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詠美格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吳秉聲所指導 許芷熒的 傳統與現代之間,臺南「南社」文人的活動空間與都市經驗(1895 — 1945) (2020),提出府中詠美格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治時期、都市史、漢詩社、列斐伏爾、生活方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黄恩宇所指導 葉天韻的 約翰·尼霍夫《荷使初訪中國記》城鎮與建築圖像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約翰·尼霍夫、城鎮、宮殿、寺廟、建築圖像、《荷使初訪中國記》的重點而找出了 府中詠美格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府中詠美格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傳統與現代之間,臺南「南社」文人的活動空間與都市經驗(1895 — 1945)

為了解決府中詠美格局的問題,作者許芷熒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足於過往聚落研究基礎和Henri Lefebvre(昂希‧列斐伏爾)「再現空間」與「身體經驗」的概念,進一步探討臺南「南社」文人活動其中的動態空間。臺南市作為臺灣最早發展之漢人聚落,從清治時期的十字大街、城牆和五條港,日治時期所引入規劃的現代化都市雛形,直到戰後持續向外圍地區進行的重劃更新,種種書寫都更加完備了至今臺南都市的樣貌。奠基於此種實質靜態空間的研究,本文則以動態空間的角度出發,建構都市裡的人群活動場所。為達上述目的,本文從南社擊鉢聚會的地點著手,將這些地點分為「宅邸庭園」、「寺廟」、「酒樓」與「其他」四種類型。家宅是個體居所、家族財富的延伸,同時也是文人文學活動的起點;市街

之中,則有文人紳商共同運作的寺廟,既是信仰也是公眾集會中心。兩者自古即是傳統文人涉足聚會、飲酒賦詩的場所,因此第三章將之視為「既有的文人聚會空間」,並討論這些場所在日治後面臨的變化與南社活動其中的狀況。而酒樓與公會堂、公園等其他地點,則是日人統治以後帶入臺灣的建設,第四章將之視為是「新興公共空間」,在這些由日人意志規劃而來的場所中,也產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南社在接納同時,實有其取捨與回應,同時也是其漢文人主體的再次延續。當漢詩社的傳統性質面臨到生活環境的現代化,變與不變之間的選擇便產生了本文所要看見的張力。矛盾狀態下的空間選擇與身體能動性,又與Michel De Certeau(米歇爾‧德‧塞托

)所說的「戰術(tactics)」有些共同之處。最終,仍是希望回到地方與詩社的互動連結,以便看見文人的活動並建立另一種「臺南都市史」,將南社聚會地點落實於正邁向現代化的臺南當中,以完善「城市空間」的討論;而就「漢詩社文人」的研究角度而言,則期許提供另外一種拼湊南社面貌的途徑。

約翰·尼霍夫《荷使初訪中國記》城鎮與建築圖像之研究

為了解決府中詠美格局的問題,作者葉天韻 這樣論述:

自16世紀以來,亞洲市場巨大的財富誘惑以及歐洲本土宗教競爭,讓歐洲各國爭相進入亞洲海域。1655年7月19日,荷蘭派遣使團17人初訪中國,一方面為了求通貿易,另一方面則為了緩解當時台灣據點的危機,他們前去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場。此次出訪經過,使團成員約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將其記錄於《荷使初訪中國記》中。書中80張素描手稿圖,再現了尼霍夫眼中的中國樣貌,讓歐洲讀者對東方世界產生了嚮往。本研究著重城鎮與建築主題,以圖像中的城鎮、宮殿與寺廟為研究對象,對照史料、現存建築,以及其他已知資訊,以繪者視角觀察之間的差異。本研究先就《荷使初訪中國記》中城鎮主題的畫作進行討論。荷蘭使團從廣

東省進入中國,一路沿水道經過62座中國城鎮、鄉村,抵達京城。由於出訪路線受到隨行官員的安排,繪者大多時間在船上度過,於是大部分是極目遠眺對城鎮的遠景描繪。使團在中國官員的帶領下,有幸參觀少數幾座城市的內部,尼霍夫對廣州城的民居建築,以及南京城街道與其兩側街屋留下記錄。分析繪者對不同城鎮風景記錄的方式,以及他對城鎮重點關注的對象與原因。接著,本研究就宮殿主題畫作進行討論。使團抵達京城於紫禁城朝見皇帝,尼霍夫運用大量的文字對皇城進行記錄,他繪下一張十字形皇城平面鳥瞰圖,及一張朝見皇帝的情形圖。對比真實中紫禁城宮殿,尼霍夫筆下的與我們認知中的皇城有顯著差異。以尼霍夫所繪的平面鳥瞰圖,推測使團於皇城內

真實路徑,以及朝見皇帝時真實的廣場位置,並分析繪出十字形平面的原因。另一張圖,觀察與真實廣場的差異,以及繪者對廣場重點關注部分,探究其原因。最後,本研究針對寺廟主題畫作進行討論。初訪一路上,尼霍夫對寺廟建築一直都保持著關注,他不僅繪製了著名的南京報恩寺,同時對沿途數間寺廟的外部及內部也進行了圖像記錄。由於尼霍夫對報恩寺的描述相較更為詳細,就《荷使初訪中國記》中唯一一張報恩寺全貌圖,對照真實考古發掘,觀察繪者重點關注部分,並分析其原因。另外,由於報恩寺琉璃塔在歐洲名聲遠播,他逐漸成為當時歐洲最出名的中國建築。分析後期出版的琉璃塔圖,對歐洲中國塔樓,和18世紀歐洲「中國風」出現的影響,以及他與後續

歐洲人對中國塔聯想之間的聯繫。本研究就《荷使初訪中國記》中的城鎮與建築主題圖像出發,以城鎮、宮殿與寺廟三大分類為研究對象,透過不斷對照、討論、分析,利用尼霍夫作為畫家的語言,藉由一系列其自我意識形態下對中國城鎮、建築所觀察到現象間的差異出發,分析這些差異如何被再現,以及差異背後存在的可能聯繫與原因。