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之幾乘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幾分之幾乘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indelandHarrySitomer,ThomasC.O’Brien,JohnV.Trivett,RobertFroman寫的 漢聲精選世界兒童數學叢書(第一輯) 和頓中英的 小學數學快速心算.六年級.上冊(R)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數學4也說明:如果沒有括號,則先算乘法的部分,再算加法或減法的部分。 ... (2)都先換成幾公里幾公尺,再用公里、公尺兩個單位做直式計算。 ... (2)條和「幾分之幾」條一樣長?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英文漢聲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勇吉所指導 李宜臻的 一位教師進行分數除法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0),提出幾分之幾乘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數學桌遊、數學繪本融入戲劇、分數除法教學、補救教學、行動研究。

最後網站數學教師不怕被學生難倒了!則補充:數字出現了不同的表示方式,我們還將介紹分數和小數(百分 ...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一般把整數乘法的定義表述爲:“求. 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幾分之幾乘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漢聲精選世界兒童數學叢書(第一輯)

為了解決幾分之幾乘法的問題,作者MindelandHarrySitomer,ThomasC.O’Brien,JohnV.Trivett,RobertFroman 這樣論述:

  「建構好概念,才能學好數學」   你是否有幫孩子溫習數學功課的經驗呢?有沒有為了教會孩子解答某道數學題而耐心耗盡想發飆,又不得不按耐性子陪孩子在夜燈下繼續努力呢?為了學好數學,為了讓數學成績進步,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因此而苦不堪言。要是孩子的數學程度能有所進步,那還足以安慰,但偏偏很多孩子不但數學沒進步,反而恨透了數學。   為了讓孩子把數學學好,很多家長都傷透了腦筋,只因大家都知道:數學真的很重要!   1.《數是怎麼來的?》   你的孩子是幾歲學會數數兒的呢?   很多孩子很小就能正確地讀出數字順序,有的還能數數自己有幾顆糖、跟別的小孩比比誰的玩具多……但這種計數

能力,只是生活上的學習應用,他們對於數是怎麼來的,可能一點兒也不清楚。        數是一切數理的基礎,因此在這裡我們要推薦「數是怎麼來的?」這本書,讓孩子透過故事情節的引導,輕鬆瞭解數字的誕生過程。        根據考古研究,人類大概在六千年前就會使用數字計算。而在這之前,數字概念更是早就存在了。至於在那麼古早之前,數是怎麼發展出來的?現在或許只有從觀察原始部落的日常著手,才能試著找出可能的推論了。   這本書就是根據原始部落的行為,推論出五個數字的發展階段:配對、數量的比較、命名、數字的次序、數數兒。   2.《奇數和偶數》   分類可以幫助我們把錯綜複雜的情況,輕易地整理出頭緒。

     數字也可以分類,奇數和偶數就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一種分法――可以配對成雙的叫作「偶數」,不可以完全配對的則叫作「奇數」。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物可以用來教孩子認識奇數和偶數。比如說,一隻手有五根手指頭,五是奇數。吃飯前,筷子都是一雙一雙擺上桌的,所以總數一定是偶數。「奇數和偶數」這本書,就是; 利用這些具體、生活化的例子,讓孩子輕鬆認識奇數和偶數,以及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用處。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和孩子還會驚訝地發現: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3.《零不只是沒有》   0 是一個很特別的數字。很多人都認為0 是「沒有」,但如果它是沒有,又為什麼要特地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它的

存在呢?      「零不只是沒有」這本書,就從生活化的實例中,讓孩子認識0 的意義和用處。0 可以說是數學上最重要、也最具決定性的發明之一。它可以是所有比賽、測量的起點,也可以作為時間、溫度的分隔點,甚至可以用來當收支的平衡點,更重要的,它能在位數法中發揮填補空位的作用。      零的功用這麼多,但很多孩子對零的認識卻很模糊,做到含有0 的數學運算時,例如 「203-9」,往往還會出現明顯的障礙。而這些困擾,相信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一定能讓孩子豁然開朗。   4.《大家來做乘法表》   為什麼7×4=28 ?你的孩子知道嗎?      也許他會說:「九九乘法表上是這樣寫的啊!而且老師也這麼

