圖像的過程來處理那種模糊、曖昧不清,但對幸福、美好人生的想望。 都市求學、工作多年,總困惑在人際交流中關於語言符號的象徵、隱喻、甚至衝突,對於廟宇色彩、文字、吉祥圖樣以符號出現,仍舊賦予我溫暖。於是,讓我思考色彩的指涉與符號/圖像間的關係,從隨筆塗

鴉、採集符號到書寫的絮絮叨叨,以重疊再重疊的空間感不分主客,建構一個屬於個人的微觀、多感世界。 本創作論述在書寫架構上包含:第一章緒論旨在闡明本創作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在文獻上探討創作脈絡,以色彩的指涉、符號做發展,作為探討文獻及藝術家創作心理根源之依據。第三章從開放性的視野,個人色彩的採集、創作的流動,具象與抽象交雜的多維空間來論述創作過程。 第四章作品解說,此章分為兩節,第一節為三個系列《喧嘩》、《風調雨順》和《安好》的作品賞析,第二節展覽介紹。第五章、結論:此章節總結創作的成果與計畫未來發展的方向。 期待我的創作專題研究,能傳遞對生活的熱愛與暖意。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

為了解決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林育淳等撰 這樣論述: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然而光是「看見」作品

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策展,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殖民、冷戰與戒嚴、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   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

二章,選件共120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108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   ===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

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   ===   ■下冊「島嶼呼喚」以藝術家對山海國土的探索開啟視野,回顧日治時期並鳥瞰戰後至當代,從觀音山到太魯閣、中央山脈與玉山、屏東大武山,從花蓮港口海岸到臺東金樽海岸,島嶼的山海意象逐漸拓展的過程。接著下山離海來到冷戰現場,看50、60年代的臺灣「抽象畫」,為何竟會被現實政治貼上「共黨」標籤。70年代畫風又是一變,從抽象轉為具象寫實,如此急遽轉變的原因及其意義,將透過藝術家的理念與作品實踐來闡釋。80年代民主運動風雲動盪,深刻刺激藝術家,他們把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貫注在作品中。解嚴後的90年代,針對本土文化內

涵,藝術界以作品乃至文字展開激烈交鋒,急切探問「我是誰」、「何謂臺灣」。自我與家國、本土與西化,難道總是二元對立無法調和?問題沒有終極答案,全書提供了藝術自身的獨特回答。 本書特色   ▌結合臺灣不同世代的美術研究者群體之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匯整至今的美術研究成果,是奠基在扎實史料基礎上的美術史。   ▌以公共機構典藏的作品為主,但亦選入重要且不易取得的私人藏品。   ▌重視藝術家生平、師承與往來關係,把作品與創作者放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只對單一作品與藝術家進行詮釋,更呈現藝術家的群像與時代。 名人推薦   ▲ 黃土水說:「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而黑格爾說:「這裡有玫瑰花

,就在這裡跳舞吧!」在臺灣政權更迭的歷史洪流裡,藝術家們從來都不是因為擁有自由才創作,而是因為創作才邁向自由。藝術始終是自由價值的展現,追求藝術自由,進而追求作為人的自由,開啟了時代的自覺與自我追尋。《臺灣美術兩百年》,說的是「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以藝術開展的心靈歷史,但其實也是「我們」形塑自我面貌的故事。設若再過兩百年回望,我相信《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是臺灣美術史與文化認同重建的重要里程碑,讓我們知道臺灣人如何走過來,又該往何處去尋覓更寬廣的未來。──鄭麗君(前文化部長、青平台董事長)

「沿河」——空間實踐中的暗黑路徑再現

為了解決席德進 展覽的問題,作者劉紀彤 這樣論述:

此論文以研究所階段(2016-2020)發展的「沿河」創作與研究計畫為書寫主軸,思考的起點從日常生活中,面臨語言和地景之間的異質性,身體感受到河流(自然場所)/水溝(非場所)兩個概念之間的斷裂感為出發。2017-2018年行走於城市中,開展一條不受現代性規劃決定的路-看不見的河流,穿越於陸地上與陸地下之間,作為肉體生命於亨利.列斐佛爾(Henri Lefebvre)論述的空間實踐中,探索當代場所的路徑。其中以2019年發表的《Dwelling in the Invisibility沿河》個展為主要創作實踐,以批判性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為方法,身體作為在空間中經

驗,並創造場所與形式的主體,與展場本身進行場所性的空間構築;另外則在創作中再現了自身的反身性(reflexivity),當眼光注視著看不見的河流,同時間,我與河流之間的關係為何?回溯身為1990年代出生的臺灣創作者,探問自身為何入河、為何轉向空間?論文中整理了自身創作脈絡,亦梳理藝術與田野之間的關係。西方人類學進入臺灣、創作者走出工作室,在工作方法上提出,比起望向他者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創作者比較是為了要回望自身精神主體。不論是以旅行、趴趴走、流浪、放逐、研究等形式,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身體性,似乎都是在殖民現代性的結構下,花費一個特別的力氣,去戳破框架、走出去,進行對於生命處境的探討。我沿著河這

條暗黑路徑走以創造身體經驗,重新感知空間結構,認知自身處境——方向的混沌、記憶的遺忘、認同的錯亂,回望沒有經驗的棲居經驗。在規訓和單一視角化的均質空間中、在往後的日常生活裡,期望以這樣的身體性作為方法,直視當代的暗黑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