說。」九九乘法表可不是只能死背的東西,瞭解它的結構由來,可以發現裡面的每個乘式都是大有道理的。      「大家來做乘法表」這本書,就是透過實際動手數石子兒的方式,引導孩子用不同的角度去拆解乘法表,進而明白乘法表是怎麼做出來的,並激發他們創造出適合自己用的乘法表。   5.《猜一猜,除一除》   根據數學教育家的調查,發現一般小學生最感頭痛的數學課題是除法。      很多小朋友雖然會做除法的運算,但是他們往往不瞭解除法步驟裡所代表的真正含意,尤其是餘數的概念。他們多半只記得老師說過:「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至於為什麼?那就不知道了。      其實,除法就是一種猜猜看遊戲,在日常生活中常可

以碰到類似這樣的猜猜看情境。這本「猜一猜,除一除」以分汽水、分鈔票、分書本等生活例子貫穿全書,讓孩子邊猜邊玩邊學,自然體會除法的基本概念。同時,孩子也可以透過猜猜看的方式,認識正確的學習過程――從不斷的嘗試、錯誤、修正中找到真理,求得正確的結果。這樣學習得來的知識,才會是扎實的、根深柢固的。   6.《分數是分出來的》   「分數是分出來的」要講的是分數的基本概念。      雖然這是一本講分數的書,但是從頭到尾書裡都找不到任何分數的符號, 比如1/2、1/3、1/4。沒有分數符號,怎麼教分數呢?這正是這本書作者厲害的地方。作者認為:數學上的符號是抽象的,如果能把抽象符號轉化成具體事物,孩子

就能排除符號的干擾,直接瞭解數學所要傳達的理念。因此,他不但沒有使用分數符號,也一直到孩子從實際物體瞭解幾分之幾的意義後,才在最後一頁點出:這些幾分之一、幾分之二……的概念,在數學上被命名為「分數」。   「分數是分出來的」就是這麼一本能讓孩子在不受符號和名詞限制下學會分數道理的書。   7.《比比看,誰大?誰小?》   你有過被孩子追著問過這類的問題嗎?      「恐龍很大嗎?」「有多大?」「會比房子大嗎?」……孩子對於「誰比較大?誰比較小?」的問題,總是很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熱情。其實,大與小的概念,是建立在相互比較上的,不比比看,就無法判斷哪個大、哪個小。      「比比看,誰大?

誰小?」這本書,就是透過各種有趣的例子,以兩兩進行比較,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或物進行比較,讓孩子認識「大」和「小」不是絕對的,而是一種相對的比較概念。   8.《剪剪貼貼,算面積》   你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大嗎?他有沒有想過怎麼測量手掌的大小?如果告訴他可以用1 元硬幣來測量,他會不會很驚訝?      「剪剪貼貼,算面積」要傳達給孩子測量區域面積的概念。什麼是「區域」?被邊界圍起來的範圍,都可以統稱為「區域」。區域的形狀有規則的,也有不規則的;區域的表面有平坦的,也有凹凸的;區域的邊界有直的,也有彎曲的。      根據區域的不同特性,測量區域面積的測量單位也會不同。日常生活裡有很多東西

都可以拿來充當測量面積的單位,比如硬幣、明信片、罐頭……等等。在這本書中,作者就設計了多種不同測量單位的算面積遊戲,讓孩子在剪剪貼貼中充分享受測量的樂趣。   9.《重量與平衡》   你和孩子一起玩過蹺蹺板吧?      你坐一邊,孩子坐另一邊,結果你的腳一離地,孩子坐的那一邊馬上翹了起來。如果孩子找來2 個小朋友幫忙,3 個人一起坐在蹺蹺板的同一邊,結果會怎樣?可能換成你這邊的蹺蹺板翹起來,也可能蹺蹺板兩邊就這麼保持了平衡。      「重量與平衡」這本書要讓孩子認識的,就是玩蹺蹺板時會碰上的重量與平衡的關係。書中透過玩遊戲、做實驗,引導孩子一步步深入瞭解重量如何影響平衡,同時也介紹各種利

用平衡概念發展出來的秤重工具。   10.《摺紙的幾何》   直角是所有角當中最特別的一個。      利用直角的形狀,我們可以辨認其他的角是大於直角,還是小於直角,並進而為這些角找到定名。因此,在一系列的幾何圖形裡,第一個要介紹的就是直角。      在「摺紙的幾何」這本書裡,可以讓孩子從摺出直角、找出生活中的直角,進而延伸到有直角的長方形、四邊形……再把學習的觸角擴張到其他角度和其他幾何圖形,充分瞭解角和形的概念,為進入幾何學領域做好準備。  

一位教師進行分數除法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幾分之幾乘法的問題,作者李宜臻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運用教具、數學桌遊及數學繪本融入戲劇,來進行國小數學領域分數除法單元的教學,對於國小補救教學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者也是教學者,研究對象為研究者在桃園市某國小六年級參加補救教學學生共五位。研究工具為前、後測試卷,輔以多方資料蒐集管道,有教學錄影檔、個人訪談、與學生對話紀錄、數學日記評量等,共有兩循環的教學歷程,進行為期四節課的教學時間。「分數除法」單元教學經過第一循環課程是運用教具、數學桌遊進行及第二循環的教學是將數學繪本融入戲劇進行,本研究得出幾點結論如下:一、數學桌遊遊戲融入數學領域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二、經過教師(即研究者)加以

包裝設計的教學之後,學生的後測表現優於前測。三、教師透過訪談可以了解學生本身的內在、外在影響學習因素,有助於師生共同進步。四、將數學概念加以包裝在遊戲當中進行,可以讓學生反覆練習技法。五、「表達能力」在數學繪本融入戲劇中,可以看出它是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需協助組織、歸納。六、教師營造具有支持性及鼓勵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正向學習的氛圍中。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提出對教學及未來研究二方面的建議:一、數學課堂教學上的建議:建議老師們增加活動式課程,讓補救教學學生在抽象的數學概念,透過操作中學習具象化的數學概念。二、未來研究上的建議:能以心理層面著手作數學教育;在教材內容中加以包裝,再呈現問題,教

學過程中討論迷思概念,進而解決問題,有利課程進行更順利。關鍵字:數學桌遊、數學繪本融入戲劇、分數除法教學、補救教學、行動研究

小學數學快速心算.六年級.上冊(R)

為了解決幾分之幾乘法的問題,作者頓中英 這樣論述:

本書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內容與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材同步,設題形式多樣,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練習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算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快速、準確的心算能力。 頓中英老師 是湖北小學數學名師,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多次參與編寫小升初複習備考資料和其他教輔參考資料。 1 分數乘法 心算秘籍/1 第1課時分數乘整數/4 第2課時一個數乘分數/5 第3課時分數乘法的簡便計算/6 第4課時小數乘分數/7 心算秘籍/8 第5課時分數混合運算/10 第6課時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11 第7課時解決問題(1)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

幾是多少/12 第8課時解決問題(2)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是多少/13 單元心算綜合練習/14   2位置與方向(二) 心算秘籍/16 第1課時確定位置/18 第2課時描述簡單的路線/19   3分數除法 心算秘籍/20 第1課時倒數的認識/23 第2課時分數除以整數/24 第3課時一個數除以分數/25 第4課時分數四則混合運算/26 心算秘籍/27 第5課時解決問題(1)分數除法應用題/29 第6課時解決問題(2)和倍應用題/30 第7課時解決問題(3)工程應用題/31 單元心算綜合練習/32   4比

心算秘籍/34 第1課時比的意義/36 第2課時比的基本性質/ 37 第3課時比的應用/ 38 單元心算綜合練習/39   5圓 心算秘籍/41 第1課時圓的認識/42 第2課時圓的周長/43 心算秘籍/44 第3課時圓的面積(1)/46 第4課時圓的面積(2)/47 第5課時扇形/48 單元心算綜合練習/49   6百分數 心算秘籍/51 第1課時百分數的認識/52 第2課時小數、分數與百分數互化(1) /53 第3課時小數、分數與百分數互化(2) /54 第4課時解決問題(1)/55 第5課時解決問題(2

)/56 單元心算綜合練習/57   7扇形統計圖 第1課時扇形統計圖的認識/60 第2課時選擇合適的統計圖/61   8數學廣角——數與形 心算秘籍/62 第1課時數學廣角(1)/63 第2課時數學廣角(2)/64   9總複習 第1課時分數乘法/65 第2課時分數除法/66 第3課時比/67 第4課時百分數/68 第5課時圖形與幾何、統計/69 期末心算綜合練習/70 參考答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